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讲课提纲_第1页
李镇西讲课提纲_第2页
李镇西讲课提纲_第3页
李镇西讲课提纲_第4页
李镇西讲课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镇西讲课提纲一位黎巴嫩诗人的一句诗流传很广:“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这话同样适用于教育。常有人说我有“很前沿的理念”,我总是解释:“我没有任何前沿的理念,甚至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回到教育朴素的起点,遵循教育常识,面对我们眼前的一个又一个孩子,坚守良知。”仅此而已。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上午:朴素最美……能够给我的学生留下充满人性的温馨记忆,就是我的教育追求。如果他们感到在李老师身边生活的三年,是他们生命中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便有了职业幸福。校庆亭铭记

校龄十年,历史一瞬。日月同行,风雨兼程。践行常识,恪守良知。师生互爱,亦亲亦敬。教学相长,如切如磋。朴素最美,幸福至上。图文并茂,深埋在此。影像俱佳,珍藏于斯。教书育人,记载今日。传薪续火,勖勉来者。校长李镇西撰铭公元201312月31日写给百年校庆二一〇三年的孩子们,老师们:今天,是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我提前九十年给你们写信,祝贺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建校一百周年。隔着遥远的时光给你们写信,我庄严而激动。你们是九十年后的学生和老师,我是现在的校长。因为“武侯实验中学”,我们便穿越时间隧道而心灵相通。在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百年校庆的日子里,你们手捧我们今天留给你们的“文物”,会看到学校曾经的足迹,会闻到今天我们青春的气息,会听到我们对你们真诚的祝福!你们或许会怦然心动,并发出种种感慨……我相信,未来九十年,世界会有许多我不可思议的变化,中国会有许多我无法预料的进步,学校也会有许多我难以想象的发展。但武侯实验中学的精神——“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依然会温暖着我们的校园,并照亮每一个人的心房。茫茫人海,悠悠岁月。我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偶然来到这个学校,延续着前人的历史创造着历史,几十年后我们又走进历史。天地之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匆匆过客,但当我们的生命流淌进武侯实验中学的时候,我们给学校留下了什么?这是世世代代武侯实验中学的师生永恒的思考。我的回答是,给学校的未来留下充满人性的温馨记忆。不必用堆叠的荣誉来证明教师的成功,教师的光荣就印在历届学生的记忆里。我在岁月深处注视着你们。

李镇西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于十年校庆之际

教育,是一种依恋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苏霍姆林斯基)吴文静来信片段——记忆中我们的缘分始于1989年,那一年我初三。那时,同学们早已拿出百分之一千的精神备战中考。某个午后,我走出教室,站在走廊处远眺,休息一下疲惫的眼睛。这时,我看到了您,远远的。1989年的江湖中到处都是关于您的传说。于是我心里一“盘算”——您现在教高三,如果我能考入乐山一中高中部,我将极有可能成为您的学生!因为这个“极有可能”,我赶快回到教室,更加努力地投入战斗。后来我真的考上了,更幸运的是,我竟然真的分到了您的班上,成了您的学生!我清楚地记得第一节课的第一分钟,就在这节课,这一分钟,您把“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写在了黑板上。我像接到圣旨一样把它工整地写在了语文书封二的空白处,高二、高三,我的语文书封二的空白处都是同样的一句话,甚至大一的教材上也是。后来,我不再傻傻地写,因为这句话已经深深地存在于我的心里,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一直努力着想要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现在是凌晨3:30,在这样的一个早上,想着我的老师,幸福包围着我,会不会也有一个我的学生在这样想着我呢?记得有一年,在完成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之后,有一个班的学生大部分选择了英语作为自己第二学位,当被问及原因时,她们的回答是——我们非常爱我们的英语老师吴文静,我们都想成为她!这就是做老师最大的成就,您说对吗?我将继续以您为标杆,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自己!教育,是一种理解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陶行知儿童般的情感陶行知:“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忽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儿童般的兴趣“如果我跟孩子们没有共同的兴趣、喜好和追求,那么我通向孩子心灵的通道将会永远堵死。”(苏霍姆林斯基)做有童心的教育者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教育,是一种尊重是否尊重学生,不在于我们的“好心”,而是学生的感受。决不能以“我是为你好”或“严师出高徒”之类的理由剥夺学生的尊严。教育,是一种传递教育,就是爱的传递——教会学生爱——懂得爱,并散发爱!我给学生的“见面礼”——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让学生对别人有爱的责任。教育,要培养爱,而不是培养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正经历着复杂的过程,但我们的教育者正在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所谓“有用”,就是善良而有人性。有这些特质的人,是人类进步的条件。善良:李老师对我最大的影响

胡夏融……现在回忆起来,那段时光是我人生中非常宝贵的经历。是李老师改变了我,告诉我,也告诉大家,“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感到幸福”,是李老师告诉大家,让我们的心中充满爱与关怀,孝敬爹娘,爱护弟妹,关爱他人,乐于奉献……李老师对我,应该说对我们大家最深的影响,就是他那充满爱的心怀,不论你是怎样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不好,生活习惯好不好,家庭背景好不好,他都一视同仁,而且越是学习落后或者习惯不好的学生,李老师更是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李老师到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家里家访,让我们爸爸妈妈感动。父母对子女的爱,那是一种人类最最伟大的爱,而李老师对我们的爱,一点也不比我们的父母少,他是一个老师,但更像一个父亲,对我们的成长倾注了无限情感和心血……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也是最单纯的爱与被爱,欣赏与被欣赏,尊重与被尊重。就像李老师和我们的关系,只有单纯的师生关系。在他的心中,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他常常赞美我们,他虽然也纠正我们的缺点,但是我们如果有一点点进步,他都会由衷地表扬我们,鼓励我们。在我的记忆中,初2000届三班就是一个家,同学们就是这个家的孩子,李老师就是这个家的父亲,在这里,没有冷漠,没有孤独,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勾心斗角,处处充满了帮助,充满了温馨,充满了真心的祝福和鼓励,充满了团结和友爱,大家同甘共苦,共同进步……李老师总是希望我们都能够阳光而快乐地成长。他常常带我们出去郊游,每次郊游,他总是像一个大孩子一样坐在我们中间,女生们把花篮戴在他头上,男生们跟他摔跤、扳手劲……在认识李老师之前,我只有在电视上看过这样欢乐的场景,从来没有想象过,还有这么融洽而没有距离的师生关系居然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李老师既是我们的好老师,更是我们的好朋友,他对我们很好很好,我们所有人都喜欢他,那个时候在我心中,这个世上没有比他更好更温暖的人……我不知道怎样写才能最真切地诉说那段诗一般美丽的日子。10年来,那段日子常常在我脑海中浮现,我甚至有时做梦都梦到以前李老师给我们上课,和我们一起参加活动,带我们出去郊游,教育我们好好做人……一直以来,我都以作为李老师的一名学生而感到自豪,甚至后来我还一度质疑自己从事科研工作是否真正有意义,因为我一直认为,做科研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的项目比起李老师对人的成长关怀来讲显得太微不足道了。李老师教育我的东西,时时刻刻在我的脑海中,提醒着我怎么做人。我留在父母身边学习和工作,怕他们年纪大了孤单,常常回家给他们按摩,陪他们聊天;我把自己很少的补助寄给在外地读书的弟弟,希望他能吃好点;我像过去一样给班上学习后进的同学讲作业,复习考试……孝敬爹娘,爱护弟妹,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这是李老师10年来给我留下最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李老师对我的教育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不论这个世界如何改变,我始终相信,爱和善良是世间最美好的品质,真挚的情感永远值得我们去歌颂……教育,是一种博爱让每一个从自己身边走出去的人,都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想。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眼中的人,决不只是少数有可能成为科学家、艺术家等名人的天才少年,而更是包括了未来只能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孩子。有人曾经质疑:“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没有培养出同他一样赫赫有名的杰出人才?”进而怀疑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伟大。我认为,这种想法是偏颇的。如果我们只盯着学生是否获得了这样或那样的大奖,是否考上了清华北大,而忽略了培养了无数善良勤劳富有智慧的普通劳动者,这是教育的悲哀!对比当今中国的教育实际,苏霍姆林斯基的“人学”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当今中国的校园……客观地说,陈铁新成为贪官和其母校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学校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出一两个败类,不能算异常;再者,一个人终究会变的,尤其是社会这个大染缸,或同流合污,或出淤泥而不染,更多的时候是个人的选择,而不能把什么都株连到母校。所以,我们当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贪官读过的学校培养了贪官。但问题是,如果陈铁新没落马呢?许多学生都曾经被母校要求呼喊“今天我因学校而荣,明天学校因我而荣”的口号,现在看来这真是讽刺啊,上述陈铁新的母校如今肯定是不会因陈铁新而“荣”的。但是,在此之前,这些母校肯定是曾经因他而“荣”过的。在学校的校史陈列室,担任过“中共丹东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中共朝阳市委书记”“辽宁省政协副主席”等官职的陈铁新或许因此而作为“杰出校友”被宣传,母校甚至可能会给来访者骄傲地说所:“陈铁新就是我们学校培养的!”请陈铁新母校的领导和老师原谅我可能自以为是的“诛心”,也许上述情况并没有在这些学校发生。但我的“诛心”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太多的学校就是这么势利:学生有出息了,“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倒霉了,都装聋作哑了。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学校了,挖空心思地寻找毕业生中的“名人”或“成功人士”,然后大肆宣传母校的“光荣”,哪怕某位名人仅仅是在这学校借读过几天书,也会被宣传为“是我们培养的”。去年我参加北京市几个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验收考核,有的学校突出地展示建校以来“我们学校培养了”多少多少“精英”,有名有姓有图片,都在校史陈列室摆着。长长的名单中,有个别人的名字被抠了——估计是临时性处理,因为被抠的名字已经上了贪官的名单,其人正双规着或已“移送司法机关”。每当这时我就忍不住发笑:当初这人位居高位时,你拼命说是你“培养”的,现在怎么不说是你“培养”的了?贪官不是任何一所学校培养的。陈铁新堕落为贪官,其母校完全不必自责和自卑,应以平常心待之。学校对每一个学生尽到自己应尽的教育责任就完全可以问心无愧。无论学生日后有着怎样的发展——或显赫或暗淡,或伟大或平凡,或高尚或卑劣,或英雄或罪犯……学校和老师都应该保持从容的气度与平和的心态,学校应该有自己的风骨与尊严!如果学生发达了便趋炎附势,倒霉了便唯恐避之不及,这么势利的母校,学生——包括成了贪官的学生——也会在心里看不起的。天才学生到哪里都是天才。其天赋和学校教育关系不大——郭沫若不进乐山一中,而进了眉山一中,一样会成为文化大家的;钱学森就读的不是北师大附中,而是南师大附中,一样会成为科学巨匠的。教师对于天才孩子的意义,在于人生导航,教会做人——善良,正直,勤奋!第一相信孩子:点燃上进欲望。面对后进生,我们一定要坚信:无论他看起来多么满不在乎,多么“流里流气”,多么不可救药……他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想做好人的愿望!第二班级温暖:窗外阳光灿烂向启窗外,阳光灿烂……教室里却出奇安静。现在是星期四下午3点10分,我们正在进行着语文考试。这个星期我坐在门边,这真是一个“有利”的地形,我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位同学开门的动作。第一个上厕所的人已经出现,是邹冰。他可是我班的头号壮士!光是看那一米七几的个子和结实的肌肉,没准你回以为他是黑社会的打手,至于开关门那更不用说了,肯定是一声响亮的“砰”,随之而来的必定是奋笔疾书的学生的抗议和李老师的“不象话”。可是,我发现我错了,而且大错特错。邹冰用我察觉不到的脚步声走到门口,再用那只在校运会上创造了铅球冠军的右手轻轻的扭开了门锁,开了一条缝,闪出门去,又慢慢地拉上门,整个动作几乎没有一点声音!连正在思考阅读题的我都没什么感觉,更别说后面的同学了。真是好样的!我心里这样想。然而我还是不免有些担心,为邹冰回来时担心。从理论上讲,从外面开门难度更大,万一弄出点声音,岂不打搅同学们?正这样想,忽然看见门锁很轻的响了一声,随即什么声音都没有了。过了约一秒钟,我发现门锁开始缓慢转动,那是一种什么速度啊!简直比蜗牛还慢。最后,门打开了,却只有最近的几个人知道。我抬起头,看到的是邹冰天真的笑脸。顿时,我心里涌出一种极度的欣慰感:我们的同学这样可爱!不错,邹冰在很多方面还很差,但正因为如此,他这种为同学着想的品质才更显得难能可贵!不仅仅是邹冰,所有的同学在所有的小事上都默默地感动着我,感动着其他人。我相信只有我们三班的同学才做得到!猛然想起李老师常说的一句话:“生活在感动中是一种幸福。”窗外,阳光灿烂……第三集体帮助:要善于把班主任自己的褒贬化为集体舆论一次特殊的集体投票……第四维护尊严:上中央电视台节目成了《今日中学生》封面人物评选“进步最大的同学”我经常在周末让同学们评选“进步最大的同学”,比如这个星期上课纪律有进步,作业也按时交,至少缺得不多,也很少打架,好,如果被评为“进步最大的同学”,我就带他们去公园玩,踢足球,打扑克,摔跤,等等。邹冰多次荣耀上榜。第五建立信任一个叫邹冰的男孩,到李老师班上不久便离家出走。后来,在李老师多次“全方位”的关怀与帮助下,他被大家评为“进步最大的同学”。邹冰对我说:“我最佩服李老师不歧视后进生。我每次犯错,只要承认错误,他都原谅我,并给我改正的机会。现在我觉得有心里话跟李老师说最保险!因为家长不理解我,就知道问我的成绩,而李老师不仅关心我的学习,而且还关心我的其他方面。他总是对我说:‘做人第一,学习第二。’我要对得起李老师!他还特别喜欢带我们出去玩,和我们一起摔跤,打成一团。”“他是不是像你们的朋友?”我插了一句。“嗯,是好朋友!”他把“好”字咬得很重。——沙培宁:《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我的梦想2010年9月10日,我驾驶飞机来到石室中学。我到办公室找到了李老师、徐老师、熊老师和赖老师,他们都认不出我了。“是邹冰!”还是李老师最先认出我。我和老师们闲聊了一会儿,突然想起怎么没见的方老师呢,李老师说方老师正在上课。于是,我跑到教室窗口外面等她。下课了,方老师出来了。她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但仍然很漂亮。我向她问好:“方老师好!”她没认出我:“你是……”我说:“方老师,我是邹冰啊!就当年上数学课把您胃都气痛了的邹冰啊!”“哦,是邹冰呀!”她笑起来了。我说:“我今天特意来向您赔礼道歉的!我还要接您和其他老师一起去玩呢!反正今天是教师节,你们下午不上课。”于是,我用我的飞机载着老师在空中转了好大一圈,玩得非常高兴。最后,我送了一套西服给李老师,送了赖老师一根高级领带,其他几位女老师我也各送了一套漂亮的时装。老师们都很惊讶,想不到当初那么调皮的捣蛋的我竟然还会想起他们。“只要能够每天看到李老师,我就满足了。”现在的邹冰……什么是我心目中“最优秀的学生”?健壮,善良,正直,勤劳,睿智……是大树就顶天立地,是小草也茁壮成长……每一步脚印都很清晰每一个日子都很充实每一份工作都很敬业每一笔收入都很干净每天清晨醒来都很憧憬每天晚上睡下都很香甜他的亲人、朋友、同事和他所遇到的所有人,都因他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他自己也因此而获得幸福!

请记住,远不是你所

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

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

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

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

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

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

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

下午:幸福至上什么样的人最快乐?

英国《太阳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了4个最佳答案——

刚完成作品吹着口哨欣赏自己的艺术家必须劳作。创造性劳作的人是快乐的。关键词:“创造”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要有梦想。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是快乐的。关键词“梦想”为婴儿洗澡的母亲心中有爱——那种无私的、不计报酬的爱。

关键词:“有爱”

千辛万苦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医生要有帮助别人专业能力。关键词:“专业”从“好老师”到“名师”好老师的标准课上得好班带得好分考得好会转化后进生名师的标准:能说会写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做到了这四个“不停”,坚持五年八年,乃至更久,你想不成功,都十分困难!不停地实践这里的“实践”,指的是每一天平凡的教育行为——上课、谈心、带班、处理突发事件……研究与创新把每一堂课都当做研究课,把每一个班都当做试验田,把每一个孩子都当做完整的宇宙!不停地思考教师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以思考体现自己的存在,以思想展示自己的尊严。第一,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思考教育。第二,思考自己每一天的教育行为这里的思考,就是研究。遇到什么困难,就研究什么问题。把难题当课题,是最真实也最有效的教育科研。第三,反思自己的教育失误没有人不犯错误,没有教师没有失误。泰戈尔:“真理之水,从错误之渠流过。”通过反思,把每一次错误变成一笔财富,于是我们便又向上提升了一点。以耿梅为镜不停地阅读博览群书是自己培养自己的最好途径夏昆:教师的第一绝招就是“阅读”读什么?我给老师们推荐四类读物——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读人文书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

读有关中学生的书:走进学生的心灵

读教育经典:真正的经典永恒而平易不停地写作教育备忘:为将来留下记忆线索教育随笔:灵活自由,可长可短教育故事:怎么发生的就怎么写课堂实录:及时追忆,情景再现教育论文:有感而发,有血有肉……坚持不懈的教育写作,能够使一个教师由普通走向卓越,由平淡走向幸福!如果你对职业不满意,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职业心态!埋怨一万句,第二天还的面对,何苦呢?不要老觉得自己最不幸,不要老觉得自己遇到的最不公平。放眼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更多的人比我们更苦更累。谈心记录她说她过去主要是自己心态不正。越是烦,就越没有成就感。但是我们学生就是这样,不能改变学生,只能改变自己。成就感:一天下雨,一个小男生(曾经被我说哭过),送我一杯奶茶,写着:“赵老师,辛苦了!”又不是教师节。我对学生说:我们平时可能有冲突,但都是为了你们好。不管老师批评你们多么凶,都是为你好!周三下午,学生回来看我。廖鹏程到办公室来,我正在批评同学,他还帮我批评他。那一刻我很感动,有幸福感。学生给我打招呼。经常来我办公室玩。“没关系,我们看你一眼就行。”李校长不仅宽容我,还给我机会,我很感动很感激。我用行动去报答你。“李校长可能你都忘了,你说过我就像你女儿一样。没想到几年过去了,你还记得这么多细节。就像爸爸看着女儿的进步一般。我觉得做你的‘女儿’太幸福了!你放心,我绝不会给你丢脸!”成為湖泊一位年老的印度大師身邊有一個總是抱怨的弟子。有一天,他派這個弟子去買鹽。弟子回來後,大師吩咐這個不快活的年輕人抓一把鹽放在一杯水中,然後喝了它。大師問:「味道如何?」弟子呲牙咧嘴地吐了口吐沫:「苦!」。大師又吩咐年輕人把剩下的鹽都放進附近的湖裡。弟子於是把鹽倒進湖裡,老者說:「再嚐嚐湖水」。年輕人捧了一口湖水嚐了嚐...大師問道:「什麼味道?」。弟子答道:「很新鮮。」大師問:「你嚐到鹹味了嗎?。」年輕人答道:「沒有。」這時大師對弟子說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是鹽;不多,也不少。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這麼多。但是,我們體驗到的痛苦卻取決於我們將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所以..當你處於痛苦時,你只要開闊你的胸懷…不要做一隻杯子,而要做一個湖泊。不停地思考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思考教育问题。思考每一天的教育教学行为……尤其是对自己错误的思考。通过思考,把每一次错误都变成一笔财富,于是我们便又向上提升了一点。以耿梅为镜不停地阅读博览群书是自己培养自己的最好途径夏昆:教师的第一绝招就是“阅读”做一个视野开阔的教师对于国际国内富有影响的思想家的著述,包括人文知识分子的著作,你阅读了多少?对于中国二十世纪的历史,你凝望了多少?对于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你思考了多少?对于当下中国社会和民众的生活,以及各种暗流汹涌的思潮,你关注了多少?读什么?我给老师们推荐四类读物——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读人文书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

读有关中学生的书:走进学生的心灵

读教育经典:真正的经典永恒而平易不停地写作教育备忘:为将来留下记忆线索教育随笔:灵活自由,可长可短教育故事:怎么发生的就怎么写课堂实录:及时追忆,情景再现教育论文:有感而发,有血有肉……坚持不懈的教育写作,能够使一个教师由普通走向卓越,由平淡走向幸福!让教育人生充满诗意一个日子,一个孩子,就是教育。擦亮每一个日子,陪伴每一个孩子,就是教育的全部。一个有故事的老师,就是幸福的老师。我们要把怎样的三年时光,留给孩子们未来的记忆?《恰同学少年》(高95届一班)书的正文之前,是我班集体生活的照片,各位老师写的赠言以及校长、班主任、班长写的序言。全书正文部分为十六章:第一章《新班风采》本章是同学们对刚踏进新班时的“第一印象”的生动描绘,也是我班集体主义凯歌的序曲:《新班和朝阳一起诞生》、《我为我的新班而自豪》、《这里有正气》、《我是一个幸运者》……第二章《恩师难忘》本章是献给各位老师的颂歌,同学们根据三年来自己的切身感受,栩栩如生地写出了不同老师的不同个性特色和他们对学生共同的爱:《罗明星老师:悄然离去的老象》、《“妈妈老师”刘传碧》、《谢谢您,马家健老师!》。《黄进老师的风格》……第三章《同窗印象》本章是全班51位同学的肖像画廊,每一位同学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我为与她同学而自豪》(写陈峥)、《朴素即美》(写夏亚卉)、《天生我“柴”必有用》(写柴云川)、《“卡通人物”》(写龚晓冬)……第四章《集体之光》本章集中展示了我班集体主义精神的绚丽色彩,反映了同学们为集体荣誉而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班级风景谈》、《我们歌唱……》、《“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美的旋律》……第五章《走向成熟》本章反映的是同学们在成长路上的丰富的情感、庄严的思考、成功的喜悦以及心灵的烦恼:《小小少年长大了》、《论“战胜自我”》、《灵魂的搏斗》、《诚实比100分更可贵》……第六章《我的一天》本章截取班级生活中平凡的一天,来反映班级既温暖又紧张的火热生活:《一寸光阴一寸金》、《考试与考验》、《挑战》、《乐在其中》……第七章《课余拾趣》本章记载了三年集体生活中同学们在学习以外的欢声笑语:《周末,我们狂欢》、《迎接新年》、《运动场上的趣事》、《一场精彩的女子篮球赛》……第八章《“南下风暴”》本章实录了我们高一春游时,在野外举行的一次惊险、有趣的军事游戏:《本次行动代号:“南下风暴”》、《田野,卷过“风暴”》、《战斗在“敌人”心脏》、《跟踪追击,一网打尽》……第九章《赤诚情怀》本章反映的是同学们关心改革、纵论天下的爱国情怀:《国旗下的思考》、《十八岁,我们开始回答》、《悲鸿不悲,德华缺德》、《北京不是失败者》……第十章《高考评说》本章是同学们对我国现行高考模式乃至教育制度的分析、评论:《现行高考制度之利弊观》、《我看高考》、《我的疑惑》、《我想办这样一所学校》……第十一章《两代对话》本章记录的是我班同学和他们的家长通过书信开展的一次心灵对话:《我的肺腑之言》、《对孩子的一席话》、《爸爸妈妈请放心》、《你们的心愿儿女明白》……第十二章《我爱我班》本章抒发了同学们对自己温暖班级的真诚的爱:《我们的生日》、《爱在我“家”》、《兄弟姐妹情》、《一个电话传来的温馨》……第十三章《决战高三》本章是同学们高三毕业前夕火热生活的写照,是他们拼搏人生、挑战未来的雄壮进行曲:《高三风景》、《“上甘岭精神”》、《这就是人生》、《冲锋号吹响了!》……第十四章《深情回眸》本章表达了同学们离别之际对心爱集体的依依恋情:《我舍不得我的班集体》、《记忆的珍珠》、《无悔的时光》、《一本书和一个普通而又美丽的灵魂》……第十五章《世纪之约》本章是同学们对锦绣前程、壮丽人生的美好憧憬和大胆畅想:《还母校一个辉煌》、《梦幻未来》、《50年后的聚会》、《跨世纪畅想》……第十六章《辉煌叹号》本章是对班级生活最后一页的真切描绘:《高考三日随想》、《未完的答卷》、《大哥,多保重!》、《高考捷报:理所当然的丰收》……班级风景谈奔腾的江河、苍翠的群山、缤纷的花朵、清澈的小溪;蓝天、白云、清风、鸟语……这些是多美妙的风景啊!江山如画,身处其中,整个身心都会为之深深陶醉。但,不知你是否体验过这样一种美,一种蓬勃向上,充满了青春活力的美,一种更富内涵的美!而这美丽的风景恰恰处在一个看似平常的班级。这是一个很平凡的早晨,一个很普通的场面。金色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的映射,洒在教室中,映在我们的脸上,映在一张张充满朝气,充满希望的脸上,那神情是如此专注。啊,是我们正在晨读。太阳使劲向天上跳,一会儿室中就更加金碧辉煌了—太阳也想晨读呢,想跟我们一块儿凑热闹。“叮叮叮……”上课铃响了。“起立!”猛地,我们齐刷刷站了起来,整齐笔挺,脸上带着笑,更映着一片灿烂的金光。看着面前五十六个朝阳映射下,生机无限的学生,李老师大概被这青春之美震撼了,禁不住脱口而出:“我面对着五十七轮朝阳!”有比五十七轮朝阳共耀人间更壮美的景象吗?没有!冬末春初,早晚天色特别暗,若再停电,更是“暗无天日”。这天下午,同学们正上着课,日光灯倏的一下灭了,大家抱怨起来。一会儿,李老师拿来了十几根蜡烛,折断,点上,放在教室中阴暗的地方。光明又回来了!教室中恢复了宁静。烛火跳跃着,将一个个埋头攻读的身影飘忽忽地映在墙上。室中如此宁静,大家都在聚精会神的听着课,只有那摇曳的光影,飘舞着,缭绕着,碰碰这个同学,摸摸那个同学。同学们映着烛光的眸子凝视着老师,烛光中,老师讲课的身影朦胧而辉煌!这是一幅如诗如梦的风景画!如此温馨,而又洋溢着无法抗拒的魅力与活力。讲台上,放着一张漂亮的大贺卡,里面是我们五十七个同字的签名。我们签上了对李老师深深的敬爱,签上了对老师诚挚的祝福,只为表达对老师这一年来辛勤耕耘的感激。但,这份情又岂是这张贺年卡所能装得下的!上课了,李老师神采奕奕地走了进来。“祝老师新年快乐!”我们激动地喊着。看着同学们用心写出的贺卡,听着同学们用心喊出的祝福,老师的眼眶湿润了,老师的声音哽咽了:“谢谢同学们!祝同学们新年快乐,学习进步!”“哗……”掌声响起来了,五十八个人都被这感人至深的场面深深打动了。一个普通的时刻,一个平凡的地点。升旗仪式正在进行,操场上站着全校师生。可场上并不太安静,少数同学在兴奋地谈论着什么,旁若无人。看到这,你可能会皱起眉头。然而,当你走到队伍的后面,忽然,你会眼睛一亮:这边有一个班级怎么如此肃静呢?男女两列纵队中竟无一人乱动,无一人交头接耳,而是一律立正,昂首挺胸,目光前视,仰望着蓝天上那和太阳一起冉冉上升的国旗……看到这两排齐如刀割的队列,你想到了什么?你也许会想到钢铁长城吧?————雄壮挺拔,巍然屹立。这是怎样的凝聚力,这是怎样的一颗颗中国心,这又是怎样一幅壮美的风景!但是,如果你是成都市玉林中学高95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