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博-法硕法学-首钢工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1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首钢工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2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首钢工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3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首钢工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4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首钢工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考研考博-法硕法学-首钢工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1.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连续犯追诉期限的起算,是从()。

A.实施犯罪预备行为时起算

B.着手实行犯罪时起算

C.犯罪行为连续状态终了之日起算

D.犯罪行为既遂时起算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追诉时效的起算点是犯罪之日,如果犯罪有连续或者持续状态的,应当自犯罪的连续或者持续状态结束之日起计算。故选C项。

2.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探望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A.探望权的行使须以支付必要的抚育费为前提条件

B.互通电话属于行使探望权的方式之一

C.子女成年的,探望权消灭

D.中止探望权必须经过人民法院判决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探望权是指父母离婚后,不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享有对该未成年子女进行看望以及接待的一种身份权。探望权的行使不以支付必要的抚育费为前提条件,故A项错误。探望权包括直接见面,短期的共同生活,临时性交往如互通书信、互通电话、赠送礼物、交换照片等。探望权因未成年人死亡、子女成年和探望权人死亡等而消灭。中止探望权必须经人民法院判决,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中止探望权。

3.关于教唆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唆使不满16周岁的乙强奸妇女丙,但乙只是抢夺了丙的财物1万元后即离开现场,甲应成立强奸罪、抢夺罪的教唆犯

B.教唆犯不可能是实行犯,但可能是帮助犯

C.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成立吸食、注射毒品罪的教唆犯

D.有的教唆犯是主犯,但所有的帮助犯都是从犯

答案:D

本题解析:

乙实施的抢夺行为与甲的教唆行为没有因果关系,因此甲无需对抢夺罪承担刑事责任,自然不构成抢夺罪的教唆犯。A选项说法错误。教唆犯的基本特点是,教唆他人实行犯罪而自己并不参加犯罪的实施,若教唆犯又实施帮助行为则构成竞合,按照教唆犯处理,因此教唆犯既不可能是实行犯,也不可能是帮助犯。B选项说法错误。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故意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构成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属于该罪实行犯:C选项说法错误。对教唆犯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起主要作用的,按主犯处罚;仅起到次要作用的,按从犯处罚。而从犯就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帮助犯)的犯罪分子。D选项说法正确。

4.甲因家庭纠纷杀死了自己的父亲。甲所犯之罪()。

A.是纯正身份犯

B.是不纯正身份犯

C.不属于身份犯

D.属于亲告罪

答案:C

本题解析:

一般而言,犯罪之成立,与犯罪人之身份无关,但在若干情形,刑法将“身份”或者“其他特定关系”规定为构成要件或刑罚加减或免除之原因者,此种犯罪为身份犯。甲所犯的故意杀人罪的成立或者刑罚的加减、免除与特定身份无关,所以不属于身份犯。D项,亲告罪包括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与侵占罪五种。

5.甲对乙实施抢劫,乙奋起抗争,恰遇甲之友丙经过,甲请丙帮忙,共同抢得乙身上钱财若干。甲、丙的共同犯罪属于()。

A.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

B.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C.复杂共同犯罪

D.必要共同犯罪

答案:B

本题解析:

[详解]

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是指共同犯罪人的共同犯罪故意,在着手实行犯罪前形成。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是指共同犯罪人的犯罪故意,在着手实行犯罪之时或实行犯罪的过程中形成。复杂的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一定分工的共同犯罪。必要共同犯罪,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以二人以上的共同行为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显然,甲、丙在实施共同犯罪前并没有形成共同犯罪故意,属于典型的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甲、丙之间也不存在犯罪分工的问题,因而也不构成复杂的共同犯罪;抢劫罪并非必须具备二人以上的共同行为才能构成的犯罪,因此,甲、丙共同犯罪也不属于必要共同犯罪。

6.古代法律中的“三复奏”是指()的制度。

A.古代立法程序

B.皇帝处理政务

C.死刑复奏

D.地方向中央汇报告工作

答案:C

本题解析:

【详解】

隋、唐、宋时期均实行死刑复奏制度,即指死刑已定判的案件,行刑前必须奏请皇帝再次核准。

7.甲、乙系父子关系。乙在注册公司时,将其父甲登记为股东之一,后被甲发现。因甲不同意,双方发生争执并诉至法院。乙的行为

A.合法,属于法定代理

B.合法,属于无因管理

C.非法,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D.非法,侵犯了甲的隐私权

答案:C

本题解析:

乙在未经得甲同意的情况下,利用甲的姓名注册公司,构成侵害甲方的名誉权,是非法的。

8.罪过是指()。

A.犯罪的故意

B.犯罪的过失

C.犯罪的故意、过失

D.犯罪的故意、过失、目的和动机

答案:C

本题解析:

罪过,即指犯罪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所持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是犯罪主观方面的最主要的内容,具体包括故意与过失。目的和动机属于罪过之外的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

9.关于公法和私法的表述,下列错误的是()

A.公法和私法的分类源于古罗马法

B.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是英美法系的传统

C.在当代,公法和私法的界限日益模糊

D.私法主要调整国家的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

答案:B

本题解析:

公法和私法的分类源于古罗马,它是在民法法系中适用的一种法律分类,而不是英美法系的传统。故A正确,B错误。现代西方法学著作认为,公法主要是调整国家与普通个人之间关系的法律,私法主要是调整国家的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在当代,公法和私法的界限日益模糊,出现了兼备公法和私法特征的法律,如经济法。

10.秦朝类似于后世法律解释的法律形式是()。

A.律

B.令

C.法律答问

D.封诊式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秦朝法律形式包括律、令、封诊式、廷行事、法律答问五种,其中类似于后世。律疏(法律解释)的法律形式为法律答问,故选C项。此外,律为正式法典,令为皇帝诏令,封诊式为司法机关审案原因、调查勘验等法律规定,廷行事为司法机关判案成例。

11.赵文和周成共同出资购买了一间房并将其出租给郑流。在租赁期间,周成欲转让自己的共同份额。现赵文和郑流都表示愿意购买,该房屋应当卖给谁?()

A.在同等条件下由赵文优先购买

B.在同等条件下由郑流优先购买

C.根据赵文和郑流的实际情况,视双方实际需要程度确定由谁购买

D.在同等条件下由周成决定出卖给谁

答案:A

本题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优先购买权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共有人在其他共有人出售其份额时,承租人在出租人出售租赁物时都享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的权利。当两者发生冲突时,由于共有财产权属于物权,而租赁权属于债权,依物权优先于债权的原理,共有人应优先于承租人享有购买权。

12.清朝最重要的会审制度是()。

A.朝审

B.热审

C.三司会审

D.秋审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清朝继承了明朝的会审制度。清朝的会审制度类型包括秋审、朝审、热审、三司会审和九卿会审,但是最重要的会审制度是秋审,被清朝奉为“国家大典”。

13.甲因形迹可疑,被公安干警盘问,遂交代了与乙、丙一起贩毒的事实。侦查机关进一步侦查,将乙、丙抓获。甲的行为属于()。

A.自首

B.准自首

C.立功

D.坦白

答案:A

本题解析:

甲、乙、丙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同犯罪。对于共同犯罪,各共犯人不仅要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要供述所知的同案犯,符合上述情形的,应当认定为自首。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余罪的自首)两种。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本题中,甲在犯罪以后,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察觉,仅因形迹可疑,被公安干警盘问,主动交代自己罪行,故甲的行为不是准自首。在共同犯罪中,共犯人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并查证属实的,才能认定为立功,而本题中甲揭发的贩卖毒品的事实并非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事实,故甲的行为不是立功。坦白是犯罪嫌疑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而甲尚未归案,仅因形迹可疑遭到盘问,故甲的行为不是坦白。

14.设定抵押权的船舶灭失,抵押权人可就船舶受有的赔偿金主张优先受偿,这体现了抵押权的()。

A.优先受偿性

B.从属性

C.物上代位性

D.不可分性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抵押权具有从属性、不可分性、物上代位性和优先受偿性功能,所谓物上代位性,是指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物的代替物上。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性突出表现在,抵押物毁损、灭失而受有赔偿金或者保险金等时,抵押权人得就该抵押物的代替物即损害赔偿金或者保险金等行使权利。如果由于意外原因导致抵押物灭失的,抵押权并不因抵押物的灭失而消灭,而是在抵押人所受赔偿金、补偿金或者保险金上继续存在,该赔偿金、补偿金或者保险金成为抵押权标的物的代替物。故选C项。

15.甲与乙通奸后共谋杀害乙的丈夫,甲将一包毒药交给乙,乙因愧疚而没有投毒,并到公安机关自首。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A.甲成立犯罪未遂,乙成立犯罪中止

B.甲成立犯罪预备,乙成立犯罪中止

C.甲、乙均成立犯罪中止

D.甲、乙均不构成犯罪

答案:B

本题解析:

甲和乙已经实施了商议犯罪计划、准备犯罪工具的犯罪预备行为,超出了犯意表示阶段,进入到预备阶段,但并未进一步实施实行行为,因此甲、乙处于犯罪的预备阶段。D选项错误。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且具备有效性的,单独成立犯罪中止,中止的效力不及于其他共同犯罪人,其他共同犯罪人应认定为属于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本案中,乙自动放弃犯罪并避免了犯罪结果发生,成立犯罪中止;由于乙在预备阶段中止,而整个共同犯罪的进程从属于实行犯,甲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进入实行阶段,因此属于犯罪预备。B选项正确,AC选项错误。

16.中国近代宪政史上公布的第一部正式宪法是()

A.《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

D.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C

本题解析:

北洋政府于1923年10月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因系曹锟为掩盖“贿选总统”丑名而授意炮制,故又被称作“贿选宪法”,是中国近代宪政史上公布的第一部正式宪法。

17.以下关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该原则在我国三大诉讼法中有规定

B.我们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偶尔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C.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把法律作为处理案件的唯一标准和尺度

D.司法机关处理一切案件都只能以与案件有关的事实为基础和依据

答案:B

本题解析: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应正确处理依法办事与坚持党的政策的指导作用的关系。在贯彻“以事2019法律硕士联考基础配套练习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司法原则时,仍然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不是“偶尔”。

18.在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A.出版自由

B.结社自由

C.言论自由

D.示威自由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言论自由是公民对于政治和社会的各种问题有通过语言方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言论是公民表达意愿、相互交思想、传播信息的必要手段和基本工具,也是形成人民意志的基础,所以言论自由在公民享有的各项政治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可以说,言论自由的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国的民主化程度,故选C项。

19.在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

A.法律调整的范围

B.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对象和方法

C.法律规范的数量

D.法律调整的后果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对象和方法。

20.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可以适用法定抵销的债务是()。

A.人身伤害损害赔偿金

B.财产保险金

C.精神损害赔偿金

D.安置费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不得适用法定抵销的债务是:因侵权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双方当事人自己约定不得抵销的债务,法律禁止抵销的债务以及专属于债务人人身的债务,如抚恤金、养老金、退休金、安置费、人寿保险金、慰问金等,故选B项。

21.司机田某贪污货物价值2万元,后又交通肇事,将A国留学生马丁撞死,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对田某的这一制裁体现的是()。

A.法的政治职能

B.法的经济职能

C.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职能

D.法的对外职能

答案:A

本题解析:

【详解】

法的职能,是指法所承担的任务或作用,它是法的本质和特征的一种质的反映。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职能:(1)法的政治职能;(2)法的经济职能;(3)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职能。用刑罚来制裁犯罪属于法的政治职能。

22.法的遵守的主体的行为,不论从外在方面还是从内在动机方面,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从而真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这属于守法的()。

A.低级状态

B.中间状态

C.高级状态

D.外在状态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守法的高级状态,即法的遵守的主体的行为,不论从外在方面还是从内在动机方面,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从而真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

23.关于法治的基本原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宪法至上是法律至上原则的核心

B.正当程序原则主要是针对国家公权力而言的

C.充分尊重和扩展人权是法治的终极性的目的价值

D.确立正当程序原则的法律最早源于美国

答案:D

本题解析:

确立正当程序原则的法律最早源于英国,后来美国联邦宪法修正案对正当程序原则作了规定,从此奠定了正当程序原则在美国的宪法地位。

24.依据解释的主体和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

A.目的解释和文义解释

B.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

C.系统解释和历史解释

D.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

答案:D

本题解析:

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范含义的说明。法律解释根据解释的主体和效力的不同,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也称法定解释、有权解释。非正式解释也称学理解释、无权解释。答案选D项。根据解释的尺度不同,可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扩充解释。法律解释的方法大体包括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

25.下列选项中,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是

A.遗赠

B.租赁

C.宽恕表示

D.侵权行为

答案:A

本题解析:

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取决于一方还是双方的意思表示可以将民事法律行为分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仅由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典型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包括订立遗嘱、放弃债权、抛弃所有权、无权代理的追认等行为。本题中A选项的遗赠行为是单方法律行为中的典型,仅需要一方当事人作出意思表示即可。故A项正确。B项的租赁行为需要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是典型的双方法律行为。C项的宽恕行为属于准民事法律行为,而非民事行为。而D项的侵权行为是事实行为。

26.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A.调解是诉讼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

B.对于有赌博恶习屡教不改的,法院可以认定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C.因夫妻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的,法院可以认定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D.女方在怀孕期间,男方绝对不能提出离婚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调解是诉讼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虽然对于宣告失踪的案件,一方当事人提出与失踪人离婚的,法院可以不必经过调解而径行判决离婚,但这个特例并不影响该论断的正确性。根据婚姻法的规定,B项和C项的表述正确。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这里的“确有必要”,是指女方与他人通奸而怀孕的情形。可见,女方在怀孕期间,男方不是绝对不能提出离婚。

27.元朝专门受理蒙古王公贵族案件的司法机关是()。

A.刑部

B.宣政院

C.大理寺

D.大宗正府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元朝设置大宗正府,专理蒙古王公贵族案件,故选D项。刑部虽然属于中央主审机关,但无权受理蒙古王公贵族的案件。宣政院是主持全国佛教事务和统领吐蕃地区军民之政的中央机关,在司法上,还掌管僧人僧官刑民案件,但无权职掌蒙古王公贵族案件。元朝取消了大理寺的设置。

28.甲公交公司的司机乙为避让闯红灯的行人丙而急刹车,致乘客丁摔倒受重伤。丁的损害应该由()。

A.甲公司赔偿

B.甲公司和乙连带赔偿

C.乙赔偿

D.甲公司和丙连带赔偿

答案:A

本题解析:

《民法典》第302条第1款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本题中,甲公司是承运人,丁是乘客,丁受重伤不是其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因此,甲公司应当对丁承担赔偿责任。另外,《侵权责任法》第34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乙作为工作人员执行工作任务,并不需要承担责任。

29.第一部由劳动人民制定的根本大法颁布于()。

A.1923年

B.1934年

C.1931年

D.1948年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第一部由劳动人民制定的,确保人民民主制度的根本大法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该部宪法性文件颁布于1931年,故选C项。

30.某单位职工餐厅购买若干正版音乐光盘后,将光盘中的作品作为背景音乐播放。该餐厅的行为属于()。

A.侵害著作权的行为

B.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C.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使用

D.著作权的强制许可使用

答案:A

本题解析:

著作权法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构成著作权侵权,题中职工餐厅未经许可播放该音乐光盘应适用该规定,构成侵权,所以A项正确;本题中情形既不在著作权法列举的合理使用范围之列,也不在著作权法列举的法定许可使用范围之列,所以不是合理使用也不是法定许可,BC项错误;强制许可制度是专利权法的内容,与著作权无关,D项错误。

31.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

A.党政机关的支配

B.其他社会团体的支配

C.外国势力的支配

D.任何人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36条第4款的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故选C项。

32.下列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

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

C.法是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

D.法是由严格的程序规定的,具有程序性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法的特征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程序性。法具有历史性,但历史性不是其特征。

33.简述《著作权法》规定的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答案:

本题解析:

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一、关于法律、法规和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也是作品,其作者,即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的制定者,也享有著作权中的人身权等权利,即署名权、修改权、发表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但著作权人的用益权不受法律保护。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颁布后,公众可以自由使用,报纸刊登、电台广播等都无需征得著作权人许可,无需向其支付报酬。然而使用这类作品,不得侵犯作者的人身权,如不得将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法律写成是国务院发布的。法律的官方正式译文是指国家有关机关将法律翻译成其他民族文字或外国文字的正式译本,该译文是国家对该法律的翻译。法律的官方正式译文需经国家立法机关确认。国家机关的其他文件的官方正式译文是指国家有关机关将该官方文件翻译成其他民族文字或外国文字的正式译本,这种译文是国家机关对该官方文件的翻译。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的官方正式译文与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具有同等的效力。官方正式译文的著作权保护与对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的相同,其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利受保护,用益权不受保护。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的官方正式译文发表后,他人可以随意使用,无需征得制定者同意,无需向制定者支付报酬。但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的非官方正式译文则受著作权法保护。二、关于时事新闻这里的关键在于要区分时事新闻和时事新闻作品。时事新闻作为一种事实,是不为著作权法所调整的。但作者根据时事新闻所创作的时事新闻作品则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著作权法对时事新闻作品的保护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确认作者对时事新闻作品享有人身权利,即作者享有署名权和修改权,有权在时事新闻作品上署名,有权对时事新闻作品进行修改。第二,在著作财产权方面,著作权人对时事新闻作品享有发表权,并享有因首次发表而获得报酬的权利。第三,为了时事新闻的广泛传播,著作权人对时事新闻作品中的财产权利应当受到一定限制,时事新闻作品发表后,他人为了传播时事新闻可以使用时事新闻作品,而无需著作权人许可,无需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但是,倘若非以传播时事新闻为目的而使用时事新闻作品,如出版新闻作品集,出版新闻摄影集,该时事新闻作品则受著作权法保护,使用人应取得时事新闻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三、关于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历法所揭示的日期、节气、节日等内容是不为著作权法所调整的,但人们根据历法所绘制的挂历、台历、日历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数表中的通用数表,如元素周期率、函数表、对数表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但非通用数表,如作者创作的五代以内血亲表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通用表格,如通用发票、通用会计账册表格;公式这些通用表格、公式不适用于著作权法。

34.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组成人员是()。

A.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

B.总理、副总理、秘书长

C.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

D.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秘书长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88条第2款的规定,国务院常务会议由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和秘书长组成,故选A项。

35.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A.言论自由

B.平等权

C.宗教信仰自由

D.批评建议权

答案:A

本题解析:

【详解】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公民作为国家政治主体而享有的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和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公民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根据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故本题只有A项符合题意。

36.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宪法修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大代表有权提议修改宪法

B.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大的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C.目前我国已对宪法进行了5次修改

D.宪法修正案一共31条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64条第1款的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可见,A、B项表述正确。我国从1982年起,一共有4个宪法修正案,31条,故C项表述错误,D项正确。

37.我国《继承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从法的规范作用看,该项规定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个别指引

B.确定指引

C.有选择指引

D.非规范性指引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个别指引指通过一个具体的指示形成对具体的人、具体的情况的指引。法的指引是一种规范指引,它又可分为确定指引和不确定指引,不确定指引又称为有选择的指引。确定指引明确要求人为或不得为一定行为,而有选择的指引则赋予人们选择的权利。故本题选C项。

38.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审査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调整方案。

A.整体

B.部分

C.重大

D.个别

答案:B

本题解析:

【详解】

我国《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5)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故选B项。在宪法部分的复习中,一些知识性的法条内容需要熟记,这些知识点,往往是命题的重点。

39.下列选项中,属于添附理论中加工情形的是()。

A.李某为周某装修门市房

B.修改文稿

C.调酒师甲将乙和丙的酒混在一起,调制成更加鲜美的酒

D.丁将戊提供的布料加工成衣服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A项属于附合,而不是加工;B项属于知识产权上对作品的加工,而不是物权法理论中有关添附的加工;D项属于债权法上的合同,而不是物权法上的加工。故选c项。注意:C项表述并非混合,因为“调制”酒的行为意味着从事的是加工行为,即该行为貌似混合,实为加工,且两种酒经合成后,价值大增,故为加工行为。

40.甲向乙银行贷款,以其别墅设定抵押。之后,甲在别墅院内建造了独立车库。贷款到期,甲无力还款。乙银行享有优先受偿权的财产()

A.仅限于别墅

B.包括别墅、车库

C.包括别墅、建设用地使用权

D.包括别墅、车库及建设用地使用权

答案:C

本题解析:

根据《物权法》第182条规定:“以建筑物抵押的,该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以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该土地上的建筑物一并抵押。抵押人未依照前款规定一并抵押的,未抵押的财产视为一并抵押。”所以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物权法》第200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后,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不属于抵押财产。该建设用地使用权实现抵押权时,应当将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与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但新增建筑物所得的价款,抵押权人无权优先受偿。车库属于新增的建筑物,不属于抵押财产,所以B、D选项错误。

41.李某为了牟利,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私自复制了若干部影视作品VCD进行销售,销售金额为11万元,其中纯利润6万元。李某的行为构成

A.销售侵权复制品

B.侵犯著作权罪

C.非法经营罪

D.扰乱市场秩序罪

答案:B

本题解析:

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侵犯他人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李某主观上具有营利的目的,侵犯他人著作权的非法所得数额较大,符合侵犯著作权罪的构成要件。

42.“法律条文”、“规范性法律文件”和“规范性法律文件体系”这一系列概念体现了()。

A.法的规范内容

B.法的技术内容

C.法的本质

D.法的形式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规范性法律文件体系、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律条文都是法的形式,它们具有由高到低不同的等级。规范性法律文件由法律条文构成,规范性法律文件体系由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

43.唐朝《选举令》规定:“诸职事官,年七十以上,听致仕。五品以上上表,六品以下申省奏闻”。这里“致仕”是指()。

A.入仕做官

B.年老退休

C.居丧告假

D.授予荣誉

答案:B

本题解析:

唐代“致仕”意为退休,为了提倡惜贤敬老的社会风尚,唐代对退休官员往往给予一些特殊的政治、经济礼遇。故B项正确。本题考查“休致”制度,“休”为休假,“致”为“致仕”,对这两个名词要有所了解。

44.甲、乙、丙三人合伙经营一电器商场,效益不佳,已欠债2万元。三人经协商一致邀请有经营能力的丁加入到合伙之中,丁在被告知合伙经营状况后出资加入其中,并以合伙人的身份参与经营。两年后,该电器商场因故停业。对丁入伙前电器商场对外所欠的2万元债务,依法应当()。

A.由甲、乙、丙、丁四人承担按份责任

B.由甲、乙、丙、丁四人承担连带责任

C.由甲、乙、丙三人承担按份责任

D.由甲、乙、丙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民法典》第35条的规定,合伙人应当对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另外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除入伙协议另有规定外,入伙人和合伙人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责任,入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对于后入伙人同样需要承担其入伙之前的债务可以这样理解,因为其在入伙之前已经就了解到了经营状况,自愿接受了对于之前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条件。

45.绑架妇女、儿童的,可以构成()。

A.绑架妇女、儿童罪

B.绑架罪或者拐卖妇女、儿童罪

C.绑架罪或者偷盗婴幼儿罪

D.绑架罪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我国刑法上不存在绑架妇女,儿童罪和偷盗婴幼儿罪,故应当排除A、C项。绑架罪和拐卖妇女、儿童罪的重要区别在于犯罪目的不同。绑架妇女、儿童的,如果行为人是出于出卖为目的,按照拐卖妇女、儿童罪定罪处罚;如果是出于勒索的目的,则按照绑架罪定罪处罚。故选B项。

46.甲公司要运送一批货物给收货人乙公司,甲公司法定代表人丙电话联系并委托某汽车运输公司运输。汽车运输公司安排本公司司机刘某驾驶。运输过程中,因刘某的过失发生交通事故,致货物受损。乙公司因未能及时收到货物而发生损失。现问,乙公司应向谁要求承担损失?

A.甲公司

B.丙

C.刘某

D.汽车运输公司

答案:A

本题解析: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解析:这里考查的是民事法律关系的问题。乙公司仅与甲公司之间有合同关系,与另外三者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其对该货物没有所有权,也不能请求侵权,因此只能向甲公司请求赔偿。

47.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叫作()

A.咨询局

B.谘议局

C.资政院

D.咨询院

答案:B

本题解析:

谘议局是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于1909年开始在各省设立。当时的中央咨询机关叫作资政院。因此本题选择B。

4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人民团体

D.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答案:D

本题解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在性质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属于国家机构体系,不是国家机关,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民团体,而是爱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重要形式。

49.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应当认定为作品的是()。

A.交响乐

B.魔术

C.表情

D.雕塑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著作权法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只有C项不能认定为作品。

50.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专门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中央司法机关是()。

A.平政院

B.大理院

C.参议院

D.司法部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北洋政府时期专门受理行政案件的中央司法机关是平政院,故选A项。大理院是北洋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但不受理行政案件,参议院是立法机关,司法部是司法行政机关,它们都不受理行政案件。

二.多项选择题(共45题)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该论断直接体现的法治理念有

A.程序正义理念

B.法律至上理念

C.权力受制约理念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

答案:B、C、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2.我国的司法权包括以下哪几种()

A.审计权

B.监督权

C.审判权

D.检察权

答案:C、D

本题解析:

司法权是指行使国家司法权力的职责和权力.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司法权包括审判权和检察权。审判权是适用法律处理法律案件,作出判决和裁定的司法权;检察权包括代表国家批准逮捕、提起公诉、不起诉、抗诉等司法权。

3.下列犯罪中,应按数罪并罚原则处理的有

A.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又杀人的

B.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C.杀害被保险人,骗取保险金数额巨大的

D.在走私犯罪过程中采用暴力方法抗拒缉私人员缉私的

答案:A、C、D

本题解析:

在法律和司法解释中,存在着一些貌似牵连犯,却实行数罪并罚的情形,现为方便考生应考,特别予以归类:(1)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并利用组织实施杀人、爆炸等犯罪的;(2)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并利用组织实施杀人、爆炸等犯罪的;(3)实施《刑法》第140条至第148条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犯罪行为,同时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查处的;(4)走私犯罪并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5)实施保险诈骗行为,又实施了故意造成财产损毁、被保险人死亡等保险事故的行为;(6)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之后又有非法剥夺人身自由、伤害、强奸、侮辱行为的。故答案选A、C、D三项。拐卖妇女、儿童罪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罪名,考生在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包容犯的情形: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被拐卖妇女的,或者强迫妇女卖淫的,只定拐卖妇女罪、包容强奸罪和强迫卖淫罪:(2)结果加重犯:拐卖妇女、儿童中,致使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重伤、死亡,没有造成重伤或死亡故意的,属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结果加重犯;(3)数罪并罚的情形:在拐卖妇女过程中,故意杀害、伤害、猥亵、侮辱妇女儿童的,构成其他犯罪的,应按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4.下列选项中,可以列入选民名单的有()。

A.精神病患者甲

B.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的乙

C.被监视居住的丙

D.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丁

答案:B、C

本题解析:

根据《选举法》第3条和第26条的规定,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要注意有无选举权和是否列入选民名单是不同的,对于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是直接没有选举权,而精神病患者只是因为身体原因不列入选民名单。并且本题中应当注意B选项中的乙,虽然被判处了有期徒刑,但是并未说明其政治权利被剥夺,因此仍然被列入选民名单。

5.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修律过程中引进的先进制度有()。

A.假释

B.保释

C.公诉

D.减刑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清末沈家本修律过程中,从西方引进了许多先进制度,从而拉开了我国法律近代化的序幕。从实体法角度看,引进的制度主要有:罪刑法定、无罪推定、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缓刑、假释、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刑事责任能力、未遂、行刑时效、诚实信用原则、平等原则、权利能力、行为能力、过失责任原则、人格权、物权、时效、契约自由原则等。从程序法上看,引进的制度主要有:保释、公诉、诉讼代理人、送达等,故选A项、B项和C项。减刑在我国古代就存在,比如唐律中就有有关议、请、减等规定。

6.连续犯具有的特征是()。

A.针对同一对象

B.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

C.出于连续的犯罪意图

D.数个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

答案:C、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刑法理论,连续犯的特征为:(1)连续犯必须基于连续意图支配下的数个同一犯罪故意。(2)连续犯必须实施数个足以单独构成犯罪的危害行为。(3)连续犯所构成的数个犯罪之间必须具有连续性。(4)连续犯所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必须触犯同一罪名。针对同一犯罪对象不是连续犯的必备条件,犯罪故意不同也不可能形成连续犯。故选C、D项。

7.下面的法律规定中,哪些不属于法的要素中的法律规则?()

A.《刑法》第216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B.《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C.《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

D.《民法典》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答案:B、C、D

本题解析:

【精解】作为法的要素的法律规则是指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法的要素除了法律规则,还有法律原则和概念。依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C、D。

8.某地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该省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与国家某部委制定的规章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在此情形下,根据我国《宪法》翻《立法法》,下列处理办法错误的有()。

A.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该地方是适用地方性法规还是适用部门规章

C.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加以决定

D.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立法法》第86条的规定,A项和B项的表述错在:如果国务院认为适用规章,此时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c项的表述错在:最高人民法院无权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规定不一致时,作出裁决。只有D项表述正确。

9.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婚姻情形的有()。

A.表兄妹通婚的

B.重婚的

C.形成事实婚姻关系的

D.属于旁系血亲的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解】表兄妹的关系属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属于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事实婚姻虽属于违法婚姻,但是未必属于无效婚姻;一般而言,直系姻亲原则上不得结婚,但对于旁系血亲,只要他们之间没有禁止结婚的血缘关系,则应当准予结婚。

10.我国刑法关于犯罪主体的规定有()。

A.自然人

B.法人

C.单位

D.自然人和法人

答案:A、C

本题解析:

【精解】在我国刑法中犯罪主体有两类,即自然人与单位。值得注意的是,单位与法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单位的外延要大于法人的外延,换言之,即使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也可以成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故选A、C项。

11.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财产属于夫或妻的个人财产的有()。

A.婚前财产

B.专利权使用费所得

C.住院护理费

D.经过8年夫妻生活后的属于个人财产的贵重财产

答案:A、C、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婚姻法》第18条可知,A项和C项是正确答案。根据《婚姻法》第17条的规定,B项属于夫妻共有财产。在2001年《婚姻法》尚未出台前,有关司法解释规定对贵重财产,只要经过8年夫妻的共同生活,就可以转化为夫妻共有财产,但现行婚姻法生效后,由于该司法解释和《婚姻法》第17条和第18条相抵触,故已被废止,因此,选D项。

12.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民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A.《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是总则、物权、债、亲属、继承

B.《中华民国民法》体现了“国家本位”的立法原则

C.《中华民国民法》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原则

D.《中华民国民法》采用德国民法典的法典编纂方式

答案:B、C、D

本题解析:

【精解】A项错在:《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为总则、债、物权、亲属和继承五编,而不是总则、物权、债、亲属和继承。

13.法的要素包括法律规则、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以下论述中,正确的是()。

A.法的要素中,主体是规则

B.法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法制水平和法学家认识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法律概念具有历史的局限性

C.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关系对制定法来说是比较明显的,而在判例法中是比较模糊的

D.法律规则按照特定行为以前是否有调整规则可以作调控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之分

答案:B、C、D

本题解析:

【精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法的要素的理解,涉及到法的要素的所有方面,是比较宏观方面的把握。

14.可以作为物权客体的有()。

A.有体物

B.无体物

C.一定的民事权利

D.不特定物

答案:A、C

本题解析:

【详解]

物权的客体为物,但一定的民事权利也可作为物权的客体,如“权利质权”的客体即为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物须为单一物、独立物、有体物、特定物。无体物及不特定物不是物权的客体。

15.我国国籍的取得方式有()

A.出生国籍

B.继有国籍

C.法定国籍

D.自然国籍

答案:A、B

本题解析:

根据1980年《国籍法》,我国国籍的取得方式有两种:出生国籍和继有国籍。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对出生国籍采用以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原则。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但在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殊情况下,中国公民可以保留其在外国的居留权。

16.关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正确说法是()。

A.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毒品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计算,不以纯度折算

B.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构成犯罪没有数量上的要求

C.因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罪的,从重处罚

D.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加重处罚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构成犯罪没有数量上的要求,而且毒品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计算,不以纯度折算,故选A、B项。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应当从重处罚,故排除D项。根据我国《刑法》第356条的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故选C项。

17.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包括()。

A.民工王某拿不到用工单位的报酬自认倒霉

B.学生张某认为偷几本书不算偷

C.顾客因为酒店的卡式炉爆炸而毁容后向法院起诉要求酒店支付5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

D.老百姓感觉到中国法官的腐败行为越来越少了

答案:A、B、D

本题解析:

【详解】法律意识是一种对法律文化的认识,是一种思想、意识、观点而不是行动。C项是一种法律实施行为。

18.清政府颁布的专门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包括

A.蒙古律例

B.西宁青海番夷成例

C.钦定西藏章程

D.回疆则例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清王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巩固辽阔的边疆,以理藩院作为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机构,加强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司法管辖。清政府除制定全国统一的基本法典以外,还制定了一系列适用于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专门法规,如《蒙古律例》《西宁青海番夷成例》《钦定西藏章程》《回疆则例》《苗汉杂居章程》《湘苗事宜》《西宁番子治罪条例》《西藏禁约十二事》等。

19.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为()。

A.抢劫罪

B.强奸罪

C.盗窃罪

D.故意伤害罪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56条的规定,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其中的“等”表示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并不限于《刑法》第56条明文规定的犯罪。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故意伤害、盗窃等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犯罪分子主观恶性较深、犯罪情节恶劣、罪行严重的,也可以依法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故备选项应全选。

20.在我国,公民行使选举权的条件包括()。

A.具有中国国籍

B.年满18周岁

C.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D.无精神障碍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在我国,公民行使选举权的条件包括:(1)具有中国国籍;(2)年满18周岁;(3)未被剥夺政治权利。故选A、B、C项,至于是否有精神障碍、是否作风正派、是否是党员等都不涉及,故排除D项。

21.对下列犯罪可以行使“特殊防卫权”的有()。

A.故意杀人罪

B.诬告陷害罪

C.绑架罪

D.投放危险物质罪

答案:A、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由于投放危险物质罪和诬告陷害罪不是暴力犯罪,所以不能行使特殊防卫权。故选A、C项。

22.甲,15岁,某中学高一学生,酷爱电脑设计。甲的全部生活费用、学费均由自己设计电脑程序出售获利后支付而不需要其父母负担。在2005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展览会上,甲设计的一个电脑程序被一公司以10万元购买。甲得款当即将其中的5万元捐给某患怪病的大学生乙。乙表示接受。下列关于该赠与合同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有()。

A.甲的行为是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B.甲的行为是有效民事行为

C.甲的行为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D.甲的行为经其父母追认后是有效行为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故选A项和D顼。

23.战时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

A.适用的时间是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或者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

B.犯罪军人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C.在战争条件下宣告缓刑没有现实危险

D.犯罪军人不是累犯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449条的规定,适用战时缓刑的条件是:(1)适用的时问必须是在战时。所谓战时,依据《刑法》第451条的规定,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2)适用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依立法精神应含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军人。(3)适用战时缓刑的基本根据,是在战争条件下宣告缓刑没有现实危险。(4)军人不是累犯。《刑法》第74条关于“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的立法内容,应当同样适用于战时缓刑。故备选项应全选。

24.下列选项中的表述不属于对狭义的法的适用的理解的有()。

A.法的适用是国家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在具体案件中应用法律的活动

B.法的适用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在具体案件中应用的法律的活动

C.法的适用是国家审判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

D.法的适用是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答案:A、B、C

本题解析:

【详解】

广义的法的适用,即法的实施,包括执法和司法。狭义的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25.甲在某酒店就餐,邻座乙、丙因喝酒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打斗,酒店保安见状未出面制止。乙拿起酒瓶向丙砸去,丙躲闪,结果甲头部被砸伤。则()。

A.对于甲的损害,乙和酒店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B.甲的医药费由酒店承担,但酒店可向乙追偿

C.甲的医药费由乙承担,酒店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D.甲的医药费由乙和酒店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答案:A、C

本题解析:

【精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区分共同侵权和各自过错,在共同侵权的情形下,行为人的主体具有复合性,行为具有共同性,结果具有单一性。单从行为判断,酒店和乙没有共同行为,故不能认定为共同侵权,只能认定为各自过错,因此,酒店和乙也没有连带责任关系,故排除B项和D项。注意:在各自过错的情形下,要区分主要责任和补充责任。本题中,乙承担主要责任是显而易见的。

26.下列情形中应当按照抢劫罪处罚的是

A.驾驶机动车夺取他人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强行夺取的

B.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者强行逼倒他人夺取财物的

C.驾驶非机动车明知会致人伤亡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

D.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

答案:A、B、C

本题解析: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夺取他人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夺取他人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强行夺取的;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者强行逼倒他人夺取财物的;明知会致人伤亡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

27.西周时期的司法官有()。

A.小司寇

B.大理寺卿

C.大理

D.司寇

答案:A、D

本题解析:

【详解】

大理寺卿为北齐以后至清朝(除元朝外)的司法官的名称,大理是夏朝司法官名称。

28.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类()

A.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B.国家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关泵

C.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D.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都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且其双方中总有一方为国家或者国家机关。

29.追究法律责任时,坚持责任与处罚相当原则就要求()。

A.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性质相适应

B.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具体情节相适应

C.法律责任的轻重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

D.法律责任的有无与行为人的主观态度相适应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法律责任的轻重与种类应当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而不是与其主观态度相适应。

30.关于《大中刑律统类》的说法正确的有()。

A.《大中刑律统类》制定于唐代末年大中年间

B.《大中刑律统类》将刑律各篇分为若干“门”,每门下又分别辅之以相关内容的敕、令、格、式

C.《大中刑律统类》对于明朝的立法产生重大影响

D.《宋刑统》的编纂体例渊源于《大中刑律统类》

答案:A、B、D

本题解析:

【详解】

唐代末年,唐宣宗于大中年间命大臣将刑律各篇分为若干“门”,每门下又分别辅之以相关内容的敕、令、格、式,编制成了《大中刑律统类》。这种以律为主、分类编排的法典编纂形式对后来五代及宋朝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宋刑统》。明朝的《大明律》是按六部的体例编排的,不同于《大中刑律统类》。

31.下列选项所列的情形,可以适用于单务合同的有()。

A.不安抗辩权

B.预期讳约

C.保证担保

D.撤销权

答案:B、C、D

本题解析:

【精解】不安抗辩权仅仅适用于双务合同,而不适用于单务合同,故排除A项。预期违约既可以适用于单务合同,也可以适用于双务合同,故选B项。保证合同属于单务合同,故保证担保仅存在于单务合同中,故选c项。撤销权既可以存在于单务合同中,如赠与的撤销,也可以存在于双务合同中,如买卖合同。故选D项。

32.根据专利法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取得专利权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新颖性

B.创造性

C.实用性

D.先进性

答案:A、B、C

本题解析: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必须具备“三性”,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先进性并非发明和实用新型取得专利权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33.下列属于用益物权性质的准物权的是

A.土地承包经营权

B.建设用地使用权

C.海域使用权

D.采矿权

答案:C、D

本题解析:

我国物权法的总则列举式规定的用益物权,这类情形包括海域使用权、探矿权、取水权、养殖权、捕捞权等。可见,我国《物权法》并没有规定典权

34.下列选项中,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有()。

A.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

B.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国有公司、企业使用

C.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具有法人资格的私有公司、企业使用

D.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国有公司、企业使用,谋取个人利益

答案:A、B、D

本题解析: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①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②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③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

35.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人民法院能够确定必备条款的,一般应当认定合同成立。这些必备条款包括()。

A.标的

B.质量

C.数量

D.当事人名称或姓名

答案:A、C、D

本题解析:

《民法典解释(二)》第1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人民法院能够确定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标的和数量的,一般应当认定合同成立。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36.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停止下来的犯罪形态包括()。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答案:A、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是否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实行行为,所以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停止下来的犯罪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中止发生的时空条件是在犯罪过程中,因此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停止下来的犯罪形态包括犯罪中止。故选A、C项。

37.下列选项中属于法条竞合的是

A.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

C.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

D.协助组织卖淫罪与帮助犯的规定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法条竞合,指刑法中有一些条文之间存在重复或交叉的情况。例如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骗取出口退税罪,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与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商检失职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与失火罪、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聚众斗殴、非法拘禁、刑讯逼供、虐待被监管人等侵犯人身的犯罪,妨害作证罪与教唆犯,协助组织卖淫罪与帮助犯。

38.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的法律规定,享有向全国人大提案权的主体包括()。

A.全国人大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家主席

D.国务院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9条的规定,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属于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故选A、B、D项。

39.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有()

A.教育文化建设

B.思想道德建设

C.经济建设性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神文明是伴随着物质文明的产生而产生的,是社会生产实践中的精神产品。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宪法对其有明确和完整的规定。这是我国宪法所具有的重大特点,也是对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发展的重大贡献。按照现行宪法的规定,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根据宪法最新修改的表述,“我国要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在之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新增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

40.对于()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A.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

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累犯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我国《刑法》第56条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刑法》第57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故选A、B、c项。

41.宪法制定程序包括()。

A.制宪机构的设立

B.宪法草案的提出

C.宪法草案的通过

D.宪法的公布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宪法的制定程序包括设立制宪机构、提出草案、通过草案和公布宪法四个步骤,故备选项应全选。

42.关于因果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当晚,医院发生火灾,乙被烧死。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甲在穷乡僻壤致乙受伤,走两天路程才找到一所简陋的医院,乙不治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甲私设电网猎捕野生动物,在方圆百米外设立多处警示牌,乙钻电网触电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投放了5毫克毒物,且知道5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5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刑法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客观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的认定不受行为人主观认识的影响,并且由于因果关系只是行为人具备对该结果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性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所以即使认定因果关系有所扩大,也不会导致刑事责任扩大化。法硕考试坚持因果关系客观说,只承认具有追究刑事责任客观基础的地位,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都认为行为与结果具有因果关系,但是不能走向极端。甲重伤乙的行为与乙死亡之间介入了医院发生火灾这一极端异常的因素,所以切断了甲的行为与乙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链条,应认为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A选项正确。在特定条件下行为导致结果,如遭遇被害人特异体质或者遭遇恶劣环境发生危害结果,并不存在介入因素,因此应当认为存在因果关系。B选项正确二行为与被害人自身行为相遇导致结果,通常情况下认为因果关系链条没有中断,因此认为有因果关系。C选项正确。数行为共同作用导致危害结果的情形下,应认定每一行为都为结果发生提供了原因力、作用力和影响力,因此认为有因果关系。D选项正确。在法硕考试中,同学们只需要记住两个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例子,举一反三其他情形一般都认定有因果关系即可。例一:甲窃得乙钱包后逃跑,乙追赶甲的过程中被车撞死。例二:甲殴打乙致伤,乙在乘救护车去医院途中发生交通肇事车毁人亡。

43.下列犯罪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

A.侵占罪

B.侮辱罪

C.遗弃罪

D.虐待罪

答案:A、B、D

本题解析:

【详解】

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刑法中规定有侮辱罪、诽镑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占罪。故选ABD。

44.甲与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纠纷。甲向律师丙咨询,丙认为根据民法典,乙的行为构成违约,如提起诉讼,有较大胜诉把握。丙的分析体现了法的()。

A.评价作用

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

D.预测作用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评价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作用;预测作用是指凭借法律的存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之间会如何行为。

45.法人终止的原因包括()。

A.依法被注销

B.依法被宣告破产

C.依法解散

D.依法被责令停业整顿

答案:B、C

本题解析:

【精解】法人终止的原因包括依法被撤销、依法被宣告破产、依法解散等,但考生不要将终止原因之一“撤销”记忆成“注销、抵销”等。依法责令停业整顿不是终止原因。

三.问答题(共5题)1.试述防卫过当的成立条件及其刑事责任。

答案:

本题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防卫过当。作为正当防卫的例外情形,此内容常常作为考查重点,值得考生注意。本题对考生的考查难度加深,其不仅要求考生掌握防卫过当的成立条件,还要掌握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对此可以从定罪和量刑两方面分别作答。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2分)

(1)防卫过当的成立条件

防卫过当是在正当防卫过程中发生的,它必须满足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即要成立防卫过当,也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为了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针对不法侵害人的前提下实施的。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的区别在于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3分)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是指防卫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及造成的损害明显超过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及造成的损害。(3分)重大损害,是指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结果。(2分)

(2)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

防卫过当的刑事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