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变化》和《城市与城市化》教学建议_第1页
《人口的变化》和《城市与城市化》教学建议_第2页
《人口的变化》和《城市与城市化》教学建议_第3页
《人口的变化》和《城市与城市化》教学建议_第4页
《人口的变化》和《城市与城市化》教学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人口的变化》与《城市与城市化》教学建议高一地理中心组主讲:邝维煜纪念中学朱桂平2016年3月4日一、课标要求及知识目标细化章节课标要求《2016年考纲》知识目标细化第一章1.人口的数量变化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1.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2.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及类型3.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各自特点2.人口的空间变化1.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1.人口迁移的概念2.人口迁移的分类及流向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3.人口的合理容量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区分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3.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人口过快增长)第二章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1.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2.城市功能分区的分布和土地利用方式的特点3.地租水平、交通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城市功能分区布局的影响4.城市地域结构的分类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1.不同等级城市的划分依据和标准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种类、功能的差异3.不同等级城镇的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特点3.城市化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的含义、标志2.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差异4.城市化过程中各要素发生的变化(有利和不利方面),以及对不利方面的整改措施二、近六年全国卷考查方向(一)近六年全国卷统计章节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人口的数量变化4-5题:人口变化及影响(8分)Ⅰ卷7-8题:人口年变化率(8分)Ⅱ卷1题:人口的机械增长和我国人口的分布(4分)2.人口的空间变化2013年课标Ⅱ卷2题;人口迁移对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影响(4分)Ⅰ卷10-11题: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移民人数/移民人口比例=总人口)(8分)3.人口的合理容量总计8分16分8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Ⅰ卷6题:城市分布的影响区位因素(4分)5.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6.城市化Ⅱ卷1、2题: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8分)Ⅱ卷1题: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总计12分4分(二)考查方向1.这两章书的在高考中的高频考点侧重在“人口的数量变化(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的迁移、城市化(城市分布的影响区位因素、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有两个考点是近6年都没有出现过的“人口的合理容量、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考查的形式均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突出以统计图表为载体考查学生读图、析图,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3.贴近生活,以新情境、新概念、新图形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运用核心知识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三)人口与城市在必修二的位置和作用地理必修二选择了四个主题:①人口、②聚落(城市)、③生产活动(农业、工业、交通)、④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人口与城市》这两章书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的开篇课,也是人文地理的基础课。是学生由自然地理向人文地理学习转变的时刻,也是与现实社会联系非常密切,更新变化很快的内容,所以出现比较多的新名词、新情境、新概念。而同时这两章书中出现较多的统计图表和区域图,地理知识、核心原理和规律涉及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一些社会现象。三、教学建议(一)激发学生兴趣,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并且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社会现象。1.“单独二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生育率显著回升、老龄化程度降低、出生人口性别趋衡、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对公共资源造成一定压力、生育势能释放后产生波动。2.延迟退休政策——延长退休年龄以此提高养老金给付门槛的确是随着人口预期寿命延长而出现的必然趋势,由此可见我国也和众多发达国家一样同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峻冲击。3.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人口红利逐步衰竭中国经济增长减缓同时,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财富积累速度比较快。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优势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4.百度迁徙——是百度在2015年春运期间推出的技术品牌项目,为业界首个以“人群迁徙”为主题的大数据可视化项目,能直观地了解迁入人口的来源和迁出人口的去向。5.用工荒——本章最后的问题研究材料“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可以补充珠三角现在这个时期面临用工荒,民工回流现象这些资料,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二)细化教学目标、把握主干知识、核心原理和规律,夯实基础。(参考第一点知识目标的细化)(三)明晰概念: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的关系,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的区别,人口迁移,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三者的区别,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内部结构,城市化。新名词:1.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联合国,明确认定了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为102~107之间,其他值域则被视为异常。2.人口老龄化——在老人数增加的情况下,要延缓老龄化进程,就要通过迁入人口增加劳动力人口数,或者适当提高少年儿童比例(放开单独二胎)。但就中国而言,不能简单认为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就严重,因为它们有大量人口迁入,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比例不一定很高。3.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4.郊区城市化——城镇化总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城市由高密度集中向离心低密度扩张的转变。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5.逆城市化——是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甚至非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6.再城市化——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1980—1984年间,就有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等7个城市在市区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所谓的再城市化。(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会学生解读教材中的几幅核心图表所呈现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原理,构建简单的知识框架。1.教材核心图表:[第一章图]图1.3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图1.6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1.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图1.9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第二章]图2.7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举例递减示意图2.18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解读核心图表范例:在分析这幅图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①可以与图1.3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图叠加,分析世界总人口的增长趋势②各阶段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的特征③原始低增长阶段与现代低增长阶段的共同点与区别④分析各阶段出现不同人口增长特点的原因⑤根据人口增长特点及图中数据区分和确定人口增长模式2.经典统计图表的判读:①统计图表的分类: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扇形图、人口性别年龄结构金字塔图、三角坐标图、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②统计图表判读应注意的问题:坐标图的判读:第一,要读清图中的各个坐标轴分别表示什么?第二,判读图形的变化特征,读特征值、水平变化、发展趋势、绝对值、相关性等等。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第一,从宏观角度分析人口年龄精致獭兔的形状,是年轻型、成年型、老年性,其代表的意义是什么?第二,从微观角度分析人口金字塔代表的人口组成状况,如性别比例、各年龄段人口比例等。通过读图获取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人口增长所属模式、性别比例、各年龄段人口比例产生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扇形图的判读,要注意比重的问题。3.关注区域背景图,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在第一章出现了3幅区域背景图(图1.41950—2010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图1.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图1.9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流向),第二章出现了6幅区域背景图(图2.1北京市的不同功能区举例图2.3纽约的CBD——曼哈顿图2.4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图2.11上海市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12德国南部及其周围的城市体系图2.1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也就意味着从必修二开始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因为必修二人文地理很多的原理和规律是要落脚于区域背景下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变化。四、知识框架五、全国卷近六年高考题汇编(一)人口的变化【2010年全国文综卷】图2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0-100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4-5题。4.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A.2019年,2066年B.2066年,2019年C.2001年,2019年D.2001年,2066年5.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B.职业构成C.性别构成D.年龄构成答案4.A5.B【2013年新课标Ⅰ卷】图3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7-8题。001234-1-21981-1990-301234-1-2自然增长1991-2000国内净迁移国内净迁移国际净迁移国际净迁移总人口增长总人口增长自然增长-3图37.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总人口减少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8.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答案】7.D8.A【2013年新课标Ⅱ卷】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2005-2010年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答案:1.C2.B【2014年新课标Ⅰ卷】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3,完成10-11题。10.图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A.①B.②C.③D.④11.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1950-1970年D.1970-1990年答案:10.A11.C(二)城市与城市化【2014年新课标Ⅰ卷】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读图2,完成6题。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2014年新课标Ⅱ卷】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1)据此完成1~2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断扩大答案:1.D2.B【2015年新课标Ⅱ卷】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答案:D五、经典例题右图中“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A.①

B.②

C.③

D.④2.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C.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十年前人口年龄结构有明显变化。读表1回答2-3题:表1:我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表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总人口数第五次人口普查22.89%70.15%6.96%1296637071第六次人口普查16.60%74.57%8.87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与以下金字塔图最接近的是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3.目前,我国大陆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A.原始型B.传统型C.过渡型D.现代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我国某省常住人口为94023567人。下图中N点表示该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在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21.00%;15~64岁人口占70.64%;65岁及以上人口占8.36%。M点表示该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据此完成5-6题:5.近10年来,该省A.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速度较快B.接近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逐渐出现C.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D.劳动力数量增加,但所占比重减少6.该省老年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为A.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B.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C.青壮年人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