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山东工业职业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1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山东工业职业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2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山东工业职业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3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山东工业职业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4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山东工业职业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山东工业职业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盗窃罪既遂的是

A.甲在火车上趁对面乘客睡觉,欲将其行李箱扔到车厢外的预定地点,不巧扔到了黄河里

B.乙晚上人室盗窃,将窃得财物装入皮包,扔到院墙外僻静处

C.丙在超市偷手机,刚拿到手就被发现

D.丁在电器城偷电视机,将电视机搬出专卖柜台走到大门口时被发现

答案:B

本题解析:

对于盗窃的既遂,法硕考试认为:盗窃一般财物的,以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保护人失去对财物的控制并为盗窃犯罪人所控制的状态为既遂,即失控加控制说。甲的行为使乘客对行李箱失去了控制,但由于扔进黄河,自己也无法控制行李箱,因此不构成盗窃罪既遂,只能构成盗窃罪未遂。A选项说法错误。乙将窃得的财物打包后丢人院墙外,使得主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由于财物被丢到自己预期的地方,因此自己同时取得了对财物的控制,符合失控加控制说,构成盗窃罪的既遂。B选项说法正确。如果在商场、超市等经营场所盗窃,需要区分财物的大小,如果是小件物品,认为行为人将该物品装至自己的兜里,即符合失控加控制说。丙刚将盗窃的手机拿在手里,还未放进口袋,便被发现,不能认为超市对手机失去控制,也不符合自己平稳控制手机的要求,因此丙不构成盗窃罪的既遂。C选项说法错误。如果是大件物品,行为人只有将物品搬出商场、超市的大门才认为商场、超市失去了控制。丁盗窃电视,没有将电视搬出商场大门,该电视仍在商场控制之下,因此不能认为丁盗窃罪既遂。D选项说法错误。

2.某山区农民赵某家中有一花瓶,系赵某的祖父留下。李某通过他人得知赵某家有一清朝花瓶,遂上门索购。赵某不知该花瓶真实价值,李某用1.5万元买下。随后,李某将该花瓶送至某拍卖行进行拍卖,卖得价款11万元。赵某在一个月后得知此事,认力李某欺骗了自己,通过许多渠道找到李某,要求李某退回花瓶。李某以买卖花瓶是双方自愿的,不存在欺骗,拒绝赵某的请求。经人指点,赵某到李某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合同,并请求李某返还该花瓶。问:(1)赵某的诉讼请求有无法律依据?为什么?(2)法院应如何处理?

答案:

本题解析:

(1)赵某的诉讼请求有法律依据。李某与赵某之间的合同属于显失公平的买卖合同,且显失公平系由于赵某欠缺交易经验所致,因此赵某有权依据《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请求法院撤销合同。买卖合同一旦被撤销,合同即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依据《合同法》第58条的规定,赵某有权请求李某返还财产。依上述理由,赵某的诉讼请求有法律依据。(2)法院应根据《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撤销该花瓶买卖合同。并依据《合同法》第58条的规定,要求李某将花瓶退还给赵某,赵某将收到的花瓶款退还给李某。若李某愿意支付与该花瓶价值相当的价款,赵某也同意接受,赵某可以不用撤销该合同,由李某补齐余下的价款即可。

3.我国刑法采取的罪数判断标准为()。

A.行为标准说

B.法益标准说

C.犯罪构成标准说

D.因果关系标准说

答案:C

本题解析:

【详解】

我国刑法采取的罪数判断标准为犯罪构成标准说。在国外刑法学中,历来存在着许多有关罪数判断标准的学说,如行为标准说、法益标准说、因果关系标准说等。所有这些判断罪数的观点,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陷,即仅以犯罪构成要件的某一要素或某一方面为标准区分罪数,故其实际上均未超出客观主义或主观主义的局限性。运用这些以偏概全的标准,都无法对罪数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我国刑法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在全面剖析国外学者关于罪数标准学说的优劣利弊,吸收某些学说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以普遍公认的犯罪构成标准说(主客观统一说)作为区分一罪与数罪的基本理论。根据犯罪构成标准说的主张,确定或区分罪数之单复的标准,应是犯罪构成的个数,即行为人的犯罪事实具备一个犯罪构成的为一罪,行为人的犯罪事实具备数个犯罪构成的为数罪。犯罪构成标准说,以犯罪现象的自身规律为出发点,贯彻了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以犯罪构成作为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可以在确保罪数判定的法定性、统一性和公正性的基础上,体现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此外,犯罪构成标准说,不仅在罪数形态论领域贯彻了犯罪构成理论,而且为犯罪形态论的深入研究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所以,以犯罪构成标准说作为罪数判断标准无疑是科学而合理的。

4.甲、乙按20%和80%的份额共有1间房屋。二人将房屋出租给丙,丙取得甲和乙的同意后将该房屋转租给丁。现甲欲转让自己的份额。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A.乙、丙有优先购买权,丁无优先购买权

B.乙、丁有优先购买权,丙无优先购买权

C.乙、丙、丁都有优先购买权

D.丙、丁有优先购买权,乙无优先购买权

答案:D

本题解析:

按份共有人与房屋承租人都享有优先购买权,当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民法原理认为,基于所有权而生的优先权优先于基于债权(租赁合同)而生的优先权。

5.甲因涉嫌抢劫被公安机关逮捕后,主动供述自己曾入户盗窃。甲供述盗窃的行为属于()。

A.坦白

B.一般自首

C.立功

D.特别自首

答案:D

本题解析:

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本题中,甲不是抢劫后自动投案的,不成立一般自首,B项错误。甲因抢劫被公安机关逮捕后,如实供述公安机关未掌握的入户盗窃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D项正确。坦白是指犯罪分子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并接受国家司法机关审查和裁判的行为二坦白供述的是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罪行,如果甲供述的是抢劫罪行,就成立坦白。但是甲供述的是公安机关未掌握的盗窃罪行,所以甲成立特别自首,不成立坦白,A项错误。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甲没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也没有提供他人犯罪的重要线索,不成立立功,C项错误。

6.根据《物权法》规定,以下列财产设定抵押,抵押权自登记时成立的是()。

A.正在建造的船舶

B.正在制造的设备

C.正在建造的建筑物

D.正在建造的航空器

答案:C

本题解析:

《物权法》第187条规定,以本法第180条第1款第1项至第3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5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7.下列关于法律特征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之一,在于法律规范可以反复适用,而道德规范不能反复适用

B.法律具有统一性和普遍性,因此一国法律体系内部的各种法律规范之间不存在矛盾

C.法律之所以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主要是因为法律只有依靠惩罚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A

本题解析:

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主要通过权利义务的设定和运行来实现,只有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确定且可预测时,才能发挥其作用,故A项正确。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都可以在其存在的时间段内反复适用,故B项错误。法律具有统一性和普遍性,但是由于立法者所处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的制约和认识上的局限性,各种法律规范之间可能存在矛盾,故C项错误。法律之所以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是因为法律不一定能始终为人们所自愿地遵守,需要通过国家强制力来强迫遵行,但是当人们自愿遵守的时候,法律仍然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故D项错误。

8.甲欲向国家工作人员宋某行贿但又怕宋某不接受,就趁宋某不在家时将财物交给保姆,并声称已经和宋某打好招呼,保姆便将财物放到宋某抽屉中。保姆的行为

A.构成受贿罪的共犯

B.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C.构成介绍贿赂罪

D.不构成犯罪

答案:D

本题解析:

宋某根本不知晓甲的行贿事实,所以宋某不构成受贿罪,保姆自然不可能成为受贿罪的帮助犯,A选项错误。保姆并没有利用其与国家工作人员宋某的特定关系来为甲谋取利益,B选项错误。保姆没有在行贿和受贿之间牵线搭桥,所以C选项错误。

9.在元朝,对“幼女”年龄,界定在()

A.16岁以下

B.14岁以下

C.18岁以下

D.10岁以下

答案:D

本题解析:

元朝将“幼女”的年龄界定在10岁以下。

10.甲威胁乙,声称:如果乙不答应嫁给他,他将毁乙的容。乙十分害怕,就嫁给了甲。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对于该婚姻的效力表述正确的是()。

A.该婚姻实质属于事实婚姻

B.该婚姻属于可撤销婚姻

C.该婚姻处于效力不确定状态

D.该婚姻属于有效婚姻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可撤销婚姻,是指已成立的婚姻关系,因欠缺婚姻合意,受胁迫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婚姻。本题中,甲以将乙毁容相要挟,逼迫乙嫁给他,这是一种胁迫行为,乙因受胁迫而不得已和甲结婚,因受胁迫而结婚的,属于可撤销婚姻,故选B项。可撤销婚姻在婚姻成立时是有效的,以区别于事实婚姻,故A项不正确。在婚姻法理论中,没有有关效力待定婚姻的说法,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不完整。

11.甲在互联网上有偿提供制毒工艺视频。乙从甲处购买了该视频,并根据视频中的工艺试制少量毒品,后被抓获。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B.传授犯罪方法罪

C.非法经营罪

D.制造毒品罪(帮助犯)

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295条的规定,传授犯罪方法罪是指用各种方式把犯罪方法故意传授给他人的行为。本题中,甲在互联网上有偿提供制毒工艺视频,利用网络传播的方式把犯罪方法故意传授给他人,成立传授犯罪方法罪。

12.我国《物权法》明确规定的用益物权是

A.典权

B.居住权

C.地役权

D.永佃权

答案:C

本题解析:

考查要点是《物权法》明确规定的用益物权类型。传统的用益物权类型包括地上权、地役权、永佃权、典权等。我国《物权法》明确规定的用益物权类型分为两种情形:第一,采取明确规定的形式,这类情形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地役权;第二,采取总则列举式,这类情形包括海域使用权、探矿权、取水权、养殖权、捕捞权等。可见,我国《物权法》并没有规定典权、居住权、永佃权。

13.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可以适用法定抵销的债务是()。

A.人身伤害损害赔偿金

B.财产保险金

C.精神损害赔偿金

D.安置费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不得适用法定抵销的债务是:因侵权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双方当事人自己约定不得抵销的债务,法律禁止抵销的债务以及专属于债务人人身的债务,如抚恤金、养老金、退休金、安置费、人寿保险金、慰问金等,故选B项。

14.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预备犯罪过程中

B.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着手实行犯罪以后

C.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以前

D.出现了损害结果就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答案:A

本题解析:

犯罪中止,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犯罪中止可分为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以及犯罪实行阶段的中止,后者包括实行未终了的中止和实行终了的中止。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选项B、C是错误的。选项D错误是因为损害结果不等于犯罪结果,行为人的中止行为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但却可能有犯罪结果以外的损害结果发生,此时依然成立犯罪中止,而这时该损害结果的发生只是一种量刑情节。

15.甲没有烟草生产许可证,生产销售冒充中华香烟的劣质香烟,销售金额达50万元,关于甲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数罪并罚

B.非法经营罪

C.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非法经营罪、假冒注册商标罪数罪并罚

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非法经营罪、假冒注册商标罪择一重罪处罚

答案:D

本题解析:

甲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完全符合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甲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在烟草制品上使用与中华香烟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甲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的烟草制品,情节严重,构成非法经营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行为人实施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犯罪,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非法经营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即属于一行为侵害多个法益的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因此D选项说法正确,ABC选项错误。

16.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答案:B

本题解析:

【详解】

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中一方的存在、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从某一具体法律关系来看,权利与义务存在主、次之分,即一方当事人在该法律关系中主要享有权利,而另一方当事人主要履行义务,比如债权关系中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终极目的来看,义务的设定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人们设立法律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权利,而不是为了履行义务。因此B项的表述不正确。

17.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2002年7月5日甲挪用本单位巨额资金,用于经营活动,直到2013年4月1日才归还。甲的行为的追诉时效期限为()。

A.10年,从2002年7月5日开始计算

B.10年,从2002年10月5日开始计算

C.15年,从2002年7月5日开始计算

D.15年,从2013年4月1日开始计算

答案:C

本题解析:

《刑法》第87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③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本题中,甲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成立挪用资金罪,应当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我国刑法中“以上”“以下”包括本数,故甲的行为的追诉时效为15年。《刑法》第89条第1款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由于挪用资金罪属状态犯而非继续犯,因此对挪用资金罪的追诉时效,应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成立之日为2002年7月5日。

18.下列对特定国家宪法解释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国采用国家元首解释体制

B.俄罗斯采用立法机关解释体制

C.美国采用司法机关解释体制

D.德国采用公民团体解释体制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19.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规则,一切国家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构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以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答案:D

本题解析:

【详解】形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地位的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即根据法的效力来源不同,来划分法的不同形式,如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判例法、习惯法等。在我国,对法的渊源的理解,一般指效力意义上的渊源,主要是各种制定法。据此,选项B所列法的渊源是按法的效力和地位所作的分类,而不是按照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法的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是根据是否表现于国家制定的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而进行的分类。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这些准则和观念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习惯等。据此,选项A表述不正确。遵守国际条约的前提为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选项C错在多了“一切”这个定语。根据《民法典》中“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的规定,政策也是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之一。

2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人变更的是()。

A.公司新股的发行

B.公司法定代表人更换

C.公司债券的发行

D.公司章程修改

答案:C

本题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法人的变更。法人的变更是指法人在存续期间内所发生的法律人格、组织、宗旨等重大事项的变更。法人的变更还包括法人名称、住所、注册资金、法定代表人的改变等。据此,只有C项公司债券的发行不属于法人的变更。

21.下列行为如满足数额条件,应认定为伪造货币罪的是()。

A.将英镑揭层一分为二

B.用黄金铸造流通的纪念金币

C.临摹欧元收藏

D.铸造珍稀古钱币

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170条的规定,伪造货币罪是指违反国家货币管理法规,仿照货币的形状、色彩、图案等特征,使用各种方法非法制造出外观上足以乱真的假货币,破坏货币的公共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货币”是指可在国内市场流通或者兑换的人民币和境外货币。

A项,将英镑揭层一分为二并不符合伪造货币罪的规定,而应构成变造货币罪。变造货币是指对真币采用挖补、剪贴、揭层、拼凑、涂改等方法进行加工处理,改变货币的真实形状、图案、面值或张数,改变票面面额或者增加票张数量,数额较大的行为。

B项,用黄金铸造流通的纪念金币,属于非法制造出外观上足以乱真的假货币,构成伪造货币罪。

C项,临摹欧元收藏不足以以假乱真,且没有进入流通领域,不成立伪造货币罪。

D项,珍稀古钱币不是在国内市场流通或者兑换的人民币,不成立伪造货币罪。

22.关于教唆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唆使不满16周岁的乙强奸妇女丙,但乙只是抢夺了丙的财物1万元后即离开现场,甲应成立强奸罪、抢夺罪的教唆犯

B.教唆犯不可能是实行犯,但可能是帮助犯

C.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成立吸食、注射毒品罪的教唆犯

D.有的教唆犯是主犯,但所有的帮助犯都是从犯

答案:D

本题解析:

乙实施的抢夺行为与甲的教唆行为没有因果关系,因此甲无需对抢夺罪承担刑事责任,自然不构成抢夺罪的教唆犯。A选项说法错误。教唆犯的基本特点是,教唆他人实行犯罪而自己并不参加犯罪的实施,若教唆犯又实施帮助行为则构成竞合,按照教唆犯处理,因此教唆犯既不可能是实行犯,也不可能是帮助犯。B选项说法错误。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故意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构成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属于该罪实行犯:C选项说法错误。对教唆犯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起主要作用的,按主犯处罚;仅起到次要作用的,按从犯处罚。而从犯就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帮助犯)的犯罪分子。D选项说法正确。

23.张某等五人劫持了甲与乙,然后命令甲杀死乙,否则将杀死甲。甲被逼无奈用绳子勒死了乙。根据刑法规定,甲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故意杀人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C

本题解析:

A项,正当防卫所防卫的对象是不法侵害人,乙并没有侵害甲,故甲的行为不构成正当防卫。BCD三项,《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紧急避险是在处于紧急危险的状态下,不得已采取的以损害较小合法权益来保全较大合法权益的行为。生命是等价的,甲的生命和乙的生命没有较大权益之别。甲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权利,而去损害第三者的生命权利,其行为所保护的权益超过了必要限度,应当负刑事责任。另外,由于避险过当不是独立的罪名,在追究避险过当行为时,应当按照刑法分则中的相应条款定罪量刑。甲对自己的行为和将要产生的结果是明知的,且付诸了实施。所以,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4.甲、乙未婚同居。乙谎称怀孕。迫使甲承诺:甲付给乙“结婚保证金”50万元,如半年内不与乙结婚不得要求返还。甲、乙之间的约定()

A.因甲受胁迫可撤销

B.因甲受欺诈可撤销

C.因违反公序良俗原则而无效

D.因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答案:C

本题解析:

以结婚作为条件属于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形。

25.下列关于元朝婚姻与继承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朝在婚姻方面仍保持着某些蒙古族原有的传统,不强求划一

B.元朝建立婚姻关系必须订立婚书

C.关于婚姻的限制和解除,元朝基本上沿用唐宋旧法,但不似唐宋那样严格

D.在继承方面,蒙古人和色目人都要依照元朝法律,不允许变通本俗法

答案:D

本题解析:

元朝统一中国以后,虽然受到儒家礼教纲常的影响,但仍保持某些蒙古族原有的传统,特别在婚姻方面,允许依照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行事,而不强求划一。A选项正确。建立婚姻关系必须订立婚书,婚书上写明议定的聘财数额,如果是招赘女婿,须写明养老或出舍的年限,主婚人、保亲人、媒人须在婚书上签字画押,然后依礼成亲.婚姻关系方才有效。关于婚姻的限制和解除,元基本上沿用唐宋旧法,但不似唐宋那样严格。因此BC选项正确。在继承方面,蒙古人和色目人各依其本俗法,蒙古习惯法由幼子继承父业,后因接受汉法影响实行诸子均分制,但实际份额仍不相同。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26.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由()。

A.私人资助

B.国库开支

C.国库开支与个人募集

D.候选人自己解决

答案:B

本题解析:

【详解】

2010年修改后的《选举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国库开支。只有由国库开支才能使广大劳动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物质保障,既使整个选举活动能够正常顺利进行,又不致使选民和候选人因财产占有悬殊而在选举中受到限制,从而区别于资本主义的虚假选举。

27.下列关于剥夺政治权利的最高期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不得超过10年

B.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不得超过5年

C.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不得超过5年

D.从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不得超过15年

答案:C

本题解析: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属于资格刑。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有以下四种情况:①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或者主刑是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②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③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④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相应地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

28.甲(15周岁)因盗窃金店被保安发现后,将保安打成轻伤。对于甲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B.应责令甲的家长加以管教

C.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D.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答案:B

本题解析: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本案甲只是致人轻伤,尚不构成犯罪。因不满16周岁不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29.误以人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

A.目标的认识错误

B.手段的认识错误

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D.行为误差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关于刑法上的认识错误,请参见本章单元九第9题的精解。本案中将人误认为是兽,属于对事物的性质认识错误,即行为人对目标的错误认识。故选A项。

30.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人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必要的共同犯罪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刑法理论根据犯罪行为是否有分工,将共同犯罪分为简单的共同犯罪和复杂的共同犯罪;根据犯罪行为是否必须由多人完成,将共同犯罪分为必要的共同犯罪和非必要的共同犯罪;根据犯罪实施是否具有组织性,将共同犯罪分为一般的共同犯罪和有组织的共同犯罪,而有组织的共同犯罪又可以分为犯罪集团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

31.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应该注意到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实现法治。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这段话指出了()。

A.在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上,前者是优越于后者的

B.法治的两个要素条件,已经接近于科学的法治的两个条件:制度条件和思想条件

C.法治优越于人治,原因在于多数人的考虑要比少数人的考虑周到些

D.“让一个人来统治,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常人既不完全消除兽欲,虽最好的人们也未免热忱,这就往往在执政的时候引起偏向”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比较完善的现代法治概念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但是现代的法治所要求具备的条件是制度条件和思想条件。

32.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广泛程度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多寡是划分部门法的()。

A.客观标准

B.重要标准

C.主要原则

D.首要原则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划分法律部门的原则主要有粗细恰当,发展合适,主题定型,逻辑与实用兼顾。

33.甲误把张某当作李某推入井中,意图将其淹死,但事实上井中无水,结果张某摔死。这属于()。

A.客体错误

B.工具错误

C.打击错误

D.因果关系错误

答案:D

本题解析:

甲误把张某当作李某推入水井,属于对象错误而非客体错误,排除A项。甲意图将其淹死,但井中无水,结果被害人摔死,这属于因果关系错误,故选D。

34.“反对责任擅断和反对有害追溯”,体现的法律归责原则是()

A.因果联系原则

B.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

C.责任法定原则

D.责任自负原则

答案:C

本题解析:

“反对责任擅断”强调的是要依据法律来归结责任,不能在法律之外任意分配责任。“反对有害追溯”强调的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既然都不构成犯罪,自然也不能归结责任,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35.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如果受遗赠人在被继承人之前死亡的,则()。

A.受遗赠人接受遗赠的权利转由他的继承人继承

B.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C.受遗赠人接受遗赠的权利转由他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

D.受遗赠人的继承人可以主张受遗赠权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由于受贵遗赠人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受遗赠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则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故只能选B项。

36.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下列有关继承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代位继承只能适用于法定继承,而不能适用于遗嘱继承

B.转继承只能适用于法定继承,而不能适用于遗嘱继承

C.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方式可以采取明示和默示两种

D.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只能采取明示方式,而不能采取默示方式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代位继承只能适用于法定继承,而不能适用于遗嘱继承,故选A项。转继承既可适用于法定继承,也可适用于遗嘱继承,故B项错误。继承人放弃继承只能明示,不能默示,故C项错误。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采取明示、默示的方式均无不可,故D项错误。

37.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一规定体现的宪法基本原则是()

A.法治

B.权力制约

C.人民主权

D.人权保障

答案:C

本题解析:

此题考核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1.人民主权原则2.基本人权原则3.法治原则4.权力制衡原则。其中人民主权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故答案为C。考生在复习宪法基本原则时,应重点记忆每个原则所对应的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以便于对宪法原则的理解更为清晰。

38.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累犯的构成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前后两罪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罪

B.前后两罪中有一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

C.前后两罪是判处了或者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

D.后一危害国家安全罪必须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5年之内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特别累犯,是指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受过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故选A项。

39.关于清末修律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清末修律进一步完善了中华法系

B.通过修律,清政府收回了“治外法权”

C.清末修律的成果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失去影响

D.清末修律改变了中国传统上的“诸法合体”,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

答案:D

本题解析:

清末修律导致中华法系走向解体,选项A错误。1946年二战结束后,当法国宣布放弃在华特权时,治外法权才在中国寿终正寝,选项B错误。清末修律活动在客观上对后世的立法有着显著的影响:修律导致中华法系走向解体,为中华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且在一定程度上引进和传播了西方近现代法律学说和法律制度,在客观上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法学教育的近代化,它的成果并未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失去影响,故选项C错误。在形式上,清末修律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典或法规,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诸法合体”的形式,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在内容上,中华法系的“依伦理而轻重其刑”的特点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故选项D正确。

40.根据民通意见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近亲属的是()。

A.外祖父母

B.叔叔

C.表妹

D.外甥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民通意见》第条的规定,近亲属的范围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故选A项。

41.根据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对于同一天以相同或类似商品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适用的原则是()。

A.申请在先原则

B.优先权原则

C.使用在先原则

D.申请单一性原则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我国商标注册的原则包括自愿注册为主、强制注册为辅原则,申请在先原则,申请单一性原则和优先权原则。对于同一天以相同或类似商品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适用的原则是使用在先原则。但要注意:使用在先原则并不是四大商标注册原则之一,而是申请在先原则的补充。故选C项。

4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必须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的领导或机关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B.中央军委主席

C.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D.中共中央委员会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国家主席是国家机构,并不负实际的责任,因此宪法没有规定国家主席的负责制和报告工作制。故排除A项。根据《宪法》第94条的规定,中央军委主席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言外之意,只是“负责”,但不报告工作,故排除B项。根据《宪法》第69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故选C项。中共中央是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我国实行党政分开制度,因此中共中央不对全国人大负责,也不报告工作。故排除D项。

43.依据我国宪法修正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增加规定了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的职能

B.我国1982年的宪法增设了国家主席这一国家机构

C.1993年的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D.1993年的宪法修正案,把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1954年宪法设置了国家主席这一机构,规定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故A项表述错误。1982年宪法恢复了国家主席的设置,而不是增设国家主席,故B项表述错误。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C项错误。1993年的宪法修正案,把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故选D项。

44.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A.行为人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或裁定的

B.行为人有能力执行而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或裁定的

C.行为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或裁定且情节严重的

D.行为人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或裁定的

答案:C

本题解析:

[详解】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特征为:(1)侵犯客体为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方面为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当事人。(4)主观方面为故意。根据《刑法》第313条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45.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的执法活动范畴的是()。

A.派出法庭法官甲对一起离婚案件的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

B.居民委员会主任乙对邻里纠纷进行调解

C.市检察院对一起贪污案件进行查处

D.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某公司违规使用商标的行为进行处罚

答案:D

本题解析:

执法包括狭义的执法和广义的执法。狭义的执法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权,履行职责,行使法律的活动。D项中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活动是执法。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A、C项是司法活动。B项居委会不是国家机关,故不是执法

46.《麟趾格》是()

A.定罪量刑的普遍性规范

B.弥补的附属性法律

C.规定国家制度的暂时性法令

D.地方习惯法

答案:A

本题解析:

格这种法律形式,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北魏中期,格刚从科演变而来,在内容上与汉晋之科无大区别,作为弥补律令的副法行用。北魏后期至北齐初期,格逐渐取代律文成为主要法律形式。东魏时颁布《麟趾格》作为正刑定罪的规范,这一阶段格成为当时的通制。

47.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法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不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法既可以执行政治职能,也可以执行社会公共职能。法最终决定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而不是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法受客观规律的支配。

48.中国近代正式废除凌迟刑的法典是()。

A.《大清现行刑律》

B.《大清律例》

C.《大清新刑律》

D.《暂行新刑律》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大清现行刑律》正式废除了我国传统的酷刑,如凌迟刑、枭首刑、刺配刑、戮尸刑、缘坐刑,故选A项。

49.下列选项中有关主物和从物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主物所有权转移,从物所有权也随主物的所有权发生转移,除非当事人之间有相反的约定

B.标的物的主物不符合合同约定导致合同被解除的,解除合同的效力及于从物,除非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

C.对主物设定抵押权的,从物也应当一并抵押

D.动产质权的效力及于主物的从物,无论从物是否移转占有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主物所有权转移的,从物所有权也应当随着主物所有权的转移而转移,除非当事人之间有例外性规定,故A项正确。一般而言,标的物的主物不符合合同的约定,保留从物没有实际意义,故解除合同的效力及于从物,除非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当然,如果标的物的主物符合合同约定,但从物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解除从物不及于主物,除非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故B项正确。从物从属于主物,故对主物设定抵押权,从物应当—并抵押,除非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故C项正确。动产质权的效力及于主物的从物,这容易理解,但需要说明的是,动产质权的成立须以移转标的物的占有为必要,如果仅仅移转主物的占有,而没有移转从物的占有,此时质权的效力不能及于从物,换言之,主物移转占有,从物也必须移转占有,故D项错误。

50.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侵犯人格尊严的方法不包括()。

A.侮辱

B.打击报复

C.诬告陷害

D.诽谤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38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可见,从严格意义上解释,侵犯人格尊严的方法不包括打击报复,故选B项。

二.多项选择题(共45题)1.以下哪些属于国务院的组成机构()

A.共青团中央团校

B.中国社会科学院

C.国家邮政局

D.新华社

答案:B、C、D

本题解析:

根据现行《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和1997年的《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的规定,经过多次机构改革,国务院主要组成机构如下:(1)国务院办公厅;(2)国务院组成部门;(3)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4)国务院直属机构;(5)国务院办事机构;(6)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例如国家邮政局;(7)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8)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华社。

2.甲与乙共谋达成分工配合杀害丙的计划,按照汁划,甲从前门进入丙家追杀丙,丙欲从后门逃跑之时,被守候在此的乙一刀捅死。甲、乙的共同犯罪形式是

A.任意共同犯罪

B.简单共同犯罪

C.复杂共同犯罪

D.特殊共同犯罪

答案:A、B

本题解析:

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是根据共同犯罪是否能够任意成为标准进行的划分。任意共同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一个人可以单独实施的犯罪,由二人以上共同实施而形成的共同犯罪形态。必要的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刑法规定的必须采取共同犯罪形式的共同犯罪形态,例如贿赂犯罪、重婚罪、聚众性犯罪、集团性犯罪。故意杀人罪是既可以由一人单独实施的犯罪,也可以由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因此属于任意共同犯罪。A选项正确。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是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为标准进行的划分。简单共同犯罪,是指每一共同犯罪人都是实行犯的共同犯罪形态。复杂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有所分工,存在着教唆犯、帮助犯和实行犯区别的共同犯罪形态。本案甲、乙虽然存在分工,但二者均是实行犯,因此属于简单共同犯罪。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是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组织形式为标准进行的划分。一般共同犯罪,是指共同犯罪人之间没有特殊组织形式仅是临时纠合在一起实施犯罪的共同犯罪形态。特殊共同犯罪,是指以犯罪集团形式实施犯罪的共同犯罪形态。甲与乙不符合犯罪集团的特征,因此属于一般共同犯罪。D选项错误。

3.利用下列哪些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不可能构成抢劫罪?()

A.以揭发隐私相要挟,逼他人交出财物

B.用酒灌醉他人

C.乘人不备,公然夺取

D.利用他人昏迷状态

答案:A、C、D

本题解析:

【详解】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者不能反抗的方法,如:用药物麻醉,用酒灌醉,使用催眠术或者用毒药毒昏等,致使被害人处于不知反抗或者不能反抗的状态。如果行为人利用被害人熟睡、酣醉、昏迷等状态而秘密窃取其财物的,由于行为人并未实施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手段行为,因而不属于以其他方法实施的抢劫罪。以揭发隐私相要挟逼他人交出财物,属于敲诈勒索罪;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属于抢夺罪;利用他人昏迷状态而取得财物的,属于盗窃罪。

4.下列对于我国刑法第13条中“……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理解,正确的有()。

A.避免给轻微的违法行为打上“犯罪”的标记

B.表明认定犯罪需要正确“定性”及合理“定量”

C.是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

D.合理配置司法资源以集中力量惩罚“严重违法行为”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刑法》第13条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条中的犯罪定义既包含定性要求又含定量要求,对于合理认定犯罪及处罚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犯罪定义不仅从性质上明确了犯罪具有危害性和违法性,而且还设置了定量要求,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被称为犯罪定义的“但书”。该“但书”表明认定犯罪不仅仅需要正确“定性”,还需要合理确定危害的“程度”或“量”。“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可以缩小犯罪或刑事处罚的范围,避免给一些轻微的危害行为(或违法行为)打上犯罪的标记,有利于行为人改过自新,还可以合理配置司法资源,集中力量惩罚严重的违法行为——犯罪。

5.关于大赦和特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赦既赦其刑,又赦其罪

B.特赦只赦其刑,不赦其罪

C.特赦后再犯罪的,不构成累犯

D.特赦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决定,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

答案:A、B、D

本题解析:

大赦与特赦是赦免的两种类型,选项A、B正是两者的区别点。选项C错误,因为特赦后再犯罪的,如果符合累犯条件,则构成累犯。《刑法》第65条、第66条中的“赦免”是指特赦。选项D是正确的,参见《宪法》第67条、第80条的规定。

6.下列选项中,属于所有权原始取得方式的有()。

A.钓鱼

B.种地

C.馈赠

D.捡钱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钓鱼属于先占,种地属于生产,捡钱属于拾得遗失物,而先占、生产和拾得遗失物都属于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

7.下面有关职务侵占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且这些人员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B.本罪在客观方面可以采用侵吞、盗窃、骗取等各种手段

C.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实施侵占行为的,不以本罪论处

D.主观上具有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的目的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第271条的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非国有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因此,本题应全选。

8.金鑫公司与某银行签订一借款合同,双方约定:银行为金鑫公司提供150万元贷款,分两批发放;金鑫公司应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贷款。第一批贷款发放后,金鑫公司未按照约定使用贷款。银行有权

A.解除借款合同

B.提高贷款利率

C.提前收回贷款

D.停止发放第二批贷款

答案:A、C、D

本题解析:

《民法典》第9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本题中金鑫公司未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贷款,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所以银行有权解除合同,故选项A正确。合同一经解除,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具体表现为: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所以银行有权停止发放第二笔贷款,故选项D正确。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与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以银行有权要求恢复原状,要求提前收回贷款,故选项C正确。

9.下列关于《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的表述,正确的有()。

A.基本精神与“五五宪草”一脉相承

B.规定了“五院制”的政府组织形式

C.实行总统制的政治体制

D.罗列各项民主权利自由,比以往任何宪法规定得都充分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的基本精神与《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和“五五宪草”的基本精是一致的。故选A项。需要注意:虽然《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与《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一脉相承,但是这种承继仅限于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并不意味着具体的继承,且“五院制”这种具体规定早在《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时就已作出规定,故排除B项。《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的内容特点之一就是在政权体制的规定上不伦不类,既非总统制,又非国会制、内阁制。实际上是用这种矛盾的条文掩盖蒋介石个人专制统治的本质。故排除C项。《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罗列人民各项民主自由权利,尽管都属于形式上的东西,但是不能否认,这部宪法对这些权利的规定确实比以往任何宪法文件都充分,只不过这些权利的规定过于抽象,且在具体实施上受到临时性特别法规的限制,故选D项。

10.商标专用权包括

A.使用权

B.禁止权

C.许可使用权

D.转让权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商标专用权的内容,是指商标注册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注册商标的专有使用权、禁止权、转让权、许可使用权和续展权等。

11.下列遗嘱形式中,须有见证人在场见证的遗嘱是()。

A.录音遗嘱

B.自书遗嘱

C.口头遗嘱

D.代书遗嘱

答案:A、C、D

本题解析:

【详解】

遗嘱继承是与法定继承相对应的一种继承方式。在遗嘱继承中,生前立有遗嘱的被继承人,为遗嘱人或立遗嘱人;依照遗嘱的指定享有遗产继承权的人,为遗嘱继承人。遗嘱是公民生前依法处分自己的财产和安排有关事务,并于死后生效的单方民事行为。遗嘱见证人是证明遗嘱真实的第三人,其证明的真伪直接关系到遗嘱的效力,关系到遗产的处理,因而,法律对遗嘱见证人有特别的要求。遗嘱见证人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并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没有利害关系。我国继承法规定下列人员不得作为遗嘱见证人:一是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二是继承人、受遗赠人;三是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包括继承人、受遗赠人的近亲属以及继承人、受遗赠人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共同经营的合伙人。公民立遗嘱必须采取法律规定的形式。我国继承法规定了5种遗嘱形式。口头遗嘱,是指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口头表述的不以任何方式记载的遗嘱。所谓危急情况,一般是指遗嘱人生命垂危、在战争中或者发生意外灾害,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来不及或无条件以其他方式设立遗嘱的情况。遗嘱人设立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见证人应记录遗嘱人口授的遗嘱内容,并由记录人、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见证人无法记录的,应于事后补记,并在记录上共同签名,注明年、月、日,以保证见证内容的真实可靠。录音遗嘱,是指遗嘱人通过录音设备设立遗嘱,以录音形式设立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在遗嘱人录制完遗嘱后,见证人应当将自己的见证证明录制在音像磁带上,将磁带封存,并由见证人共同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是指由他人代为书写的遗嘱。代书遗嘱须由遗嘱人口授遗嘱内容,由一见证人代书。依照继承法的规定,代书遗嘱应当由两个以上的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选项B不正确,自书遗嘱是指立遗嘱人生前自己书写的遗嘱。自书遗嘱必须由遗嘱人亲自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公民在遗书中涉及死后个人财产处分的内容,确为死者真实意思的表示,有本人签名并注明了年、月、日,又无相反证据的,也可以按自书遗嘱对待。所以自书遗嘱不需要见证人在场见证即可以有效。

12.下列犯罪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有()。

A.抢劫罪

B.故意杀人罪

C.劫持航空器罪

D.绑架罪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承担刑事责任。除此之外,其他任何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都是16周岁。做好此类题目的唯一办法就是记住《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故选A、B项。

13.下面的法律规定中,属于法的要素中法律规则的是()。

A.《著作权法》第26条规定:许可使用合同和转让合同中著作权人未明确许可、转让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行使

B.《票据法》第3条规定:票据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C.《公司法》第192条规定:本法所称外国公司是指依照外国法律在中国境外设立的公司

D.《审计法》第53条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工作的规定,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本法制定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A项属于法律规则,属于确定性规则。D项属于法律规则中的委任性规则。因此,A、D应人选。B项属于法律原则,C项属于法律概念。

14.下列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或情况的有()。

A.时效免责

B.不诉免责

C.正当防卫免责

D.自首立功免责

答案:A、B、D

本题解析:

免责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原因而被全部或部分免除。免责不能同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行为混同.因为免责要以责任存在为前提,而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行为是法定不负相应责任的行为,本身责任就不存在,也就谈不上什么免责了。免责类型有时效免责、不诉免责、自首立功免责、有效补救免责、协议免责或意定免责、自助免责和人道主义免责,所以ABD三项正确

15.以下表述中存在错误的是()。

A.只有法律才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B.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具有法律效力

C.法律的渊源是指法律的来源

D.导致各国立法体制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分不在于只有法律才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其他社会规范如党章等也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故A错误。法律渊源,是指由国家或社会所形成的,能够成为法官裁判依据或者人们行事准则,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规范的表现形式,其形式并不局限于规范性法律文件。故B、C正确。一国立法体制主要是由该国的国家管理形式(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所决定的。故D错误。

16.下列所有权的取得方式中,属于原始取得的是()。

A.自己种植、收获的小麦

B.公安机关没收的赌资

C.收取存款利息

D.朋友赠与的礼物

答案:A、B、C

本题解析:

【详解】

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包括先占、添附、善意取得等,还包括生产和罚没物的法定归属。赠与是所有权继受取得的方式,不是原始取得的方式。

17.关于宗教信仰自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不得禁止公民信仰某种宗教,也不能鼓励公民信仰某种宗教

B.国家不得强迫公民履行某种宗教仪式或禁止、限制公民履行某种宗教仪式

C.公民不得参加宗教社团活动

D.国家既不得限制、也不得强迫或鼓励公民参加某种宗教社团或宗教活动

答案:A、B、D

本题解析:

根据一般宪法理论,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l)信仰的自由。国家不得禁止公民信仰某种宗教,也不得鼓励公民信仰某种宗教。(2)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国家不得强迫公民履行某种宗教仪式或禁止、限制公民履行某种宗教仪式。(3)组成宗教社团的自由。公民有设立并参加某种宗教社团的自由。国家既不得限制、也不得强制或鼓励公民参加某种宗教社团或宗教社团活动。因此C选项说法不正确。应当选择ABD。

18.我国《刑法》第385条第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对该规定中“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正确理解有()。

A.“为他人谋取利益”包括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

B.“为他人谋取利益”必须发生在得到他人财物之后

C.“为他人谋取利益”中的利益既包括正当利益,也包括不正当利益

D.“为他人谋取利益”既是收受型受贿罪的要件,也是索取型受贿罪的要件

答案:A、C

本题解析:

ABC三项,为他人谋取利益只要求是一种许诺,至于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正当,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实际兑现,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在收受贿赂之前、当时还是之后,均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D项,索贿并不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必要条件,只要实施了索要行为,就构成受贿罪。

19.下列属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的有()。

A.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

B.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C.休息权

D.物质帮助权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解】人身自由权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等,故选A、B项。C、D项属于社会经济文化权利。

20.下列选项中,构成医疗事故罪的有()。

A.医生甲在诊疗时未对患者认真检查,致其病情恶化,不治身亡

B.护士乙在监护重症病人时,玩手机游戏,致该病人因缺氧成为植物人

C.药剂师丙在配药时心不在焉,错发药品,幸被护士发现,未造成严重后果

D.家庭接生员丁给同村村民做阑尾炎手术,致患者并发感染,丧失劳动能力

答案:A、B

本题解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其身体健康的行为。要求是在医疗护理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违反了相关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致受诊人死亡或健康严重受损,并且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选项C中没有造成严重后果,选项D中实施诊疗活动的并非医务人员,因此不构成医疗事故罪。

21.中华法系的特点有哪些

A.法律以君主的意志为主

B.礼教是法律最高的准则

C.民法发达,刑法薄弱

D.行政司法合一

答案:A、B、D

本题解析:

中华法系的特点之~是刑法发达,民法薄弱,C选项表述正好相反,其他三项都是中华法系的特点。

22.在划分部门法时要考虑到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并同时注意社会关系法律调整的机制。对划分部门法的标准的论述,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应该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的标准

B.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以传统的关于公、私法的划分标准在我国不应适用

C.根据法律调整的机制,可以合理地区分经济法和民法的调整范畴,例如经济关系中是平等的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的,就划为民法部门,是非平等关系的具有某种国民经济系统中管理和被管理关系的,就划归为经济法

D.划分法律部门的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法律所直接保护的对象

答案:B、D

本题解析:

【精解】本题考查的是关于部门法的划分标准。在法的部门划分方面的主要原则有:粗细恰当原则、多寡合适原则、主题定类原则、逻辑与实用兼顾原则。在划分标准方面,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是首要的、第一位的标准,但是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同法律所直接保护的对象要区别开。所以D是错误的。同时在第一位标准不能完成部门法的划分时,要运用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方法来划分部门法。但是我们要注意到,并不能因为我国是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国家就否定公、私法的划分,所以B是错误的。

23.甲、乙系夫妻,约定8万元存折为甲所有,12元房产为乙所有,其余10万元财产为二人共有。甲欠丙50万元债务,则根据我国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如果丙知道该约定的,丙无权要求乙用其12万元房产还债

B.如果丙不知道该约定的,丙有权要求乙用12万元房产还债

C.如果丙知道该约定的,乙有义务以10万元共有财产清偿债务

D.如果丙不知道该约定的,丙有权要求甲、乙以其各自所有的财产和共同所有的财产清偿债务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婚姻法》第19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问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故应全选。

24.下列属于民法上的物的是()。

A.天上的星球

B.阳光

C.电力

D.向居民家提供的暖气

答案:C、D

本题解析:

【详解】

民法上的物,是指存在于人身之外,能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又能为人所支配、控制的物质产品。天上的星球、阳光不能为人们所支配和控制,不是民法上的物。而电力和暖气能满足人的需要,又能为人们所控制,且是人类的产品,所以为民法上的物。

25.以御史台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的朝代有()。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隋、唐、宋、元都以御史台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明太祖朱元璋以都察院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从而结束了以御史台作为监察机关的历史,故备选项应全选。

26.对下列哪些犯罪分子可以或应当免除处罚?()

A.犯罪以后自首的

B.胁从犯

C.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

D.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

答案:B、C、D

本题解析:

【详解】

根据刑法的规定,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

27.宋朝为防范科举考试舞弊而采取的制度有()。

A.誉录试卷法

B.糊名考校法

C.考官司回避制

D.九品中正制

答案:A、B、C

本题解析:

宋朝为防止科举考试舞弊,采取密封举子姓名和考试卷另由他人抄写呈上的方式,此外还有考官回避制。D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

28.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包括()。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劳动权

C.休息权

D.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答案:B、C、D

本题解析:

【精解】社会经济权利是指宪法所规定的有关经济活动或经济利益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保障,是社会权利与经济权利的统一。经济权利主要包括选择职业的自由、营业的自由、合同自由、财产权等有关经济活动的自由和权利。社会权利在社会主义宪法中,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或生存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受教育权等多项内容,故选B、C、D项。A项的表述不正确,“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只是财产权受保护的一种表述方式,不是财产权。

29.甲将祖父的遗像交给乙装裱,乙粗心大意,弄丢了该遗像,甲非常痛苦。甲有权要求乙()。

A.返还原物

B.恢复原状

C.赔偿财产损失

D.赔偿精神损害

答案:C、D

本题解析:

A项,返还原物的前提条件是原物存在,遗像已经丢失,乙无法返还,因此甲无法要求乙返还原物。B项,当物权的标的物因他人的侵权行为而损坏时,如果能够修复,物权人可以请求侵权行为人修理以恢复物之原状,遗像丢失,无法恢复。C项,乙丢失遗像,甲遭受财产损失,可要求乙赔偿财产损失。D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第4条规定,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可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30.我国公民享有从事体育活动及其他有益于身心健康和社会精神财富积累的活动的自由不属于()。

A.政治自由

B.人身自由

C.文化权利和自由

D.受教育的权利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我国公民享有从事体育活动及其他有益于身心健康和社会精神财富积累的活动的自由,都属于文化权利和自由。所以,A、B、D项应选。

31.甲与某影楼约定:影楼免费为甲拍摄艺术照,同时有权选择其中的一套照片用于制作影楼的宣传画册。后甲发现自己的照片出现在某整容医院的广告中。经查,该照片系整容医院从影楼购得。根据法律规定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