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件_第1页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件_第2页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件_第3页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件_第4页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学习目标:

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化学家波义尔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由此得出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相等。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化学家波义尔在一个敞口的

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封玻璃瓶内燃烧金属,发现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相等。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封玻璃瓶内燃烧金属,发提出问题: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可能有哪几种关系呢?大胆猜想: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提出问题: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让我们用智慧和实验来求证吧!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的测定小贴士:注意观察:1、锥形瓶内白磷燃烧的现象;

2、气球的变化情况;

3、化学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让我们用智慧和实验来求证吧!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的测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件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玻璃管上的气球先鼓起后变瘪。天平仍平衡。文字表达式:现象: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结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

生成物质量总和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玻璃管上的气球先鼓起后让我们用智慧和实验来求证吧!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小贴士:注意观察:1、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注意铁钉表面的变化;

3、化学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让我们用智慧和实验来求证吧!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件文字表达式:现象:结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

生成物质量总和

=铁钉表面产生红色物质,溶液颜色逐渐变浅(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硫酸铜+铁→铜+硫酸亚铁文字表达式:现象:结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无数实验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无数实验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件质量守恒定律的思考与解读1、根据上面的视频短片,上述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讨论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什么?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由于反应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缘故。2、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变为密闭容器),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发现天平保持平衡。质量守恒定律的思考与解读1、根据上面的视频短片,上述反应是否问题与讨论1、100克水和100克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克,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不符合,因为质量守恒定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水与酒精混合后质量不变,但没有发生化学变化。2、1L氢气与1L氯气反应后生成2L氯化氢

,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质量守恒定律是质量上的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3、12g碳和33g氧气充分反应后,还剩余1克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为什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克;因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32克,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是44克问题与讨论1、100克水和100克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只有化学变化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质量2、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3、“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如沉淀、气体等都应考虑进去。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想一想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试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想一想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试从分子、原子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谢谢大家,再见!谢谢大家,再见!1.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能区分说明对象分为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理两类;其次是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性说明文的特征多为外部特征,事理性说明文的特征多为内在特征。2.该类题目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考察学生对这类题型答题思路。因此一定要将这些答题技巧熟记于心,才能自如运用。3.

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知识库存,发散思维,大胆想象。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情况。4.做好这类题首先要让学生对所给材料有准确的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已见,但在答题时要就材料内容来回答问题。5.木质材料由纵向纤维构成,只在纵向上具备强度和韧性,横向容易折断。榫卯通过变换其受力方式,使受力点作用于纵向,避弱就强。6.另外,木质材料受温度、湿度的影响比较大,榫卯同质同构的链接方式使得连接的两端共同收缩或舒张,整体结构更加牢固。而铁钉等金属构件与木质材料在同样的热力感应下,因膨胀系数的不同,从而在连接处引起松动,影响整体的使用寿命。7.家具的主体建构中所占比例较大。建筑中的木构是梁柱系统,家具中的木构是框架系统,两个结构系统之间同样都靠榫卯来连接,构造原理相同。根据建筑物体积、材质、用途等方面的不同,榫卯呈现出不同的连接构建方式。8.正是在大米的哺育下,中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加速度的文明发展轨迹。河姆渡文化之后,杭嘉湖地区兴盛起来的良渚文化,在东亚大陆率先迈上了文明社会的台阶,成熟发达的稻作农业是其依赖的社会经济基础。9.考查对文章内容信息的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试题,首先要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用凝练的语言来作答。10.剪纸艺术传达着人们美好的情感,美化着人们的生活,而且能够填补创作者精神上的空缺,使沉浸于艺术中的人们忘掉一切烦恼。或许这便是它能在民间顽强地生长,延续至今而生命力旺盛不衰的原因吧。感谢观看,欢迎指导!1.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能区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学习目标:

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化学家波义尔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由此得出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相等。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化学家波义尔在一个敞口的

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封玻璃瓶内燃烧金属,发现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相等。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封玻璃瓶内燃烧金属,发提出问题: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可能有哪几种关系呢?大胆猜想: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提出问题: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让我们用智慧和实验来求证吧!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的测定小贴士:注意观察:1、锥形瓶内白磷燃烧的现象;

2、气球的变化情况;

3、化学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让我们用智慧和实验来求证吧!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的测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件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玻璃管上的气球先鼓起后变瘪。天平仍平衡。文字表达式:现象: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结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

生成物质量总和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玻璃管上的气球先鼓起后让我们用智慧和实验来求证吧!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小贴士:注意观察:1、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注意铁钉表面的变化;

3、化学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让我们用智慧和实验来求证吧!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件文字表达式:现象:结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

生成物质量总和

=铁钉表面产生红色物质,溶液颜色逐渐变浅(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硫酸铜+铁→铜+硫酸亚铁文字表达式:现象:结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无数实验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无数实验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件质量守恒定律的思考与解读1、根据上面的视频短片,上述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讨论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什么?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由于反应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缘故。2、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变为密闭容器),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发现天平保持平衡。质量守恒定律的思考与解读1、根据上面的视频短片,上述反应是否问题与讨论1、100克水和100克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克,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不符合,因为质量守恒定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水与酒精混合后质量不变,但没有发生化学变化。2、1L氢气与1L氯气反应后生成2L氯化氢

,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质量守恒定律是质量上的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3、12g碳和33g氧气充分反应后,还剩余1克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为什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克;因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32克,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是44克问题与讨论1、100克水和100克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只有化学变化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质量2、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3、“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如沉淀、气体等都应考虑进去。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想一想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试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想一想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试从分子、原子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谢谢大家,再见!谢谢大家,再见!1.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能区分说明对象分为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理两类;其次是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性说明文的特征多为外部特征,事理性说明文的特征多为内在特征。2.该类题目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考察学生对这类题型答题思路。因此一定要将这些答题技巧熟记于心,才能自如运用。3.

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知识库存,发散思维,大胆想象。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情况。4.做好这类题首先要让学生对所给材料有准确的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