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简史结课论文_第1页
中国美术简史结课论文_第2页
中国美术简史结课论文_第3页
中国美术简史结课论文_第4页
中国美术简史结课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美术简史作业*201413031420*中国美术简史作业201413031420李岩第一编大事记第一章:史前美术一·旧石器的造型与发展1·【旧石器时代初期】在四川巫山龙骨坡巫山人遗址,河北阳原小长梁与云南元谋人遗址,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发现的石器,多系形状不规则的刮削器,砍砸器及尖状器,很少有第二步加工,呈现出石器的原始形状及初步的类型分化。2·【旧石器时代中期】在距今约10万年的许家窑人遗址里发现的大约一千五百个石球,其光滑规则的造型体现出相当的造型能力。这显示出一种与泛灵论联系在一起的工具崇拜心理,但也体现出对造型的讲究脱离了实用目的。3·【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期智人的石器制作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这个时期的石器类型丰富,形状更加对称,加工益发精致。宁夏灵武水洞沟出土的尖状器以造型周正对称而著称。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装饰品和刻画艺术品1·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装饰品。灵武水洞沟遗址发现以鸵鸟蛋壳磨成的穿孔串珠,河南安阳小南海遗址发现一颗钻孔石珠。在这些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2·周口店山顶洞遗址曾发现一枚精致的骨针,证明当时任以缝纫兽皮作为御寒保暖的服饰。3·1987年在河北兴隆发现的意见尺鹿角枝残段,是现知比较可靠的最早的原始刻画艺术品,应该以狩猎的巫术仪式有关。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1·【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华北地区的河北徐水南庄遗址,华南地区的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广西桂林甑皮岩下层等遗址均出土粗陶片;徐水南庄头出土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碾轧加工粮食的工具,还伴出家禽骨骼;道县玉蟾岩发现最早的水稻谷壳。2·【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农业于本期已发展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黄河流域及北方主要种植粟类作物。陶雕,石雕,玉器开始出现。内蒙古林西白音长汗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石刻女神像。3·【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a·本期农业与手工业出现分工,生产规模扩大。彩陶艺术十分流行,琢玉已成为独立的部门。本期前段,流行向心式的聚落布局及氏族公共墓地,血缘纽带还比较牢固。b·本期后段,手工业内部也有了新的分工。出现氏族权贵,红山文化出现坛,庙,冢等礼制性建筑,屈家岭文化出现城堡,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变革之中。4·【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本期,具有防卫功能的城堡大量涌现;大型墓与小墓的随葬品多寡悬殊,贫富分化显著;良渚文化大墓随葬大量玉璧等祭祀天地的玉礼器;江苏吴县澄湖良渚文化遗址及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城址,相继发现多字刻于一器的陶文,作为记事与交际工具的文字已经产生。四·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1·【陶器】我国目前的可复原器形的最早实例是湖南道县玉蟾岩出土的斧形陶器残片,距今约10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早期遗物。2·【磨制石器和玉器】高度发达的石器磨制技术促进了石制装饰品的发展,并推动了玉器工艺的出现。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从装饰品和生产工具的模仿中逐渐脱颖而出,具有越开越丰富的精神象征含义,终于成为礼玉。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多处遗存发现有玉器,主要集中在辽河流域,黄河下游及长江下游。3·【骨牙,编制及其他工艺】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双凤朝阳纹象牙雕刻品与双鸟纹象牙匕,江苏吴江梅堰出土的鱼形刻花骨匕,以及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的象牙牙雕花筒,都是史前骨牙工艺的佳作。另外,河姆渡出土的木胎圈足漆碗,江苏常州发现的马家浜文化原始漆器,说明我国髹漆工艺也源于新石器时代。五·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1·【陶彩纹饰和陶器上的绘画】这一时期的,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半坡出土的几件带有神秘色彩的人面鱼纹内彩盆被认定与半坡氏族公社的某种原始信仰有关。此外,临潼姜寨出土的内彩鱼纹盆和宝鸡北首岭出土的水鸟衔鱼纹细颈彩陶瓶,也是布局灵活,笔触豪放的绘画佳作。2·【地画,岩画及壁画】1982年10月,在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仰韶文化晚期的一副居址地画,画在一座房基临近后壁的居住面上。在宁夏固原店河村齐家文化遗址,于一座房屋残桓的白灰面上,发现用红彩描绘的几何纹装饰壁画。六·刻画符号与原始文字1·【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在距今约六千多年前的西安半坡,临潼姜寨,拜祭北首岭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彩陶器上约有二百七十多例,五十多种不同符号。1974年在江苏吴县澄湖遗址出土的一个陶罐上也有数个刻画符号,其中一个八角形符号似受大汶口文化影响。这些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文字的起源是多元的。2·【龟甲刻符和刻文陶片】1987年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龟甲上有一个“曰”形的刻符证明了文字的起源。1992年在山东邹平丁公发现的刻文陶片,上面有11个清晰的刻文。1993年在江苏高邮出土的一块陶片上也有四行清晰的刻文,这两个实例中的刻文都已具有相当的抽象性。七·新石器时代的雕塑艺术1·【拟形陶器与陶塑艺术】a·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陶塑作品,有河南密县出土的陶塑人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陶猪与陶羊,北京平谷上宅出土的陶猪头等。b·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及大汶口文化的陶塑作品,多属工艺装饰雕塑,或者系陶器上的附饰物,其中不乏优秀遗例。c·1986年安徽双墩遗址出土一件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的陶塑人头像格外引人注目。2·【玉石雕刻】a·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圆雕时刻,首推内蒙古古林西县白音长汗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时刻女神像,其次是河北武安磁山遗址采集的一件石雕人头。b·1984年清理出土数十件滑石雕刻作品,包括半身人像,人兽复合头像,以及出自河北滦平后台子红山文化早期遗址的一批史前石刻人像。重庆巫山大溪,甘肃永昌鸳鸯池,山西神木石茆和山东藤县岗上村,皆发现史前的浮雕玉石人面。3·【蚌壳摆雕】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早期遗址的一座墓葬中,在男性墓主身旁首次出土了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形象,作为墓主权威的象征,这是中国墓室装饰的开端。八·新石器时代的建筑艺术1·在以定居农业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萌芽时期,人们从蚁居和巢居开始逐步掌握了营建地面房屋的技术。2·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流行蚁居,半穴居及地面建筑。防区主要采用木骨泥墙;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流行地面建筑与半栏式建筑(下层用柱子架空,上层居人,可能是由原始巢居发展而来)。房屋建筑主要采用木料。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构件,是用石器加工而成的。3·龙山文化阶段,一般村落不再保留中心广场,住房附设储藏用的窑穴,这是住房为家庭私有的痕迹。第二章先秦美术一·青铜器艺术1·【青铜器的起源,冶炼和铸造】夏,商,西周时代,青铜冶铸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春秋战国时代,青铜器生产地位下降,而这一时代除了模铸法以外,还逐渐发展出了失蜡法,焊接法,冷锻法和热锻法等。2·【青铜器的品种,用途和青铜器礼制】商代晚期已形成了较完备的青铜器种类,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大类。商代后期的等级差别逐渐拉大,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随葬品的数量之多和等级之清晰都达到顶峰。东周时出现低等级的统治者使用高等级青铜器的情形并逐渐成风。3·【青铜器形制与纹饰的发展】a·商代后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更加精湛,造型丰富,流行兽面纹,云雷纹,龙纹,虎纹,象纹,牛头纹,人面纹等纹饰,铭文简短,多系几个字的族徽图像。b·西周时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青铜工艺沿袭商代后期凝重典雅的风格,酒器稍减,食器增多,铭文加长。c·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奴隶制逐渐瓦解,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春秋中期,出现模印法与失蜡铸造法等新工艺,流行繁缛的纹样。d·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物质文化已进入铁器时代。鎏金,镶嵌,镂刻,金银蜡等装饰技法的广泛运用,是青铜器具有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的格调。二·雕塑艺术1·【青铜雕塑】a·先秦具有圆雕性质的青铜雕塑,包括铜铸人像和鸟兽形铜尊卣。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遗址中出土的一批商代晚期的大型青铜铸像,其中格外引人注目的是一尊大型青铜立人像。b·商周时代的鸟兽形铜尊卣和铜器座,亦为先秦工艺装饰雕塑的优秀典范。其著名遗例有湖南出土商代的象尊,湖南安化的猛虎噬人卣。2·【陶塑】a·夏代的陶器,以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陶羊,陶虎,陶龟为代表,皆捏塑加锥划的方法做成,形象朴拙,特征鲜明。b·商代前期的陶塑,有河南郑州二里岗出土的陶跪坐人像,陶虎,陶羊,陶猪,陶鱼及陶龟。c·西周陶塑甚罕见。d·春秋战国的陶塑,有山东临淄及山西长治出土的两组小型舞女,侍女俑,塑工粗率,陶俑作为丧葬明器,似乎尚处在初始阶段。3·【玉石雕刻】a·商代的玉石雕刻十分发达,而用玉石雕刻的人像出自安阳四盘磨及小屯妇好墓等商代贵族墓葬。战国的玉石雕刻向精雕细刻方向发展,神秘色彩减弱。b·商代圆雕类型的人物和动物玉石雕刻,有下列特点:一·造型简洁,讲究对称,结构紧凑,体积感很强;二·圆雕,浮雕通常与线刻紧密结合;三·若干装饰花纹主要体现时代时尚,与特定物象五必然联系;五·题材多种多样,风格庄重威严,富有神秘色彩。4·【战国木雕】战国木俑以湖南长沙,河南信阳,湖北江陵等地出土最多。木雕动物,以河北随州擂鼓墩和江陵拍马山出土的彩漆木卧鹿,江陵望山出土的彩漆木雕禽兽座屏等最为出色。三·绘画艺术1·【先秦壁画】西周曾创作重大历史题材的庙堂壁画。春秋战国时代,壁画创作尤胜,举凡公卿祠堂及贵族府第皆以壁画为饰。2·【战国帛画】a·帛画的用途是葬仪中的旌幡,画里的男女人像,肯定是墓主人的肖像。战国肖像画的特点:人物皆作正侧面的立像,通过衣冠服饰表现其身份;比例匀称,仪态肃穆;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b·长沙楚墓先后出土两幅旌幡性质的帛画,其一称《人物龙凤帛画》,1949年2月出自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其二称《人物御龙帛画》,1973年5月出自长沙子弹库楚墓。长沙楚墓还出土一副带有神怪图像的帛书,亦称缯书。3·【漆画】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情节性的漆画作品。山东临淄郎家庄东周墓出土漆盘,以优美对称的构图,描绘了贵族的家居宴乐生活。四·书法纂刻艺术1·【商代的甲骨文与金文】东汉时期,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商代的甲骨文都是先用毛笔书写的,一部分甲骨文上还保留着朱墨痕迹。商代中期出现了带铭文的铜器,但字数不多。晚期的铜器铭文字数渐多。2·【西周金文和石鼓文】a·西周的书法以金文为代表。西周金文的书法风格大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铭文仍多为族徽文字或器主姓名,字数很少,犹存殷商遗风;中期大体相当于穆,共,懿,孝四世,大力提倡礼制以振兴王室权威,长篇铭文增多;晚期延续了中期的书风并发展成熟,体现出多样的风格倾向。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青铜器书史的作用和社会功能减弱,因此这一时期的金文风格明显加强了装饰性;各种工艺性字体更是有意识地把文字作为艺术品,这与当时青铜器造型与装饰风格的变化相一致,但从金文自身的艺术特点来看,成就不能与西周相比,已经走向衰弱。c·石鼓文是秦文字的依存。我国正式的石刻文字始见于商代妇好墓所出的石磐刻文,而先秦最有名的石刻文字则是石鼓文。3·【其他文学】会盟是春秋时诸侯和卿大夫间盛行的一种政治活动,一般用朱,墨写于圭形的玉板或石片上,又称玉简,主要见于河南,山西的诸侯墓葬中。在商和西周时代就有了简牍,现在发现最早遗物为战国简牍,可以分为楚简和秦简两大类。4·【战国玺印】a·春秋战国时期玺印的盛行的当时行政组织职能的完善,城市经济的发达,赋税和生产贸易迅速发展的结果。玺文分朱文和白文两种。b·现存的战国玺文,除秦玺以外,都是六国古文,统称为古玺文字。战国玺印也体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五·工艺美术1·【陶瓷工艺】a·先秦时期是制陶业是在新石器时代已有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b·商代的刻文白陶以及商,周的青釉器皿,是这一时期制陶业的两项突出成就。c·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常以仿铜陶器随葬,北方多以鼎,豆,壶,南方则多以鼎,敦,壶,器表多施彩绘纹饰,沿袭了夏家店下层文化于陶器烧成之后加彩绘的传统。2·【玉器工艺】史前玉雕已经可以分为礼玉和饰玉两大类。夏代玉器器型以兵器为主,造型简洁。到商代,礼玉更趋大型化。周代的礼玉趋于制度化,开始使用成组的葬于,小型的供玩赏的玉雕和饰品也有了新的变化,葬玉中的组玉佩和与面具格外引人注目。3·【漆器工艺】a·商代漆器生产水平相当高。商代和西周漆器还运用镶嵌绿松石,贴金箔以及镶嵌蚌泡,蚌片装饰。b·春秋战国时期,漆器种类繁多,家具,生活用器,乐器,兵器附件等。春秋时代漆器的装饰工艺和风格明显出现了南北两个系统。北方的山东沂水春秋墓,河南光山宝相寺黄君孟夫妇墓等处所出漆器,皆属春秋早期;南方系统漆器主要出于楚墓,呈现出中原文化于蛮夷文化融合的特征。4·【丝绸织绣工艺】我国新石器时代末期的良渚文化即有丝绸纺织品。商周时代丝质工艺继续发展,发明了多种纺织品组织结构,商代已出现绮,纱,罗等品种。六·建筑艺术1·【早期建筑遗存】a·河南登封王城岗发现距今4000年前的城址,是用卵石作夯具筑成的两座城堡。b·位于河南安阳的殷都是商代后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遗址范围约24平方公里,采用一种松散式的城市布局,有区划但并不严格。c·民间建筑以河北台西晒带村落遗址为代表,发现有11座房子,除个别为半地穴式建筑以外,绝大多数已是夯土加土坯做墙,木柱做梁架的地面建筑,屋顶有四阿式和两坡睡式两种。2·【建筑形制】a·商代的建筑形制可以确定的是那是的重要建筑物外形是由夯土台,墙体和屋顶三部分构成的。b·西周成熟的宗法分封制度,大大促进了各地城市建设的发展,但是等级森严,诸侯之城的大小只有王城的三分之一指九分之一,城墙高度,道路宽度和各种重要建筑物的体量,标准都有严格的规定。3·【建筑材料】a·西周开始使用陶瓦,春秋时已经普遍使用。西周晚期出现的瓦当,战国时成为重要的建筑装饰,其图案纹样不但多姿多彩,还呈现出一定的地方特色。b·用砖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在凤翔春秋秦国都城遗址中出图了实心砖和印花空心砖,战国出现了大型空心砖,并应用于墓室建筑。4·【其他种类建筑】春秋时出现了高台建筑;陵园是指埋葬帝王及其后妃的地下墓室,地面封土,祭祀建筑群,庭园以及维护的城桓构成的宏大建筑群。第二编作品统计表第一章:绘画艺术作品名类别年代馆藏地出土地秦宫车马仪仗壁画宫殿寺观壁画秦汉时代/陕西咸阳东郊窑店镇牛羊村北塬巨龙升天图墓室壁画西汉前期/河南永城柿园梁王墓前室顶部墓主升仙图墓室壁画西汉晚期/河南洛阳面粉厂卜千秋墓主室脊顶壁画空心砖墓室壁画西汉后期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河南洛阳八里台二桃杀三士图墓室壁画西汉晚期/河南洛阳烧沟61号西汉墓主室迎宾拜谒图墓室壁画西汉晚期/河南洛阳八里台汉墓门吏墓室壁画东汉前期/辽宁金县营城子汉墓主室门内两侧属吏及瑞兽图墓室壁画东汉后期/河北望都1号汉墓前室西壁车骑出行图墓室壁画东汉后期/河南偃师杏园村汉墓宁城幕府墓室壁画东汉后期/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中室东壁下部长条形西汉帛画帛画西汉/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绢麻柩铭帛画新蟒时期/甘肃武威磨嘴字54号及23号汉墓第二章:画像石与画像砖作品名类别年代馆藏地出土地凤凰刻石汉画像石西汉晚期/山东沂水鲍宅山路公食堂画像……新莽时期/山东汶上石厥画像石……东汉前期/山东肥城栾镇村永建七年画像石墓……东汉后期/河南南阳襄城茨沟山东嘉祥武氏石祠……东汉后期/山东嘉祥县武宅山村西北武梁祠西壁画像石……东汉后期/山东嘉祥武宅山闵子骞失棰画像石……东汉后期/山东嘉祥武宅山武梁祠西逼局部孝孙原毂画像图……东汉后期/山东嘉祥武宅山梁祠东壁局部出行,宴乐画像石……东汉后期/成都羊山子1号墓侍卫瑞壁纹模印画像空心砖秦汉画像砖西汉初期陕西省博物馆/迎宾拜谒画像砖…………/河南洛阳翟泉驯马画像砖……西汉/河南洛阳上屯弋射收获画像砖……东汉/四川大邑安仁乡荷塘渔猎画像砖……东汉/四川彭县三界乡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作品名类别年代馆藏地出土地阳陵虎符书法秦中国历史博物馆山东临城《张掖都尉綮信》书法汉/甘肃敦煌干支简,武威磨嘴子汉墓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隶书东汉建和二年汉中市博物馆陕西汉中褒谷石门西壁《王杖诏令》简隶书汉代/甘肃武威医药简牍草书东汉/甘肃武威曹氏墓砖草书东汉/安徽毫州第四章:雕刻艺术作品名类别年代馆藏地出土地秦代陶塑兵马俑陶俑秦/陕西临潼西杨村彩绘陶投射俑陶俑西汉前期/陕西咸阳狼家沟彩绘陶骑兵俑陶俑西汉前期/陕西咸阳杨家湾陶塑兵马俑陪葬坑陶塑西汉前期/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墓西侧彩绘陶仪卫俑陶俑西汉中期/江苏徐州北洞山楚王墓彩绘陶裸俑陶俑西汉前期/陕西咸阳张家湾阳陵陪葬坑拂袖舞女俑陶俑西汉/陕西西安白家口立式说唱陶俑陶俑东汉/四川郫县车仗奴婢木俑木俑西汉前期/江陵凤凰山167号墓抄手侍俑木俑西汉后期/江苏连云港跽坐石人石刻汉代/河北石家庄西北郊小安舍村牵牛,织女石像石刻西汉/陕西长安常家庄村北霍去病墓石刻石刻西汉/陕西兴平道常村西北马踏匈奴石刻石刻西汉/陕西兴平道常村霍去病墓前李冰石像石刻东汉/四川都江堰石辟邪石刻东汉/河南洛阳孙旗屯石刻骑马俑石俑东汉中国历史博物馆河北望郡2号墓孔望山摩崖造像雕刻东汉晚期/江苏连云港孔望山秦陵铜马车青铜铸像秦/陕西临潼秦始皇陵西侧铜仪卫头像青铜铸像秦/陕西咸阳鎏金铜马青铜铸像西汉/陕西兴平茂陵东侧青铜马车仪仗俑青铜铸像东汉/甘肃武威擂台东汉墓马踏飞燕青铜铸像东汉/甘肃武威擂台东汉墓第五章:建筑艺术作品名类别年代馆藏地出土地秦都咸阳都城战国中叶/陕西咸阳东15公里咸阳塬阿房前殿宫苑秦/陕西西安西郊赵家堡长安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