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与矫治准老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政策制订与立法完善_第1页
预防与矫治准老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政策制订与立法完善_第2页
预防与矫治准老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政策制订与立法完善_第3页
预防与矫治准老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政策制订与立法完善_第4页
预防与矫治准老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政策制订与立法完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与矫治准老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政策制订与立法完善杨鸿台【内容提要】转型时期的中国特定国情和老年违法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需要对中国准老年人违法犯罪主体年龄范围作出界定、准确把握准老年人违法犯罪现象与各相关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积极制定预防矫治准老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政策,以及致力于从轻处罚准老年人犯罪的立法完善。【关键词】准老年人违法犯罪社会政策立法为避免或最大限度减少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庞大老年违法犯罪人口的国度,转型时期的中国特定国情和老年违法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我国准老年人违法犯罪主体的年龄范围、准老年人违法犯罪现象与各相关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制定预防矫治准老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政策,以及从轻处罚准老年人犯罪的立法完善等进行深度研究的现实性、必要性和特殊意义。一、中国准老年人年龄范围的社会学界定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该法的此项规定是目前中国老年公民的法定起始年龄,也是刑法学意义上老年公民的法定起始年龄。而刑法学和犯罪学关于老年违法犯罪年龄则是两种不同的年龄概念。前者是指已满60岁的人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违法犯罪行为:后者是指60岁以上和近60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后者的概念远比前者的概念宽泛,它包括刑法又不局限于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年龄。“任何一个国家所确定的老年人犯罪的年龄标准都是其根据自身的社会发展状况和研究犯罪的方便的需要所做出的无奈的选择”。各国关于老年人犯罪年龄的规定不一,既有将其的起始年龄规定为60岁以上的,也有将其的年龄规定为60岁以下的。一些美英学者认为,对于老年人犯罪行为来说,55岁是更好的截断点(cut—offpoint)。也有人认为,这个年龄界限从统计个人逮捕数量的角度还应当更低一些,可以将老年犯罪人划分为50—59岁以及60岁以上。在国外一些监狱里,甚至包括一些联邦监狱,把判断老年罪犯的年龄界限定在45岁。⑴中国准老年人作为违法犯罪高发年龄的社会群体具有特定社会学含义,应从犯罪社会学角度予以界定。中国台湾地区著名犯罪学学者蔡墩铭认为,事实上56岁以上即可认为进入老年期。⑵《人口科学辞典》指出:准老年人泛指年龄在45—59岁阶段的人,抑或成年人从中年到老年的过渡时期为准老年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国准老年人是即将补充进入老年人行列的庞大人口群。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推算,截至2007年,中国45—59岁年龄段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比例的20%,约2.6亿人;同期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53亿。预计未来近10年内,去除死亡因素,中国每年将有平均近700万准老年人进入老年人口行列,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扩大的趋势已经形成。处在转型社会时期的中国城乡准老年人,包括45—59岁年龄阶段内提前下岗、失业、待业、无业、贫困者等,他们往往是违法犯罪的高发群体。⑶二、准老年人违法犯罪现象与各相关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重点研究犯罪现象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犯罪的社会特征,从社会的整体结构与功能需要出发,弄清楚犯罪给社会秩序与社会发展与进步所造成的伤害。”⑷(一)准老年人违法犯罪与社会角色转变的互动关系退休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人生中的必经过程,感觉与社会脱节、孤单则是导致老年违法犯罪激增的原因之一。美国著名犯罪学家艾伦·A·马林恰克从老年学角度提出了“老年人犯罪原因解除理论”和“活动性理论”。老年人犯罪原因解除理论“是较为有力的解释老年初犯的理论,主要侧重于从心理的角度,对老年人一旦退休之后容易产生心理失落感进行了阐述,并认为这种不愿离开工作岗位而又被迫退休的经历是容易导致老年人心态失衡并最终犯罪的导火索。”⑸活动性理论认为老年人应该在退休后一直积极参与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个人的自我意识,而且也可以使生活更加满意。通过活动,老人可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也可以获得自己在社会上生活的价值。该理论认为老年人因年龄原因退休后,“必须保持活动性。否则,如果找不到适合的替代物,在这样的空虚心理和失落感的作用下,老年人就容易出现行为的偏离,进而产生犯罪行为。”“解除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对老年人在退休前进行适当的心理上的指导,以便于其能够尽快地适应即将离开工作的生活。如果这个心理开导工作能够做得成功,将会很有效地避免一些老年人犯罪的发生。”⑹艾伦·A·马林恰克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的老年人犯罪原因解除理论和活动性理论“由于结合了老年人本身的特征,所以更具有针对性的意义。这两个理论也可以被认为是老年学上的理论,它们受到了我国和日本犯罪学家的推崇。”⑺(二)中国准老年人违法犯罪与失业的互动关系2014年上半年中国调查失业率为5%,而此前中国官方公布的统计指标中,失业率使用的是城镇登记失业率,据此,今年上半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⑻据美国有关部门统计,美国社会失业率每上升1%时,谋杀案件将上升5.7%,监狱中的人数将增加4%,社会安全基金要多耗用34亿美金。⑼失业率与犯罪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在固定效应模型下,当失业率提升一个百分点时犯罪率会提升0.72个百分点,在随机效应模型下,当失业率提升一个百分点时犯罪率会提升0.67个百分点。⑽中国的失业人群主要包括:数量最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其次便是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包括准老年人在内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违法犯罪概况为:他们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流动,尤其是城乡结合带,引发了许多治安和犯罪案件。其一般特征为:作案手段简单、低智能化;以侵财型案件(主要是盗窃、抢劫和抢夺案件)为主:暴力性犯罪增加;流动性大、随意性强;结伙结社型黑社会性的犯罪增加,使社会公共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包括准老年人在内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违法犯罪概况为:他们在城市中生活困难,地位低下,思想反差大,造成心理失衡,从而引发了许多治安和犯罪案件。其特征为:由于下岗失业后经济拮据,侵犯财产犯罪突出(尤其以抢劫、诈骗、敲诈勒索、盗窃为主);小型团伙作案突出;轻罪和故意犯罪多发;男性犯罪为主;残忍报复性暴力犯罪有所增加;长期无业导致心情烦躁,治安案件不断增多。⑾准老年下岗失业人群成为违法犯罪高发群体,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从客观方面分析,人口增长导致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产生结构性失业,体制冲突导致下岗失业规模扩大,教育体制落后加剧了素质结构性失业,经济周期波动导致劳力需求减少,择业观偏差引发观念性结构失业。社会再保障机制不健全,对下岗失业人员不能及时有效管理,以及对企业改革宣传不力,社会舆论导向失之偏颇等。从主观方面分析,准老年下岗失业者有如下几种心态:一是落魄失意心态、二是饥不择食的心态、三是急功近利心态、四是盲目攀比心态、五是随波逐流心态、六是不思进取心态、七是贪图安逸心态、八是报复心态等。(三)准老年人违法犯罪与人际关系变更的互动关系国内外学者们从社会学角度解释社会对老年人犯罪的直接和间接性影响和现代老人所感受到的焦虑来源,认为由于对家庭和社会的日益不满,导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无法使接受变化了的社会。其研究结果对于促进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社会预防措施,维护社会治安,减少老年人犯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美国犯罪学家莱马特认为,“是社会的反应导致了犯罪而不是犯罪导致了社会反应”。⑿首先,现代社会人情相对冷漠,导致老年人内心孤独、抑郁烦闷的社会问题愈发普遍和严重。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交往学习能力的减弱,社会交流的减少使老年人的交流能力出现严重问题,由于无法适应网络和移动通信等新型虚拟交流方式的改变,他们变得愈发孤独。最后,整个社会“周到化”也是老人失控的原因之一。由于一些老人越老越将周围人的尊重和来自整个社会的周到服务视为理所当然,形成了特定的特权意识,一旦有谁使其稍有不满,便可能立刻就暴怒异常,甚至动起粗来。“空巢现象”也是引发老年违法犯罪的诱因,很多老人由于子女平时远离身边,加之与邻里缺乏交往,很有可能形成消极情绪的长期积累,在偶然因素的刺激下以爆炸性的方式发泄出来,实施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暴力犯罪行为。如据台警政部门统计,2000年老人犯罪案例为4000多起。2011年达到8000多起,以窃盗、赌博和公共危险罪占多数。⒀(四)准老年人违法犯罪与违法犯罪经济成本的互动关系理查德·A·波斯纳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老年人犯罪成本问题:“犯罪是一种工作,任何工作的生产率都与人力资本投资有关系(至少是部分关系)。因此,我们可以预计,老人不会再获得犯罪技能方面进行过多投资;没有这些技能,犯罪被抓获和定罪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由于处罚的预期成本大约等于现在处罚的负效用乘以受到处罚的概率,前者的下降能够由后者的上升所抵消。如果犯罪技能与受雇于合法工作的技能大不相同,这种抵消效果就特别可能发生。动态智力的下降增加了学习新技能的成本。为获取犯罪技能而进行投资的收益,不仅因老人缩短的预期寿命而减少,而且这样投资的代价也比年轻人的高。因此这种技能很难在生命后期获得,没有这些技能,被抓获和定罪的机会,以及成为罪犯的成本就会猛增。如果由于这些原因之故,即使刑罚的严厉度很低,老人对犯罪活动的需求也很小,那么刑事司法体系宽大处理老年犯罪也许是最佳的。”⒁在中国,低成本的准老人违法犯罪现象与国外是相吻合的。三、制定预防和矫治老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政策李斯特认为,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现实生活中准老年人的大量越轨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而非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在老年人群中毕竟是少数现象,犯罪率仅在3%上下。因此通过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关社会政策,对于有效预防与矫治准老年违法犯罪更具有现实意义。(一)高度重视与切实关怀下岗失业准老年人的疾苦针对引发失业问题的主客观原因,需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包括“实行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合理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健全和落实社会保障体系,调动失业者再就业的积极性”。⒂要求各地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与切实关怀下岗失业准老年人的疾苦,强化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杜绝或减少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加强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加强领导和监督检查,把再就业工作落到实处。(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也是为下岗失业者提供必要的生活来源,保障其基本生活的重要机制。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还不全面,尤其是对下岗失业者的保障水平还不够高,需要采取倾斜性政策,通过加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等途径,促使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三)建立老年犯社区矫正制度中国于2003年开始推进社区矫正制度实施。21世纪以来,主张老年犯罪人管理向带有轻缓、人道特色的社区矫正制度方向发展的观点已经渐趋共识。对老年犯罪人实行社区矫正有利于推动整个国家的文明进步,有利于延续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有利于节省社会资源。“本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老年犯在使用减刑、假释方面适当从宽,对那些符合刑法规定的‘确有悔改表现’,并且‘丧失作案能力、生活自理困难’的老年犯,加大减刑、假释的力度,特别是多适用假释制度,使多数老病残罪犯由监禁刑转化为非监禁刑,如社区矫正,将有限的监狱资源用来惩罚与改造对社会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罪犯,使纳税人的钱在行刑效能方面取得效益最大化。”⒃“社区矫正机关应当在接收老年犯罪人后,重视对他们的心理状态、犯罪后的态度、身体情况、社会危险性等进行恰当评估,并且根据评估结果对他们进行适当分类,然后对不同类型的老年犯罪人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重视发挥邻里聘请矫正志愿者参与对老年犯罪人的监督管理等工作,就可以大大增强对于老年犯罪人的监督管理效果。”⒄四、从轻处罚准老年犯罪的立法完善从轻处罚包括准老年人在内的老年人违法犯罪,除制定积极的社会政策外,凡是能不上升到刑法调整的就尽量不要用刑法来调整。从轻处罚准老年犯罪的立法完善,宜包括免除处罚;从宽处罚;放宽适用缓刑、减刑、假释的条件;刑罚执行给予特殊待遇等。(一)宽宥准老年人犯罪的立法依据中国刑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八’)出台前没有关于老年人犯罪处罚的专门规定,只是在最高司法机关的文件中零散地体现了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倾向。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2月8日发布《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21条规定:对于老年人犯罪要综合考虑各种情节酌情予以从宽处罚,第34条规定对老年犯在依法减刑、假释时应当根据悔改表现予以从宽掌握,从而确立了对老年犯在量刑和行刑时从宽处罚的原则。《刑八》规定: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满75周岁的人在一定条件下应当适用缓刑。这就为包括准老年人在内的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可以更好地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传承发扬中国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进一步保护老年犯这一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二)宽宥准老年人犯罪年龄下限的可行性刑法规定本着《刑八》有关中国老年人犯罪从宽的规定精神,宜考虑合理界定老年人犯罪从宽的年龄标准,将宽宥老年人犯罪的年龄降为50周岁,放宽对年满50周岁的老年犯罪人适用减刑、假释的条件等非刑罚处置措施。同时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刑的除外’修改为‘情节特别严重的除外’。”⒅中国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60岁、女性55岁。依据本文前半部分的分析,作为宽宥对象的老年人的起始年龄应低于退休年龄,以50岁为宜。应赋予司法机关对年满50周岁,生存型犯罪的准老年人作为宽囿对象的自由裁量权,制定进一步放宽缓刑、减刑、假释等规定,如细化《刑八》对老年人缓刑等规定,只要符合条件即应当适用缓刑,对犯罪时已满50岁的准老年人,取消“累犯不适用缓刑”的规定。建议通过立法放宽对满50周岁的准老年人减刑、假释等规定,以更好地贯彻宽严相济这一刑事政策。从司法实践分析,检察院宜将年满50周岁的犯罪人纳入涉老案件办理程序,主动放缓节奏,一般采用不捕、不诉、建议缓刑、减刑、假释等运作方式。法院则宜全面、细致、慎重、适度从宽处理涉老案件,在审判实践中更好地贯彻《意见》中关于老年犯的从宽处罚规定。当然减轻处罚并不意味着必然减轻处罚,审判机关可以根据准老年犯所处的客观生存环境与主观恶性程度高低等具体情况,在量刑时使用自由裁量权,既保证给予老年犯以一定程度宽囿的法律处遇,又避免某些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大的准老年犯轻易逃脱法律制裁。(三)宽宥准老年人犯罪的立法阙如与补充建议目前中国对从宽从轻处罚老年人犯罪立法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首先,对老年人犯罪处遇的关注度不高。对于老年人犯罪则仅在《意见》中规定“酌情予以从宽处罚”,并且没有规定老年人的具体年龄,尽管在司法实践中也不乏对老年人从宽处罚的做法,但由于缺乏明确法律依据,可操作性差。《刑八》规定对满75周岁的老年人从宽处罚,为老年人的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具有进步意义,但现有法律对群体年龄层次的犯罪处遇年龄规定仍不够全面,与国外的有关立法相比,中国刑法对老年人的覆盖面明显要小得多。中国老年人的平均年龄72周岁,男性平均年龄70周岁,此规定仅覆盖了老年人中的极小部分,实际意义不大。立法者宜考虑把各年龄段的老年人作为整体来考量其犯罪能力和再犯可能性,在秉承尊老敬老这一传统美德的前提下,合理确定从宽处罚的年龄。此外《刑八》对满50周岁的人犯罪的从宽规定付诸阙如。从其所承担刑事责任来分析: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意味着也可以不从宽处罚;过失犯罪尽管“应当”从宽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此年龄阶段的人绝大多数只是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过失犯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等几种有限的罪种。所适用的刑种也只是有条件地排除了死刑的适用,刑罚的执行方式在一定条件下才考虑“应当”适用缓刑。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不论是刑事责任、刑种还是刑罚执行方式实际上都停留于从宽有限,未能充分体现和谐理念下宽严相济这一刑事政策的原则和精神。【注释与参考文献】⑴参见董纯朴:《世界老年犯罪研究特点综述》,载《犯罪研究》2013年第6期,第86页。⑵蔡墩铭:《犯罪心理学》,台北:国立编译馆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171页。⑶王震:《老年人犯罪的概念与主体分类研究》,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