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9判断推理的特性及要求判断推理培训部分,一共安排了两个单位时间,这在整个培训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比重,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判断推理部分非常难。从表面上看,判断推理的题目非常简单,好像会正常思考问题的人都会做,但是仔细一看又非常难,好像每一个选项都对。即使找出了一个选项,心里也拿不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是因为判断推理的大部分题目都以一定的逻辑学理论为基础,这些理论与日常生活思维有一定的区别,一般考生以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做起题来就显得非常不确定。第二,判断推理部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判断推理之所以难,就是因为一般考生不具备相关的基础理论,只要把一些基础理论搞懂了,并且养成了特定的思维模式,这部分题目就会将变得非常清晰、简单。三、培训安排本次培训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理论及其应用部分。由于基础理论是考生们提高的关键所在,本次培训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方面。为了提高考生们的应试能力,本次培训将突出三点:第一,本次培训不会系统讲授逻辑学知识体系,而是将其中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去掉,将与考试有关的东西抽取出来,最后整理出十大考点。对付公务员考试,只需要掌握这十一大考点就足够了。第二,本次培训不会全部照搬逻辑学教材的理解思路,一是由于培训时间有限,二是由于培训目的单一,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最正确的答案。在很多知识点的讲解上,我都会采用“正”“邪”结合的方法,加入一些独特的理解思路,这些思路基本上是本人在长期教学和培训实践过程中独创出来的,可以为考生解题提供独特的效果。第三,学知识不是目的,会做题才是目的。在每一个考点中,我们都采用“知识”与“题目”相结合的方法,先讲一个知识点,再把这个知识点转化为可能出现在公务员考试中的各种题型。通过讲解具体的各种题目,一方面帮助考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帮助考生提高对考试题型的认识。第二部分:近年试卷解析。在公务员考试中,每一部分都有专人出题,而且出题人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理解近年考卷至少可以有一个收获:熟悉出题人的考题风格。对于每一个出题人来说,考试的重点和题型在几年内基本上是定型的,通过了解过去几年的考卷内容及其变化,考生们在面对自己的考卷时就可以找到“似曾相识”的熟悉感觉。第一部分考点与题型考点一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包含,如“江苏人”与“南京人”;二是交叉,如“江苏人”与“学生”;三是全异,如“江苏人”与“北京人”。这三种关系可以分别用欧拉图表示如下,各自的数量变化如下:在公务员考试中,这一部分知识点可能以两种题型出现:例1:房间里有一批人,其中有一个是沈阳人,三个是南方人,两个是广东人,两个是作家,三个是诗人。如果以上介绍涉及到了房间中所有的人,那么,房间里最少可能是几人,最多可能是几人?这个题目的关键在于:概念A与概念B之间到底是包含、交叉还是全异?如果是包含或全异,那么最多和最少的人数都是固定的,如果是交叉,那么最多的人数就是将二者变成全异,最少的人数就是将少的包含在多的中。例2:某大学某某寝室中住着若干个学生,其中,1个哈尔滨人,2个北方人,1个是广东人,2个在法律系,3个是进修生。因此,该寝室中恰好有8人。以下各项关于该寝室的断定是真的,都能加强上述论证,除了A、题干中的介绍涉及了寝室中所有的人。B、广东学生在法律系。C、哈尔滨学生在财经系。D、进修生都是南方人。这个题目是在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变化,做这类题目必须分两步:第一步,必须按照前面的方法计算出最多可能有多少人;第二步,将最多可能的人数与实际人数相比,如果人多了,就应当通过重叠的方式消除多出的人数;如果正好相等,则不能有任何的人员重叠。考点二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性质判断主要是讲述有多少A是或不是B,它一共可以分为四种。以“同学”和“江苏人”为例,一共可以形成四句话:所有的同学都是江苏人。所有的同学都不是江苏人。有同学是江苏人。有同学不是江苏人。从逻辑学角度看,这些判断都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量项(即有多少)主项(即对象)联项(即是还是不是)谓项(即对象的性质)这四句话的主项都是一样的,即“同学”,谓项也是一新的,即“江苏人”。但量项和联项不一样,在量项上,第一句和第二句是一样的,都是“所有”,逻辑学称为“全称”,第三句和第四句是一样的,都是“有”,逻辑学称为“特称”;在联项上,第一句和第三句是一样的,都是“是”,逻辑学称为“肯定”,第二句和第四句是一样的,都是“不是”,逻辑学称为“否定”。如果将判断的主项写为“S”,而将谓项写为“P”的话,那么上述四种性质可以分别写为:“所有S是P”,(即全称肯定判断,可记为SAP)“所有S不是P”,(即全称否定判断,可记为SEP)“有S是P”,(即特称肯定判断,可记为SIP)“有S不是P”,(即特称否定判断,可记为SOP)关于A、E、I、O四种性质判断,有两点需要加以说明:第一,全称指的是“所有的”,这一点一般人不会产生误解,SAP就是指每一个S都是P;但特称“有”指的是什么意思呢?这一点和日常生活有区别,在日常生活中,“有”是指“有一部分”,这一部分可多可少,可以少到一个,也可以多到n-1个,在这一点上,逻辑学与日常生活是一致的,但在剩余的部分,二者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人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指“只有一部分人是学生”,这句话同时意味着“另外有一部分人不是学生”,但在逻辑学中,这句话是指“至少有一个人是学生”,而“另外一些”人是不是学生呢?这句话没说,既然没说,就是有可能是学生,也有可能不是学生。这就是说,从逻辑学角度说,“有人是学生”既可能表示“有一部分人是学生,同时有一部分人不是学生”,还可以表示“所有的人都是学生”。第二,在标准的逻辑学术语中,“全称”用“所有”表示,“特称”用“有”表示,但在考试中出现的往往不是标准术语,这就需要考生自己区分哪些是全称,哪些是特称。在这方面需要注意的东西有三点:(1)没有量项的判断应该都当成全称判断,如“人是要吃饭的”;(2)“有一部分”、“有几个”、“少数”、“多数”等等都表示特称,一定要按照特称来理解,如“我们班有几个人是江苏人”;(3)以否定整句话形式出现的一定要先转化为肯定整句话的形式。如“没有一个人不喜欢逻辑学”、“没有人落选”。在公务员考试中,涉及到A、E、I、O的考点是它们之间的对当关系。所谓对当关系,是指如果两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一定的真假制约性。比如说在上面的“所有的同学都是江苏人”和“所有的同学都不是江苏人”这两个判断之间,如果前面一个为真,后面一个是真还是假呢?如果前面一个为假,后面一个是真还是假呢?大家可以通过上面的例子,首先看看SAP与SEP之间的对当关系:当“所有的同学都是江苏人”为真时,“所有的同学都不是江苏人”就是假的,当“所有的同学都是江苏人”时,则有两种可能情况:一种是一部分同学是江苏人另一部分同学不是江苏人,另一种是所有的同学都不是江苏人,在前一种情况下,“所有的同学都不是江苏人”为假,在后一种情况下,“所有的同学都不是江苏人”为真。反过来也一样。这些关系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SAP(T),则SEP(F),SAP(F)则SEP(T/F);SEP(T),则SAP(F),SEP(F)则SAP(T/F)。这种对当关系是全称肯定与全称否定之间的关系,逻辑学称为“反对关系”。其特点是“不能同真,可以同假”。反对关系可以用欧拉图表示如下:再来看SAP与SOP之间的对当关系:SAP是“所有的同学都是江苏人”,SOP是“至少有一个同学不是江苏人”,这二者之间的真假关系是怎么样的呢?仔细体会一下,就会发现二者的关系是正好相反的,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SAP(T),则SOP(F),SAP(F)则SOP(T);SOP(T),则SAP(F),SOP(F)则SAP(T)。SEP与SIP之间的真假关系与它们是完全一样的,用公式表示如下:SEP(T),则SIP(F),SEP(F)则SIP(T);SIP(T),则SEP(F),SIP(F)则SEP(T)。这种对当关系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关系双方的量项完全相反,联项也完全相反,真假也完全相反,逻辑学称之为“矛盾关系”。其特点是“不能同真,不能同假”。矛盾关系可以用欧拉图表示如下:然后看SAP与SIP之间的对当关系:SAP是“所有的同学都是江苏人”,SIP是“至少有一个同学是江苏人”,二者之间的真假关系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SAP(T),则SIP(T),SAP(F)则SIP(T/F);SIP(T),则SAP(T/F),SIP(F)则SAP(F)。SEP与SOP之间的真假关系与它们是完全一样的,用公式表示如下:SEP(T),则SOP(T),SEP(F)则SOP(T/F);SOP(T),则SEP(T/F),SOP(F)则SEP(F)。这种对当关系是全称与特称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为“包含关系”。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包含是“特称”包含“全称”。包含关系可以用欧拉图表示如下:最后是SIP与SOP之间的对当关系:SIP是“至少有一个同学是江苏人”,SOP是“至少有一个同学不是江苏人”,二者之间的真假关系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SIP(T),则SOP(T/F),SIP(F)则SOP(T);SOP(T),则SIP(T/F),SOP(F)则SIP(T)。这种对当关系是特称肯定与特称否定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为“交叉关系”。其特点是“可以同真,不可同假”。交叉关系可以用欧拉图表示如下:A、E、I、O之间的对当关系,综合起来可以形成如下的“逻辑方阵”:这部分知识将会以三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公务员考试中。第一种,已知一个判断的真假,问其他判断的真假。在这类问题中,其他判断的真假往往会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一是以下哪些判断必定为真(或假),二是以下哪些判断可能为真(或假),三是以下哪些判断真假不定。需要注意的是:可能为真不仅包括可真可假,还包括一定为真;可能为假也是一样,不仅包括可真可假,还包括一定为假。例3:这个单位已发现有育龄职工违纪超生。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三个断定:(1)这个单位没有育龄职工不违纪超生;(2)这个单位有的育龄职工没违纪超生;(3)这个单位所有的育龄职工都未违纪超生。不能确定真假的是:A、只有(1)和(2)B、(1)、(2)和(3)C、只有(1)和(3)D、只有(2)例4:学院路街道发现有保姆未办暂住证。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能确定真假?(1)学院路街道所有保姆都未办暂住证。(2)学院路街道所有保姆都办了暂住证。(3)学院路街道有保姆办了暂住证。(4)学院路街道的保姆陈秀英办了暂住证。A、(1)、(2)、(3)和(4)B、只有(1)(3)(4)C、只有(1)和(3)D、只有(1)和(4)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涉及到单称判断与A、E、I、O之间的关系,大家可以以“保姆陈秀英办了暂住证”为例,自己试着分析一下。第二种:对一个性质判断进行否定意味着什么?对一个判断进行否定就是说一个判断是假的,或错的,或不可能的,或不同意等。如并非“所有的同学都是江苏人”,应该等于“有同学不是江苏人”。否定性质判断的去否定法则是:第一,改变原判断的量项,全称改特称,特称改全称;第二,改变原判断的联项,肯定改否定,否定改肯定。由此可以得出如下公式:并非SAP=SOP;并非SEP=SIP;并非SIP=SEP;并非SOP=SAP。例5: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如果上述调查的结论是真实的,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没有偷税、逃税行为。B、多数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C、并非有的个体商贩没有偷税、逃税行为。D、有的个体商贩确实没有偷税、逃税行为。例6:大会主席宣布:“此方案没有异议,大家都赞同、通过。”如果以上不是事实,以下哪项必定为事实?A、大家都不赞同方案。B、有少数人不赞同方案。C、有些人赞同、有些人不赞同。D、至少有人是反对方案的。第三种:利用特殊的对当关系,还可以解决一类特殊问题,即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的问题。特殊的对当关系有:反对关系(二者不能同真)、矛盾关系(二者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和交叉关系(二者不能同假)。做这类题目,大家要严格按照三个步骤来思考:第一步,先找出在所有的话中哪些话不能同真或不能同假;第二步,由其余各话的真假推出结果;注意:千万不要从不能同真或不能同假的话入手做题,那样会花费更多的时间。第三步,再由结果可以推出哪一句话是真的或假的。例7:桌子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第三个杯子:本杯中没有巧克力。第四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如果其中只有一句话真,那么以下哪项为真?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C、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苹果。D、第三个杯子中有巧克力。例8: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甲: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乙:丁考试没及格。丙: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丁:乙考试也没有及格。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是真的?A、说假话的是甲,乙考试没及格。B、说假话的是乙,丙考试没及格。C、说假话的是丙,丁考试没及格。D、说假话的是甲,丙考试没及格。例9: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5名工作人员。(1)有人会使用计算机。(2)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3)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以上三个判断中保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A、15人都会使用。B、15人没人会使用。C、有一人不会使用。D、仅有一人会使用。考点三模态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所谓模态判断,是指在判断中含有可能和必然等语气的模态词。模态词主要有两种:一是“必然”,与之相同的有“一定”等;一是“可能”,与之相同的有“也许”等。模态判断也有四种:明天必然下雨(必然P);明天必然不下雨(必然非P);明天可能下下雨(可能P);明天可能不下下雨(可能非P)。这四种模态判断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真假关系。考生们在理解这个对当关系时有一个捷径:那就是可以直接将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套过来用。具体的套用方法是:将“必然P”当成SAP;将必然非P当成SEP;将可能P当成SIP;将可能非P当成SOP。然后就可以把前者之间的对当关系转化为后者之间的对当关系。大家可以用上面的例子先试验一下。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必然p是必然判断,可能p是可能判断,p是事实判断,这三个判断之间层层的包含关系,可以用欧拉图表示如下:在考试中可能出现的题目是对否定一个模态判断的判断进行理解。需要注意的,模态判断的否定有一种非常隐蔽的形式,即往往在模态词前加一个否定词,如“不一定”、“不可能”等等。在通常情况下,否定模态判断的去否定法则是:第一,改变原判断的模态词,即将必然改为可能,将可能改为必然;第二,将P变成非P,将非P变成P。第三,如果这里的P本身又是一个性质判断的话,则进一步按照性质判断的否定进行改变。例10:据卫星提供的最新气象资料表明,原先预报的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不一定出现。以下哪项最接近于上文中气象资料所表明的含义?A、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可能不出现。B、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可能出现。C、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一定不出现。D、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出现的可能性比不出现的大。例11:不可能所有的错误都能避免。以下哪项断定的含义,与上述断定最为接近?A、可能有的错误不能避免。B、可能有的错误能避免。C、必然所有的错误都不能避免。D、必然有的错误不能避免。考点四换位推理“位”就是主谓项的位置,换位法就是把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如“有些学生是江苏人”,运用换位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有些江苏人是学生”。简而言之,换位法就是对一句话“反过来说”。换位法的具体公式和欧拉图可以表示如下:SAP可以换位为PIS;SEP可以换位为PES;SIP可以换位为PIS;SOP不能换位。在这里,需要重点注意的是:SAP和SOP的换位法。这部分知识点不会单独构成单独的考题,而是会混在对当关系等其他推理之中构成考题。考点五三段论三段论既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点,又是其中的难点。考生们首先要会分析三段论的结构。如:所有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坏人也是人,坏人也是有感情的。在这个三段论,一共有三句话,而且只有三个概念,其结构分析应当从结论入手。结论的主项为“小项”,写作“S”;结论的谓项为“大项”,写作“P”;前提中的共同项为“中项”,写作“M”。另一方面,在这三句话中,包含大项的前提是大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是小前提,另一个是结论。因此,上面这个三段论的结构可以表示如下:MAP(大前提)SAM(小前提)SAP(结论)这个三段论的正确性可以用欧拉图来证明。考生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标准的三段论中,出现的三句话依次是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但在考试中出现的三段论,其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的顺序往往被打乱了。考生们在读三段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先把顺序调整过来。在公务员考试中,三段论有可能以三种不同的形式出现。第一种:找出与题干中三段论结构完全相同的推理。做这类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注意到四点:第一,每一句话是全称还是特称;第二,每一句话是肯定还是否定;第三,中项在前提中分别处于什么位置;第四,必须把选项中的三段论恢复为标准顺序。例12:所有名词都是实词,动词不是名词,所以动词不是实词。以下哪项推理与上述推理在结构上最为相似?A、凡细粮都不是高产作物。因为凡薯类都是高产作物,凡细粮都不是薯类。B、先进学生都是遵守纪律的,有些先进学生是大学生,所以大学生都是遵守纪律的。C、铝是金属,又因为金属都是导电的,因此铝是导电的。D、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介词是虚词,所以介词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例13:所有的聪明人都近视,我近视得很厉害,所以,我很聪明。以下哪一项揭示了上述推理是明显错误的?A、我是个笨人,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那么好。B、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C、所有的天才都高度近视,我一定是高度近视,因为我是天才。D、所有的鸡都是尖嘴的,这种总在树上呆着的鸟是尖嘴的,因此它是鸡。第二种:哪些三段论能得出确定的结论(即正确的),哪些三段论不能得出确定的结论(即错误的)。判断三段论正确与否的最精确方法是运用三段论的规则。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三段论的所有规则非常困难。在这里将教给大家一个简便的方法,即简单规则加欧拉图方法。在三段论的规则中,考生首先必须掌握基本规则有三条:第一,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结论,前提之一为否定,结论必为否定。如:“所有的猪都不是狗,所有的狗都不是猫,因此,所有的猫都不是猪。”这个三段论就是错误的。又如:“所有的模特都是高于一米八,我低于一米八,所以,我不是模特。”第二,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结论,前提之一为特称,结论必为特称。如“有的学生党员,有的学生是干部,所以,有的干部是党员。”这个三段论也是错误的,又如“所有的上海人都有钱,有些学生是上海人,所以,有些学生有钱。”第三,三段论必须有且仅有三个概念。违反这一规则的错误主要有两种:一是中项为多义词,如“董事长”;一是混淆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如“妇女能顶半边天,祥林嫂是妇女,所以,祥林嫂能顶半边天。”以这三条规则为基础,再加上欧拉图方法,就可以判断一个三段论是否正确了。正确的三段论如:所有的聪明人都近视,有些学生是聪明人,有些学生近视。错误的三段论如:所有的聪明人都近视,有些学生不聪明,有些学生不近视。例14:在某住宅小区的居民中,大多数中老年教员都办了人寿保险,所有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办了财产保险。而所有办了人寿保险的都没办理财产保险。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关于该小区居民的断定必定是真的?(1)有中老年教员买了四居室以上的住房。(2)有中老年教员没有办财产保险。(3)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没办理人寿保险。A、(1)、(2)和(3)B、仅(1)和(2)C、仅(2)和(3)D、仅(1)和(3)例15:所有爱斯基摩土著人都是穿黑衣服的,所有的北婆罗洲土著人都是穿白衣服的,没有既穿白衣服又穿黑衣服的;H是穿白衣服的。基于以上事实,下列哪个判断必为真?A、H是北婆罗洲土著人。B、H不是爱斯基摩土著人。C、H不是北婆罗洲土著人。D、H是爱斯基摩土著人。第三种:给一个省略三段论补充一个正确的前提或结论。做这类题目需要分三步:第一,确定被省略的是什么,即前提还是结论,找出这个判断应该由哪两个概念组成;第二步,确定这个判断的量项和联项。判断量项的基本规则如下:前提为全称,结论为特称。判断联项的基本规则如下:肯定加肯定为肯定,肯定加否定为否定,否定加否定为肯定。第三步,确定具体的主谓项。这一步应使用欧拉图方法。比如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例16:有些导演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是大嗓门。为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A、有些导演是大嗓门。B、所有大嗓门的都是导演。C、所有导演都是大嗓门。D、有些大嗓门不是导演。例17:想从事秘书工作的学生,都报考中文专业。李芝报考了中文专业,他一定想从事秘书工作。下述哪项如果为真,那么最能支持上述观点?A、所有报考中文专业的考生都想从事秘书工作B、有些秘书是大学中文专业的毕业生C、想从事秘书工作的人有些报考了中文专业D、有不少秘书都有中文专业学位。复合判断及其推理复合判断是自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如:“毛泽东既是军事家,又是文学家。”“毛泽东或者是湖南人,或者是四川人。”“如果毛泽东是神,那么他就不会犯错误。”所有复合判断都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支判断,即它所包含的判断,可以用小写字母p,q,r等来表示。一个是联接词,即联接支判断的词。这样,上面的三句话可以分别表示如下:p且q。p或q。如果p那么q。对每一种复合判断,考生们都必须从四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每种判断的真假要求是什么;第二,表示每种判断的联接词有哪些;第三,以每种判断为基础进行推理有哪些有效式,哪些无效式;第四,对每一种判断进行否定意味着什么。考点六联言判断及其否定联言判断,比如说:“毛泽东既是军事家,又是文学家。”“毛泽东虽然是红太阳,但不是神。”“毛泽东不仅是个党员,而且是个优秀党员。”联言判断是由一些支判断组合而成的,不论这些支判断之间是什么关系(并列、递进还是转折),它们在真假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即每一个支判断都应该是真的。联言判断的真假要求是全部为真。联言判断的联接词有哪些呢?只要是要求每一个判断都真的词都是。像上面所用的“既是……又是……”,“虽然……但是……”,“不但……而且……”,还有“……都是……”,“……同时……”,“……一起……”等等。可以简化为“且”。既然联言判断的真假要求是所有的支判断都为真,那么,一个联言判断为真只表明一种可能性,即每一个支判断都为真,而一个联言判断为假意味着什么呢?如“并非某女年轻漂亮”就表明存在三种可能情况。这三种可能情况用一句话来表示,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第一,至少有一个支判断是假的;第二,非p或者非q,即并非(p且q)=非p或非q;第三,如果p是真的,那么q一定是假的,如果q是真的,那么p一定是假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务员考试中,对一个联言判断进行否定有很多表达形式,除了最常见“并非……”、“……是假的”、“……是不可能的”之外,还要重点注意的有:“不能同时”、“不都是”“不能一起”等。例18: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不可改变的事实,那么以下哪项也一定是事实?A、鱼可得但熊掌不可得。B、熊掌可得但鱼不可得。C、如果鱼不可得,那么熊掌可得。D、如果鱼可得,那么熊掌不可得。考点七选言判断及其推理选言判断相当考试中选择题,即在备选项中肯定有一个是正确选项。但选择有两种:一种是单项选择题,即几个备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一种是不定项选择题,即几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但到底有几个,不一定。选言判断也有两种:与单选择题相应的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与不定项选择题相应的是相容选言判断。如:“鲁迅或者是文学家,或者是革命家。”“要么吃鱼,要么吃熊掌。”在真假要求上:相容选言判断是“至少有一真”,不相容选言判断是“有且仅有一真”。 在联接词上,相容选言判断的联接词有“或者”、“可能”、“也许”、“至少一个”,代表词为“或者”;不相容选言判断的联接词有“要么”、“……或者……二者不可兼得”、“……或者……二者必居其一”,代表词为“要么”。需要提醒考生们注意的是:在确定一个选言判断到底是相容还是不相容时,一定不要根据支判断能否同真来确认,只能根据联接词来确认。如“鲁迅或者是浙江人,或者是上海人”。 在真假方面,相容选言判断为真意味着至少有一个支判断为真,具体有三种可能性:p真且q真,p真且q假,p假且q真。它为假只意味着一种情况,即所有的支判断都为假,即p假且q假。从这里可以得出,对相容选言判断进行否定意味着每一个支判断都为假,即并非(p或q)=非p且非q。考生们可以将否定相容选项言判断与否定联言判断结合起来理解。不相容选言判断为真意味着有且仅有一个支判断为真,具体有两种可能性:p真且q假,p假且q真。它为假则意味着不是只有一个支判断为真,具体有两种情况:p真且q真,p假且q假。从这里可以得出,否定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意味着二者同真或同假,即并非(要么p要么q)=(p且q)或(非p且非q)。例19:总经理:我主张小王和小孙两人中至少提拔一人。董事长:我不同意。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述了董事长实际上同意的意思?A、小王和小孙都得提拔。B、小王和小孙都不提拔。C、小王和小孙两人至多提拔一人。D、如果提拔小王,则不提拔小孙。例20:一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被抓,交警提出:要么缴纳罚款500元,要么上交执照。驾驶员表示不同意。以下哪项最正确地表达了驾驶员的意思?A、缴纳罚款500元,但不上交执照。B、不缴纳罚款500元,但上交执照。C、既不缴纳罚款500元,也不上交执照。D、如果做不到既不缴纳罚款500元也不上交执照,那么就必须既缴纳罚款500元,也上交执照。在推理方面,可以对上面两个例子作进一步的分析。对于相容选言判断,如“鲁迅或者是文学家,或者是革命家。”大家应该牢记它的真假要求,即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可以得出推理式如下:具体规则如下:一真它未必假。一假一真。对于不相容选言判断,如“要么吃鱼,要么吃熊掌。”大家也应该牢记它的真假要求,就可以得出推理式如下:具体规则如下:一真一假。一假一真。在这里,考生可以把相容选言推理与不相容选言推理结合起来,进行对比理解:由否定到肯定对二者都有效,但由肯定到否定只对不相容选言推理有效,对相容选言推理是无效的。例21:在某餐馆中,所有的菜或属于川菜或属于粤菜,张先生的菜中有川菜,因此张先生的菜中没有粤菜。以下哪项最能增强上述论证?A、餐馆规定,点粤菜就不能点川菜,反之亦然。B、餐馆规定,如果点了川菜,可以不点粤菜,但点了粤菜,一定也要点川菜。C、张先生是四川人,只喜欢川菜。D、张先生是广东人,只喜欢粤菜。考点八假言判断及其推理假言判断主要表示一事物是另一事物出现的条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一种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在假言判断中,表示条件是前件,通常用p表示;表示依条件而出现的事物是后件,通常用q表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下:“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上湿。”这个条件最大的特点是:如果前件出现(即为真),那么后件一定也出现(即为真)。但是,如果前件不出现(即为假),那么后件会不会出现呢?不一定。也就是说,充分条件表示这样一种条件,单独一个条件就可以直接导致后件,但还有其他的条件也可以直接导致后件。在这种情况下,前件出现了,后件一定会出现,但前件没出现,那就不能确定其他条件是否出现了,因此后件是否出现就能不确定。从这里的分析中,充分条件的真假要求是:前真后必真,前假后未必假。表达充分条件的联接词主要有:“如果……那么……”、“只要……就……”、“一……就……”、以及没有任何联接词但表示条件的。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代表词为“如果……那么……”,公式可以表达为p→q。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为真表示有三种可能性:天下雨了(p真)且地上湿了(q真);天没下雨(p假)且地上湿了(q真);天没下雨(p假)且地上没湿(q假)。那么它在什么时候才是假的呢?p真q假的时候。这就是说,否定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意味着前件p为真且后件q为假。即:并非(p→q)=p且非q。例22:“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搞财会工作的人,都免不了有或多或少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商品经济大潮下,更是如此。以下哪项如果是真的,能最有力地削弱上述判断?A、以上断定,宣扬的是一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剥削阶级世界观。B、随着法制的健全,以及打击经济犯罪的深入,经济犯罪已受到严厉的追究与打击。C、由于进行了两个文明建设,广大财务人员的思想觉悟与敬业精神有了明显的提高。D、万国投资信托公司房产经营部会计胡大全,经营财务30年,分文不差,一丝不苟,并勇于揭发上司的贪污受贿行为,多次受到表彰嘉奖。围绕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能够进行的推理有哪些呢?以“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上湿”为例,可以考虑四种情况:第一,现在天下雨了,地上湿不湿呢?p真则q真。第二,现在天没下雨,地上湿不湿呢?p假则q真假不定。第三,现在地上湿了,天有没有下雨呢?q真则p真假不定。第四,现在地上没湿,天有没有下雨呢?q假则p假。总结起来,有两个有效式:前真后真,后假前假。其余的是无效式。关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还有一种简化理解。大家可以把“如果p那么q”理解为“所有的p都是q”,二者可以用欧拉图表示为包含关系,即q包含p。利用这个关系,可以简化两个理解:第一,用包含关系去理解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第二,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可以跟性质判断结合起来。例23: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在现场。据此,我们可以推出:A、张三不是杀人犯,所以张三案发时不在现场。B、李四案发时在现场,所以李四是杀人犯。C、王五不在案发现场,但王五是杀人犯。D、许六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许六不是杀人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下:“只有博士,才能升教授。”这个条件最大的特点是:如果前件不出现(即为假),那么后件也一定不出现(即为假)。但是,如果前件出现(即为真),那么后件会不会出现呢?不一定。也就是说,必要条件表示这样一种条件,必须由几个条件合起来才能导致后件,但单独一个条件并不能直接导致后件。在这种情况下,前件出现了,因为不知道其他条件是否同时具备,所以后件不一定会出现,但如果前件没出现,后件就一定不会出现。从这里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必要条件的真假要求是:前真后未必真,前假后必假。表达必要条件的联接词主要有“只有……才……”和“除非……才……”,除了这一个之外,其余表示必要条件的联接词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否定……否定……”,具体说来有“没有……就没有……”、“不……就不……”。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代表词为“只有……才……”,用公式可表达为p←q。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为真表示有三种可能性:博士(p真)且升教授了(q真);博士(p真)且没升教授(q假);非博士(p假)且没有升教授(q假)。那么它在什么时候才是假的呢?p假q真的时候。这就是说,否定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意味着前件p为假且后件q为真。即:并非(p←q)=非p且q。例24:正是因为有了充足的奶制品作为食物来源,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才能摄入足够的钙质。很明显,这种足够的钙质,对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拥有健壮的体魄是必不可少的。以下哪项情况如果存在,最能削弱上述断定?A、有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从食物中能摄入足够的钙质,且有健壮的体魄。B、有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不具有健壮的体魄,但从食物中摄入的钙质并不少。C、有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不具有健壮的体魄,他们从食物中不能摄入足够的钙质。D、有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有健壮的体魄,但没有充足的奶制品作为食物来源。以“只有博士,才能升教授”为例,围绕必要条件可以进行的推理有四种:第一,博士,不一定升教授,即肯定前件不一定能肯定后件;第二,非博士,一定不能升教授,即否定前件可以必然否定后件;第三,教授,一定是博士,即肯定后件就可以必然肯定前件;第四,非教授,不一定是非博士,即否定后件不一定能否定前件。总结起来,有两个推理是有效的:前假后假,后真前真。其余的是无效式。关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也有一种简化理解。大家可以把“只有p才q”理解为“所有的q都是p”,二者可以用欧拉图表示为包含关系,即p包含q。同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一样,这种包含关系也可以简化两种理解。例25:在中国,只有富士山连锁店经营日式快餐。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1)苏州的富士山连锁店不经营日式快餐。(2)杭州的樱花连锁店经营日式快餐。(3)温州的富士山连锁店经营韩式快餐。A、只有(1)B、只有(2)C、只有(3)D、只有(1)和(2)在理解这两个条件及其推理时,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一一对比,找出两者间的真正关系,即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只有博士,才能升教授”为例,“博士”是“升教授”的必要条件,而反过来,“升教授”则是“博士”的充分条件。这就是说:如果p是q的必要条件,那么反过来q就是p的充分条件;如果p是q的充分条件,那么反过来q就是p的必要条件。如果把欧拉图引进来,这种关系会显得更为清楚。如果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性质判断以及欧拉图合在一起,并且反过来看,大家就可以发现:性质判断也可以转化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如“所有的人都是要吃饭的”,就可以转化为充分条件“如果是人,那么一定要吃饭”,也可以转化为必要条件“只有吃饭的,才是人。”当这些关系全部被打通之后,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以及性质判断混合在一起的题目就比较清楚了。例26:如果孙教授当选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他一定是学术委员会委员。以上陈述是以下面哪句为假设前提的?A、只有学术委员会委员才可被选为学术委员会主任。B、只有孙教授才可当选为学术委员会主任。C、只有教授才可被选为学术委员会主任。D、一些教授可选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例27:只有住在广江市的人才能够不理睬通货膨胀的影响;住在广江市的每一个人都要付税;每一个付税的人都要发牢骚。根据上述判断,可以推出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1)每一个不理睬通货膨胀影响的人都要付税。(2)不发牢骚的人中没有一个能够不理睬通货膨胀的影响。(3)每一个发牢骚的人都能够不理睬通货膨胀的影响A、仅(1)B、仅(2)C、仅(1)和(2)D、仅仅(2)和(3)考点九综合推理在公务员考试中,往往会把多个推理放在一起出题目。常见的有假言加假言,包括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和必要条件假言连锁推理。在这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考生必须注意一点,要把整段话中所有事物的关系理清楚,最好用欧拉图的方法。例28:一本小说要畅销,必须有可读性;一本小说,只有深刻触及社会的敏感点,才能有可读性;而一个作者如果不深入生活,他的作品就不可能深刻触及社会的敏感点。以下哪项可以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1)一个畅销小说作者,不可能不深入生活。(2)一本不触及社会敏感点的小说,不可能畅销。(3)一本不具有可读性的小说的作者,一定没有深入生活。A、只有(1)和(2)B、只有(2)和(3)C、只有(1)和(3)D、只有(1)例29:万通集团规定,它的下属连锁分店,年营业额超过800万元的,雇员可获得年超额奖。年终统计显示,该集团所属10个连锁分店,其中7个年营业额超过800万元,其余的不足500万元。万通集团又规定,只有年营业额超过500万元的,雇员才能获得敬业奖。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关于该集团的断定也一定是真的?(1)得敬业奖的雇员,一定得年超额奖。(2)得年超额奖的雇员,一定得敬业奖。(3)万通集团的大多数雇员都得了敬业奖。A、仅(1)B、仅(2)C、仅(1)和(2)D、(1)、(2)和(3)还有假言加选言或者联言的综合推理。做这类题目的时候,大家头脑一定要清楚的是:哪些东西可以形成有效的推理,哪些东西不能形成有效的推理。例30:大嘴鲈鱼只在有鲦鱼出现、河中长有浮藻的水域里生活。漠亚河中没有大嘴鲈鱼。从上述断定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1)鲦鱼只在长有浮藻的河中才能发现。(2)漠亚河中既没有浮藻,又发现不了鲦鱼。(3)如果在漠亚河中发现了鲦鱼,则其中肯定不会有浮藻。A、只有(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离婚双方关于股权分配的合同
- 新课纲核心能力特色与说明课件
- 2024食品供应商销售协议简版版
- 2024年施工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2024石材行业绿色矿山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合同2篇
- 2024年劳动保障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20题)
- 2025年度10架AC311A直升机购销及售后服务保障合同3篇
- 2024年门面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含违约责任及赔偿)3篇
- 2025年度出租车运营管理服务合同3篇
- 2024版:内部技术交流保密协议
-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教PEP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4年九年级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 第19讲 转化灵活的圆中角
- 托福听力课件
- 2023年德宏陇川县人民法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全球50强药企官网及LOGO汇总
- 全国自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 2024年中科院心理咨询师官方备考试题库-上(单选题汇总)
- 潜水员潜水作业安全
- 酒店行业pest模型分析
- 汽车经营计划书
- 两高环境污染罪司法解释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