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地构造学研究主要内容(板块与槽台)简述全球现代洋中脊系统的分布特征。大洋中脊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的分布各有特点,太平洋内,它的主体偏居大洋东南部,两坡平缓,相对高度较小,常称为东太平洋海隆.大西洋内,海陵纵贯大洋中部,与大西洋两岸轮廓平行,也是S形弯曲,其两坡较陡,故称为大西洋中脊。印度洋中脊也大体位于大洋中部,整个洋中脊形状歧分三支,成为倒置的Y形。三大洋中脊的南端相会串联,北端则伸进岛屿或大陆。东太平洋海隆南部向西南绕行,至澳大利亚以南与印度洋中脊的东南支相接;印度洋中脊的西南支绕行于非洲以南与大西洋中脊南端相接。至于北端,东太平洋海隆向北伸进加利福利亚湾,潜没于北美洲大陆西部之下。印度洋中脊北支展入亚丁湾,红海,并与东非大裂谷相接。大西洋中脊则向北穿过冰岛,延入北冰洋,并在勒拿河河口附近伸向西伯利亚。简述被动大陆边缘的地质特征。形态与结构特征:①盆坳槽内堆积了7-12公里厚的大致水平状的侏罗系至第三系海相沉积,总体上呈一向海加厚,侧向加积的沉积楔状体。②重震联合反演表明,地壳厚度在大陆边缘有急剧变化,总体可分三段,巨厚的楔状体就叠置在过渡性地壳上面。③被动大陆边缘沉积记录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中间由不整合隔开。下部称为裂陷系,多位于半地堑盆地,代表地壳遭受拉伸、减薄裂陷,但岩石圈尚未断离阶段的产物。④剖面上,上部称移离系,代表新的洋壳在海底扩展中心出现以后岩石圈侧向移离过程的产物,中间的不整合称为破裂不整合,其年代代表两侧大陆开始移离的时间。沉积特征:剖面上,一个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记录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中间由不整合隔开,下部称裂谷系沉积物,是岩石圈尚未断裂阶段的产物,主要有湖相沉积,砂岩为主的粗碎屑岩沉积或红层,还有玄武质火山岩夹层(代表大陆裂谷环境):上部移离系,代表新的大洋壳出现,岩石圈侧向移离过程中沉积的产物,可出现黑色页岩,蒸发岩等闭塞海湾相沉积(代表红海环境),再向上过度为陆架-陆坡-陆基沉积相组合,包括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和成熟型浊流沉积等。简述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证据。①大陆边界拼合:魏格纳作为气象学家周游世界,注意到大西洋两岸岸线的相似形状,这是大陆漂移最初的证据。②古生物证据:古生物学认为陆相生物种类的迁移受海洋的限制,只能在相连的大陆上分布,但有些古生物却出现在被大洋分割的大陆上,如中龙(小型淡水爬行类)在巴西和南非的石炭,二叠系中都存在,间隔大西洋。又如舌羊齿植物化石在澳大利亚,印度,南美,非洲及南极洲晚古生代地层中都有分布,它们间都有大洋分隔。③地层,岩石,构造方面的证据:研究发现,大西洋两岸南美洲与非洲,北美洲与欧洲之间在三叠纪以前的对应地层层序的岩性,地层褶皱的轴向,不整合界线等都能十分完好的连接,表明那时它们为统一大陆,而不存在大西洋。④古冰川和古气侯方面的证据:魏格纳是气象学家,对古气候作用更敏感,他发现石炭-二叠纪时在南美洲东南部,非洲中南部,印度和澳大利亚南部,及南极洲,都广泛分布着冰川作用,为大陆冰川遗迹。这些地区现多远离极地,表明它们曾共同处于南极附近,后来分裂漂移到现今位置。简述二战后海洋地质研究的主要进展。20世纪50年代海洋地质调查取得的成果主要有:
①对海底地形的认识,深海探测发现海底地形可分为大陆坡,深海平原,洋脊,海沟,火山岛屿等,与过去以为海底为平坦单调的地形完全不同。②对洋壳结构的认识,发现洋壳由玄武岩组成,其厚度比陆壳小得多,发现洋底沉积层很薄,厚仅几百米,发现洋壳的年令比大陆要年青的多,最老不超过2亿年。③对大洋中脊物理特征的认识,发现了沿大洋脊分布的地震带和高热流带。简述按板块边界环境划分的大地构造类型(12种)。大地构造环境的基本类型大地构造单元板块边界环境板块内部环境分离型边界汇聚型边界剪切型边界大陆大陆裂谷大陆-大陆碰撞带陆上转换断层大陆地台大陆边缘转换断层型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洋底大洋中脊洋内岛弧系洋底转换断层大洋地台简述古地磁测量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的。欧洲和美洲大陆的磁极移曲线的测量(1957年)•结果发现两个大陆的磁极移曲线不相重合,表明两个大陆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这就是大陆漂移。简述板块构造的基本特征和内容。①由洋脊,海沟和转换断层包围的岩石圈是一个独立运动的单元,称之为板块,板块运动的底界是软流圈(板块模式图)。在洋脊的扩张产生新的板块,在海沟的俯冲则是板块消亡的位置,转换断层是板块侧边的运动方式,不发生板块的增减。②板块是刚性的,它可以生成和消亡,但不会变形,板块的运动主要集中在边界上,而板块边界一般不是洋陆边界。③板块在地球表面的运动是一种球面运动,符合球面几何学规则(欧律图,可以确定一根旋转轴,岩石圈板块围绕这根轴转动,使板块的运动具有统一的规则,如一个运动板块的转换断层必定是平行纬线(相对旋转轴)运动的,板块运动的速度是靠向两极速度小,靠向赤道速度大,这个速度就是洋脊扩张的速度,可由地磁条带的宽度表现出来。但这不是说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都互相平行。④岩石圈板块运动来自地球内部,最可能的一种机制是地幔对流。简述大陆裂谷的发展演化过程。(张晓晨)a、穹形隆起阶段,由于地幔隆升使地壳发展成穹隆构造,相对高度1-2km,穹隆变形产生张裂隙,发展为正断层,同时突起的穹隆受到剥蚀,可出露深部老地层,并加强地幔的隆升。b、断裂下陷阶段,穹隆顶部正断层发展使发生陷落,形成地堑系,多个穹隆地堑系连接形成裂谷带,裂陷中心相对侧边隆升谷肩高差达5km,地堑系宽30-100km,平均宽60km,与地壳厚度相当。谷肩为分水岭,遭剥蚀后向裂谷内外搬运,裂谷内沉积有时不能补偿沉降速度而形成深水湖泊,为湖泊阶段。c、陆间裂谷阶段,裂谷拉张使大陆完全分离,地幔物质涌出形成洋壳,两侧陆壳拉张减薄为过渡型陆壳,这时洋脊已形成作为新生板块界线,但尚未形成完整大洋,海盆狭窄,海底多为陆壳,是向大洋裂谷的过渡期。简述地壳的类型。依据地壳厚度、结构和组成的差异,大致分为两大类型: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陆地壳的基本特征:①厚度一般为30-50公里,海拨越高,褶皱带越年轻,厚度越大,镜像关系。大洋地壳的基本特征:①厚度较薄,仅5-15公里,平均约7公里。②沉积层之下直接为硅镁层,缺失硅铝层。③依据地震波速,通常可分三层。简述什么是地壳均衡说。地壳均衡说(Isostasy)是按照阿基米德原理(轻物质漂浮于液态重物质之上,力求达到均衡的现象),用以解释地壳运动原因的一种假说。1855年,普拉德和艾利同样主张地球的固体地壳漂浮平衡于液态底层之上,但前者认为固体地壳各处密度不同,如隆起的山脉部分密度小、下陷的海盆部分密度大,地形起伏不平,但它和液态底层的界面——均衡补偿面是水平的;后者认为固体地壳各处密度相同,地壳增厚的地区、如山脉与地壳变薄的地区、如海盆,不仅表现于其上界的高低起伏,下界呈镜象反映(山脉越高、山根越深),而且其界面是起伏不平的。1889年,道顿以某一地区的地壳因剥蚀而负荷减轻,另一地区的地壳因沉积而负荷加重,均衡遭到破坏,使负荷减轻的地区上升,负荷加重的地区下降,以求得到的地壳平衡,以此解释地壳升降运动的原因。现代重力测量和地震研究资料表明普拉德和艾利的假设各有可取之处,二者结合可对岩石圈的平衡作出解释,而若按本假说来解释地壳运动的起因很难置信,因为它所表述的升降运动的机制是不可逆的,更无法来解释地壳的水平运动,因而未被广泛接受。简述板块边界类型。板块边界分为三类,即洋脊,俯冲带,转换断层1.洋脊的特征:研究发现,洋脊的地形形态与洋脊扩张速率有关,扩张速度慢形成中央裂谷,随扩张速度增快,裂谷被填平,并可继续隆起。但统计表明,全球慢速扩张裂谷所占比例最大,所以中央裂谷带分布普遍,中央隆起带分布较少。2.俯冲带的特征:俯冲带又称消减带,与洋脊生成新的洋壳相反,俯冲带是洋壳板块消亡的地方,这里是两个板块发生汇聚作用,是挤压带,在争夺空间时必有一个板块插入深部。3.转换断层的特征:转换断层最初发现于洋脊带中,连接两段洋脊,称之为洋脊-洋脊型转换断层,后来将此概念推广到与海沟连接的转换断层在所有类型中。环太平洋构造带表现有哪些重要的地质特征。环太平洋边缘分布的强烈活动的构造系统,是全球三个超巨型活动构造系之一。它与最新的造山带、强震带和近代火山带、地热和地球物理异常带、温泉带相一致。该活动构造系从大洋至大陆,主要由环太平洋深海沟带、岛弧带、弧后盆地等组成。其分布地区从印度尼西亚,经菲律宾群岛、东亚岛弧、阿留申群岛、北美和南美西海岸,直至南极洲的北岸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带,南起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脉,转向西北的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向西南延续的是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群岛,全长4万余公里,呈一向南开口的环形构造系。环太平洋火山带也称环太平洋火环,有活火山512座。何谓主动大陆边缘?简述其主要地质特征。活动大陆边缘——又称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是洋陆汇聚、大洋板块向毗邻大陆板块之下俯冲消减形成的强烈活动的大陆边缘;从洋到陆,活动陆缘包括海沟、弧沟间隙(非火山外弧和弧前盆地)、火山弧和弧后盆地等构造单元。何谓板块碰撞,它包括哪三种类型?概念:两板块相向运动发生俯冲消减,当其间洋壳全部损耗之后,陆壳因浮力不能下潜而导致碰撞。弧-弧碰撞弧-陆碰撞陆-陆碰撞何谓蛇绿岩套,它为何被视为古大洋的残余?蛇绿岩套——地缝合线出现的一套特有岩石。具有的层序:自下而上,超基性岩、基性深成岩(辉长岩)、枕状基性熔岩(玄武岩)、深海沉积岩(含放射虫硅质岩或大理岩等),其中超基性和基性岩多已变为含绿泥石、蛇纹石等绿色岩石,故名之为蛇绿岩套。成因:岩浆物质顺切穿岩石圈的深断裂从地幔涌上来而形成。蛇绿岩套形成于洋中脊、边缘海等海底扩张环境。在海洋关闭、大陆碰撞过程中,推覆到大陆板块之上,卷入到褶皱带中。标志着洋盆的消亡,是鉴别古俯冲带、缝合线的标志之一。世界上许多造山带都发现有蛇绿岩套。何谓双变质带?简述其特征和成因。双变质带又称成对变质带,在板块消减的情况下,洋壳插入的俯冲侧会产生高压、低温变质作用,形成蓝闪石等高压变质矿物组合;而在火山弧生成的仰冲部位会产生高温、低压变质作用,形成红柱石等低压变质矿物组合;两者之间通常被一条完全未变质的岩带分开。因此,根据变质时代相同或相近、而又大致平行分布的成对变质带,可以确定汇聚板块边界及其消减作用的极性。何谓混杂堆积,其主要特征包括哪些?混杂堆积亦称混杂岩,混杂岩主要是在板块俯冲和碰撞过程中,不同地点、不同成因、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岩石或沉积物,经过破碎作用和混杂作用所形成的复杂混合体,大多出现在显生宙的造山带中。所以,混杂岩是鉴别古俯冲带或地缝合带的重要标志。A型俯冲和B型俯冲的概念及区别?概念:一个岩石圈板块的全部或一部分潜入相邻的另一个岩石圈板块之下。A型俯冲:一个大陆岩石圈板块向另一个大陆岩石圈板块之下的俯冲作用。B型俯冲:大洋岩石圈板块向大陆岩石圈板块或另一个大洋岩石圈板块之下的俯冲消减作用。原地弧的特征、发展及与边缘弧的区别。在洋内弧演化系列中,随着俯冲作用的深入,俯冲侧出现海底火山活动,初始阶段以拉斑玄武岩为主。由于火山岩的堆积及上翘抬升,海底火山露出水面,并逐渐发育起弧沟间隙,海沟坡折等构造单元。这种岛弧位于原始俯冲带上,相对于弧后地区并未发生过位移,故称为原地弧。原地弧将一部分洋盆圈围于弧后,成为残留性弧后盆地。若原地弧在俯冲作用下发生分裂,原地弧的一部分向洋侧飘移,演化为漂移弧。原地弧,边缘弧的弧后单元偏于洋壳性质,但是边缘弧后方弧后盆地的生成早期伴随着陆缘破裂和陆壳拉张,这种弧后盆地往往还隐伏着拉薄的地壳,原地弧后方弧后盆地则很少有这种特点;就年代来说,离裂出来的边缘弧与伴生的弧后盆地同时形成,原地弧比伴随的弧后盆地年轻。转换断层与平移断层的主要区别。①横断层将洋脊及磁异常条带错开,但被错开的洋脊在断层两侧的错距并不变化,既不增大,也不减小,而平移断层活动时错距应不断增大。
②横断层的相对位移只发生在被错开的两段洋脊之间,而在洋脊外侧横断层的两盘是同向位的,而平移断层两盘位移是遍及断层全长的。③横断层两盘的位移方向在洋脊之间相对洋脊的视位移方向是相反的,而平移断层的标志层错移方向与断层位移方向是相同的。
④横断层两盘的错开洋脊之间断层错距是处处相等的,而平移断层的断层错距应在中部最大,向两端减小。海底磁异常条带的特征和成因解释。海底磁异常条带是50年代后半期发现的,其特点是大致平行于洋中脊轴线延伸,正负异常相间排列并对称地分布于大洋中脊两侧,单个磁异常条带宽约数公里到数十公里,纵向上延伸数百公里以上而不受地形影响,在遇到洋底断裂带时被整体错开。1963年,英国学者瓦因和马修斯结合海底扩张假说与地磁场倒转现象,对海底磁异常条带作了极为成功的解释。他们认为海底磁异常条带不是由海底岩石磁性强弱不同所致,而是在地球磁场不断倒转的背景下海底不断新生和扩张的结果。高温的地幔物质不断沿大洋中脊轴部上涌冷凝形成新的海底,当它冷却经过居里温度时,新生的海底玄武岩层便会沿当时地磁场方向磁化。随着海底扩张,先形成的海底向两侧推移,在中脊顶继续不断地形成新的海底,如果某个时候地磁场发生转向,则这时形成的海底玄武岩层便在相反的方向上被磁化。这样,只要地磁在反复地转向,海底又不断地新生和扩张,那就必然会形成一条条正向和反向磁化相间排列、平行洋脊对称分布的磁化条带。扩张的海底就像录音磁带那样记录了地磁场转向的历史。正向磁化的海底条带由于加强了地磁场强度而形成正异常,反向磁化的海底条带由于抵消了一部分地磁场强度而形成负异常。威尔逊旋回如何表示板块的运动。一个威尔逊旋回2亿年,意味着相邻的大陆在相同的时间内发生过大致相同幅度的水平运动,从而它所经历的自然地理环境,距离特定板块边界的远近,以及由此导致的深部热体制,地壳结构也必然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大洋演化可导致海平面的变化,大洋盆地演化前期,海地扩张作用建造起庞大的中央海岭,造成海平面上升,晚白垩纪和早古生代的海平面上升就认为与此有关。大洋演化始至大陆岩石圈的拉伸变薄,最后转化为挤压增厚体制而结束,在地质记录上表现为大陆裂谷,大陆边缘和挤压碰撞带等地球动力学环境的更迭,本身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构造旋回。岛弧-海沟系的组成。俯冲物质的去路:随洋壳主体返回地幔;潜入贝尼奥夫带被熔化,从深部补充岛弧的岩浆活动;在俯冲时被刮落下来,加积于海沟的陆坡侧,形成增生锲形体。混杂堆积:混杂岩是一套成分和构造变化很大的岩石组合(戴图6.21),成分有远洋沉积的泥质岩,放射虫硅质岩和蛇绿岩,陆源的碎屑岩和岩块,基质为细粒及泥质,而岩块具棱角状,大小悬殊,大岩块包体直径达数百米。有属于沉积成因的滑塌堆积,成分混杂而变形弱,有变形强烈的构造混杂岩,受剪切作用,基质普遍变形,并有大的剪切带切割。沿板块俯冲带,下插板块上的远洋生物沉积,红粘土,浊流沉积物及蛇绿岩被刮下来,构成了俯冲带混杂推积。这种混杂堆积常含有蛇绿岩碎块,又称蛇绿混杂堆积,它是古板块或缝合线的重要标志。岛弧岩浆活动的特点。岛弧岩浆活动:俯冲板块必须进入软流圈才能重新熔融,生成岩浆,这个深度在100-200km,毕尼奥夫带倾角和软流圈深度共同决定岩浆弧生成的位置,岩浆生成后向上穿过仰冲盘地壳形成侵入岩体,到达地表后形成火山弧。岛弧岩浆岩形成过程复杂,包括下插板块的熔融过程,岩浆上升过程中的分异结晶过程,以及与地壳混染改造的过程,这个过程总的特征是岩浆的酸性程度提升,以安山岩系列为主。另一特征是从俯冲带向弧内侧具有拉斑系列和钙碱性系列及碱性系列的过渡性分带,是碱性成分增大的方向,与俯冲岩浆演化和地壳混染程度有关,此外在陆壳中还可发生重熔形成花岗岩侵入体,但在大洋内的岛弧中只形成拉斑系列和钙碱系列玄武岩和安山岩,说明地壳混染影响很大。未成熟岛弧以玄武岩为主,成熟岛弧以安山岩为主。陆缘弧类型和演化。陆缘弧系列(山弧,裾弧,边缘弧)。陆缘弧演化系列:对于该系列来说,大洋板块的俯冲一开始总是直逼陆缘发生的,随着边缘海弧后盆地的张开,岛弧漂离大陆,陆缘弧演化为边缘弧,但其陆壳结构任然保持着,由于俯冲作用导致火山-深层岩浆活动,常使陆缘系列弧的地壳有所加厚。若弧后盆地在俯冲作用下关闭,边缘弧重新与大陆汇合,又可以转化为裾弧或山弧。陆缘弧通常成熟度高,以发育拉斑系列玄武岩和钙碱性系列安山岩为主。洋内弧类型和演化。洋内弧系列(原地弧,漂移弧)。洋内弧演化系列:在这一演化系列中,板块俯冲带总是发育在离陆缘一定距离的洋盆中。当该处大洋岩石圈断裂,一侧大洋板块俯冲于另一侧大洋板块之下,海沟逐渐形成。随着俯冲作用的深入,俯冲侧出现海底火山活动,初始阶段以拉斑玄武岩为主。由于火山岩的堆积及上翘抬升,海底火山露出水面,并逐渐发育起弧沟间隙,海沟坡折等构造单元。这种岛弧位于原始俯冲带上,相对于弧后地区并未发生过位移,故称为原地弧。原地弧将一部分洋盆圈围于弧后,成为残留性弧后盆地。若原地弧在俯冲作用下发生分裂,原地弧的一部分向洋侧飘移,演化为漂移弧,漂移弧的后方是新开张的弧间盆地。洋内弧中未成熟岛弧多,以小岛为主,以拉斑系列玄武岩为主,但随发育成熟而增加钙碱性系列安山岩,以至出现花岗岩。俯冲带地质作用的特征。俯冲带是地球上规模最大,强度最大的活动带,表现为下列特征:
1)是地球上最强烈的地震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总量80%以上,地球上几乎所有深震和多数中,浅源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2)是地球上最剧烈活动的火山带,世界陆地上观察的活火山有3/4在俯冲带上,其中环太平洋带占62%,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也在这个带上。3)形成地球上地形高差最大的地带,由板块俯冲形成的深海沟达万米以上深度,而火山弧形成山脉,有时伴随造山作用,在海沟与岛弧间高差极大,如安第斯山与秘智海沟间高差达14750米,为地球之最。
4)出现地球上最大的负重力异常带,主要是俯冲的强力作用形成的深海沟表现为负重力异常,这里地壳的均衡作用被强制破坏,不能恢复。5)是地球热流值变化最显著地带,海沟的热流值最低,而火山弧热流值很高,形成巨大差异。
6)是强烈的区域变质带,有双变质带,即海沟一侧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和岛弧一侧的高温低压变质带。毕尼奥夫带的特征和成因。毕尼奥夫带早在1930年代日本学者和达清夫发现日本地震带的震源深度从靠洋一侧向岛内为由浅变深的变化规律,毕尼奥夫带倾角特征,毕尼奥夫带的倾角是变化的,从15度到90度之间都有,日本岛弧俯冲带的倾角多在45度左右,属中等倾角,智利北部安第斯型俯冲带倾角为30度,属缓倾型,而马里亚纳岛弧俯冲带倾角达70度,为陡倾角型。俯冲带倾角的变化与俯冲洋壳的年龄有关,年青洋壳密度低,下沉时浮力大,使倾角变缓,年老的洋壳密度大,下沉速度快,使倾角增大。板块学说创立后,解释了毕尼奥夫带的成因,即形成于板块的俯冲作用,反映大洋板块向下插入另一板块深部的形态特征,成为俯冲带的重要证据。毕尼奥夫带的地震深度是变化的,地震深度大表明下插板块长度大,若震源深度小,则说明下插板块长度不大,如中美洲的震源深度小,表明板块俯冲深度不大。地槽-地台运动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地槽—地台说是传统的大地构造学说,在板块构造学出现以前地质学界占主导地位。此说认为,地球表面分布高峻的山脉或岛弧的地区,都曾是地壳的活动地带—地槽,这里地壳升降运动的幅度和速度都较大,沉积物达到很大的厚度,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强烈,变质作用显著。地台也称陆台,代表地壳上比较稳定的地块,其轮廓呈浑圆状,在现代地形上一般表现为丘陵起伏的波状平原、低山绵延的大片高原或微倾的大陆架浅海地区。除幅度不大的整体升降运动外,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都不如地槽强烈。地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由下沉而转为上升,经过褶皱变质,逐渐变成稳定的地台。在地壳演化的不同地质时期内,都有一部分地槽向陆台转变,因而地槽的面积逐渐缩小,地台的面积逐渐扩大。根据槽台论的基本观点,地壳的发展和地表形态的演化,大致经历了太古代和元古代、古生代后期、石炭纪到二叠纪、从侏罗纪开始到白垩纪、新生代五个主要发展阶段。此学说后被板块构造学说所取代。简述地台组成的特点和类型。地台--是指前寒武纪以来地壳上的稳定地区,它具有双层结构,即有强烈褶皱变质的基底和较稳定的沉积盖层组成,两者之间为角度不整合。地台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地壳上的稳定区;具双层结构(基底和沉积盖层)
基底类型:根据变质特征可分两类:结晶基底--混合岩化、花岗岩化普遍,变质程度深的基底,常形成绿岩带.褶皱基底--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不发育,变质程度浅的基底。基本特征:形态、地貌特征:地台范围广阔、多呈不规则圆形,整体高程比较一致、相对高差不大的平原和高原。双层结构:基底和沉积盖层。沉积特征:以高成熟度陆源碎屑岩和质纯碳酸岩为主,厚度小,岩性、岩相稳定,岩相以浅海相为主,部分海陆交互相和陆相;具有地台特征的沉积建造:石英砂岩建造、铝土矿铁质建造、石灰岩建造、含煤建造和红色碎屑岩建造。构造特征:地台变形微弱,褶皱、断层不发育,且呈孤立、断续分布。岩浆活动:地台岩浆活动微弱,仅局部地区沿断裂发育小型岩体。变质作用:地台区一般无区域变质现象。成矿作用:丰富的外生沉积矿产:煤、石油、铝土矿等矿产特征。
(1)基底岩系中的矿产:以变质型为主,主要矿种有Fe、石棉、石墨、Au、斑岩铜矿和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Cr、Ti等。
(2)盖层中的矿产:以外生矿产为主,主要矿种有Mn、Fe、P、Al、V煤、石油天然气、盐类及建材等。
按地台基底褶皱固结时间的不同,可将地台分为两种类型:
古地台--古生代以前基底固结的地台;新地台--古生代以来基底固结的地台(分后加里东地台、后海西地台两种)如华北等为古地台;祁连山为后加里东地台。大陆碰撞造山带的组成。碰撞造山带的组成单元关系,它包含高原,逆冲带,前陆岩石圈挠褶带,造山带根带以及前陆或后陆宽广的变形带。逆冲带发育在缝合带向前陆过渡地带,是由叠瓦逆冲推覆断层带组成,这里地壳厚度比造山带内部已大为减小,称为薄皮构造带。逆冲断层平缓,在滑脱带之上岩层能大幅度缩短变形,而基底岩层可保持不变形,逆冲带发育在大陆相对俯冲的一侧。造山带根带变形强烈,地层陡立并可发生翻转,这里地壳厚度最大,为厚皮构造。大陆碰撞造山带的特征。地壳厚度:青藏高原地壳厚度达70km,是一般陆壳的2倍,造成地壳增厚的原因是强烈的挤压变形,可能的方式有,地层的缩短变形,如褶皱,逆冲叠瓦断层,它们使地层重复直立而加厚,其次是陆壳俯冲作用,由于西藏与印度地壳在接触带多层拆离,相互叠置,有可能使地壳厚度翻倍。拆离作用还导致深部深变质地层逆冲至浅部,包括地幔成分。重力异常特征:非常明显的布格异常,-400到-500毫伽。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由于陆壳厚度大,导致深部地壳发生重熔形成花岗岩,喜山带花岗岩年龄为新生代,表明为同造山期岩浆活动,火山活动一般较弱,和挤压环境不利构造通道有关。沿大陆碰撞带,由于板片逆冲、剪切生热,以及花岗岩岩浆的形成,可导致中压和低压变质作用,在碰撞带大规模基底推覆体底下,有时可见高压蓝片岩相的变质作用。沉积作用:碰撞造山带山脉主体由沉积岩组成,这是由造山前的陆缘沉积地层,以及前弧带沉积层所组成,碰撞作用使这些地层抬升成山脉,造山期的沉积主要是山间和山前盆地中堆积的磨拉石建造,是山脉强烈剥蚀的产物,磨拉石沉积的堆积可加剧盆地下陷和沉积增厚,磨拉石沉积的增长速度反映山脉上升的速度。磨拉石沉积的成分一般是非火山物质的。增生楔形成模式。混杂岩和增生楔形成模式:当板块俯冲时,沿海沟内壁底部,依次挤入一个又一个锲形物体,在挤压作用下,新的锲形物体推挤老的锲形物体逐渐向上拱起,直至形成扇形构造,按照这一模式,愈向内壁上部,叠瓦状构造层次愈陡,形成的年代愈古老,愈靠近底部,其层次愈平缓,形成年代也愈年轻。按此模式,上部岩层时代较老,产状较陡,下部岩层平缓且时代较新,增生楔顶部不断抬高可出露海面成为外弧,并受剥蚀重新返回海沟沉积。增生楔的增长还向大洋方向扩展,使海沟和俯冲带向洋侧迁移,增大弧前盆地宽度。如果新的锲形体不断从下方锲入,增生锲形体会逐渐增大,向大洋方向迁移,这意味着大陆的增生,增长者的重荷会迫使俯冲板块向下沉陷,海沟和服从带向大洋方向迁移。何谓复理石沉积建造,它的出现有何地质意义?复理石是浊流沉积的海相地层,其特征是厚度大、通常很少含化石、具有薄层的递变层理。它主要由泥灰岩、砂质、钙质页岩、泥岩,与砾岩、砂岩、硬砂岩组成明显韵律层的沉积组合,形成于海洋浊流环境。单个韵律厚度较小,仅为0.5~2m,韵律底部较粗,向上顺序变细,顶部韵律常有大量的各种象形印模和沉积物的滑动痕迹。愈来愈多的学者认为:复理石建造形成于地槽处于褶皱回返前奏,沉积在陡峻斜坡上的泥砂碎屑物质受到重力滑动一次又一次地扰动,巨大的沉积体被卷入浊流,不断地被冲流到槽形盆地中,每一次扰乱的浊流按粒级分选堆积,形成复理石韵律。何谓磨拉石沉积组合,它的出现有何地质意义?有时又称为红色沉积组合,其特征是厚度大、具有交错层理,无递变层理,由砾岩、砂岩和页岩等组成。有时夹有薄层白云岩、石灰岩和石膏等,以红色为标志;有时含有煤层和碳酸岩类沉积物。在地层剖面上往往是下部颗粒细、一般为海相,向上颗粒变粗、一般为陆相。磨拉石沉积组合通常分布在地槽褶皱带外侧的边缘坳陷中,形成于造山作用主幕期间或紧接其后的山脉抬升剥蚀时期。优地槽和冒地槽有何区别?优地槽是一种地槽类型。它以在拗陷过程中伴有强烈的海底岩浆喷溢,形成了细碧角斑岩建造,或后来优地槽和冒地槽称之为蛇绿岩套为特征。它的沉积物巨厚,且多深水相的浊流沉积。这些沉积岩系遭受了晚期的强烈构造变动,并叠加有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中国北祁连山和北秦岭造山带的早古生代阶段都属优地槽的发展时期。当优地槽与冒地槽共生时,优地槽总是位于远离大陆的一侧。冒地槽指位于近克拉通一侧的正地槽组成部分,它以无火山岩建造为特点。冒地槽是靠近大陆一侧,基底以陆壳为主,属地槽体系的外带。其活动性较弱,没有蛇绿岩,缺少火山物质,以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地槽地台说存在哪些局限?1.槽台学说只注重现象的描述归纳,而不能解释形成地槽地台的原因。2.槽台学说只关心构造单元自身的发展,而不涉及槽台之间的关连,难以全面认识地壳运动。3.槽台学说局限于大陆地质的研究,而缺乏对占地球更大面积的海洋地质的认识,这是历史的局限。4.槽台学说忽略了将今论古的原则,并不探讨地槽地台与现今构造环境的关系,引起了概念上的繁琐和混乱。结合你目前经历过的实习或目前所掌握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大地构造学的认识。1、大地构造学的含义:是研究岩石圈组成、结构、运动(包括变形和变位)及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2、大地构造学研究内容:(1)变形研究:研究构造运动留下的形迹,通过成因研究探讨其形成的力学过程。(2)地质体成因研究:地壳由各类地质体组成,地质体的形成演化及构造就位过程,包括了地质学的全部内容。对于地质体的研究也是近代大地构造学的基本依据。(3)地幔结构和动力学研究:地球的动力主要是重力均衡和壳幔分异对流,因此,对壳幔结构和组成要有深入研究,要了解其动力学机理和运动规律。(4)地球演化史研究:古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天体科学,对地球的形成和演化有认识,将来的演化方向引起人们关注。3、何谓历史分析法?包括哪几方面内容?从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资料入手,按地史发展顺序,归纳不同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的特点,比较地壳、地幔各部分构造的发生、发展和转化,找出共性和个性,总结出地壳岩石圈发生发展演化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沉积特征分析:分析沉积组合类型和沉积组合系列,分析岩相古地理、海侵还退、岩层的接触关系、厚度、古气候、古生物地理分区等,从而研究各地质时期沉积区和剥蚀区的分布,各地区之间的构造分异,以及地史上出现大规模大陆分裂和碰撞,大洋的扩张和消亡;2)岩浆活动分析:分析岩浆活动出现的时间,岩浆岩岩性、产状、活动方式、活动规模、岩石系列顺序等,以了解岩浆活动在时间上合空间上的变化,以及与构造运动的关系,再造消失的海洋,确定不同性质的大陆边缘和大陆裂谷带;3)构造变形分析:根据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确定各时期构造运动的性质和时间,从构造形态组合特点分析构造运动的强度及当时动力条件,从变形分布、走向等方面分析大陆碰撞带的位置、碰撞时间;4)变质作用分析:根据变质岩的岩性、分布、时代确定变质岩类型、强度及其形成的构造意义,重塑大陆边缘性质、造山带分布以及地缝合线位置。5)成矿作用分析:结合矿产类型、空间分布和成矿时代,研究各种矿产成矿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指出成矿大地构造条件和找矿方向;6)地球物理分析:通过深部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测深、重力、磁力法了解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的特征及其结构。古地磁分析对重建大陆位置、了解古大陆大规模的水平运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岩石同位素年龄测定对研究寒武纪以前地壳演化历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名词解释(任选5个)非火山外弧:是海沟内侧顶部隆起带,由俯冲作用产生的混杂岩增生楔堆积而成,相对于内侧火山弧而称外弧,岛弧带具有内、外弧的称双弧带。前陆盆地:介于克拉通与造山带前缘的沉积盆地。又称山前坳陷、前渊。前陆是指克拉通与冒地斜相邻的部分。优地槽:指含有强烈火山活动的地槽。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圈层。古地磁:各地质时代的岩石常具有不同的剩磁特征,成为研究古磁场的“化石”。蛇绿岩套:在洋脊处形成一种特殊的岩浆岩组合,即蛇绿岩套,它在剖面上为典型的三层结构,即下层杆榄岩,中层辉长岩,上层玄武岩,最顶层为放射虫沉积层,其中玄武岩又分为下部垂直岩墙岩脉和上部枕状玄武岩层。毕尼奥夫带:俯冲带在地表的表现之一是地震带,世界上的地震带分为两大类型,即洋脊地震带和俯冲带地震带。毕尼奥夫带就是俯冲带地震带。软流圈:在上地幔的顶部(盖层)地震波速是稳定增加的,往下出现低速层,P波速不再增长,S波衰减,可降至零,说明低速层为局部熔融层,岩石为塑性,又称为软流圈。莫霍面:地震波速从地壳进入地幔时明显增大,指P波波速增大,突变界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