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广西城市职业大学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1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广西城市职业大学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2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广西城市职业大学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3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广西城市职业大学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4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广西城市职业大学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广西城市职业大学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1.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当事人可以行使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自是()。

A.预期违约

B.不可抗力

C.迟延履行

D.第三人过错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在满足下列条件时,当事人一方可以行使法定解除权:第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言外之意,单纯的不可抗力不构成动用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故B项不正确。第二,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即预期违约。故A项正确。第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第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可见,单纯迟延履行不构成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故C项不正确。第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三人过错根本不属于当事人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故D项也不正确。

2.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中,不能出质的是()。

A.建设用地使用权

B.债券、存款单

C.仓单、提单

D.汇票、支票、本票

答案:A

本题解析:

质权,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财产权利交给债权人占有或控制,以此作为履行债务的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得以该动产或财产权利的价值优先受偿的权利。质权的客体范围限于动产和财产权利,不动产和不动产权利不可作为质押物。

3.世界上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中国

答案:C

本题解析: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英国宪政制度的确立,是通过逐渐限制王权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的途径实现的。英国宪法就是资产阶级在各个不同时期同封建贵族斗争、妥协的产物。

4.对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进行监督的国家机关是()。

A.原审人民法院

B.刑罚执行机关

C.公安机关

D.国家安全机关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假释的监督机关是公安机关。故选C项。

5.下列不属于执法活动的有()。

A.工商局给某企业颁发营业执照

B.人民法院对王某盗窃一案进行审理

C.县物价局进行物价大检查

D.市公安局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收押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执法,即执行法律,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贯彻和执行法律的活动。B属于司法活动。

6.我国《婚姻法》规定,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这表明法律关系主体所特有的性质是()

A.广泛性

B.社会性

C.主观性

D.法律性

答案:D

本题解析:

法律关系的主体有两个性质一法律性、社会性。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性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不在法律规范规定的范围内,不得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性是指法律规范并不是任意地规定法律关系主体的,而是受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由本题的表述可以看出,此处反映的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性特征。

7.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国家领导人是()。

A.国家副主席

B.中央军委副主席

C.国务院副总理

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62条第4项~第8项的规定,国家主席、副主席、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进行任免。国务院副总理由全国人大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进行决定。中央军委副主席由全国人大根据中央军委主席的提名进行决定。故选A项。

8.在秦朝,把讯问被告称作()

A.讯狱

B.治狱

C.讯监

D.问监

答案:A

本题解析:

秦朝把讯问被告称为“讯狱”,审判定罪称为“治狱”。

9.法律规定了人们的一般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从而为人们交互行为提供一个模型、标准或者方向。以上表述反映了法的哪一项特征

A.程序性

B.规范性

C.国家意志性

D.可诉性

答案:B

本题解析:

考试分析在讲解法的规范性部分指出:法的规范性是指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它表现在:法规定了人们的一般行为模式,从而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型、标准或方向。因此本题是对课本知识的基础考查,应当选择B。

10.关于赦免说法错误的是

A.特赦只能赦其刑,不能赦其罪

B.特赦后再犯罪的,如果符合累犯条件,则构成累犯

C.特赦是由犯罪分子本人及其家属或其他公民提出申请,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D.特赦令由国家主席发布

答案:C

本题解析:

特赦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由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再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予以执行,而不是由犯罪分子本人及其家属或其他公民提出申请而实行。

11.蔡某因为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4年,又开始吸毒。蔡某的行为()。

A.属于毒品犯罪的特别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B.属于毒品犯罪的惯犯,可以从重处罚

C.属于毒品犯罪的特别再犯,应当从重处罚

D.不是毒品犯罪的特别再犯,也不构成累犯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我国刑法没有将吸食毒品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根据罪刑法定原则,蔡某吸食毒品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因此也就不可能成立特别再犯与累犯了。故选D项。

12.法的指引作用的对象是

A.本人

B.他人

C.相互之间

D.犯罪分子

答案:A

本题解析:

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规范对本人行为起到的导向和引导的作用。因此,法的指引作用的对象为本人。法的评价作用是指法作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其作用的对象是他人的行为。法的预测作用是指人们根据法可以预先估计人们相互之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的相互行为。法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可以用来制裁、强制、约束违法犯罪行为。这种作用的对象是违法犯罪者的行为。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法的指引作用的对象是本人,选择A。

13.某住宅突发大火,甲急忙逃跑,跑到楼下想起自己的孩子还在屋子里睡觉,但火势太大甲无法返回,最终导致孩子死亡。甲的行为

A.构成失火罪

B.构成遗弃罪

C.构成故意杀人罪

D.不构成犯罪

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点是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不作为犯罪需要具备以下条件: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的义务;行为人能够履行义务;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结果。甲虽然有作为的义务,并且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了危害后果,但由于火势太大,甲没有作为的能力,所以甲不构成不作为的犯罪。并且,甲也没有实施作为的行为,所以本题选择D,甲不构成犯罪。

14.有权对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作出的判例实施核定的机关是()。

A.立法院

B.司法院

C.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D.国民大会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判例是南京国民政府的重要法律渊源之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六法”体系的一个重要层次就是由最高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做成的判例和司法院大法官会议作出的解释例和决议。最高法院作出的判例,须报司法院核定,才能具有法律效力。故选B项。立法院是有名无实的“牌位”机关,排除A项。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是实权领导机关和控制立法权的机关,但并不过问司法事宜,排除C项。国民大会是国民党形式上的立法机关,而不是司法机关,排除D项。

15.关于管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管制属于剥夺自由刑

B.被判处管制如未宣告禁止令,也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即可以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

C.禁止令的期限可以与管制期限相同,也可短于管制期限

D.管制的禁止令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

答案:C

本题解析:

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人身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管制的特点是不将犯罪分子羁押于一定的设施或者场所内,因此管制并没有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只是限制犯罪分子一定的自由,因此管制属于限制自由刑。A选项错误,根据《刑法》第39条,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四)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因此只要被判处管制,未经执行机关批准就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B选项错误。这一点应当与缓刑、假释相区分。禁止令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宣判管制、宣告缓刑的同时,判令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的命令。禁止令的期间,既可以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但判处管制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3个月,宣告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2个月。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以致管制执行的期限少于3个月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最短期限的限制。c选项正确。《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原来规定的管制由公安机关执行修改为依法对被判处管制的罪犯实行社区矫正。因此管制是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D选项错误。

16.下列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对国家主席负责

B.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通过直接选举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C.中央人民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单一制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

D.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应由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15年的中国公民担任

答案:C

本题解析:

此题考核特别行政区制度。特别行政区政府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对立法会负责。故A答案错误;行政长官是特别行政区首长,代表特别行政区,对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负责。行政长官通过选举或者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B选项只说出一种方式,答案B错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应由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20年的中国公民担任,故答案D错误。虽然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是它仍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内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故答案C正确。

17.赵某因为涉嫌犯抢劫罪2005年1月1日被拘留,2005年4月1日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该判决2005年4月11日生效并被交付执行,赵某从什么时候开始将不享有政治权利?()

A.2005年1月1日

B.2005年4月1日

C.2005年4月11日

D.2017年1月1日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从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之日起计算,但是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适用于主刑执行期间。所以,从2005年4月11日被交付执行之日起赵某就不再享有政治权利。故选C项。

18.元朝由地方政府纂集的法规汇编是()。

A.《大元通制》

B.《大札撒》

C.《元典章》

D.《至元新格》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元典章》是元朝地方政府对元世祖至元以来至元英宗至治时期约五十年间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圣旨条例的汇编。《元典章》虽然不是中央政府颁布的法规,但它系统地保存了元朝法律的内容,成为研究元朝社会及法律的珍贵材料。故C项正确。《大元通制》是元英宗至治时期模仿唐、宋旧律体系颁行的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它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元朝法制的基本状况。《大札撒》是元朝立国前制定的习惯法。《至元新格》是元朝立国后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19.关于假释,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甲系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即便其在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也不构成累犯

B.乙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对乙不得假释

C.丙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丙在缓刑考验期内的第7个月犯有抢劫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8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9年。丙服刑6年时,因有悔罪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D.丁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3年,对丁可以假释

答案:B

本题解析: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乙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仍然不妨碍其适用假释。

20.甲向乙银行贷款,以其别墅设定抵押。之后,甲在别墅院内建造了独立车库。贷款到期,甲无力还款。乙银行享有优先受偿权的财产()

A.仅限于别墅

B.包括别墅、车库

C.包括别墅、建设用地使用权

D.包括别墅、车库及建设用地使用权

答案:C

本题解析:

根据《物权法》第182条规定:“以建筑物抵押的,该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以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该土地上的建筑物一并抵押。抵押人未依照前款规定一并抵押的,未抵押的财产视为一并抵押。”所以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物权法》第200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后,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不属于抵押财产。该建设用地使用权实现抵押权时,应当将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与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但新增建筑物所得的价款,抵押权人无权优先受偿。车库属于新增的建筑物,不属于抵押财产,所以B、D选项错误。

2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A.《刑书》

B.《禹刑》

C.《九章律》

D.《法经》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战国时期李悝制定的《法经》,它开创了我国封建成文法典编纂的先河,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汉谟拉比法典”,故选D项。

22.甲将从上游水源流下的水截留在自己的土地,土地位于下游的乙要求甲停止截留。根据民法规定,乙所行使的权利为()。

A.使用权

B.地上权

C.地役权

D.相邻权

答案:D

本题解析:

相邻权指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因行使其所有权或使用权所享有的权利。相邻权实质上是对所有权的限制和延伸。地上权是指以在他人土地上有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为目的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地役权是指为使用自己不动产的便利或提高其效益而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不动产的权利。题中乙对甲的请求并非基于地役权合同而是基于自己对土地所有权的合理延伸,故而乙所行使的权利是相邻权。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23.关于制宪权和制宪机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制宪权和修宪权是同一层次的权力形态

B.立宪实践中,宪法起草机构就是制宪机关

C.在我国,制宪权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行使制宪权的产物

答案:D

本题解析:

宪法制定是指制宪主体行使制完权的活动=制宪权,是指人民创制宪法的权力:制宪权、修宪权与立法权是属于不同层次的权力形态,制宪权是原生性权力,修宪权是依据制宪权而产生的一种派生性权力,立法权是制定一般法律的活动。A项错误。按照西哀耶士的观点,制宪权的主体是国民,在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人民,而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项错误。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行使制宪权的产物,其后历次修改宪法都是行使修宪权,只有1954年宪法的制定是行使制究权.D项正确。为了有效地行使制宪权,国家通常根据需要成立制宪机关,如制宪会议、国民大会、立宪会议等,但是制宪机关不同于宪法的起草机关,制宪机关是行使宪法制定权的常设的国家机关,宪法的起草机构是临时的专门的工作机构,不能独立行使制完权,B项错误。

24.甲非法举办推介会,以支付40%的年息为条件,向50多名退休人员“借款”300多万元。甲后将这笔钱转借给乙,并约定收取60%的年息。不料乙携款潜逃,致甲无法归还借款。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非法经营罪

B.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C.集资诈骗罪

D.贷款诈骗罪

答案:B

本题解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集资诈骗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行为人承诺而且也意图还本付息。本题中甲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以非法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面向不特定对象吸收存款,但是甲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甲只是将吸收到的存款转借,赚取利息,所以甲成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成立集资诈骗罪,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甲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且不是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不成立贷款诈骗罪,D选项错误。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甲不是买卖进出口许可证等文件,也不是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非法经营活动,甲的行为不符合非法经营罪的犯罪构成,不成立非法经营罪,A选项错误。

25.下列选项中,可以以权利作为客体的是()。

A.占有

B.抵押

C.质押

D.留置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备选项中,只有质押可以以权利作为客体,故选c项。占有和抵押的客体为动产或者不动产,留置的客体仅限于动产,故排除A项、B项和D项。

26.派出所所长陈某在“追逃”专项斗争中,为得到表彰,在网上通缉了7名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并且已受过治安处罚的人员。虽然陈某通知本派出所人员不要“抓获”这7名人员,但仍有5名人员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关押。关于陈某行为的性质,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A.陈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B.陈某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

C.陈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D.陈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陈某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持放任的心理态度,所以不可能构成玩忽职守罪,但是却符合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所以应当按照滥用职权罪定罪处罚。

27.下列选项中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行为是()。

A.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B.非法搜查公民的住宅

C.私自开拆并偷看他人的信件

D.以营利为目的,未经他人许可,使用其肖像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38条的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这里的“人格尊严”,就是民法上的人格权,包括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名称权等,D项为侵犯他人肖像权,属于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故选D项。

28.西周时期的中央司法官叫做()。

A.遂士

B.卿

C.乡士

D.大司寇

答案:D

本题解析:

【详解】

西周时期,大司寇为中央常设最高司法审判官,主要职责是“佐王刑邦国,诘四方”,即在周王领导下主管全国重大司法审判事务。对一些不能独立决定的案件,则需上报周王最后裁断,或由周王指派高级贵族进行议决。A项不正确,遂士是西周时期国都百里之外、三百里之内的司法官吏。B项不正确,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下还有少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C项不正确,乡士是西周时期国都之外百里之内的司法官吏。

29.甲的外祖父与乙的父亲是亲兄弟。甲与乙属于()。

A.四代旁系血亲

B.五代旁系血亲

C.二代旁系血亲

D.三代旁系血亲

答案:A

本题解析:

旁系血亲的计算方法为:首先找出同源直系血亲,然后按直系血亲的计算法,从己身往上数至同源直系血亲,记下世代数;再从要计算的旁系血亲上数至同源直系血亲,记下世代数。如果两边的世代数相同,则用一边的世代数定代数;如果两边的世代数不同,则取世代数大的一边定代数。根据此方法计算,甲与乙属于四代旁系血亲。

30.甲、乙二人约定,甲如果考上研究生,甲就将房屋出卖给乙。对于该约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是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B.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C.如果该民事法律行为所附事实一直没有成就,则永远处于成立状态

D.该民事法律行为一直处于生效状态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和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条件的发生与否具有或然性,而期限是必然发生的,因此该题属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故B项错误从该题所附条件的性质看,该条件在于延缓该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而不是在于解除效力,故A项错误。对于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果条件不成就,则该民事法律行为永远处于成立状态而不生效,如果条件成就,则该民事法律行为发生法律效力,故C项正确。D项错在:该民事法律行为处于成立状态,而不是生效状态。

31.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负责召集会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执行主席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答案:A

本题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规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故选A。在人大会议召集之前,是没有产生主席团的,此时自然不能由主席团召集会议;人大委员长负责召集的是委员长会议,也不是全国人大会议

32.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法律”一词应作()。

A.扩充解释

B.限制解释

C.字面解释

D.逻辑解释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这里“法律”一词应当指所有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33.罚款和没收财产属于

A.均属于行政制裁

B.均属于刑事制裁

C.前者属于行政制裁,后者属于刑事制裁

D.前者属于刑事制裁,后者属于行政制裁

答案:C

本题解析:

罚款属于行政责任中的行政处罚,没收财产是刑罚中的附加刑.因此前者属于行政制裁,后者属于刑事制裁。

34.关于法律渊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渊源可以分为实质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和形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

B.法的实质渊源是指法的真正来源,是法产生的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物质生活条件

C.法的形式渊源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

D.不同的法律渊源效力不存在差别

答案:D

本题解析:

某一行为规则之所以被认为具有法律规范的效力,就是因为它是以特定方式创制出来的,具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因此,不同种类的法律规范因其创制主体、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

35.下列选项中.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惰形是()。

A.犯罪后自首

B.教唆他人犯罪,被他人拒绝

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D.尚未完全丧失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

答案:C

本题解析:

A选项中对于犯罪后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而非应当。B选项中教唆他人犯罪没有成功的,是教唆犯的未遂,根据规定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不是应当。D选项中尚未完全丧失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也不是应当。本题中只有c项符合法律中关于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条件。

36.元朝罪名体系最为显著的变化,是以下哪一项罪名的确立()

A.强奸罪

B.奸淫幼女罪

C.强奸幼女罪

D.拐卖幼女罪

答案:C

本题解析:

元朝罪名体系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强奸幼女罪的确立。《唐律》《宋刑统》的奸类罪中,未特别列出强奸幼女罪。元朝法律则规定,“诸强奸幼女者,处死;虽和同强,女不坐:”处罚比一般强奸罪要重很多。

37.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B.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国家所有

C.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

D.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10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有以外,属于集体所有,故A项表述正确。根据《宪法》第10条第2款的规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故B项表述错误。根据《宪法》第10条第3款的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可见,C项表述正确。根据《宪法》第10条第4项的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故D项表述正确。

38.张某等五人劫持了甲与乙,然后命令甲杀死乙,否则将杀死甲。甲被逼无奈用绳子勒死了乙。根据刑法规定,甲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故意杀人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C

本题解析:

所谓正当防卫,根据《刑法》规定,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本题中的行为并不是针对不法侵害人而是针对无辜的第三人,故不是正当防卫,A项错误。根据法律规定,所谓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B项错误。本题中侵害他人生命来保护自己生命,并不是为了保护更大的利益,不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所谓过失犯罪根据法律规定,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本题中行为人故意进行杀人行为,所以不存在过失犯罪的构成条件,D项错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行为人虽然受到了他人胁迫,但是仍然是出于自己的独立行为完成了杀人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的犯罪构成。故选C项。但是可以考虑其被胁迫的情节,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39.下列有关法的阶级本质的表述中,哪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

A.一国的法在各方面都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B.历史上所有的法律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

C.法的本质根源于物质生活关系

D.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集团及每个成员意志的相加

答案:C

本题解析:

【详解】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的关系根源于物质生活关系。法律是统治阶级或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表现。法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具有整体性,它不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各党派、集团及每个成员的个别意志,也不是这些个别意志的简单相加,而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共同意志或根本意志。法律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取决于统治阶级同被统治阶级的阶级斗争情况,也取决于统治阶级内部各阶层、集团或个人的矛盾和斗争。在一定情况下,法的内容规定不仅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同时还反映被统治阶级以及统治阶级的同盟阶级的某些要求和愿望。但从本质上看,这些规范或条款仍然是通过统治阶级所掌握的政权机关来制定或认可的,它仅具有局部的意义,并不能改变一国法律的整体性质。选项B的错误之处,在于其过分地绝对化,忽略了在一定情况下,法也体现被统治阶级或同盟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40.某国女间谍结识我国某官员甲后,谎称自己是留学生,需要一些资料写作毕业论文。甲为博取其芳心,便将自己掌握的国家秘密文件复印给她。甲的行为构成()。

A.间谍罪

B.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

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D.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答案:B

本题解析:

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等情节严重的行为。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是指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的行为。本题中,甲并不知道女间谍的间谍身份,故不构成间谍罪;甲明知是国家秘密文件而故意将其提供给境外人员,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

41.西周时期将刑事诉讼费用称为()。

A.钧石

B.束矢

C.质剂

D.傅别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西周时期将刑事诉讼费用称为“钧石”,将民事诉讼费用称为“束矢”,将买卖契约称为“质剂”,将借贷契约称为“傅别”,故选A项。

42.甲外出务工多年未与家中联系,经其配偶乙申请,法院宣告甲死亡。甲的好友丙替甲偿还了欠丁的1万元。后乙与丙组成家庭。一日,甲返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之间的婚姻关系自动恢复

B.乙和丙之间的婚姻关系自动解除

C.乙、丙婚后,丙可向乙主张1万元债权

D.无论甲、乙是否恢复婚姻关系,丙均有权要求甲偿还1万元债务

答案:D

本题解析:

《民法典》第51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撤销的,婚姻关系自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但是其配偶再婚或者向婚姻登记机关书面声明不愿意恢复的除外。

AB两项,本题中,甲的配偶乙已经再婚,甲乙之间的婚姻关系不能自动恢复,乙丙之间的婚姻关系也不会自动解除。

C项,自然人被宣告死亡后,其个人财产作为遗产发生继承,乙作为配偶可以继承甲的遗产,但对于甲的债务,采取的是“限定继承原则”,即乙对甲的债务承担的清偿责任不应超过所继承的遗产,如乙继承甲的遗产不足1万元,乙可以对超出部分的债务不进行清偿。

D项,丙替甲偿还了1万元欠款,属于代为清偿。根据民法理论,如果第三人与债务人之间既无委托合同又无其他履行上的利害关系,第三人可依无因管理或不当得利的规定求偿。因此,丙有权要求甲偿还该1万元。

43.清朝最重要的会审制度是()。

A.朝审

B.热审

C.三司会审

D.秋审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清朝继承了明朝的会审制度。清朝的会审制度类型包括秋审、朝审、热审、三司会审和九卿会审,但是最重要的会审制度是秋审,被清朝奉为“国家大典”。

44.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无权处分行为的表述错误的是()。

A.无权处分行为的实施不影响第三人依据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

B.无权处分行为中,善意第三人享有催告权和撤销权

C.无权处分行为属于效力待定行为

D.无权处分行为须为法律上的处分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无权处分行为属于民事行为,而善意取得属于事实行为,故善意取得不受民事行为的影响,因此,A项正确。无权处分行为属于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故c项正确。在主要的三类效力待定行为中,如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出认知能力范围订立的合同中,善意第三人享有催告权和撤销权,在无权代理行为中,善意第三人也享有催告权和撤销权,唯独在无权处分行为中,民法典并没有赋予善意第三人的催告权和撤销权,故B项错误。无权处分行为中的“处分”须为法律上的处分,事实上的处分不能认定为民法典上的无权处分行为,如消费粮食,则不属于民法典上的处分。民法典上的处分仅限于法律上的处分,故D项正确。

45.明知对方是境外间谍组织而为其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构成()。

A.间谍罪

B.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C.背叛国家罪

D.间谍罪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两罪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刑法理论认为,明知是间谍组织而为其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的,直接按照间谍罪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46.下列情形中,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A.甲持匕首在张三每天下夜班经过的路口守候,准备杀死张三,但张三当夜没有出现在这一地点

B.乙携带匕首乘坐出租车,准备对出租车司机进行抢劫,因形迹可疑,出租车司机将车开进了派出所将其抓获

C.丙非法购进两支手枪还未来得及出卖即被抓获

D.丁为抢劫李四钱财,假装劝酒将李四灌醉,没来得及取走李四财物,被李四的妻子发现而慌忙逃走

答案:D

本题解析:

《刑法》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选项AB中甲、乙的行为均属于犯罪预备。因为二人都是尚未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仅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如等候被害人,接近犯罪目标等。C选项中丙非法购进枪支的行为已构成犯罪既遂,不是犯罪未遂。只有D选项中丁的行为,已经对被害人实行了抢劫最终的实行行为,即使用了暴力、胁迫以外的其他方法,但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判断一个犯罪行为是否是犯罪未遂,既要考虑是否已经超越了预备的界限,也要考虑是否已经构成了既遂。

47.“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刑事立法方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刑事立法原则,该立法原则是在()时期提出的。

A.大革命时期

B.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C.抗日民主政权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解放战争时期,刑事立法原则获得了重大发展。当时明确规定了“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方针。这一方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刑事立法原则,故选D项。

48.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主要表现在()

A.政治指导

B.政治领导

C.组织领导

D.思想领导

答案:B

本题解析:

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主要表现在政治领导,即政治愿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因此选择B。

49.根据我国现行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

A.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B.国家权力机关

C.一般人民团体

D.群众自治组织

答案:A

本题解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属于国家机关体系,也不是一般的社会组织、人民团体或群众自治组织。它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它在我国民主参政体系下居于重要地位,已经成为我国的政治特色,在国家政治运转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0.汉朝颁布的“六条问事”,就其性质而言属于()

A.民事法律

B.监察法律

C.经济法律

D.诉讼法律

答案:B

本题解析:

汉武帝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分全国为十三个监察区,每区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行使监察权。故相当于现在的监察法律。因此选B。六条问事包括“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案,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薄,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今”。

二.多项选择题(共45题)1.下列犯罪中,不可能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有()。

A.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B.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C.直接故意犯罪

D.间接故意犯罪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是在犯罪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停止下来所呈现的状态。过失犯罪的成立必须要求出现法益侵害结果,因此过失犯罪不存在未完成形态。间接故意犯罪,一般也不可能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在没有发生法益侵害结果的情况下,也难以认定行为人有间接故意。因此,通说认为,间接故意犯罪也不可能有未完成形态。

2.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财产属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有财产的有)。()

A.住房补贴

B.住院伙食补助费

C.股票收入

D.精神损害赔偿金

答案:A、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婚姻法》第17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1)工资、奖金;(2)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据此,住房补贴属于工资、奖金的范畴;而股票收入属于生产、经营的收益,故选A项和C项。根据《婚姻法》第18条的规定,下列财产归夫或妻个人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1)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据此,住院伙食补助费和精神损害赔偿金属于因一方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的范畴,故排除B项和D项。

3.现代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哪

A.富勒

B.德沃金

C.凯尔森

D.罗尔斯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现代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富勒、罗尔斯、德沃金,凯尔森是20世纪分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

4.下列关于元朝监察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强监察立法,使监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B.监察体制设置严密,并且赋予其较大的权限

C.重视加强对监察官本身的监督

D.体现民族歧视政策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元朝政府很重视监察制度的建设,目的在于通过对官员尤其是汉族官员的监督,来防止他们的拥权自重。元朝通过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建立和发展了颇具特色的监察制度。首先,加强监察立法,使监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监察体制设置严密,并且赋予其较大的权限。其三,重视加强对监察官本身的监督。其四,体现民族歧视政策。

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图加速()的发展。

A.经济

B.文化

C.卫生

D.科技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4条第2款的规定,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故选A、C项。

6.关于元明清司法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A.元明清一直以御史台作为我国的中央司法监察机关

B.明朝厂卫干预司法,杀人致惨而不利于法

C.明朝参与九卿圆审的官员包括三法司长官和通政使等

D.明清两代盛行文字狱

答案:B、C、D

本题解析:

【精解】隋、唐、宋、元时期,中央最高监察机关是御史台,而明、清时期,中央最高监察机关是都察院,故A项错误。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恶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明代,厂卫干预司法严重,且杀人手段残忍,不遵循法律,即便三法司也无权过问,故B项正确。明朝参与九卿会审的官员包括三法司长官(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六部尚书(刑部为三法司之一)和通政使司的通政使,合称九卿,故C项正确。文字狱在明清两代十分盛行,清朝尤甚,这是专制主义在封建社会晚期恶性发展的结果,故D项正确。

7.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包括()。

A.医疗机构销毁病历资料

B.医疗机构伪造、篡改病历资料

C.医疗机构隐匿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D.医疗机构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侵权责任法》第58条规定,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②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③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8.沈家本颁布的《大清新刑律》废除的刑罚和制度有()。

A.凌迟刑

B.发遣刑

C.服制定罪

D.八议

答案:B、C、D

本题解析:

【精解】《大清新刑律》废除的刑罚有:斩刑、流刑、发遣刑;废除的制度有:八议,服制定罪、比附、官秩等,故选B项、C项和D项。凌迟刑和刺配刑等是在《大清现行刑律》中被废除的。

9.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有()。

A.医生

B.护士

C.医剂人员

D.未取得行医资格的人

答案:A、B、C

本题解析:

【详解】

根据《刑法》第335条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医疗事故罪的主体必须是医务人员。具体而言,医务人员包括国家、集体医疗单位的医生、护士、药剂人员,以及经主管部门批准开业的个体行医人员。未取得行医资格的人,不属于医务人员,因而不能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10.甲在购买了一把包装精美的高档菜刀(菜刀密封在金丝楠木盒子里)后,在回家途中发现一小商店空无一人,还虚掩着门,便悄悄进去拿走了20条中华香烟。经查甲有盗窃癖,这是其3年内第3次盗窃。关于本案,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A.甲属于携带凶器盗窃

B.甲属于入户盗窃

C.甲属于多次盗窃

D.甲属于扒窃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携带凶器盗窃,是指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的行为。甲携带菜刀并不是为了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而使用,因此不能认定为携带凶器盗窃。A选项说法错误。入户盗窃,是指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行为。甲进入的是小商店,属于经营场所,而不是供他人家庭生活的住所,不能认定为人户盗窃。B选项说法错误。多次盗窃,是指2年内盗窃3次以上。甲3年内盗窃3次,不能认定为多次盗窃。C选项说法错误。扒窃,是指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甲不是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盗窃随身携带财物,不能认定为扒窃。D选项说法错误。

11.某刑法教科书提出“盗窃行为并不限于秘密窃取”,这种解释属于()。

A.类推解释

B.论理解释

C.无权解释

D.文理解释

答案:B、C

本题解析:

A项,类推解释是指对于相类似的案件应作相同处理,其法理基础在于平等原则,是正义的要求。本题中并未体现类似案件的处理,不选。

BD两项,根据解释的方法,刑法解释可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文理解释是根据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的说明。论理解释是根据立法的精神与目的对条文进行解释。一般认为,论理解释包括目的解释、扩大解释、缩小解释、当然解释、比较解释和历史解释等。本题中,“盗窃”的字面含义是“秘密窃取”,题干中的教科书进行解释时,认为“盗窃行为并不限于秘密窃取”,超过了“盗窃”的字面含义,不是文理解释,而是扩大解释,即论理解释。

C项,立法解释、司法解释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属于有权解释。但本题中,是学者的解释,而不是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解释,因此是学理解释、无权解释。

12.公民基本权利也被称为宪法权利。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说法,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人权是基本权利的来源,基本权利是人权宪法化的具体表现

B.基本权利的主体主要是公民,在我国法人也可以作为基本权利的主体

C.我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利益

D.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是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特点

答案:A、C

本题解析:

基本权利的主体主要是公民,外国人和法人只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成为行使某些基本权利而不是完全的基本权利的主体,在享有基本权利的范围内,宪法效力适用于外国人和法人的活动。B选项错误。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规定,体现出的特点有:广泛性、平等性、现实性、权利义务一致性。D选项中在描述权利义务时用“平等性”不恰当,因此该选项错误。

13.关于烧埋银的性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丧葬费

B.死亡赔偿金

C.精神损害赔偿费

D.国家对丧葬征收的一种税

答案:B、C、D

本题解析:

【详解】

烧埋银是元朝的一种人身损害赔偿制度,不是税收征收制度。烧埋银实际上是丧葬费,不同于现在的死亡赔偿金和精神损害赔偿费。

14.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下列选举一律采取无记名投票方法的有()。

A.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

B.乡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C.国家主席的选举

D.直辖市人大代表的选举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选举法》第36条第1款的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法,故选A、B、D项。

15.以犯罪实行行为是否终了为标准。可以把犯罪未遂划分为()。

A.能犯未遂

B.实行终了的未遂

C.不能犯未遂

D.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答案:B、D

本题解析:

【精解】刑法理论通说认为,根据犯罪行为是否实行终了,可以把犯罪未遂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根据犯罪行为实际能否达到既遂,可以把犯罪未遂分为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故选B、D项。

16.下列民事法律行为中,属于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租赁

B.加工承揽

C.定金

D.借贷

答案:C、D

本题解析:

【详解】

民事法律行为以是否交付实物为条件区分为诺成性民事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即不仅要求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且要交付实物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又称为要物民事法律行为。A项,租赁合同只要出租方与承租方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无需以租赁物的交付为要件,故不是实践民事法律关系。B项,加工承揽合同只要承揽人与定作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也无需以工作物的交付为要件。C项,定金合同须有定金的实际交付才能成立。D项,借贷合同亦以金钱的交付为成立要件。故选CD。

17.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属于无效婚姻的情形有()

A.重婚的

B.未到法定婚龄的

C.有赌博、吸毒等恶习的

D.属于直系血亲的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婚姻法》第10条的规定,选A项、B项和D项。

18.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有

A.出让

B.转让

C.划拨

D.先占

答案:A、B、C

本题解析:

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采取出让和划拨方式。此外,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有权将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这是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继受取得方式。因此选项ABC正确。考生要注意以出让和以划拨方式转让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不同之处,这里考查多选题的可能性较大,具体区分点要熟记考试分析上的说明。

19.下列关于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共同特征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A.源于公民的请愿权

B.属于公民表达意愿的自由

C.主要在公共场所行使

D.由多个公民共同行使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集会、游行、示威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最初源于请愿权。《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集会自由是公民临时集合在公开场所,为了共同的目的而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自由。游行自由是公民在公共道路或者露天场所列队行走,表达强烈的政治愿望或者要求的自由。示威自由是公民为了显示决心、力量、情感,聚集在公共场所或公共道路上,表达抗议、声援或其他比较强烈的愿望的自由。集会、游行、示威具有如下特征:(1)集会、游行、示威是由多个公民所举行的活动。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依照法律章程举行的集会不属于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调整范围;(2)集会、游行、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进行的活动;(3)集会、游行、示威是公民表达某种意愿的行为,是言论自由的扩展方式。一般的文化、体育活动不属于集会游行示威的范畴。

20.法律原则在法律实施中的作用有哪些?()

A.法律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可以减少司法腐败

B.法律原则可以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C.法律原则可以克服法律的缺陷,强化法律调控功能

D.法律原则可以合理地约束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

答案:B、C、D

本题解析:

【精解】在将抽象的、一般的法律原则运用于具体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法律原则起着指导作用。法律是对社会生活的总结和概括,由于立法者的局限性,法律不可能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此外,立法主要是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的,当新的社会关系产生时,法律往往没有作出规定,这种情况下,法律原则能够弥补法律的缺陷。法律原则是确定行使自由裁量权合理范围的依据。

21.下列关于立法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A.立法体制的核心问题是立法权限的划分

B.联邦制国家一般采用二元或多元立法体制

C.国家结构形式对立法体制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决定我国一元立法体制的政治因素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立法体制是关于立法权的配置方面的组织制度,其核心是立法权限的划分问题。一个国家的立法体制的形成,主要是由这个国家的国家性质、国家结构形式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决定的?一般来说,国家结构形式对于立法体制形成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国家里一般采用一元立法体制。在实行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国家里,一般采用二元或多元立法体制。我国是单一制国家,这决定了我国的立法权必须相对集中于中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立法权必须相对集中于国家权力机关。A、B、C、D选项正确。

22.关于我国刑罚的种类和体系,说法正确的是

A.管制的执行期间,即使没有剥夺政治权利,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也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

B.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监狱就近执行

C.因贪污贿赂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减刑、不得假释,终身监禁

D.我国刑法未规定独立适用没收财产的情形

答案:A、D

本题解析: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A选项正确。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B选项错误。《刑法修正案(九)》犯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C选项错误。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没收财产的适用方式有:并处没收财产、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D选项正确。

23.法产生的共同规律是()。

A.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

B.为了社会及他人的利益

C.从对特定人、特定事的调整发展到对一般人,一般事的调整

D.从法律、道德等规范混为一体到逐渐分化为不同的社会规范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四项都是法产生规律的正确表述。

24.下列哪些属于《法经》的篇目()

A.《盗法》

B.《户法》

C.《囚法》

D.《具法》

答案:A、C、D

本题解析:

法经共有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网法》又称《囚法》。

25.下列关于政权组织形式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A.政权组织形式决定国家性质

B.政权组织形式是实现国家权力的形式

C.政权组织形式是形成全民意志的方式

D.没有适当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管理就无法有效进行

答案:B、D

本题解析:

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用以实现其行使国家权力的特定形式,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方式。政体与国体之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从属于国体。

26.2010年,甲(15周岁)因琐事放火烧毁邻居家房屋后逃走,2014年因多次盗窃被抓获。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A.甲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B.对甲最重只能判处无期徒刑

C.对甲的放火行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甲的行为构成放火罪和盗窃罪,应当数罪并罚

答案:B、C、D

本题解析:

A项,构成累犯者应当是前罪和后罪发生时犯罪人均已满18周岁,故甲不构成累犯。B项,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甲在犯放火罪时未满18周岁,不适用死刑;其次,我国刑法对于盗窃罪已经取消了死刑规定,即盗窃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据此,数罪并罚对甲最重只能判处无期徒刑。C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放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项,甲构成放火罪和盗窃罪,应当数罪并罚。

27.以下列举的行为哪些侵犯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A.某重点中学为了提高学生升学率,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

B.某县法院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过程中,为查明案件事实,对当事人信件进行拆检

C.某县检察院在侦查一起受贿案件过程中,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王某的电话进行录音

D.某县公安局因刘某在网络上批评该县征地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进入刘某的电子邮箱进行查看

答案:A、B、D

本题解析:

通信自由是指公民有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通信秘密是指公民通信的内容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非法私拆、损弃、偷阅他人的信件。公民的通信包括书信、电话、电报等进行通信的各种手段和工具。A项不让学生带手机侵犯其通信自由的权利,错误;根据法律规定,扣押和拆检公民的信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只有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才有权决定扣押或拆检公民的信件,(2)原因只有两种:一是国家安全的需要,二是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B、D项都不是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或国家安全的需要。所以属于侵犯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C项是基于刑事案件的需要,因此不侵犯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不选。因此选A、B、D项。

28.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权利?()

A.科学研究

B.出版自由

C.文艺创作自由

D.欣赏自由

答案:A、C、D

本题解析:

【详解】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权利包括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而B项出版自由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部分。

29.下列犯罪中,哪几种犯罪可以由单位构成?()

A.偷税罪

B.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C.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D.行贿罪

答案:A、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30条的规定,只有法律明确将单位规定为具体犯罪的犯罪主体的,单位才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刑法》第211条规定,偷税罪可以由单位构成。《刑法》第313条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刑法》第346条规定,单位可以成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犯罪主体。《刑法》第389条规定,行贿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如果单位行贿的,则构成《刑法》第393条的单位行贿罪。故选A、C项。

30.提存的原因有()。

A.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B.债权人下落不明

C.债权人丧失行为能力

D.债权人死亡

答案:A、B

本题解析:

【详解】依《民法典》第101条的规定,提存原因有以下几种:(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2)债权人下落不明。(3)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债权人死亡而确定继承人的,则不能采取提存方式;债权人丧失行为能力而有监护人的也不能采取提存的方式。

31.全国人大的最高监督权包括()

A.听取国务院的工作报告

B.审议国务院的工作报告

C.听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D.审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详解】

根据我国的政治体制设置,全国人大作为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权监督由它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这些国家机关都要向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具体包括,全国人大听取并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有权改变或撤销后者的不适当的决定;听取、建议、修改和通过国务院的工作报告,撤销其不适当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听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中央军委主席也要向全国人大负责。

32.下列关于宪法分类的表述,正确的有()。

A.英国宪法属于不成文宪法、柔性宪法

B.在法国宪政史上,出现过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

C.成文宪法都是刚性宪法

D.美国宪法是民定宪法、成文宪法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英国宪法属于典型的不成文宪法、柔性宪法,故选A项。在法国宪政史上,出现了多部宪法,令人眼花缭乱,有钦定宪法,如1804年拿破仑帝国宪法,协定宪法,如1830年路易·菲利浦宪法,民定宪法,如法国现行宪法,故B项表述正确。不成文宪法都是柔性宪法,但成文宪法不一定都是刚性宪法,如新西兰宪法既是柔性宪法,也是成文宪法,故C项错误。美国宪法是典型的民定宪法、成文宪法,故D项正确。

33.下列有关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中国实行成文法,没有不成文法

B.不成文法从来就不构成国家的正式法源

C.判例法尽管以文字形式表述.但不能视为成文法

D.不成文法大多是习惯法

答案:A、B

本题解析:

【详解】

中国是实行成文法的国家,但是并不完全排除习惯、判例、政策等补充法源的运用。法源又称为法的渊源,正式法源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其效力,有广泛适用性、强制性的规范。不成文法是指不以文字形式表现的法,不成文法不一定没有广泛适用性和强制性。成文法是指由国家特定机关制定和公布,并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出现的法律。判例法是通过法官判决来表现的,主要并不是以立法产生的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出现。从规范性文件的表现形式的角度来考察,判例法并不是成文法。不成文法是指由国家认可并赋予其法律效力的习惯、判例等。习惯法是不成文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34.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由()组成。

A.基本法典

B.解释例

C.关系法规

D.判例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详解】

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包括以下几层次:构成“六法”体系的核心是宪法、民法、刑法和程序法等基本法典。“关系法规”是指围绕基本法典而制定的低位阶法规,如条例、细则、办法等。这些关系法规,作为一种补充,与各自的基本法典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法律部门。构成“六法”体系的另一重要层次的是“最高法院”依照法定程序作成的判例和“司法院大法官会议”作出的解释例和决议。

35.根据宪法和人大组织法的规定,各级人大代表必须对()负责。

A.选民

B.公民

C.原选举单位

D.国家机关

答案:A、C

本题解析:

【详解】

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必须对选民或原选举单位负责。故只有AC项符合题意。

36.甲指使乙重伤江某,乙同意后持钢管将江某打成轻伤,并在离开现场时,为防止江某报警,勒令江某交出手机。对此,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A.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B.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C.乙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D.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答案:A、C

本题解析:

题目特别交代,乙拿走江某的手机是为了防止他报警,所以乙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37.无过当防卫权针对的犯罪种类包括()。

A.强奸

B.遗弃

C.重大盗窃

D.抢劫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第3款的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重大盗窃和遗弃不属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以无过当防卫权针对的犯罪不包括盗窃罪和遗弃罪。故选A、D项。

38.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不同之处在于()。

A.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社会关系

B.法律关系是以相应的现行法律存在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C.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

D.所有的法律关系都是合法的

答案:A、B、C

本题解析:

【详解】本题考査对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不同之处的了解。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形态,它与一般的社会关系相比有三个最重要的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