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概述一、含量测定的定义和意义
用适当的化学方法或仪器分析方法对制剂中某种(些)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进行的定量分析。意义:判断药品的优劣,是控制和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方法。第六章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概述二、含量测定方法
包括由于中药制剂组成复杂,仪器分析法更为常用。
《中国药典》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方法概况见下表。
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二、含量测定方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第二节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鉴别用于检查含量测定第二节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一、概述
1、定义根据被测物质在可见-紫外光的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称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2、特点
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常用于中成药含测。但本法不具分离功能,常用于总成分的测定。
3
、含量测定方法
对照品比较法、吸收系数法、比色法一、概述2、特点3、含量测定方法4、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朗伯-比尔定律
A=KCL
A----吸光度
K----吸收系数
C----溶液浓度
L----溶液厚度百分吸收系数:E药典采用摩尔吸收系数:∈K1%1cmA=E
CL1%1cm4、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百分吸收系数:E二、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工作波长范围:190~900nm组成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处理系统二、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工作波长范围:190~900紫外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1—氢灯;2—凹面聚光镜;3—钨灯;4—吸收池;5—紫敏光电管;6—红敏光电管7—光电管调动推杆;8—暗电流控制闸门拉杆;9—吸收池架;10—滤光片架拉杆11—平面镜;12—入射狭缝及石英窗;13—球面准直镜;14—石英棱镜;15—出射狭缝;16—石英透镜紫外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1—氢灯;2—凹面聚光镜;3—钨灯;4
1、光源氢灯或氘灯:紫外光区钨灯或卤钨灯:可见光区
2、单色器狭缝、棱镜、光栅
3、吸收池石英吸收池:紫外、可见光区玻璃吸收池:可见光区
4、检测器
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
5、信号显示处理系统1、光源氢灯或氘灯:紫外光区三、操作方法(一)操作前的准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校正波长汞灯、氘灯、钬玻璃吸光度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P186
杂散光碘化钠和亚硝酸钠溶液吸收池误差 (二)仪器操作通法三、操作方法(三)样品测定法
药典收载了三种测定方法
1.吸收系数法
2.对照品比较法
3.标准曲线法(原计算分光光度法取消)(三)样品测定法药典收载了三种测定方法1.原理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Ci)的对照品溶液(5~7份),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其吸收度(Ai),以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A-C曲线,即得标准曲线(又称工作曲线)。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供试品的A,从标准曲线上查出与之对应的C,即可求出浓度和含量(图6-3)。亦可将一系列对照品溶液的C与相应的A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求出回归方程(相关系r≥0.999),将供试品溶液的A代入回归方程,算出被测成分的浓度和含量。标准曲线A=a+bCA-C曲线1、比色法(标准曲线法)1.原理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Ci)的对照品溶
2.特点本法多用于可见分光光度法,由于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多,有的仪器单色光纯度较差,故测定时应用对照品同时操作。本法适用于批量样品的分析,当仪器和测定条件固定时,曲线可多次使用。
3.应用主要用于总成分的测定。例如《中国药典》槐米中的芦丁、复方皂矾丸中的硫酸亚铁、独一味胶囊、益心酮片、消咳喘糖浆和排石颗粒中的总黄酮、桂林西瓜霜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2.特点本法多用于可见分光光度法,由于影
二、对照品比较法
1.原理在相同条件下分别配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在规定波长处测定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后,按下式计算供试品溶液的浓度:
C供(g/ml)=(A供/A对)C对
C供为供试品溶液的浓度;A供为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C对为对照品溶液的浓度;A对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二、对照品比较法
2.特点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的浓度应尽可能接近,一般要求对照品溶液中所含被测成分的量应为供试品溶液中被测成分标示量的100%±10%。
3.应用实例
《中国药典》华山参片中总生物碱、黄杨宁片中黄杨宁的含量测定等均采用本法。
2.特点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的浓度应尽可能
3、吸收系数法原理
C为供试液浓度(g/100ml)
A为供试液测得的吸收度
E为被测物质的百分吸收系数(药典给出)
L为比色皿(液层)厚度(1cm)特点
不需对照品随行测定,操作简便,仅用于紫外分光光度法。故需严格校正仪器,规范实验条件,做好前处理工作。1cm1%1%EL1%A∵A=ECL∴C=1cm3、吸收系数法1cm1%1%EL1%A四、注意事项1、使用的吸收池必须洁净,并注意配对。2、取吸收池时,手指应拿毛玻璃面的两侧。3、供试液的浓度:A=0.3~0.74、对溶剂的要求A尽量小,空白对照测定波长确证±2nm5、平行操作6、狭缝宽度五、记录与计算六、结果判断四、注意事项1、使用的吸收池必须洁净,并注意配对。
七.实例
1、黄杨宁片中黄杨宁的含量测定本品为黄杨宁经加工制成的片剂。每片含环维黄杨星D0.5mg或1mg。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环维黄杨星D对照品25mg,置250ml量瓶中,加甲醇70ml使溶解,用0.05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用0.05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环维黄杨星D10μg)环维黄杨星D
七.实例环维黄杨星D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0片(每片含环维黄杨星D0.5mg),精密称定(2.050g),研细,精密称取0.1020g(约相当于黄杨0.5mg),置50ml量瓶中,加0.05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至近刻度,80℃水浴恒温1.5小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加0.05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至刻度,摇匀,离心6分钟(每分钟转速3000转),取上清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0片(每片含
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ml,分别置分液漏斗中,各精密加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取溴麝香草酚蓝18mg,置250ml量瓶中,加甲醇5ml使溶解,加0.05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至刻度,摇匀,即得)5ml,摇匀,立即分别精密加入氯仿10ml,振摇2分钟,静置1.5小时,分取氯仿层,置含0.5g无水硫酸钠的具塞试管中,振摇,静置,取上清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A),在410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A对=0.454A供=0.445),计算,即得。本品每片含黄杨宁以环维黄杨星D(C26H46N2O)计,应为标示量90.0%~110.0%。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ml2、前列舒丸(水蜜丸)中牡丹皮的含量测定
取本品切碎,取2g,精密称定(2.135g);用水蒸气蒸馏,收集馏出液约450ml,置5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A)在274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A=0.333),按丹皮酚(C9H10O3)吸收系数(E)为862
计算,即得。本品含牡丹皮按丹皮酚(C9H10O3)计,每1g不得少于0.53mg
1cm
(1)供试液浓度的计算
(2)牡丹皮含量计算1%1cm2、前列舒丸(水蜜丸)中牡丹皮的含量测定取本品切碎,
驻车丸(水丸)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本品由黄连、炮姜、当归、阿胶等四味中药制成。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2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盐酸-甲醇(1:100)的混合溶液适量,加热回流至回流提取液无色时为止,将提取液(必要时浓缩)移至50ml量瓶中,加盐酸-甲醇(1:100)的混合溶液至刻度,摇匀。照柱色谱法(附录ⅥC)试验,精密量取5ml,置中性氧化铝柱(5g,内径0.9cm,湿法装柱,用乙醇30ml预洗)上,用乙醇25ml分次洗脱,收集洗脱液,置5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50ml量瓶中,加0.05mol/L硫酸溶液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A),在345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盐酸小檗碱(C20H17NO4·HCl)的吸收系数(E)为728计算,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每1g含总生物碱以盐酸小檗碱(C20H17NO4·HCl计,不得少于30.0mg。1%
1cm驻车丸(水丸)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1%1cm实例益心酮片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本品为山楂叶经提取总黄酮制成的片剂。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经120℃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25mg置50ml量瓶中,加乙醇适量,超声处理使溶解,放冷,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ml,置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无水芦丁0.20mg)。实例益心酮片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ml、2.0ml、3.0ml、4.0ml、5.0ml、6.0ml,分别置25ml量瓶中,各加水至6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使混匀,放置6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1ml,摇匀,放置6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再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以相应的溶液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附录VB),在500nm为波长处测定吸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
测定法取本品20片,除去包衣,精密称定2.100g,研成细粉,精密称取0.5315g(约相当于5片的重量),精密加入稀乙醇25ml,密塞,摇匀,超声处理5分钟,静置3小时以上,滤过,精密量取滤液4ml,置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再精密量取2ml,置25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置备项下的方法,自“加水至6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A=0.3620,并取同样量的供试品溶液,加水至25ml作空白。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重量,计算每片总黄酮含量(以无水芦丁计)。《中国药典》规定本品每片含黄酮以无水芦丁(C27H30O16)计,不得少于25.0mg。测定法取本品20片,除去包衣,精密称定2.第三节薄层扫描法--TLCS
一、概述
1、定义
薄层扫描法(TLCS)系指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对薄层色谱中有紫外或可见吸收的斑点或经照射能激发产生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积分值用于药品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第三节薄层扫描法--TLCS2、特点
具有分离分析双重功能。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具有多通道效应,可同时平行分离分析多个样品;流动相用量少且选择范围宽、更换方便;固定相为一次性使用,对样品的预处理要求不高等优点。目前随着制板、点样、展开等操作的仪器化及仪器性能的改进,该法检测的灵敏度,结果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均大大提高,在中药及其制剂检验中,已成为重要的分析方法。《中国药典》中有32个中成药品种采用该法进行含量测定。2、特点瑞士CAMAGSCANNER3薄层扫描仪岛津CS-900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瑞士CAMAGSCANNER3岛津CS-9000
二、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1.薄层扫描仪中国药典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仪。常用的有岛津CS-930型和CAMAG-Ⅱ型等。
2.扫描仪工作原理
二、仪器及其工作原理三、操作方法(一)操作前的准备
1、对照液和供试液的制备
2、市售薄层板(二)操作通法点样→展开→上机扫描→数据处理
1、点样
2、展开
3、上机扫描检测方法:(1)吸收法(2)荧光法测定方式:(1)反射法(常用)(2)透射法扫描波长:(1)单波长(2)双波长(药典采用)扫描方式:(1)线形扫描(2)锯齿扫描(常用)
4、数据处理
三、操作方法(一)操作前的准备测定方法
(1)吸收法
适用于有紫外(可见)吸收的成分,较常用。该法又可采用反射法或透射法测定。理论上讲,透射法比反射法优越,但实际工作中常用反射法,因为紫外光不能通过玻板。
(2)荧光法
适用于有荧光性质的成分,例如小檗碱等。该法仅采用反射法测定,其灵敏度比吸收法高。测定方法测定波长
(1)单波长
一般用于荧光测定法,即用某一波长的紫外光(激发光)进行扫描。对玻板和斑点的质量要求较高。
(2)双波长
主要用于吸收测定法。该法可消除背景干扰,对玻板和斑点的质量要求不高,故较常用。测定时,样品波长(λs)和参比波长(λR)依次扫描斑点,所测吸收度为ΔA=Aλs
-AλR
样品波长(λs):即被测成分的λmax
参比波长(λR):即被测成分的λmin或此波长处无吸收。测定波长光束扫描方式(1)直线扫描
适用于规则的斑点,仅用于荧光测定法。(2)锯齿扫描
适用于不规则的斑点,测量误差小,被测成分积分值重现性好,故吸收测定法常用此扫描方式。
6.光源(1)钨灯(W)供可见光(370~700nm)测定,扫描有色成分的斑点。(2)氘灯(D2)供紫外光(200~370nm)测定,扫描有紫外吸收的成分斑点。(3)氙灯(Xe)供荧光测定,发射不连续光谱,常用波长为365nm。光束扫描方式
四、含量测定方法(外标法)
TLCS含量测定有外标法和内标法,中国药典仅采用外标法。
1.原理
外标法系将一定量的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点加在同一块薄层板上,展开,显色,定位,扫描被测成分和对照品斑点,测得相应的吸光度或荧光强度积分值,根据定量关系,计算出被测成分的含量。
2.类型
根据对照品标准曲线性质的不同,外标法又分为外标一点法和外标两点法。若标准曲线通过原点,采用外标一点法。若标准曲线不通过原点,采用外标两点法。四、含量测定方法(外标法)
外标一点法的直线方程:C=FAF为斜率
外标两点法的直线方程:
、
F1为斜率F2为截距
外标一点法的直线方程:C=FA3.操作步骤(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3)点样
一般要求使用市售薄层板。①外标一点法:至少6个原点对照品(R)2个(同一质量):2R
供试品(S)4个(同一质量)分2组:2S12S23.操作步骤②外标两点法:至少8个原点
对照品(R)4个分2组大质量的2个:2R1
小质量的2个:2R2
供试品(S)4个(同一质量)分2组:2S1
2S2对照品与供试品应交叉点加在同一块薄层板上,目的在于消除各种误差。测定时应保证供试品原点的量在线性范围内,必要时可适当调整供试品溶液的点样量。外标两点法外标一点法②外标两点法:至少8个原点对照品(R)4个分2(4)展开(5)显色定位
供试品色谱中待测斑点的比移值(Rf值)和光谱扫描得到的吸收光谱最大吸收与最小吸收应与对照品相符,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6)扫描应沿展开方向扫描,不得横向扫描。(7)含量计算
①外标一点法▲求出供试品被测成分(斑点)的质量Ms=MR
XAsARMs被测成分的质量(Mn=2)MR被测对照品的质量As被测成分吸收度(荧光强度)积分值(An=2)AR被测对照品吸收度(荧光强度)积分值(An=2)____(4)展开Ms=MRXAsARMs被测成分的质量(M▲求出供试品中被测成分的含量含量(W/W)=MsX稀释倍数取样量含量(W/片)=MsX稀释倍数X平均片重取样量②外标两点法▲求出供试品斑点中被测成分的质量Ms=•C+V1C(V2-V1)(A-A1)(A2-A1)Ms被测成分的质量(mgn=2)A1对照品小点样量吸收度V1对照品小点样量(μl)(荧光强度)积分值(An=2)V2对照品大点样量(μl)A2对照品大点样(荧光强度)A被测成分吸收度(荧光强度)积分值(An=2)积分值(An=2)C对照液的浓度(mg/ml)---__▲求出供试品中被测成分的含量含量(W/W)=MsX稀释五、应用实例
1.九分散中士的宁的含量测定九分散是由马钱子粉、麻黄、乳香和没药等制成。马钱子粉中含有士的宁、番木鳖碱等生物碱,具生理活性但也有毒性,故需控制马钱子含量。中国药典规定按干燥品计每包含马钱子以士的宁计应为4.5~5.5mg。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10包,混合研匀。精密称取2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氯仿20ml与浓氨试液1ml,轻轻摇匀,称重,于室温下放置24小时,再称重,补足氯仿减失的重量,充分振摇,滤过。精密量取滤液10ml,用硫酸溶液(3→300)分次提取,至生物碱提尽,合并硫酸液,置另一分液漏斗中,加浓氨试液使呈碱性,用氯仿分次提取,合并氯仿液,蒸干,放冷,残渣中精密加氯仿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五、应用实例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士的宁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测定法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乙醇-浓氨试液。(16∶12∶1∶4)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照薄层色谱法进行扫描,波长:λs=254nm,λR=325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已知:AR=19663.07,As=20617.25,取样量2.098g。
解答问题①采用外标一点法还是外标两点法?②采用什么方法显色定位?③计算每包药品中马钱子的含量。(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对照品溶液的制备①求出供试品斑点中士的宁的质量②求出供试品中士的宁的含量Ms=MR
X=5μlx0.4μg/μlx=2.1μgAsAR19663.0720617.25含量(mg/包)=MsX
稀释倍数X
标示重量取样量=0.0021mgX5mlX20mlX2.5g/包0.005mlX10mlX2.098g=5.0(mg/包)
①求出供试品斑点中士的宁的质量Ms=MRX
2.枳实导滞丸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本品系由枳实、大黄和黄连等八味药材制成的水丸。中国药典规定按干燥品计算,每1g含枳实以橙皮苷(C28H34O15)计,不得少于20.0mg。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0.5124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90ml,加热回流4小时,趁热滤过至100ml量瓶中,用少量甲醇洗涤容器,洗液与滤液合并,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2.枳实导滞丸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测定法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5㎕、对照品溶液2㎕与5㎕,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为展开剂,展开,展距约3cm,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铝的甲醇溶液,放置3小时,在紫外光灯(365nm)下定位。上机进行荧光扫描,激发波长:330nm,线性扫描,测量供试品与对照品荧光强度的积分值(AR(2㎕)=885.7AR(5㎕)=979.4AS=835.6),计算,即得。★①聚酰胺TLC分离黄酮类成分效果较好故选之。②橙皮苷与AlCl3反应显色,在330nm紫外光下发射较强的绿色荧光(波长:500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回答问题:
①本法采用的是吸收测定法还是荧光测定法?外标一点法还是外标两点法?透射法还是反射法?直线扫描还是锯齿扫描?光源是什么?②求算枳实(橙皮苷)的含量(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并判断是否符合药典规定。浸出物测定法课件(V2-V1)(A-A1)(A2-A1)
①求算出斑点中橙皮苷的质量
Ms=•C+V1C=•0.05mg/ml+2ul•0.05mg/ml(979.4-
885.7)(5ul-2ul)(835.6-885.7)=0.0198ug(1.98X10mg)②求算出枳实(橙皮苷)在药品中的含量含量(mg/g)=MsX稀释倍数取样量=-51.98X10mgX2.5X10ulX1.0X10ul-5555ulX5X10ulX0.5124g3=38.6(V2-V1)(A-A1)(A2-A1)=•0.05m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一、概述
1、定义以高压液体为流动相的液相色谱分析法称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第四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一、概述
2、优点“三高”、“一快”、“一广”
分离效能高—反复多次利用组分性质的差异产生很好分离效果选择性高—可将性质相似的组分分离灵敏度高—10-11~10-13g,可适用于痕量分析分析速度快—几~几十分钟完成分离,一次可以测多种样品适用范围广—气体、液体、固体物质,
色谱柱可反复使用。
《中国药典》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最常用的分析方法。缺点:对未知物分析的定性专属性差、需要与其他分析方法联用2、优点“三高”、“一快”、“一广3、类型
按固定相分类:液-液色谱法液-固色谱法按原理分类:分配色谱法(液-液色谱)吸附色谱法(液-固色谱)
液-液色谱法正相色谱法主要用于极性物质的分离反相色谱法主要用于非极性物质分离
3、类型正相色谱法主要用于极性物质的分离二、色谱仪及其工作原理(P201图)
高效液相色谱仪
一般由高压输液泵、进样阀、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或色谱工作站组成。
工作原理
系用高压泵将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通过进样阀注入样品溶液,流动相携带样品进入色谱柱进行分离,被分离成分依次进入检测器,转变成相应的电信号,由数据处理系统或色谱工作站进行处理而得到分析结果。二、色谱仪及其工作原理(P201图)高效液相色谱仪1、高压输液系统是将贮液器中的流动相以高压连续不断地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配制好的流动相应用0.45um滤膜过滤,用前脱气。2、进样系统一般采用带有定量管的六通进样阀。3、色谱柱最重要的分离部件,在中药制剂的定量分析中,主要使用ODS柱。4、检测器
HPLC最常用的检测器为紫外吸收检测器,尚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等。1、高压输液系统是将贮液器中的流动相以高压连续不断地泵浸出物测定法课件二、含量测定方法(外标法)
内标法
外标法药物分析大多采用此法
1.系统适应性试验
包括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和拖尾因子等四个指标。其中分离度和重复性更具实用意义。
系统适应性试验即用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对照品和条件对色谱系统进行试验,应符合要求。否则可对色谱分离条件作适当的调整。二、含量测定方法(外标法)(1)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考察柱效
在选定的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对照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品主成分或内标物质峰的保留时间tR(以分钟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和半高峰宽(Wh/2),按下式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如果测得理论板数低于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最小理论板数,应改变色谱柱的某些条件(如柱长、载体性能、色谱柱充填的优劣等),使理论板数达到要求。(1)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考察柱效
(2)分离度(R)考察分离效果在规定的条件下,注入对照液或供试液,记录色谱图,按下式计算待测峰(定量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除另有规定,分离度应大于1.5。
(2)分离度(R)考察分离效果
(3)重复性考察测量的精密度在规定条件下,取一定量的对照液,连续进样3~5次,除另有规定外,其峰面积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不大于2.0%。
(4)拖尾因子(T)
考察色谱峰的对称性,保证测量的准确度。特别是采用峰高法测量时,应检查待测峰的T是否符合规定。除另有规定外,T应在0.95~1.05之间。式中:W0.05h为0.05峰高处的峰宽;d1为峰极大至峰前沿之间的距离。(3)重复性考察测量的精密度式中: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测定法
将上述两种溶液分别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下式计算被测成分的含量。(1)求出供试液中被测成分的浓度C供
(2)求出药品中被测成分的含量C供=C对A对A供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C供=C对A对A供
三、应用实例
1.牛黄解毒片中黄芩的含量测定本品由牛黄、大黄、黄芩、冰片、石膏等八味中药制成。中国药典以黄芩苷为指标,采用HPLC测定其中黄芩的含量。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固定相: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5∶55∶0.2),流速1ml/min;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15nm;理论塔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2)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在60℃减压干燥4小时的黄芩苷对照品适量,以甲醇溶解配成每1ml中含31.2µg的对照品溶液。三、应用实例
(3)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牛黄解毒片20片,剥去糖衣,精密称定(6.254g),研细,精密称取1.045g,加70%乙醇30ml,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用少量70%乙醇分次洗涤容器和残渣,洗液滤于同一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4)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µl进样,测得对照品及供试品中黄芩苷的峰面积分别为A供=4340441,A对=3945856。(3)供试品溶液制备
2.藿香正气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量的测定本品由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等十味中药制成的液体制剂,每支装10ml(标示装量)。其中厚朴为要药之一,故《中国药典》采用HPLC,以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总量为指标,控制厚朴的含量。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乙腈-水(50:2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94nm。理论板数按厚朴酚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厚朴酚、和厚朴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厚朴酚0.2mg、和厚朴酚0.1mg的溶液,摇匀,即得。2.藿香正气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量的测定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装量项下的本品5ml,加盐酸2滴,用氯仿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精密稀释至10ml,精密量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4)测定法
精密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根据对照品的峰面积(AR厚AR和)以及供试品中被测成分的峰面积(AS厚AS和)计算厚朴的含量。本品每支含厚朴以厚朴酚(C18H18O2
)及和厚朴酚(C18H18O2)的总量计,不得少于5.8mg。
混合对照品.和厚朴酚厚朴酚样品2.和厚朴酚
3.厚朴酚5.6.其他成分峰(4)测定法混合对照品.和厚朴
四、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流动相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并脱气才可使用。
2.开泵后,先打开冲洗键(PURGE)进行泵排气。然后将流动相接入色谱柱充分冲洗平衡,待基线稳定后方可进样。
3.测试溶液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
4.使用键合硅胶柱,流动相的PH值应控制在2~8,否则色谱柱很容易损坏。
5.由于C18链在水相环境中不易保持伸展状态,故对于使用C18柱的反相色谱系统,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比例通常应不低于5%。否则C18链的随机卷曲将导致组分保留值的改变,造成色谱系统的不稳定。
6.工作完毕,应先后用水和甲醇充分冲洗液路系统,尤其是使用了含盐的流动相,更应充分冲洗。四、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第五节气相色谱法(GC)
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的根本区别:流动相不同
一、概述1、定义
以气体为流动相(亦称载气)的色谱分析法称气相色谱法。
第五节气相色谱法(GC)
2、特点
分离效能高、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在中药制剂中主要用于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性组分的含量测定,还可用于水分、乙醇量的测定。但本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它对挥发性差或遇热易分解破坏的物质难以分析。
3、分类
1.按固定相状态分类:气固GC、气液GC2.按分离原理分类:吸附GC、分配GC3.按色谱柱分类:填充柱GC、毛细管柱GC(分辨率高(n>10)常用于农残分析)2、特点
二、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加热分析样品使其气化,由载气带入色谱柱,由于各组分在固定相与载气间分配系数不同,故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不同,经一段时间后彼此得到分离,再依次被载气带入检测器,将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转换成电信号并记录成色谱图,根据色谱图的峰高或峰面积而进行定量分析。二、仪器及其工作原理浸出物测定法课件浸出物测定法课件
五、含量测定
内标法
常用于药物分析。外标法少用,因为GC进样量小,造成的误差较大。
1.色谱条件和系统适应性试验
(1)色谱条件
主要包括载气、色谱柱、检测器、固定液(相)测试温度、进样量、载体等。其中检测器种类、固定液品种、以及色谱柱的材质不得改变,其它的如柱子的内径和长度、载体的种类和粒度、固定液涂布的浓度、载气的流速、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可适当改变,以适应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五、含量测定①载气:一般为N2,还可用H2、He。
②色谱柱:玻璃柱和不锈钢柱。③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氢焰检测器FID)适合有机物检测,灵敏度高,应用广泛。
热导检测器(TCD)
无机物、有机物均可检测,灵敏度较低,用于水分测定。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适合含卤素、硫、氮等电负性强的元素的化合物测定。用于农残测定。①载气:一般为N2,还可用H2、He。④柱填料:吸附剂:硅胶、氧化铝等。较少用。高分子多孔小球:常用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的。气固吸附GC
例如甲(乙)醇量、水分的测定。涂渍固定液的载体(多用):常用经酸洗并硅烷化的硅藻土(红色载体、白色载体)属气液分配GC。⑤固定液:常用甲基聚硅氧烷(如SE-30、OV-17等)、聚乙二醇(如PEG-20等),一般涂布浓度为5~25%。(2)系统适应性试验(同HPLC)④柱填料:2.内标法(同乙醇量测定法)(1)标准液的制备(2)供试液的制备(3)校正因子(f)的测定
内标法特有的参数。2.内标法(同乙醇量测定法)
内标法测定时,同一检测器对不同(被测成分和内标物)具有不同的响应值,故不能用峰面积直接计算的被测成分的含量,要引入校正因子。校正因子(f)药典中采用的是相对重量校正因子(fw)。其定义为:被测成分(i)单位峰面积所相当的物质量(Mi/Ai)是内标物(s)单位峰面积所相当的物质量(Ms/As)的多少倍。
内标物的选择原则:①应是样品中不存在的纯物质。②加入量应接近于被测成分。③其色谱峰应位于被测成分色谱峰附近且与之完全分离。
Mi/Aifw=Ms/As内标法测定时,同一检测器对不同(被测成分和
六、应用实例
十滴水软胶囊中樟脑含量的测定本品由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等七味中药制成,樟脑是其主成分之一,具升华性,故采用气相色谱法,以樟脑为对照品,薄荷脑为内标物,对其进行含量测定。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柱温150℃。理论塔板数按樟脑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樟脑峰与内标物质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
六、应用实例2.校正因子测定
精密称取樟脑对照品(r)50mg,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入薄荷脑内标物质(s)50mg,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2μl,注入气相色谱仪,Ar=211948、As=215835,计算校正因子(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3.测定法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匀,取0.8g,精密称定(0.7956g),置具塞试管中,用无水乙醇提取5次,每次4ml,分取乙醇提取液,合并,转移至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薄荷脑125mg,使溶解,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i+s)。精密量取1~2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Ai=108685、As=123544,计算即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校正因子测定解答问题①本法属于气液分配GC还是气固吸附GC?②使用哪种载气?哪种检测器?③采用的是外标法还是内标法?④求算樟脑的含量。药典规定,本品每粒含樟脑不得少于53mg。(平均粒重0.425g/粒)求算校正因子(f)
f=(As/AR)X(MR/Ms)=(215835/211948)/(50mg/50mg)
=1.108求算供试液中樟脑的浓度Ci(mg/ml)Ci=fCs=1.108XX5mg/ml=6.30mg/mlAsAi123544108685解答问题①本法属于气液分配GC还是气固吸附GC?Ci=求算药品中樟脑的含量(mg/粒)含量=795.6mg6.30mg/mlX25mlX425mg/粒=84求算药品中樟脑的含量(mg/粒)含量=795.6mg6.30第六节其他测定法一、容量分析法容量分析法又称滴定分析法。它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滴定液加到被测物质溶液中,直到两者完全反应,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及消耗的体积确定被测物含量的方法。根据滴定液与被测物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不同,可分为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多数滴定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当被测物不溶于水或因其他原因不能以水为溶剂时,可采用非水溶剂作滴定介质。在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中,滴定分析法常被用来测定生物碱的含量或某些矿物药的含量。滴定:用滴定管将标准溶液滴加到样品溶液中的过程。第六节其他测定法(一)生物碱的含量测定一般包括三个步骤——提取、分离精制与含量测定。
1.提取:称取一定量的药材,根据生物碱的溶解性能碱化后用有机溶剂提取或用酸水或用乙醇提取得游离生物碱或其盐类。提取方法用冷浸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离子交换法均可。
2.分离精制:多用溶剂法。利用生物碱在酸水中成盐,不溶于有机溶剂,碱化后游离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反复于分液漏斗中萃取精制。有时亦可加某些试剂使杂质沉淀而除去或用氧化铝柱层析法去除杂质。
3.含量测定:以容量法应用最多。容量法中又以酸碱滴定法较简便常用。分类:酸碱滴定法、非水酸碱滴定法;直接法、间接法。间接法:将用上述方法提取精制所得的生物碱溶于过量标准酸溶液中,用标准碱液回滴,从消耗的酸量算出生物碱的含量。
非水滴定法:高氯酸—冰醋酸系统(一)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应用实例P223北豆根胶囊(片)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本品为北豆根中提取的总生物碱片。滴定法—蝙蝠葛碱【实验目的】1、掌握酸碱滴定法测定中药片剂中生物碱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熟悉酸碱滴定法测定中药片剂的供试品前处理方法。【实验原理】
北豆根片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其主要成分是蝙蝠葛碱,先加入定量过量的硫酸标准溶液,使生物碱全部成盐后,剩余的硫酸再用氢氧化钠滴定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氢氧化钠的量,计算出剩余硫酸的量,求出和生物碱发生反应的硫酸的量,即可算出被测生物碱的量。应用实例P223北豆根胶囊(片)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实验步骤】1、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置研钵中,研细。2、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总生物碱80m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醋酸乙酯25ml,振摇30分钟,滤过,用醋酸乙酯10ml分三次洗涤容器及滤渣,洗液与滤液合并置蒸发皿中,置水浴上蒸干,加无水乙醇10ml使溶解。3、用25ml移液管加硫酸滴定液(0.01mol/L)25ml
与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
滴定至黄色,即得。每1ml
的硫酸滴定液(0.01mol/L)相当于6.248mg蝙蝠葛碱(C38H44N2O6)。本品含生物碱以蝙蝠葛碱(C38H44N2O6)计,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标示含量计算公式为:总生物碱(%)=(25.00-VNaOH)×6.248×WW×标示量×100%【实验步骤】总生物碱(%)=(25.00-VNaOH)×6.【注意事项】1、碱性滴定管在使用前首先检查是否漏水。2、在加入氢氧化钠滴定液前,碱性滴定管应先用氢氧化钠滴定液荡洗2~3次(每次5~10ml)。3、装好滴定液后,应检查滴定管尖有无气泡,有则排气泡,排除气泡后,调节液面在0.00ml刻度,并记下初读数。4、读数时,必须读到小数点后两位,即要求估计到0.00ml。5、临近终点时,应半滴加入。【讨论】1、加入硫酸液(0.01mol/L)后,蝙蝠葛碱有什么变化?2、加硫酸滴定液时为什么用移液管,而不能用量筒量取?酸碱滴定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注意事项】酸碱滴定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二、浸出物测定法(一)概述
1、定义
浸出物测定法系根据制剂中化学成分的溶解性,选择适当的溶剂浸提(提取)样品,并测定浸出物(提取物)的含量,以此来控制药品的质量。二、浸出物测定法2、意义
这是一种较为粗略的定量分析方法。但对于有效成分不明确或无法建立确切的定量分析方法的中药材及其制剂,尚具有一定的意义。
《中国药典》附录收载了三种测定方法: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和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有的品种还采用了乙酸乙酯浸出物测定法。供试品需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并混合均匀。
《中国药典》收载的中成药浸出物测定品种及其规定见表6-4。
2、意义类别品名溶剂方法限度(%)醇溶性浸出物测定七厘散乙醇热浸法≥60.0刺五加浸膏甲醇热浸法≥60.0刺五加片甲醇热浸法≥80mg/片儿康宁糖浆正丁醇
≥3.0独一味胶囊正丁醇
≥8.0鼻窦炎口服液正丁醇
≥1.2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午时茶颗粒乙醚
≥0.35沉香化气丸乙醚
≥0.40
乙醚
≥0.10九味羌活丸乙醚
≥0.30龟龄集乙醚
≥0.25水浸出物测定暑症片
冷浸法≥25.0乙酸乙脂浸出物测定
类别品名溶剂方法限度(%)醇溶性浸出物测定七厘散乙醇(二)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本法系以水为溶剂,对制剂中水溶性成分进行提取,并计算其在制剂中的含量(%)。本法包括冷浸法和热浸法。后者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淀粉、粘液质等成分的样品。
1.冷浸法取供试品约4g,称定重量,置250~30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水100ml,塞紧,冷浸,前6小时内时时振摇,再静置18小时,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滤液20ml,置己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除另有规定外,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W/W%)。(二)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含量(W/W%)=×100%mi
为水溶性浸出物重量(g)
ms为干燥供试品的重量(g)=供试品重量×(1﹣含水量%))2.热浸法(中成药较少用自学)3.实例暑症片的水溶性浸出物测定(P220)mi×10020×ms含量(W/W%)=(三)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本法系以甲醇、乙醇或正丁醇为溶剂,提取药品中相应的醇溶性成分,并计算其含量(%)。正丁醇浸出物测定法主要用于含较多皂苷类成分的制剂,更具专属性。
1.甲醇、乙醇浸出物的测定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测定。
2.正丁醇浸出物的测定
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一般说来,水溶液制剂可直接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数次,合并提取液,置已干燥恒重的蒸发皿中,蒸干,置105℃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皿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正丁醇浸出物的含量(W/V%)。固体制剂可先加水溶解,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数次,合并提取液,照上述方法蒸干,干燥,称定浸出物重量,计算出制剂中正丁醇浸出物的含量(W/W%)。(三)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3.注意事项(1)称定浸出物要迅速。(2)回流提取需在水浴上加热。(3)蒸发皿中蒸干醇提取液,应在水浴上并在通风橱中进行。(4)其他参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的注意事项。4.实例(1)儿康宁糖浆正丁醇浸出物的测定(2)刺五加浸膏的甲醇浸出物测定3.注意事项(四)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本法以乙醚为溶剂,对制剂中挥发性醚溶性成分进行提取,并计算其在制剂中的含量(W/W%)。本法主要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制剂,专属性较强。
1.测定法
取供试品(过四号筛)2~5g,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12小时,精密称定重量(ms),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除另有规定外,加热回流提取8小时,取乙醚液,置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放置,挥去乙醚,残渣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18小时,精密称定(m1),缓缓加热至105℃,并于105℃干燥至恒重(m2)。其减失重量即为挥发性醚浸出物的重量(m1-m2)。计算,即得。含量(W/W%)=×100%msm1-m2(四)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msm1-m2
2.注意事项(1)回流加热乙醚须在水浴上进行。(2)蒸发皿中挥去乙醚须在室温下风橱中进行。(3)加热挥去浸出物中挥发性成分时,应缓缓加热至105℃。3.实例
九味羌活丸的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本品由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甘草、地黄等九味中药组成,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故测定其中挥发性醚浸出物的含量。2.注意事项(五)山菊减压片乙酸乙酯浸出物测定法
取本品3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约3g,精密称定,精密加乙酸乙酯50ml,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XA)测定,用乙酸乙酯作溶剂,每片含浸出物不得少于7.0mg。浸出物测定法课件三、挥发油测定法
意义某些药品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故《中国药典》收载了挥发油测定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药品中挥发油总量进行测定,以控制药品质量。例如,正骨水、牡荆油胶丸、保妇康栓和满山红油滴丸等制剂中挥发油的测定。(一)测定原理
首先利用挥发油的挥发性用水蒸气蒸馏法将其提取完全;再利用其较强的亲脂性与水不相溶而分层,即可读取油的总量并求算出含量。三、挥发油测定法(二)挥发油测定装置(图)A.圆底烧瓶B.测量管C.冷凝器(二)挥发油测定装置(图)A.圆底烧瓶(三)测定方法
供试品需粉碎后过二号至三号筛,混匀再测定。
1.甲法
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挥发油0.5ml~1.0ml),称重(准至0.01g),置烧瓶中,加水300ml~500ml(或适量)与玻璃珠数粒,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约5小时,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5mm处为止。放置1小时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计算即得。(三)测定方法2.乙法
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取水约300ml与玻璃珠数粒,置烧瓶中,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再用移液管加入二甲苯1ml,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将烧瓶内容物加热至沸,并继续蒸馏,其速度以保持冷凝管的中部呈冷却状态为度。30分钟后,停止加热,放置15分钟以上,读取二甲苯的容积。然后照甲法自“取供试品适量”起,依法测定,自油层中减去二甲苯量,即为挥发油量,计算即得。2.乙法五、含量计算
含量(V/W%)=×100%
含量(W/W%)=×100%
含量(V/V%)=×100%
挥发油体积(ml)挥发油密度(g/ml)样品体积(ml)样品重量(g)V油W供V油
V油
×D油V供W供V油
W供D油V供五、含量计算V油W供V油V油×D油V供W供V油W供D油六、实例(P223~224)1.北豆根胶囊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2.正骨水中挥发油的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本品10ml,置分液漏斗中,加饱和氯化钠溶液100ml,振摇1~2min,放置1~2h,分取上层液,移入圆底烧瓶中,用热水洗涤分液漏斗数次,洗涤并入圆底烧瓶中,照挥发油测定甲法测定,含挥发油不得少于9.5%。含量计算:六、实例(P223~224)第六章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概述一、含量测定的定义和意义
用适当的化学方法或仪器分析方法对制剂中某种(些)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进行的定量分析。意义:判断药品的优劣,是控制和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方法。第六章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概述二、含量测定方法
包括由于中药制剂组成复杂,仪器分析法更为常用。
《中国药典》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方法概况见下表。
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二、含量测定方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第二节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鉴别用于检查含量测定第二节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一、概述
1、定义根据被测物质在可见-紫外光的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称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2、特点
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常用于中成药含测。但本法不具分离功能,常用于总成分的测定。
3
、含量测定方法
对照品比较法、吸收系数法、比色法一、概述2、特点3、含量测定方法4、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朗伯-比尔定律
A=KCL
A----吸光度
K----吸收系数
C----溶液浓度
L----溶液厚度百分吸收系数:E药典采用摩尔吸收系数:∈K1%1cmA=E
CL1%1cm4、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百分吸收系数:E二、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工作波长范围:190~900nm组成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处理系统二、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工作波长范围:190~900紫外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1—氢灯;2—凹面聚光镜;3—钨灯;4—吸收池;5—紫敏光电管;6—红敏光电管7—光电管调动推杆;8—暗电流控制闸门拉杆;9—吸收池架;10—滤光片架拉杆11—平面镜;12—入射狭缝及石英窗;13—球面准直镜;14—石英棱镜;15—出射狭缝;16—石英透镜紫外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1—氢灯;2—凹面聚光镜;3—钨灯;4
1、光源氢灯或氘灯:紫外光区钨灯或卤钨灯:可见光区
2、单色器狭缝、棱镜、光栅
3、吸收池石英吸收池:紫外、可见光区玻璃吸收池:可见光区
4、检测器
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
5、信号显示处理系统1、光源氢灯或氘灯:紫外光区三、操作方法(一)操作前的准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校正波长汞灯、氘灯、钬玻璃吸光度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P186
杂散光碘化钠和亚硝酸钠溶液吸收池误差 (二)仪器操作通法三、操作方法(三)样品测定法
药典收载了三种测定方法
1.吸收系数法
2.对照品比较法
3.标准曲线法(原计算分光光度法取消)(三)样品测定法药典收载了三种测定方法1.原理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Ci)的对照品溶液(5~7份),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其吸收度(Ai),以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A-C曲线,即得标准曲线(又称工作曲线)。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供试品的A,从标准曲线上查出与之对应的C,即可求出浓度和含量(图6-3)。亦可将一系列对照品溶液的C与相应的A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求出回归方程(相关系r≥0.999),将供试品溶液的A代入回归方程,算出被测成分的浓度和含量。标准曲线A=a+bC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和食品合作协议书
- 无纸化商户签约协议书
- 课程置换协议书
- 联通授权协议书
- 自驾免责协议书
- 药厂授权协议书
- 平台店铺代运营协议书
- 药品三方协议书
- 豪车合成协议书
- 旧房屋顶翻合同协议书
- 病假医疗期申请单(新修订)
- 钻孔桩钻孔记录表(旋挖钻)
- 660MW机组金属监督项目
- JBK-698CX淬火机数控系统
- ZJUTTOP100理工类学术期刊目录(2018年版)
- 心理学在船舶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JJF(鄂) 90-2021 电子辊道秤校准规范(高清版)
- 超星尔雅学习通《今天的日本》章节测试含答案
- 餐饮量化分级
- 三一重工SCC2000履带吊履带式起重机技术参数
- [精品]GA38-2004《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