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与领域社会工作在一定的\t"/shequ/2015/0520/_blank"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职业性活动;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特点:职业性助人活动;注重专业价值;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双方合作;多方协同;社会工作目标: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解救危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和社会层面的目标(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工作的功能: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适应)和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工作的对象:基本对象(由于生理、\t"/shequ/2015/0520/_blank"心理原因,或者由于个人无法抵御的社会和自然原因而陷于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即最值得帮助的人)和扩大的对象(从帮助物质生活上最困难的人扩展到所有基本生活遇到困难而难以自拔而需要帮助的人,从贫困的个体和家庭到有问题、欠发展的社区,从困难民众到广大公众;即已经不再是包括社会公认的弱势群体,而是可能涉及所有社会成员;也涉及一些公共服务,环境问题、公共安全等问题);社会工作的要素:服务对象;\t"/shequ/2015/0520/_blank"社会工作者;\t"/shequ/2015/0520/_blank"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助人方法;助人活动;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儿童及青少年服务、老年社会服务、妇女社会服务、康复服务、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家庭服务、医疗社会工作、\t"/shequ/2015/0520/_blank"学校社会工作、矫治服务、城乡\t"/shequ/2015/0520/_blank"社区发展、\t"/shequ/2015/0520/_blank"军队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直接服务角色(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和间接服务角色(管理者、资源获取者、政策影响人、研究者);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理论知识(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政策方面的知识、技术方面的知识、文化知识;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技术能力、\t"/shequ/2015/0520/_blank"文化能力、心理素质、持续\t"/shequ/2015/0520/_blank"学习能力;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实践的哲学理念。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理论作用(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实践作用(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指导社会工作实践;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戈登(个人应当受到社会关怀;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每个人对他人都负有责任;每个人除了人类共同需要外,每个人需要也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个人潜能应该充分体现,且通过参与而尽到社会责任;社会有责任提供途径以消除自我实现的障碍)和比斯台克(人的潜能;人的责任;人的权利;人的基本需要;社会功能;社会的责任;社会的权利;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人的自我抉择权利)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国际社会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服务;社会公正;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人类关系的重要性;诚信;能力;社会工作基本原则:接纳;尊重;个别化;自决权和知情同意;保密;不批判;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强调社会和谐;保持家庭和谐和稳定依然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家庭观念;注重服务的“人情味”;重视道德建设;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伦理:个人伦理、社会伦理和专业伦理;社会工作伦理的主要内容: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义务、自我决定、知情同意、实践能力、文化能力、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等);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责任(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3、社会工作者对工作机构的伦理责任(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档案管理、转介、行政管理等);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实践能力、个人道德要求等);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等);6、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责任(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等);我国社会工作伦理标准的制定原则:现实原则和发展原则;文化原则和政治原则互补;本土原则和国际原则并重;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保密问题;情理法问题;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自决原则和知情同意;处理原则:保护生命原则;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原则;自主和自由原则;最小伤害原则;改善生活质量原则;隐私和保密原则;真诚原则;社会工作专业守则:权威性;规范性;目的性;相对稳定性;社会工作专业守则的作用:保障按专业要求开展工作;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有利于维护社会工作的专业形象,提高社会认同;有利于社会工作者的成长;社会工作专业守则的内容:尊重服务对象的权益;严守服务对象的秘密;公平服务大众;重视同事的工作;共同执行守则;恪守公私分明;信守机构政策;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约束不当行为;增进公众福利;维护社会正义;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类需要特征:对象性;动力性;独特性;社会性;人类需要层次: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和阿尔德弗尔(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人类需要的类型:生物性需要(进食、饮水等)和社会性需要(交往、成就、权力);人类行为: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反应,它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行为的类型: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判断正常与异常行为的标准:统计规律;社会规范与价值;行为适应性标准;个体主观体验;人类行为的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动态性、指向性、可控性、发展性;社会环境:与人类生物遗传、心理状态及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家庭、学校、团体、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等是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环境特点:多样性;动态与静态的相对统一;社会环境的构成:家庭、朋辈群体、学校与工作单位、社区、社会(或社会系统)、文化、大众传媒;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个体必须适应环境;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脱离遗传禀赋的制约;人类行为也能改变社会环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对等;人生发展阶段论:弗洛伊德(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婴儿期:信任还是不信任—希望;幼儿期:自主还是羞怯与疑虑—意志力;儿童早期:主动还是内疚—目的;儿童中期:勤奋还是自卑—能力;青少年时期:自我同一性—忠贞;成年早期:亲密还是孤独—爱;成年中期:繁殖还是停滞—关怀;老年期:自我整合还是绝望—智慧);时期生理发展认知与心理社会性与人格婴幼儿大脑迅速发展;动作发展最为迅速;感觉运动阶段;目标取向行为;形成符号思维能力;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依恋形成;自主与羞愧;儿童阶段智能、肌肉技能发展;语言和记忆力增强;逻辑思考;思维及推力能力增强;开始掌握书面语言;创造力和主动性;利他行为出现;朋辈群体出现;校园和朋友出现;青少年阶段生理发生变化;智力发展的高峰期;稳定价值观、人生观;逆反心理;同辈群体的重要影响阶段;后期开始独立,自由权利意识增强自我同一性的建立;青少年社会化;渡过“危险期”;成年阶段到达顶峰后生理机能开始退化;更年期出现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熟练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更有智慧;建立社会角色;情感稳定婚姻务实;婚姻问题、精神健康和就业问题老年阶段生理和认知退化;回忆生活;怀旧;角色变化,退出岗位;无用感;经济困难;人际关系淡化;疾病产生;第四章
个案社会工作
模式名称基本假设(理论)介入技巧(原则)特点(阶段)\t"/shequ/2015/0520/_blank"心理社会治疗模式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人的成长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因素的影响)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成年的早期愿望没有实现、当前环境压力、个人的理性处理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人际沟通的重要性)
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每个人都有价值
)1、直接治疗技巧(1)非反思性治疗(不关注是否反应内心的感受):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
(2)反思性治疗:现实情况反映、心理动力反映和人格发展反映;
2、间接治疗(环境改变术)1、关注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2、运用综合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的问题的原因;
3、采用多层面的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危机介入模式1、危机: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
2、危机类型:成长危机和情境危机;
3、危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危机发生,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及时处理;
限定目标;
输入希望;
提供支持;
恢复自尊;
培养自主能力;1、迅速了解服对象的主要问题
2、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4、积极协调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行为治疗模式1、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2、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3、社会学习理论放松练习;系统脱敏满灌疗法;厌恶疗法;模仿;1、关注服务对象行为评估;
2、关注服务对象行为修正;
3、侧重行为效果评估;人本治疗模式1、对人性的看法(本质是好的,具有发挥潜能的内在动力)
2、自我概念:对自己、自己与他人关系及对环境的评价和认知;
3、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有效的辅导方式不是运用具体的辅导技巧消除困扰而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充分发挥潜力;
这种人的特点:理性人;适应力强;根据自己意愿选择生活;面临众多选择体会到自由;丰富创造力;1、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真诚、同感、无条件关怀);
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接纳、无条件的爱、保持独立性)
3、关注个案辅导过程;个案工作各阶段工作重点:一、接案或转介:1、了解求助对象的求助愿望;2、促使有需要的求助对象成为服务对象;3、明确服务对象的要求;
4、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二、收集资料:1、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资料;(包括服务对象个人的资料和周围环境的资料)2、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评估(服务对象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服务对象曾经作出的努力)三、制定计划:
1、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2、服务对象希望解决的问题;
3、工作计划目标(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4、服务开展基本阶段和采用的方法;
5、服务开展期限,包括每一阶段和总期限;
6、联系方式,包括直接见面和不直接见面的联系方式;四、签订协议:
1、服务目标;
2、服务内容和方法;
3、服务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4、服务的地点、时间、期限和次数;
5、服务双方签字;五、开展服务:
社工在服务实施过程中承担的角色主要包括:使能者、联系人、教育者、倡导者、治疗者;六、结案:
结案的情况包括:1、目标完成;2、问题虽没解决,但是服务对象已具备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不和谐,希望结束服务;4、服务对象出了一些新问题,需要其他社会工作者或机构解决;5、因为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需要结束服务;为顺利结案需做的工作:1、预先告知服务对象,让服务对象做好准备;2、巩固服务对象已经获得的改变和进步;3、与服务对象一起进一步探讨影响问题解决的要素,为其独立解决问题做好准备;4、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结案的形式:1、直接告诉服务对象;2、延长服务间隔时间;3、变化联系的方式;七、评估:
评估的内容:1、服务对象的改变情况;2、工作目标实现程度;3、服务介入工作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
评估方法:1、由服务对象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以及对服务工作的满意度;2、由社会工作同行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3、由服务机构评估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工作开展状况;八、追踪任务:1、根据服务对象状况安排练习,巩固取得的成果,增强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2、调动服务对象的周围的资源,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3、持续评估服务工作的效果;个案工作常用的技巧:一、会谈技巧:
(一)支持性的技巧:专注;
倾听;
同理心;
鼓励;(二)引领性的技巧:澄清;
对焦;
摘要;(三)影响性的技巧:提供信息;
自我披露;
建议;
忠告;
对质;二、建立关系:
1、感同身受;2、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3、制造气氛;4、积极主动;三、收集资料:1、会谈的运用;2、调查表的运用;3、观察;4、现有资料的运用;四、方案策划:1、目标清晰而现实;2、服务对象的范围明确;3、策略合理;五、评估:1、正确运用评估类型;2、合理运用评估的方法;3、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4、坦诚保密;小组工作的类型及特点小组工作是指将小组作为服务对象的助人工作方法。具有四层含义:一是小组工作是工作者按照既定的目标带领和引导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方法。二是工作者的带领过程以科学的知识和技巧为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在小组过程中进行互动。四是小组活动围绕小组成员和小组的目标展开。一、小组的类型(一)小组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具有6个方面的特性:(1)一个人以上(2)组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3)组员队小组有认同感(4)组员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5)具有社会控制的方式,如规范、准则等(6)形成小组的文化和气氛(二)小组的分类1、以小组形成方式分组成小组。小组通过外部的影响和干预组建起来,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结构性。如任务小组、兴趣小组。自然小组。是人们自然而然聚在一起的小组。由于一些自然事件、成员间的相互吸引或感觉需要等因素而形成,他们通常具有较低的组织结构,如家庭、朋辈群体、街头玩伴群体等。2、以组员参与动机分自愿小组。即组员均是在自愿和主动参与小组,如志愿者小组、技能培训小组。非自愿小组。组员不是因为自身动机和主动性组成的,具有强制参与性的小组。如强制戒毒小组。3、以成员间的联系分基本小组。组员具有较高的互动频率和紧密联系。基本小组都是小型的,小到成员之间可以面对面地与任何一个人互相交流,小组成员相互表达情感。最典型的小组就是家庭,还有成长性小组。次层小组。祖元之间相互联系较少而且关系不甚密切。如同事。4、以小组的结构分正式小组。具有正式的小组结构,确定的角色和地位,具有特定的目标。如任务小组、教育小组等。非正式小组。不具有正式的结构。小组没有明确的目标,组员自然地聚拢在一起,通过互动达到交往和满足个人需要的目的。如同学小组、街头玩伴小组等。5、以组员之间的界限分封闭小组。从小组聚会开始到结束都是相同的成员组合,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增加或减少成员。一般而言,深刻的互动关系和一些特殊的治疗关系都是封闭的小组。如吸毒者情感小组。开放小组。在小组过程中的任何时间都允许成员加入和离开。一般社会、社区环境下的小组都是开放小组。6、以小组的性质和目标分(1)社交小组——目标是改善成员之间的关系,增强互动,提升小组成员人际沟通的能力。在学校、儿童中心和青年中心常见。如大学生人际交往小组。(2)制服小组——小组的成员有确定的角色和规范指导他们的活动和行为。主要目标是训练和发展小组成员各方面的能力。譬如品德、社交行为、纪律、体能等。如各种社团的制服小组、红十字会等。(3)服务或义工小组——主要目标是潜能发展和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学校、福利机构和农村社区较多。(汶川地震的救灾志愿者小组、老年人服务的义工小组、机构为学生提供的辅导学生课程小组等)(4)兴趣小组——为培养和发展特别的兴趣而组织起来。如绘画、唱歌、乐器演奏、球类小组。在培训中心、儿童中心和机构常见到。(5)任务小组——为完成一定的人物为目标。如特别行动小组、委员会(请愿小组)(6)意识提升小组——赋权、提高成员对自己的自我认同。妇女小组(7)教育小组——目的在于通过培训、示范和讨论的方式帮助成员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如养殖、种植技能培训小组、青少年性知识培训小组、时事讨论小组。(8)成长小组——鼓励和支持成员的健康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如帮助夫妻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学习倾听、理解、包容等技巧。建立受虐妇女的成长小组,帮助她们对待人生的态度,重新帮助他们确定目标和理想。(9)治疗小组——最早的小组。依托心理学,达到心理、精神康复和行为矫治的目的。入第三福利院的老年康复小组、戒烟小组等等。(10)社会化小组——帮助成员学习社会技巧和社会接受的行为模式,以便他们有社会和社区生活的能力,帮助成员适应社会。如青少年应聘技巧焦虑小组,自信心小组、亲子沟通小组、青少年犯罪后的社区矫治小组等。(11)自助和互助小组——以成员自己的资源和能力为依托建立的小组。以达到转变态度或行为的目的,或者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平寨的妇女小组。(12)社会行动小组——利用小组的资源,集结力量,达到社会改变或维护小组成员或社区整体的利益或需要。如社区环境保护小组,征地农民的请愿小组。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小组工作实施模型由科伊尔和罗斯曼最早进行研究,他们将小组工作模型区分为三大模型,即社会目标模型、治疗模型和交互模型(互惠模型),认为这些模型受到小组工作历史经验的影响。一、互动模式又称交互模型和互惠模型。由施瓦茨创立,此模型的助人过程中的焦点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强调过程、使能和订约的品质。(1)理论基础系统论中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佩恩,每个个体都处于系统中,人生活的系统包括3类,即非正式系统或自然系统,如家庭、朋友、同事等;正式系统,如社区、机构;社会系统,如医院、学校。(2)场域理论:(fieldtheory)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借用了19世纪的物理学关于场的概念,威尔从哲学的观点阐明物理学的场域理论,而推演到社会现象。心理学的场域论由勒温创立,基本假设是“人类行为是个人与其环境的函数”,即生活空间论,场域的函数公式为:B=f(lifespace)=f(P?E)个人行为由个人的内在(P)和个人所在的社会环境(E)所决定。个人内在包括遗传、能力、人格、健康、信仰、价值等,社会情境则指他人的存在或缺席、个人目标的阻力、社区态度等。布迪厄发展和完善了场域论,他在批判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局限性基础上,从关系论出发,提出了一种关系论的思考方式,场域中位置与位置的相互关系,来理解人类行为。场域论几个重要概念:(1)生活空间(lifespace):指个体所经验的主观环境,所有的心理事件,包括思考、行动、梦想都是生活空间的函数,人与环境是互相关联的。(2)此时此地(hereandnow):场域论认为任何心理事件都受到现在的生活空间的影响,同时认为过去的经验只能对现在的行为产生间接的影响,而不能起决定作用。强调此时此刻的重要性。(3)紧张体系(tensionsystem):没有得到满足的心理需求会使人产生一种为解决的紧张体系,当任务完成的时候,紧张体系也相应的消失,这个任务也将被忘记。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内容是:(1)人类行为是在互动中运用符号产生的。(2)个人经由与他人互动而人性化。人类行为、人性、自我、心灵等都是人类互动的产物。(3)人类社会是人们互动的产物,任何组织都是一个架构,在这个架构中,社会行动得以发生。(4)人类在积极的塑造自己的行为,人类有选择行为的自由和能力2、特点(1)目标是促进小组成员产生社会归属感,形成相互支持;(2)成员在小组中有平等互惠的动机和能力(3)社工扮演中介者和使能者角色3、工作原则透过对成员需求共同性的思考,工作者协助案主增强目标;通过澄清小组成员所期望的,订立明确的契约;工作者应该是诚恳的、直接的,以接避免压制知识与效力的。二、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又称过程模式,以关注人的社会功能的恢复,预防人的社会功能缺失,发展人的社会功能为目标。基本假设是人有钱能自我实现,能够意识到他人价值,能够意识到小组的情景,评估小组情景,并在小组中采取行动。1、特点(1)目标是促进小组成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2)小组成员通过互动、学习和经验分享获得自我成长(3)社工扮演协调者和使能者角色2、工作原则(1)发展成员的认知,形成小组共识(2)建立小组目标,形成小组动力(3)激发小组成员的潜能,增强小组成员能力小组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小组工作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小组筹备期、小组初期、小组中期、小组后期和小组结束期。一、小组准备期又成为小组前期,指在小组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工作者对组成小组所进行的全面而充分的准备工作阶段。(一)组员的特征此时的组员包括两种,即已经明确希望进入小组的人和潜在的成员。成员有的清楚自己的问题和需要,有的不清楚,需要通过评估来明确。(二)社工介入的焦点这个阶段的关键工作在于对组员的真实需求进行评估,以明确小组目标,选择小组成员和小组类型,进行小组活动方案设计。小组成员的真实需要而不是工作者或者机构的需要是确定小组目标的出发点。(三)工作者的任务1、明确工作目标在了解成员真实需要的基础上,建立小组工作目标。小组工作的目标可包括总目标和过程目标。总目标是指组员希望参与小组中能够达到个人目标的基础要求,是宏观的、广义的和原则性的目标,而不是具体的目标。如针对农村妇女建立的小组,其总目标可以是:提升妇女生存和生活的能力,提高妇女的家庭和社会地位等。过程目标是指在小组各个阶段的分目标。因为过程是动态的,因此,过程目标也是发展变化的,是随着不同阶段的问题产生的。如在小组初期,小组目标可以是:增进成员之间的认识,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2、制定工作方案在明确小组目标和性质的基础上,工作者需要制定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包括两部分,一是成立小组的活动总方案设计,一是每次活动的方案设计,也称活动计划。含以下的内容:(1)活动理念这是进行活动计划的指导思想,即你为什么要制定这个计划?这个计划具有什么意义?你设计活动的依据是什么?(2)活动的目标,这是方案设计的首要工作,与阶段性目标相匹配,如果上一次活动的目标是为了相互认识,那么此次目标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互动,目标大多以条列式列出:促进小组团结;增加互动的机会等也可以使用叙述式,如:本项活动的目标在于使小组成员相互认识,打破成员之间的陌生感,提供互动的机会。(3)小组成员包括参与的人数和成员的特征(4)小组的特点包括小组的性质、时间、规模、人员组合等其中就时间的分配上包括:整个小组的起止时间;小组活动的频率和次数,考虑小组的性质,如青少年成长小组可以一周一次,活动8—10次;三是每个活动单元的时间,通常每个活动单元时间为120—150分钟;四是每个活动单元中的每项活动的时间。主题活动大致为60—90分钟。开场白多长时间、游戏多长时间、讨论多长时间等等,时间越精确,说明策划者考虑问题越周全,也能让组织者更容易把握。(5)具体活动计划即每次活动的操作过程,可以以表格的形式,也可以条列的形式进行,如书本上的表格。教材150页,表格项目包括活动时间、地点、目标、活动内容、所需物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当然,在总活动方案设计上,可以先将每次活动的计划简单列出,然后将具体的计划附在总计划之后。(6)招募计划即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组员召集和选择,招募时间和地点的选择等。(7)需要的资源(8)预料中的问题和应变计划预估小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作出应变计划。(9)经费预算(10)评估对评估方式的选择。3、选择组员途经包括:一是机构中有需要的服务对象;二是通过与这些服务对象接触发现的又加入小组需要的对象;三是通过宣传途经联系到的对象,小组成员的选择条件一般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同质性还是异质性;以使问题或需求的层次。小组成员以同质性为主,在问题和需求上具有相似性的叫好。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问题、特征和目标取向。4、申报并协调资源5、物质准备小组工作的常用技巧小组工作的技巧包括基本的沟通技巧、小组程序技巧、小组会议技巧和小组方案设计技巧一、沟通和互动技巧1、倾听个案工作中的倾听技巧在此适用,同时,在小组中,倾听还需要充分运用眼睛和耳朵的功能,做到“眼观四路,耳听八方”。2、积极回应不仅要对某个成员做出回应,还应引导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回应。3、适当帮助梳理工作者运用插话、打断、肢体语言等方式帮助组员梳理发言,使其讲述的内容和感受根据条理性。4、及时进行小结包括对一个成员发言的总结,一个话题结束的小结,以及对一次活动结束的总结。5、表达鼓励支持6、促进互动交流二、控制小组程序的技巧即包括带领小组的技巧和小组各个阶段的组织技巧1、适当地解释运用语言符号对小组的目标、成员和工作者的角色、小组的性质等做出解释,对成员不理解的知识进行解释等。2、提供精神支持3、促进承担责任4、避免行为失当运用干预措施如忠告、建议等避免行为偏差。5、连接集体和个人6、严格设定界限包括讨论的范围、活动的时间等。7、适当挑战内心即对质。8、分类处理9、整合小组行动三、小组会议技巧1、做好开场讲演微型演讲或教育类的小组,遵循4个原则,即:一是简短有趣,具有吸引力;二是内容与小组讨论相关;三是提供的信息准确、客观;四是需考虑小组成员的性别和文化程度。2、设定会议基调会议应该严肃的还是轻松活泼的,视会议的主题而定,可运用不同的游戏和活动进行基调的设定。3、把握中心话题4、播种未来希望5、善于等待求变6、真诚流露自我7、告知可选方案8、灵活运用眼神9、订立行动同盟四、策划小组活动技巧(一)小组活动方案设计应根据不同的阶段进行。1、小组初期的活动设计。主要任务在于促进组员相互熟识,初步组织互动,消除紧张情绪,打破僵局。常见的活动包括:自我介绍、相互介绍、人名串串烧、集体唱歌等。2、小组中期活动设计。主要任务是巩固成员的关系,消除分歧,解决冲突,促进成员之间建立信任感和归属感、增强信任感。常见活动包括:扶倒游戏、自画像、重点轰炸、价值拍卖等。3、小组结束期活动设计。主要任务在于巩固学习成果和准备小组结束工作。巩固成员在小组中的学习成果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角色扮演、集体讨论等。小组结束工作可采用情绪安抚、仪式化活动。(二)设计小组活动需要考虑的因素1、小组最终目标2、小组组员的特征和能力3、物质环境和资源提供的状况第五章、\t"/shequ/2015/0520/_blank"小组工作方法(一)小组工作的概念、类型与特点小组概念:指在\t"/shequ/2015/0520/_blank"社会工作者指导下的、将两个以上且具有共同的需求或相似的社会问题的成员组织在一起而开展互动性活动的团体。综合性定义: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经由社会工作者的策划与指导,通过小组活动过程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帮助小组组员改善其社会功能方面,促进其转变和成长,以大道预防和解决有关社会问题的目标。小组工作的类型包括:1、教育小组(社区、学校、医院)2、成长小组(各类学生及边缘群体的辅导工作,如青少年的野外拓展训练营)3、支持小组(具有某一共同性问题的小组组员组成,如单亲自强小组、癌症患者小组、针对吸毒人员的“同伴治疗小组”,动力源于小组组员的需求本身,社会工作者扮演的只是推动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在小组建成后一般不必介入该小组的过程。)4、治疗小组(组员来自不应用社会环境,或因\t"/shequ/2015/0520/_blank"社会关系网络断裂破损而导致其行为出现问题。为吸毒人员提供服务的“\t"/shequ/2015/0520/_blank"美沙酮治疗小组”、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的“星星点灯小组”以及针对\t"/shequ/2015/0520/_blank"家庭暴力受害者开展治疗小组)小组工作的特点:1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2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3注重团体的动力小组工作的功能:1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2提供小组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景3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4打造增能的\t"/shequ/2015/0520/_blank"社会支持网络(二)小组工作的模式小组工作模式包括:1。社会目标模式。2治疗模式3。互动模式1、社会目标模式: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t"/shequ/2015/0520/_blank"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t"/shequ/2015/0520/_blank"社会学和\t"/shequ/2015/0520/_blank"系统论。社会目标模式的实施原则:1。致力于培养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
2。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t"/shequ/2015/0520/_blank"自我发展能力、\t"/shequ/2015/0520/_blank"社会参与和\t"/shequ/2015/0520/_blank"社会行动的能力,特别是他们建立和扩大\t"/shequ/2015/0520/_blank"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和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3。致力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会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提升他们推动社会和社会变迁的意识与能力
4。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2、治疗模式:治疗模式旨在治疗和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精神医学、\t"/shequ/2015/0520/_blank"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理论。小组治疗模式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行为失范的人群或有特定问题的人群,如医院的病人、吸毒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治疗模式的实施原则:1综合性原则2建构型原则3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的原则3、互动模式:互动模式的理论基础:\t"/shequ/2015/0520/_blank"发展心理学、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互动模式的实施原则:1开放性互动2平等性互动3“面对面”的互动(三)小组工作的过程小组工作的五个阶段:1准备阶段2开始阶段3中期转折阶段4后期成熟阶段5结束阶段一、工作准备阶段:(制订计划阶段)1.组员的招募及遴选2.确定工作目标3.制定工作计划4.申报并协调资源5.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间6.活动场地及设施的选择和安排组员的招募及遴选1招募成员2遴选和评估3确定组员招募成员:主动向本机构寻求帮助的某些人员、已由本机构服务的某些对象、其它机构转介来的特定服务对象、通过互联网、社区宣传栏等载体得知信息而主动报名参加的某些人员、社区居民向本机构介绍的某个人员。遴选和评估:通过个别会见或资料考察的形式进行。遴选和评估的要件主要有:1是共同或相似的问题,或者有共同的兴趣和愿望2年龄和性别(如果由此要求的话)3文化水平及对某些问题的认识4家庭状况5职业状况6对参加小组的要求确定工作目标: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总目标大致包括指导思想和总体任务。具体目标包括沟通目标、过程目标、实质目标、需求目标。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间:影响小组大小的因素有:小组目标、小组类型、探讨问题的性质、组员的成熟度、工作者的经验、有无协同领导者小组工作时间包括:1工作的持续时间2小组聚会的频率3每次活动时间的长短4小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活动场地及设施的选择和安排1小组活动场地的选择2活动所需的座位安排3准备活动所需的其他设施和辅助材料第六章社区工作方法社区:居住于某一地理区域,具有共同关系,社会互动及服务体系的一个人群。特征:1、一个人群,住在相当邻近或衔接的地区,彼此常有往来;2、具有多方面的共同的利益,彼此需要支援;3、具有许多共同的服务;4、具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5、有多种共同需要,如生活方面的、心理方面的、社会方面的等;社区工作: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方法之一;通过组织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去界定社区需要,合力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在参与的过程中,社区成员建立起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与自决精神;社区工作的特点:1、分析问题的视角注重结构取向;2、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3、具有一定的政治性;4、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社区工作的目标:罗夫曼把社区工作目标分为:过程目标和任务目标;具体社区工作目标:1、推动社区居民参与;2、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3、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4、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社区工作模式
模式特点
实施策略
社会工作者角色
地区发展模式
1、较多关注社区共同问题;2、注意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3、过程目标的地位和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4、特别重视居民参与;
1、促进居民的个人发展(针对居民冷漠和疏离采取的策略);2、团结邻里(针对邻里关系);3、社区教育(针对对社区资源不熟悉和社区认同感不强);4、提供服务、发展资源;5、社区参与;
1、使能者(协助表达对社区问题的意见和诉求,鼓励组织起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2、教育者(帮助居民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参与)3、中介者(协调社区中各团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策划模式
1、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2、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3、注重由上而下的改变;4、指向社区未来变化;
1、了解组织的使命和目标;2、分析环境和形势;3、自我评估;4、界定和分析问题;5、确定需要;6、确定目标和达成目标的标准;7、寻找、比较并选择好的方案;8、测试方案;9、执行方案;10、评估结果;
1、技术专家2、方案实施者
社区照顾模式
1、协助服务对象正常地融入社区2、强调社区责任3、非正规照顾是重要因素4、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
1、在社区照顾:核心是强调非机构化包括:将照顾者迁回社区的家庭里生活,并辅助社区支援性服务;将大型机构改造为更为接近社区的小机构;将大型机构迁回社区;2、由社区照顾:由家庭、亲友、邻里、志愿者等所提供的照顾和服务;包括:提供直接服务的网络;服务对象自身的互助网络;社区紧急支援网络;3、对社区照顾:支援性社区服务辅助;日间医院、家务助理;康复护士等;
1、治疗者;2、辅导者和教育者;3、经纪人;4、倡议者;5、顾问;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社区工作阶段
行动方针和主要任务
介入策略和方法
阶段性工作目标地实现
注意事项
准备阶段
(一)了解社区状况、进行社区分析1、社区基本情况分析:社区的地理环境;
社区内的人口状况;
社区内的资源;
社区权力结构;2、社区需求分析:规范性需求;
感觉性需要;
表达性需要;
比较性需要;
了解需要途径:访问法;社区普查;(二)准备阶段工作重点:1、确定主要任务和行动方案;2、确定介入策略;3、社会服务机构做好准备;注意事项:没有充分掌握社区状况和找到合适的工作方向时,不要将工作过分活动化和事件化;
启动阶段
1、行动方针:发动资源、成立社区小组、训练社区居民带头人,巩固社区居民的参与;2、主要任务:寻找带头人,并进行培训;确定工作目标的优先次序,加强互助合作气氛;
1、发掘资源和进行社区教育,通过社区服务和活动发现带头人并训练成为带领人;2、开展互助合作,共同解决问题;3、推动成立居民小组;4、提供服务,通过服务认识;
社区内组成了不同性质的小组,培养了一批带头人,能够协助社区解决一定的问题;
1、居民往往对社会工作者更加信任和依赖,而对居民带头人认同感低,社会工作者应帮助带头人解决困难;2、居民小组成立后,有可能产生权利争夺,社会工作者要处理好
巩固阶段
1、行动方针:成立或巩固居民组织,社区工作系统化2、任务:巩固居民组织,让居民支持社区居委会工作
1、互助合作;2、社区教育;3、行动竞争,争取辖区支持;
社区居委会得到大部分居民支持,居民带头人系统组织活动,辖区单位积极参与和支持
1、防止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少数居民带头人身上,忽视了普通居民;2、不断提醒居民组织既要提供服务,又要考虑维持居民参与社区活动问题
评估阶段
主要任务:根据社区的变迁重新评估需要和问题;社会工作者对专业工作过程进行总结,决定未来专业工作方向;社区居委会对工作进行经验总结,重新界定组织的方向,对未来发展作出安排;
策划和倡导;运用科学和客观的标准衡量社区居委会的独立办事能力,协助其界定未来工作方向;也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做顾问,降低社会工作者对决策的影响;
当社会工作者专业小组和社区居委会能够用客观方法总结以往的工作,并有系统地计划未来时
工作总结不能过分依赖感性或太注重数据统计;总结工作要着眼于未来方向,而不是形式;
社区工作的常用技巧:一、与市民接触的技巧:(一)事先准备:1、清楚接触居民的目标;2、根据接触居民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接触对象,注意排定接触的优先次序;3、接触时间要认真选择;4、对要接触的问题有所了解;5、注意文化背景,穿着合体;6、预估居民反应,给予热诚的笑容和冷静的态度应对具体情景,对于居民的拒绝不气馁;(二)接触过程:1、如何介绍自己:最好先找熟人介绍自己;也可以将自己和居民熟悉的、成功的活动相联系,增强可信任程度;介绍自己的服务机构和地理位置,让居民了解你是从哪里来的。也可以出示工作证;主动发放一些实用资料和活动的简介,让居民获益而增强信任;清晰介绍目的,表达关怀和兴趣,谈话通俗化;热情、主动积极地声音和笑容可以让对方容易接纳;切忌与居民争论;2、展开话题:让居民松弛,避免提一些敏感的问题,提一些简单的、容易回答的问题,也可以用周围环境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展开话题;3、维持对话:聆听、同理心、体谅、分享感受、澄清、寻找和提供资料等;4、结束对话:(1)感谢居民对社区工作者的信任,感谢居民能够付出时间,提供经验和资料;(2)总结彼此的谈话,并给予一些积极的反馈;(3)留下尾巴,即离开前要告诉居委会进一步同居民联系,也要留下机构联系方式;二、会议技巧:1、会议前:明确开会目的,准备会议议程和会议所需文件资料,邀请和确保会议关键人物出席会议,布置会场、设备准备和座位安排;会议前10分钟检查设备,提醒重要人物出席,与居民打招呼等;2、回忆中:按照会议议程一项一项地讨论,适当分配发言和讨论的时间;主持人不应该急于回应,应将意见抛回大家回应、讨论,协助与会者多沟通意见,多回应其他人的意见;讨论成熟,协助作出决定,会议要有效率3、会议后:让所有参与者清楚会议的决定;着手立即要做的事情,把重要内容和决定告诉没有参加会议的人;尽快做好会议记录,分发给有关人员,以便工作的开展;4、行动:根据会议的决定,落实工作;如果有突发情况,要考虑召开紧急会议或征询意见;要及时将工作进展告诉居民;三、居民骨干培养技巧:1、鼓励参与:社会工作者应邀请有能力的居民参与社区事务;2、建立民主领导风格:积极培养社区骨干的民主意识,多组织居民会议,共同协商处理社区问题;3、培训工作技巧:根据居民骨干的能力给予适当的培训;4、增强管理能力:社会工作者强化居民骨干的权责分工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分工合作,才能做好社区工作;第七章社会工作行政:基德尼夫:社会工作行政是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是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服务;二是积累经验,以建议修订社会政策;斯基德莫尔:社会工作行政是机构内的工作人员将机构政策转换成服务的行动过程。包括执行者、团队成员间的关系;最常用的方法为计划、组织、人事、指导、控制等活动;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1、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行动;2、合理运用资源,促进有效服务;3、总结社会政策的执行经验,提出修订建议;策划:管制性策划、指导性策划、分配性策划;社会服务策划的形式:战略性策划、方案发展策划、问题解决策划、创新策划;社会服务策划的步骤:1、问题认识和分析阶段:(1)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问题认识工作表、分支法;(2)需要评估:界定危机人口、目标对象人口、求助者或受影响的人口;2、目标制定阶段:(1)界定总目标和影响性目标;(2)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3、方案安排阶段:(1)制定各种可以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2)选择理想的可行方案;(3)决定资源需求和争取资源分配;(4)制定行动计划;4、考虑服务的评估:检验各项行动计划中所要推行的“方案活动”是否根据原定计划和日期推行和完成,更重要的是,确定的方案活动目标是否达到以及达到的程度如何;分为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社会服务机构:通常是指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包括专业社会工作者、半专业的服务人员、辅助工作人员等,为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非营利组织;主要有政府部门(规模大,服务类型和人数多;提供法律责任内的服务、社会保障计划、服务策划和协调、社会福利经费的提供和监督等)和民办机构(规模和人力资源差异大,有些机构只有一种类型,服务对象比较单一,提供具体的福利服务);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1、非营利机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社会捐助或国际援助,宗旨是为服务对象谋取福利和促进社会进步,强调施与而不在意回报;2、社会服务机构建立明确的使命、宗旨、目标、服务重点和服务承诺,强调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3、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福利服务,从业人员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也包括其他专业人员;服务机构的类型:一般类型:1、政府主管社会保障(福利)事务的行政机构。2、从事公共服务、公益服务的机构。中国类型:1、政府: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2、群团组织:共青团、妇女联合会、工会、老龄工作委员会、残疾人联合会和红十字会;3、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行政支持类、社会公益类(公益一类:主要承担政府规定的社会公益性服务任务,面向社会无偿提供公益服务;公益二类: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经营开发类;4、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1)由政府支持的民间组织,如中华慈善总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2)纯民间组织:完全依靠社会捐助和收费服务支持的社会服务机构;(3)契约型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趋势下成立的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类型:1、直线式组织结构:由上而下分成若干层级,只有直线和垂直关系;2、直线参谋式结构:层级之间存在者水平和垂直关系,而参谋作为专家有责任来协助直线部门的管理者;3、功能职权式结构:在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中,将参谋职权部门化,在特定工作范围内,可以直接对其他管理人员下达命令。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1、授权:授权任务;授予权力;对所授权力要进行明确的限制;2、协调;3、沟通;志愿者:指那些没有报酬,到公立或志愿服务组织自由奉献的人们,他们从事各种类型的社会福利服务;身份要素包括:1、根据自由的意愿选择;2、不计金钱财物的筹赏;3、以具体的行动参与、投入;4、所作所为是满足社会的需要;志愿者需要管理:1、志愿服务机构的志愿工作越来越多,加上受到政府或社会赞助者对其产生的期待压力;2、社会越来越关注志愿服务所带来的负面效果,这也迫使社会服务机构加强管理那些由志愿者提供服务的方案;3、志愿者在奉献时间、知识和技能时,更重视自我的收获;志愿者管理步骤:1、需要评估与方案规划:志愿者评估、机构本身评估和服务对象需要评估;2、工作发展与设计:撰写“志愿服务工作说明书”,明确工作任务、技能和工作成果;3、招募:散发招募传单和海报,联络各种组织;4、面谈与签约:5、迎新说明与训练:认识志愿服务的意义;培训技巧、知识;提升服务信心,挖掘潜能;6、督导与激励;7、奖励表扬:8、评估;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1、政府资助:一般通过购买服务和奖励来实现;2、民间捐助:个人、企业、基金会的慈善捐款;3、商业交易:服务收费,出售商品的收益等;捐款动机分析:1、个人捐助:个人需要动机:建立自尊和自我肯定;得到别人肯定,建立社会形象;成为习惯;外界影响动机:受亲戚、朋友、同事的影响而捐款;利他动机;2、企业捐款:市场营销;公共关系;自我利益;税法策略;社会联谊(俱乐部);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方法:1、项目申请:要想获得政府、基金会的支持,一般要写项目申请书;2、私人恳请与电话劝募:私人恳请:注重私人性、注重人际关系的筹款方式;电话劝募:在紧凑的期间密集电话拜访,传达筹资信息;3、特别事件筹资活动:包括重大灾害、记者会、研讨会、展览会;
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它是由机构内资深的工作者,对机构内的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社会工作者、实习学生及志愿者者,通过一种定期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与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的活动;社会工作督导四种对象:1、新进入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2、服务年限短、经验不足的初级社会工作者3、社会服务机构实习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4、社会服务机构的非正式人员,主要是志愿者;社会工作督导的类型:1、师徒式督导:扮演师傅角色,提供教育训练。强调学习过程,集中于一般议题,被督导者自己承担更多责任2、训练式督导:被督导者被认为是学生或受教育者,督导者负责部分工作;强调学习过程,集中在一般议题,专业方面,督导者承担更多责任。3、管理式督导:督导者是被督导者的上级或主管,强调实务工作的完成及其服务质量,集中于特殊议题,专业角度讲,督导者承担更多的责任。4、咨询式督导:纯粹咨询角色,强调实务工作的完成及其服务质量,集中在特殊议题上,从专业的角度讲,被督导者自己承担更多责任,主动寻求帮助和支持;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分析
行政的功能
教育的功能
支持的功能
关注点
组织管理的障碍
被督导者知识与技能上的不足
情感上的障碍
提供
渠道和资源,协助被督导者完成工作
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巧
心理方面和个别关系方面的支持,促使被督导者动员个人力量在工作方面有良好的表现
权力来源
地位、鉴赏及惩罚能力
专业知识及技巧
友情和关怀正面的工作关系
强调
效率
称职和胜任力
被督导者了解组织和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1、行政性督导内容:(1)社会工作者的招募和选择;(2)安置和引导工作人员;(3)工作计划与分配;(4)工作授权、协调与沟通;(5)工作监督、总结和评估;(6)督导者扮演多种角色:缓冲器角色;倡导者角色;机构变迁推动者;2、教育性督导内容:(1)教导有关“服务对象群”的特殊知识;(2)教导“社会服务机构”的知识;(3)教导有关“社会问题”的知识;(4)教导有关“工作过程”的知识;(5)教导有关“工作者本身”的知识;(6)提供专业性“建议和咨询”3、支持性督导内容:社会工作者的压力:服务对象、工作压力、行政压力、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认识的压力;(1)协助被督导者适应和处理工作中带来的挫折、不满、失望、焦虑等情绪;(2)给予关怀和支持,使工作者在工作中有安全感,并愿意尝试新工作;(3)协助被督导者发现工作成效,并能自我欣赏;(4)给予被督导者从事专业的满足感和价值感,促进其对专业的认同;第八章社会工作研究社会工作研究:有的人把社会工作当作现象而进行研究,也有的人把它理解为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为了发展社会工作而从事的研究。是指获取知识和发现事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依托专业伦理和研究伦理,使用社会研究方法,搜集和分析与社会工作有关的资料,协助达成社会工作目标。社会工作研究特性:1、以弱势群体及其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2、注重采用社会工作视角;3、体现社会工作伦理;4、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实务及提升理论,从而推进民众福利;5、研究者可以是资料的收集者、分析者和结果应用者;社会工作研究的目的:1、发展知识:检验社会工作的知识;发展社会工作理论;2、改善社会工作实务:(1)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2)分析因果,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3)提出工作方案,改善社会服务;(4)评估服务成效,改进质量;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特点
定量
定性
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排除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视为外人;
设法让被研究对象视为自己人;
研究和理论之关系
依托某些理论,形成假设,通过分析数据来验证假设
不一定要事先设有假设,而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理论假设
研究策略
演绎法
归纳法
资料特性
搜集和分析量化资料
获取描述性、非数字信息
结果范围
研究结论可以推论
注重个别性和特殊性,不做推论问卷分为: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问卷结构:1、封面信:调查者的身份、研究目的和内容、对象选择方法、保密原则,署名研究机构的名称;2、指导语:说明问题细节及回答要求;3、问题和答案:问题是核心,有态度、行为和状态三种类型;分为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问卷设计原则:1、以回答者视角为主,即问题和答案容易被回答者认可,容易理解和回答,用时长度恰当;2、考虑阻碍问卷调查的因素,如回答者是否愿意、有无能力等;3、整合研究目的、内容、样本和资料处理方法等因素,保证调查的可行性;问卷设计步骤:1、进行探索性工作;2、设计问卷初稿(卡片法和框图法);3、试用和修改;答案设计:封闭式问题答案必须满足答案的穷尽性和互斥性;开放性问题,空间大小要合适;关于语言:简短明了,避免双重含义,不要有倾向性,对敏感问题注意提问方式;关于排序:被访者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封闭式问题可以置于前面,行为、态度、背景、敏感的问题放在后面,从而利于被调查者进入答题状态,提高问卷回答的完整度;关于题数:所花时间越短越好,最好在30分钟左右完成为宜。个案研究:从整体上对单个对象(如家庭、团体、机构、组织、社区等)的某项特定行为或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寻找原因、提出策略、建构理论、协助发展和提升绩效是个案研究的目标;个案研究特性:1、非正式,即可以不拘时间、地点并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2、手段和资料多样化;3、详尽深入,即对个人生活史及有关文献都加以考虑,注重主观感受;4、强调应用性研究,注重改变行为的模式;行动研究: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一起参与“研究”和“行动”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特点:1、目标在于解决问题,改善实践本身和优化实务工作者之工作情境;2、对象是行动者的实践情境;3、研究者就是实务工作者,通过研究与行动的配合,提高改造社会实践的能力4、研究者与行动者进行伙伴式合作,边行动边研究;5、研究成果不具有推论性;6、研究效果在于解决实践问题,促进实务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增强实践能力;行动研究类型:按照研究侧重点分类:对自己的行动进行研究;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根据参与者对自己行动的反思:行动中认识;行动中反思;对行动进行反思;根据参与研究的成员成分:合作模式;支持模式;独立模式;定量的主要过程:提出问题和研究假设;制定研究方案;观察;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准备工作:1、确定研究问题;2、建立研究假设;3、进行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类型、进行研究操作化、制定研究方案;4、进行假设操作化;研究方案:1、研究问题、目标和意义;2、研究方法:确定研究方法、选择调查对象、说明测量工具、描述资料的搜集和分析技术;3、经费、物质、进度等事项的安排;4、其他方面;资料收集:1、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人士担任调查员;2、对调查员进行培训;3、同步督导调查员的资料搜集工作;4、首日问卷的回收、审核与指导;资料整理:1、进行编码;2、将完成编码的问卷资料输入电脑,并进行逻辑检查和幅度检查;资料分析:1、描述单变量的集中和离中趋势;2、发现双变量间关联状况;3、探索多变量间的关系;4、如果研究是随机抽样调查,可以估计这些指标的总体参数值;定性研究过程:1、准备工作:确定研究对象、确定分析单元、选择研究方法(观察和访问);2、资料收集和分析:深入现场调查;报告撰写原则:1、标题、内容呼应,体现出良好的内容效度;2、注意资料的逻辑性和完整性;3、观点与资料密切配合,论证有理有据;4、注意定量和定性资料的结合;5、语言朴实流畅,体现学术研究或者实务研究的朴素文风;报告结构:1、标题(单标题、双标题);2、研究问题、目标和意义;3、文献回顾;4、研究方法;5、研究发现;6、讨论和建议;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1、行政性督导内容:(1)社会工作者的招募和选择;(2)安置和引导工作人员;(3)工作计划与分配;(4)工作授权、协调与沟通;(5)工作监督、总结和评估;(6)督导者扮演多种角色:缓冲器角色;倡导者角色;机构变迁推动者;2、教育性督导内容:(1)教导有关“服务对象群”的特殊知识;(2)教导“社会服务机构”的知识;(3)教导有关“社会问题”的知识;(4)教导有关“工作过程”的知识;(5)教导有关“工作者本身”的知识;(6)提供专业性“建议和咨询”3、支持性督导内容:社会工作者的压力:服务对象、工作压力、行政压力、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认识的压力;(1)协助被督导者适应和处理工作中带来的挫折、不满、失望、焦虑等情绪;(2)给予关怀和支持,使工作者在工作中有安全感,并愿意尝试新工作;(3)协助被督导者发现工作成效,并能自我欣赏;(4)给予被督导者从事专业的满足感和价值感,促进其对专业的认同;第九章、\t"/shequ/2015/0520/_blank"社会政策与法规(一)\t"/shequ/2015/0520/_blank"社会政策及其目标与功能19世纪80年代后期,\t"/shequ/2015/0520/_blank"德国制定实施了大量的社会保险法案,标志着政府大规模介入社会福利领域的开始。社会政策的概念起源于欧洲。社会政策:指政府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达到某种社会性的目标而采取的社会性行动的总和。社会政策的特征:1、社会性的目标2、社会性的价值3、基本需要原则4、福利性的原则5、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6、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社会政策有别于经济政策的最大特点之一)社会政策最基本的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基本需要,其次是解决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和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向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为其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确立明确的目标是发展社会政策的重要基础和首要任务之一。社会政策的目标:1、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提高社会生活质量2、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3、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与社会进步社会政策的功能:1、社会功能(1收入再分配功能2\t"/shequ/2015/0520/_blank"社会投资和社会建设功能3\t"/shequ/2015/0520/_blank"社会控制功能)2、经济功能(1\t"/shequ/2015/0520/_blank"人力资源投资供能2调解经济运行功能3激励劳动积极性功能)3、政治功能(1社会管理功能2调节各群体利益矛盾功能3增强执政党基础和维护\t"/shequ/2015/0520/_blank"政治稳定的功能)(二)\t"/shequ/2015/0520/_blank"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作用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关系:1、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系(1现代社会政策和专业社会工作都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都是对工业化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所作出的反应,其起源具有相同的背景2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尽管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按照不同的方式运行,但却有着相似的目标。社会政策以国家干预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工作则以民间行动的方式去达到类似的目的3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渐行渐近)2、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在当代社会中的关系(有共同目标、共同原则,以不同方式进行,但密切关联的两个行动体系。1差异和分工体现在:具体行动内容和方式不同:社会政策是由政府调动资源,社会工作是由基层的专业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2相同性和关联性表现在:A有共同的目标B有共同的原则C两者同属于一个国家的HYPERLINK"/cse/sea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 2024全新服务员工作时长与休息休假合同范本下载3篇
- 2024年版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合同书
- 2024年环保责任:无卤物料环保承诺协议书3篇
- 眉山药科职业学院《python与数据处理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数字音视频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异地离婚手续下载及婚姻法律咨询与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版水电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版B版
- 2024年智慧医疗信息化软件委托开发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南通货运从业资格证网上考试答案
- 波形护栏安装施工合同
- 七年级上册历史-七上历史 期中复习【课件】
- 瑜伽合同范本
- 魔术表演娱乐行业研究报告
- 2024风电光伏组合箱变技术规范
- JT∕T 795-2023 事故汽车修复技术规范
- 幼儿园健康领域《脸上的表情》课件
- 二年级乘除法口算题计算练习大全2000题(可直接打印)
- 格兰气吸精量播种机
- 2024年马原试题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天津在津居住情况承诺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