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6PAGE66甘肃农民收入问题研究农业稳,天下安,而农民的收入能否与社会经济同步快速增长是“稳”的关键。农民收入增长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只有农民的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农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农业才能进一步发展,农村才能长治久安。所以,促进农民增收,不仅是我国经济实现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全面建设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明确提出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甘肃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乡村人口约众多,占到了全省人口的8060.81%以上,农民增收问题已经成为全省甘肃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旨在提高农民收入,历来是政府关注的重点。伴随着农民收入增长的阶段性变化,农民收入问题的性质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农民收入问题已不仅是单纯的“三农"问题,更是一个和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联系、甚至和国际经济变化的大环境相联系的问题。通过研究而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动,分析与全国农民收入的差距,查找制约甘肃农民增收的因素,促进“三农”发展,能够很好地反映农民收入问题的性质变化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甘肃农民收入现状和主要问题(一)收入现状1、甘肃农民收入增长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民名义收入增长较快。按当年价格计算,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100.93元增长到2012年4506.66元,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35年间累计增长了44.65倍,超越千元大关的时间越来越短。,在35年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长速度以二位数增长的有17年,其中有5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978-2012)单位:元、%年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
(上年为100)年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
(上年为100)名义增幅实际增幅名义增幅实际增幅1978年100.931979年111.5710.549.451996年1100.5925.0213.961980年153.4137.5033.891997年12109.946.841981年158.633.402.681998年1393.0515.1316.411982年174.169.798.601999年1412.981.433.291983年213.0622.3421.852000年1428.671.111.011984年221.053.752.222001年1508.615.600.091985年25716.268.562002年1590.285.414.471986年282.8910.073.842003年16735.203.751987年302.827.050.512004年1852.2110.716.151988年345.1413.98-1.752005年1979.886.893.781989年375.818.89-7.412006年2134.057.796.301990年430.9914.689.532007年2328.929.132.661991年446.423.58-0.882008年2723.816.967.891992年489.479.643.052009年2980.109.417.051993年550.8312.54-2.822010年3424.6514.9210.921994年723.7331.396.392011年3909.3714.158.001995年880.3421.641.112012年4506.6615.2811.81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民收入水平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提升,农民名义收入增长较快,人均纯收入跨越“千元”大关的时间从18年减少到2年越来越短。按当年价格计算,全省农村居民收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100.93元增长到2012年4506.66元,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35年间累计增长了44.65倍,1996年超过1000元,用了18年;2006年超过2000元,用了10年;2010年超过3000元,用了4年;2012年超过了4000元,只用了2年。35年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长速度以二位数增长的有17年,其中有5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978-2012)单位:元、%年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
(上年为100)年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
(上年为100)名义增幅实际增幅名义增幅实际增幅1978年100.931979年111.5710.549.451996年1100.5925.0213.961980年153.4137.5033.891997年12109.946.841981年158.633.402.681998年1393.0515.1316.411982年174.169.798.601999年1412.981.433.291983年213.0622.3421.852000年1428.671.111.011984年221.053.752.222001年1508.615.600.091985年25716.268.562002年1590.285.414.471986年282.8910.073.842003年16735.203.751987年302.827.050.512004年1852.2110.716.151988年345.1413.98-1.752005年1979.886.893.781989年375.818.89-7.412006年2134.057.796.301990年430.9914.689.532007年2328.929.132.661991年446.423.58-0.882008年2723.816.967.891992年489.479.643.052009年2980.0999.417.051993年550.8312.54-2.822010年3424.65314.9210.921994年723.7331.396.392011年3909.36914.158.001995年880.3421.641.112012年4506.66415.2811.81虽然甘肃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是,如果扣除通货膨胀,农民收入增长并非直线上升,期间有跳跃、跌落、缓慢增长和徘徊。以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轨迹来分析,可以把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民收入增长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虽然甘肃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是,如果扣除通货膨胀,农民收入增长并非直线上升,期间有跳跃、跌落、缓慢增长和徘徊。以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轨迹来分析(表一),可以把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民收入增长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1978-1984年为高速增长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00.93元增长到221.05元,年均增长13.9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平年均增长12.57%。这一时期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得益于农村经济改革取得的重很大的进展和突破,粮油棉等大宗商品的收购价格放开,随市场进行联动,各种市场的建立使商品流通从“小流通”走向“大流通”,为商品交换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2)1985-1993年为停滞增长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57元增长到550.83元,年均增长1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平均年均增长0.4%。主要原因是由在于在这一阶段受发生了通货膨胀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在扣除物价影响因素之后实际上涨幅度并不大,个别年份的实际涨幅甚至呈现出现出负数。在此期间政府首次提出了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收入多元化。(3)1994-1998年为恢复性增长阶段自1994年起农民收入增长步出低谷,开始回升,由1994年的723.73元提高到1998年的1393.05元,年均增长17.7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平均年均增长11.44%。由于前一阶段受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影响,通胀问题得到有效抑制,各项经济政策开始显现出相应的效应,国民经济在这一阶段整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并由此带动了农民实际收入的提高。(4)1999-2007年为缓慢增长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412.98元增长到2328.92元,年均增长6.4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平均年均增长3.51%。这一阶段
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是农民收入增幅不高的主要原因。(5)2008-至今为回稳增长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723.8元增长到4506.66元,年均增长13.41%,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平均年均增长9.43%。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甘肃粮食产量连创新高有得的,加之支撑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在再加上各项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民收入回稳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表一)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变动图(1978-2012)2、甘肃农民收入增长结构分析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构成(1978-2012)单位:元年份纯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1978年100.9373.1620.457.3216.9176.71979年111.5776.0225.839.7220.581.351980年153.4193.0640.3320.0235.597.891981年158.6382.353.4422.8939.1496.61982年174.1691.3660.7822.0239.15112.991983年213.0629.51157.8625.69142.4944.881984年221.0535.41162.5223.12153.8244.111985年25741.71195.3719.92165.2371.851986年282.8953.69211.1518.05174.6290.221987年302.8257.63225.3619.83186.2496.751988年345.1468.37249.1927.58223.6693.91989年375.8178.28278.3219.21227.97128.631990年430.9980.94329.7520.3297.33113.361991年446.4278.57350.1717.68298.93129.811992年489.4781.45368.6239.4318.69131.381993年550.8373.98452.1824.67390.63135.531994年723.7381.42591.8750.44500.49172.81995年880.3491.64734.0354.67626.18199.491996年1100.59146.82890.2763.5800.52236.571997年1210194.93948.5266.55780.6362.851998年1393.05235.871085.4271.76899.59421.71999年1412.98298.621033.8580.51837.41495.062000年1428.67355.031011.7861.86763.75603.062001年1508.61405.991016.0286.6791631.012002年1590.28447.411056.8786815.25689.032003年1673488.71108.575.8865.97731.232004年1852.21527.581228.9395.7994.76761.752005年1979.88586.711263.42129.751080.21769.922006年2134.05637.371291.85204.831073.03856.192007年2328.92716.431426.86185.631219.65923.642008年2723.8867.981543.24312.581321.841089.382009年2980.10994.941583.23401.9331347.2041230.9622010年3424.651199.451855.99369.21221585.7971469.6432011年3909.371561.971866.77480.63641563.8151864.9182012年4506.661787.722114.75604.19781792.472109.996注:“农业收入”是指家庭经营收入中来源于一产的;“农收入”是指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农业纯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后剩余的部分.农民收入结构是指农民收入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农民收入有根据来源可以分为三部分: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按来源渠道可分为农业收入(“农业收入”是指家庭经营收入中来源于一产的收入);、“非农收入”是指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农业纯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后剩余的部分、)非农收入(指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农业纯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后剩余的部分)、和财产性收入和及转移性收入三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民收入结构在收入增长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二个变化:(1)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仍然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其所占比重和对收入的贡献发生较大变化。甘肃省收入构成及贡献份额(一)单位:%年份收入构成贡献份额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1978年72.4920.267.251979年68.1423.158.7126.8850.5622.561980年60.6626.2913.0540.7334.6624.621981年51.8833.6914.43-206.13251.1554.981982年52.4634.9012.6458.3447.26-5.601983年13.8574.0912.06-159.00249.569.431984年16.0273.5210.4673.8458.32-32.171985年16.2376.027.7517.5291.38-8.901986年18.9874.646.3846.2760.95-7.221987年19.0374.426.5519.7771.308.931988年19.8172.207.9925.3856.3118.311989年20.8374.065.1132.3194.98-27.291990年18.7876.514.714.8293.201.981991年17.6078.443.96-15.36132.34-16.981992年16.6475.318.056.6942.8650.451993年13.4382.094.48-12.17136.18-24.011994年11.2581.786.974.3080.7914.901995年10.4183.386.216.5390.772.701996年13.3480.895.7725.0570.944.011997年16.1178.395.5043.9753.242.791998年16.9377.925.1522.3774.792.851999年21.1373.175.70314.85-258.7643.902000年24.8570.824.33359.53-140.66-118.872001年26.9167.355.7463.755.3030.952002年28.1366.465.4150.7250.02-0.732003年29.2166.264.5349.9262.42-12.332004年28.4866.355.1721.7067.2011.102005年29.6363.816.5546.3127.0126.672006年29.8760.549.6032.8618.4448.702007年30.7661.277.9740.5769.28-9.852008年31.8756.6611.4838.3829.4732.152009年33.3953.1313.4949.5415.6034.862010年35.0254.1910.7846.0061.36-7.362011年39.9547.7512.2974.792.2222.992012年39.6746.9213.4137.8041.5220.69注:1978-1982年工资性收入基本来自社队工分收入从上表二中上表可以看出,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二都者相加在农民收入中的所占比重在1978年为927.75%,到处2012年这一比例仍然高达86.59%,。几乎没有发生显著性这化,但是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则发生了较大变化。工资性收入在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由1983年的13.85%增加提高到2012年39.67%,增加提高了25.82个百分点,每平均每年均上升超过一个0.89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收入则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降低,1983年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收入的比重为74.09%,到2012年这一比重减少到46.92%,共减少下降27.17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94个百分点。受一系列惠农政策,特别是补贴和减免政策的影响,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近年来也稳步增长,从由2000年占纯收入的比重的4.33%,上升到2012年的13.41%,上升9.08个百分点这主要是2004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特别是补贴和减免政策,农民受益较大。与农民收入构成所发生的变化相比,农民收入来源对增长的贡献的变化则是要根本性的。一是在农民收入的来源中,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对增长的贡献呈现较大的波动,其对收入的贡献有时为正、有时为负,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1981年、1992年、2006年三年间对收入的贡献份额高达一半左右,而2000年对收入的贡献份额出现了负拉动,份额高达-118.87%。二是在1981年、1992年、2006年三年对收入的贡献份额高达一半左右,而2000年对收入的贡献份额出现了负拉动,份额高达-118.87%,自2005年后除个别年份外都在20%以上。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贡献却发生了“稳定的”和“实质的”变化。工资性收入在1985年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份额还只有17.52%,到1999年则超过了100%,达到了314.85%,在1999-2002年期间贡献份额多在50%以上。家庭经营收入对收入的贡献从总体来看是呈持续下降趋势的,1984年农民收入增长的3/4仍是由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来支撑的,随后便呈现出迅速下降的趋势,到2001年,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贡献已不到1/10,而在1999年、2000年家庭经营收入已经无法为农民收入增加任何贡献,甚至出现了负值。。工资性收入在1985年时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份额还只有17.52%,但这一数字呈现出迅速增加的趋势,到1999年则超过了100%,达到了314.85%,在1999-2002年期间贡献份额都在50%以上,2004年后虽然较以上年有所降低,但是对收入增长贡献的份额都在40%左右。而家庭经营收入对收入的贡献出现了大幅度的波动,但是从总体来看还是呈下降趋势,1984年农民收入增长的3/4仍然可以由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来解释。但是这一数据自1984年后呈现迅速下下降的的趋势,到2001年,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贡献已不到1/10,而在1991年、1993、1999、2000年家庭经营收入已经无法为农民收入增加任何贡献,甚至出现了负值.。((表二)甘肃农民收入贡献趋势(1978-2012)(2)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甘肃省收入构成及贡献份额(二)单位:%年份收入构成贡献份额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1978年16.7575.997.251979年18.3772.918.7133.7443.7022.561980年23.1463.8113.0535.8539.5324.621981年24.6760.9014.4369.73-24.7154.981982年22.4864.8812.640.06105.54-5.601983年66.8821.0612.06265.66-175.099.431984年69.5919.9510.46141.80-9.64-32.171985年64.2927.967.7531.7477.16-8.901986年61.7331.896.3836.2770.95-7.221987年61.5031.956.5558.3032.768.931988年64.8027.217.9988.42-6.7318.311989年60.6634.235.1114.05113.24-27.291990年68.9926.304.71125.70-27.671.981991年66.9629.083.9610.37106.61-16.981992年65.1126.848.0545.903.6550.451993年70.9224.604.48117.246.76-24.011994年69.1523.886.9763.5421.5614.901995年71.1322.666.2180.2617.042.701996年72.7421.495.7779.1616.844.011997年64.5129.995.50-18.21115.422.791998年64.5830.275.1565.0032.152.851999年59.2735.045.70-311.99368.0943.902000年53.4642.214.33-469.47688.34-118.872001年52.4341.835.7434.0934.9630.952002年51.2643.335.4129.6971.04-0.732003年51.7643.714.5361.3251.02-12.332004年53.7141.135.1771.8717.0311.102005年54.5638.896.5566.936.4026.672006年50.2840.129.60-4.6655.9648.702007年52.3739.667.9775.2434.61-9.852008年48.5339.9911.4825.8841.9732.152009年45.2141.3113.499.9055.2434.862010年46.3142.9110.7853.6753.69-7.362011年40.0047.7012.29-4.5481.5522.992012年39.7746.8213.4138.2841.0320.69从上上表三表可以看出,农业纯收入和非农业纯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二都相加者在农民收入的比重在在1978年为92.75%,到2012年这一比例仍然高达86.59%,几乎没有发生什么显著性变化,但是二者在农民纯收入的比重则发生了较大变化,农业纯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呈在性逐渐下降趋势:1984家年农业纯收入在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69.59%,到2012年这一比重减少下降到39.77%,共减少下降29.82个百分点。非农业收入则在占纯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由1984年的19.95%增加到2012年的46.82%,增加了26.87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近一个1个百分点;农业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由1984年的69.59%,下降到2012年的39.77%,下降29.82个百分点,。农业收入减少下降的幅度基本上等于非农收入增长的幅度。(表三)甘肃农民收入构成趋势(1978-2012)3、甘肃农民收入区域分析2012年各市州收入构成比重单位:%地名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兰州市53.3嘉峪关市54.7金昌市30.5白银市39.448.10.312.3天水市48.6武威市28.962.82.36酒泉市21.4张掖市28.6定西市36.749.81.911.6陇南市47.5402.210.4平凉市12.8庆阳市10.4临夏州37.848212.3甘南州29.653.91.614.9我省农民收入结构变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区域间除总体收入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外,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差异更大,而且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上。家庭经营收入比重在50%以上的有河西四市(除嘉峪关外)和甘南州五个市州,这些市州的农民收入仍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农业经济水平占比较高,城市化水平及二三产业发展不足,对农村经济的带动能力不强,没有带动更多农村人口就业),人均经营耕地为9.37亩,远远高于全省7.59亩的平均水平,工资性收入比重在收入中所占较低,也反映出这些市州具有较强的农业发展能力和潜力要比其他市州强,人。均经营耕地为9.37亩,远远高于全省7.59亩的平均水平,工资性收入比重在收入中所占较低。工资性收入比重在50%以上的县市为兰州市和嘉峪关市,这二个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排在全省前列,城市化水平也比较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的能力就越较强,从而使二市的农民正在脱离传统意义上的农民逐渐向市民转变,其工资性收入已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表四)2012年各市州收入构成比重单位:%地名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兰州市53.3嘉峪关市54.7金昌市30.5白银市39.448.10.312.3天水市48.6武威市28.962.82.36酒泉市21.4张掖市28.6定西市36.749.81.911.6陇南市47.5402.210.4平凉市12.8庆阳市10.4临夏州37.848212.3甘南州29.653.91.614.9(二)甘肃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问题1、收入增长速度(1)甘肃农民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多数年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名义收入差距越拉越大。1978年全国和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与全国的比较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值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差距越拉越大,由1978年的32.67元扩大到了2012年的3410.34元,;占全国收入的比重从1978年的75.55%下滑到2012年的51.24%.%。改革开放34年来我省与全国的差距拉大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4.65%,远远高于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82%的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排位一直靠后,最好的一年为仅在1998处于全国排在28位外(,只高于云南、西藏、贵州)三省,其余年份均在倒数三位徘徊,其余年份一直在29、30、31名倒数前三名之内徘徊,自2007年开始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就一直处于全国末位。1978年全国和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1978-2012年期间,甘肃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增幅多数年份均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在1981年、1984年、2007年差距高达11.25、9.45、6.83个百分点。1978-2012年34年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超过全国实际增幅的只有11年.。(表五)1978年全国和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2)甘肃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西部同类省份贵州、西藏、青海、宁夏四省同处于西部内陆地区,同属于经济不发达省份,四省在经济上各展其长,形成了各自的相对优势,在农民收入方面也创造了各自的特色和经验。与这些省份相比,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无论在绝对值还是增长速度上都趋于落后。(表六)西部五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在全国的位次单位:元西部五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在全国的位次单位:元年份贵州位次西藏位次甘肃位次青海位次宁夏位次19951086.62587831880.83301029.82710372620001374.2301331311428.7291490.5261724.32420051877312077.9271979.9302165.1262508.92320103471.9304138.7263424.7313862.7294674.92320114154.4304904.3273909.4314608.5295442.2242012475330571927450731536429618024第一,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位次下降。从五省农民收入的位次来看1995-2012年期间,五省的位次基本上都市发生了变化,除西藏和宁夏二省两省外名次都有所下降,甘肃和贵州交换了位置下降到末位。第二、,甘肃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慢,与其他四省的差距日益扩大。2012年甘肃、贵州、西藏、青海、宁夏五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1分别为4506.7元、4753元、5719元、5364元和6180元,比上年增长15.28%、14.41%、16.61%、16.39%和13.56%,1995年-2012年,甘肃、贵州、西藏、青海、宁夏五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速分别是为10.08%、9.07%、11.65%、10.19%和11.07%,我省的年均增速仅高于贵州,;可见甘肃的增长速度在西部五省中除只略高于贵州外是最慢的,西藏和宁夏则是发展较较快。若以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0,则西部五省之比从1995年的100.00、123.43、99.73、116.98、117.80转变为2012的100.00、105.47、126.90、119.02、137.13,甘肃与西藏和宁夏的差距越来越大。,与贵州的的差距则在逐渐缩小。西部五省以甘肃为100人均均纯收入拆线图 2、收入增长方式(1)地区农村农民收入地区差距扩大2000年、2012年甘肃分片收入情况单位:元年份河西地区陇东地区陇南地区民族地区2000年24671294101010512012年2012年73405570399942173519327632752971注:河西地区(酒泉市、嘉峪关市、金昌市、武威市、张掖市)、陇东地区(定西市、平凉市、庆阳市)、陇南地区(天水市、陇南市)、民族地区(临夏州、甘南州)第一,地区间农民收入水平差距扩。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区域之间农民收入的差距,尤其是河西地区与其他区域的农民收入差异比较显著。2000年河西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67,而陇东地区(定西、平凉、庆阳)为1294元、陇南地区(天水、陇南)1009元、民族地区(临县夏、甘南)为1051元,河西地区农民收入分别是陇东地区、陇南地区、民族地区的1.91倍、2.44倍、2.35倍;纯收入之比(以河西为1)由2000年的1:0.52:0.41:0.43转变为2012年的1:0.54:0.48:0.45;到2012年陇东地区农民收入有较林小幅度的增长,与河西地区的差距不断有所缩小,河西地区、陇东地区、陇南地区、民族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但是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纯收入之比(以河西为1)由2000年的1:0.52:0.41:0.43转变为2012但年河西地区与民族地区与河西地区的农民绝对收入差距仍高达4065元。另外,从各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省比较来看,2000年和2012年,河西农民收入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陇东地区、陇南地区、民族地区均低于全省水平。2012年的1:0.76:0.59:0.53,2012年河西地区与民族地区的农民绝对收入差距仍高达2599元。另外,从各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省比较来看,2000年和2012年,河西农民收入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陇东地区、陇南地区、民族地区均低于全省水平。甘肃2012年分市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分组图(2)城乡居民收入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居民收入上升很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由1978年的407.53元和100.93元上升到2012年的17156.89元和4506.66元、,分别增长42.1倍和44.65倍。在城乡民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上收入差距也发生较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其发展具有,主要分以下几四个阶段性。第一,改革开放到80年代后期,城乡增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在些这期间,城乡人均绝对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306.6元波动到1988年的633.78元,城乡收入比逐年下降,由1978年的4.04下降到1988年的2.84.。第二,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城乡居民收入快速上升,城乡差距迅速不断拉大。在些这期间城乡收入比由1988年的2.84扩大到1994年的3.67.。第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期,城乡收入缓慢增长,城乡差距在波动中逐步扩大。在些这期间城乡收入比由1995年的3.58扩大到2007年的4.3,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2005-2007三年间收入比都在4以上。.第四,2008年以来,城乡收入快速增长,城乡差距缓慢下降。在些这期间城乡收入比由2008年的4.03缩小到2012年的3.81.。甘肃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化情况(1978-2012)年份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可支配收入收入比年份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可支配收入收入比1978年100.93407.534.041996年1100.593353.943.051979年111.57418.073.751997年12103592.432.971980年153.41403.442.631998年1393.054009.612.881981年158.63447.732.821999年1412.984475.233.171982年174.16473.522.722000年1428.674916.253.441983年213.06490.522.302001年1508.615382.913.571984年221.05571.892.592002年1590.286151.423.871985年257640.772.492003年16736657.243.981986年282.89776.762.752004年1852.217376.743.981987年302.82870.522.872005年1979.888086.824.081988年345.14978.922.842006年2134.058920.594.181989年375.811132.73.012007年2328.9210012.344.301990年430.991196.722.782008年2723.810969.414.031991年446.421368.83.072009年2980.1011929.784.001992年489.471707.783.492010年3424.6513188.553.851993年550.832002.563.642011年3909.3714988.683.831994年723.732658.133.672012年4506.6617156.893.811995年880.343152.523.58与全国相比,甘肃的城乡收入比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甘肃的城乡收入差距要比全国平均水平大,差距基本保持在0.7左右。甘肃与全国城乡收入比及差距(1978-2012)(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年份全国城乡收入比甘肃城乡收入比与全国差距年份全国城乡收入比甘肃城乡收入比与全国差距1978年2.574.041.471996年2.513.050.541979年2.533.751.221997年2.472.970.501980年2.502.630.131998年2.512.880.371981年2.242.820.581999年2.653.170.521982年1.982.720.742000年2.793.440.651983年1.822.30.482001年2.903.570.671984年1.832.590.762002年3.113.870.761985年1.862.490.632003年3.233.980.751986年2.132.750.622004年3.213.980.771987年2.172.870.702005年3.224.080.861988年2.172.840.672006年3.284.180.901989年2.283.010.732007年3.334.30.971990年2.202.780.582008年3.314.030.721991年2.403.070.672009年3.3340.671992年2.583.490.912010年3.233.850.621993年2.803.640.842011年3.133.830.701994年2.863.670.812012年3.103.810.711995年2.713.580.87二、影响甘肃农民收入增长因素分析(一)内部制约因素1、农业的弱质性农业本身就是弱质产业,受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结合甘肃的具体情况则农业的弱质性在这里体现的更为突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到自然因素影响。从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上来讲,甘肃地处我国中部黄土高原区,自然气候条件恶劣,水资源短缺,导致农业的弱质性特别的明显。从而造成农民农业收入呈现增长弱势,而农业收入往往占到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的80%以上,而家庭经营收入又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主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一系列的循环因果关系得出的结论就是农业收入增长滞缓最终导致甘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二是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和国内通胀的影响,近几年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持续走高,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成本提高,而农民作为农产品流通的第一环节,只能得到很微薄的农产品销售收入。这就形成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极大地打击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影响到作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的家庭经营收入,最终直接影响等到农民纯收入的增长。2、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目前,甘肃省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十分薄弱,与现代化农业发展不相匹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落后。截止2012年,甘肃省耕地总面积为5296.37万亩,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为1695.95万亩,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2%。其中机电灌溉面积不到15%。其中很多灌溉设备老化,已经难以发挥效用。全省共有大中小型水库313座,其中大型水库8座中有6座是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中型水库38座中有60%以上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其余的小型水库中有80%以上是建于上世纪60到70年代。到目前为止,共有83座水库已经被列入中央病险水库名单中。二是农村道路交通运输条件较差。甘肃又是个多山的省份,地形复杂,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使得甘肃公路事业,尤其是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缓慢,一直是甘肃省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导致甘肃农村长期落后的局面、农产品长期滞销的无奈、,农村资源长期得不到开发利用、,严重制约着甘肃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3、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服务组织体系不完善农产品从田间到老百姓餐桌这一过程中,生产环节利润仅仅占到总利润的五分之一。农业产业化的相关理论认为,农产品的初级产品直接用于销售,它的价值是很低的,而通过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产品价值,从而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的整体效益,使农产品实现增值,而且对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村就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甘肃省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并不多,并且大多数企业的深加工能力有限,水平也不高,农产品附加值低。,与农产品生产相比,农产品加工这一环节显得十分薄弱,农产品加工增值与发达省份、甚至是一些邻近省份相比差距较大。。农产品从田间到老百姓餐桌这一全过程中,生产环节利润仅仅占到总利润的五分之一。由此可见,目前甘肃农业产业化和现状严重制约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4、农业生产服务组织体系不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使这些组织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目前,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着不少问题:(1)有些地区不顾区域客观存在的的经济条件差异,存在“一刀切”倾向。一些地方不顾客观事实,盲目追求“模式”、“标准”。一方面对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不恰当的干预,另一方面以行政需求代替经济需求,在组织形式上要求整齐划一。(2)有些地区不从农民和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出发,形式主义多,实际内容少,、效果差。一些地方热衷于建班子、挂牌子、修房子,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实际活动少,效果差。(3)一些垄断性的企业公司压低收购价,抬高销售价,损害了农民利益。产生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政策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不分。一方面,大量的支农补农资金投入到这些企业中,建立了庞大的队伍,却没有承担起应该承担的任务;别一方面“企业化经营”、“放活经营”的扭曲和部门利益的膨胀,一手行政干预,一手收费,与农民争利,得不到农户支持。(4)市场化的“公司+农户”,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也不健全,公司与农户之间不能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以产品回收来说,在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格之时,农户不愿将产品出售给公司,选择将产品在市场出售,对公司利益造成损害;在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价格时,公司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收或者对产品十分挑剔。5、农产品营销观念和理念落后农民虽然在生产方面努力去适应市场的需求,但在销售方面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去甚远,不能关键在于他们还不能走出去,主动选择最有利的销售市场去销售,而是被动地等待市场的选择。农民自己的经销组织较少,致使营销手段比较落后,品牌意识不强,供求信息不对称,增加了农产品的运销成本,使市场销售价格偏高,导致农业增产不增收。目前,农民自己的经销组织较少,不仅会失去大量的商业利润,同时也增加了农产品的运销成本,使市场销售价格偏高。就农产品的营销手段而言,目前是比较落后的。首先是广告宣传力度与广度不够。其次,农民还不注重用商标保护产品,树立良好的商品形象。大多数地区农产品产销之间联系松散,农民凭感觉生产,产品凭运气交易,而且初级交易仍以田间地头等场外交易为主,使农民失去了掌握外界信息的机会,这样生产就很难适应需求的变化,农产品面临严峻的市场问题,也就必然导致农业增产不增收;与此同时,农产品市场中发会发生求而不得、有钱无处买的尴尬局面,不仅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制约着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农产品产品处理不到位,也严重影响农产品的销售。一是农产品的分级、包装等条件十分落后。二是流通辅助设施建设落后。主要表现为,储藏条件差、能力低。64、农民农村劳动力方面农民文化素质不高(1)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目前,虽然甘肃省农民文化素质比建国初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体上受教育水平还处于中下等状态。农村劳动力文化状况大体上呈现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以2012年为例,甘肃全省拥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人口总数的46.67%,全省仍有9.01%的农村劳动力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具有大中专学历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不到3%。由于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很少,多数人只能从事收入很低的脏活、累活和险活,能够从事高级技术管理工作的农村劳动力几乎没有缺乏。这一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问题。(2)农村富于富余劳动力转移程度率低随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地的减少,产生了一大批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甘肃作为一个中部省份也不例外,但全省大中城市的发展速度还比较慢,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都很有限,各项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经济竞争力的发展较其他发达省份还比较低,再加上当地城市居民的生存就业压力已经很大,难以容纳从农村释放出来的全部剩余劳动力,从而导致甘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受限,总体转移程度较低。从甘肃省农村劳动力按行业划分的情况来看,甘肃省农村劳动力总人口在不断的攀升,但随着农地的不断减少以及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行业需要的劳动力却在逐年减少,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负担。以甘肃的省会城市太原为例,2009年太原全市农业人口10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农村劳动力5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0%,全市人均耕地0.58亩,按全国通用标准人均耕地4亩计算,全市第一产业只需劳动力20万左右,尚有占总劳动力62%的富余劳动力有待转移。然而太原市实际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为15万人,占富裕劳动力总量比例不足50%。其中稳定转移的劳动力为6万,仅占40%;其余剩余劳动力属于不稳定和转移就业不充分的状态。由此可见,甘肃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程度较低直接影响到甘肃农民总收入和人均纯收入的增长。7、实证分析利用甘肃1995-2012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Y),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X1简称收购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X2简称生资指数),成灾率(X3),农作物播种面积(X4),化肥使用量(X5),家庭经营费用支出(X6),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X7简称平均受教育年限)7个指标,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各要素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分析步骤如下: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表年份农民人均纯收入农资指数(以1978年为100)收购指数(以1978年为100)成灾率总播种面积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平均受教育年限1995880.34391.1464.180.775659.94179.50423.305.8019961100.59432.9499.373.285645.55200.82489.866.0019971210439488.479.325636.81206.37427.196.1719981393.05422.7461.571.965651.72214.06392.156.3619991412.98405433.374.455712.84218.08359.386.5520001428.67420.8426.878.485610.27217.10402.256.6620011508.61414.9420.474.945533.35226.47425.156.7720021590.28416.5411.371.895474.90232.03446.676.9120031673424425.169.185431.38238.61534.277.0120041852.21455.4480.669.695503.34251.01611.857.1420051979.88496.4495.365.035589.02262.92790.737.2720062134.05518.2508.474.655615.03263.95848.957.3520072328.92555566.472.455752.03273.74884.457.4420082723.8636.6645.775.525802.92280.841096.687.5220092980.0993630.2647.075.525907.96289.881164.547.6220103424.6527640.9736.375.185992.77292.911192.367.7720113909.3695689.6831.372.876104.16308.391625.937.8920124506.664725.5884.572.456182.07317.751849.588.04(1)计算各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2)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3)计算出直接通经系数(4)计算间接通经系数最后分析出的数据如下表:相关系数、直接通经系数、间接通经系数及决策系数表自变量与Y的相关系数(riy)直接通经系数(biy)间接通经系数合计决策系数(R2(i))X10.88470.44520.43950.5895X20.9665-0.02490.9914-0.0488X3-0.28420.0218-0.3060-0.0129X40.62120.09430.52690.1083X50.94960.65480.29480.8148X60.97580.00160.97420.0031X70.8119-0.05970.8716-0.1005可以看出各因素对农民收入的直接通经b5y>b1y>b4y>b3y>b6y>b2y>b7y,从与Y的相关性来看,r6y>r2y>r5y>r1y>r7y>r4y>r3y,另外b1y、b4y、b5y、b6y与r1y、r4y、r5y、r6y符号一致,说明这四项指标对农业民收入的直接效应是正的,通过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扩大农作物播种面积、加大化肥使用量和加大农民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可直接提高农民收入,但农民家庭经营费用支出这一指标的直接通经系数虽与简单相关系数符号一致,直接通经系数却很小,接近于0,说明其直接效应不明显。而b2y、b7y与r2y、r7y符号相反,并且差异很大,说明这二个指标对农民收入的直接效应是负的,正向效果是通过其他因素间接作用形成的。B3y与r3y符号也相反,说明成灾率对农民收入的直接效应是正的,负向效果是通过其他因素间接形成的。通过计算各指标的决策系数,并对决策系数按大小排序,可进一步了解各影响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决策系数公式:R2(i)=2riybiy-b2iy,从计算结果来看,可以进行如下排序:R2(5)>R2(1)>R2(4)>R2(6)>R2(3)>R2(2)>R2(7),说明对农民收入起正向作用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化肥使用量、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扩大农作物播种面积,而增加农民家庭经营费用支出虽然也能增加农民收入,但效果不如前三个指标明显。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成灾率虽对农民收入起制约作用,但其制约作用远远小于农民平均肥教育年限。(二)外部制约因素1、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1)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非农产业部门为农民提供的非农就业机会;(2)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及价格水平;(3)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农业从城市非农产业部门获取各类现代农业生产资料的可能及其价格水平;(4)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政府所能获得的财政收入规模,从而决定着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能力。从甘肃省情况看,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GDP)完成565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0.5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3.8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7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600.09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6.02%,与全国水平持平,远远低于南方省份;第三产业增加值2269.61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0.1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42个百分点;人均GDP为2197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442元。总体看,甘肃工业化水平在西北五省中处于末位。从城镇化水平来看,从城市化水平看,2012年,甘肃全省2577.55万人口中,城镇人口998.80万人,城镇化率仅为38.7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82个百分点。从城镇体系及空间结构看,甘肃的工业和城市主要集中沿黄地区和河西地区,全省除兰州市、天水市城镇人口超过100万以外,其他城市人口规模少有超过80万人的,大部分城镇尚未对周边地区形成强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难以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2、小城镇发展缓慢和中小企业的低位运行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城镇化进程不快,一是小城镇特别是中心小城镇规模偏小,人口不够集中,难以形成集聚效应;二是小城镇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随着全国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各种经济主体进入市场,中小企业原有的体制灵活的优势逐步弱仡化消失,各种金融政策不完善,税赋过高等,导致部分已经从单纯农业转入中小企业的劳动力出现逆向流动中小企业发展困难。同时,受经济结构的调整影响,农民在城市择业范围缩小,各种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民外嫩出打工收入不容乐观。(三)制度制约因素1、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消除。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指导方针,在这一大环境背景下,就需要将“农业剩余”转移到工业上来,为工业的发展和建设服务,即“农业支持工业”。这就形成了此后长达几十年的“剪刀差”制度,源源不断的将农业剩余转移到工业中,逐步不断地拉大了城乡经济差距。而1958年我国实行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更是人为地将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进行了区分和分割,标志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根据相关资料分析,从1950年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通过“剪刀差”制度,政府获得了5100亿元的收入,提取农业剩余净额达4500亿元,平均每年流出农业部门的资金净额达155亿元。在改革初期,这一制度也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形成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长期人为分隔开来,导致了决策向城市倾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和产业政策一边倒。这些措施阻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抑制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将广大农民限制在农村,缩小了他们增收的范围。农产品价格偏低,而工业品价格增速涨幅一直高于农产品,导致我国农业的发展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农村消费的长期乏力。农村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滞后。农村居民收入偏低,难以开展和城镇居民一样的文化活动,村容村貌不整,村民精神生活受到局限,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差距。再加上农户驾驭市场的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弱,面对竞争激烈和瞬息万变的市场无所适从,无形中又造成了一种损失。把农业生产只局限于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上,这不仅割断了农村内部产业间的联系,也隔断了城乡产业间的协作发展,而且人为地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扼杀了农民增产增收的积极性。正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农产品价格偏低,而工业品价格增速一直高于农产品,导致我国农业的发展长期滞后,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和农村消费的长期乏力。其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农村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构成了影响。主要表现在农村教育经费的短缺导致的农村教育滞后。二是对农村生活环境的影响。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偏低,难以开展和城镇居民一样的文化活动,导致村容村貌不整,村民精神生活受到局限,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差距。2、家庭土地承包制度存在缺陷(1)土地产权主体模糊不清。在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制下,农村土地所有权依然归农村集体所有,农户以承包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但农户的权利并不是充分和完备的。在国家土地征用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土地的集体所有权,集体土地主权不清的问题依然存在。按照现行法律,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但是集合属于那一级,规定较为含糊。在集休所有制框架下,产权主体模糊往往导致各个“上级“各级政府借土地所有者的名义来侵蚀农民的土地产权,使农民在现实中缺乏充分行使自己土地权利的能力。如,虽然农户和集体签订签定了书面的土地承包合同,但在现实中随意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事经常出现发生。(2)农民的产权残缺。产权不是单项权利,而是一组权利。产权是否完备,除了要看权利约束的结构,还要看所有者是否能够充分行使产权。如果产权所有者拥有排他的使用权、独享的收益权和自由的转让权,就称其拥有的产权是完整的。如果这方面的权利受到了制约,就称之为产权残缺。家庭承包制度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农户拥有了承包经营权,但是农户的权利并不是充分和完备的,农户不能拥有排他的使用权、独享的收益权和自由的转让权,因而对土地的产权出现了残缺。例如。在现行制度下,农民缺乏抵押土地使用权以获得银行贷款的权利。在土地流转中,承包经营权又发生分化,演变成经营权与承包权权两部分。实践的发展,要求对农户土地产权进一步明确界定。(3)土地承包期过短政策不完善。首先,家庭承包制采取按人均平均承包土地的办法。按照集体所有制的定义,集体成员对土地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此,似乎土地所有权只能按人口平均分配到户。由于人多地少,分到每个农户家庭的土地必然不多,而且,平均分田的内涵还要推广到土地的质量,这就使每个农户获得的土地、好坏搭配,、远近穿插,导致土地经营规模细小分散。其次,家庭承包制在平均分配土地时一般不考虑农户之间人力资本的差异,导致一些农户由于劳动力不足或者不善农耕,土地种不过来,而另一些农户由于相反原因“英雄无用武之地”,致使土地资源与人力资本非优化配置。最后,家庭承包制的分田原则不仅是静态的,而且是动态的,表现为有的地方不分老幼,不分什么时候,只要成为集体成员,都要分得一份承包土地,鉴于加之婚丧充嫁娶、新生人口等的压力,不少地方不得不采取“三年小调整”、“大年大调整”“六年大调整”的办法,不断重新分配土地,这使稳定土地承包成为一句空话。32、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不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对土地缺乏的甘肃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可以使土地不断地从经济效益差的农民手中转移到经济效益好的农民手中,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二是楞可以使土地的经营规模扩大,有利于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三是可以为农村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脱离土地创造可能。现在虽说各级政府早就认识到了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在中央文件中早已提出土地有偿转让政策,但尚无相应配套的法律文件和供其操作的章程,来规范土地转让的对象、范围、程序等等,限制了土地流转的规模。4、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缺陷目前,在甘肃乃至全国都存在一个共通的问题,就是关于失地农民的补偿问题,这一问题的关键症结点在于土地征用制度存在补偿范围狭窄和补偿标准偏低的缺陷。现行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用土地按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只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土地补偿费用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量的6到10倍。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补助费用标准为该耕地被征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但是最高不超过15倍。青苗及土地附着物补偿由各省市自定,但普遍也不高。甘肃省征地补偿标准规定,青苗补偿标准按照不超过一季度作物的产值计算,对土地附着物补偿未作明确规定。在上述四种补偿费用中,前两种归农村集体组织所有,后两种费用由青苗及土地附着物所有人所有。受偿的主体主要是集体经济组织,个人承包经营户不能作为受偿主体。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征地补偿费用标准不合理,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违规操作,农民权益受损是无法避免的。正是由于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仅仅只从农地的产值方面进行估价补偿,而没有从资产的角度考虑因征地而使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5、农村金融制度的缺陷(1)农业投资渠道不畅。由于目前体制上的原因,农业投资金融渠道不畅一直没有得到现象仍然存在解决,进而带来两方面的问题:,即投资分散和重复建设,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政府与银行的关系方面,银行的基层从自身经济效益出发,对政府有关部门安排的专项贷款项目有惜贷倾向,使项目的信贷投入难以落实,财政贴息也因此不到位。同时,银行认为经济效益高而决定支持的生产和加工项目,有关部门认为不在政府支持范围之内而不予以考虑。这二种情况都使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形不成合力,难以扩大投资规模,影响财政贴息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方面,中央项目多头下达形成了地方财政多种配套,一些地方因财政状况紧张,为争取上级投资而不得不压缩地方性项目,个别地方甚至搞假集资、假配套,削减工作量,降低工程标准,蒙混过关。三是在各部门关系方面,各有各的项目,各有各的投资渠道,左右不通气,前后不衔接,因而交叉立项,重复投资。四是在国家和农村集体、农户关系方面,没有处理好国家投资和农村集体、农户自主经营的关系,工程重建轻管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造林、水利等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不显著的部分,建成后缺乏必要的管护、维修及运行费用,使用效益不高。(2)乡镇企业贷款难度较大乡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金融的大力支持。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两极分化日趋明显。少数规模大、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乡镇企业得到的贷款多,而大多数规模小、经营暂时有困难的企业往往得不到贷款。这样在政府财政支持越来越少的同时,很多乡镇企业自身融资渠道不畅,又难以从银行取得贷款,企业不能根据变化了的市场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缺乏流动资金,难以提高发展速度的效益。(32)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五是随着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隶属关系,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国有银行逐步撤并县级机构,农业银行将县支行发放贷款的审批权上收到市、州支行,并收缩乡镇一级的营业网点,确定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但农民贷款难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贷款面小、条件较高、手续繁杂,难以满足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原因是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背离了合作金融的发展方向,失去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和监督,一些信用社的干部职工存在非农业化、商业化的观念,不了解或者不愿意了解农民的需求和愿望。643、农村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差距大近年来,甘肃虽然一直在不断完善和加强对农村各项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城乡社保体制双轨制一直存在,差距较大。这主要归因于历史沿革。众所周知,城市社保制度的基础是城市的工业制度,是随着企业生产和分配制度的演变而变迁的。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劳动保险制度、国家责任性企业保障制度、企业责任性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与之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则是以土地制度为基础的家庭保障模式,大体经历了“家庭保障+政府社会扶助”、“集体保障+国家救助”、“家庭保障+国家救助”、“家庭保障+社会保障试点”这几个阶段。具体而言,城乡社保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社社保资金筹集模式来看,不同。以养老保险为例,城市居民的养老金由企业承担其工资的20%,个人承担8%,政府给予以一部分的财政补贴。农村则是完全积累账户模式,即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的方式进行筹资。其次,从社保补助标准不同。来看,根据甘肃省201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资料显示,年甘肃省2012年全省全年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88.31万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为24.37亿元,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标准为每人每年2759.6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344.04万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6.6亿元,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1063.83元,城乡发放标准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甘肃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同且存在较大差距。从第三,管理机制来看不同。,由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时间较长,目前已拥有较为充足的专业社会保障管理及经办机构,并拥有大批高素质专业工作人员,同时已建立了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系统。相比之下,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机构成立晚,同时成熟度低。另外,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部门也不同,城市的社保基金是由人力资源部与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而农村则是由各级政府部门的下属机构来管理,存在管理机构间缺乏协调配合,运行效率低,运作不规范。进而导致农村保障资金难以实现保值增值的,资金被挪用的现象也比较常见。总之,目前甘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表现出社会化程度低、非制度化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754、农村基层组织制度的缺陷功能弱化。(1)农村基层组织机构和功能萎缩,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相应减弱在农村体制改革过程中,农村基层组织的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花女读后感
- 经典伤感语录摘录63条
- 企业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培训
- 《元线性回归分析》课件
- 《建议书制作及促成》课件
- 斯利安美容仪社会化营销策略规划案
- 母乳喂养课件教学
- 《汽车销售技术》课件
- 2024年新高一数学初升高衔接《函数的奇偶性》含答案解析
- 企业年金方案草案的决议模板-公司管理
- 电路理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同济大学
- 停电应急预案演练脚本(10篇)
- GB/T 20981-2007面包
- GB 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
-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试卷讲评公开课课件
-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课件
- 二年级上册美术课件-6.下雨了 |人美版 (共16张PPT)
- 大一法理学的复习资料总结和考试重点
- 结业证书word模板
- 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