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1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2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3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4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1.大学生杨某为区人民代表的选举投上自己的选票C属于法律实施的哪一种形式()

A.法的执行

B.法的监督

C.法的遵守

D.法的适用

答案:C

本题解析:

法的遵守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广义上法的遵守,就是法的实施。狭义上的法的遵守,又称守法,专指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以法律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公民为选举代表投选票的行为是一种法律的遵守,故选择C。

2.关于宪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宪政是指以宪法为依据,以控制权力为手段,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过程和政治形态

B.宪政是法治发展的最高形式,是法律化的政治秩序

C.宪政与民主、法治等并无任何关系

D.宪政是控制政府权力的观念和制度,实行宪政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

答案:C

本题解析:

宪政与民主、法治以及人权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并不是没有任何关系。中国宪法学者对宪政的认识趋向于同一,一般认为宪政具备以下基本要素:第一,宪政一词源于西方,其基本价值目标是通过限制政府权力以保证公民权利;第二,宪政过程既具有普适价值,又有特殊性,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宪政模式;第三,宪政与民主、法治以及人权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领导职位是()。

A.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B.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C.国务院副总理

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的法定任免权由两种方式构成,一是选举,二是决定任命。选举的范围包括委员长、副委员长、国家主席、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决定任命的范围则是由实行首长负责制的机关首长提名的副职及其他领导人。通过上述分析,选B项。

4.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向被害人所负的一种法律责任

B.民事责任的功能是救济当事人的权利,不具有惩罚的功能

C.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违反行政法规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D.在我国,承担违宪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

答案:D

本题解析:

刑事责任是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而向国家所负的法律责任。对于刑事责任不仅要认识到是犯罪行为所引起的,也要认识到是要向国家所负的责任,而不是向被害人,故A错误。民事责任的主要功能是救济,但并不意味着民事责任就没有其他作用,民事责任同时兼具惩罚的功能,如双倍赔偿责任以及其他的惩罚性赔偿措施,故B项错误。行政责任既包括行政机关因违反行政法规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还包括行政相对人因违反行政法规而承担的责任,故C项错误。违宪责任是指由于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某种法律和法规、规章与宪法相抵触,或者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从事了与宪法规定相抵触的活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故承担违宪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D项正确。

5.下列选项中不成立累犯的是

A.甲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期满后的第3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B.乙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又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C.丙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5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D.丁犯叛逃罪被判处管制2年,管制期满后20年又犯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

答案:A

本题解析:

一般累犯要求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以内。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即对于缓刑考验期满的缓刑而言,相当于刑罚从未执行,因此不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甲不构成累犯。

6.清末在诉讼程序上实行()

A.两审终审制

B.三审终审制

C.四级三审制

D.三级两审制

答案:C

本题解析:

清末引进了一系列西方近代诉讼审判原则和具体制度,其中,在诉讼程序上实行四级三审制。

7.关于结果加重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奸罪和强制猥亵、侮辱罪的犯罪客体相同,强奸和强制猥亵、侮辱行为致妇女重伤的,均成立结果加重犯

B.故意杀人包含了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实际上是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

C.甲抢劫乙后,为了灭口杀死乙。甲在抢劫过程中杀害他人,甲成立抢劫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D.甲将乙拘禁在宾馆,声称只要乙还债就放人。乙无力还债,跳楼身亡。甲的行为不成立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

答案:D

本题解析:

成立结果加重犯要求刑法分则对该加重结果专门规定了较重的法定刑。强奸行为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刑法规定为强奸罪的结果加重犯,并设置了更高的法定刑。强制猥亵、侮辱罪并未规定结果加重犯,因此,强制猥亵、侮辱行为,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如果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则与强制猥亵、侮辱罪属于想象竞合犯的关系,择一重罪处罚。A选项错误。成立结果加重犯必须是实施基本的犯罪构成行为造成了基本犯罪构成以外的结果。结果加重犯不是独立的罪名,仍然要认定为基本犯罪的罪名,只是要适用更重的法定刑。故意伤害罪的基本犯罪构成行为是故意伤害行为,故意杀人罪的基本犯罪构成行为是故意杀人行为,二者的基本犯罪构成行为不同,因此故意杀人罪不是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B选项错误。抢劫行为而导致他人重伤死亡的是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造成重伤、死亡的结果必须是基于一个抢劫的概括的故意,即为了取财而排除反抗的行为造成的重伤、死亡的结果。而抢劫既遂后,为了灭口实施杀人行为与抢劫罪之间完全基于不同的犯罪故意,属于一个新的行为,应当单独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与之前的抢劫罪数罪并罚。C选项错误。成立结果加重犯要求行为人对加重的结果具有罪过(故意或过失)。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死亡的是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只有重伤、死亡结果与非法拘禁行为有因果关系,行为人才可能有罪过。被害人乙跳楼自杀的行为与甲的非法拘禁行为不具有因果关系,甲对死亡结果没有罪过,因此甲不构成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D选项正确。

8.首次按中央六部分设篇目的中国古代法典是

A.宋刑统

B.大元通制

C.大明律

D.大清律例

答案:C

本题解析:

大明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中央六部分设篇目的古代法典,故选择c项。大清律例比其出现的晚,而宋刑统是以条文性质分类,而大元通制仿唐宋旧律,分为名例、卫禁、职制等二十篇。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67条的有关规定,解释宪法和法律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故选D项。

10.在宪法基本原则系统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的宪法原则是()。

A.法治原则

B.权力制衡原则

C.民主权原则

D.基本人权原则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在整个宪法原则系统中,人民主权原则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应该说,其他有宪法原则都本源于它,是它的要求的具体展开和表现,故选C项。

11.现役军人甲盗窃所在部队军用子弹100发,藏在家中。其行为应()。

A.以盗窃武器装备罪定罪处罚

B.以盗窃弹药罪定罪处罚

C.以盗窃弹药罪和非法持有弹药罪数罪并罚

D.以盗窃弹药罪和私藏弹药罪数罪并罚

答案:B

本题解析:

盗窃弹药罪是指秘密窃取或者公然夺取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甲盗窃弹药后私藏家中,不能认定为数罪进行处罚,而应按盗窃弹药罪从重处罚。

12.将国歌正式定为《义勇军进行曲》的修正案是()。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第四次《宪法修正案》中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故选D项

13.下列情形中,构成侵犯著作权的是()。

A.某博物馆为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B.某法院为办案需要,将某学者的论文复印供办案人员参考

C.某公司已知待售的油画系假冒某名画家的作品,仍予以出售

D.某研究员未经同事徐某同意,在其所著著作上将徐某署名为合作作者

答案:C

本题解析:

AB两项,根据《著作权法》第22条的规定,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以及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C项,根据《著作权法》第48条的规定,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D项,属于侵犯姓名权的行为。

14.下列选项中,构成共同侵权的是()。

A.甲的人身伤害系甲本人和乙的行为共同所致

B.丙唆使8岁的丁殴打戊,丙、丁构成共同侵权

C.己指使庚打辛

D.赵某挑开钱某家的蜂窝蜇伤孙某,赵某和钱某构成共同侵权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A项属混合过错,而不是共同侵权。混合过错是指在受害人也有过错的情况下应当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而共同侵权是指两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故A项不构成共同侵权。根据《民通意见》第148条的规定,B项不构成共同侵权。根据《民法典》第127条的规定,D项不构成共同侵权。故选C项。

15.下列选项中,应当认定为民法上孳息的是()。

A.牛腹中怀的小牛犊

B.兑换国库券获得的利息

C.未收割的庄稼

D.供气管道输送的煤气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孳息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指果实、动物的出产物以及其他依物的用法收取的利益,如鸡蛋、牛犊、鹿茸、耕种土地收取的粮食等。法定孳息是指依法律关系取得的利益,如租金、承包金、利息、股息、红利等。故选B项。注意:开垦的农田、输送的电力、热力、煤气等,不能认定为孳息。孳息必须是独立的物,而果树上已成熟的果实、动物腹中的胎儿不能独立于原物,因此不能认定为孳息。

16.2000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通过的《立法法》明确规定,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A.国务院

B.国务院各部委

C.省级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政府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立法法》第56条的规定,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故选A项。

17.赵某因为涉嫌犯抢劫罪2005年1月1日被拘留,2005年4月1日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该判决2005年4月11日生效并被交付执行,赵某从什么时候开始将不享有政治权利?()

A.2005年1月1日

B.2005年4月1日

C.2005年4月11日

D.2017年1月1日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从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之日起计算,但是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适用于主刑执行期间。所以,从2005年4月11日被交付执行之日起赵某就不再享有政治权利。故选C项。

18.秦朝的法律形式中,对法律条文、术语作出具有法律效力解释的是()

A.令

B.法律答问

C.廷行事

D.封诊式

答案:B

本题解析:

秦朝的主要法律形式包括:律,令,法律答问,封诊式,廷行事。律是秦朝法律的主体,是通过正式立法程序制定、颁布、实施的法律文件,具有稳定性、规范性与普遍适用性。令是皇帝针对某一具体事项临时发布的命令,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答问是对法律条文、术语、律义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因采用答问的形式,故称为“法律答问”,类似于后世的“律疏”。封诊式是关于司法机关审判原则、治狱程式以及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和文书程式,同时也包括一些具体案例。廷行事是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判例),可作为司法实践中同类案件判决的依据。答案选B选项。

19.根据法律意识专业化、职业化的不同程度,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

A.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

B.职业法律意识和非职业法律意识

C.低级法律意识和高级法律意识

D.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

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法律意识的专业化、职业化的不同程度,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职业法律意识和非职业法律意识。根据法律意识的主体不同,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根据认知阶段,可以把法律意识分为低级阶段的法律心理和高级阶段的法律思想体系。按照法律意识的社会政治属性,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

20.仅仅揭示犯罪的法律特征、界定犯罪外延的犯罪概念是()。

A.实质概念

B.形式概念

C.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概念

D.社会特征概念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犯罪的实质概念揭示的是犯罪的社会本质,犯罪的形式概念揭示的是犯罪的法律特征,而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概念则既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本质又揭示了犯罪的法律特征。故选B项。

21.画家甲丧偶后,独自抚养儿子乙。某日,甲将自己的一幅画作交给朋友丙保管,嘱托丙等自己去世后烧毁该画作。甲去世后,丙违背甲的嘱托,将画作交拍卖公司拍卖,得款50万元。该50万元应当()。

A.归乙所有

B.归丙所有

C.由乙、丙平分

D.归国家所有

答案:A

本题解析:

《民法典》第888条第1款规定,保管合同是保管人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并返还该物的合同。第892条第1款规定,保管人应当妥善保管保管物。本题中,丙违背甲的嘱托,将画作交拍卖公司拍卖,该行为违反了甲与丙之间的保管合同的约定,甲可以要求丙返还拍卖价款。由于甲已经去世,乙作为甲的继承人,法定承受甲对丙亨有的合同债权,因此,该50万元应该归乙所有。

22.下列关于直接投票选举的表述正确的是()。

A.选区全体选民够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

B.选区全体选民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

C.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的三分之二选票即可当选

D.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的半数选票即可当选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选举法》第41条的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注意:这里是“过半数”,而不是“够半数”,故A项表述错误,B项表述正确。根据《选举法》第41条的规定,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注意:这里是“过半数”,而不是“半数”,故C、D表述都是错误的。

23.甲因强奸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执行3年后,因表现较好被裁定减刑1年,刚作出减刑裁定第二天就将另一罪犯打成轻伤。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A.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减刑。所以对甲的减刑不合法

B.甲又犯罪表明尚未悔改,应当撤销减刑

C.甲构成累犯,应当对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D.甲以后还可以减刑

答案:D

本题解析: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要符合减刑的实质条件和限度条件都可以减刑,没有特别的限制。另外减刑没有考验期,即使犯罪分子再犯新罪,已减的刑期也不恢复。

24.自然人开始享有荣誉权的时间是

A.出生时

B.取得荣誉称号时

C.年满18周岁时

D.年满18周岁且取得荣誉称号时

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25.我国现行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的第一项宪法权利是()。

A.宗教信仰自由

B.人身自由

C.平等权

D.言论自由

答案:C

本题解析:

【详解】

我国《宪法》第二章第一个法律条文即第33条在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因此我国宪法中规定的第一项宪法权利是平等权。只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其他基本权利才能得到保障,因而宪法把它作为第一项宪法权利予以规定。平等权不仅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

26.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法律性质和地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程序法

B.属于司法法律体系中的行政法

C.是《监狱法》的上位法

D.相较于《公务员法》属于一般法

答案:B

本题解析:

《人民警察法》是行政法、实体法,而非程序法,故A项错误,B项正确。C选项错误,《人民警察法》与《监狱法》同属法律,位阶相同,C项错误。《人民警察法》相较于《公务员法》应属特殊法,D选项错误。故选择B项。

27.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女性的法定最低结婚年龄为()

A.16周岁

B.18周岁

C.20周岁

D.22周岁

答案:B

本题解析:

各边区的抗日民主政府分别制定了若干地区性的婚姻条例,其中规定的法定最低婚龄为:基本上是男20周岁,女18周岁。

28.王某因倒卖外汇于1995年9月被法院以投机倒把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法修订并生效后,王某提出申诉,理由是现行刑法无此罪名,要求改判无罪。则法院应当()。

A.撤销原判,改判无罪

B.释放并给予国家赔偿

C.驳回申诉,维持原判

D.考虑到王某已服刑2年,改判为有期徒刑2年并予释放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在新刑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所以王某的申诉不成立,驳回申诉,维持原判。故选C项。

2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系统的组成部分()

A.初级法院

B.中级法院

C.高级法院

D.终审法院

答案:C

本题解析:

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初级法院、中级法院和终审法院。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终审法院、高等泫院、区域法院、裁判署法庭和其他专门法庭。高等法院设上诉法庭和原讼法庭。考生要对港澳地区的法院设置进行清晰的区分

30.甲因经营不善欠下巨额债务,为转移财产,与朋友乙伪造甲向乙借款200万元的借款合同,让乙向法院提起诉讼,第三人丙得知后申请参加诉讼。法院经开庭审理查明,该借款合同属于甲、乙恶意伪造的合同。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伪证罪

B.妨害作证罪

C.虚假诉讼罪

D.扰乱法庭秩序罪

答案:C

本题解析:

虚假诉讼罪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本题中,甲为逃避债务,与朋友乙捏造借款合同提起虚假的诉讼,符合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因此构成虚假诉讼罪。

A项,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本题中,甲乙所为行为并非发生在刑事诉讼中,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伪证罪。

B项,妨害作证罪是指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本题中,甲并未阻止证人作证或指示他人做伪证,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妨害作证罪。

D项,扰乱法庭秩序罪是指以法定方式实施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本题中,甲未扰乱法庭秩序,因此不构成扰乱法庭秩序罪。

31.甲(市政府工作人员)接受请托人乙的30万元,通过妹夫刘某(市公安局干警)违规撤销了对乙的网上追逃信息。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介绍贿赂罪

B.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C.滥用职权罪

D.受贿罪

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388条之一的规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本题中,甲是与刘某关系密切的人,通过刘某职务上的行为撤销了乙的网上追逃信息,即为请托人乙谋取不正当利益,甲的行为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32.在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中共中央

答案:A

本题解析:

[详解]

我国《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修改宪法。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中共中央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但它不是权力机关(立法机关),无权修改宪法。

33.下列亲属关系中,属于直系血亲的是()。

A.哥哥

B.曾祖父

C.表妹

D.叔叔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所谓直系血亲,是指直接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或者己身直接从该亲属派生出来的血亲,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等,而且直系血亲没有代数限制。旁系血亲是指己身并非从他或她身体派生的血亲,如兄弟姐妹、表妹、堂兄、叔叔、舅舅等。故选B项。

34.亲属相隐不为罪原则确立于()时期。

A.汉宣帝

B.汉章帝

C.汉文帝

D.汉武帝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亲属相隐不为罪原则又称为“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唐朝称为“同居相为隐”原则。“亲属相隐不为罪”是指亲属之间首谋隐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源于儒家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思想。该原则确立于汉宣帝时期,故选A项。

35.“条法事类”这一法律形式出现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宋朝为了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把敕、令、格、式分门别类加以汇编,这一法律汇编称为“条法事类”。较为著名的条法事类是《庆元条法事类》和《淳熙条法事类》。“条法事类”这一法律形式为宋朝独有,其他朝代没有这一法律形式,故选C项。

36.管制刑创制于()。

A.清末

B.北洋政府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D.革命根据地时期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管制刑创制于革命根据地的解放战争时期,管制刑的创立,为现代五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最终确立打下了基础,故D项正确。

37.关于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作为一种法律思维活动,法律推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绝对事实和真相

B.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活动,法律推理完全独立于法律解释

C.法官在进行法律推理时,既要遵守和服从法律规则又要在不同利益冲突间进行价值平衡和选择

D.法律推理是严格的形式推理,不受人的价值观影响

答案:C

本题解析:

法律推理依据的是法律事实,而非客观事实。A选项错误。法律适用中的任何一个步骤彼此之间都不是完全独立的,这些步骤彼此之间是紧密联系的。B选项错误。法律推理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法官的价值判断并不是随意的,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规范。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38.李某欠赵某1万元,赵某为了索要1万元将李某关在地窖里,后由于地窖缺氧李某死亡,赵某的行为构成()。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故意杀人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为了索取债务而将他人拘禁的,由于不具有勒索财物的目的,所以不构成绑架罪。根据刑法的规定,在非法拘禁的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才转化为故意杀人罪。而本题中,赵某没有使用暴力,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同时,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非法拘禁罪是结果加重犯,过失致使被拘禁人死亡是非法拘禁罪的加重情节,所以赵某构成非法拘禁罪。故选A项。

39.下列选项,属于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与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区别的是

A.淫秽物品的范围不同

B.犯罪主体不同

C.犯罪目的不同

D.传播方式不同

答案:C

本题解析:

传播淫秽物品罪与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淫秽物品的范围、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客观方面完全相同,唯一区别就是传播淫秽物品罪不以牟利为目的,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必须以牟利为目的。因此C选项说法正确,ABD选项说法错误。

40.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构成()。

A.敲诈勒索罪

B.绑架罪

C.拐卖妇女、儿童罪

D.非法拘禁罪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应当按照绑架罪定罪处罚。故选B项。

41.被关押的罪犯在脱逃中使用暴力致使狱警死亡的行为,应当以

A.脱逃罪定罪处罚

B.脱逃罪、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C.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D.暴动越狱罪定罪处罚

答案:C

本题解析:

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司法机关的羁押和监管的行为:行为人在脱逃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重伤、死亡的,是牵连犯,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42.甲借钱给乙,乙为此将其电动车出质于甲。后甲向丙借款,未经乙同意将电动车出质于丙,在丙占有期间该车因不可抗力灭失。根据物权法规定,乙的损失应由()。

A.甲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B.乙自己承担

C.丙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D.甲和丙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答案:A

本题解析:

《物权法》第217条规定,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转质,造成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向出质人承担赔偿责任。

43.下列对于我国刑法中“终身监禁”的理解,正确的是

A.终身监禁属于一种新的刑罚种类而非刑罚执行方式

B.终身监禁作出后不得根据服刑表现进行减刑或假释

C.终身监禁应适用于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的各种职务犯罪

D.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减为无期徒刑时应适用终身监禁

答案:B

本题解析:

《刑法》第383条第4款的规定: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因此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终身监禁是一种刑罚执行措施,不是新设立的刑罚种类。C项说法错误,目前我国刑法规定的终身监禁只适用于严重贪污、受贿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衡量应当适用终身监禁的,不是适用于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的各种职务犯罪。D项说法错误,我国刑法不是对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减为无期徒刑时都应适用终身监禁。

44.我国刑法规定,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是()。

A.疏忽大意的过失

B.无意识犯罪

C.不可抗力事件

D.意外事件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罪过是成立犯罪的必备要件。罪过是由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组成的。如果不存在犯罪故意或者犯罪过失,只能是不可抗力事件与意外事件两种情形。而由于是由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只能认定为意外事件。故选D项。

45.数罪并罚时有期自由刑限制加重的最高刑()。

A.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管制最高不能超过5年

B.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2年、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

C.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

D.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2年、管制最高不能超过5年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有期徒刑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拘役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管制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故选C项。

46.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答案:

本题解析: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民事法律行为,一般称为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为了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而实施的行为,正如我国民法典第54条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由下可见,民事法律行为具有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作用,是法律事实中行为的组成部分。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民事法律行为作为民事法律事实中行为的一种,具有如下三项特征而区别于其他各类民事法律事实。(一)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有合法性,因为它必须是合法行为。才能为国家法律所确认和保护,从而能够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在此,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应着眼于其内容和形式均应符合法律规定,而且,合法性的范围是广义的,即要符合法规规定,又要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的要求。这是民事法律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调整的目的,也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二)民事法律行为是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作为构成要素1.意思表示。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追求民事法律后果(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或消灭)的内心意思用一定的方式表示于外部的活动。2.意思表示与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所以,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每种民事法律行为都必须存在意思表示。缺少民法所确认的意思表示的行为就不是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但并不等于民事法律行为,因为,不同的民事法律行为,其意思表示构成是不一样的,既可以是一种意思表示所构成,也可以是包含两种或多种意思表示。(三)民事法律行为能够实现行为人所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目的性行为,即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那么,基于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的合法性,法律确认和保护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故行为人所追求的预期后果必须可以实现。可见,民事法律行为的目的与实际产生的后果是相互一致的。这一特点使得民事法律行为区别于民事违法行为。因为,民事违法行为(如侵权行为)也含有依法产生法律后果(如侵权行为人承担的损害赔偿民事责任)。但是,这种法律后果并不是行为人实施民事违法行为时所追求的后果,而是根据法律规定直接产生,并非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根据。

47.甲进入乙家行窃,乙将甲制服并报警。在等待警察到来期间,乙多次击打甲的头部,致其重伤。乙的行为应认定为()。

A.正当防卫

B.假想防卫

C.防卫不适时

D.防卫过当

答案:C

本题解析:

AC两项,根据《刑法》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甲进入乙家行窃,乙将甲制服,乙是正当防卫。但是在等待警察到来期间,甲的不法侵害已经停止,乙还多次击打甲的头部,致其重伤,是防卫不适时,应认定为故意伤害。B项,假想防卫是指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而对误认的“不法侵害人”实行防卫。甲进入乙家行窃,有不法侵害的实际发生,所以乙不是假想防卫。D项,乙如果在制服甲的过程中,用力不当,致其重伤,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是防卫过当。但是本题中乙在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后才打伤甲,已经不存在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因此乙不是防卫过当。

48.我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结合法律规则的结构,该规则没有省略的是

A.假定

B.行为模式

C.法律概念

D.法律后果

答案:B

本题解析:

法律规则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法律概念不属于法律规则的要素,C项不当选。该条文中省略了当事人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一前提条件和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有效的法律后果,AD项不当选。该条文表述了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这一行为模式,未省略,故B项当选。

49.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能成为单位犯罪

B.单位犯罪中的单位不包括几个自然人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C.高等院校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对单位犯罪的两罚制是既处罚单位又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答案:B

本题解析:

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并非一切犯罪都可以成为单位犯罪,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能成为单位犯罪,所以A正确。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既包括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和事业单位等,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公司、企业和事业单位,故B项错,C项对。我国《刑法》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实行的是两罚制,故D项正确。

50.绑架妇女、儿童的,可以构成()。

A.绑架妇女、儿童罪

B.绑架罪或者拐卖妇女、儿童罪

C.绑架罪或者偷盗婴幼儿罪

D.绑架罪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我国刑法上不存在绑架妇女,儿童罪和偷盗婴幼儿罪,故应当排除A、C项。绑架罪和拐卖妇女、儿童罪的重要区别在于犯罪目的不同。绑架妇女、儿童的,如果行为人是出于出卖为目的,按照拐卖妇女、儿童罪定罪处罚;如果是出于勒索的目的,则按照绑架罪定罪处罚。故选B项。

二.多项选择题(共45题)1.下列有关我国法的渊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的基本法律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

B.我国法的渊源以制定法为主,判例对法官判案没有任何作用

C.国际惯例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在任何情况下,国家政策都不可以作为法官判案的依据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但不得与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判例的作用,但根据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负责选择并定期发表某些有代表性的判决,要求其他法院在审判工作中作为判例加以参考。国家政策是法的非正式渊源之一。

2.以下哪些属于法律责任的产生原因

A.违法行为

B.违约行为

C.法律规定

D.违背道德

答案:A、B、C

本题解析:

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主要有三类:违法行为、违约行为和法律规定。违背道德不是法律责任的产生原因,故不入选。

3.被告人吴某系某国有煤矿供销科科长,其月工资800余元,爱人在农村,两个孩子在身边上学,家境困难,常申请补助。但一次吴某家被盗,破案后查明罪犯盗得其现金10万余元,"良友”香烟12条,金项链3条。吴某涉嫌经济犯罪被捕,但查证属实的受贿物品仅有7000余元,吴某的行为构成()。

A.受贿罪

B.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C.贪污罪

D.侵占公共财产罪

答案:A、B

本题解析:

【详解】

刑法分则上并没有侵占公共财产罪这一罪名,因此,选项D根本不用考虑。就选项C而言,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但从本案査证属实的事实来看,并没有发现吴某存在贪污的行为,因此,吴某的行为不构成贪污罪。经査证属实,吴某受贿物品达7000余元,已经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构成受贿罪。另外,从余下的现金、香烟、金项链来看,这些财产明显超过了吴某的合法收入,并且其差额巨大,而吴某并不能说明其来源合法,符合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构成要件,应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4.下列有关我国近代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A.沈家本主持了清末修律工作

B.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临时约法采取总统制的共和政体

C.北洋政府以《大清新刑律》为蓝本制定了专门的刑法典——《暂行新刑律》

D.南京国民政府的刑法典从西方引进了保安处分制度

答案:A、C、D

本题解析:

【精解】B项错在: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临时约法采取责任内阁制的共和政体。其余选项表述都正确。

5.法有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分,下列哪些属于法的非本质属性?()

A.法的规范性

B.法的强制性

C.法的普遍性

D.法的物质制约性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法的规范性、强制性、普遍性等特征是法在与相近的社会现象(如道德、宗教)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象征和标志,是法的外在特征。

6.王某与谢某存在积怨,后谢某服毒自杀。王某患有风湿全身疼痛,怀疑是谢某阴魂不散一直纠缠,遂先后四次到谢某坟地挖出谢某骨头埋在自家田地间。事发后,检察院对王某提起公诉。一审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2条规定,认定王某构成侮辱尸体罪。王某不服,认为坟地里谢某的白骨不属于尸体。王某对“尸体”的解释,属于以下哪些解释()

A.任意解释

B.比较解释

C.文义解释

D.法定解释

答案:A、C

本题解析:

法律解释分为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又称为法定解释。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的不同,法定解释可以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解释。非正式解释又称为无权解释、任意解释,是非法定主体对法律所作的解释。本案中王某对尸体的解释主体是个人,即非法定主体,因此该解释为任意解释。A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比较解释是根据外国的立法判例和判例学说对某个法律规定进行的解释。王某并未引用国外的立法例,因此不是比较解释。B选项不正确。王某的解释从条款本身语言的内涵出发作出解释,属于文义解释,C选项正确。

7.宪法规定,在我国,()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A.宗教仪式活动

B.宗教教徒的活动

C.宗教团体

D.宗教事务

答案:C、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36条的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故选c、D项。

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可以任免的人员有()。

A.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B.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

C.军事法院院长

D.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员和审判委员会委员

答案:A、C、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67条第11项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故选A、C、D项。可见,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不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免范围之列,故排除B项。

9.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主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A.少数犯罪的主体可以包括相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人

B.少数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C.有的犯罪只能由单位构成

D.有的犯罪既可以由自然人构成,也可以由单位构成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犯罪主体多数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体,但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也应当负刑事责任。少数犯罪主体则是特殊主体,行为人必须具有法定的特殊身份或者从事特定业务,才能成为犯罪主体。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主体一般是自然人,但少数犯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如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个别犯罪的主体则只能是单位,如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犯罪主体必须是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或销售企业。故备选项应全选。

10.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依法可以担任其监护人的包括

A.配偶、父母、子女

B.精神病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

C.民政部门

D.该精神病人的朋友自愿担任,并经该精神病人所在单位同意者

答案:A、B、C

本题解析:

《民法典》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第三十二条没有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监护人由民政部门担任,也可以由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担任。

11.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有关法律和法规所作的解释属于()。

A.有权解释

B.行政解释

C.法定解释

D.正式解释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详解】

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有关法律和法规所作的解释属于有权解释、行政解释、法定解释和正式解释。

12.下列关于过失犯罪的说法,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有()。

A.过失犯罪可以成立未遂犯

B.过失犯罪不能成立共同犯罪

C.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D.不满16周岁的人对过失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B、C、D

本题解析:

所谓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情况。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只能存在于直接故意中,过失犯罪不可能存在未完成形态,故A选项错误。另外,共同犯罪需要具备共同犯罪人都是故意犯罪这一条件,过失犯罪由于不具有犯罪的意图,无法和他人构成共同犯罪,故B项正确。且刑法明确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故C项正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由于上述行为都是故意犯罪,因此D选项也正确。

13.下列关于宪法修正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确了国家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的公共目的和补偿义务

B.明令禁止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C.确认了国家对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支配权力

D.明确了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答案:A、D

本题解析:

【详解】

1982年《宪法》规定了国家对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支配权力,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宪法修正案》第20条规定,《宪法》第10条第3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宪法修正案》第2条规定,《宪法》第10条第4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修改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14.下列犯罪既可以以作为方式构成也可以以不作为方式构成的有()。

A.抢劫罪

B.遗弃罪

C.故意杀人罪

D.放火罪

答案:C、D

本题解析:

【详解】

放火罪和故意杀人罪既可以以作为的方式构成,也可以以不作为的方式构成。遗弃罪是纯正的不作为犯罪,只能以不作为的方式构成。抢劫罪只能以作为的方式构成。

15.唐代对以下哪种商品实行禁榷制度()

A.盐

B.铁

C.茶

D.酒

答案:A、C、D

本题解析:

汉代实行盐铁专营制度,唐代对盐、茶、酒实行禁榷制度,注意区分。

16.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定金和违约金的表述,正确的有()。

A.当事人既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定金条款,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

B.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的,可以选择适用

C.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定金条款的,约定的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D.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的,不影响一方违约后的债务履行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定金和违约金不能并行适用,只能选择适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事人不篚在合同中同时约定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只不过在适用上要选择适用罢了,故A项和B项都正确。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定金条款的,约定的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20%,故C项正确。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故D项正确。

17.下列犯罪中,应按数罪并罚原则处理的有

A.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又杀人的

B.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C.杀害被保险人,骗取保险金数额巨大的

D.在走私犯罪过程中采用暴力方法抗拒缉私人员缉私的

答案:A、C、D

本题解析:

在法律和司法解释中,存在着一些貌似牵连犯,却实行数罪并罚的情形,现为方便考生应考,特别予以归类:(1)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并利用组织实施杀人、爆炸等犯罪的;(2)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并利用组织实施杀人、爆炸等犯罪的;(3)实施《刑法》第140条至第148条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犯罪行为,同时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查处的;(4)走私犯罪并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5)实施保险诈骗行为,又实施了故意造成财产损毁、被保险人死亡等保险事故的行为;(6)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之后又有非法剥夺人身自由、伤害、强奸、侮辱行为的。故答案选A、C、D三项。拐卖妇女、儿童罪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罪名,考生在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包容犯的情形: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被拐卖妇女的,或者强迫妇女卖淫的,只定拐卖妇女罪、包容强奸罪和强迫卖淫罪:(2)结果加重犯:拐卖妇女、儿童中,致使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重伤、死亡,没有造成重伤或死亡故意的,属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结果加重犯;(3)数罪并罚的情形:在拐卖妇女过程中,故意杀害、伤害、猥亵、侮辱妇女儿童的,构成其他犯罪的,应按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18.根据商标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期限是10年

B.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期限从申请人提出申请之日起算

C.使用在先原则不属于商标注册的基本原则

D.“可口可乐”、“COC0”、“COCACOLA”、“COLA”是一组防御商标

答案:A、C

本题解析:

【精解】B项错在: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期限自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D项错在:该组商标属于一系列联合商标,而不是防御商标。

19.在()的情况下,被代理人死亡后委托代理人实施的代理行为有效。

A.代理人知道被代理人死亡,并表示自己愿意继续进行代理行为

B.代理人不知道被代理人死亡

C.代理人与被代理人约定到代理事项完成时代理权终止的

D.被代理人的继承人之一明确表示承认的

答案:B、C

本题解析:

[详解]根据《民通意见》第82条规定,被代理人死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人实施的代理行为有效:(1)代理人不知道被代理人死亡的;(2)被代理人的继承人均予承认的;(3)被代理人与代理人约定到代理事项完成时代理权终止的;(4)在被代理人死亡前已经进行,而在被代理人死亡后,为了被代理人的继承人的利益继续完成的。A项如果是为了被代理人的继承人的利益,则为正确选项。D项不正确。因为只有被代理人的继承人均予承认的,才可使代理人于被代理人死亡后的代理行为有效。

20.下列选项中,属于派出机关的有()。

A.行政公署

B.街道办事处

C.区公所

D.居民委员会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派出机关包括行政公署、街道办事处、区公所等,故选A、B、C项。

21.关于宪法的制定权、修改权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宪权是原创性的权力,修宪权是派生性的权力

B.修宪权也是制宪权,二者性质相同

C.修宪权的地位低于制宪权

D.制宪权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而修宪权受宪法的约束

答案:A、C

本题解析:

【精解】制宪权是原创性权力,而修宪权、违宪审查权等都是从制宪权派生出来的,故选A项;制宪权高于修宪权,故选C项,排除B项。制宪权虽然处于高位阶层次,但并不是说制宪权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故D项错误。

2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

A.报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

B.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C.并报国务院备案

D.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116条第1款的规定,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故选A、D项。

23.唐律中规定的附加劳役一年的流刑有()

A.流一千里

B.流一千五百里

C.流二千五百里

D.流三千里

答案:C、D

本题解析:

按照唐律的规定流刑分为流二千里、二千五百里和三千里三等,并服劳役一年。另外增设加役流,除流三千里外,还要劳役三年。故C、D项正确。

24.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

A.犯罪客体

B.犯罪对象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A、C、D

本题解析:

【精解】犯罪构成是由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组成的。只有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才能认定为犯罪。有的犯罪中存在犯罪对象,有的犯罪则不存在犯罪对象,例如脱逃罪,所以犯罪对象不是犯罪构成中必须具备的。故选A、C、D项。

25.下列有关法的强制性与国家强制力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的强制性是国家强制力的一种表现

B.国家强制力是法的强制性的外在力量渊源,对法来说不可或缺

C.国家强制力是法的强制性的外在力量渊源,对法来说可有可无

D.法本身只有国家强制性而不具有国家强制力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法有强制性是因为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了国家意志。反映了国家强制力的存在,但法本身只有国家强制性而不具有国家强制力,国家强制力是法的强制性的外在力量渊源,是法的最终保障。

26.下列哪些概念判断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

A.社团法人

B.营利法人

C.财团法人

D.私法人

答案:A、B、D

本题解析:

【详解】

有限责任公司是股东的集合体,因此是社团法人。有限责任公司以营利为目的,为营利法人,而非公益法人。有限责任公司并非以股东捐献的财产为基础而设立的,故不是财团法人,而是社团法人。有限责任公司是自然人设立的追求私人目的的私法人,而非为完成公共职能的公法人。

27.关于《大中刑律统类》的说法正确的有()。

A.《大中刑律统类》制定于唐代末年大中年间

B.《大中刑律统类》将刑律各篇分为若干“门”,每门下又分别辅之以相关内容的敕、令、格、式

C.《大中刑律统类》对于明朝的立法产生重大影响

D.《宋刑统》的编纂体例渊源于《大中刑律统类》

答案:A、B、D

本题解析:

【详解】

唐代末年,唐宣宗于大中年间命大臣将刑律各篇分为若干“门”,每门下又分别辅之以相关内容的敕、令、格、式,编制成了《大中刑律统类》。这种以律为主、分类编排的法典编纂形式对后来五代及宋朝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宋刑统》。明朝的《大明律》是按六部的体例编排的,不同于《大中刑律统类》。

28.以下哪些属于完全行为能力人()

A.20周岁的精神病患者小王

B.19周岁腿骨折的小李

C.17周岁但是能够靠自己打工维持生活的小刘

D.13周岁的小贝

答案:B、C

本题解析:

完全行为能力人包括两类,一是年满18周岁且精神状况正常,二是已满l6周岁不满18周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由此可以看出BC选项正确。

29.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有()。

A.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B.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共同行使

C.以临时中央裁判所作为行使最高司法权的机关

D.以英国的国家制度为蓝本,确立中华民国的基本政治体制

答案:A、C

本题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以美国的国家制度模式为标准,规定了中华民国的基本政治体制,D项错误。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A项正确。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统率军队并行使行政权力;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参议院由各省都督府委派三名参议员组成,B项错误。临时中央审判所作为行使最高司法权的机关,由临时大总统取得参议院同意后设立,C项正确。

30.下列选项中关于国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A.国体是国家的性质

B.国体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C.国体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D.国体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国体就是国家性质,也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具体来讲就是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联盟的对象。故选A、B、C项。D项属于政体的范畴,故应排除。

31.关于刑法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盗窃骨灰的行为认定为盗窃“尸体”,属于扩大解释

B.将大型拖拉机解释为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汽车”,至少是扩大解释乃至类推解释

C.《刑法》第65条规定,不满18周岁的人不成立累犯;《刑法》第356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才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根据当然解释的原理,对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刑法》第356条

D.立法解释是由立法机关作出的解释,既然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可以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论处,那么,立法解释也可以规定“携带凶器盗窃的,以抢劫罪论处”

答案:B、C

本题解析:

扩大解释,是指对刑法用语进行解释后的含义大于字面含义,但该含义仍处于该用语可能涉及的范围之内的解释。类推解释,是指通过同类事物间的类比将不符合刑法规定的情形解释为符合刑法规定的情形,这种解释超出了刑法用语本身可能具有的含义,明显超出了一般理性人的预测可能性,这种解释方法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刑法修正案(九)》将盗窃尸体罪修改为“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罪”,“尸体”与“骨灰”是并列关系,“尸体”指的是人的躯体,“骨灰”是指躯体燃烧后的灰烬,两者含义的范围完全不能等同,因此将“骨灰”解释为“尸体”属于刑法禁止的类推解释,A选项错误。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虽然破坏大型拖拉机也会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危害结果,但“汽车”一词的含义并不包含大型拖拉机,因此将“大型拖拉机”解释为“汽车”至少是扩大解释乃至是类推解释,B选项正确,究竟属于扩大解释还是类推解释在法硕考试中请考生们无需深究。当然解释,是指在入罪时“举轻以明重”,在出罪时“举重以明轻”,即法律规定更为严重的情形都不为罪时,较轻的情形当然不认为是犯罪。因为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不得缓刑、不得假释,而毒品犯罪中的再犯仅是从重处罚,因此相比较于毒品犯罪中的再犯制度,累犯属于更加严重的量刑情节。既然刑法明确规定累犯制度不适用于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那么毒品再犯制度也不能适用于不满18周岁的人,这也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原则,C选项正确。但需要提醒的是:在适用当然解释的人罪时“举轻以明重”的方法时,要注意该方法仅具有逻辑合理性,并不意味着结论当然合理,因为很有可能解释出来的结论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因此不能简单地以社会危害性更为严重为由就认定为犯罪。立法解释,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条文的解释。解释法律与制定法律是不同层次的活动,即使是立法机关在解释法律的时候也必须立足于刑法的规定,不能创设新的规定。换句话说,禁止类推解释既针对司法机关,也针对立法机关。D选项错误。需注意:有的辅导材料认为2015年非法学第7题的答案证明法硕考试认为未成年人可以成为毒品犯罪的再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015年非法学第7题:“甲17周岁因运输毒品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不久,又因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贩卖毒品被逮捕。甲属于()”官方答案是A再犯,但2016年版考试分析对2015年试题的解析中明确说明本题是指一般再犯,并且与毒品犯罪的再犯进行了区分。毒品犯罪的再犯,是指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罚,又实施毒品犯罪的,一般意义上的再犯,是指再次犯罪的人,即两次或者两次以上实施犯罪的人。本题属于一般意义的再犯,所以本题并不能说明法硕考试认为未成年人可以构成毒品犯罪的再犯。不过这个问题并非是考试大纲的范围,所以不必纠结,笔者设计本题的目的主要在于使考生理解当然解释的含义。

32.下列选项中,应以抗税罪定罪处罚的有()。

A.甲动手殴打向自己催缴税款的税务人员常某,致其重伤

B.乙用刀扎破税务人员吴某的汽车轮胎,威胁其不要对自己的公司征税

C.丙以加害税务人员赵某之子相威胁,要求赵某免除丙所在单位的税款

D.丁对自己应缴纳税款的数额有异议,在争执过程中推搡了税务人员王某

答案:B、C

本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202条的规定,抗税罪是指以暴力、威胁的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暴力方法,包括对税务人员的身体实行强制和对税务机关的暴力冲击,如暴力围攻、殴打、捆绑、禁闭税务人员,公开抗拒纳税,或者对税务机关打砸、冲击,公然抗拒纳税。威胁方法,包括对履行税收职责的税收人员在精神上实行强制,如以杀害、伤害、威胁税务人员本人或以杀害、伤害税务人员的家属来威胁税务人员,使之因受恫吓无法履行正常的征税职责,行为人从而达到抗拒纳税之目的。A项,实施抗税行为致人重伤、死亡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甲使用暴力致使税务人员重伤,构成故意伤害罪。B项,乙对税收人员的物使用暴力,拒不缴纳税款,成立抗税罪。C项,丙使用威胁的手段拒不缴纳税款,成立抗税罪。D项,丁只是推搡了税务人员,行为未达到暴力程度,不成立抗税罪。

33.清政府颁布的专门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包括

A.蒙古律例

B.西宁青海番夷成例

C.钦定西藏章程

D.回疆则例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清王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巩固辽阔的边疆,以理藩院作为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机构,加强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司法管辖。清政府除制定全国统一的基本法典以外,还制定了一系列适用于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专门法规,如《蒙古律例》《西宁青海番夷成例》《钦定西藏章程》《回疆则例》《苗汉杂居章程》《湘苗事宜》《西宁番子治罪条例》《西藏禁约十二事》等。

34.田某死后留下五间房屋、一批字画以及数十万存款的遗产。田某生三子一女,长子早已病故,留下一子一女。就在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办理完丧事协商如何处理遗产时,小儿子因交通事故身亡,其女儿刚满周岁。田某的上述亲属中哪些人可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他的遗产()

A.二儿子和女儿

B.小儿子

C.小儿子之女

D.大儿子之子女

答案:A、B、D

本题解析:

本题的考查点为转继承和代位继承。建议补充:转继承是指被继承人子女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应继承的遗产份额转由其合法继承人继承。代位继承是指在法定继承中,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时,本应由继承人继承的遗产,由已死亡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的法律制度,又称间接继承。《继承法》第10条规定了法定继承的顺序,根据该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题中二儿子和女儿在继承开始时都活着,并且没有法律规定的丧失继承权的事由,两人应当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所以A项当然正确。《继承法》第11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大儿子早于田某死亡,其子女应当适用代位继承,因此D项正确。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继承法意见》)第52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继承,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其继承遗产的权利转移给他的合法继承人。B项中小儿子是在被继承人死亡以后因交通事故身亡,此时发生的是转继承,对于田某来说,继承人仍然是小儿子而不是小儿子的女儿,所以排除C项。

35.法律生效的时间主要有以下哪几种形式?()

A.自法律颁布之日起生效

B.由该法律规定具体生效时间

C.由专门决定规定该法律的具体生效时间

D.规定法律颁布后到达一定期限开始生效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査对法律的时间效力的了解。法律效力也称法律的适用范围,包括法律对人的效力、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三个方面。法律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何时生效、何时终止生效及法律对其颁布实施前的时间和行为是否具有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