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件部编版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f43d1c8215c2e9d421c36cb5ee6448/44f43d1c8215c2e9d421c36cb5ee64481.gif)
![古人谈读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件部编版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f43d1c8215c2e9d421c36cb5ee6448/44f43d1c8215c2e9d421c36cb5ee64482.gif)
![古人谈读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件部编版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f43d1c8215c2e9d421c36cb5ee6448/44f43d1c8215c2e9d421c36cb5ee64483.gif)
![古人谈读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件部编版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f43d1c8215c2e9d421c36cb5ee6448/44f43d1c8215c2e9d421c36cb5ee64484.gif)
![古人谈读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件部编版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f43d1c8215c2e9d421c36cb5ee6448/44f43d1c8215c2e9d421c36cb5ee644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书明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单元主题核心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读书明智”单元主题核心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1新课导入你知道哪些有关读书的成语或诗句呢?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韦编三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课导入你知道哪些有关读书的成语或诗句呢?凿壁偷光、囊萤映雪2五语上统编25.古人谈读书五语上统编25.古人谈读书3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耻、矣”等3个字,会写“耻、诲”等5个字,读准多音字“识”,理解“知”“识”“厌”等字的古义。2.能借助注释说大意,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谈谈《论语》中有关读书的句子对自己的启发。(重点)第一课时课时目标:401读准字音,读通古文,读懂大意。02同桌相互说说读后的感受。初读感知01读准字音,读通古文,读懂大意。02同桌相互说说读后的感受5多音字zhì①记:博闻强~②记号:标~shí①知道、了解:~趣②认识:~字/相~③见识;知识:有~之士/常~多音字zhì①记:博闻强~shí①知道、了解:~趣6耻“耻”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左部“耳”的最后一笔要改为提。辨字识记耻笑不耻下问职业离职书写指导耻“耻”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左部“耳”的最后一笔要改为提。7“谓”字右部的“田”写在横中线上,“月”第一笔竖撇改为竖。辨字识记所谓称谓肠胃
胃口书写指导谓“谓”字右部的“田”写在横中线上,“月”第一笔竖撇改为竖。辨8诵“诵”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右部的第一笔是横钩,第二笔点不要漏写。辨字识记背诵过目成诵涌现文思泉涌
书写指导诵“诵”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右部的第一笔是横钩,第二笔点不要漏9反复朗读,借助注释,和同桌互评互说句子大意。品读《论语》,感悟古意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这六句话是古人分别谈读书的哪个方面。反复朗读,借助注释,和同桌互评互说句子大意。品读《论语》,感10课文解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注释【知】同“智”,智慧。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务实的学风课文解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注释【知】同“智”11延伸阅读
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了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不懂就要问》结合刚才的句子,你从中读到了“智”吗?延伸阅读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12课文解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注释【敏】聪敏。【耻】以……为耻。【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翻译聪敏而又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谦虚的态度课文解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注释【敏】聪敏。【耻】13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谥他‘文’的称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又喜爱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谥他‘文’的称号。”延伸阅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谥他‘文’的称号呢?”孔子说:“他聪14课文解读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释【识】记住。【厌】满足。【诲】教诲。翻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知识不觉得满足,教诲他人不知道疲倦。学与教的态度课文解读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释【识】记住。15随堂演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A.默而识之B.学而不厌C.诲人不倦1.张华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做课堂笔记,对所学的知识总是(),掌握得很牢固。2.小明每天除了学习老师教的内容,还总利用课余时间看许多课外书,学习其他知识,真是()。3.杨老师常常利用午睡时间给同学们批改作业,放学后还留下来给同学们辅导作业,是个()的好老师。随堂演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A.默而识之B.学而不厌16课文解读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注释【非】并不是。【好】喜好。【敏】此处指勤勉。翻译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靠勤奋求取知识的人。勤勉的态度课文解读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注释【非】并不17课文解读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注释【如】好像。【及】赶得上。【恐】害怕。翻译学习如同追赶什么一样,唯恐赶不上,赶上了,又怕丢失掉。勤奋、进取课文解读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注释【如】好像。【及】18本文394个字,凝练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鹭当作诗来写的。瞥了一下:很快地看了一下。①今天,让我们走进苏联作家左琴科的故事里,去认识一个也爱动脑筋的孩子,板书:科利亚一起喊喊他的名字,他有一个小木匣,可喜欢了,板书:木匣指导写法、读音。(2)从这五个“挖”字中,你读懂了什么?⑹老师提示了大家回报父母爱的方法,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到底哪儿不一样?板书⑹老师提示了大家回报父母爱的方法,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到底哪儿不一样?一首精巧的诗这精巧的仅仅是这四处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4、难怪科利亚埋木匣时那样认真、小心,这可都是他的宝贝呀,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喜爱,和科利亚一起埋下小木匣吧。(读埋木匣的句子)2.能找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有关语段,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体会作者喜爱白鹭的情感。身段感悟提升
孔子讲到了学习的态度问题。他觉得真正有志于学的人,应当有着唯恐学不到、唯恐学不会的紧迫感。“学如不及”,体现的就是这种为学不知满足的紧迫感和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事实上,学习也确实是一种追赶,既有勤奋的学习劲头,也有着探寻新知的迫切心情。对于好学的人而言,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他们永远都不会觉得满足。本文394个字,凝练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鹭当作诗来19课文解读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注释【尝】曾经。【以】用来。翻译我曾经整个白天不进食,整个夜里不睡觉,把时间用于思考,但是徒劳无功,这样还不如去学习。学与思的关系课文解读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注释20(3)提醒大家注意的字(培、考)(3)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白鹤,嗜好,镜匣,望哨,清澄教师:同学们赶紧读读课文,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不懂的词句问问同桌!(学生读课文)大家都是认真的好孩子,把课文都预习好几遍了。卢老师特意找了一些难读的字词来考考大家:(3)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中,指名读。(1)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上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现在我们再回到白鹭的画面,看从这样的画面当中,你又能感觉到怎样的心情呢?试着读出这种感觉。②你想给这样的画面起一个怎样的.名字呢?出示:“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本课生字中带有三点水的字较多,可归类指导,使学生掌握这类字的写法。醒、蒙:是后鼻音。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来领悟春雨的特点和作用。1.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1、教师板书课题,导:琴声美妙悦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写的《弹琴姑娘》。《16、“闪光的金子”》四、课堂小结2.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典型事例在表达文章时候的重要性及形象性。拓展延伸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节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提醒大家注意的字(培、考)拓展延伸子曰:温故而知新,可21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读出文言文的节奏感,熟读成诵。2.能借助注释、工具书读懂古文的内容。(重点)3.感悟朱熹主张的读书方法中“心到”的重要性,用以指导自己的读书学习。(难点)第二课时课时目标:22人物简介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被世人尊称为“朱子”。
代表作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
人物简介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23试着给文段划分朗读节奏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试着给文段划分朗读节奏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24反复朗读,借助注释,和同桌互评互说句子大意。品味三到,感悟用“心”想一想,作者强调“心到”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反复朗读,借助注释,和同桌互评互说句子大意。品味三到,感悟用25课文解读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翻译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短文的中心句,统领全文。课文解读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翻译我曾经说26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翻译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27讨论交流作者从反面论述“心不在此”的后果,那么,心到了,读书会有怎样的效果呢?心在此,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专注,深入思考讨论交流作者从反面论述“心不在此”的后果,那么,心到了,读书28延伸阅读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训学斋规》你能用简单的词语概括朱熹说的这句话的意思吗?熟读、精思延伸阅读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29延伸阅读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童蒙须知》这段话说的又是什么意思呢?延伸阅读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30从“骄傲地举起了手”,“神气十足地左盼右顾”,“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索性站起来”,“快乐地交谈”等体现了孩子们得到父母的爱的幸福。(生看着画面背诵。)沾湿使衣服有一点湿,而不是“淋湿”。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四、课堂小结2、科利亚为什么这么认真的、小心的埋木匣?(简单补充卫国战争的资料)4.同座互相复习生字表,书空,组词。提醒要注意的字(简、急),辨别(急和及、性和姓)齐读。1.指名说说课文中的“黑板”实际上是什么。孤零零、成果、震惊、大坑、陨石师: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先仔细回想一下它的形状、颜色、味道,画一画,再用几句话写下来。合作探究你是如何理解读书“三到”的?“三到”之中,哪个最重要?心到眼到口到用心思考,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认真地去看。多读,读熟。最重要的是心到,只有用心去思考,收获才会大。从“骄傲地举起了手”,“神气十足地左盼右顾”,“越点越多,越31默读4—12自然段,画出科利亚挖木匣的句子,找找他挖了几次?1.齐读课文,要求字字入心。徐虎是上海市一个普通的——。许多年来,他利用——走遍了——,带来了方便。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孔子拜师》是关于孔子谦虚求学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作者描写了孔子去拜见老子,让老子成为他的老师的故事。在孔子去拜师的时候,孔子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学者了,但是他还孜孜不倦地努力求上进。在设计上这节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孔子的言行中学习其谦虚的精神。第二段:(17自然段):写家长会上,家长们的反映。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然后强调要点。字音:“滞”是卷舌音;“锲”读“qiè”,不能读成“qì”;“券”读“quàn”,不能读作“juàn”。3、你喜欢这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吗?为什么?柳芽从柳枝上刚刚长出的嫩芽。课文记叙的是民族小学的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情况,歌颂了全国民族大团结,亲如一家的大好景象。(3)再读句子。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然后强调要点。字音:“滞”是卷舌音;“锲”读“qiè”,不能读成“qì”;“券”读“quàn”,不能读作“juàn”。4、学习内容,理解重难点:讨论交流
你自己有没有读书“心不到”的时候?结合实际,说说你的体会。和同桌再说说朱熹的训导对你有什么启发。默读4—12自然段,画出科利亚挖木匣的句子,找找他挖了几次?32拓展延伸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关于读书的诗句拓展延伸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33课后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熟练背诵朱熹的读书名言,要用今天课上学到的宝贵经验指导今后自己的读书实践。相信同学们的学业都会日益精进的。课后课后请同学们熟练背诵朱熹的读书名言,要用今天课上34“读书明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单元主题核心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读书明智”单元主题核心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35新课导入你知道哪些有关读书的成语或诗句呢?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韦编三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课导入你知道哪些有关读书的成语或诗句呢?凿壁偷光、囊萤映雪36五语上统编25.古人谈读书五语上统编25.古人谈读书37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耻、矣”等3个字,会写“耻、诲”等5个字,读准多音字“识”,理解“知”“识”“厌”等字的古义。2.能借助注释说大意,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谈谈《论语》中有关读书的句子对自己的启发。(重点)第一课时课时目标:3801读准字音,读通古文,读懂大意。02同桌相互说说读后的感受。初读感知01读准字音,读通古文,读懂大意。02同桌相互说说读后的感受39多音字zhì①记:博闻强~②记号:标~shí①知道、了解:~趣②认识:~字/相~③见识;知识:有~之士/常~多音字zhì①记:博闻强~shí①知道、了解:~趣40耻“耻”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左部“耳”的最后一笔要改为提。辨字识记耻笑不耻下问职业离职书写指导耻“耻”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左部“耳”的最后一笔要改为提。41“谓”字右部的“田”写在横中线上,“月”第一笔竖撇改为竖。辨字识记所谓称谓肠胃
胃口书写指导谓“谓”字右部的“田”写在横中线上,“月”第一笔竖撇改为竖。辨42诵“诵”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右部的第一笔是横钩,第二笔点不要漏写。辨字识记背诵过目成诵涌现文思泉涌
书写指导诵“诵”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右部的第一笔是横钩,第二笔点不要漏43反复朗读,借助注释,和同桌互评互说句子大意。品读《论语》,感悟古意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这六句话是古人分别谈读书的哪个方面。反复朗读,借助注释,和同桌互评互说句子大意。品读《论语》,感44课文解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注释【知】同“智”,智慧。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务实的学风课文解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注释【知】同“智”45延伸阅读
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了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不懂就要问》结合刚才的句子,你从中读到了“智”吗?延伸阅读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46课文解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注释【敏】聪敏。【耻】以……为耻。【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翻译聪敏而又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谦虚的态度课文解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注释【敏】聪敏。【耻】47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谥他‘文’的称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又喜爱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谥他‘文’的称号。”延伸阅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谥他‘文’的称号呢?”孔子说:“他聪48课文解读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释【识】记住。【厌】满足。【诲】教诲。翻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知识不觉得满足,教诲他人不知道疲倦。学与教的态度课文解读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释【识】记住。49随堂演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A.默而识之B.学而不厌C.诲人不倦1.张华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做课堂笔记,对所学的知识总是(),掌握得很牢固。2.小明每天除了学习老师教的内容,还总利用课余时间看许多课外书,学习其他知识,真是()。3.杨老师常常利用午睡时间给同学们批改作业,放学后还留下来给同学们辅导作业,是个()的好老师。随堂演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A.默而识之B.学而不厌50课文解读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注释【非】并不是。【好】喜好。【敏】此处指勤勉。翻译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靠勤奋求取知识的人。勤勉的态度课文解读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注释【非】并不51课文解读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注释【如】好像。【及】赶得上。【恐】害怕。翻译学习如同追赶什么一样,唯恐赶不上,赶上了,又怕丢失掉。勤奋、进取课文解读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注释【如】好像。【及】52本文394个字,凝练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鹭当作诗来写的。瞥了一下:很快地看了一下。①今天,让我们走进苏联作家左琴科的故事里,去认识一个也爱动脑筋的孩子,板书:科利亚一起喊喊他的名字,他有一个小木匣,可喜欢了,板书:木匣指导写法、读音。(2)从这五个“挖”字中,你读懂了什么?⑹老师提示了大家回报父母爱的方法,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到底哪儿不一样?板书⑹老师提示了大家回报父母爱的方法,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到底哪儿不一样?一首精巧的诗这精巧的仅仅是这四处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4、难怪科利亚埋木匣时那样认真、小心,这可都是他的宝贝呀,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喜爱,和科利亚一起埋下小木匣吧。(读埋木匣的句子)2.能找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有关语段,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体会作者喜爱白鹭的情感。身段感悟提升
孔子讲到了学习的态度问题。他觉得真正有志于学的人,应当有着唯恐学不到、唯恐学不会的紧迫感。“学如不及”,体现的就是这种为学不知满足的紧迫感和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事实上,学习也确实是一种追赶,既有勤奋的学习劲头,也有着探寻新知的迫切心情。对于好学的人而言,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他们永远都不会觉得满足。本文394个字,凝练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鹭当作诗来53课文解读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注释【尝】曾经。【以】用来。翻译我曾经整个白天不进食,整个夜里不睡觉,把时间用于思考,但是徒劳无功,这样还不如去学习。学与思的关系课文解读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注释54(3)提醒大家注意的字(培、考)(3)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白鹤,嗜好,镜匣,望哨,清澄教师:同学们赶紧读读课文,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不懂的词句问问同桌!(学生读课文)大家都是认真的好孩子,把课文都预习好几遍了。卢老师特意找了一些难读的字词来考考大家:(3)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中,指名读。(1)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上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现在我们再回到白鹭的画面,看从这样的画面当中,你又能感觉到怎样的心情呢?试着读出这种感觉。②你想给这样的画面起一个怎样的.名字呢?出示:“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本课生字中带有三点水的字较多,可归类指导,使学生掌握这类字的写法。醒、蒙:是后鼻音。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来领悟春雨的特点和作用。1.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1、教师板书课题,导:琴声美妙悦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写的《弹琴姑娘》。《16、“闪光的金子”》四、课堂小结2.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典型事例在表达文章时候的重要性及形象性。拓展延伸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节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提醒大家注意的字(培、考)拓展延伸子曰:温故而知新,可55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读出文言文的节奏感,熟读成诵。2.能借助注释、工具书读懂古文的内容。(重点)3.感悟朱熹主张的读书方法中“心到”的重要性,用以指导自己的读书学习。(难点)第二课时课时目标:56人物简介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被世人尊称为“朱子”。
代表作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
人物简介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57试着给文段划分朗读节奏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试着给文段划分朗读节奏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58反复朗读,借助注释,和同桌互评互说句子大意。品味三到,感悟用“心”想一想,作者强调“心到”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反复朗读,借助注释,和同桌互评互说句子大意。品味三到,感悟用59课文解读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翻译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短文的中心句,统领全文。课文解读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翻译我曾经说60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翻译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61讨论交流作者从反面论述“心不在此”的后果,那么,心到了,读书会有怎样的效果呢?心在此,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专注,深入思考讨论交流作者从反面论述“心不在此”的后果,那么,心到了,读书62延伸阅读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训学斋规》你能用简单的词语概括朱熹说的这句话的意思吗?熟读、精思延伸阅读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63延伸阅读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童蒙须知》这段话说的又是什么意思呢?延伸阅读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64从“骄傲地举起了手”,“神气十足地左盼右顾”,“越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模块组合集成电源合作协议书
-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2025年胺类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工业炉窑的新型燃烧装置合作协议书
- 小学英语外研版(三起点)六年级上Module1课本+翻译+练习
- 2025年个人房屋质押借款合同模板(三篇)
- 2025年个体销售员劳动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产品代理销售合同参考样本(三篇)
- 2025年中学食堂合伙经营协议(三篇)
- 2025年个人旅游协议范文(2篇)
- 房地产调控政策解读
- 山东省济宁市202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试卷 含答案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产前诊断室护理工作总结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寒假作业(综合复习能力提升篇)(含答案)
-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AP内容介绍》课件
- 医生定期考核简易程序述职报告范文(10篇)
- 市政工程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 公园景区安全生产
- 安全创新创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