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一页下一页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会感觉到热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可观察到温度升高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能电池对着阳光,小电扇会转动起来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小纸片会被吸到笔杆上,笔杆会发热
想一想:下面的例子有什么内在联系?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会感觉到热想一想:下面的例子有什么
搓手是机械运动,手经过摩擦后能够生热,摩擦是机械运动现象,生热是热现象,摩擦能够生热,说明机械运动现象和热现象有联系电动机通电后可以带动机械工作,说明机械运动和电也有联系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
搓手是机械运动,手经过摩擦后能够生热,摩擦是机械运动现象,生热是热现象,摩擦能够生热,说明机械运动现象和热现象有联系电动机通电后可以带动机械工作,说明机械运动和电也有联系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一、能量间的相互联系搓手是机械运动,手经过摩擦后能够生热,摩擦是机械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会感觉到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可观察到温度升高,光能转化为内能。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能电池对着阳光,小电扇会转动起来,光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二、能量的转化: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会感觉到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二、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小纸片会被吸到笔杆上,笔杆会发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及内能。一切能量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小纸片会被想一想:荡秋千时,秋千最后停了下来,运动的小球最后也停了下来,是不是机械能减少了,能量就丢失了?
三、能量守恒定律想一想:荡秋千时,秋千最后停了下来,运动的小球最后也停了下来
科学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发现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用能量的观点可以反映这种联系。大量事实证明,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也就是说,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个物体,而在{转下页}科学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发现自然界的各种现{接上页}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的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服从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有力武器{接上页}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1.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人自身的能量转化和守恒的问题:食物储藏的能量转化为内能,使人们保持体温;转化为机械能,使人们能够进行日常活动,能够走、跑、跳,能够说话、唱歌;另外维持呼吸、心跳、血液流动,等一切生理活动也需要能量。没有食物提供的能量,人们就无法生存。四、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人自身的能量转化和守恒的问题:食物储2.永动机:图“永动机”是这样的,距地面一定高度上架设一个水槽,槽底有个水管,当水从槽底的水管流出时,冲击水轮机。在水轮机的轴上安装着抽水机和砂轮。这台机器的设计者认为,抽水机把地面水槽里的水抽上去,水就循环不已,机器就可以不停地转动,人们就可以永久地利用砂轮磨制工件做功了。这种构思不能实现,因为要想使机器持续不断地做功,就要消耗能量把流到低处的水抽回到高处。显然,这种“永动机”是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
2.永动机:图“永动机”是这样的,距地面一定高度上架设一个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课堂小结: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不懈努力,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
现象,导致发电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的大规模生产。我国兴建的长江三峡发电机组,是通过
能转化为电能。福州市即将兴建的垃圾焚烧电厂,是将垃圾焚烧后获得的
能。最终转化为电能。1.从能的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看,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
的过程,用做功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
的过程。内能转移能量转化电磁感应机械内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不懈努力,终于在1831年发4.能量转化与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3.当水壶中的水烧开时,壶盖会被顶起,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看,这是水蒸气的_________能转化为壶盖的
能。 A.干电池放电 B.给蓄电池充电
C.风力发电 D.电动机带动水泵抽水内机械C4.能量转化与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过程中机械能转提示:利用内能做功的过程应是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5.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B.车刀在砂轮的高速磨擦之下溅出火花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D提示:利用内能做功的过程应是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5.下6.下列过程中有能量转化吗?是什么形式的能量转化成什么形式的能量?(1)用砂轮磨刀;(2)地球以外的石块,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3)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跳动;(4)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内能6.下列过程中有能量转化吗?是什么形式的能量转化成什么形式的7.1990年4月7日,我国的“长征3号”火箭成功地把“亚洲一号”国际通信卫星发射到预定的轨道,火箭点火后,高温高压燃气迅速膨胀向外喷出,燃气的温度下降,火箭则获得推力高速上升,并达到一定速度,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燃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箭身的机械能;B、燃气的全部内能转化为箭身的机械能;C、燃气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燃气的全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
7.1990年4月7日,我国的“长征3号”火箭成功地把“亚洲8.下面各事例中物体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物体从高处下落,速度越来越快;B.没有装满开水的开水瓶,瓶塞被冲起;C.电动机通电后高速运转;D.人造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速度越来越小。B8.下面各事例中物体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B
永动机的想法起源于印度,公元1200年前后,这种思想从印度传到了伊斯兰教世界,并从这里传到了西方。在欧洲,早期最著名的一个永动机设计方案是十三世纪时一个叫亨内考的法国人提出来的。如图所示:轮子中央有一个转动轴,轮子边缘安装着12个可活动的短杆,每个短杆的一端装有一个铁球。方案的设计者认为,右边的球比左边的球离轴远些,因此,右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要比左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大。这样轮子就会永无休止地沿着箭头所指的方向转动下去,并且带动机器转动。这个设计被不少人以不同的形式复制出来,但从未实现不停息的转动。{转下页}永动机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永动机的想法起源于印度,公元1200年前后,这种思想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虽然右边每个球产生的力矩大,但是球的个数少,左边每个球产生的力矩虽小,但是球的个数多。于是,轮子不会持续转动下去而对外做功,只会摆动几下,便停在右图中所画的位置上。后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达·芬奇(1452-1519)也造了一个类似的装置,他设计时认为,右边的重球比左边的重球离轮心更远些,在两边不均衡的作用下会使轮子沿箭头方向转动不息,但实验结果却是否定的。达·芬奇敏锐地由此得出结论: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实上,由杠杆平衡原理可知,上面两个设计中,右边每个重物施加于轮子的旋转作用虽然较大,但是重物的个数却较少。精确的计算可以证明,总会有一个适当的位置,使左右两侧重物施加于轮子的相反方向的旋转作用(力矩)恰好相等,互相抵消,使轮子达到平衡而静止下来。{转下页}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虽然右边每个球产生的力矩大,但流水的落差可以推动水轮机对外提供动力,能否用流水来设计永动机呢?16世纪70年代,意大利的一位机械师斯特尔又提出了一个永动机的设计方案。他在设计时认为,由上面水槽流出的水,冲击水轮转动,水轮在带动水磨转动的同时,通过一组齿轮带动螺旋汲水器,把蓄水池里的水重新提升到上面的水槽中。他想,整个装置可以这样不停地运转下去,并有效地对外做功。实际上,流回水槽的水越来越少,很快水槽中的水就全部流进了下面的蓄水池,水轮机也就停止了转动。{转下页}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流水的落差可以推动水轮机对外提供动力,能否用流水来设浮力也是设计永动机的一个好帮手。一连串的球,绕在上下两个轮子上,可以像链条那样转动。右边的一些球放在一个盛满水的容器里。设计者认为,右边如果没有那个盛水的容器,左右两边的球数相等,链条是会平衡的。但是,现在右边这些球浸在水里,受到了水的浮力,就会被水推着向上移动,也就带动整串球绕上下两个轮子转动。上面有一个球露出水面。下面就有一个球穿过容器底,补充进来。这样的永动机也没有制成,是不是因为要下面的球能够通过容器底,而又不能让水漏出来,制造起来技术上有困难呢?技术上的困难并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还是出在设计的原理上。当下面的球穿过容器底的时候,它和容器底一样,要承受上面水的压力,而且是因为在水的最下部,所以它受到的压力很大。这个向下的压力,就会抵消上面几个球所受的浮力,这个水动机也就无法永动了。{转下页}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浮力也是设计永动机的一个好帮手。一连串的球,绕在上下两个轮子此外,人们还提出过利用轮子的惯性,细管子的毛细作用,电磁力等获得有效动力的种种永动机设计方案,但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其实,在所有的永动机设计中,我们总可以找出一个平衡位置来,在这个位置上,各个力恰好相互抵消掉,不再有任何推动力使它运动。所有永动机必然会在这个平衡位置上静止下来,变成不动机。从哥特时代起,这类设计方案越来越多。17世纪和18世纪时期,人们又提出过各种永动机设计方案,有采用“螺旋汲水器”的,有利用轮子的惯性、水的浮力或毛细作用的,也有利用同性磁极之间排斥作用的。宫廷里聚集了形形色色的企图以这种虚幻的发明来挣钱的方案设计师。有学识的和无学识的人都相信永动机是可能的。这一任务像海市蜃楼一样吸引着研究者们,但是,所有这些方案都无一例外的以失败告终。{接下页}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此外,人们还提出过利用轮子的惯性,细管子的毛细作用,电磁力等他们长年累月地在原地打转,创造不出任何成果。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人们逐渐认识到:任何机器对外界做功,都要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机器是无法做功的。这时的一些著名科学家斯台文、惠更斯等都开始认识到了用力学方法不可能制成永动机。{接下页}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他们长年累月地在原地打转,创造不出任何成果。
19世纪中叶,一系列科学工作者为正确认识热功能转化和其它物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久后伟大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被发现了。人们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传递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能量守恒的转化定律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更精确、更丰富的科学基础。有力地打击了那些认为物质运动可以随意创造和消灭的唯心主义观点,它使永动机幻梦被彻底的打破了。在制造第一类永动机的一切尝试失败之后,{接下页}永动机梦想的破灭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19世纪中叶,一系列科学工作者为正确认识热功能转化和其它一些人又梦想着制造另一种永动机,希望它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而且既经济又方便。比如,这种热机可直接从海洋或大气中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机械功。由于海洋和大气的能量是取之不尽的,因而这种热机可永不停息地运转做功,也是一种永动机。然而,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于1851年提出了一条新的普遍原理:物质不可能从单一的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这样,第二类永动机的想法也破产了。层出不穷的永动机设计方案,都在科学的严格审查和实践的无情检验下一一失败了。1775年,{接下页}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一些人又梦想着制造另一种永动机,希望它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法国科学院宣布"本科学院以后不再审查有关永动机的一切设计"。这说明在当时科学界,已经从长期所积累的经验中,认识到制造永动机的企图是没有成功的希望的。永动机的想法在人类历史上持续了几百年,这个神话的被驳倒,不仅有利于人们正确的认识科学,也有利于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法国科学院宣布"本科学院以后不再审查有关永动机的一切设计"。下一页下一页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会感觉到热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可观察到温度升高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能电池对着阳光,小电扇会转动起来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小纸片会被吸到笔杆上,笔杆会发热
想一想:下面的例子有什么内在联系?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会感觉到热想一想:下面的例子有什么
搓手是机械运动,手经过摩擦后能够生热,摩擦是机械运动现象,生热是热现象,摩擦能够生热,说明机械运动现象和热现象有联系电动机通电后可以带动机械工作,说明机械运动和电也有联系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
搓手是机械运动,手经过摩擦后能够生热,摩擦是机械运动现象,生热是热现象,摩擦能够生热,说明机械运动现象和热现象有联系电动机通电后可以带动机械工作,说明机械运动和电也有联系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一、能量间的相互联系搓手是机械运动,手经过摩擦后能够生热,摩擦是机械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会感觉到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可观察到温度升高,光能转化为内能。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能电池对着阳光,小电扇会转动起来,光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二、能量的转化: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会感觉到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二、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小纸片会被吸到笔杆上,笔杆会发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及内能。一切能量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小纸片会被想一想:荡秋千时,秋千最后停了下来,运动的小球最后也停了下来,是不是机械能减少了,能量就丢失了?
三、能量守恒定律想一想:荡秋千时,秋千最后停了下来,运动的小球最后也停了下来
科学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发现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用能量的观点可以反映这种联系。大量事实证明,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也就是说,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个物体,而在{转下页}科学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发现自然界的各种现{接上页}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的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服从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有力武器{接上页}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1.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人自身的能量转化和守恒的问题:食物储藏的能量转化为内能,使人们保持体温;转化为机械能,使人们能够进行日常活动,能够走、跑、跳,能够说话、唱歌;另外维持呼吸、心跳、血液流动,等一切生理活动也需要能量。没有食物提供的能量,人们就无法生存。四、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人自身的能量转化和守恒的问题:食物储2.永动机:图“永动机”是这样的,距地面一定高度上架设一个水槽,槽底有个水管,当水从槽底的水管流出时,冲击水轮机。在水轮机的轴上安装着抽水机和砂轮。这台机器的设计者认为,抽水机把地面水槽里的水抽上去,水就循环不已,机器就可以不停地转动,人们就可以永久地利用砂轮磨制工件做功了。这种构思不能实现,因为要想使机器持续不断地做功,就要消耗能量把流到低处的水抽回到高处。显然,这种“永动机”是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
2.永动机:图“永动机”是这样的,距地面一定高度上架设一个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课堂小结: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不懈努力,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
现象,导致发电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的大规模生产。我国兴建的长江三峡发电机组,是通过
能转化为电能。福州市即将兴建的垃圾焚烧电厂,是将垃圾焚烧后获得的
能。最终转化为电能。1.从能的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看,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
的过程,用做功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
的过程。内能转移能量转化电磁感应机械内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不懈努力,终于在1831年发4.能量转化与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3.当水壶中的水烧开时,壶盖会被顶起,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看,这是水蒸气的_________能转化为壶盖的
能。 A.干电池放电 B.给蓄电池充电
C.风力发电 D.电动机带动水泵抽水内机械C4.能量转化与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过程中机械能转提示:利用内能做功的过程应是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5.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B.车刀在砂轮的高速磨擦之下溅出火花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D提示:利用内能做功的过程应是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5.下6.下列过程中有能量转化吗?是什么形式的能量转化成什么形式的能量?(1)用砂轮磨刀;(2)地球以外的石块,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3)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跳动;(4)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内能6.下列过程中有能量转化吗?是什么形式的能量转化成什么形式的7.1990年4月7日,我国的“长征3号”火箭成功地把“亚洲一号”国际通信卫星发射到预定的轨道,火箭点火后,高温高压燃气迅速膨胀向外喷出,燃气的温度下降,火箭则获得推力高速上升,并达到一定速度,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燃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箭身的机械能;B、燃气的全部内能转化为箭身的机械能;C、燃气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燃气的全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
7.1990年4月7日,我国的“长征3号”火箭成功地把“亚洲8.下面各事例中物体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物体从高处下落,速度越来越快;B.没有装满开水的开水瓶,瓶塞被冲起;C.电动机通电后高速运转;D.人造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速度越来越小。B8.下面各事例中物体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B
永动机的想法起源于印度,公元1200年前后,这种思想从印度传到了伊斯兰教世界,并从这里传到了西方。在欧洲,早期最著名的一个永动机设计方案是十三世纪时一个叫亨内考的法国人提出来的。如图所示:轮子中央有一个转动轴,轮子边缘安装着12个可活动的短杆,每个短杆的一端装有一个铁球。方案的设计者认为,右边的球比左边的球离轴远些,因此,右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要比左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大。这样轮子就会永无休止地沿着箭头所指的方向转动下去,并且带动机器转动。这个设计被不少人以不同的形式复制出来,但从未实现不停息的转动。{转下页}永动机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永动机的想法起源于印度,公元1200年前后,这种思想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虽然右边每个球产生的力矩大,但是球的个数少,左边每个球产生的力矩虽小,但是球的个数多。于是,轮子不会持续转动下去而对外做功,只会摆动几下,便停在右图中所画的位置上。后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达·芬奇(1452-1519)也造了一个类似的装置,他设计时认为,右边的重球比左边的重球离轮心更远些,在两边不均衡的作用下会使轮子沿箭头方向转动不息,但实验结果却是否定的。达·芬奇敏锐地由此得出结论: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实上,由杠杆平衡原理可知,上面两个设计中,右边每个重物施加于轮子的旋转作用虽然较大,但是重物的个数却较少。精确的计算可以证明,总会有一个适当的位置,使左右两侧重物施加于轮子的相反方向的旋转作用(力矩)恰好相等,互相抵消,使轮子达到平衡而静止下来。{转下页}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虽然右边每个球产生的力矩大,但流水的落差可以推动水轮机对外提供动力,能否用流水来设计永动机呢?16世纪70年代,意大利的一位机械师斯特尔又提出了一个永动机的设计方案。他在设计时认为,由上面水槽流出的水,冲击水轮转动,水轮在带动水磨转动的同时,通过一组齿轮带动螺旋汲水器,把蓄水池里的水重新提升到上面的水槽中。他想,整个装置可以这样不停地运转下去,并有效地对外做功。实际上,流回水槽的水越来越少,很快水槽中的水就全部流进了下面的蓄水池,水轮机也就停止了转动。{转下页}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流水的落差可以推动水轮机对外提供动力,能否用流水来设浮力也是设计永动机的一个好帮手。一连串的球,绕在上下两个轮子上,可以像链条那样转动。右边的一些球放在一个盛满水的容器里。设计者认为,右边如果没有那个盛水的容器,左右两边的球数相等,链条是会平衡的。但是,现在右边这些球浸在水里,受到了水的浮力,就会被水推着向上移动,也就带动整串球绕上下两个轮子转动。上面有一个球露出水面。下面就有一个球穿过容器底,补充进来。这样的永动机也没有制成,是不是因为要下面的球能够通过容器底,而又不能让水漏出来,制造起来技术上有困难呢?技术上的困难并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还是出在设计的原理上。当下面的球穿过容器底的时候,它和容器底一样,要承受上面水的压力,而且是因为在水的最下部,所以它受到的压力很大。这个向下的压力,就会抵消上面几个球所受的浮力,这个水动机也就无法永动了。{转下页}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浮力也是设计永动机的一个好帮手。一连串的球,绕在上下两个轮子此外,人们还提出过利用轮子的惯性,细管子的毛细作用,电磁力等获得有效动力的种种永动机设计方案,但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其实,在所有的永动机设计中,我们总可以找出一个平衡位置来,在这个位置上,各个力恰好相互抵消掉,不再有任何推动力使它运动。所有永动机必然会在这个平衡位置上静止下来,变成不动机。从哥特时代起,这类设计方案越来越多。17世纪和18世纪时期,人们又提出过各种永动机设计方案,有采用“螺旋汲水器”的,有利用轮子的惯性、水的浮力或毛细作用的,也有利用同性磁极之间排斥作用的。宫廷里聚集了形形色色的企图以这种虚幻的发明来挣钱的方案设计师。有学识的和无学识的人都相信永动机是可能的。这一任务像海市蜃楼一样吸引着研究者们,但是,所有这些方案都无一例外的以失败告终。{接下页}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ppt1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此外,人们还提出过利用轮子的惯性,细管子的毛细作用,电磁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投资合作合同协议书
- 汽修场地租赁合同
- 代理记账公司员工保密协议
- 可编辑修改产品代理合同经销
- 个人装修木工劳务合同
- 医疗行业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与健康管理方案
- 天使投资协议书
- 电子商务产业园孵化企业入驻协议
- 建筑劳务临时用工合同
- 司机的聘用合同集锦
- 2023年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
- 恶性高热课件
- 真空灭弧室基本知识课件
- 川教版四年级(上、下册)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及教学计划附安全知识
- 工龄认定文件
-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物理)及答案
- 给药护理 口服给药法
-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 YS/T 562-2009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铂钌合金中钌量的测定硫脲分光光度法
- 2023年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36800.2-2018塑料热机械分析法(TMA)第2部分:线性热膨胀系数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