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教学机智案例欣赏▲教育机智实际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 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是对教师是否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准确的判断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广博的知识的考验,很明显这些能力决非来自于天赋, 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的磨练和经验的总结中逐渐形成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技巧。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突发情况, 能迅速、敏捷地做出正确判断,妥善地处理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 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作出判断、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学机智既体现在解疑释难中,又体现在生存技能的学习中。▲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 并在长期的实践体验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善于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临场应变能力。 教学机智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 ,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也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教师虽然可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但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测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的情况预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案例一:在美文《荷塘月色》的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说: “老师,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如此美丽,可是,我表姐说,她去年到清华大学看荷塘,结果不是很美。”我突然想起,以前有同事也跟我谈到过类似的感受。那时,我只是以“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敷衍过去,并没有给出让对方满意也让自己满意的解释。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我突然想到了“景语,皆情语也”,于是机智地解答道:同学们都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知道近代学者王国维关于“情”“景”关系的论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我以前的同事去看了清华大学的荷塘后,和你表姐有相同的感受。你表姐的情况,我不清楚;但却知道那位同事的情况: 他是白天去清华大学看荷塘的,荷塘的景色尽收眼底;加上他是和同学一块儿去的,便少了些宁静,多了些喧嚣。朱自清却是一个人夜游荷塘, 光线自然没有白天亮,且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月光也是淡淡的,故朱自清看到的荷塘应该是朦胧的、宁静的。我的同事刚被提拔为中层干部,又被派到名牌大学进修,正在春风得意之时,自然没有朱自清的苦闷与彷徨, 所以他眼中的荷塘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物, 并没-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倾注他的内心情感;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却处处都打上了他情感的烙印。 作者借“荷塘月色”之景,抒“颇不宁静”之情,“荷”“月”之高洁正象征了作者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所以在《荷塘月色》中,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成了作者寄托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 你的表姐也好,老师的同事也罢,都没有像朱自清那样倾注情感,因而感受不到荷塘之美也是自然的事情了。 正所谓“醉眼看花花欲醉,泪眼问花花不语”啊。这样机智地为学生解疑释难,便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进而加深印象。●案例二:在《触龙说赵太后》的教学过程中,讲到触龙见到太后时并不直接谈长安君做人质之事,而是问饮食住行、求舒祺之事、论王位承袭,最后才谈到人质,这时,有学生小声地在下面说:“好假哟!”我灵机一动:让学生学习生存技能的机会来了!于是这样阐释道:对真假问题,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看待事物,我们也应看到事物的本质。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为了说退秦师,烛之武虽然时时刻刻想着郑国的利益,却口口声声说为秦国着想,终于保全了郑国。你能说烛之武对郑国的赤诚之心是假的吗?如果说坦言相告而让郑国灭亡成真, 那么我想郑国的百姓宁可要保全郑国的假,也不要将带来灭国之灾的真吧?在《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没有开门见山地提出人质问题,而是采用高超的进谏艺术说服赵太后,换来了齐国的救兵,保全了赵国。你能说触龙对赵国的耿耿忠心是假的吗?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们知道邹忌也没有直接谈及兴利除弊之事,而是从闺房小事说起,让齐王采纳了建议,换来了齐国的强盛。你能说邹忌对齐国-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热爱之情也是假的吗?从同一单元的三篇古文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进谏艺术的魅力, 亦即说话艺术的重要性。正如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那样: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在现实生活中,希望同学们多多学习烛之武、邹忌和触龙的说话艺术。与人相处时,希望同学们认真讲究说话的艺术;和人沟通时,希望同学们尽量做到“忠言亦动听,良药不苦口”。即使做不到,也应该有讲究说话艺术的意识, 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需要这种说话艺术和交际技能!这样机智地利用教学契机,便可不露痕迹地教育学生学习生存所必需的技能。●案例三:巧妙应对化解危机每个人都会犯错,教师也不例外,如果课堂上一旦出现失误, 教师必须保持沉着冷静,千万不能手忙脚乱。对于个别失误,教师可以不急于改错,而是恰当地利用自己的错误,引出一点教训,从而强化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更深刻的记忆。记得一堂语文课,教的是《孔子游春》这篇课文,课上拓展了有关孔子的故事,就讲到了《两小儿辨日》,有学生问到了到底是“辨别”的“辨”还是“辩论”的“辩”,因为我曾经在老的人教版教材上教过文言文《两小儿辨日》,所以不虞有他,我板书了“辨别”的“辨”,一个同学马上就提出了疑问: 既然故事是围绕两个孩子对太阳展开的辩论,那么这个“辨”似乎应该是“辩论”的“辩”。我愣住了,因为教材换过几版了,我的记忆也有了模糊,被他这么一说,觉得有道理,也疑惑了起来。怎么办?胡乱写一个,应付一下?可那多么不负责任;还是承认自己也有了疑惑?可那将会是对自己的威信多大的挑战! 这念头只-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自己的脑海里一晃而过,我瞬间作出了决定。我冷静地说: “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有道理,这就当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课后你们通过各种途径去查一下资料,确认一下用哪个‘辨’”课后,我也很认真地去查阅了资料,发现课题里的“辨”是“辨别”的“辨”。下一堂语文课上,我询问了查阅的情况,同学们很认真地汇报了结果,一个同学说: “我查了课课通,确认是‘辨别’的‘辩’。”另一个同学补充说:“我上网查了,题目里的‘辨’是‘判断’的意思,不是‘辩论’的意思,所以用的是‘辨别’的‘辨’,文章中的‘辩斗’,是说两个人正在辩论,所以用的是言字旁的‘辩’。”我用教学机智化解了一次教学危机,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案例四:特级教师徐善俊老师教《赤壁之战》一课,课文学完了,徐老师问学生: “大战结束了,周瑜在庆功会上会怎样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如果你是周都督,会说什么?同样,曹操也会总结这次大战失败的教训, 如果你是曹操,会怎样向部下作总结?”这时,一个小男孩举手发言: “我看过《三国演义》,曹操是个从来不认错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 ”一句话使课堂的气氛像凝固了似的,教学陷入了“困境”。只见徐老师先是一笑,继而表扬这位学生读书用心,然后说: “你说得对!咱们就不让曹操开总结会了。但是,你说曹操回去以后,独自一人会不会反省自己?咱们现在就把他的内心话掏出来,行不行?”这一问,课堂气氛顿时又活跃起来。学生把曹操的 “内省”说得一五一十。这里,我们不得不为徐老师的 “起死回生”的教学机智而喝彩!是的,在课堂上,-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随时会遭遇被学生问倒或有学生 “唱反调”的突发情况,这个时候,我们不少老师往往是来个“高挂免战牌”,来个“回避肃静”,这也就算“机智”应变过去了。但徐老师则不然,他没有轻易向学生 “屈服”,而是来个“回马枪”,这一招,使得课堂“峰回路转”“绝处逢生”,真是一个“无法预约的精彩”啊!俗话说:“把戏人人会做,各有巧妙不同。 ”同样,课堂上的教学机智,我想每一位老师都曾经历过处理过。但我们应该追求一种怎样的教学机智呢?是 “雕虫小技”还是“大雪无痕”?是“故弄玄虚”还是“点石成金”?还是让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感悟,不断历练,共同追求教学机智 “炉火纯青”之境界吧!案例五: “平等和谐,共同讨论”生:我有个问题,那个“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师:你是问我,还是问大家?生:问大家。师:好,大家谁帮助她回答一下。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这个“紫色”到底指什么?生:我以为紫色是一种痛苦的、压抑的颜色,紫色给人的感觉非常压抑,不痛快。生:我认为紫色是一种高贵的颜色,比如有的足球队穿的球衣就是紫色的。生:我记得古代的官服也是紫色的,也是高贵。-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是指苦涩。我曾看过诗人的访谈录,他在谈到这首诗时说过 “紫色”是一种冷色调,引起人的心理反映是苦涩的。生:我认为紫色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色, 红色表示大堰河活着时非常有热情, 像火一样,温暖世界,是尊贵的,而蓝色表示她死后非常安详。师:看来你对颜色非常有研究,你能说说各种颜色的含义吗?比方白色象征什么,绿色象征什么,蓝色象征什么,等等。生:白色象征纯洁,绿色象征生命,蓝色象征海洋,也表示安静。师:有道理,你的思路非常独特。并且真的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也是就是说,不能单纯强调紫色只代表一方面,紫色实际上是两种意义的综合。生:老师你的意见呢?师:老师补充一点学术界的“观点”,艾青诗中用了大量颜色,艾青用颜色的规律一般是,用暖色调代表光明、温暖、信念,用冷色调代表苦难、大地、忧郁等等。紫色是一种冷色调,所以不能仅仅理解为高贵。 反观自己的那次失败的教学经历,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对比案例(6):自以为是,“扼杀”创新。我在教鲁迅先生的名篇《祝福》时,有关祥林嫂之死的理解,我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哪些人与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然后我花了很多时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各色人等,如鲁四老爷、四婶、大伯、卫老婆子、柳妈等。很多学生都一一指出了这些人都不同程度上伤害了祥林嫂, 成为祥林嫂死因的一部分。我一一肯定了大家的见解,正当我觉的大功告成,想要鸣金收兵时,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有个学生提出了不同见解, 他说祥林嫂是自己害死了自己, 这是-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从未想过的答案。当时马上下课了,这个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又不是很流畅, 所以我没有仔细推敲他的意思,甚至觉得他的这种故作惊人之语有点哗众取宠的意思,就没理会他,而只是让他回去再熟悉一下课文, 然后按照自己的设想作了自以为精彩的总结。直到课后碰到他,随口问他的时候,他又一次较为具体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时,我才恍然大悟,恨得捶胸顿足,意识到了自己的武断。他说祥林嫂面对婆婆的逼嫁,以死抗争来捍卫自己所谓的 “贞节”;她把自己所受的种种压迫归结于自己的“真傻”;最可悲的是她竟然迷信柳妈的一派胡言, 到土地庙去捐一道门槛去代替“一世罪名”的自己让人践踏,以求一生的轻松。所以祥林嫂对自己的死负有完全的责任。 当然他也指出祥林嫂是时代的牺牲品, 就象优化中有引用的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先生的一段精辟论述: “(《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反思:以上这则教例充分体现了韩军老师高超的课堂驾御能力和教学机智。当学生创造性的提出“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的问题时,他事先可能没有预料到的,他的课前“预设”未必“成竹在胸”。在这种情况下,他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并没简单地敷衍过去,先是巧妙地把问题抛给学生。 于是学生之间展开热烈的探讨,从颜色带来的情感感受等方面来谈, 形成了很多精彩的观点。此时他并没有做出评价,而是当那个学生提出了 “紫色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并说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之后,韩老师抓住时机,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巧妙地把他的观点融进自己的教学中。 他肯定了学生对问题理解的独特性和完整性,最后很自然地补充了点学术界的 “观点”,让学生对-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我想这堂课的亮点在于他能够利用意外情况与讲授内容快速的合理的契合,借题发挥做“文章”。而且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和对话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 思考的大脑,然后让感情融会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最后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 这种灵感性的发挥创造,是课前备课在课堂上的随时延伸,是教师各方面学识积累,各方面修养及激情瞬间的高度的凝合。通过比较韩军老师的这堂课显示出的课堂机智,反观自己的失误,我是显得那么笨拙,那么幼稚。虽然这个同学的观点有些偏激, 但是的确他对课文的挖掘更深刻,比我要更胜一筹。而且他的最高价值就在于不受传统思维和习惯思维模式的束缚,敢于想人之所未想,从而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如果当时我能够耐心地倾听他的发言, 在全班同学面前鼓励他这样富有创造性的答案的话,那效果该有多好啊。这既能够充分肯定他,也能鼓励大家质疑,创新,同时也能让全体学生深化对文章的理解。我只要 适当“露拙”一些,换来的将是同学们更积极的讨论与和谐的创新气氛。究其失败的原因除了课堂驾御能力不强和各方面素质还有待提高之外,缺乏变通的能力,缺乏那种相机引导的教学机智是问题的关键。我太自以为是了,低估了学生的智慧,没有做成学生心灵海洋的推波助澜者, 而成了学生心灵火花的毁灭者。我想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看法,并努力想办法弄清楚学生的真实想法;而且要对症下药,像韩军老师那样本着平等对话的态度与学生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并且在和个别生对话时注意吸引其他大多数同学也参与其中, 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和对话氛围,把说服个别学生的过程转化成促进全班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 问 语二、提问的方式1、直接提问。直接提问是最为便捷地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程度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迅速了解教学反馈的方法。所以运用非常广泛。例:师: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魏源代表哪一个阶级哪一部分人的思想?齐答:代表一部分地主阶级进步知识分子的思想。师:很好。代表一部分地主知识分子(板书)的思想。他们具有什么思想?请××同学看书回答。生:他们开始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认识到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势力的威胁, 要求改变现状和学习外国。这里老师所提的两个问题就是直接提问。 第一个问题要求直接回答魏源思想代表的是谁?第二个问题要求直接回答那一部分人有什么思想。2、间接提问。钱梦龙老师在教《多收了三五斗》时提问: “有人认为:要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生活,写‘少’收了三五斗不是更好吗?或者更进一步写一个大灾年,颗粒无收,农民卖儿卖女,逃荒要饭,不是更能反映出农民生活的悲惨吗?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这是从反面提出假设,它比直接提问显得更灵活,而且更隐蔽,更能启发学生往深层次思考。如果换成直接提问: “为什么作者用多收了三五斗反映农民的悲惨生活?” 两种问法答案虽然差不多,但启动学生思维的效果却大不相同。3、升级式提问。是指一组提问语,按照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地形成梯形结构,由-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逐一向学生提出,借以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例一位历史老师上新课时给学生提出了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层层剥笋,由易到难,最后一个问题直接导入新课。师:中国近代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齐答: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师:对!再请同学们回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起了什么变化?齐答:从封建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师: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生: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师:那么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生: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师:对。自从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我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思想文化是社会经济的反映, 并为它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思想文化也必然要引起变化。下面将第一章:思想和文化。4、跟踪式提问。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一直达到理想的结果,得到满意的回答为止。这种提问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 也体现了教师的提问应变技巧。 教师只有在对所教内容精熟研究的基础上才能自如地进行跟踪式提问, 不然就茫然不知所措。例一位地理教师在讲解植被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时就成功运用了这种提问技巧。师:森林被破坏后,气候会受到什么影响?生:那会气候恶劣,雨量就不稳定。师:气候恶劣,对地表有什么影响?-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地表侵蚀,水土流失就严重。师:水土流失有什么后果?生:会引起淤塞河道,引起涝灾。师:这对农业会带来什么影响?学生的回答不言而喻,正是教师所要讲解的内容。这种自然跟踪式推进提问所获得的效果远比教师的一人独讲好得多。5、导研式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既定程序连续地引导学生对某问题进行思考、研究的提问语。钱梦龙老师在教《词义》时有这样一段导研式提问。师:今天我们学习知识段文《词义》。先拿一些东西给同学们看看。(手拿一本书)这本是什么书?齐答:语文书。师:(拿另一本书)这本是什么书?齐答:英语书。师:如果着这两本书并在一起,你们叫它什么?齐答:书。师:说得范围小有一些。齐答:教科书。师:(手拿一本词典)这本是什么?齐答:词典。师:它是不是一本书?生:是书。师:什么书?-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答:工具书。师:三书并在一起叫什么?齐答:书。师:对啦,语文书、教科书、书,词义所指的范围一点点扩大了。 (拿几张报纸)这是一本书吗?齐答:不是,是报纸。师:为什么它不是书?生:因为少。生:一堆报纸也不能叫书。书是有封面的,报纸没有封面。生:不一定。假如我有一本书,封面撕掉了,但总还叫它是书。画报也有封面,但就不叫书。生:书是装订成册的著作。师:(手拿一本练习簿)这不是也有封面吗?但就不叫书。 书是装订成册的著作,你大概是从词典上看来的吧? (该生点头)作为一本书首先要装订成册。 同时还必须具备另外一个条件:是著作。书是装订成册的著作。这是书的定义。现在请你们给教科书下个定义。生:教科书是用于教学的装订成册的著作。师:对!再请你们对语文书下定义。生:用于语文教学的装订成册的著作。师:对啦。这里又多了一个限制成分。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现象。从“书”到“教科”再到“ ”语文书”,它们的范围怎么样?齐答:缩小。-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那么它们的词义呢?是一步步地具体呢,还是一步步地笼统?齐答:具体。师:你们又发现了一种现象:范围越小,词义怎样?齐答:词义越具体。师:那么范围越大呢?生:词义越笼统。钱梦龙老师利用导研式提问语,引导学生自己得出了很难三言两语就讲清的问题答案,由此可以看出导研式提问语在比较抽象的知识教学中的作用。-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问语下表,可供我们设计提问时参数:问题的等级等级问题的目的举例回忆:先前所学知1、流经伦敦最宽的河流叫什么名字?识的回想2、白天能看见太阳吗?理解:运用知识表1、指出蚂蚁与蜘蛛间的差异。初级明理解,不要联想2、描述一支铅笔的主要特征。到其他概念1、如果,7—2X=6,那么X=?应用:运用知识通2、如果重力=质量X加速度,那么当人向上过某种途径解答问抛起来时,重力会发生什么变化?题分析:“为什么”类1、解释为什么鸟啄与它们吃食的习惯相吻型问题是根据事实合,请举例说明。得出结论2、乳脂比牛奶轻的根据是什么?高级综合:运用创造性1、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控制一个人性的方法组合思想,作儿童出几种同等概念的2、如果一个人第二天醒来仅剩下一只左手,回答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评价:作出有价值1、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第六学级“A”水的判断与评价平中占有一席之位吗?2、为了社会的发展,无论人们是否信仰基督教,基督教的教学是否有必要,请讨论。-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引自《教师应用心理学》 [英]邓尼斯·恰尔德著,蔡笑岳等译,科技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出版,第 85页。课堂作业:用提问法讲授课文《愚公移山》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翻译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 “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 ?”(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 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 ?”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 “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 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一、钱梦龙简介1956年,我因教学成绩比较突出,被评为优秀教师,并被指定在全县优秀教师大会上宣读了题为《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常规》的论文。这篇论文,标志着我的语文教学改革意识的觉醒。我在 1980年以后陆续提出的“自读”、“教读”等概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观,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语文导读法”,追根溯源,都可以从我的自学、体悟的历程中找到依据。由此我想:一、一个人在中学(尤其是初中)阶段打下厚实的语文基础,知识面广,能读善写,对他今后(乃至毕生)的发展,其作用比通常想象的要大得-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二、一个教师如果能从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悟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他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教育艺术家或教学的艺术家。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绝对意料不到,1979年下半年一次突然到来的机遇,一下子把我的名字和“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联系到了一起。记不得具体日期了,上海市教育局决定在我当时供职的嘉定二中召开上海郊区重点中学校长现场会,会议的一个内容大概是研究课堂教学问题, 并要求所在学校提供上课的实例。当时全校教师都做好了开课的精心准备。 我因负责学校的黑板报工作,校长要求在开会前必须更新全校黑板报的内容, 忙得我连备课的时间也捞不到。我想:反正我平时就这么上课,校长们来听我的课,就请他们吃一顿随意的“家常便饭”吧。有了这样的精神准备,心里也就坦然了。想不到开会那天来听我课的校长还特别多, 把个大教室挤得满满的。我执教文言文《愚公移山》。我教文言文,从来不用串讲法,而是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体会文言词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这样教读文言文,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后来我用同样的方法在杭州教这篇课文,教学实录在《语文战线》杂志发表后,当时上海市教研员徐振维老师这样评价:“钱梦龙《愚公移山》的教学震动了大江南北。”福建省教科所程立夫告诉我,他们曾把《愚公移山》教学实录作为学习资料印发给全省语文教师参考)。想不到这顿“家常便饭”引起了市教育局领导和校长们的浓厚兴趣,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过后不久,市教育局主持的重点中学教导主任会议又在我校召开,又听了我执教的文言文《观巴黎油画记》,又获好评。-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过去也就过去了,我根本没放在心上。想不到 1979年底,校长给了我一份“上海市特级教师申请表”让我填,说是县里推荐我为上海市特级教师。老实说,表我是填了,但自知只是填填而已,根本不抱任何希望。因为这是建国以来首次评特级教师,挑选特严,比例是三万分之一(三万名教师中评出一名),而我的条件又太差:学历初中毕业;政治身份“摘帽右派”(当时“右派”还未改正);在市里又毫无知名度。但更出乎意料的是,经过评审委员会的严格审查,一轮轮地淘汰,最后留下了 36名幸运者,我居然也名列其中 !有人说,钱梦龙的机遇好,如果没有那两次市级会议的听课, 他怎么可能脱颖而出。此言有理。但我更信奉生物化学奠基人巴斯德的一句名言: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所展示的虽然只是短短的两堂课, 上课前也没有精心地备课,但为了上好这两堂课,我却准备了几十年 !事实上,从我走上讲台、摸索适合我的教法的第一天起,我就已经在“时刻准备着”了。【人生历程】时光回溯到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从小学到初二,钱梦龙都是出名的“差生”。他回忆:“我小时候笨得出奇,现在想起来还会脸红⋯⋯记不清报告单上挂过多少‘红灯’,从小学到初中二年级,竟创下了累计留级四次的‘辉煌记录’ !”这个被老师们定论为“聪明面孔笨肚肠”的学生,在初二之后,学习成绩却奇迹般地出现了转机。一位叫武钟英的国语老师用一本字典改变了钱梦龙的人生轨迹——一天放学以后,武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拿起一本《王云五小字典》,对他说:“老师们都说你笨,如果你能学会查字典,就能证明你不笨。”武老师交给-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一项任务:每教新课之前,把课文中生字的音义从字典里查出来, 抄在黑板上供同学们学习。这一鼓励一抄写,他成绩报告单上的评语在毕业时变成了 “该生天资聪颖”。195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刚初中毕业的钱梦龙阴差阳错地成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他一开始就不甘心当个混饭吃的教书匠。 在他心底,有一杆标尺——当一个像武老师那样的对学生倾注爱心的好老师。这一杆时时量出他差距的高高的标尺,成了当时对语文教学一窍不通、 知识储备也远远不够的钱梦龙做一名好老师的原动力。他设计出了一种既适合自己的实际水平、 又有个性的教法:鼓励学生自己学。“当时我想得很简单、从武老师教会我查字典开始, 是自学帮我学好了国文,这也肯定能帮我的学生学好语文。”于是, “怎样教会学生读书”成了钱梦龙语文教学的一个执著的“努力方向”。一线语文老师普遍认同这样的事实: 语文难教。钱梦龙在从教几十年后曾列举了三条难教的理由:一是最容易受批评;二是考试特烦琐,刁钻古怪的题目,无所不包的“知识体系”,使师生都有防不胜防的恐惧感;三是教学目标最难把握。对此,他发出这样的沧桑之叹:教语文是“戴着镣铐跳舞”。但他并没有停留在悲叹之中, 而是积极寻求突破,喊出了“戴着镣铐也要跳好舞”的响亮口号。这一舞,就是五十多年。不安于现状的跋涉者-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在1986年,华东师范大学的谭惟翰教授就评价说: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是个“不安于现状”的语文教师,他不满足于做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而立志做一个“语文教学的专家”。二、《愚公移山》教学实录(片段)钱梦龙师:上一课(注:指正式上课前用 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同学们学习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现在我们先一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好吗?(学生齐声朗读全文。读毕,有学生提出“亡”字错读了“ wáng”,教师让同学们共同订正。)师:下面请同学们提提看,在自读中有什么问题。生:“河曲智叟”的“曲”是什么意思?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生:(读字典)曲,就是“弯曲的地方”。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生:河曲。师:对。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你们看,有些问题一请教字典就解决了。还有别的问题吗?生:第一段里的“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为什么这里用个“本”字?师:嗯,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生:因为太行、王屋二山后来搬走了,不在这个地方。-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得真好!这个“本”字是跟后文相呼应的。这个问题提得好,解决得更好,说明同学们能够思前顾后地读文章了。(随机指点读文方法。榜样取自学生,也许比空谈方法效果略胜。)生:“残年余力”是什么意思?师:噢,残年余力,谁能解释这四个字?生:“残年余力”是说老人力气不多了。师:好,意思讲对了!这个“残”字,我们来明确一下它的含义,好吗?请查字典。生:(看字典回答)残,就是“剩余的”。师:“残”跟“余”在这里意思是一样吗?生:(齐生)一样!师:一样,对了!愚公快九十岁了,余下的日子不多了,剩下的力气也有限。再请大家说说看,“以残年余力”这个“以”怎么讲?生:用,因。师:这样解释,在这里适用吗?你说!生:这里解释“凭”好。师:对,解释“凭”好。“以”作“凭”讲,文章里还有别的例子吗?(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再找别的例子,促使学生举一反三,把知识学活。下面找“之”字属同一意图。)生:愚公妻子讲的“以君之力”,这个“以”字用法一样。师:对!还有没有问题了?生:“出入之迂也”,这个“之”字不会讲。-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噢,这个“之”的用法可能没有学到过,大概都不知道吧?生:“之”是结构助词。师:讲得很好!我以为没有人知道了。是结构助词,不过这个结构助词用法有点特别,你们看,如果要翻译这个句子,这个“之”字要不要翻译出来?生:(齐生)不要!师:那怎么译法?生: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师:讲得对!你们看前面还有没有同样用法的“之”字?生:“北山之塞”的“之”,用法一样。师:找对了!同学们还有别的问题吗?(稍顿)没有问题了?很好,说明大家都懂了。你们看,许多问题大家一起来思考, 不是都解决了吗?这说明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是能读懂这样的文章的。 (趁势给以鼓励,既是总结上面的活动,更是为了进一步活动的需要。)现在,老师来问你们一些问题,看大家真的读懂了没有。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先来把它们列出来,大家一起说,我来写,好不好?(从列人物表开始,使学生觉得入门不难。)(学生们纷纷提出,黑板上最后出现了一个人物表: 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个人物表。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学生纷纷答,有人说“九十岁”,有人说“九十不到”。)师:到底是九十,还是九十不到?生:(齐声)不到。师:不到?从哪里知道?-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年且九十”,有个“且”字。师:且,对!有的同学看书仔细,有的同学就有些粗心。那么,这个智叟是年轻人吗?生:(齐声)老头。师:怎么知道?生:(齐声)“叟”字呀!师:啊,很好。愚公何智叟都是老头子。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生:七八岁。师:你又怎么知道的?生:从“龀”(chèn)字知道的。(田注:小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即换牙。 )师:噢,龀,这个字很难写,你在黑板上谢谢看?(生板书)写得很好。 “龀”是什么意思?生:换牙。师:对,换牙。你看这是什么偏旁?(生答:“齿”旁。)孩子七八岁时开始换牙,同学们不但看得仔细,而且都记住了。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他爸爸肯让他去吗?”此问的本意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掌握 “孀妻”、“遗男”二词,问在此而意在彼,谓之“曲问”。前面问“愚公有多大年纪?” “智叟是年轻人吗?”都是曲问的例子。问题“拐个弯”,容易激发思考的兴趣。)(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他没有爸爸!”)师:你们怎么知道?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对!“遗男”是什么意思呢?生:(齐声)孤儿。师:对了!,这个孩子死了爸爸,只有妈妈。你们看书的确很仔细!再请你们计算一下: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生:五个。师:你们怎么知道五人?生:一个愚公,一个遗男,还有他的三个子孙。师:三个什么样的子孙?生:三个会挑担的,“荷担者三夫”。师:你们怎么知道愚公自己也参加了呢?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是愚公率领子孙去的。师:啊,讲得真好!那请你们再说说看,“遂率”前面省略了一个什么句子成分?生:主语。师:主语应该是什么?生:愚公。师:好!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主语补出,人数很清楚,一共五人。人物我们搞清楚了,下面再看看,这个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人及事,后又由事论人。)生:(齐声)移山。师:这件事做起来难吗?从文章里找出句子来说明。生:很难。文章里有“高万仞”、“方七百里”两句。“高万仞”就是很高的意思,“方七百里”就是方圆面积七百里。山又高又大,很难移。-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的很好。移山的任务越艰巨,就越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这张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 来看看他们对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 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生:愚公妻和智叟,他们两个人的态度差不多,差不多吧?好,我们先把他们两个人的话一起读一遍,比较比较,看看两个人的态度究竟是不是一样?生:智叟讲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讲。师:你再说说看,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生:倒装的。师:那么不倒装该怎么说呢?生:汝之不惠甚矣。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生:强调愚公不聪明。师:对,把“甚矣”这个表示程度的副词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这里有一点不同。(不同之一)我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生:(齐)君。师:那智叟称愚公?生:(齐)汝。师:这两个词有何区别吗?生:“君”表示尊敬,“汝”很不客气。(不同之二)师:嗯,好!我再把“汝”讲一下。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看不起的意思。 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生:智叟看不起愚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师:对,这又一点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吗?生:还有两句讲得不一样。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生:愚公妻说愚公不能把小山怎么样; 智叟说连山上一根毛都不能动, 有点讽刺的意思。师:啊,讲得好。这里的“毛”字,是什么意思?生:小草。师:请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特许经营合同
- 2024年度某旅游公司导游试用期劳动合同
- 车身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建筑工程施工设备采购合同
- 纸制旗帜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
- 纺织品测试机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工地食堂健康餐食推广与运营承包合同
- 2024年度新能源汽车专利许可合同
- 2024年度企业招聘与人才测评服务合同
- 篆刻课件完整版本
- 小米公司CIS设计
- 2024版国开电大本科《行政领导学》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 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会课件
- 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 神经内科脑梗死一病一品优质护理汇报
- 药食同源食品项目投资计划书
- 表演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甜点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 新版矿山救护队标准化考核知识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高空坠落的急救方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