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_第1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_第2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_第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_第4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遗传的基本定律与伴性遗传第5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遗传的基本定律与伴性遗传第5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2.伴性遗传(Ⅱ)2017,全国卷Ⅰ,6T2016,全国卷Ⅰ,32T2016,全国卷Ⅱ,6T2015,全国卷Ⅱ,32T2015,福建卷,5T本讲内容是高考中的重点,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决定方式的分析、性别决定在实践中的应用、遗传方式的判断和特点的分析等,主要在非选择题中进行考查,但也有可能与遗传基本规律、减数分裂等内容结合在一起考查分值:2~12分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2017,考点一考点二栏目导航考点一考点二栏目导航一、基因在染色体上1.萨顿的假说(1)内容:基因是由________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在__________上。(2)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__________关系。(3)方法:_____________。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和常见的性染色体遗传病染色体染色体平行类比推理法一、基因在染色体上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和常见的性染色体遗传2.实验证据——摩尔根的果蝇眼色实验(1)实验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在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及分析:红眼3∶1①F1的结果说明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②F2的比例关系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红眼和白眼受________等位基因控制。X染色体上红眼分离定律一对2.实验证据——摩尔根的果蝇眼色实验X染色体上红眼分离定③F2白眼果蝇只有__________,说明白眼性状的表现与__________相联系。(3)实验验证:通过测交实验最终证明__________________。(4)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____________。二、常见的性染色体遗传病1.概念: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2.红绿色盲六种家庭组合的后代情况(见必修2课本P35~36)雄性性别基因在染色体上多个呈线性排列性染色体上③F2白眼果蝇只有__________,说明白眼性状的表现与3.分类与特点交叉遗传男女男性3.分类与特点交叉遗传男女男性摩尔根的伴性遗传实验分析(1)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分析①F2中红眼与白眼比例为3∶1,说明这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白眼全是雄性,说明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②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取亲本中的白眼雄果蝇和F1中红眼雌果蝇交配,后代性状比为1∶1,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③实验验证——测交。④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⑤实验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2)伴性遗传概念的理解①基因位置:性染色体上——X、Y或Z、W上。②特点:与性别相关联,即在不同性别中,某一性状出现的概率不同。③实验验证——测交。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3)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4)生物的性别只由性染色体决定。(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独立性B.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二者都是成单存在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D.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3.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都表达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所在的染色体遗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DC2.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一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方式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一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方式2.染色体组数决定性别3.环境因子决定性别:有些生物性别完全由环境决定。2.染色体组数决定性别[例1]结合下表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B.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雌果蝇均为白眼,雄果蝇均为红眼C.芦花公鸡与非芦花母鸡交配,子代中公鸡均为非芦花,母鸡均为芦花D.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子代中公鸡均为芦花,母鸡均为非芦花D[例1]结合下表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解析

红眼雌果蝇有两种基因型,即XWXW、XWXw,与白眼雄果蝇XwY杂交,子代中不可能出现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A项错误;白眼雌果蝇XwXw与红眼雄果蝇XWY杂交,子代中雌果蝇XWXw均为红眼,雄果蝇XwY均为白眼,B项错误;芦花公鸡有两种基因型,即ZBZB、ZBZb,与非芦花母鸡ZbW交配,子代中不可能出现公鸡均为非芦花,母鸡均为芦花,C项错误;芦花母鸡ZBW与非芦花公鸡ZbZb交配,子代中公鸡ZBZb均为芦花,母鸡ZbW均为非芦花,D项正确。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1.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的遗传人的性染色体上不同区段图析: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区段),存在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Ⅱ­1、Ⅱ­2区段),不存在等位基因。二X、Y染色体的特殊性及其遗传特点1.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的遗传二X、Y染色体的特殊性2.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的遗传2.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的遗传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1)由图1实验结果推断该动物________性状可能由Ⅱ­2上的基因控制。(2)F1的雌雄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F2中共有_______种基因型,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占_______。眼色AaXBXb和AaXBY121/4(1)由图1实验结果推断该动物________性状可能由Ⅱ­(3)若让F2中灰毛红眼雌性个体和灰毛白眼雄性个体杂交,后代中白毛白眼个体应占__________。(4)为验证(1)中的结论是否正确,现提供若干只该动物的纯合个体,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该基因是位于Ⅱ­2区段上还是Ⅰ区段上。请写出杂交组合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与结论: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Ⅱ­2区段上;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Ⅰ区段上。1/16白眼红眼后代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后代雌雄个体全是红眼(3)若让F2中灰毛红眼雌性个体和灰毛白眼雄性个体杂交,后代解析

(1)F2雌雄个体中黑毛∶灰毛∶白毛均为1∶2∶1,可知毛色为常染色体遗传,且F1的相关基因型为Aa×Aa;F2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中红眼∶白眼=1∶1,可判断红眼为显性,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特有区段Ⅱ­2上,所以F1的相关基因型为XBXb×XBY。(2)由(1)可知,F1的雌雄个体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F2中共有3×4=12种基因型,F2雌性个体中毛色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眼色XBX-中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所以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1/2×1/2=1/4。(3)若让F2中灰毛红眼雌性个体(AaXBX-)和灰色白眼雄性个体(AaXbY)杂交,后代中白毛概率为1/4,白眼概率=1/2×1/2=1/4,所以后代中白毛白眼个体的概率=1/4×1/4=1/16。(4)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基因的位置,一般选用隐性纯合雌性和显性纯合雄性杂交。若基因位于Ⅱ­2区段上,XbXb×XBY→XBXb(红♀)、XbY(白♂);若基因位于Ⅰ区段上,XbXb×XBYB→XBXb(红♀)、XbYB(红♂)。解析(1)F2雌雄个体中黑毛∶灰毛∶白毛均为1∶2∶1,可[例1](2014·天津卷)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如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1)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_______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3)果蝇M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中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例1](2014·天津卷)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________和________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在产生配子过程中_______________,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5)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eY和bbVVrrXEX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采蝇M杂交,F1性状分离比如下:F1雌性∶雄性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细眼∶粗眼红眼∶白眼1/2有眼1∶13∶13∶13∶13∶11/2无眼1∶13∶13∶1——(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________和____①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基因位于____________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以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杂交亲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基因位于___________[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错误致错原因扣分(1)考生审题时忽略了关键词“眼睛的表现型”而按“表现型”作答,或漏掉了一种表现型-1(2)考生概念混淆,将题中的“基因组”理解为“染色体组”-1(3)考生没有注意题中关键词“子代雄果蝇”-1(4)考生分析出果蝇发生了基因重组,但表述不规范-2(5)①此空需考生灵活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难度较大-3②此小题是对性状分离应用的考查,表述清晰即可-5[答题送检]························[解析](1)由题可知,果蝇眼睛的表现型包括颜色和眼型,由图可知,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为红眼细眼。(2)要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要测定该生物所有的基因,所以需要测定3条常染色体+X+Y,即5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3)由于果蝇的红眼、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根据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可知,子代雄性的红眼基因和白眼基因均只能来自母方,因此母方应同时具有红眼基因和白眼基因,即基因型为XEXe。(4)由图可知,基因B、v均位于3号染色体上,基因b、V均位于4号染色体上,因此基因B(或b)和v(或V)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基因B、b和基因V、v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及配子的组合,理论上后代只有灰身残翅和黑身长翅。出现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是因为果蝇M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解析](1)由题可知,果蝇眼睛的表现型包括颜色和眼型,由(5)根据表格结果,子代有眼∶无眼=1∶1,同时无论是有眼果蝇还是无眼果蝇,其他性状分离比均相同(为3∶1),说明有眼无眼性状的遗传和其他性状的遗传是独立的,因此和其他基因均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故该基因只能位于7号或8号染色体上。子代有眼∶无眼=1∶1,说明亲代为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若要判断其显隐性,可选择“自交法”(即有眼雌性×有眼雄性),亦可选择F1中的无眼雌雄果蝇自交。

[规范答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1)红眼、细眼

(2)5 (3)XEXe(5)根据表格结果,子代有眼∶无眼=1∶1,同时无论是有眼果(4)B(或b)

v(或V)

V和v(或B和b)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2分)(5)①7、8(或7、或8)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规律(2分)②示例:(5分)杂交亲本:F1中的有眼雌雄果蝇实验分析: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隐性性状;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显性性状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1.有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经济植物,属XY型性别决定,但雌株是性杂合子,雄株是性纯合子。已知其叶片上的斑点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1)某园艺场要通过杂交培育出一批在苗期就能识别雌雄的植株,则应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作母本,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植株作父本,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2)第(1)小题的杂交子代中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是雌株,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是雄株。无斑点XBY有斑点XbXb有斑点无斑点1.有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经济植物,属XY型性别决定,但雌株是1.明确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定律之间的关系(1)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关系: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伴性遗传符合基因的________定律。(2)伴性遗传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在分析既有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又有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性状的遗传现象时,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按基因的__________定律处理。考点二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综合分析分离自由组合1.明确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定律之间的关系考点二常染色体遗传常XX常常XX常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X染色体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X染色体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X染色体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X染色体4.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1)设计思路隐性的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2,观察F2表现型情况。即(2)结果推断①若F2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出现,则该基因位于__________上;②若F2中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雌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该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常染色体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4.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常染色体X、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人类的全部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3)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4)X、Y染色体形态、大小均不相同,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5)分离定律不适用于伴性遗传。(

)(6)性别决定后的分化发育影响基因型、表现型。(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1上,现用一只表现型为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后代: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由此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A.Ⅰ;Ⅰ

B.Ⅱ­1;ⅠC.Ⅱ­1或Ⅰ;Ⅰ D.Ⅱ­1;Ⅱ­1C2.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解析

若基因位于Ⅱ­1片段上,则隐性的雌蝇XaXa与显性的雄蝇XAY杂交,后代雌蝇XAXa为显性,雄蝇XaY为隐性;若基因位于Ⅰ片段上,则隐性的雌蝇XaXa与显性的雄蝇XAYA或XAYa或XaYA杂交,其后代性状可能有三种情况,即无论雌雄均为显性,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3.(2018·福建三中联考)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F1只有暗红眼;而反交,暗红眼♂×朱红眼♀,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设相关基因为A、a,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反交实验可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位置B.反交的结果说明眼色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F1雌性基因型都是XAXaD.预期正反交的F1各自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比例都是1∶1∶1∶1D3.(2018·福建三中联考)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解析

正、反交实验既可以用来区分细胞核基因遗传与细胞质基因遗传,也可以用来区分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A项正确。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有关,说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的性染色体上,B项正确。分析可得,暗红眼为显性,正交实验中纯种暗红眼♀(XAXA)×纯种朱红眼♂(XaY)得到的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反交实验中纯种朱红眼♀(XaXa)×纯种暗红眼♂(XAY)得到的F1雌性为暗红眼(XAXa),C项正确。纯种暗红眼♀(XAXA)×纯种朱红眼♂(XaY)得到的F1只有暗红眼(XAXa、XAY),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1(XAY)∶2(XAXA、XAXa)∶1(XaY);纯种朱红眼♀(XaXa)×纯种暗红眼♂(XAY)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XAXa),雄性为朱红眼(XaY),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1(XAXa)∶1(XaXa)∶1(XAY)∶1(XaY),D项错误。解析正、反交实验既可以用来区分细胞核基因遗传与细胞质基因遗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①X1Y中X1来自母亲,Y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1只能传给女儿,Y则只能传给儿子。②X2X3中X2、X3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2、X3任意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③一对染色体组成为X1Y、X2X3的夫妇生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的都为X1,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可能为X2,也可能为X3,不一定相同。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属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另外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与性别相关联,这一点又不同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实验分析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属于不同对染色体上[例1]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与眼色相关的基因用B、b表示,与体色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

)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B.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果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16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果蝇中黑身白眼占1/8C组合PF1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②♀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灰身白眼[例1]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解析

对于灰身和黑身这一对相对性状来说,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后代雌、雄都是灰身,说明灰身为显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对于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说,正反交后代雌、雄表现型不同,且雌性亲本为红眼时,后代全为红眼,可判定红眼为显性性状,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组合①中,F1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它们随机交配,则F2雌果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个体占1/4×1/2=1/8。组合②中,F1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它们随机交配,则F2雄果蝇中黑身白眼个体占1/4×1/2=1/8。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发生染色体变异后,仍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用遗传图解解决。1.部分基因缺失:可用O代替缺失的基因,然后分析遗传图解,如XAXa×XAY,若a基因缺失,则变成XAXO×XAY→XAXA、XAY、XAXO、XOY。2.染色体缺失:可用O代替缺失的染色体,然后分析遗传图解,如XAXa×XAY,若Xa缺失,则变成XAO×XAY→XAXA、XAY、XAO、OY。二以伴性遗传原理考查性染色体异常现象分析发生染色体变异后,仍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用[例2]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正常雄性和雌性果蝇的体细胞中分别含有XY、XX性染色体。但果蝇种群中偶尔也会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种类,如表所示是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情况。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中结果显示果蝇性染色体的组成类型会影响果蝇的性别B.XrXrY与XRY的个体杂交后代中最多出现3种可育基因型的个体C.性染色体异常果蝇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果蝇种群中可育的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有两种类型B[例2]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正常雄性和雌性果蝇的体解析

由题表中结果可知,果蝇性染色体的组成类型会影响果蝇的性别;XrXrY的个体可产生四种卵细胞,即XrXr、XrY、Xr、Y,XRY的个体可产生两种精子,即XR、Y,则它们杂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最多有8种,但XXX型和YY型的后代死亡,因此,后代中最多出现6种可育基因型的个体;果蝇种群中可育的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有XYY、XY两种类型。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例1](2015·全国卷Ⅱ)等位基因A、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_________(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例1](2015·全国卷Ⅱ)等位基因A、a可能位于X染色[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错误致错原因扣分(1)考生不理解子代常染色体的来源,无法形成解题思路-1考生学科语言运用不熟悉,没有将原因表述清楚-3(2)考生没有掌握性染色体的传递规律,因而无法找到判断依据-4[答题送检]························[解析](1)解答本题可采用画图分析法:可见,祖辈4人中都含有显性基因A,都有可能传递给该女孩。(2)如图[解析](1)解答本题可采用画图分析法:该女孩的其中一个XA来自父亲,其父亲的XA来自该女孩的祖母;另一个XA来自母亲,而女孩母亲的XA可能来自外祖母也可能来自外祖父。[规范答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1)不能。女孩AA中的一个A必然来自于父亲,但因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A,故无法确定父亲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祖父还是祖母;另一个A必然来自于母亲,也无法确定母亲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4分)(2)祖母该女孩的一个X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A一定来自于祖母(2分)不能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1.如图是甲病(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是甲病(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设显性(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Ⅱ­7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只考虑这一对性状)。(2)乙病的致病基因________确定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_____确定乙病显隐性,Ⅱ­4个体_______确定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填“能”或“不能”)(3)假设Ⅱ­3和Ⅱ­8无乙病致病基因,若Ⅲ­9和Ⅲ­12结婚,子女中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若Ⅲ­11和Ⅲ­9分别与正常男性结婚,怀孕后针对两种遗传病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脱屑进行检查,可推断后代患病的概率。Ⅲ­11可采取下列哪种措施?______。Ⅲ­9可采取下列哪种措施?______。(填字母)A.性别检测B.染色体数目检测C.无需进行上述检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a不能能能17/24CA(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据图中Ⅱ­7和Ⅱ­8及女儿Ⅲ­11(父母患病,女儿正常),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Ⅲ­11不患甲病,基因型为aa,Ⅱ­7个体和Ⅱ­8个体关于甲病的基因型皆为Aa。(2)单独考虑乙病,因Ⅱ­3和Ⅱ­4均正常,Ⅲ­10为乙病男性患者,因此乙病为隐性遗传病,但不能确定乙病致病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如果乙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Ⅲ­10个体基因型为bb,则Ⅱ­3和Ⅱ­4都是携带者;如果乙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双亲正常,子代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其母亲,Ⅱ­4是携带者。(3)若Ⅱ­3和Ⅱ­8无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一定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解析(1)据图中Ⅱ­7和Ⅱ­8及女儿Ⅲ­11(父母患病,女Ⅲ­9的基因型是1/2aaXBXB、1/2aaXBXb,Ⅲ­12的基因型是2/3AaXBY、1/3AAXBY,两种病分别分析,Ⅲ­9和Ⅲ­12结婚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2/3,正常的概率是1/3,后代患乙病的概率是1/8,正常的概率是7/8,后代中患病的概率是1-1/3×7/8=17/24。Ⅲ­11正常,不患甲病,又因Ⅱ­8无乙病致病基因,所以Ⅲ­11基因型为aaXBXB,与正常男性结婚后代正常,无需进行上述检测;Ⅲ­9不患甲病,但有可能是乙病的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男孩有可能是患者,因此需要做胎儿性别检测。Ⅲ­9的基因型是1/2aaXBXB、1/2aaXBXb,Ⅲ­编后语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一、释疑难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二、补笔记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后复习30分钟。2022/12/30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编后语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thankyou!2022/12/30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thankyou!2022/12/30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遗传的基本定律与伴性遗传第5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遗传的基本定律与伴性遗传第5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2.伴性遗传(Ⅱ)2017,全国卷Ⅰ,6T2016,全国卷Ⅰ,32T2016,全国卷Ⅱ,6T2015,全国卷Ⅱ,32T2015,福建卷,5T本讲内容是高考中的重点,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决定方式的分析、性别决定在实践中的应用、遗传方式的判断和特点的分析等,主要在非选择题中进行考查,但也有可能与遗传基本规律、减数分裂等内容结合在一起考查分值:2~12分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2017,考点一考点二栏目导航考点一考点二栏目导航一、基因在染色体上1.萨顿的假说(1)内容:基因是由________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在__________上。(2)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__________关系。(3)方法:_____________。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和常见的性染色体遗传病染色体染色体平行类比推理法一、基因在染色体上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和常见的性染色体遗传2.实验证据——摩尔根的果蝇眼色实验(1)实验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在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及分析:红眼3∶1①F1的结果说明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②F2的比例关系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红眼和白眼受________等位基因控制。X染色体上红眼分离定律一对2.实验证据——摩尔根的果蝇眼色实验X染色体上红眼分离定③F2白眼果蝇只有__________,说明白眼性状的表现与__________相联系。(3)实验验证:通过测交实验最终证明__________________。(4)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____________。二、常见的性染色体遗传病1.概念: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2.红绿色盲六种家庭组合的后代情况(见必修2课本P35~36)雄性性别基因在染色体上多个呈线性排列性染色体上③F2白眼果蝇只有__________,说明白眼性状的表现与3.分类与特点交叉遗传男女男性3.分类与特点交叉遗传男女男性摩尔根的伴性遗传实验分析(1)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分析①F2中红眼与白眼比例为3∶1,说明这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白眼全是雄性,说明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②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取亲本中的白眼雄果蝇和F1中红眼雌果蝇交配,后代性状比为1∶1,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③实验验证——测交。④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⑤实验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2)伴性遗传概念的理解①基因位置:性染色体上——X、Y或Z、W上。②特点:与性别相关联,即在不同性别中,某一性状出现的概率不同。③实验验证——测交。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3)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4)生物的性别只由性染色体决定。(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独立性B.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二者都是成单存在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D.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3.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都表达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所在的染色体遗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DC2.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一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方式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一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方式2.染色体组数决定性别3.环境因子决定性别:有些生物性别完全由环境决定。2.染色体组数决定性别[例1]结合下表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B.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雌果蝇均为白眼,雄果蝇均为红眼C.芦花公鸡与非芦花母鸡交配,子代中公鸡均为非芦花,母鸡均为芦花D.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子代中公鸡均为芦花,母鸡均为非芦花D[例1]结合下表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解析

红眼雌果蝇有两种基因型,即XWXW、XWXw,与白眼雄果蝇XwY杂交,子代中不可能出现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A项错误;白眼雌果蝇XwXw与红眼雄果蝇XWY杂交,子代中雌果蝇XWXw均为红眼,雄果蝇XwY均为白眼,B项错误;芦花公鸡有两种基因型,即ZBZB、ZBZb,与非芦花母鸡ZbW交配,子代中不可能出现公鸡均为非芦花,母鸡均为芦花,C项错误;芦花母鸡ZBW与非芦花公鸡ZbZb交配,子代中公鸡ZBZb均为芦花,母鸡ZbW均为非芦花,D项正确。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1.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的遗传人的性染色体上不同区段图析: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区段),存在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Ⅱ­1、Ⅱ­2区段),不存在等位基因。二X、Y染色体的特殊性及其遗传特点1.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的遗传二X、Y染色体的特殊性2.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的遗传2.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的遗传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1)由图1实验结果推断该动物________性状可能由Ⅱ­2上的基因控制。(2)F1的雌雄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F2中共有_______种基因型,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占_______。眼色AaXBXb和AaXBY121/4(1)由图1实验结果推断该动物________性状可能由Ⅱ­(3)若让F2中灰毛红眼雌性个体和灰毛白眼雄性个体杂交,后代中白毛白眼个体应占__________。(4)为验证(1)中的结论是否正确,现提供若干只该动物的纯合个体,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该基因是位于Ⅱ­2区段上还是Ⅰ区段上。请写出杂交组合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与结论: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Ⅱ­2区段上;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Ⅰ区段上。1/16白眼红眼后代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后代雌雄个体全是红眼(3)若让F2中灰毛红眼雌性个体和灰毛白眼雄性个体杂交,后代解析

(1)F2雌雄个体中黑毛∶灰毛∶白毛均为1∶2∶1,可知毛色为常染色体遗传,且F1的相关基因型为Aa×Aa;F2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中红眼∶白眼=1∶1,可判断红眼为显性,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特有区段Ⅱ­2上,所以F1的相关基因型为XBXb×XBY。(2)由(1)可知,F1的雌雄个体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F2中共有3×4=12种基因型,F2雌性个体中毛色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眼色XBX-中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所以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1/2×1/2=1/4。(3)若让F2中灰毛红眼雌性个体(AaXBX-)和灰色白眼雄性个体(AaXbY)杂交,后代中白毛概率为1/4,白眼概率=1/2×1/2=1/4,所以后代中白毛白眼个体的概率=1/4×1/4=1/16。(4)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基因的位置,一般选用隐性纯合雌性和显性纯合雄性杂交。若基因位于Ⅱ­2区段上,XbXb×XBY→XBXb(红♀)、XbY(白♂);若基因位于Ⅰ区段上,XbXb×XBYB→XBXb(红♀)、XbYB(红♂)。解析(1)F2雌雄个体中黑毛∶灰毛∶白毛均为1∶2∶1,可[例1](2014·天津卷)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如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1)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_______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3)果蝇M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中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例1](2014·天津卷)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________和________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在产生配子过程中_______________,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5)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eY和bbVVrrXEX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采蝇M杂交,F1性状分离比如下:F1雌性∶雄性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细眼∶粗眼红眼∶白眼1/2有眼1∶13∶13∶13∶13∶11/2无眼1∶13∶13∶1——(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________和____①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基因位于____________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以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杂交亲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基因位于___________[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错误致错原因扣分(1)考生审题时忽略了关键词“眼睛的表现型”而按“表现型”作答,或漏掉了一种表现型-1(2)考生概念混淆,将题中的“基因组”理解为“染色体组”-1(3)考生没有注意题中关键词“子代雄果蝇”-1(4)考生分析出果蝇发生了基因重组,但表述不规范-2(5)①此空需考生灵活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难度较大-3②此小题是对性状分离应用的考查,表述清晰即可-5[答题送检]························[解析](1)由题可知,果蝇眼睛的表现型包括颜色和眼型,由图可知,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为红眼细眼。(2)要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要测定该生物所有的基因,所以需要测定3条常染色体+X+Y,即5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3)由于果蝇的红眼、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根据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可知,子代雄性的红眼基因和白眼基因均只能来自母方,因此母方应同时具有红眼基因和白眼基因,即基因型为XEXe。(4)由图可知,基因B、v均位于3号染色体上,基因b、V均位于4号染色体上,因此基因B(或b)和v(或V)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基因B、b和基因V、v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及配子的组合,理论上后代只有灰身残翅和黑身长翅。出现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是因为果蝇M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解析](1)由题可知,果蝇眼睛的表现型包括颜色和眼型,由(5)根据表格结果,子代有眼∶无眼=1∶1,同时无论是有眼果蝇还是无眼果蝇,其他性状分离比均相同(为3∶1),说明有眼无眼性状的遗传和其他性状的遗传是独立的,因此和其他基因均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故该基因只能位于7号或8号染色体上。子代有眼∶无眼=1∶1,说明亲代为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若要判断其显隐性,可选择“自交法”(即有眼雌性×有眼雄性),亦可选择F1中的无眼雌雄果蝇自交。

[规范答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1)红眼、细眼

(2)5 (3)XEXe(5)根据表格结果,子代有眼∶无眼=1∶1,同时无论是有眼果(4)B(或b)

v(或V)

V和v(或B和b)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2分)(5)①7、8(或7、或8)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规律(2分)②示例:(5分)杂交亲本:F1中的有眼雌雄果蝇实验分析: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隐性性状;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显性性状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1.有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经济植物,属XY型性别决定,但雌株是性杂合子,雄株是性纯合子。已知其叶片上的斑点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1)某园艺场要通过杂交培育出一批在苗期就能识别雌雄的植株,则应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作母本,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植株作父本,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2)第(1)小题的杂交子代中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是雌株,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是雄株。无斑点XBY有斑点XbXb有斑点无斑点1.有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经济植物,属XY型性别决定,但雌株是1.明确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定律之间的关系(1)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关系: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伴性遗传符合基因的________定律。(2)伴性遗传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在分析既有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又有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性状的遗传现象时,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按基因的__________定律处理。考点二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综合分析分离自由组合1.明确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定律之间的关系考点二常染色体遗传常XX常常XX常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X染色体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X染色体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X染色体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X染色体4.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1)设计思路隐性的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2,观察F2表现型情况。即(2)结果推断①若F2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出现,则该基因位于__________上;②若F2中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雌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该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常染色体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4.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常染色体X、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人类的全部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3)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4)X、Y染色体形态、大小均不相同,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5)分离定律不适用于伴性遗传。(

)(6)性别决定后的分化发育影响基因型、表现型。(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1上,现用一只表现型为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后代: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由此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A.Ⅰ;Ⅰ

B.Ⅱ­1;ⅠC.Ⅱ­1或Ⅰ;Ⅰ D.Ⅱ­1;Ⅱ­1C2.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解析

若基因位于Ⅱ­1片段上,则隐性的雌蝇XaXa与显性的雄蝇XAY杂交,后代雌蝇XAXa为显性,雄蝇XaY为隐性;若基因位于Ⅰ片段上,则隐性的雌蝇XaXa与显性的雄蝇XAYA或XAYa或XaYA杂交,其后代性状可能有三种情况,即无论雌雄均为显性,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3.(2018·福建三中联考)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F1只有暗红眼;而反交,暗红眼♂×朱红眼♀,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设相关基因为A、a,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反交实验可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位置B.反交的结果说明眼色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F1雌性基因型都是XAXaD.预期正反交的F1各自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比例都是1∶1∶1∶1D3.(2018·福建三中联考)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解析

正、反交实验既可以用来区分细胞核基因遗传与细胞质基因遗传,也可以用来区分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A项正确。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有关,说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的性染色体上,B项正确。分析可得,暗红眼为显性,正交实验中纯种暗红眼♀(XAXA)×纯种朱红眼♂(XaY)得到的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反交实验中纯种朱红眼♀(XaXa)×纯种暗红眼♂(XAY)得到的F1雌性为暗红眼(XAXa),C项正确。纯种暗红眼♀(XAXA)×纯种朱红眼♂(XaY)得到的F1只有暗红眼(XAXa、XAY),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1(XAY)∶2(XAXA、XAXa)∶1(XaY);纯种朱红眼♀(XaXa)×纯种暗红眼♂(XAY)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XAXa),雄性为朱红眼(XaY),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1(XAXa)∶1(XaXa)∶1(XAY)∶1(XaY),D项错误。解析正、反交实验既可以用来区分细胞核基因遗传与细胞质基因遗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①X1Y中X1来自母亲,Y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1只能传给女儿,Y则只能传给儿子。②X2X3中X2、X3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2、X3任意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③一对染色体组成为X1Y、X2X3的夫妇生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的都为X1,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可能为X2,也可能为X3,不一定相同。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属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另外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与性别相关联,这一点又不同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实验分析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属于不同对染色体上[例1]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与眼色相关的基因用B、b表示,与体色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

)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B.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果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16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果蝇中黑身白眼占1/8C组合PF1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②♀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灰身白眼[例1]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解析

对于灰身和黑身这一对相对性状来说,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后代雌、雄都是灰身,说明灰身为显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对于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说,正反交后代雌、雄表现型不同,且雌性亲本为红眼时,后代全为红眼,可判定红眼为显性性状,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组合①中,F1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它们随机交配,则F2雌果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个体占1/4×1/2=1/8。组合②中,F1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它们随机交配,则F2雄果蝇中黑身白眼个体占1/4×1/2=1/8。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发生染色体变异后,仍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用遗传图解解决。1.部分基因缺失:可用O代替缺失的基因,然后分析遗传图解,如XAXa×XAY,若a基因缺失,则变成XAXO×XAY→XAXA、XAY、XAXO、XOY。2.染色体缺失:可用O代替缺失的染色体,然后分析遗传图解,如XAXa×XAY,若Xa缺失,则变成XAO×XAY→XAXA、XAY、XAO、OY。二以伴性遗传原理考查性染色体异常现象分析发生染色体变异后,仍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用[例2]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正常雄性和雌性果蝇的体细胞中分别含有XY、XX性染色体。但果蝇种群中偶尔也会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种类,如表所示是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情况。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中结果显示果蝇性染色体的组成类型会影响果蝇的性别B.XrXrY与XRY的个体杂交后代中最多出现3种可育基因型的个体C.性染色体异常果蝇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果蝇种群中可育的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有两种类型B[例2]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正常雄性和雌性果蝇的体解析

由题表中结果可知,果蝇性染色体的组成类型会影响果蝇的性别;XrXrY的个体可产生四种卵细胞,即XrXr、XrY、Xr、Y,XRY的个体可产生两种精子,即XR、Y,则它们杂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最多有8种,但XXX型和YY型的后代死亡,因此,后代中最多出现6种可育基因型的个体;果蝇种群中可育的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有XYY、XY两种类型。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0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优盐件课件[例1](2015·全国卷Ⅱ)等位基因A、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这对等位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