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_第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_第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_第3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_第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赋宋·苏轼赤壁赋宋·苏轼1

“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2

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其他便都“余词尽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

方方《喜欢苏东坡(节选)》

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3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投资理财/最浪漫的诗人投资理财https://www.imoney884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5苏轼,字

,号“”,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苏轼子瞻东坡居士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苏轼,字,号“6老饕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老饕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7苏轼苏洵、苏辙韩愈

柳宗元(唐)欧阳修

苏洵苏辙

王安石曾巩(宋)唐宋八大家(散文)辛弃疾苏辛(词)黄庭坚米芾

蔡襄苏黄米蔡(书法)三苏黄庭坚苏黄(诗)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苏轼苏洵、苏辙韩愈柳宗元(唐)唐宋八大家(散文)辛8苏轼书法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苏轼书法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9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10

《枯木竹石图》

绘画竹石图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枯木竹石图》绘画竹石图统编版高11

命途多舛,

生活坎坷。但他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一度下狱,三度贬官。特别的事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

命途多舛,

生活坎坷。自题金山画像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12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苏轼问余平生功业,身如不系之舟。心似已灰之木,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苏轼问余平生功业,身如不系之舟。心1322岁中进士26岁凤翔府签判自请外调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三年黃州元丰七年汝州哲宗元年回京自请外调杭州颖州扬州定州59岁惠州62岁儋州逝世常州走过的路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22岁中进士26岁凤翔府签判自请外调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三年14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其弟也高中进士,一时“三苏”名声鹊起。但适逢母亲病故,苏轼归家服孝,于1059年期满,重回汴京。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1066年逢其父于汴京病故,再一次扶丧归家。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乌台诗案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15

苏轼也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

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乌台诗案苏轼也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16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黄州生活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17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写作背景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18东坡赤壁

位于湖北黄冈,长江边有一状似鼻子的红色岩石伸入江中,当地人称为“赤鼻矶”,后误传为“赤壁”。

因为苏东坡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故此后被人称为“东坡赤壁”,亦称“文赤壁”。三国赤壁

位于湖北嘉鱼县东北,三国时东吴击破曹操大军的古战场,又称“武赤壁”。关于赤壁东坡赤壁位于湖北黄冈,长江边有一状似鼻子的红19三咏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词赋

“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三咏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词赋20

赋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有时虚设主客,通过主客问答

的方式阐述观点。赋21

何为赋?赋的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四、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之外,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赋”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真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

特别的文体“赋”何为赋?赋的特点:特别的文体“赋”22字词注音1、壬戌()10、酾酒()2、桂棹()11、横槊()3、余音袅袅()12、渔樵()4、幽壑()13、扁舟()5、嫠妇()14、匏樽()6、愀然()15、蜉蝣()7、山川相缪()16、无尽藏()8、舳舻千里()17、狼籍()9、旌旗()18、枕藉()

rénxūzhàoniǎohèlíqiǎoliáozhúlújīngshīshuòqiáopiānpáofúyóuzàngjíjiè字词注音1、壬戌()23乐甚愀然喜而笑(乐)(悲)(乐)二、文本研习(一)整体感知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试从文中找出关键词。乐甚愀然喜而笑(乐)(悲)(乐)二、文本研24朗读课文赏析课文第一段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朗读课文赏析课文第一段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25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清风徐徐吹来,江面上水波平静。我举起酒杯,劝客人共饮,吟诵着明月的诗篇,歌唱着窈窕的诗句。

既望:农历十六日。既,过了。

泛:飘浮。

兴:起。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游

(状语后置)属(zhǔ):通“嘱”,劝酒。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26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白茫茫的水气笼罩着江面,水上浮光远接天边。我们任凭小船随意漂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少焉:不一会儿。横:笼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汽。纵:任凭。一苇:一片苇叶,指小舟。所:……的地方

如:往,到……去。凌:越过。万顷:指广阔无边的江面。茫然:形容江面旷远迷茫。月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状语后置)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7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浩浩然仿佛要凌空乘风飞去,却不知到什么地方才能停止;飘飘然像要脱离了人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而飞入仙境。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冯虚:通“凭”凌空。御:驾。止:停止遗世:离开人世。羽化:道家认为成仙的人能升天。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281、第一节描绘了怎样的景?除了良辰美景,还有哪些动词也表现了诗人心情?找出诗人主观情感的句子。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1、第一节描绘了怎样的景?除了良辰美景,还有哪些动词也表现了29乐在何处二、美景: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四、豪情: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三、乐事:1、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举酒属客。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良辰:七月既望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乐在何处二、美景:四、豪情:浩浩乎如冯虚御风,30赏析课文第二段第二节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由乐渐入悲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赏析课文第二段第二节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由乐渐入悲统编31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于是,我们喝着酒,感觉快乐极了,边敲着船舷边唱起歌来。歌词说:“桂树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我的内心想得很远很远啊,眺望那个美人啊,她却在天的那一边。”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予怀:我的心。空明:月光下江水明澈。溯(sù):逆流而上。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渺渺:悠远的样子。

美人:比喻自己所思慕的人。常指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32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有吹洞箫者客定语后置句

客人中有位吹洞萧的,依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那箫声呜呜咽咽,像哀怨,又像思慕,像哭泣又像倾诉,余音婉转悠扬,像一缕不断的细丝。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倚:循、依。袅袅(niǎo):指洞箫声婉转悠扬。和(hè):伴奏。幽壑(hè):深谷,这里指深渊。嫠(lí)妇:寡妇。潜蛟:潜伏的蛟龙。

舞、泣:使…起舞,使…哭泣。(使动用法)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332.(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1)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2)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声。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2.(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1)来34香草美人最早出自屈原《离骚》香草美人:1、高洁的品质

2、圣明的君主

3、美好的理想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香草美人最早出自屈原《离骚》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35(2)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2)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主人怎样的情怀?明确:36(3)作者是怎样(手法)描写箫声之悲的?作者借助正侧面描写结合、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作者是怎样(手法)描写箫声之悲的?作37赏析课文第三段赏析课文第三段38

我不禁感到凄怆,理好衣服,端正坐姿,问客人说:“箫声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愀(qiǎo)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整理。危:端正。何为:“为何”

(宾语前置)(形用动)我不禁感到凄怆,理好衣服,端正坐姿,问客人说:“箫39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缪(liáo):通“缭”,环绕,盘绕。

西.东:朝.往.向(西.东),(名作状)

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向西可望见夏口,向东可望见武昌,山川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是曹操被周郎打败的地方吗?

曹孟德之困于周郎:“于”介词,“被”曹孟德之于周郎困(被动句)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40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方:当。破:占领。下:攻下。

舳(zhú)舻(lú):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酾(shī)酒:斟酒。槊(shuò):像长矛的兵器。固:本。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安在:“在安”

(宾语前置)

当曹操夺取荆州,攻占江陵,顺长江而东下的时候,战船相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长江酌酒,横握长矛赋诗,本是一代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41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砍柴,与鱼虾结伴,以麋鹿为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就像大海里的一颗米粒。

渔樵:打鱼砍柴,(名作动);渚:江边。侣、友:

“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名作动意动用法)一叶:形容船小匏(páo)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

蜉(fú)蝣(yóu):昆虫名,夏秋之交生在水边,朝生暮死。比喻人生短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42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须臾:片刻。挟:偕同,带。乎:用在句中表停顿。骤得:迅速实现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悲凉的秋风。

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羡慕长江流水的无穷无尽。想与神仙一起邀游太空,同明月一样永世长存。我知道(这些想法)不可能很快实现,(只好把自己的无奈)通过箫声寄托在这悲凉的秋风中。”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43为何而悲?为何而悲?44由月夜引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自然想到横槊赋诗的曹操。泛舟赤壁自然想到赤壁之战,想到羽扇纶巾的周瑜。这样的人物,“而今安在哉?”真可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况我辈。客人所“悲”为何历史沧桑之悲由月夜引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自然想到横槊赋诗的曹操。泛45于是想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可又“不可乎骤得”,只好“托遗响于悲风”,流露出一种虚无主义和消极的人生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短暂之悲个体渺小之悲于是想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可又“不可乎骤得”,只好“托46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现实:不可乎骤得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现实:不可47苏轼的悲从何而来?从歌声中来从箫声中来从历史人物中来从个人境遇中来(政治失意)(箫声幽怨)(人生无常)(生命短暂)苏轼的悲从何而来?从歌声中来从箫声中来从历史人物中来从个人境48情怀阐发对比:古今人物——曹操,吾与子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比喻:人生短暂,感触生悲蜉蝣(天地)粟(沧海)哀(吾生)羡(长江)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现实:不可乎骤得情怀阐发对比:古今人物——曹操,吾与子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49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1.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许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4.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5.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赏析课文第四段赏析课文第四段51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逝者:逝,往。流去的水。斯:

这,指水。盈虚:盈,指月圆。虚,指月缺。卒:最终,到底。消长:消减和增长。我说:“客人你知道那江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像这样滚滚流去,却始终未曾流走;时圆时缺就像那月亮,可是最终没有消减或增长啊。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52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盖:句首,表假设语气。将:表示假设。

曾:简直,竟然,连……都。

以一瞬:通“已”停止;一眨眼。则:那么

何羡:“羡何”,(宾语前置)

假若从它的变化的方面来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连一瞬间都没有停止变化;如果从不变的方面来看,那么万物和我们都是永不消失的。我们又羡慕什么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53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至于天地之间,万物都有各自的主宰,假如不是我所有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敢取用。

且夫:发语词,表示另起一个话头。苟:假如。虽:即使。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54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造物者:大自然。藏(zàng):宝藏。适:引申为享用。

只有江上的秋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的成为声音,眼睛看到的成为美景,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享用它们。”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55赏析课文第五段赏析课文第五段56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客人高兴地笑起来,(于是)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光,酒杯盘碟杂乱地摆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舟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天亮了)。

肴核:菜肴和果品。既:已经。狼籍(jí):

纵横凌乱。

枕藉(jiè):互相枕着睡觉。既白:已经发白,即天亮。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57

面对此种困惑,苏轼是如何消除客人心中的块垒,使他由“悲”转“喜”的面对此种困惑,苏轼是如何消除客人心中的块垒,使他由“悲”58变不变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生老病死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代代相承水月人变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生老病死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代代相承水月人59不取物各有主,非吾所有,一毫莫取

取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

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不取物各有主,非吾所有,一毫莫取取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60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合作探究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61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特别的精神世界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62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1、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2、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63积极进取,直面人生听任天命,随遇而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积极进取,直面人生穷则独善其身64

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他渐渐回归于清65寂寞让苏轼如此美丽,寂寞让苏轼如此成熟。与其说是苏轼成全了赤壁,不如说是赤壁成全了苏轼。寂寞让苏轼如此美丽,66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余秋雨《苏东坡突围》67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留侯论》苏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68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蔓地从中国文化史中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色。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方方《喜欢苏东坡(节选)》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蔓地从中国文化史中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69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雷

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课堂小结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70赤壁赋宋·苏轼赤壁赋宋·苏轼71

“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72

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其他便都“余词尽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

方方《喜欢苏东坡(节选)》

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73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投资理财/最浪漫的诗人投资理财https://www.imoney8874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75苏轼,字

,号“”,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苏轼子瞻东坡居士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苏轼,字,号“76老饕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老饕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77苏轼苏洵、苏辙韩愈

柳宗元(唐)欧阳修

苏洵苏辙

王安石曾巩(宋)唐宋八大家(散文)辛弃疾苏辛(词)黄庭坚米芾

蔡襄苏黄米蔡(书法)三苏黄庭坚苏黄(诗)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苏轼苏洵、苏辙韩愈柳宗元(唐)唐宋八大家(散文)辛78苏轼书法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苏轼书法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79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80

《枯木竹石图》

绘画竹石图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枯木竹石图》绘画竹石图统编版高81

命途多舛,

生活坎坷。但他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一度下狱,三度贬官。特别的事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

命途多舛,

生活坎坷。自题金山画像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82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苏轼问余平生功业,身如不系之舟。心似已灰之木,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苏轼问余平生功业,身如不系之舟。心8322岁中进士26岁凤翔府签判自请外调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三年黃州元丰七年汝州哲宗元年回京自请外调杭州颖州扬州定州59岁惠州62岁儋州逝世常州走过的路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22岁中进士26岁凤翔府签判自请外调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三年84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其弟也高中进士,一时“三苏”名声鹊起。但适逢母亲病故,苏轼归家服孝,于1059年期满,重回汴京。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1066年逢其父于汴京病故,再一次扶丧归家。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乌台诗案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85

苏轼也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

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乌台诗案苏轼也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86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黄州生活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87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写作背景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88东坡赤壁

位于湖北黄冈,长江边有一状似鼻子的红色岩石伸入江中,当地人称为“赤鼻矶”,后误传为“赤壁”。

因为苏东坡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故此后被人称为“东坡赤壁”,亦称“文赤壁”。三国赤壁

位于湖北嘉鱼县东北,三国时东吴击破曹操大军的古战场,又称“武赤壁”。关于赤壁东坡赤壁位于湖北黄冈,长江边有一状似鼻子的红89三咏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词赋

“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三咏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词赋90

赋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有时虚设主客,通过主客问答

的方式阐述观点。赋91

何为赋?赋的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四、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之外,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赋”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真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

特别的文体“赋”何为赋?赋的特点:特别的文体“赋”92字词注音1、壬戌()10、酾酒()2、桂棹()11、横槊()3、余音袅袅()12、渔樵()4、幽壑()13、扁舟()5、嫠妇()14、匏樽()6、愀然()15、蜉蝣()7、山川相缪()16、无尽藏()8、舳舻千里()17、狼籍()9、旌旗()18、枕藉()

rénxūzhàoniǎohèlíqiǎoliáozhúlújīngshīshuòqiáopiānpáofúyóuzàngjíjiè字词注音1、壬戌()93乐甚愀然喜而笑(乐)(悲)(乐)二、文本研习(一)整体感知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试从文中找出关键词。乐甚愀然喜而笑(乐)(悲)(乐)二、文本研94朗读课文赏析课文第一段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朗读课文赏析课文第一段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95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清风徐徐吹来,江面上水波平静。我举起酒杯,劝客人共饮,吟诵着明月的诗篇,歌唱着窈窕的诗句。

既望:农历十六日。既,过了。

泛:飘浮。

兴:起。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游

(状语后置)属(zhǔ):通“嘱”,劝酒。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96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白茫茫的水气笼罩着江面,水上浮光远接天边。我们任凭小船随意漂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少焉:不一会儿。横:笼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汽。纵:任凭。一苇:一片苇叶,指小舟。所:……的地方

如:往,到……去。凌:越过。万顷:指广阔无边的江面。茫然:形容江面旷远迷茫。月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状语后置)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97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浩浩然仿佛要凌空乘风飞去,却不知到什么地方才能停止;飘飘然像要脱离了人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而飞入仙境。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冯虚:通“凭”凌空。御:驾。止:停止遗世:离开人世。羽化:道家认为成仙的人能升天。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981、第一节描绘了怎样的景?除了良辰美景,还有哪些动词也表现了诗人心情?找出诗人主观情感的句子。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1、第一节描绘了怎样的景?除了良辰美景,还有哪些动词也表现了99乐在何处二、美景: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四、豪情: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三、乐事:1、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举酒属客。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良辰:七月既望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乐在何处二、美景:四、豪情:浩浩乎如冯虚御风,100赏析课文第二段第二节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由乐渐入悲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赏析课文第二段第二节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由乐渐入悲统编101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于是,我们喝着酒,感觉快乐极了,边敲着船舷边唱起歌来。歌词说:“桂树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我的内心想得很远很远啊,眺望那个美人啊,她却在天的那一边。”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予怀:我的心。空明:月光下江水明澈。溯(sù):逆流而上。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渺渺:悠远的样子。

美人:比喻自己所思慕的人。常指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102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有吹洞箫者客定语后置句

客人中有位吹洞萧的,依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那箫声呜呜咽咽,像哀怨,又像思慕,像哭泣又像倾诉,余音婉转悠扬,像一缕不断的细丝。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倚:循、依。袅袅(niǎo):指洞箫声婉转悠扬。和(hè):伴奏。幽壑(hè):深谷,这里指深渊。嫠(lí)妇:寡妇。潜蛟:潜伏的蛟龙。

舞、泣:使…起舞,使…哭泣。(使动用法)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1032.(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1)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2)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声。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2.(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1)来104香草美人最早出自屈原《离骚》香草美人:1、高洁的品质

2、圣明的君主

3、美好的理想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课件(70张PPT)香草美人最早出自屈原《离骚》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赤壁赋》105(2)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2)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主人怎样的情怀?明确:106(3)作者是怎样(手法)描写箫声之悲的?作者借助正侧面描写结合、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作者是怎样(手法)描写箫声之悲的?作107赏析课文第三段赏析课文第三段108

我不禁感到凄怆,理好衣服,端正坐姿,问客人说:“箫声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愀(qiǎo)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整理。危:端正。何为:“为何”

(宾语前置)(形用动)我不禁感到凄怆,理好衣服,端正坐姿,问客人说:“箫109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缪(liáo):通“缭”,环绕,盘绕。

西.东:朝.往.向(西.东),(名作状)

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向西可望见夏口,向东可望见武昌,山川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是曹操被周郎打败的地方吗?

曹孟德之困于周郎:“于”介词,“被”曹孟德之于周郎困(被动句)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110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方:当。破:占领。下:攻下。

舳(zhú)舻(lú):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酾(shī)酒:斟酒。槊(shuò):像长矛的兵器。固:本。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安在:“在安”

(宾语前置)

当曹操夺取荆州,攻占江陵,顺长江而东下的时候,战船相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长江酌酒,横握长矛赋诗,本是一代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111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砍柴,与鱼虾结伴,以麋鹿为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就像大海里的一颗米粒。

渔樵:打鱼砍柴,(名作动);渚:江边。侣、友:

“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名作动意动用法)一叶:形容船小匏(páo)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

蜉(fú)蝣(yóu):昆虫名,夏秋之交生在水边,朝生暮死。比喻人生短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112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须臾:片刻。挟:偕同,带。乎:用在句中表停顿。骤得:迅速实现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悲凉的秋风。

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羡慕长江流水的无穷无尽。想与神仙一起邀游太空,同明月一样永世长存。我知道(这些想法)不可能很快实现,(只好把自己的无奈)通过箫声寄托在这悲凉的秋风中。”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113为何而悲?为何而悲?114由月夜引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自然想到横槊赋诗的曹操。泛舟赤壁自然想到赤壁之战,想到羽扇纶巾的周瑜。这样的人物,“而今安在哉?”真可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况我辈。客人所“悲”为何历史沧桑之悲由月夜引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自然想到横槊赋诗的曹操。泛115于是想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可又“不可乎骤得”,只好“托遗响于悲风”,流露出一种虚无主义和消极的人生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短暂之悲个体渺小之悲于是想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可又“不可乎骤得”,只好“托116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现实:不可乎骤得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现实:不可117苏轼的悲从何而来?从歌声中来从箫声中来从历史人物中来从个人境遇中来(政治失意)(箫声幽怨)(人生无常)(生命短暂)苏轼的悲从何而来?从歌声中来从箫声中来从历史人物中来从个人境118情怀阐发对比:古今人物——曹操,吾与子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比喻:人生短暂,感触生悲蜉蝣(天地)粟(沧海)哀(吾生)羡(长江)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现实:不可乎骤得情怀阐发对比:古今人物——曹操,吾与子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119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1.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许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4.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5.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赏析课文第四段赏析课文第四段121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逝者:逝,往。流去的水。斯:

这,指水。盈虚:盈,指月圆。虚,指月缺。卒:最终,到底。消长:消减和增长。我说:“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