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_第1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_第2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_第3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_第4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9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学习要点【为安抚习惯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学生,亦为全体学生的实际应考需要考虑,教师应以最少的时间让学生尽快掌握、记住重点内容并能灵活运用于各种考试。此即所谓“划重点”,规范化的说法是重点串讲教学方法,一般适用于迎考复习阶段。本教师这里提供给同学们的本门课程各章的《学习要点》即是这种自学资料。】【本《学习要点》中“【】”里的内容为本教师的教学设想说明或给同学们的学习方法提示】【实用学习方法总结:学生自己如何“划重点”?1.看标题:有的标题本身就高度概括了该部分内容的核心观点;有的只要明白标题所指就很容易从正文中找到相应的揭意标题的核心句子。2.看行文格式:从行文格式看,有的第一句开门见山,有的最后一句总而言之,有的中间一句承前启后,以上三处之一往往是重点句子所在。3.看经典表述:理论创立者或权威的经典表述往往具有最高的概括性。4.看难点、热点:容易引起争议的主要分歧点应作为一种重点加深理解并应有所思考,若能形成独立见解则就可以尝试论文写作;时事热点性高的内容当然会是大家的共同兴奋点,是最有可能被考到的。5.看逻辑:逻辑能力强的同学可以通过设问几个关键问题把要点揭示并串联起来。6.看教师和考官:为应考而学、想猜押考题的同学就得学会换位思考,不要把自己当考生而要把自己当教师或考官,一边看书一边试着出考卷,也许更能明确所谓的考试重点。如碰到能让自己产生类似“原来如此”感悟的观点,就出个辨析题试试;碰到类似“排比句式”表达的内容,感到比较重要的就可以试着出个选择题,等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介绍:本门课程主要学习内容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将产生的新的理论成果?我们这门课程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都极其博大精深(显得庞杂),会让我们感到学无止境,我们在课堂上只能学个大概,所以这门课程就叫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后本门课程可能会改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这门课程的实际讲授内容主要就是宣讲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具有很强的时事政策性。所以学习本门课程,同学们务必养成关心时事政治最新动向的良好习惯并不断提高自己能从多角度“解读”时事政策的政治素养,这会让你终身受益的。】【本门课程的主要教学教育目的,是要帮助大学生:1.了解和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2.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把个人成才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注意:要求你联系本门课程某一方面具体内容的学习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感想)和收获(启发)时,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谈。】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A.明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B.懂得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党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创新成果的党D.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党单项选择题:最先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的人是: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刘少奇(补充解释:陈独秀和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两个主要创始人,党史上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说。)【选择题正确选项前的英文大写字母已加粗。本《学习要点》中的内容字号越大越重要,同号字体中的内容加粗表示是重点。】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重大命题。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即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有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能够用于说明为什么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讲: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恩格斯讲: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中国古人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列宁讲: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a)都要历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江泽民讲: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目的)科学内涵(过程)重要意义(结果)(为什么要把(怎样推进(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中国化)的成果如何)从实践是解决中国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看(实际)问题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的需要实际)问题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看理论本身发展改革的实践经验以及历史)理论成果不断开拓着的需要经验提升为理论,使之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马克思主义化”展的新境界从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看作为外来文化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理论成果成为党的指融入中国文化导思想和中华民族实的需要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总起来看是理论与实践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辩证关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导和体现了实事求是所必然要求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作风【提示1: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其实只要懂得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再加上能够看到一个明摆着的事实——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来说显然是一种外来文化(我们的教材恰恰没有明确地指出这两点),就基本OK了。教材和本行列式表格中的具体展开内容其实都只是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进行阐述而已。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系统梳理相关的知识点,把它们整理在一起,并努力搞懂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而提炼并掌握其核心内容或精神实质,这样就能进入到“书越看越薄”并能在学习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的学习境界了。提示2:本行列式表格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如何)”一列内容,具有普遍的“逻辑思路”性的论述格式意义: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某个理论的历史地位(或↘重大意义↘重要意义),一般都要讲到它的(1)理论创新意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哪个相关方面的理论(,使我们对哪个相关方面的思想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2)(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实践指导意义:又包括历史作用:在它的指导下,已经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根据在提出该理论的领导人领导期间我们党和国家完成的主要任务来概括);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意义:主要强调它所体现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具有的普遍指导意义或者说哲学方法论意义。(3)先进文化意义:如观念认同基础上产生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或者说团结统一作用和精神激励作用等。如:】理论创新意义实践指导意义先进文化意义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革命和建设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的历史地位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科学指南的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义理论体系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的历史地位的理论成果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常用替代词语:(党的)指导思想、(伟大或理论)旗帜、根本指针、行动(或科学)指南、科学指引、强大(思想)理论武器、(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共同思想基础、强大精神动力(或支柱);而对于某一方面的具体理论观点的定位则要用相对低调一点的词语如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遵循等等来表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理论武器和科学指南,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辨析题: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毛泽东思想,反对错误的毛泽东思想。答:这种说法不科学。原因在于没有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思想混淆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而毛泽东的思想则是指毛泽东个人的思想。两者有两点重大区别:一是毛泽东的思想中包括的不正确的思想部分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特别是,我们要把毛泽东晚年所犯的严重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严格区别开来。二是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同时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其他主要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应当说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不仅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一系列科学著作中,也体现在与毛泽东同时代的党的其他主要领导人的科学著作和党的历史文件中。对毛泽东思想的界定的深入解读:对毛泽东思想作出这种界定的是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份决议是由邓小平亲自主持起草的。当时党内和社会上出现了一种错误倾向或者说思潮,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这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两个凡是”走向了全面否定。邓小平在领导全党拨乱反正中,用极大的精力来解决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作出了科学评价,这个评价对于统一全党的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论是此前反对“两个凡是”,还是此时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维护,邓小平都是态度坚决,旗帜鲜明,勇于担当,为我们作出了什么是真正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典范。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确犯有严重错误,但他为党、为人民军队、为新中国、为中国人民所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远远大于他的过失。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严重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严格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珍视这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并在新的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发展。要知道,“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正确评价毛泽东和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问题,首先但远不只是对毛泽东这样一个复杂、对中国甚至世界历史和现实又有非常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的个人评价是否客观公正的问题。更为重大的意义在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怎样看待我们党和国家过去半个多世纪奋斗的历史,关系到党的团结和荣誉、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为了使我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看得更为清楚,让我们跳出中国的局限,放眼世界风云来看这个问题。与邓小平同时代的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当时提出了他的“新思维”,在他的“新思维”中他对列宁等前苏共主要领导人基本上都采取了否定的态度,这就必然导致苏共党内和苏联人民对苏共党和苏联国家历史的全面质疑,以至苏共全党和苏联全民族陷入到了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状态之中,从而丧失了作为一个执政党和作为一个多民族联盟国家的最起码的凝聚力了,这样苏共执政地位的垮台和苏联国家的解体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戈尔巴乔夫也因而成为前苏联的最后一任领导人了:随着苏联的解体他也就无可领导了。这正应了中国古人说的一句话:“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由此可见,十一届六中全会专门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将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的严重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严格区别开来,既全面清算了“文化大革命”的极“左”错误,又坚决顶住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想,维护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肯定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是一项富有政治智慧的重大决策。随着国内局势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变化,越来越显示出邓小平领导党作出这项重大决策的勇气和远见。本教师认为,从既要讲政治、又要讲科学的要求来看待对毛泽东思想的这种界定,今后还须更加严谨地来考量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晚年所犯严重错误之间的关系,还毛泽东的思想一个真实的面目,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历史以及毛泽东个人给予我们的经验教训。多项选择题:邓小平说:“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这说明,现在我们做的事情与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在毛泽东同志领导和主张下做的事情之间存在着:A.继承和坚持的关系B.纠正和改革的关系C.创新和发展的关系D.基本否定和有所肯定的关系多项选择题:被统归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具体包括: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它们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为立论基础,都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以人民群众为依靠;它们都注重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阶段的新鲜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阶段遇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方面都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阶段性和系统性的内在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辨析题: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答: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典范。这个理论体系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绝不意味着抛弃或贬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而是体现和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当代中国又有了新的成果,体现和强调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发展。所以,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单项选择题: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是在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1982年)C.十二届三中全会D.十三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的重大意义: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2000年在广东考察工作时首先提出来的。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面向未来,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单项选择题: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与时俱进C.坚持党的先进性D.坚持执政为民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A.坚持以人为本B.坚持与时俱进C.坚持党的先进性D.坚持执政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B.推动经济社会发展C.以人为本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A.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一、形成和发展:1.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重要的具有系统性的理论一般都有一个类似“开始酝酿(初步提出)→形成轮廓→走向成熟→(在实践中检验和)丰富发展”这样的过程。通常表述:如用于概述过程的起始句:毛泽东思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科学发展观:“从党的十六大以来,……”。知识重点:主要观点的首次提出:时间、提出者、会议及/或文献。这样系统整理出来的内容事实上可以构成粗线条的党的理论史纲,同时,我们知道,理论的背后是实践的经验教训,所以党的理论史纲的背后是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展脉络。但为避免前后的大量重复,在别处强调过的内容在这里一般都省略了。具体内容大致梳理如下:明确提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思想的是党的:A.一大(明确提出党的指导思想和最终奋斗目标)B.二大(明确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C.三大(明确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任务)D.四大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党紧急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中为坚定革命者的斗志而写的一本书名)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解放战争前期,面对美式武装的表面上强大的国民党军队,发出的一种必胜的信心)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成立了)对“实事求是”的科学涵义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并将之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人是:A.王明B.毛泽东C.刘少奇D.邓小平(王明是中国革命时期中共党内教条主义的代表人物)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是党的:A.六大(是在苏联召开的)B.七大(标志党走向成熟)C.七届二中全会(简介:“进京赶考”前毛提出了“两个务必”:毛泽东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得住执政的考验,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D.八大(富于创造精神的八大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但后来没有坚持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于:A.1949年B.1953年C.1954年(第一次人代会召开,此前政协代行人大职权)D.1956年1956年毛泽东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意即要走出中国自己的:A.民主主义革命道路B.社会主义改造道路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社会主义改革道路在党的八大上,就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经济体制框架构建问题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构想的党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邓小平、陈云既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更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的主要领导人(有说其时邓小平行使的是决策权,陈云行使的是否决权),他们对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保障作用。〕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这是新中国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初级阶段的)的标志〕B.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后来还徘徊了二年)C.1978年12月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的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可以理解为为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作好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但真正开启新时期的是紧接着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中共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两次会议是:A.党的一大(“开天辟地”)B.遵义会议C.党的七大(“顺风顺水”)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E.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不被转折”?)邓小平在领导当代中国全面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发表的被认为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意义的两篇重要讲话是:A.1978年12月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的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和思想僵化的状态,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这篇讲话虽不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表的,但事实上构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B.1980年8月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具有吹响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号角的意义)C.1985年3月发表的《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这是邓小平对当今世界时代特征作出的明确概括,具有向世界宣告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的意义)D.1992年年初发表的南方谈话(《在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篇谈话是在面临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这篇谈话收集在《邓小平文选》最后一卷即第三卷,是最后一卷的最后一篇文章,是《邓小平文选》的封篇之作,具有象征邓小平作最后政治交待的意义)E.《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此为2001年江泽民所作,当时社会反响很大,被认为具有重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号召意义。其时邓小平早已于1997年逝世)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提出或奠定了: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C.“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E.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79年11月邓小平就讲过这话,但1992年党的十四大才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所以一般认为是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C.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D.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在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正式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是党的: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新时期明确把邓小平提出的“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构想肯定下来的是党的:A.十二大B.十二届三中全会C.十三大D.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建立的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党的:A.十二届三中全会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A.十六大B.十六届三中全会C.十七大D.十七届三中全会由党的十七大首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范畴的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制度下述有关发展问题的重要论断最早是由江泽民提出的包括:A.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党的角度阐述发展问题的多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观点)C.我们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D.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E.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A.“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的基本治国方略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A.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当时毛泽东在党内的威望极高,他的党的领袖地位已为党内公认、不可动摇)B.1997年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其时邓小平在那年早些时候已逝世)C.2002年党的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时已主政13年的江泽民面临交班)D.2012年党的十八大(科学发展观;其时已连任两届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政10年的胡锦涛面临交班)2.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一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时代背景:世情:毛泽东思想:20世纪上半叶,时代主题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国情:毛泽东思想: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情: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要特别强调。实践基础:历史经验(历史依据)新鲜经验(现实依据)国内经验国际经验正面经验反面经验(即失败教训,包括与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理论来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主观条件:(包括主要创立者的独特条件和参与创立者的总体情况):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第几代领导的提法就到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为止了)。高度概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了解和研究一个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和过程,目的在于能够“历史地去解读”这个理论。】二、主要内容:1.理论主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围绕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题:毛泽东思想侧重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侧重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侧重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侧重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2.理论精髓: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3.理论体系:单项选择题: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的是:A.毛泽东思想B.社会主义改造理论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D.邓小平理论4.主要内容:(略)三、历史地位:(如前所述)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辩证法”的反义词)的思想路线,对于正确地制定和贯彻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了共产党人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在这里,“从斗争中”是说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不能搞本本主义;“创造新局面”,是说不能照抄照搬,而应该有创造性。但是,毛泽东提出的正确思想却被其时具有严重教条主义倾向的党的主要领导人(他们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指责为“狭隘经验论”。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等,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命题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他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不仅系统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而且对实事求是的科学涵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简单来说,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并按客观规律办事。此后,他还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作为校训。(现在,在中共各级党校的照壁上都还写着“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在中国各地军营的照壁上也都还写着“听党指挥”四个大字;而在各级政府大院及各部门办公大楼内却难得再见“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了,让人感慨。)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但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毛泽东和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实践中逐步出现了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错误,导致了一些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错误决策,最后以致发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内乱。邓小平讲: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用中国语言把它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同志之所以伟大,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靠的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归根到底是因为他违背了他所倡导的实事求是。(邓小平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刚刚开始的拨乱反正包括邓小平的正式复出工作,遇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障碍。“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见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同时发表的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两个凡是”的实质是要继续维护毛泽东晚年错误,继续违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种情况造成了党和国家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在这我们党和国家究竟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富有政治智慧的邓小平首先大力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功地发动并领导我们党首先在思想路线上实现了拨乱反正:为攻破“两个凡是”设置的严重障碍,邓小平采取了有点类似“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从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武库里找来了最锐利有效的一把矛——实事求是;他给中央写信并要求转发全党,信中阐述了他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理解,强调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指出毛泽东倡导的作风中最根本的东西是实事求是;他到处“煽风点火”做思想发动工作,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他领导和推动了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全国性大讨论;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由于受林彪、“四人帮”大搞禁令和制造迷信的影响,不少人的思想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因此,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反复强调,为了实事求是,为了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和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首先必须解放思想。1980年,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首次作出了概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还在实践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多项选择题:由邓小平在其1992年初发表的南方谈话中首先提出、现党章总纲中明确指出要把它作为党的各项工作的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A.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强调“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意即必须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又该如何去判定实践结果的是非得失呢?这就要认识人类的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了。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性的,有要求合乎目的性即体现主观价值追求的内涵和特性;同时,人类的实践活动要想有效地达到目的,又有要求合乎规律性即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内涵和特性;这两方面必须达成统一,人类的实践活动才具有真理性,才能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向前发展。评判实践的客观标准首要的当是生产力标准,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们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这体现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上;评判实践的价值标准当是人民利益标准,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其最终成效要体现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由此,邓小平概括出用于判断我们改革以及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把我们实践活动的合乎目的性的要求与合乎规律性的要求、价值标准和客观标准统一了起来,从而使实践标准更加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当一项实践活动目的正义但与客观规律发生矛盾怎么办?客观规律必须遵循,正义目的应当坚持,但为达到目的的途径和方法应当重新考虑,比如可以通过设置中间目标去达到最终目标。如社会主义要追求共同富裕,但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这种平均主义做法结果只能导致普遍贫穷、共同贫穷,所以需要有一个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个中间目标作为过程。走历史所要求走的路这才是历史发展的捷径,“直径”往往不是捷径。邓小平还为我们树立了敢于并且善于实事求是的典范。无论是反对“两个凡是”,还是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维护,邓小平都态度坚决,旗帜鲜明,勇于担当,为我们作出了什么是真正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典范。体会邓小平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那的确又是一个敢于并且善于实事求是的典范。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和范式,坐而论道、闭门造车不可能有结果,只会耽误时机,所以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求是”,在试验中开拓创新,因为经验只能来自实践;但问题是有些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贸然行事将有可能带来巨大风险,如果不行或失败有可能会造成覆水难收的局面。如何破解这种“两难”或“悖论”?邓小平提出搞经济特区,把经济特区办成我国“改革的试验场”、“对外开放的窗口”!如此,我们就能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发现问题了就及时解决,经验比较成熟了就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试验,直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推向全国。那时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那么快地推出并取得那么好的成效,经济特区功不可没。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一些很好的大胆想法产生但绝大多数最终都难以付诸实施,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胆小”,而“胆小”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不善于“实事‘求’是”,比如不知道如何既能“留得青山在”,又能敢于“入虎穴”,把一些好的想法在懂得如何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大胆地付诸行动,在不断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现《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所以这条思想路线常常被简称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一切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一切要依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当代中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把理论联系实际比喻成“有的放矢”:“‘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