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宜宾市草堂初级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苏格拉底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苏格拉底这些话的政治意图在于A.反对轮番而治
B.提倡男女平等
C.主张人民主权
D.宣扬人文精神参考答案:A据材料“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可知,苏格拉底主张有才能的人治理国家而不应该抽签选举,从而看出其反对轮番而治,即A。B是对材料断章取义的理解,排除;C、D在材料中并未涉及到人文精神,排除。故选A。2.下表反映了欧洲移民的迁移状况,其原因包括欧洲移民迁移状况表目的地时间范围人数阿根廷1856~19326400000加拿大1821~19325200000巴西1821~19324400000澳大利亚1861~19322900000英属西印度群岛1836~19321600000南非1881~1932900000新西兰1851~1932600000①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宗教迫害②开辟新航路发现了新大陆③目的地的人口比较稀少④生产率增长和医学进步导致欧洲人口急剧增加⑤铁路和轮船能将大批人运过海洋和大陆A.①②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C3.阅读表2《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以下对表格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茶(万磅)丝(包)1845年8019132201851年9919230401853年1012292896
A.中国茶、丝加工水平高,竞争力强
B.中国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C.中国工业品出口量呈现增长的趋势
D.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参考答案:D。材料表明中国的原材料出口增加。说明随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断强加,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4.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直接进口各国棉布价值百分比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可以用来佐证
A.一战之前中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B.一战期间日本扩大在华经济侵略C.一战期间中国棉纺织业发展迅速D.一战以后英国在华贸易持续下降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可知,一战期间中国从日本进口的棉布价值百分比不断增加,且占据第一位,体现日本利用一战的时机,扩大在华经济侵略,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国从各国进口棉布价值比重,而不是中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排除A。材料中没有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的情况,故无法推断一战期间中国棉纺织业发展迅速,排除C。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一战以后英国在华贸易持续上升,排除D。点睛:表格类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解答应该充分注意表格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表格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表格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中国直接进口各国棉布价值百分比表”中的相关数据即可。5.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但此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县委讨论,最后又有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有可能正确的是①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有可能是虚构史实②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③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④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参考答案:B6.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走向破裂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利益的冲突
B.社会制度的不同C.意识形态的对立
D.处置德国的分歧参考答案:A二战后,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也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故A项正确;社会制度的矛盾很重要,但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注意“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意识形态的矛盾很重要,但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注意“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1947年,美苏“冷战”开始,随着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美苏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1949年,德国被一分为二,因果混淆,故D项错误。7.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A.太原会战B.百团大战C.平型关战役D.武汉战役参考答案:B【详解】本题关键词是“广阔地区”“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由此判断大致的战役发生地及其指挥方。由材料“对……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可推断该战役主体为共产党领导军队进行游击战。太原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一场重要战役,故A项错误。抗战时期彭德怀在广阔华北地区指挥了百团大战,中共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抵抗了半数以上侵华日军。以上符合材料信息,故B正确。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由材料“分散于广阔地区”可知,材料所指战役发生地不是平型关,故C错误。武汉会战亦是抗战初期国民党领导的著名战役,故D错误。8.按正常的程序,唐代诏令从草拟到实施应先后经过
(
)
A.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
B.尚书省一中书省一门下省C.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尚书省
D.尚书省一门下省一中书省参考答案:A略9.“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论述出自
A.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B.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C.列宁《四月提纲》
D.邓小平“南方谈话”
参考答案:D略10.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但事实恰恰相反,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在了70年,成为法国的“长寿”共和国。导致第三共和国“长寿”的原因不包括A.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政治体制之争已不复存在参考答案:D11.“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蕴涵的观念是A.天人合一B.天圆地方C.一人得道,鸡犬升天D.皇权至上参考答案:D“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反映出皇权至高无上的理念,故D项正确;“天人合一”指的是“天道”和“人道”是合一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天圆地方”的观念,故B项错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故C项错误。12.1907年开始筹备成立的全国的商会联合会,就是要把全国的资产阶级(当时这部分人成为了要求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都联合起来。武昌起义爆发以后,这部分人大多数都同情或者支持革命了。这说明当时的中国A.革命时机趋于成熟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族危机空前严重D.改良主义思潮成为主流参考答案:A【详解】材料中“把全国的资产阶级”“都联合起来”“这部分人大部分都同情或者支持革命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前后,随着清末政治社会矛盾加剧,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清政府已完全孤立,中国的革命时机趋于成熟。故答案为A项。B项,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C项,表述片面,当时不仅仅有严重的民族危机,同时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排除;D项,材料不能体现改良主义思潮,排除。【点睛】武昌起义成功的必然性因素:a.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发动武装起义,使清朝封建统治动摇,并造就了新军革命党人的自主精神。b.是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奠定了革命的群众基础;“预备立宪”的破产,使清政府陷入众叛亲离、四面楚歌的窘境,王朝的末日终于来临。13.《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参考答案:考点:9S:抗日战争.分析: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材料中的“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表明题干要求回答的是解决民族危亡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指的是全民族的抗战,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4.下表是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洋纱输入的情况。据此推断洋纱的输入A.瓦解了传统小农家庭“男耕女织”的生产结构B.便利了洋布对华大量倾销C.加速了家庭纺织业的纺织分离D.满足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依据图示信息及所学可见,19世纪70年代初至甲午战争前洋纱输入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80、90年代初期出现了成倍的增长。洋纱的输入的大增必然造成圡纱在中国市场上逐渐消失,加速了中国家庭纺织业的纺织分离,故选C。A项应出现在鸦片战争后,故排除;洋纱倾销与洋布问题不同,故B项错误;尽管洋纱倾销与民族工业需求相关,但在甲午战争前民族工业并无迅速发展的现象,与材料中洋纱销量大增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15.《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据此可知A.宗法制度自此建立起来B.分封制以屏护周朝为目的C.分封对象都是宗族血亲D.血缘亲疏是受封等级依据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据材料“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分封制以屏护周朝为目的,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制度自此建立起来,故A排除。分封对象不都是宗族血亲,也有功臣等,故C排除。血缘亲疏是宗法制的特点,与材料无关,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适当扩展相关知识。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属于政治制度范畴。16.1789年,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然而,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日子。因为在那天A.第三等级召开了国民会议B.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C.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D.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参考答案:C17.(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比较多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已经出现C.商品贸易以服务耕织为主
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参考答案:D18.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般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下列结论不符合此观点的是(
)
A.西欧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
B.西欧树立起工业文明的形象C.为商业资产阶级开辟新的贸易场所
D.开辟人类文明连结的新航线参考答案:B19.从政治文明及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是①对中国原有政治体制的强烈冲击
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破坏③使中国人开始较为正确的认识世界
④使中国人开始接受西方民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参考答案:B略20.近代北京民风保守,19世纪末人力车引入之初,人们不愿接受。据记载:“当时人都不肯雇佣,妇女尤以坐人力车为羞耻。”但不久人们发现人力车轻便、快捷、价廉,远过于通行骡车,“风气大变,坐车人日见增加。人力车厂也随之各处林立,营业甚为发达。”这说明()A.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B.近代北京的交通日益发达便利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D.民众生活受政治局势影响巨大参考答案:考点: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这交通工具的进步.考查新式交通工具对传统观念的冲击作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19世纪末人力车引入之初,人们不愿接受”可知,反映工业革命成果应用速度慢,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不久人们发现人力车轻便、快捷、价廉,远过于通行骡车”可知,出行多靠骡车,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当时人都不肯雇佣,妇女尤以坐人力车为羞耻”、“风气大变,坐车人日见增加”可知,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故C项正确.民众生活受政治局势影响巨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C.21.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首先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是A.安徽、四川——广东、福建
B.四川、广东——浦东、安徽C.广东、安徽——江苏、浙江
D.四川、浙江——福建、浦东参考答案:A22.左图的标题是“谁使物价涨”。下列对该漫画的解读错误的是A.该画出现在20世纪中期B.物价飞涨导致人民币贬值C.官僚资本的盘剥是主要原因D.内战后期该现象更加严重参考答案:B23.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参考答案:C略24.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你认为最主要是因为下面哪一点?A.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B.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参考答案:D25.以下哪项表述是对“朝贡贸易”的准确理解?A.朝贡贸易展示了天朝威仪 B.朝贡国可来华自由贸易C.各朝贡国贡期一致 D.政府在朝贡贸易中获利甚多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考生对朝贡贸易理解。朝贡贸易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贸易行为,其原则是“厚往薄来”,所以A项正确,D项错误。“朝贡贸易”的主导者是明清政府,各国朝贡的贡期也不一样,故B、C错误;【考点定位】明朝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明清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的特点26.西汉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通过:A.贵族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参考答案:B27.厦门被开放为通商口岸以前,产自江浙和福建的棉布十分畅销,但自从开埠通商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土产棉布质量的下降B.洋布洋纱的冲击C.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D.交通运输的不便参考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自从开埠通商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物美价廉的洋布洋纱对中国棉布的销售产生了冲击。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未体现土产棉布质量的下降,排除;C项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与题无关,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交通运输的不便,排除。28.下列关于一战前科技成果应用于军事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人类科技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B.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的需求C.为世界规模的战争创造了条件D.增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参考答案:A科技成果应用于军事取决于人的主观因素,不是科技发展的必然属性,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B项是一战前科技成果用于军事的背景,C、D两项是科技成果用于军事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科技成果不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A项表述过于绝对,应该是人类科技发展进步为科技成果应用于军事提供了可能。29.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参考答案:D【详解】材料反映出国王仍然保留“媾和与开战的权力”等某些名义权力,故D项正确;光荣革命后,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并未完全剥夺,因此国王“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这与光荣革命成果受到挑战无关,故A项错误;“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反映出国王已经不可能专权,故B项错误;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内阁不对国王负责,排除C项。30.国家颁发右图凭证的目的是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B.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打击不法商人,整顿经济秩序D.保持多种经济成份,促进经济恢复参考答案:B略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有学者认为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外交经过了立国外交(1949﹣1978)、建国外交(1978﹣2012年)、强国外交三个不同时段和三种不同形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立国外交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新中国能够站得稳,国家不被颠覆,政权不改变颜色。为了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在具体外交战略和方式上采取相应的形式,体现得比较明显的是结盟外交、斗争外交、革命外交。材料二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对外战略和外交实务转变为为经济建设服务。建国外交为中国利用和平稳定的战略机遇期,赢得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迅速增强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利益和抢抓和平稳定的战略机遇期,有可能会影响领土问题、历史问题和其他政治安全问题的解决和利益的捍卫。材料三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对国家利益的诉求更加全面,往往将发展、安全、主权利益并列提出。未来的外交关键词将会是责任外交、全球外交、强国外交。所谓责任外交,是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地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扮演更为积极的国际角色,并展开相应的国际行为。所谓全球外交,就是随着中国国家利益分布的全球化,中国有必要从全局着眼,展开全球性外交行动。强国外交,就是拓展中国国家利益光谱,确定并扩大重要和核心的国家利益,使之服务于中国日益强大并保持居于世界前列地位的外交行动。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结盟外交的主要表现。20世纪70年代,为对付苏联,中国和美国、日本关系正常化,列举主要史实。(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与联合国合作开展责任外交的主要表现。21世纪以来,为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组织了哪些重要会议以推动全球外交?(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在三个阶段外交的主要着眼点有何变化。参考答案:【解答】(1)从材料和所学知识明显可以看出新中国初期我国外交结盟主要表现为:提出了一边倒的方针;1950年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70年代中国为了对付苏联和美国日本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史实,结合书本知识解答即可。(2)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我国与联合国开展责任外交的主要表现为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外交。21世纪以来,中国组织的国际外交会议推动全球外交基本表现为: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3)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在三个阶段外交着眼点的主要变化是从维护国家安全到为经济建设服务到发展,安全,主权利益并重。故答案为:(1)表现:提出一边倒的方针;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事实: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交;1972年中日建交。(2)表现: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外交。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3)变化:从维护国家安全到为经济建设服务到发展,安全,主权利益并重。32.近代以来,各国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逐步发展和完善。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人教版教材》材料三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教版教材》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什么原则?其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民主精神?(3)材料三以法律形式确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54年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层陶瓷片式电感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24版)
- 融文:2024撰写现代化PR报告的专业指南
- 荣泰煤矿6-2中煤大巷煤柱回收开采方案
- 水源地合理开采及恢复机制研究
- 广州-PEP-2024年11版小学4年级上册英语第6单元测验试卷
- Python程序设计实践-教学大纲、授课计划
- 2024年电能仪表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预制菜分类原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 珠宝销售个人工作计划
- 新娘结婚致辞
- DBJ33_T 1268-2022 工程建设工法编制标准
- 钢结构焊接施工记录含内容
- 治安保卫重点要害部位审定表
- 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样表简版
- 小学档案资料目录
- 平方差公式(课堂PPT)
- 振冲碎石桩试桩方案泉港天佑项目2018.3.8
- 超星尔雅学习通《公文写作规范》章节测试含答案
- 11工作审批流程及权限
- 昆虫分类表汇总
- 综合组教研活动记录【精选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