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授课方案设计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授课方案设计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9/9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授课方案设计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授课设计设计: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认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知识与技术2.认识二氧化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3.认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授课目标经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解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感神态度知道温室效应,认识防备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用的举措,和价值观提高环保意识。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授课重点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复原性。授课难点二氧化碳与水、与石灰水反响。课时安排3课时总第课时授课流程授课内容与情境设计学生活动设计妄图第一课时【情境创立】老师在黑板上写出“CO”“CO2”,让学生察看化学式,找出二者在组成上和构造上的异同点。【小结】二者组成元素同样,但分子构造不同样样,由于构造不同样样,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样样样,从这节课开始,就让我们来共同认识CO和CO2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显现】拿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让学生察看,描绘其物理性质。1/9
培养学生物质微粒性的理解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授课设计设计: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现象:无色、无味的气体。学生察看、记录培养学生察看现【实验6-3】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象、获取化学知识的能力缓倾倒二氧化碳,察看实验现象。现象: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解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不能够焚烧也不能够支持焚烧。【实验6-4】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1/3体积的水,立刻旋紧瓶盖,振荡,引导学生描述现象、解析现象。现象:软塑料瓶变瘪。解析: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瓶内的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所以瓶子变瘪。【问题】由上述三个实验我们发现二氧化碳哪些物理性质?【小结】在平时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提问】由实验6-3说明二氧化碳既不能够焚烧也不能支持焚烧,这是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培养学生概括、小学生概括结能力【板书】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既不能够焚烧也不能够支持焚烧。【实验4】教师拿出已准备好的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的纸花,拿出其中的一朵,先喷水,今后惹起思虑、激发学再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紫色的小花生求知欲变成红色。学生思虑【提问】为什么紫色的小花会变成红色的呢?2/9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授课设计设计: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纸变红色。(2)水不能够使石蕊试纸变红。(3)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够使石蕊试纸变红。(4)水与二氧化碳反响的生成物能使石蕊试纸变培养学生发现问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响生成了酸。题、解析问题、解经过引导学生讨【小结】2.能与水反响生成碳酸。决问题的能力。论、沟通,概括。CO2+H2O=H2CO3【演示实验】将变红的小花从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拿出,在酒精灯上烘烤。现象:小花又变紫。【解析】碳酸不牢固,加热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板书】H2CO3=H2O+CO2↑【提问】翻开一瓶雪碧,能看到什么现象?怎样证明生成气体的成分?【小结】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污浊。【板书】CO2+Ca(OH)2=CaCO3↓+H2O【回答】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将该气【小结】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体导出,并通入澄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污浊,证明该气3/9
让学生深刻体验到生活中各处有化学,化学根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授课设计设计: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部署作业:课后习题6、7、8体是二氧化碳。第二课时【知识回首】1.回首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设计方案,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3.回首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引入新课】上节课学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大家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那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呢?【板书】3、二氧化碳的用途【阅读】学生读P119图文。【小结】植物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作气体肥料、干冰能够用作人工降雨。【解说】“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若是用飞机向云中散布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冷凝变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了,这就是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奇异。【过渡】二氧化碳在生产和生活中拥有广泛的用途,但对环境也产生必然的影响。【小结】4、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解说】二氧化碳自己没有毒性,但二氧化碳不能够供给呼吸,当二氧化碳高出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甚至死亡。4/9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授课设计设计: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解析】采用灯火试验。【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温室效应”?【知识纲领】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取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消失,进而使全球变暖。
【谈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枯竭的深井从前,怎样查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否会对进入的人的生命组成威胁?
使学生联系实质,将已有知识、经验总结出来上升至理论角度原因:人类耗资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碰到损坏。危害:两极冰川融化,使海平面高升,吞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荒漠化,农业减产等。防备举措:①人类应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②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干净能源;③鼎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低碳: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谈论】:平时生活中怎样才算是“低碳”?我们应该怎么做?
【阅读】P120-121认识“温室效应”和“低碳”。
激起学生关注环境的热情,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讲堂练习:P116-3。5/9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授课设计设计: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三课时【情境创立】我们在用煤炉做饭时,在炉口会出现什么颜色的火焰,你知道它是什么物质焚烧所发出的呢?这就是碳的另一种氧化物——氧化碳。
学生张开谈论成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课题3帮助学生即时巩【板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3)固知识学生做题二、一氧化碳(CO)(一)物理性质【引导】让学生经过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比较一氧化碳与空气密度大小。【小结】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提问】依照CO的物理性质怎样收集CO呢?【解析】不能够,由于CO的密度与空气密度凑近,最好用排水法,而且CO有毒,长时间收会集使实验者中毒。【过渡】认识了CO的物理性质后,我们来学习一下其化学性质。【板书】(二)化学性质6/9
【学生回答】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思虑】用向下排
宏观与微观结合,使学生印象更深刻、更震撼。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授课设计设计: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解说】煤气的主要成分就是一氧化碳,煤气能燃空气法可否可烧能说明一氧化碳拥有什么性质?行?【小结】1.可燃性【表达】纯净的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焚烧,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污浊的气体。【板书】2CO+O22CO【思虑】应该怎样样鉴别一氧化碳和氢气?【回答】把干冷洁净的烧杯分别罩在两种点燃气体的火焰上方,烧杯上有水珠的原气体是氢气,另一瓶是一氧化碳;也可将沾有石灰水的【提问】冬天取暖用煤,为什么会经常惹起煤气中烧杯分别罩在两毒呢?种点燃气体的火焰上方,烧杯壁上出现污浊的原气【小结】碳不圆满焚烧生产CO,CO与血红蛋白7/9
培养学生运用已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授课设计设计: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结合,使氧气不能够很好地与血红蛋白结合,令人体体是一氧化碳,另缺氧而中毒。一瓶是氢气。【板书】2.毒性【谈论】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阅读】P117碳)中掺入微量拥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露?一但泄露应该怎么办?【小结】翻开门窗通风,想法封闭阀门,严禁明火。【过渡】CO在高温条件下还能够强抢某些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这就是CO的复原性。【板书】3.复原性【表达】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①先向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约一分钟;②给玻璃管加热;③停止加热;④待玻璃管冷却,停止通入一氧化碳。现象: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污浊。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