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考研考博-法硕法学-河南警察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1.下列属于要约的是()。
A.拍卖公告
B.商店中标价出售的商品
C.招股说明书
D.商业广告
答案:B
本题解析:
[详解]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应具备几个条件:一是要约须是特定的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二是要约须向特定的受要约人发出。要约是要约人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在一般情况下,要约人不可能与所有的人订立合同,所以会对相对人有所选择。当要约人向特定的受要约人发出要约时,即意味着他对相对人作出了选择。这样,在相对人作出承诺时,合同才能成立。因此,要约人只有向特定的受要约人作出意思表示,才可能构成要约。悬赏广告、标价出售的商品,虽然是向不特定人作出的,但可以构成一项要约。三是要约须具有缔约目的,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即受要约的约束。四是要约的内容须具体确定,具备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款。A、C、D项不是要约,而是要约邀请。要约邀请,又称要约引诱,是指当事人向他人作出的希望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可以向特定人发出,也可以向不特定的人发出。要约邀请的目的不是与对方订立合同,而是希望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内容无须具体明确。根据《民法典》第15条的规定,寄送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属于要约邀请,但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视为要约。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在于:(1)行为的目的不同。要约是表示要与相对人订立合同的意思,其目的是希望相对人对其要约作出承诺,而要约邀请是表示希望相对人向要约邀请人发出要约的意思。(2)行为效力不同。要约本身即带有愿意就要约内容受约束的意义,一经相对人承诺,就对双方产生相当于合同的效力。而要约邀请的相对人针对该要约邀请作出要约的行为并不会对要约邀请人产生任何法律上的约束力。
2.甲拐骗了5名儿童,偷盗了2名婴儿,并准备全部卖往A地。在运送过程中甲因害怕他们哭闹,给他们注射了麻醉药由于麻醉药过量,致使22婴儿死亡,5名儿童处于严重昏迷状态,后经救治康复。对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拐卖儿童罪
B.故意伤害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绑架罪
答案:A
本题解析:
拐卖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的行为。甲以出卖为目的,分别实施拐骗儿童、偷盗幼儿的行为,客观上实施了拐卖儿童的行为,主观上有拐卖儿童的故意,完全符合拐卖儿童罪的构成要件。A选项说法正确。甲并非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儿童重伤、死亡的后果,并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所以对儿童受伤、死亡的结果,不存在故意心态,而是存在疏忽大意的过失,不构成故意伤害罪。B选项说法错误二根据《刑法》第240条的规定,造成被拐卖的儿童重伤、死亡或者发生其他严重后果的,认定为拐卖儿童罪的结果加重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如此可作到罪刑相适应,无需再单独评价为过失致人死亡罪。C选项说法错误。区别拐卖儿童罪与绑架罪的关键是犯罪目的不同,拐卖儿童罪是以出卖为目的,绑架罪是以利用亲友对被绑架人安危的担忧从而勒索赎金为目的。甲是以出卖为目的,而并非以勒索赎金为目的,所以不成立绑架罪。D选项说法错误。
3.下列行为中,属于事实行为的是
A.立遗嘱
B.修缮邻居的房屋
C.喂养自家耕牛
D.招待朋友的客人
答案:B
本题解析:
行为是指受主体意志支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活动。行为按其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合法行为是指符合或不违反民事法律规范、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合法行为又可以分为民事法律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主观上不一定具有发生、变更或消灭正常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但客观上能够引起这种后果的行为。如创作作品。B项修缮邻居的房屋,行为人主观上虽然没有发生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但客观上引起了民事法律关系。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属于民事法律行为;选项D只是道义上的行为,并不发生民事法律关系;选项C也不会发生民事法律关系。
4.甲无票乘坐公交车被发现,司乘人员将其控制在车内至终点站,令甲在调度室反省4小时。司乘人员的此种行为属于()。
A.侵权行为
B.自助行为
C.正当防卫
D.紧急避险
答案:A
本题解析:
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情势紧迫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财产或者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而为法律或社会公共道德所认可的行为。但是这种手段一般只能对债务人、加害人的财产或行动自由施加临时性拘束,事后应当及时提请有关当局处理。本题中,司乘人员责令甲在调度室反省4小时不符合自助行为的限定条件,已经构成对甲人身自由的侵害。
5.明确提出“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这一刑事法律原则的文件是()。
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B.《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C.《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D.《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答案:D
本题解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于1947年10月10日公布的政治宣言,亦称《双十宣言》,确定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同时确定了“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刑事司法政策。
6.甲、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双方未约定先后履行顺序。现甲未履行债务而请求乙履行,遭乙拒绝。乙行使的权利属于()。
A.请求权
B.支配权
C.抗辩权
D.形成权
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民事权利的分类。民事权利按照权利作用可以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支配权是指可以对标的物直接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如所有权。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抗辩权是指对抗请求权或否认对方权利的权利。形成权是指当事人一方可以以自己的行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本题中,乙拒绝甲要求其履行债务的请求,符合抗辩权的条件,属于同时履行抗辩权,答案应该选C项。
7.甲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时事性文章,未声明不允许其他媒体刊登,乙杂志社未经甲同意予以刊登且未支付报酬。乙杂志社的行为不构成侵权的法律依据是()。
A.许可使用
B.法定许可
C.强制许可
D.合理使用
答案:D
本题解析:
《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这属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领导职位是()。
A.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B.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C.国务院副总理
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的法定任免权由两种方式构成,一是选举,二是决定任命。选举的范围包括委员长、副委员长、国家主席、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决定任命的范围则是由实行首长负责制的机关首长提名的副职及其他领导人。通过上述分析,选B项。
9.关于单位犯罪的正确表述为()。
A.单位犯罪就是共同犯罪
B.公有制单位和私有制单位都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C.只有非法成立的单位犯罪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犯罪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排除A项。只有合法成立的单位才可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非法成立的单位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排除c项。单位犯罪与法人犯罪不同,单位犯罪的外延要大于法人犯罪的外延。排除D项。故选B项。
10.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有权决定在我国境内设立特别行政区及其制度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62条第13项的规定,全国人大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故选A项。
11.国家最重要、最根本的职能是()
A.立法职能
B.行政职能
C.司法职能
D.保障职能
答案:A
本题解析:
现代国家的职能主要包括:立法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等,其中立法职能是国家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职能,是其他职能的基础和前提。
12.下列情况属于刑法理论上所称的结果加重犯的是()。
A.盗窃致人死亡
B.诈骗致人破产
C.敲诈勒索致人精神失常
D.非法拘禁他人致人重伤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结果加重犯具有法定性的特点,成立结果加重犯必须要求刑法就加重的结果和与加重的结果相对应的法定刑作出明确的规定。四个选项中只有非法拘禁罪就非法拘禁致人重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故选D项。
13.下列权利中,受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有
A.股权
B.监护权
C.发现权
D.继承权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因此四个选项均正确。
14.债务人将其债务转移给第三人的生效条件之一是
A.通知债权人
B.债务人充当保证人
C.取得债权人的同意
D.向债权人提供抵押物
答案:C
本题解析:
债务移转的要件。1、必须有有效的债务存在。2、所转移的债务须具有可移转性。3、须有以债务承担为内容的协议,且须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当然,债务承担协议为不要式行为,无论书面或者口头协议均可,但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须为明示。4、须经债权人同意。
15.将镇压“反革命活动”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是在()。
A.1988年宪法修正案中
B.1993年宪法修正案中
C.1999年宪法修正案中
D.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镇压“反革命活动”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故选C项。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
A.如果犯罪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或军人的,无条件地适用刑法
B.如果犯罪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公民,无条件地适用刑法
C.如果犯罪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作人员的,无条件地适用刑法
D.如果犯罪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的,有条件地适用刑法
答案:A
本题解析:
【详解】
根据《刑法》第7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可见,如果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是我国普通公民,则有条件地适用我国刑法;如果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是我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则无条件地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17.根据民法典规定,监护人可以处分被监护人财产的条件是
A.征得被监护人同意
B.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
C.征得其他监护人同意
D.征得被监护人所在地的居(村)委会同意
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民法典》第18条的规定,监护人应该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可见只有在为被监护人利益的情况下,监护人才能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应注意此种情况下不需经过被监护人同意,只要满足符合被监护人利益的条件即可。
18.下列选项中,规定采用人民代表会议制政权组织形式的宪法性文件是()。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答案:C
本题解析: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在1946年4月由边区第三届参议会通过,规定了确立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为管理政权机关,各级政权机关开始由抗日时的参议会过渡为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19.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A.遗产债务的清偿原则实行限定继承原则
B.对于需要清偿的遗产债务,既有遗嘱继承,又有遗赠的,应当首先由遗嘱继承人清偿债务,不足部分由受遗赠人清偿
C.既有遗嘱继承和遗赠,又有遗赠扶养协议的,应当按照遗赠扶养协议执行
D.受遗赠人先于立遗嘱人死亡的,则受遗赠人的受遗赠权消灭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遗产债务的清偿原则实行限定继承原则,即被继承人清偿债务应当以所继承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的部分,被继承人不负清偿义务,故A项表述正确。既有遗嘱继承,又有遗赠的,应当按照比例清偿债务,故B项表述错误,为应选项。遗赠扶养协议具有优先于遗嘱继承和遗赠执行的效力,故C项表述正确。由于受遗赠人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受遗赠人先于立遗嘱人死亡的,受遗赠权归于消灭,故D项表述正确。
20.误以人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
A.目标的认识错误
B.手段的认识错误
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D.行为误差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关于刑法上的认识错误,请参见本章单元九第9题的精解。本案中将人误认为是兽,属于对事物的性质认识错误,即行为人对目标的错误认识。故选A项。
21.()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
D.选举制度
答案:C
本题解析:
【详解】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在这些民主形式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选举制度只是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的途径,而多党合作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实现民主的形式,在实现民主的主体方面存在限制,而且在实现民主的范围和效能方面,也无法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比。
22.甲请同事吃饭,结账时发现没带钱,遂请好友乙帮忙买单,乙碍于情面付款。后乙要求甲偿还,甲拒绝。乙的付款行为属于
A.赠与
B.代为清偿
C.无因管理
D.情谊行为
答案:B
本题解析:
清偿,是指债务人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完成义务的行为。债务人为实现债权之目的所为的给付行为,属于债务人清偿;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履行债务从而使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的,被称为第三人代为清偿。本题中,甲请同事吃饭,在甲与饭店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甲是债务人,饭店是债权人。甲无力清偿,因此请求乙代替自己履行债务从而使饭店的债权得以实现。因此乙的付款行为属于代为清偿,B项正确。
23.用诅咒的方法杀人的行为,属于
A.愚昧犯
B.不能犯未遂
C.能犯未遂
D.预备犯
答案:A
本题解析:
愚昧犯或者迷信犯,是指使用愚昧或迷信的方式犯罪,按照科学的观念根本不可能对法律利益造成损害的情况。迷信犯或者愚昧犯与不能犯未遂区别的要点是:迷信犯、愚昧犯是行为人犯了常识错误;愚昧犯或者迷信犯预定实施的行为与实际实施的行为是一致的,在不能犯未遂的场合,行为人实际使用的犯罪方法与预想使用的犯罪方法不一致,以致犯罪不能既遂。
24.根据刑法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形是()。
A.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
C.犯罪未遂
D.盲人犯罪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完全免除处罚的情节,排除A项。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是不包括免除处罚的情形。排除B项。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样不包括免除处罚的情形。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选D项。
25.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B.诉讼时效是民事实体权利的存续期间
C.起诉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被驳回的,诉讼时效暂停计算
D.当事人向仲裁机关提起仲裁请求的,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断,而不是诉讼时效中止,故A项错误。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后果是消灭胜诉权,而不消灭起诉权,也不消灭民事实体权利和民事法律关系,而除斥期间则是民事实体权利的存续期间,除斥期间经过,则民事实体权利消灭,B项表述混淆了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故错误。起诉看,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被法院依法驳回的,诉讼时效既不中止,也不中断,故C项错误。当事人向仲载机关提起仲裁请求的,拆讼时效中断,而拆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时是拆讼时效重新计算,故选D项。
26.下列关于法律效力等级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新法优于旧法
B.一般法优于特别法
C.普通法优于根本法
D.下位法优于上位法
答案:A
本题解析:
关于法律效力的原则,本书总结如下:(1)不同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包括:①宪法至上原则;②法律高于法规原则;③行政法规高于规章原则;④行政法规高于地方性法规原则。(2)同一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主要包括:①全国性法律优先原则;②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③新法优先于旧法(故答案选A项);④实体法优先于程序法;⑤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的规章。(3)位阶出现交叉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①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②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③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④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时,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本题答案选A项。此处内容很多,也是法硕联考和司法考试的重点,希望考生好好记忆。
27.下列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受害人可以行使正当防卫的民事权和的是()。
A.健康权
B.隐私权
C.所有权
D.名誉权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在民事权利体系中,只有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这三类物质性人格权受到现实侵害时,受害人才可以行使正当防卫,故选A项。
28.最早实行议会制度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英国是宪政制度的母国,在政体构成上奉行“议会至上”的原则,表现为议会产生政府,政府要对议会负责,特别强调议会是代表人民享有国家主权,具有至上的权威。早在国王爱德华一世统治英国期间,爱德华就于1295年召开“模范议会”,一般认为这是英国议会的开端。以后,英国议会制度不断发展。可见,英国是最早创立议会制度的国家,故选A项。
29.在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假定条件
B.行为模式
C.肯定性法律后果
D.否定性法律后果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行为模式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的方式或范式,是法律规则的核心部分。
30.当代中国法律监督体系中,不属于司法监督范畴的是()。
A.刑事诉讼监督
B.民事诉讼监督
C.行政诉讼监督
D.审计监督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司法监督即检察机关的监督。这是一种专门监督,即对有关国家机关执法、司法活动的合法性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犯罪和其他犯罪行为所进行的监督。分为三类:(1)刑事诉讼监督;(2)民事诉讼监督;(3)行政诉讼监督。而审计监督属于行政监督。
31.法官、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最早确立于()。
A.北洋政府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D.清末
答案:D
本题解析:
【评析】清末为了配合修律工作的进行,对司法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包括对司法机关的改革和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其中,诉讼审判制度改革的表现之一就是初步规定了法官和检察官的考试任用制度。故选D项。
32.村委会主任甲,发现村委会出纳乙将2万元放在办公室抽屉内。甲趁无人之机,将2万元拿走。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
B.贪污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答案:A
本题解析: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自己认为秘密的手段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人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甲的行为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构成盗窃罪。A选项说法正确。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都要求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种便利必须是主管、经营、经手单位财产的实质性便利,仅仅是因工作关系熟悉作案环境或易于接近作案目标、易于进入某些场所的,不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不能认定为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BC选项说法错误。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本题中不存在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和遗忘物,不能认定为侵占罪。D选项说法错误。
33.依法佩枪的甲停职后,将100余发军用子弹存放在家中,拒不上交,情节恶劣。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私藏弹药罪
B.滥用职权罪
C.玩忽职守罪
D.非法持有弹药罪
答案:A
本题解析:
私藏枪支、弹药罪中的“私藏”是指依法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人员,在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条件消除后,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私自藏匿所配备、配置的枪支、弹药且拒不交出的行为。甲在停职前是依法配枪的,但是在停职后,配备枪支、弹药的条件消除,甲应当将所有的枪支、弹药上交。但是甲违反枪支管理法律,将军将子弹私自存放于家中,且拒不交出,符合私藏弹药罪的犯罪构成,成立私藏弹药罪,A选项正确。非法持有弹药罪中的“非法持有”,是指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弹药条件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非法持有弹药罪是从来都不具备配备弹药条件,甲最初具备配置弹药的条件,所以不成立非法持有弹药罪,D选项错误。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甲没有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也没有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不成立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B、C选项错误。
34.北洋政府时期制定的专门刑法典是()。
A.《暂行新刑律》
B.《暂行章程》
C.《中华民国刑法》(“旧刑法”)
D.《中华民国刑法》(“新刑法”)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北洋政府制定的专门刑法典就是指《暂行新刑律》,故选A项。《暂行章程》是清末沈家本修律时附在《大清新刑律》的附录部分。《中华民国刑法》无论是“旧刑法”还是“新刑法”,都是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
35.甲带邻居家5岁小孩乙去河里游泳,因没看管好孩子,最后乙在河里溺水死亡,甲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A.法律的直接规定
B.职务上或业务上的要求
C.道义上的义务
D.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甲将5岁的小孩带到河里游泳,其行为已经使得小孩的生命处于一种危险的状态,甲有义务阻止这种危险向现实转化。所以甲的不作为义务来源是其先前的行为。故选D项。
36.甲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税款,逃税数额巨大,且达到应缴税款数额10%的,应当以
A.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一罪处罚
B.逃税罪一罪处罚
C.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与逃税罪择一重罪处罚
D.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与逃税罪数罪并罚
答案:C
本题解析:
根据司法解释规定,行为人为了达到逃税或者骗取出口退税的目的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的,属于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C选项正确。
37.甲将电视机租给乙使用,后双方经过商议达成电视机买卖协议,则该电视机的交付属于
A.占有改定
B.简易交付
C.现实交付
D.指示交付
答案:D
本题解析:
指示交付是指标的物由双方以外的第三人实际占有时,转让人将对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让与受让人,以代标的物的实际交付。
38.下列关于剥夺政治权利的最高期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不得超过10年
B.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不得超过5年
C.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不得超过5年
D.从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不得超过15年
答案:C
本题解析: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属于资格刑。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有以下四种情况:①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或者主刑是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②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③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④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相应地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
39.清末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是()
A.大理寺
B.大理院
C.刑部
D.御史台
答案:B
本题解析:
清末对传统的司法组织体制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实行审检合署制度。
40.行贿罪所谋取的利益是
A.不正当利益
B.违法利益
C.个人利益
D.利益
答案:A
本题解析:
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行贿必须是行为人的主动行为,如果是被勒索不得不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没有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罪。
41.秦朝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
A.大理寺
B.廷尉
C.司寇
D.刑部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秦朝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称为廷尉,故选B项。大理寺是北齐至宋代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司寇是商、西周和春秋时期中央司法机关的称谓。刑部是元、明、清时期的中央审判机关。
42.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答案:B
本题解析:
【详解】
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中一方的存在、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从某一具体法律关系来看,权利与义务存在主、次之分,即一方当事人在该法律关系中主要享有权利,而另一方当事人主要履行义务,比如债权关系中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终极目的来看,义务的设定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人们设立法律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权利,而不是为了履行义务。因此B项的表述不正确。
43.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立法法》第2条第1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关于上述两个条文中“法律”一词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两个条文中的“法律”含义相同
B.《立法法》第2条中的“法律”专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C.《宪法》第33条中的“法律”专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D.《宪法》第33条中的“法律”包括《立法法》第2条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答案:D
本题解析:
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中的法律指的是法律、行政法规、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立法法》第2条第1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中的法律特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狭义的法律。
4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吸收犯的形式的是
A.吸收必经阶段的行为
B.吸收组成部分的行为
C.吸收当然结果的行为
D.目的行为吸收手段行为
答案:D
本题解析:
吸收犯,指一个犯罪行为因为是另一个犯罪行为的必经阶段、组成部分、当然结果,而被另一个犯罪所吸收的情况。吸收犯包括三种形式:吸收必经阶段的行为;吸收组成部分的行为;吸收当然结果的行为。
45.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受遗赠人必须在2个月内作出是否接受赠与的意思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这2个月期间属于()。
A.诉讼时效
B.除斥期间
C.期日
D.取得时效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题干中提到的期间属于除斥期间,因为受遗赠权属于民事实体权利,且该期间不能中止、中断和延长。故选B项。一般而言,法律条文中没有指明是诉讼时效的,应当认定为除斥期间。
46.甲想用水果刀伤害张三,却失手将张三旁的李四捅伤。这种情形在我国刑法中属于()。
A.因果关系错误
B.打击错误
C.行为性质错误
D.意外事件
答案:B
本题解析:
事实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于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有不正确的理解,包括客体错误、对象错误、手段错误、行为偏差和因果关系错误。
A项,因果关系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行为和行为所会造成的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实际发展有错误认识。甲对自己的行为与乙的受伤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没有发生误认,不是因果关系错误。
B项,打击错误又称行为偏差,是指行为人预想打击的目标与实际打击的目标不一致。甲预想伤害的目标是张三,但是失手将李四捅伤,属于预想打击的目标与实际打击的目标不一致,是打击错误。
C项,行为性质错误又称客体错误,是指行为人预想侵犯的对象与实际侵犯的对象在法律性质上不同(分属不同的犯罪构成)。张三和李四都是人,在法律性质上相同,按照“法定符合说”,甲不管捅伤谁都成立故意伤害罪,甲的情形不属于行为性质错误。
D项,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行为人对该结果的发生既无故意也无过失,损害结果的发生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甲有伤害他人的故意,李四受伤不是意外事件。
47.甲、乙、丙、丁分别购买了某住宅楼(共四层)的一至四层住宅,并各自办理了房产证。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乙、丙、丁有权分享该住宅楼的外墙广告收入
B.一层住户甲对三、四层间楼板不享有民事权利
C.若甲出卖其住宅,乙、丙、丁享有优先购买权
D.如四层住户丁欲在楼顶建一花圃,须得到甲、乙、丙同意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甲、乙、丙、丁的房屋分别所有,彼此之间不享有优先购买权。甲、乙、丙、丁对改外墙的收入享有共有权,因此有权分享。
48.在下列民事纠纷中,哪些应按相邻关系处理
A.甲在乙的房屋后挖菜窖,造成乙的房屋基础下沉,墙体裂缝,引起纠纷
B.甲村为了取水浇地,在乙、丙、丁村的土地上修建引水渠,引起纠纷
C.甲新建的房屋滴水滴在乙的房屋上,引起纠纷
D.甲村在河流上流修建拦河坝,使乙村用水量骤减,引起纠纷
答案:A、C、D
本题解析:
《物权法》第86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对自然流水的利用,应当在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对自然流水的排放,应当尊重自然流向”;《物权法》第87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物权法》第88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因建造、修缮建筑物以及铺设电线、电缆、水管、暖气和燃气管线等必须利用相邻土地、建筑物的,该土地、建筑物的权利人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根据《物权法》第86,87,88条的规定,可分别选A、C、D。关于B项所述事实,属于地役权的问题。地役权与相邻权不同,是指一方为实现自己土地的利益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可见,B不能入选。综上,正确答案为ACD。
49.凌迟刑正式入律是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五代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凌迟刑始于五代,正式成为法定刑是在宋代,正式入律是在明代,被废除是在清末。故选c项。
50.牵连犯的构成特征,不包括()。
A.基于一个最终的犯罪目的
B.具有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危害社会行为
C.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之间必须有牵连关系
D.数个行为可以触犯相同的罪名
答案:D
本题解析:
【详解】
牵连犯的构成特征包括:(1)牵连犯必须基于一个最终的犯罪目的。这是构成牵连犯的主观要件,而且是认定数个犯罪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的主要标准。这就是说,行为人是为了达到某一犯罪目的而实施犯罪行为(目的行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其所采取的方法行为(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又构成另一个独立的犯罪。正是在这一犯罪目的的制约下形成了与牵连犯罪的目的行为、方法行为、结果行为相对应的数个犯罪故意,而在具体内容不同的数个犯罪故意支配下的目的行为、方法行为、结果行为,都是围绕着这一犯罪目的实施的。(2)牵连犯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立的危害社会行为。这是牵连犯的客观外部特征。也就是说,行为人只有实施了数个相对独立并完全具备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牵连犯。若只实施了一个危害社会行为,则因行为之间的牵连关系无从谈起而根本不能构成牵连犯,这也是牵连犯与想象竞合犯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若行为人实施的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中只有一个构成犯罪,则也因不存在数个犯罪之间的牵连关系而不能构成牵连犯。(3)牵连犯所包含的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牵连关系。所谓牵连关系,是指行为人实施的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或原因与结果的内在联系,亦即行为人实施的数个危害社会行为分别表现为目的行为或原因行为、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并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有机整体。(4)牵连犯的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的罪名。这是牵连犯的法律特征,也是确定牵连犯的标志。如果行为人实行的危害行为只能触犯一个罪名,就不能构成牵连犯。行为人的行为只有达到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基本要求,才可谓触犯该种罪名。若行为人的行为虽然具有某种犯罪的形式特征,并未符合该罪的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就不能视为触犯了该项罪名。
二.多项选择题(共45题)1.下列选项中,应以抗税罪定罪处罚的有()。
A.甲动手殴打向自己催缴税款的税务人员常某,致其重伤
B.乙用刀扎破税务人员吴某的汽车轮胎,威胁其不要对自己的公司征税
C.丙以加害税务人员赵某之子相威胁,要求赵某免除丙所在单位的税款
D.丁对自己应缴纳税款的数额有异议,在争执过程中推搡了税务人员王某
答案:B、C
本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202条的规定,抗税罪是指以暴力、威胁的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暴力方法,包括对税务人员的身体实行强制和对税务机关的暴力冲击,如暴力围攻、殴打、捆绑、禁闭税务人员,公开抗拒纳税,或者对税务机关打砸、冲击,公然抗拒纳税。威胁方法,包括对履行税收职责的税收人员在精神上实行强制,如以杀害、伤害、威胁税务人员本人或以杀害、伤害税务人员的家属来威胁税务人员,使之因受恫吓无法履行正常的征税职责,行为人从而达到抗拒纳税之目的。A项,实施抗税行为致人重伤、死亡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甲使用暴力致使税务人员重伤,构成故意伤害罪。B项,乙对税收人员的物使用暴力,拒不缴纳税款,成立抗税罪。C项,丙使用威胁的手段拒不缴纳税款,成立抗税罪。D项,丁只是推搡了税务人员,行为未达到暴力程度,不成立抗税罪。
2.下列选项中,属于从物权的有()。
A.地役权
B.用益权
C.抵押权
D.典权
答案:A、C
本题解析:
【精解】属于主物权的物权类型包括所有权和除了地役权之外的用益物权。属于从物权的物权类型包括地役权和三大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
3.根据唐代关于“告诉”的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官府应当受理的案件有()
A.张某控告其祖父谋反
B.李某控告其主人杀人
C.八十岁的王某控告其子孙不孝
D.在押囚犯刘某控告狱卒虐待
答案:A、C、D
本题解析:
唐朝法律还规定了许多告诉的限制性条款,如除谋反、谋大逆、谋叛等罪外,卑幼不得控告尊长;卑贱不得控告尊贵;在押犯人(只准告狱官虐待事),80岁以上、10岁以下老幼之人,以及笃疾者(只准告子孙不孝或同居之内受人侵害事),一般也无控告权;禁止投匿名信控告。
4.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人民法院能够确定必备条款的,一般应当认定合同成立。这些必备条款包括()。
A.标的
B.质量
C.数量
D.当事人名称或姓名
答案:A、C、D
本题解析:
《民法典解释(二)》第1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人民法院能够确定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标的和数量的,一般应当认定合同成立。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5.关于宗教信仰自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不得禁止公民信仰某种宗教,也不能鼓励公民信仰某种宗教
B.国家不得强迫公民履行某种宗教仪式或禁止、限制公民履行某种宗教仪式
C.公民不得参加宗教社团活动
D.国家既不得限制、也不得强迫或鼓励公民参加某种宗教社团或宗教活动
答案:A、B、D
本题解析:
根据一般宪法理论,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l)信仰的自由。国家不得禁止公民信仰某种宗教,也不得鼓励公民信仰某种宗教。(2)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国家不得强迫公民履行某种宗教仪式或禁止、限制公民履行某种宗教仪式。(3)组成宗教社团的自由。公民有设立并参加某种宗教社团的自由。国家既不得限制、也不得强制或鼓励公民参加某种宗教社团或宗教社团活动。因此C选项说法不正确。应当选择ABD。
6.下列选项中,应当实行数罪并罚的有()。
A.甲因遗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罚执行完毕后,虐待妻子致其重伤
B.乙在某小区窃得人民币3万元,1个月之后,又在某商场窃得手机4部,价值人民币1万元
C.丙因窃取本单位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罚执行期间,又发现其在判决前曾在某小区盗窃人民币3万元
D.丁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在缓刑考验期内,又发现其在判决前有2次数额较大的贪污行为
答案:C、D
本题解析:
所谓数罪并罚,是指对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执行的刑罚期限的制度。适用数罪并罚时,必须注意的是在刑罚执行完毕之前新犯的或者新发现的罪。并且,所犯数罪必须要为不同种类的罪。而A选项中由于已经执行完毕,不得再并罚。B选项由于所犯的都是同种的盗窃罪行为,亦不适用数罪并罚。所以答案应为选项C、D。
7.李某于2001年死亡,对所留遗产无遗嘱。李某有二子一女,长子(1969年亡)有一子甲(2000年亡),甲有一子乙;次子(1998年亡),有一女丙;女儿(1996年亡)收养一子丁。则对李某的遗产享有继承权的有()。
A.乙
B.丙
C.丁
D.仅乙、丙二人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考查要点是继承人的判定。乙、丙享有代位继承权;丁属于合法收养的子女,与亲生子女具有平等的继承权。
8.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适用中国刑法的必要条件有()。
A.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处罚
B.犯罪地国家与我国订有引渡条约
C.该外国人在外国没有为此受过审判
D.我国刑法规定该罪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
答案:A、D
本题解析:
《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9.甲将祖父的遗像交给乙装裱,乙粗心大意,弄丢了该遗像,甲非常痛苦。甲有权要求乙()。
A.返还原物
B.恢复原状
C.赔偿财产损失
D.赔偿精神损害
答案:C、D
本题解析:
A项,返还原物的前提条件是原物存在,遗像已经丢失,乙无法返还,因此甲无法要求乙返还原物。B项,当物权的标的物因他人的侵权行为而损坏时,如果能够修复,物权人可以请求侵权行为人修理以恢复物之原状,遗像丢失,无法恢复。C项,乙丢失遗像,甲遭受财产损失,可要求乙赔偿财产损失。D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第4条规定,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可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10.下列关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表述,错误的有()。
A.可撤销民事行为的双方当事人都享有撤销权
B.可撤销民事行为的双方当事人有权对自己的行为实施追认
C.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撤销权行使期间可以中止、中断,但不能延长
D.可撤销民事行为中,当事人行使撤销权,须向法院提出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A项错在: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而为的民事行为中,各方当事人均享有撤销权,在因欺诈、胁迫、乘人之危而为的民事行为中,撤销权只归受损害的一方。B项错在:追认权存在于效力待定民事行为中,不存在于可撤销民事行为中,可撤销民事行为中存在的是撤销权。c项错在: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撤销权行使期间为除斥期间,故不能中止、中断和延长。D项错在:可撤销民事行为中,当事人行使撤销权,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申请。
11.不视为专利侵权的是
A.专利用尽后再制造、进口专利产品
B.专利申请日前已经生产出相同产品在原来范围内继续制造
C.在临时通过中国交通工具上使用专利产品
D.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能够证明其来源合法
答案:B、C
本题解析:
第六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一)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三)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四)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五)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
1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社会改革法令包括()
A.禁烟令
B.禁赌令
C.剪辫令
D.劝禁缠足令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南京临时政府在社会改革方面,颁布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法令,旨在革除社会陋习,移风易俗,振奋民族精神,提倡近代文明,改进社会风尚。法令主要内容涉及禁烟、禁赌、剪辫、劝禁缠足、改革称呼旧制等。
13.宋朝的法律形式有()。
A.编例
B.格
C.编敕
D.条法事类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宋朝除了沿用唐朝的律、令、格、式四种法律形式外,还包括宋朝自己有特色的法律形式,即编敕、编例和条法事类,故备选项都是正确答案。
14.解决法律与道德在日常法律适用领域中冲突的措施主要是
A.立法方面,充分考虑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提高立法质量,尽量避免出现法律的漏洞
B.在司法过程中,在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内考虑道德要求,使法律的适用不仅合法,而且合乎常理
C.在执法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律与道德之间不必要碰撞的概率
D.在法律宣传过程中,对旧的道德进行评判,加强人们对于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的认同感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解决法律与道德在日常法律适用领域中冲突的措施主要有:(1)立法方面,充分考虑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提高立法质量,尽量避免出现法律的漏洞;(2)在执法和司法的过程之中,在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内考虑道德要求,使法律的适用不仅合法,而且合乎常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律与道德之间不必要的碰撞;(3)同时在宣传法律过程中,对旧道德进行批判,加强人们对于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的认同感。
15.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引礼入律、礼律进一步融合的重要时期
B.《曹魏律》和《晋律》都对刑罚制度进行了改革,为封建制五刑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C.八议、官当、服制定罪和重罪十条都属于本时期法律儒家化的重要表现
D.本时期首次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引礼入律、礼律进一步融合的重要时期。故选B项.《曹魏律》和《晋律》都对刑罚制度进行了改革,故B项正确。本时期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有八议、官当、服制定罪、死刑复奏和重罪十条,故C项正确。三国曹魏时期首次出现了死刑复奏制度,该制度被晋、南北朝、隋、唐沿用。
16.某服装公司员工实施的下列行为中,该公司不予认可但仍应承担民事法律后果的有()。
A.超越代理权限与不知情的1公司订立买卖合同
B.超越公司经营范围与不知情的M公司订立买卖合同
C.伪造公司印章与不知情的P公司订立买卖合同
D.以自己的名义将公司的电脑转让给不知情的Q公司
答案:A、B
本题解析:
A项,《民法典》第50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员工超越代理权限与1公司订立的买卖合同有效,该公司应承担民事法律后果。
B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0条规定:“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除外。”与不知情的M签订的买卖合同虽超越经营范围,但未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该买卖合同有效,公司需承担民事法律后果。
CD两项,《民法典》第171条第1款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CD两项均为没有代理权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公司不予认可,也即不予追认,该民事责任由行为人承担,公司不承担法律后果。
17.历史上以廷尉为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的朝代有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A、B
本题解析:
秦朝的中央司法审判机关是廷尉;汉朝继承了秦朝;唐朝的中央司法机关为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不选;宋朝继承唐朝,所以本题选AB。
18.关于危害行为的正确表述是()。
A.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的必备条件
B.危害行为必须是表现人的犯罪心理态度的行为
C.危害行为必须具有社会危害性
D.在身体受到外力强制下形成的对社会造成损害的行为,也属于危害行为,只为行为人不具有罪过而不构成犯罪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刑法理论中的危害行为与一般的行为不同,它是指表现人的犯罪心理态度。为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必须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有危害性的,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2)必须是表现人的犯罪心理态度的行为。在身体受到外力强制下形成的对社会造成损害的行为并不能表现行为人的心理态度,不是刑法理论中的危害行为。犯罪是行为,一切犯罪都必须以危害行为为基础,没有危害行为而只有思想的,是不可能构成犯罪的。故应当选A、B、c项。
19.下列哪些属于唐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
A.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
B.合并论罪从重
C.自首减免刑罚
D.贵族官员犯罪减免刑罚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唐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有:区分公罪与私罪;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合并论罪从重;自首减免刑罚;类推原则;老幼废疾减刑;累犯加重;贵族官员犯罪减免刑罚;同居相隐不为罪;良贱相犯依身份论处;化外人有犯;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
20.根据我国现行宪法,保障我国宪法实施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答案:A、B
本题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宪法的组织保障问题。组织保障是指依靠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组织来保障宪法的实施。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宪法监督职权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1.在西周时期,将审理案件称作()
A.断狱
B.听讼
C.定分
D.止争
答案:A、B
本题解析:
西周时期将诉讼成为“狱讼”。对刑事、民事两类诉讼已有所区分。审理民事案件称作“听讼”,审理刑事案件称作“断狱”。
22.下列选项中属于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的特点的是
A.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B.相对性
C.一般表现为两种现象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D.存在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的复杂形态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即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相对性,某一种现象既是前一现象的结果又是后一现象的原因;必然性,一般表现为两种现象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复杂性,在某些场合会呈现出复杂的形态,主要体现为一果多因和一因多果:ABCD选项均正确。
23.盗窃罪与侵占罪的主要区别是()。
A.主观目的不同
B.侵犯的客体不同
C.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D.占有财物的方式不同
答案:C、D
本题解析:
【精解】盗窃罪与侵占罪主观上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的客体都是财产权。所以应当排除A、B项。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地多次窃取或者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所以,两者的客观行为方式不同。盗窃罪是通过秘密窃取的方式将他人占有的财物变为自己占有,而侵占罪是将占有的财物变为自己所有,所以,在占有财物的方式上也不同。故选C、D项。
24.甲、乙、丙三人各自出资10万元、6万元、4万元合伙从事汽车零配件经营,其问因经营管理不善,对丁负债10万元,丙遂退出合伙,并拿出1万元由甲、乙代为偿还对丁债务。现在丁应如何追偿其债权?()
A.可以分别向甲、乙、丙三人要求偿还5万元、3万元、2万元
B.只能要求丙偿还1万元,其余部分向甲、乙追偿
C.可以只向甲或只向乙要求偿还全部10万元,但不能要求丙单独偿还10万元
D.可以向甲、乙、丙中任何一人要求偿还10万元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合伙组织对外债务的承担原则是:无限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向合伙中的一人或者数人要求清偿债务,而不论合伙组织内部如何约定,即合伙组织的合伙人不得以内部约定对抗债权人,因此,A项和D项是正确答案。
25.小明在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生活。某日午休时,小明在幼儿园与小朋友小刚打闹,幼儿园老师余某因外出接电话而未能发现和制止,小明将小刚的头打伤。对于小刚的损害,不应承担责任的有()。
A.小明的母亲
B.幼儿园
C.小明的父亲
D.余某
答案:A、C、D
本题解析:
《侵权责任法》第3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本题中,小刚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应由幼儿园承担责任:幼儿园不能证明尽到了教育、管理职责,因为幼儿园教师因外出接电话才未能发现和制止小明的行为,幼儿园存在明显过错。小明的父母不需要承担责任,A、C项当选。第34条第1款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本题中,余某是幼儿园的员工,其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应由幼儿园承担侵权责任,余某不承担责任,D项当选。
26.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A.因其是否成年而有所不同
B.因精神健康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C.人人平等
D.因个人活动能力不同而有所不同
答案:A、B
本题解析:
【详解】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根据其年龄、精神状况的不同而不同。根据年龄的不同,自然人可以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精神健康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完全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因此,A项、B项正确。C项人人平等主要是从人的权利能力上来说的。自然人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和设定民事义务,并且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而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与个人的活动能力无关。
27.商标不得使用下列文字图形()。
A.红十字
B.与军旗、国旗近似的
C.直接表示商品质量、功能的
D.少数民族文字
答案:A、B、C
本题解析:
【详解】
商标,是指商品的生产经营者或服务的提供者为了将其商品或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标记,此种标记由文字、图形或其组合构成。获准注册的商标所应具备的条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商标应由法定的构成要素组成,我国现行商标法规定的商标的构成要素有文字、图形等;二是商标应具有能使人据此识别出不同的商品或服务的特征,即商标应具有显著性。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使用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应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目前,对商标的显著性,很难作出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不同的商品,不同的商标,其具备显著性的标准也不一样,但获得注册的商标一定可以使消费者将不同企业的商品区别开。此外,我国商标法对禁止构成商标的文字或图形有如下要求:(1)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近似的;(2)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3)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旗帜、徽记、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4)同“红十字”、“红新月”的标志、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5)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和图形;(6)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7)带有民族歧视性的;(8)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9)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10)我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选项D不正确,少数民族文字可以作为商标。
28.在唐代,市舶制度中规定的哪几种货物政府抽取十分之一的实物税()
A.龙香
B.沉香
C.丁香
D.白豆蔻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唐朝创建了市舶制度,贞观十七年诏令,对外国商船贩至中国的龙香、沉香、丁香、白豆蔻四种货物,政府抽取十分之一的实物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项外贸征税法令。由此可以确定答案选择ABCD。
29.我国法律规定,在民族自治地方,对于上级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经过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自治机关可以()
A.不予执行
B.停止执行
C.变通执行
D.拒绝执行
答案:B、C
本题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法》中规定,对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上级机关的决定、决议等,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自治机关可以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
30.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可以形成法律关系?()
A.刘某因赌博欠吴某1万元
B.甲区警方查处存在火灾隐患的企业,有关人员被拘留或处以重罚
C.何某为赶着回家,将已过有效期限的身份证涂改,机场安检站不予放行登机
D.任某在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
答案:B、C、D
本题解析:
【详解】
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作为根据法律规范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法律关系具有合法性。所以A项赌债不属于法律关系,BCD项均是法律关系。
31.西周除了墨、劓、剕、宫、大辟外,还有哪些刑罚()
A.赎
B.鞭
C.扑
D.流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西周有“九刑”之说,除了题干中的奴隶制五刑外还有赎刑、鞭刑、扑刑、流刑四种刑罚。
3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是()。
A.鼓励
B.支持
C.引导
D.指导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11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故选A、B、C项。
33.下列关于宪法监督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属于事先监督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C.我国的宪法监督体制以附带性审查为主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撤销属于事后监督
答案:A、B、D
本题解析:
【详解】
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下列职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依照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是将宪法监督权赋予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附带性审査是指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因提出对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是否违宪的问题,而对该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所进行的合宪性审査。这种附带性审査与宪法的司法化相联系,与我国的宪法监督体系不同。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该条文的规定是一种事先监督和预防性监督。事后监督是指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以后,由有关机关对其是否合宪所做的审查,它往往发生在人们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合宪性产生怀疑,或者特定机关、组织、个人提出合宪性审查的情况下。
34.根据专利法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取得专利权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新颖性
B.创造性
C.实用性
D.先进性
答案:A、B、C
本题解析: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必须具备“三性”,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先进性并非发明和实用新型取得专利权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35.甲将拾得的手表赠与不知情的乙,乙对该手表的占有属于()。
A.有权占有
B.善意占有
C.直接占有
D.自主占有
答案:B、C、D
本题解析:
依据是否具有本权,占有分为有权占有与无权占有;有权占有是基于本权(所有权、他物权、租赁权等权利)的占有,无权占有是欠缺本权的占有。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乙不能取得所有权,A错误。依据占有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无权占有又可分为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善意占有是指占有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自己的占有没有合法根据而占有。B正确。依据依占有人是否直接占有物,分为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直接占有即直接对物加以管领之占有,C正确。依据占有人是否具有所有的意思,分为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自主占有是指占有人以自己所有的意思而为之占有,D正确。
36.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个体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跨境电商平台佣金比例调整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个人教育贷款担保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建筑装修帮工雇佣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寄卖合同范本:艺术品寄售代理中介服务协议2篇
- 二零二五版办公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合同5篇
- 二零二五版桥梁工程劳务分包合同模板6篇
- 二零二五版职工住房借款与社区文化活动支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黄牛养殖与屠宰行业购销法律法规遵守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铝艺门安装与外观设计承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代发货及品牌授权合同2篇
- 大型活动LED屏幕安全应急预案
- 舞蹈课家长会
- 2024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自来水质量提升技术方案
- 金色简约蛇年年终总结汇报模板
-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试行)(环办土壤2017第97号)
- 反向开票政策解读课件
- 工程周工作计划
- 房地产销售任务及激励制度
- 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二则《学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