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博-法硕法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1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2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3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4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考研考博-法硕法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1.甲为设立蓝天公司,以自己的名义承租乙公司的房屋作为蓝天公司筹备处的办公场所,约定租金2万元。蓝天公司成立后,乙公司对到期未付的租金()。

A.只能请求甲支付

B.只能请求蓝天公司支付

C.有权选择请求甲或蓝天公司支付

D.有权请求甲和蓝天公司承担按份责任

答案:C

本题解析:

《民法典》第75条规定,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未成立的,其法律后果由设立人承受,设立人为二人以上的,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第三人有权选择请求法人或者设立人承担。本题中,甲(设立人)以自己的名义承租乙公司的房屋,乙公司有权选择甲或者蓝天公司支付到期未付的租金。

2.首次以刑部作为中央主审机关的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元朝撤销了大理寺,以刑部取代大理寺,主持审判,使得元朝成为首个以刑部作为中央主审机关的朝代,明朝虽然恢复了大理寺的设置,但此时大理寺成为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故选C项。

3.公民参与合伙关系,()出资。

A.可以以劳务

B.必须用资金

C.必须用实物

D.必须用资金或实物

答案:A

本题解析:

[详解]依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合伙中各合伙人可以以资金、实物为出资形式,也可以通过提供技术性劳务来参与合伙。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实行为的是()。

A.不当得利

B.无因管理

C.侵权行为

D.债的标的的给付行为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主观上不一定具有发生、变更或消灭正常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但客观上能够引起这种后果的行为,如债的标的的给付行为、无因管理、先占、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侵权行为等等。注意:民事法律事实属于常考的知识点,希望考生能够区分民事法律事实和客观事实、自事实行为之间的差别。此别,考生还应当注意区分事实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由于事实行为不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因此,事实行为又称为“非表意行为”,这区别于民事法律行为。依通说,不当得利属于事件,而不是事实行为,故选A项。

5.甲用水果刀将人刺伤,被公安机关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这一法律关系的客体属于()。

A.物

B.精神产品

C.人身

D.行为结果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法律关系客体,即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行为结果是其种类之一。甲与公安机关之间产生了以其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为客体的行政处罚法律

6.所有权取得方式中,属于原始取得的是

A.继承遗产

B.受赠图书

C.收获庄稼

D.购得汽车

答案:C

本题解析:

原始取得也称最初取得,是指不以他人已有的所有权为根据从他人那里转移来的,而是根据法律规定所取得。与原始取得相对应的是继受(传来)取得,是指财产所有人通过某种法律行为,从原所有人处取得所有权。一般认为,前者包括劳动生产、收取孳息、没收财产、先占、拾得遗失物或发现埋藏物在没有所有人的归属、添附以及善意取得等;后者包括合同、继承、接受遗赠、征收等行为。

7.甲将乙交给他保管的照相机擅自出卖给不知情的丙,则此时该买卖合同的效力为()。

A.无效

B.效力待定

C.可撤销

D.有效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甲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因无权处分所签订的合同为效力待定合同,故选项。

8.甲因经营不善欠下巨额债务,为转移财产,与朋友乙伪造甲向乙借款200万元的借款合同,让乙向法院提起诉讼,第三人丙得知后申请参加诉讼。法院经开庭审理查明,该借款合同属于甲、乙恶意伪造的合同。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伪证罪

B.妨害作证罪

C.虚假诉讼罪

D.扰乱法庭秩序罪

答案:C

本题解析:

虚假诉讼罪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本题中,甲为逃避债务,与朋友乙捏造借款合同提起虚假的诉讼,符合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因此构成虚假诉讼罪。

A项,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本题中,甲乙所为行为并非发生在刑事诉讼中,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伪证罪。

B项,妨害作证罪是指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本题中,甲并未阻止证人作证或指示他人做伪证,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妨害作证罪。

D项,扰乱法庭秩序罪是指以法定方式实施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本题中,甲未扰乱法庭秩序,因此不构成扰乱法庭秩序罪。

9.试论《中华人民共同国侵权责任法》的意义和主要特色。

答案:

本题解析:

其意义是:第一,完善民事立法的重要举措,民法典的又一部支撑性法律,标志着中国的民法典初步成型;第二,全方面、多层次、立体化保护民事权益,突破大陆法系传统,体例和内容具有中国特色;第三,有利于预防和制裁侵权行为,减少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第四,着力民权,惠及民生,内容给力,彰显了我国立法的价值取向和法律文明的发展程度。《侵权责任法》的内容,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部真正关注民众、维护民权、惠及民生的法律。它以保护公民个体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无论是人身权益,还是财产权益,从人的伤害到物的损害,从医疗损害到交通事故,从高空坠物到产品损害,从网络侵权到环境污染,都是从关注和维护公民自身的私权利出发,对民众的衣、食、住、行、人身、生命、财产等物质方面的权利和精神方面的权利的维护,构成了《侵权责任法》的全部内容。它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立法的价值取向和法律文明发展的程度。有特色的规定包括:第一,首次明确提出“精神损害赔偿”。《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这一规定,是我国保护民事权利的重大突破与进步。在《侵权责任法》颁布实施之前,虽然我国司法实践中精神损害赔偿已经有了不少案例,但在我国民事立法中对精神损害赔偿没有明文规定。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民事立法内容上的一大缺失,也难免会给我国司法的审判工作加大难度。而《侵权责任法》对“精神损害赔偿”予以明确规定,就有着其他司法解释所不能具备的宣示作用,使得权利人在追求精神损害赔偿时有了更高效力的法律依据。第二,首次把“隐私权”概念引入法典,彻底解决了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无法可依的难题。随着社会迅速发展,普法工作的不断深入,权利意识的不断普及,公民对个人隐私的维护越来越重视,我国之前的民事立法并未对隐私权有明确的规定,这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公民个人隐私权的问题。而《侵权责任法》第二条开宗明义地把隐私权当作公民的民事权益列入法典,受到法律的保护。《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第六十二条具体的规定了侵犯隐私权应承担的责任。比如:网络侵权、网上人肉搜索、医疗机构经意或未经意泄露患者隐私和病历资料等,这些侵权行为,在《侵权责任法》颁布实施前,就可能因无法找到担责的法律依据,而要得到司法解决就有很大的难度;《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侵权行为需要承担侵权责任,这是我国立法上的一大突破。还有网络侵权责任;缺陷产品召回及其惩罚性赔偿;有关医患关系的规定;雇主责任;对建筑物使用人高空抛物的过错推定,等等。

10.甲公司在报纸上发布广告,称其有某品牌汽车待售。每辆价格10万元,广告有效期为7日。广告发布的第5天,乙公司派人带上支票前往甲公司购车,但车已全部售完,未能成交。乙公司遂诉至法院要求甲公司承担民事责任。下列判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甲公司发布广告的行为属于要约邀请,乙公司的行为属于要约,甲公司无需对乙公司承担民事责任

B.甲公司发布广告的行为属于要约,乙公司的行为属于反要约,甲公司无需对乙公司承担民事责任

C.甲公司发布广告的行为属于要约,乙公司的行为属于承诺,甲公司应当对乙公司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D.甲公司发布广告的行为属于要约,乙公司的行为属于承诺,甲公司应当对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答案:D

本题解析:

根据《民法典》第15条的规定,商业广告等属于要约邀请,但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即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内容具体明确的,视为要约。本题中,甲公司发布广告的行为属于要约,而乙公司的行为属于承诺,甲乙双方合同已经有效成立,故甲公司应当对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属于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下的信赖利益损失责任,其往往发生于缔约之际,导致的是合同不能成立、合同无效等情况;而违约责任则发生在合同已经有效缔结之后,与其相联系的事实是履行不能。

11.孟子的“徒法不足以自行”表明了法的哪一项特性

A.法的联系性

B.法的继承性

C.法的模糊性

D.法的局限性

答案:D

本题解析:

本句话可以释义为即便是制定得很好的法律,也需要合适的人正确地执行和适用,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如果没有具备良好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专业队伍,法律再好,其作用也是难以发挥的。表明了法律的作用具有局限性。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正式意义上的渊源。

A.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B.特别行政区法律

C.军事法规

D.党的政策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有:①宪法;②法律;③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④中央军委的规范性法律文件;⑤地方国家机关的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⑦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⑧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13.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预备犯罪过程中

B.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着手实行犯罪以后

C.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以前

D.出现了损害结果就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答案:A

本题解析:

犯罪中止,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犯罪中止可分为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以及犯罪实行阶段的中止,后者包括实行未终了的中止和实行终了的中止。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选项B、C是错误的。选项D错误是因为损害结果不等于犯罪结果,行为人的中止行为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但却可能有犯罪结果以外的损害结果发生,此时依然成立犯罪中止,而这时该损害结果的发生只是一种量刑情节。

14.某甲与某乙签订了一份租房协议,协议约定:如果甲之子在一年内出国,则甲将房租给乙居住。这一民事法律行为

A.既未成立,也未生效

B.已成立但未生效

C.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D.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答案:B、C、D

本题解析:

一般地,双方当事人意思达成一致,合同成立。某甲与某乙签订了一份租房协议,因此该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但该民事法律行为附生效条件(甲之子出国),并附生效期限(一年内)。在生效条件成就和生效期限到达前,该行为自然不生效。

15.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的情况是()

A.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

B.有特殊贡献的

C.生活确实有困难的

D.见义勇为的

答案:A

本题解析:

社会保障权又可以分为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物质帮助权两方面。物质帮助权指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16.下列关于紧急避险说法错误的是

A.紧急避险损害的对象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B.紧急避险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C.紧急避险损害的利益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合法权益

D.紧急避险在合法权益受到紧迫危险时才能实施

答案:B

本题解析:

紧急避险的主体具有限定性,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17.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由()。

A.私人资助

B.国库开支

C.国库开支与个人募集

D.候选人自己解决

答案:B

本题解析:

【详解】

2010年修改后的《选举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国库开支。只有由国库开支才能使广大劳动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物质保障,既使整个选举活动能够正常顺利进行,又不致使选民和候选人因财产占有悬殊而在选举中受到限制,从而区别于资本主义的虚假选举。

18.下列关于特殊人群的从宽处罚规定,说法正确的有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减轻、免除处罚

C.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处罚

D.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D

本题解析:

《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规定中的“应当”应理解为“必须”,即不允许有例外,凡是未成年人犯罪都必须予以从宽处罚。A选项错误。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是介于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与完全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中间状态的精神障碍人。《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由于其并非完全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因此仅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而不包括免除处罚。B选项错误。生理醉酒的人在刑法理论上被称为“原因自由行为”,是指有责任能力的行为人在一时丧失责任能力的状态下实施了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但对于是否陷入这种无责任能力的状态,行为人可以自由决定。因此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且没有从宽处罚的规定。C选项错误。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由于其重要的生理功能的丧失而影响其接受教育,影响其学习知识,并进而影响到其辨认或控制能力,因此《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选项正确。

19.唐朝有关“六赃”的犯罪内容规定在《唐律疏议》的()中。

A.名例律

B.诈伪律

C.职制律

D.杂律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唐律疏议》一共12篇,500条。12篇按照顺序及其内容,分别为《名例律》、《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律》、《捕亡律》和《断狱律》。其中,《名例律》规定了唐律立法指导思想、基本精神以及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相当于近现代刑法典的总则篇。《职制律》是关于官吏职守、惩贪治赃和交通驿传的法律。《诈伪律》是关于惩治欺诈和伪造的法律。《杂律》是关于不便列入分则内容的其他法律,如和奸、强奸罪等。“六赃”犯罪包括强盗、窃盗、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财物和坐赃,这六类犯罪都属于惩贪治赃的犯罪,故选C项。

20.按照刑法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

A.免予执行原判刑罚

B.撤销原判刑罚

C.减轻执行原判刑罚

D.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被适用战时缓刑的军人,如果有立功表现,应当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其含义就是犯罪和刑罚都消失了,相当于被告人没有犯过罪。这与一般缓刑具有重大区别。一般缓刑只是不执行刑罚而已,犯罪仍然存在。故选D项。

21.甲有四匹马要卖掉,便对乙方说:“你先牵回去试用一个月,满意的话你就买下,价款5000元。”乙牵回了四匹马,未付款。根据民法原理,请回答(4)设试用期间乙将马4卖与丁,乙与丁之间买卖行为的性质如何?

A.有效行为

B.无效行为

C.效力未定的行为

D.可撤销的行为

答案:C

本题解析:

这属于无权处分,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具体哪些属于无效行为、可撤销行为请查阅合同法教材中关于合同的效力章节

22.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情形是()。

A.经营状况恶化

B.丧失履约能力

C.抽逃资金

D.无偿转让财产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只有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才能行使不安抗辩权;只有在抽逃资金的目的是为了逃债,才能行使不安抗辩权;无偿转让财产未必意味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23.之所以认为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因为它与道德存在着重要的区别。以下哪一项不是两者之间的区别

A.法可以通过约束人的行为来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

B.法适用的对象是特定的

C.法约束的仅仅是人的外在行为

D.法不能调整人的内心情感

答案:B

本题解析:

法具有普遍性的特征,法律不是为了某特定群体、特定人而制定,而是为了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因此他所适用的对象不是特定的。道德、舆论适用的对象也是不特定的,因此B选项表述的并不是法与道德的区别,而是共同点。

24.甲在遗嘱中指定所留房屋归其子乙,存款归侄女丙。甲死之后乙、丙两人被告知3个月后参加甲的遗产分割。但直至遗产分割时,乙和丙均未作出是否接受遗产的意思表示。根据《继承法》规定,下列正确的是()。

A.将乙、丙的行为均视为接受遗产

B.将乙、丙的行为均视为放弃接受遗产

C.将乙的行为视为接受遗产,将丙的行为视为放弃接受遗产

D.将乙的行为视为放弃接受遗产,将丙的行为视为接受遗产

答案:C

本题解析:

《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未表示放弃继承的,就视为其接受继承;而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2个月内未表示接受的,就视为其放弃受遗赠。本题中乙是甲的继承人,而丙不是甲的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人,属于接受遗赠的人,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既考查了遗嘱继承与遗赠的意思表示条件,也考查了继承人的范围,本题中丙并不在继承人的范围内。

25.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选民或者代表()以上联名可以推荐候选人。

A.5人

B.10人

C.15人

D.20人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选举法》第29条第2款的规定,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或者代表,10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故选B项。

26.采用社会防卫主义理论,增设“保安处分”为专门一章的刑法典是

A.大清新刑律

B.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

C.1928年《中华民国刑法》

D.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

答案:D

本题解析:

保安处分,是由国家刑事法律所规定的,对实施了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的无责任能力人、限制责任能力人以及法律上认定的有相当社会危险性的有责任能力人等施以刑罚以外的医疗施治、保护观察等特定措施,以预防和控制犯罪、确保社会平安和矫治行为者本人的不良人格或病理身心的各类刑事制裁制度的总和。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对1928年《中华民国刑法》进行了修订,公布了“新刑法”,即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新刑法吸收了西方最新的刑法理论和立法经验,改“报应主义”为“侧重于防卫社会主义”,强调“保全和教育机能”,引进保安处分制度。

27.依据我国继承法规定,不必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的遗嘱是

A.自书遗嘱

B.口头遗嘱

C.代书遗嘱

D.录音遗嘱

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遗嘱的形式要件。因为遗嘱是死后生效的单方法律行为,为了保证遗嘱的真实性,法律规定遗嘱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由于自书遗嘱是立遗嘱人亲笔书写的遗嘱,能够反映其真实意思,因此,《继承法》没有要求自书遗嘱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口头遗嘱是立遗嘱人以口头形式所立的遗嘱;代书遗嘱是由他人代为书写的遗嘱;录音遗嘱是以录音形式所立的遗嘱。在某种程度上,三种遗嘱都反映了立遗嘱人把遗嘱继承的内容通过口头表达出来。因此,立法要求这三种遗嘱形式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故本题答案为A项。

28.下列情形中,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是()。

A.某县法院院长甲目睹身为县财政局局长的妻子收受其下属的巨额贿赂,不予阻止

B.乙见室友在门口遭遇持刀抢劫,因害怕将房门反锁导致室友无处躲藏被刺成重伤

C.收养人丙发现所收养的两岁小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致其饿死

D.丁在妻子难产时拒绝在剖腹产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妻子难忍疼痛从病房楼跳下身亡

答案:C

本题解析:

不作为构成犯罪,需要具备以下前提条件:①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的义务。即,法律上的明文规定;行为人职务上、业务上的要求;行为人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行为所产生的义务;行为人自己先前行为具有发生一定危害结果的危险的,负有防止其发生的义务。②行为人能够履行义务。③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结果。

A项,甲作为丈夫,不负有法律上明文规定的阻止妻子收受贿赂的义务,因此其行为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B项,乙不负有救室友的特定义务,室友的死亡也并非行为人先前行为所致。因此,乙的行为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C项,丙在收养两岁小孩后,便与其形成父母子女关系,丙具有法定的抚养照顾小孩的义务。但是丙没有履行其法定义务,造成小孩饿死,其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D项,妻子跳楼身亡与丁拒绝签字之间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此丁拒绝签字的行为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29.甲没有烟草生产许可证,生产销售冒充中华香烟的劣质香烟,销售金额达50万元,关于甲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数罪并罚

B.非法经营罪

C.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非法经营罪、假冒注册商标罪数罪并罚

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非法经营罪、假冒注册商标罪择一重罪处罚

答案:D

本题解析:

甲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完全符合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甲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在烟草制品上使用与中华香烟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甲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的烟草制品,情节严重,构成非法经营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行为人实施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犯罪,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非法经营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即属于一行为侵害多个法益的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因此D选项说法正确,ABC选项错误。

30.根据刑法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贪赃枉法,同时构成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的,()。

A.实行数罪并罚

B.择一重罪处断

C.以徇私枉法罪定罪处罚

D.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399条第4款(刑法修正案(四)增加了1款,原来的第3款变成现在的第4款)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贪赃枉法,有前两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385条规定之罪的(受贿罪),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故选B项。

31.甲因形迹可疑,被公安干警盘问,遂交代了与乙、丙一起贩毒的事实。侦查机关进一步侦查,将乙、丙抓获。甲的行为属于()。

A.自首

B.准自首

C.立功

D.坦白

答案:A

本题解析:

甲、乙、丙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同犯罪。对于共同犯罪,各共犯人不仅要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要供述所知的同案犯,符合上述情形的,应当认定为自首。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余罪的自首)两种。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本题中,甲在犯罪以后,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察觉,仅因形迹可疑,被公安干警盘问,主动交代自己罪行,故甲的行为不是准自首。在共同犯罪中,共犯人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并查证属实的,才能认定为立功,而本题中甲揭发的贩卖毒品的事实并非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事实,故甲的行为不是立功。坦白是犯罪嫌疑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而甲尚未归案,仅因形迹可疑遭到盘问,故甲的行为不是坦白。

32.下列财产设定质权,不需要登记即可依占有转移而生效的是()。

A.记名股权

B.存折

C.商标专用权

D.专利使用权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记名股权的转让须登记;商标专用权的转让须到商标局登记;专利使用权转让须到专利局办理登记。唯独存折,可以成为质权的标的,即可依占有生效。

33.根据作用的途径,法的价值可以分为

A.整体作用和局部作用

B.预期作用与实际作用

C.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D.积极作用和间接作用

答案:C

本题解析:

法的作用又称法的功能,是指法律对人们行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对法的作用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根据作用范围,分为整体作用与局部作用。根据作用结果的状态,分为预期作用与实际作用。根据作用的途径,分为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根据作用的效果,分为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因此,本题选择C。

34.关于革命根据地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了“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土地政策

B.《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了“三三制”的政权组织原则

C.最早规定“减租减息”政策的文件是《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D.《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规定了没收四大家族财产的政策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是土地革命后期影响最大、实施地区最广、适用时间最长的土地法。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在土地分配制度上实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故A项表述正确。《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了“三三制”的政权组织原则,故B项表述错误。1937年,陕甘宁边区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最早提出了“减租减息”政策。故C项表述正确。《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规定了三项内容:第一,打倒蒋介石反动政府;第二,没收四大家族和其他首要战犯的资本;第三,组成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故D项表述正确。

3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中国人在美国飞机上杀人的,根据普遍管辖确定管辖权

B.美国人在中国飞机上抢劫的,根据普遍管辖确定管辖权

C.德国人劫持日本飞机的,根据普遍管辖确定管辖权

D.中国人在美国杀害另外一个中国人,根据普遍管辖确定管辖权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普遍管辖只有在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都无法适用的情况下才考虑适用。A项中应当适用属人管辖;B项中应当适用属地管辖;D项中应当适用属人管辖。故选c项。

36.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域的是()。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民族乡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112条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区同省、直辖市相同。自治州是省、自治区以下,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域单位。实际上,自治州行使设区、县的市的职权。自治县与县相同。民族乡不属于自治区域,故选D项。

37.属于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的有()。

A.判例

B.习惯

C.政策

D.制定法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只有制定法,习惯、判例、政策都是非正式的法的渊源。故选D。

38.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有权撤销但无权改变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不适当决定

B.全国人大既有权改变也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违法的行政法规

C.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和撤销直辖市人大制定的与宪法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

D.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但无权改变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62条第11项的规定,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故A项表述错误。全国人大与国务院非领导关系,故B项表述错误。根据《宪法》第67条第8项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但不能改变,故C项表述错误。根据《宪法》第104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大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议和命令,撤销下一级人大的不适当的决议,但无权改变,故选D项。

39.甲知其房屋南面邻地将建一高层楼房,但佯装不知,将房屋售与乙。半年后,南面高楼建成,乙的房屋受不到阳光照射。此例中,甲违反了民法的哪一项原则?()

A.权利不受侵害原则

B.平等互利原则

C.公平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答案:D

本题解析:

[详解]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当以诚为本,讲求信用,恪守信用,不害及他人利益。诚实信用原则具体要求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和与其他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以善意的方式,不欺不诈,不滥用权利,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同时要求民事主体应当自觉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本题中,甲对乙故意隐瞒了房屋邻地将建一高楼的事实,而将房屋售与乙,违反了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

40.唐朝的徒刑一共()。

A.两等

B.三等

C.五等

D.十等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唐朝的五刑一共二十等,其中笞刑五等、杖刑五等、徒刑五等、流刑三等、死刑两等,故选C项。

41.将诉讼区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秦朝把“贼杀伤、盗他人”等杀人、偷盗犯罪列为严惩对象,称为“公室告”,对此,官府必须受理。对于“子盗父母、父母擅刑”以及“髡子、奴妾”等的犯罪,列为“非公室告”,对此,官府不予受理。故选A项。

42.清朝中央最高监察机关是()。

A.都察院

B.六科给事中

C.御史台

D.刑部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清朝最高中央监察机关是都察院,故选A项。六科给事中是明朝稽查百官的监察机关,清朝没有此机关。御史台是隋、唐、宋、元时期的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在清朝,刑部是中央主审机关,而不是监察机关。

43.甲进入乙家行窃,乙将甲制服并报警。在等待警察到来期间,乙多次击打甲的头部,致其重伤。乙的行为应认定为()。

A.正当防卫

B.假想防卫

C.防卫不适时

D.防卫过当

答案:C

本题解析:

AC两项,根据《刑法》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甲进入乙家行窃,乙将甲制服,乙是正当防卫。但是在等待警察到来期间,甲的不法侵害已经停止,乙还多次击打甲的头部,致其重伤,是防卫不适时,应认定为故意伤害。B项,假想防卫是指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而对误认的“不法侵害人”实行防卫。甲进入乙家行窃,有不法侵害的实际发生,所以乙不是假想防卫。D项,乙如果在制服甲的过程中,用力不当,致其重伤,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是防卫过当。但是本题中乙在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后才打伤甲,已经不存在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因此乙不是防卫过当。

44.下列选项中,属于添附理论中加工情形的是()。

A.李某为周某装修门市房

B.修改文稿

C.调酒师甲将乙和丙的酒混在一起,调制成更加鲜美的酒

D.丁将戊提供的布料加工成衣服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A项属于附合,而不是加工;B项属于知识产权上对作品的加工,而不是物权法理论中有关添附的加工;D项属于债权法上的合同,而不是物权法上的加工。故选c项。注意:C项表述并非混合,因为“调制”酒的行为意味着从事的是加工行为,即该行为貌似混合,实为加工,且两种酒经合成后,价值大增,故为加工行为。

45.下列哪一情形下,乙的请求依法应得到支持?

A.甲应允乙同看演出,但迟到半小时。乙要求甲赔偿损失

B.甲听说某公司股票可能大涨,便告诉乙,乙信以为真大量购进,事后该支股票大跌。乙要求甲赔偿损失

C.甲与其妻乙约定,如因甲出轨导致离婚,甲应补偿乙50万元,后二人果然因此离婚。乙要求甲依约赔偿

D.甲对乙承诺,如乙比赛夺冠,乙出国旅游时甲将陪同,后乙果然夺冠,甲失约。乙要求甲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察民事法律关系。所谓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基于特定民事法律事实发生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事实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要素,没有民事法律事实也就没有民事法律关系,而没有民事法律关系也就无从谈起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事实通常包括行为和事件。根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是否对外可将行为分为表意行为和非表意行为。表意行为是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旨在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非表意行为是行为人主观上没有产生民事法律关系效果的意思表示,民事法律关系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事件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分为事实和状态。选项A中甲应允乙同看演出,是一种事实行为,此种事实行为并非民事法律事实中的“行为”甲在作出应允的时候主观上并没有产生民法上的法律效果的意思,并非在甲乙之间产生任何权利义务关系。因此,甲应允乙同去看演出是事实行为不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不产生民事法律关系也就没有民事法律责任。乙无权要求甲赔偿。选项B中甲的告知行为也没有在甲乙之间产生权利义务关系,同时甲在告知时并没有产生民法上法律效果的意思。因此乙无权请求赔偿。选项C甲与其妻乙约定,如因甲出轨导致离婚,甲应补偿乙50万元这一行为属于法律行为。第一甲乙关于约定赔偿的是有的意思表示真实,第二甲乙的民事法律行为内容没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第三甲乙之间的约定内容没有违反社会公的。同时甲乙关于因出轨导致离婚不仅没有违反社会公的反而有助于社会公徳。因此,甲乙之间的约定有效,发生约定赔偿的事由,乙有权请求甲赔偿损失。选项D甲对乙承诺,属于事实行为,不产生民事上的法律关系,因此乙无权请求赔偿。

46.9岁的儿童甲挑逗家里的狗将行人乙咬伤,乙为此花去医疗费若干,则乙被咬伤的责任应由()。

A.甲承担

B.乙承担

C.甲的监护人和乙分担

D.甲的监护人承担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无过错责任,故选D项。

47.当我国客轮停靠在美国纽约港时,德国人甲在轮船上窃取了我国公民乙价值4000元人民币的财物。对于本案确立我国刑法效力的依据()。

A.属人管辖

B.保护管辖

C.普遍管辖

D.属地管辖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问题上采取以属地管辖为基础,属人管辖、保护管辖、普遍管辖为补充的模式。因此,属地管辖的效力最高,应当优先适用。只有在属地管辖无法适用的情况下,才能考虑适用属人管辖、保护管辖或者普遍管辖。我国《刑法》第6条第2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这是我国刑法对属地管辖的特别规定,因此,应当根据属地管辖确立我国刑法的效力依据。故选D项。

48.通信自由和秘密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A.政治自由权利

B.文化教育权利

C.人身自由权利

D.监督权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人身自由;(4)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5)特定主体的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结社自由;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秘密;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私有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的权利以及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故选C项。

49.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当事人可以行使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自是()。

A.预期违约

B.不可抗力

C.迟延履行

D.第三人过错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在满足下列条件时,当事人一方可以行使法定解除权:第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言外之意,单纯的不可抗力不构成动用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故B项不正确。第二,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即预期违约。故A项正确。第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第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可见,单纯迟延履行不构成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故C项不正确。第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三人过错根本不属于当事人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故D项也不正确。

50.甲带邻居家5岁小孩乙去河里游泳,因没看管好孩子,最后乙在河里溺水死亡,甲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A.法律的直接规定

B.职务上或业务上的要求

C.道义上的义务

D.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甲将5岁的小孩带到河里游泳,其行为已经使得小孩的生命处于一种危险的状态,甲有义务阻止这种危险向现实转化。所以甲的不作为义务来源是其先前的行为。故选D项。

二.多项选择题(共45题)1.法律责任构成要素中所指的损害结果,包含的含义有()。

A.损害结果表明法律所保护的合法权益遭受了侵害

B.损害结果必须具有确定性,是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已经实际造成的侵害事实

C.认定损害结果时一般根据法律、社会普遍认识、公众观念并结合社会影响、环境等因素进行

D.损害结果只能是对人身、财产的损害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损害结果包括对人身的、对财产的、

2.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A.社会

B.国家

C.社会单位

D.事业单位

答案:A、B

本题解析:

【详解】

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物质帮助权是公民因特殊的原因,不能通过其他正当途径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手段,而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生活保障、享受社会福利的一种权利。这一权利的主体具有特殊性,即他们因为某种原因不能通过其他正当途径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手段。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是宪法中的一项特殊的基本权利,其义务主体只能是社会、国家。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没有此义务。

3.下列行为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的是()。

A.张三持刀前往李四家杀人,走到半路因身体不适而返回

B.甲欲前往乙处行窃,甲不知乙已将保险箱中的钱款存人了银行。甲在撬窃保险箱过程中因良心发现而罢手

C.丙欲杀丁,连击数枪而未击中,因子弹用光,只得悻悻回家

D.王五正在赵六家行窃,忽听屋外有人经过,便慌忙逃离

答案:C、D

本题解析:

【详解】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所呈现的犯罪停止形态。故选CD。选项AB均是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由于行为人自身的原因而主动停止了犯罪,属于犯罪的中止形态。

4.甲向乙借款5万元,乙要求甲提供担保,甲分别找到友人丙、丁、戊、己,他们各自作出以下表示,其中哪些构成保证?

A.丙在甲向乙出具的借据上签署“保证人丙”

B.丁向乙出具字据称“如甲到期不向乙还款,本人愿代还3万元”

C.戊向乙出具字据称“如甲到期不向乙还款,由本人负责”

D.己向乙出具字据称“如甲到期不向乙还款,由本人以某处私房抵债”

答案:A、B、C

本题解析:

根据《担保法》第13条和《担保法解释》第22条的规定,保证合同的签订形式共有四种:(1)单独的书面保证合同;(2)在主合同上有保证条款,保证人签字;(3)在主合同上没有保证条款,但第三人以保证人身份签字;(4)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出具担保书,债权人接受且未提出异议应当采用一定的形式。保证的含义就是愿意对债务人不能履行的债务承担履行责任或者赔偿责任,承担责任的范围不以个别财产为限,而必须是保证人的所有财产。据此,A、B、C三项可选。D选项中丙与乙之间的约定属于设立不动产抵押的约定,不合保证的含义,D项错误。

5.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A.是某些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B.在任何犯罪中,都可能影响到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

C.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

D.在任何犯罪中都是客观存在的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在刑法理论中犯罪可以在两种意义上使用:(1)刑法规范意义上的犯罪;(2)事实意义上的犯罪。犯罪构成是根据刑法规范来确定的,即具有法定性,所以由犯罪构成组合而成的犯罪是刑法规范意义上的犯罪。在规范意义上的犯罪中,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不是所有犯罪的要件,而是部分犯罪的要件。而在事实意义上的犯罪中,任何犯罪都以一定的方法发生在一定的时空之问,这是任何犯罪都具有的。同时事实意义上的犯罪发生在不同的时空之中,其社会危害性肯定是不同的。故备选项应全选。

6.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的,使用人在下列何种情况下,构成挪用公款的共犯?()

A.知道是挪用的公款仍然使用

B.指使挪用人挪用公款

C.应当知道其使用的是挪用的公款

D.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

答案:B、D

本题解析:

【详解】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根据有关的司法解释,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对使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7.下列选项中,构成医疗事故罪的有()。

A.医生甲在诊疗时未对患者认真检查,致其病情恶化,不治身亡

B.护士乙在监护重症病人时,玩手机游戏,致该病人因缺氧成为植物人

C.药剂师丙在配药时心不在焉,错发药品,幸被护士发现,未造成严重后果

D.家庭接生员丁给同村村民做阑尾炎手术,致患者并发感染,丧失劳动能力

答案:A、B

本题解析:

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其身体健康的行为。本罪客观要求即是在医疗护理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违反了相关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致受诊人死亡或健康严重受损,并且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医务人员,是指经过医药院校教育,或经各级机构培养训练后,经考核合格,并经过卫生行政机关批准,取得行医资格,从事医疗实践工作的各类医务人员。家庭接生员不属于刑法上的医务人员。

8.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宣告死亡依法产生的法律后果包括()。

A.夫妻关系中止

B.继承开始

C.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归于消灭

D.公民民事行为能力归于消灭

答案:B、C

本题解析:

【精解】A项错在:应该是夫妻关系“终止”,而不是"中止”。

9.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

A.人权是人类普遍享有的权利,任何国家都不能剥夺本国公民的人权

B.基本人权范围的确定和人权保护是一个主权国家内部的事务,不受外部的干涉

C.集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人权,同时也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保障

D.只有在一国大规模侵犯本国人民或他国人民的人权时,国际社会才应当起来制止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详解】

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1)人权是人类普遍享有的权利,任何国家都不能剥夺本国公民的人权。(2)基本人权范围的确定和人权保护是一个主权国家内部的事务,不受外部的干涉。(3)只有在一国大规模地侵犯本国人民或他国人民的人权时,国际社会才应当起来制止,但必须慎重,尽可能不使用武力。(4)中国政府尊重并保护本国公民的人权,积极促进人权保护的发展。(5)集体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人权,同时也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保障。本题选项都正确。

10.下列共同犯罪人可以认定自首()。

A.胁从犯供述自己被胁迫情况下实施的犯罪,但未供述所知道的胁迫自己犯罪的胁迫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

B.次要的实行犯供述自己实施的犯罪,以及与自己共同实施犯罪的主犯和胁从犯的犯罪行为

C.帮助犯供述自己实施的犯罪帮助行为,以及自己所帮助的实行犯的犯罪行为

D.教唆犯供述自己的教唆行为,以及所了解的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意图后实施的犯罪行为

答案:B、C、D

本题解析:

【精解】由共同犯罪的特性和自首的本质所决定,共同犯罪人在自首时供述的罪行,包括自己实施的犯罪,以及自己确实了解的、与自己的罪行密切相关的其他共同犯罪人的罪行。从犯分为次要的实行犯和帮助犯。次要的实行犯应供述的罪行,包括犯罪分子自己实施的犯罪,以及与自己共同实施犯罪的主犯和胁从犯的犯罪行为。帮助犯应供述的罪行,包括自己实施的犯罪帮助行为,以及自己所帮助的实行犯的犯罪行为。胁从犯应供述的罪行的范围,包括自己在被胁迫情况下实施的犯罪,以及所知道的胁迫自己犯罪的胁迫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教唆犯应供述的罪行的范围,包括自己的教唆行为,以及所了解的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意图之后实施的犯罪行为。故选B、c、D项。

11.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法院负责

B.上级人民法院领导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C.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D.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本级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

答案:C、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128条的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但根据《宪法》第127条第2款的规定,上下级法院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不存在谁向谁负责的问题,故A、B项表述错误。根据《宪法》第132条、第133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本级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故C、D项表述正确。

12.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权利与义务的表述,正确的有

A.全国人大代表有义务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B.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非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

C.全国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时,国家根据需要给予其适当的补贴和物质上的便利

D.全国人大代表应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可列席原选举单位的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4条第一项规定:“代表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第2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列席原选举单位的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并可以应邀列席原选举单位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第32条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第34条规定:“代表按照本法第33条的规定执行代表职务,其所在单位按正常出勤对待,享受所在单位的工资和其他待遇。无固定工资收入的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根据实际情况由本级财政给予适当补贴。”根据上述规定,A、B、C、D均为正确选项

13.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有关法律和法规所作的解释属于()。

A.有权解释

B.行政解释

C.法定解释

D.正式解释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详解】

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有关法律和法规所作的解释属于有权解释、行政解释、法定解释和正式解释。

14.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故意杀人罪

B.抢劫罪

C.贩卖毒品罪

D.放火罪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详解】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如下: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选ABCD。

15.西周法律制度中的“三宥”之法指的是()。

A.过失

B.弗知

C.遗忘

D.故意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过失、弗知和遗忘为三宥之法的三种表现,"宥"即宽恕、原谅之意,这是西周慎刑思想的体现。

16.小明在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生活。某日午休时,小明在幼儿园与小朋友小刚打闹,幼儿园老师余某因外出接电话而未能发现和制止,小明将小刚的头打伤。对于小刚的损害,不应承担责任的有()。

A.小明的母亲

B.幼儿园

C.小明的父亲

D.余某

答案:A、C、D

本题解析:

《侵权责任法》第3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本题中,小刚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应由幼儿园承担责任:幼儿园不能证明尽到了教育、管理职责,因为幼儿园教师因外出接电话才未能发现和制止小明的行为,幼儿园存在明显过错。小明的父母不需要承担责任,A、C项当选。第34条第1款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本题中,余某是幼儿园的员工,其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应由幼儿园承担侵权责任,余某不承担责任,D项当选。

17.下列各项中包含法律事件的有()。

A.某国发生战争,致使我外贸公司从该国的进口受阻

B.某律师事务所与刘某约定,只要刘某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就聘他到该所工作,结果刘某由于被汽车撞伤住院治疗未能参加考试

C.陈某已有配偶,某天出差时突发急病,抢救无效而死亡,导致婚姻关系消灭

D.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后,由于突发泥石流损坏公路,致乙公司无法按照合同约定时问交货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事实。

18.关于明朝时期的厂卫机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厂卫干预司法活动,是明朝一大弊政

B.“厂”是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包括东厂、西厂和内行厂

C.厂卫机构属于国家正式的司法机关

D.厂卫之制是皇权高度集中和恶性发展的产物

答案:A、B、D

本题解析:

厂卫并非国家正式的司法机关,但是在皇帝的纵容下,由宦官操纵,凌驾于司法机关之上,享有侦查缉捕、监督审判、法外施行等种种司法特权。

19.以廷尉作为中央司法机关的朝代有()。

A.秦朝

B.汉朝

C.曹魏

D.西晋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秦、汉、三国两晋直至北齐以前,中央司法机关一直以廷尉命名,故备选项都应选,北齐将廷尉改为大理寺后,才结束廷尉作为中央司法机关的历史。

20.下列财产奉行交付原则从而发生所有权转移的有()。

A.船舶

B.房产

C.钢材

D.粮食

答案:C、D

本题解析:

【精解】不动产奉行登记原则,船舶价值较大,虽为动产,但也奉行登记原则。

21.下列有关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中国实行成文法,没有不成文法

B.不成文法从来就不构成国家的正式法源

C.判例法尽管以文字形式表述.但不能视为成文法

D.不成文法大多是习惯法

答案:A、B

本题解析:

【详解】

中国是实行成文法的国家,但是并不完全排除习惯、判例、政策等补充法源的运用。法源又称为法的渊源,正式法源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其效力,有广泛适用性、强制性的规范。不成文法是指不以文字形式表现的法,不成文法不一定没有广泛适用性和强制性。成文法是指由国家特定机关制定和公布,并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出现的法律。判例法是通过法官判决来表现的,主要并不是以立法产生的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出现。从规范性文件的表现形式的角度来考察,判例法并不是成文法。不成文法是指由国家认可并赋予其法律效力的习惯、判例等。习惯法是不成文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22.下列关于过失犯罪的说法,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有()。

A.过失犯罪可以成立未遂犯

B.过失犯罪不能成立共同犯罪

C.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D.不满16周岁的人对过失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B、C、D

本题解析:

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情况。A项,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只能存在于直接故意中,过失犯罪对于自己行为的危害结果的认识程度不足,不可能存在未完成形态。B项,共同犯罪需要具备共同犯罪人都有犯罪故意这一条件,过失犯罪由于不具有犯罪的意图,无法和他人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C项,对于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D项,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3.关于执政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

A.两者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B.法律以国家意志的属性保证执政党政策的实现

C.执政党的政策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

D.执政党的政策比法律更具有确定性和规范性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解】从执政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看,A明显正确,D明显错误。法律的特点也决定了它是实现执政党政策的最有效的手段。国家法律以国家意志的属性保证执政党政策的实现;国家法律以国家强制的属性保证执政党政策的实现;国家法律以国家规范的属性保证执政党政策的实现。可见B正确,C与二者关系无关。

24.下列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一罪的有()。

A.甲持刀拦路抢劫,杀死被害人后取走其财物

B.乙将仇人杀死后,顺手拿走其身上的3000元现金

C.丙在抢劫财物之后,为防止被害人报案,将其杀死

D.丁在抢劫过程中,为压制被害人的反抗,杀死被害人后取走其财物

答案:A、D

本题解析:

当抢劫罪中出现杀人的行为时,如何区分抢劫与故意杀人的罪数问题,关键是要看杀人行为是基于什么目的并发生在什么时候。如果是出于杀人目的,而后产生取财的目的的,则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的数罪并罚;如果是通过杀人来进行抢劫或者在抢劫过程中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则以抢劫罪一罪论处;如果是在抢劫行为完成之后杀人灭口的,则应该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因此,本题应选择选项A、D。

25.甲、乙、丙、丁分别购买了某住宅楼(共四层)的一至四层住宅,并各自办理了旁产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乙、丙、丁有权分享该住宅楼的外墙广告收入

B.一层住户甲对三、四层间楼板不享有民事权利

C.若甲出卖其住宅,乙、丙、丁享有优先购买权

D.如四层住户丁欲在楼顶建一花圃,须得到甲、乙、丙同意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A项正确。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包括专有部分共l有权和建筑物共用部分的区分所有权,故B项表述的楼板属于区分所有部分,一层住户当一然对该部分不享有所有权。c项错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不同于按份共有,故区分所有权人不享有优先购买权。由于楼顶属于区分所有的组成部分,故D项表述正确。

26.下列关于法的价值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A.法的价值影响人们的法律实践活动

B.法律的各种主要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C.与法律原则相比,法律规则更能体现法的价值

D.除了正义、自由与秩序外,不存在其他法的价值

答案:A、B

本题解析:

法的价值是法存在的理论正当性依据,它构成一个社会的法律主体尤其是法律职业人的精神存在的核心部分,直接决定了社会的法律主体的法律思维方式与法律实践,故A项正确。法律价值体系之间是协调统一的,有些价值之间可能本身存在冲突,但价值体系可以实现价值之间的协调,故B项正确。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一样能体现法的价值,但原则更体现法的价值,故C项错误。法的价值的主要价值包括秩序、自由、平等、人权、正义、效率等,故D项错误。

27.我国宪法中有关()的规定表明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C.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答案:A、C

本题解析:

[详解]

国家性质亦称国体,也可以说成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国体反映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中,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如何。我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体:(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8.关于法的价值的说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法的价值影响人们的法律实践活动

B.法律的各种主要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C.与法律原则相比,法律规则更能体现法的价值

D.除了正义、自由与秩序外,不存在其他法的价值

答案:A、B

本题解析:

法的价值是法存在的理论正当性依据,它构成一个社会的法律主体尤其是法律职业人的精神存在的核心成分,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法律主体的法律思维方式与法律实践。故A正确;法律价值体系之间是协调统一的,有些价值之间可能本身存在冲突,但价值体系可以实现价值之间的协调,故B正确;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一样能体现法的价值,没有程度的比较,故C错误;法的价值中的主要价值包括秩序、自由、平等、人权、正义、效率等。故答案D错误。因此选AB。

29.被代理人死亡后,委托代理人实施的代理行为仍然有效的有()。

A.代理人不知道并且不应当知道被代理人死亡的

B.被代理人的多数继承人承认代理行为的

C.被代理人与代理人约定到代理事项完成时代理权终止的

D.被代理人死亡前已经进行,在被代理人死亡后为了被代理人继承人的利益继续进行代理的

答案:A、C、D

本题解析:

《民法典》第174条规定,被代理人死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人实施的代理行为有效:①代理人不知道并且不应当知道被代理人死亡;②被代理人的继承人予以承认;③授权中明确代理权在代理事务完成时终止;④被代理人死亡前已经实施,为了被代理人的继承人的利益继续代理。

30.下面关于调查委员会的说法正确的有()。

A.调查委员会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需要组成的

B.调查委员会的成立针对的是特定问题

C.调查委员会是临时性委员会

D.调查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71条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根据需要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故选A、B项;调查委员会具有临时性,故选C项。调查委员会不是专门委员会,故排除D项。

31.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中“传销活动”的特征包括

A.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名义

B.目的是骗取他人财物

C.参加者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开展活动

D.计酬或者返利以参加者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根据《刑法》224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可以看出,ABCD四个选项说法都正确。

32.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