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综物理选择汇总_第1页
高三理综物理选择汇总_第2页
高三理综物理选择汇总_第3页
高三理综物理选择汇总_第4页
高三理综物理选择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理综物理13.表示放射性元素碘131()β衰变的方程是A. B.C. D.14.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S时,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A.增大S1与S2的间距B.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C.将绿光换为红光D.将绿光换为紫光15.由于通讯和广播等方面的需要,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些卫星的A.质量可以不同 B.轨道半径可以不同C.轨道平面可以不同 D.速率可以不同16.介质中有一列简谐机械波传播,对于其中某个振动质点,A.它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B.它的振动方向一定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C.它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D.它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1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18.“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A.g B.2g C.3g D.4g19.某同学为了验证断电自感现象,自己找来带铁心的线圈L、小灯泡A、开关S和电流组E,用导线将它们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灯泡发光;再断开开关S,小灯泡仅有不显著的延时熄灭现象。虽经多次重复,仍未见老师演示时出现的小灯泡闪亮现象,他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你认为最有可能造成小灯泡未闪亮的原因是A.电源的内阻较大B.小灯泡电阻偏大C.线圈电阻偏大D.线圈的自感系数较大20.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如关系式U=IR既反映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V(伏)与A(安)和(欧)的乘积等效。现有物理量单位:m(米)、s(秒)、N(牛)、J(焦)、W(瓦)、C(库)、F(法)、A(安)、(欧)和T(特),由它们组合成的单位都与电压单位V(伏)等效的是A.J/C和N/C B.C/F和C. D.和BCA16—20DABCB2012年理综物理13.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A放出光子,能力增加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14.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A速度变慢,波长变短B速度不变,波长变短C频率增高,波长变长D频率不变,波长变长I5.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16.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圈周运动。将该粒子的运动等效为环形电流,那么此电流值A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B与粒子速率成正比C与粒子质量成正比D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17.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为x轴坐标原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的周期,振子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是18.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19.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跳环实验”。如图,她把一个带铁芯的线圈I、开关S和电源用导线连接起来后.将一金属套环置于线圈L上,且使铁芯穿过套环。闭合开关S的瞬间,套环立刻跳起。某同学另找来器材再探究此实验。他连接好电路,经重复试验,线圈上的套环均未动。对比老师演示的实验,下列四个选项中.导致套环未动的原因可能是A.线圈接在了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过高C.所选线圈的匝数过多D.所用套环的材料与老师的不同20.“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加恒定电压U,则它会辐射频率为v的电磁波,且与U成正比,即v=kU.已知比例系数k仅与元电荷e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有关。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为机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理判断比例系数k的值可能为13.B14.A15.C16.D17.A18.B19.D20.B2013年理综物理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14.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经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和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B.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C.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D.a光光子能量小于b光光子能量15.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间谐机械横波,波速为4m/s。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列波的振幅为4cmB.这列波的周期为1sC.此时x=4m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D.此时x=4m处质点的加速度为016。倾角为a、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mgcosaB.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mgsinaC.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mgsinacosaD.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m)g17.如图,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MN在平行金属导轨上以速度v向右匀速滑动,MN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l;若磁感应强度增为2B,其他条件不变,MN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变为E2。则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及E1与E2之比El:E2分别为C→a,2:1a→c,2:1a→c,1:2c→a,1:218.某原子电离后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若该电子在核的静电力作用下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电子运动A.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大B.半径越小,周期越大C.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D.半径越小,线速度越小19.在实验操作前应该对实验进行适当的分析。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如图。小球每次都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做平抛,将水平板依次放在如图1、2、3的位置,且1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是x1,x2,x3,机械能的变化量依次为△E1,△E2,△E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x2-x1=x3-x2,,△E1=△E2=△E3B.x2-x1>x3-x2,,△E1=△E2=△E3C.x2-x1>x3-x2,,△E1<△E2<△E3D.x2-x1<x3-x2,,△E1<△E2<△E320.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光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如图。用频率为v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为v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即将阴极k接电源正极,阳极A接电源负极,在kA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为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量,e为电子电量)A.U=-B.U=-C.U=2hv-WD.U=-2013东城一模物理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B. 核聚变反应方程中,表示质子C. 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髙能级时,向外辐射光子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B. 物体温度改变时,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一定改变C.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D. 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时,分子间作用力有可能减小15. 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干涉产生的是A. 天空中出现的彩虹B. 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C. 肥皂泡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彩色条纹D. 阳光通过一条很窄的缝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条纹16下列沿着x轴M方尚传播的横波,在t=0s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则图乙表示图甲中E,F,G,H四个质点中哪一个质点的振动图像A.E点 ,B.F点 C.G点 D.H点17. “探路者”号宇宙飞船在宇宙深处飞行的过程中,发现A、B两颗均匀球形天体,两天体各有一颗靠近其表面飞行的卫星,测得两颗卫星的周期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一定相等B. 天体A、B的质量一定不相等C. 天体A、B的密度一定相等D. 天体A、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一定不相等18.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δ两端接正弦交变电压u,u=220,圈的匝数比n1:n2=10:1,电压表接在副线圈c、d两端,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关S是断开的。则当S闭合一段时间后A. 电压表示数不变,示数为22VB电压表示数不变,示数为VC.灯泡L两端的电压将变大,D电流表示数一定为O19. a、b是x轴上的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沿x轴a、b之间各点对应的电势高低如图中曲线所示.从图中可看出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把带正电的检验电荷沿x轴由a移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a、p间和p、b间各点的电场方向都指向P点C. 电势最低的p点的电场强度为零D. a和b一定是同种电荷,但是不一定是正电荷20. 如图所示的甲、乙、丙图中,MN、PQ是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导体棒ab垂直放在导轨上,导轨都处于垂直水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体棒和导轨间接触良好且摩擦不计,导体棒、导轨和直流电源的电阻均可忽略,甲图中的电容器C原来不带电。今给导体棒ab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ab在磁场中的最终运动状态是A. ab最终将以相同速度做匀速运动;乙中ab棒最终静止B. ab最终将以不同速度做匀速运动;乙中ab棒最终静止C. ab最终均做匀速运动D. ab最终都静止2013东城理综二模物理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量数B.的半衰期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的变化而改变C.在核聚变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D.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14.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铜的密度为ρ,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B.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abC.1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D.1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ab15.如图所示,平行厚玻璃板放在空气中,一束复色光斜射向玻璃板上表面,出射光分成a、b两束单色光。对于a、b两束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小B.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C.若a、b光从同一介质斜射入真空时,a光的全反射临界角较大D.若a光照射某金属能发射出光电子,则b光照射该金属也一定能发射出光电子PxyO16.如图所示,位于原点O处的波源在t=0时刻,从平衡位置(在x轴上)开始沿y轴正方向做周期为T的简谐运动,该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v,关于在处的质点PPxyOA.质点P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B.质点P振动周期为T,振动速度的最大值为vC.若某时刻波源在波谷,则质点P也一定在波谷D.若某时刻质点P在波峰,则波源在也一定在波峰17.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在太阳系边缘新观测到一个类行星天体,其直径估计在1600公里左右,是自1930年发现冥王星以来人类在太阳系中发现的最大天体。若万有引力常量为G,太阳的质量为M。天体的半径为R、质量为m,天体与太阳的中心间距为r,天体的运行轨道近似地看作圆,该天体运行的公转周期为A. B. C. D.18.某兴趣小组用实验室的手摇发电机和理想变压器给一个灯泡供电,电路如图,当线圈以较大的转速n匀速转动时,电压表示数是U1,额定电压为U2的灯泡正常发光,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功率为P,手摇发电机的线圈电阻是r,则有A.电流表的示数是是B.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C.变压器输入电压的瞬时值D.手摇发电机的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最大值是19.如图所示(a),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s的关系如图(b)所示(g=10m/s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N/cmC.物体的质量为3kg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甲乙20.如图所示,图甲中MN为足够大的不带电薄金属板,在金属板的右侧,距离为d的位置上放入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O,由于静电感应产生了如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P是金属板上的一点,P点与点电荷O之间的距离为r,几位同学想求出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但发现问题很难。几位同学经过仔细研究,从图乙所示的电场得到了一些启示,经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与图乙中虚线右侧的电场分布是一样的。图乙中两异号点电荷电荷量的大小均为q,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d,虚线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由此他们分别对P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和大小做出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甲乙A.方向沿P点和点电荷的连线向左,大小为B.方向沿P点和点电荷的连线向左,大小为C.方向垂直于金属板向左,大小为D.方向垂直于金属板向左,大小为13.D14.B15.B16.A17.C18.A19.D20.C2013海淀物理一模13.下面四种光现象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A.用光导纤维传播电磁波信号 B.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C.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平行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 D.用平行光照射不透光的小圆盘,在圆盘的影的中心形成泊松亮斑14.下列关于核反应方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α衰变方程B.是核裂变方程C.是核聚变方程D.是原子核人工转变方程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指液体中悬浮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 C.温度降低了,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减小 D.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16.如图2所示,物体B通过动滑轮悬挂在细绳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动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将绳的左端由Q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绳的拉力F和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的变化情况是 A.F变大,θ变大 B.F变小,θ变小 C.F不变,θ变小 D.F不变,θ变大17.如图3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Q是平衡位置位于x=4.0m处的质点,图乙是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A.t=0.10s时,质点Q的速度达到正向最大 B.t=0.10s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C.从t=0.l0s到t=0.25s,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6.0m D.从t=0.l0s到t=0.15s,质点Q通过的路程为30cm18.如图4所示,通过水平绝缘传送带输送完全相同的闭合铜线圈,线圈均与传送带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为了检测出个别未闭合的不合格线圈,让传送带通过一固定匀强磁场区域,磁扬方向垂直于传送带向上,线圈进入磁场前等距离排列,穿过磁场后根据线圈间的距离,就能够检测出不合格线圈。通过观察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4可以看出,第2个线圈是不闭合线圈 B.从图4可以看出,第3个线圈是不闭合线圈 C.若线圈闭合,进入磁场时线圈相对传送带向前运动 D.若线圈不闭合,进入磁场时线圈相对传送带向后运动19.某种角速度计,其结构如图5所示。当整体系统绕轴OO′转动时,元件A发生位移并通过滑动变阻器输出电压U,电压传感器(传感器内阻无限大)接收相应的电压信号。已知A的质量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自然长度为l,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总长也为l,电阻分布均匀,系统静止时P在变阻器的最左端B点,当系统以角速度ω转动时,则 A.电路中电流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B.电路中电流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C.弹簧的伸长量为 D.输出电压U与ω的函数式为20.如图6所示,空间存在足够大、正交的匀强电、磁场,电场强度为E、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从电、磁场中某点P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粒子受到的重力忽略不计),其运动轨迹如图6虚线所示。对于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下落的最大高度H,下面给出了四个表达结果,用你已有的知识计算可能会有困难,但你可以用学过的知识对下面的四个结果做出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B. C. D.13.C14.D15.B16.A17.C18.B19.D20.A2013海淀区二模物理13.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B. —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就越大C. 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D. 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减小14.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n=2轨道跃迁到n=1轨道A. 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B. 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C. 原子要放出一系列频率不同的光子D. 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15.如图2所示,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初动能增大,应该A. 改用红光照射B. 改用紫光照射C. 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D. 增大绿光的强度16.甲、乙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1:T2=1:8,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A. R1:R2=1:4,v1:v2=2:1B. R1:R2=4:1,v1:v2=2:1C.R1:R2=1:4,v1:v2=1:2D. R1:R2=4:1,v1:v2=1:217.如图3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副线圈接入电阻的阻值R=100Ω。则A. 通过电阻的电流是22AB. 交流电的频率是100HzC. 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100V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484W18.—根弹性绳沿x轴放置,左端位于坐标原点,用手握住绳的左端,当t=0时使其开始沿y轴做简谐运动,在t=0.25s时,绳上形成如图4所示的波形。关于此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此列波为横波,0点开始时向上运动B. 此列波的波长为2m,波速为8m/SC. 在t =1.25s后,A、B两点的振动情况总相同D. 当t=10s时,质点B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19.如图5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两电压表可看作是理想电表,当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左端向右端滑动时(设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灯泡L2变暗,V1表的示数变小,V2表的示数变大B. 小灯泡L2变亮,V1表的示数变大,V2表的示数变小C. 小灯泡L1变亮,V1表的示数变大,V2表的示数变小D. 小灯泡L1变暗,V1表的示数变小,V2表的示数变大20.如图6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放一质量为m的木板B,木板表面光滑,左端固定一轻质弹簧。质量为2m的木块A以速度v0从板的右端水平向左滑上木板B。在木块A与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弹簧压缩量最大时,B板运动速率最大B. S板的加速度一直增大C. 弹簧给木块A的冲量大小为2mv0/3D.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v02/313.B14.A15.B16.A17.C18.D19.C20.D2013年西城一模物理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代表质子的是A.B.C.D.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锌板,使其发射出光电子。为了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B.增加入射光的照射时间C.换用频率更高的入射光照射锌板D.换用波长更长的入射光照射锌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压缩气体,气体的压强会变大。这是因为气体分子的A.密集程度增加B.密集程度减小C.平均动能增大D.平均动能减小木星绕太阳的公转,以及卫星绕木星的公转,均可以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并且已经观测到木星和卫星的公转周期。要求得木星的质量,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A.太阳的质量B.卫星的质量C.木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D.卫星绕木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一弹簧振子的位移y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y=0.1sin,位移y的单位为m,时间t的单位为s。则A.弹簧振子的振幅为0.2mB.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25sC.在t=0.2s时,振子的运动速度为零D.在任意0.2s时间内,振子的位移均为0.1mOxr如右图所示,正电荷Q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金属球面上,沿x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势分别用E和表示。选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下列关于x轴上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E或电势随位置x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OxrOOxErE0A.OxEB.Oxr0C.OxD.rE0r某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用砂桶和砂的重力充当小车所受合力F;通过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加速度a。分别以合力F和加速度a作为横轴和纵轴,建立坐标系。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描出如图2所示的点迹,结果跟教材中的结论不完全一致。该同学列举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如下:(1)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高;(2)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低;(3)测量小车的质量或者加速度时的偶然误差过大;(4)砂桶和砂的质量过大,不满足砂桶和砂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实验条件。通过进一步分析,你认为比较合理的原因可能是纸带打点计时器图1纸带打点计时器图1垫木aFO图2C.(1)和(3)D.(2)和(4)如图所示,一长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轻弹簧右端固定在长木板上,左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可以在木板上无摩擦滑动。现在用手固定长木板,把小物块向左移动,弹簧的形变量为x1;然后,同时释放小物块和木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滑动,小物块在木板上滑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长木板达到静止状态,小物块在长木板上继续往复运动。长木板静止后,弹簧的最大形变量为x2。已知地面对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当弹簧的形变量为x时,弹性势能,式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由上述信息可以判断A.整个过程中小物块的速度可以达到 B.整个过程中木板在地面上运动的路程为C.长木板静止后,木板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不变D.若将长木板改放在光滑地面上,重复上述操作,则运动过程中物块和木板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同13.B14.C15.A16.D17.C18.C19.A20.B2013年西城区二模物理13.在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氘核的核反应过程中亏损的质量为△mc,则此核反应过程中 A.向外界释放的能量为△mc2 B.向外界释放的能量为△mc C.从外界吸收的能量为△mc2 D.从外界吸收的能量为△mc14.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忽略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当温度升高时A.气体的内能不变 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C.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外界一定对气体做功15.关于红光和紫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光的频率大于紫光的频率 B.在同一种玻璃中红光的速度小于紫光的速度 C.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紫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D.当红光和紫光以相同入射角从玻璃射入空气时,若紫光刚好能发生全反射,则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16.如图所示为一列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的周期T=2/0s。则 A.这列波的波速v=2.0m/s B.在t=0时,x=0.5m处的质点速度为零 C.经过2.0s,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0.8m D.在t=0.4s时,x=0.5m处的质点的运动方向为y轴正方向17.如图所示,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和远地点N的高度分别为439km和2384k:m,“东方红一号”卫星 A.在M点的速度小于在N点的速度 B.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在N点的加速度M C.在M点受到的地球引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地球引力 D.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18.如图所示,交流电流表Ai、A2、A3分别与电阻R、电容器C和电感线圈L串联后接在同一个正弦式交流电源上。交流电流表A4与电阻R串联后接在理想变压器副线圈两端。如果保持供电电压的最大值不变,而增大供电电压的频率,电流表示数不变的是 A.电流表A1和A2 B.电流表A1和A4 C.电流表A3和A2 D.电流表A3和A419.彭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容器的中心放一个圆柱形电极,沿容器边缘内壁放一个圆环形电极,把A和B分别与电源的两极相连,然后在容器内放入液体,将该容器放在磁场中,液体就会旋转起来。王同学回去后重复彭老师的实验步骤,但液体并没有旋转起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 A.将磁铁的磁极接反了 B.将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接反了 C.使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 D.使用的液体为饱和食盐溶液20.如图所示,工厂利用皮带传输机把货物从地面运送到高出水平地面的C平台上,C平台离地面的高度一定。运输机的皮带以一定的速度v顺时针转动且不打滑。将货物轻轻地放在A处,货物随皮带到达平台。货物在皮带上相对滑动时,会留下一定长度的痕迹。已知所有货物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皮带的倾角θ、运行速度v和货物质量m都可以改变,始终满足tanθ<μ。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当速度v一定时,角θ越大,运送时间越短 B.当倾角θ一定时,改变速度v,运送时间不变 C.当倾角θ和速度v-定时,货物质量m越大,皮带上留下的痕迹越长 D.当倾角θ和速度v-定时,货物质量m越大,皮带上摩擦产生的热越多2012年东城区一模物理13.治疗肿瘤的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放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以辐射到体内的肿瘤处;②在较长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的辐射强度。表中给出的四种放射性同位素,根据上述两个条件,适合用于治疗肿瘤的放射源是 A.钋210 B.锝99 C.钴60 D.锶90iO空气水14.已知单色光a照射一金属板时,金属板上有光电子逸出;单色光b照射同一金属板时,金属板上没有光电子逸出。现让光束aiO空气水 A.光束a的频率小于光束b的频率 B.光束a的折射角小于光束b的折射角 C.光束a在水中的速率大于光束b在水中的速率 D.同时增大两束光的入射角i,光束a先发生全反射UABUCD图乙图丙ACD图甲BABCDUABUCD图乙图丙ACD图甲BABCD A.两种接法电阻片热功率一样大 B.接在AB两端电阻片热功率大 C.接在CD两端电阻片热功率大 D.无法比较BA(a)xSOMP示波器(b)tUt1OE16.物理小组用自己设计的位移传感器来探究滑块的简谐运动,其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滑块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一起平移,利用示波器获得的U—t图像可以反映滑块M的位移x的变化情况。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总长为L,滑块位于O点时滑片P恰与AB的中点接触。滑块M以O为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振幅为BA(a)xSOMP示波器(b)tUt1OE A.滑块M的速度为正方向且不断增大 B.滑块M的速度为负方向且不断减小 C.滑块M的加速度为正方向且不断增大 D.滑块M的加速度为负方向且不断减小17.若某行星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其密度为ρ,万有引力常量为G。当此行星自转周期为下列哪个值时,其赤道上的物体将要飞离行星表面 A. B. C. D.18.A、B两列简谐横波均沿x轴正向传播,在某时刻的他们的波形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经过时间t(t小于A波的周期TA),这两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分别变为图丙、丁所示,则A、B两列波的波速vA、vB之比不可能是 A.1∶1 B.1∶2 C.1∶3 D.3∶1乙乙1593x/cmy/cm12618丁1593x/cmy/cm12618x/cmy/cm12618甲OOx/cmy/cm12618丙OOxEaO3a2a19.真空中相距为3a的两个点电荷M、N,分别固定于x轴上x1=0和x2=3a的两点上,在它们连线上各点场强xEaO3a2a A.x=2a处的电势一定为零 B.点电荷M、N一定为同种电荷 C.点电荷M、N一定为异种电荷 D.点电荷M、N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为2:1 20.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B,用轻弹簧连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开始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推木块A,则弹簧在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A.当A、B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A=aBABF B.当A、B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A>ABF C.当A、B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A<vB D.当A、B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A>vB13.C14.B15.C16.A17.A18.D19.B20.D2012年东城二模甲乙13.氢原子核外电子在能级间跃迁时发出a、b两种频率的光,经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的干涉图样分别如甲、乙两图所示。若a光是氢原子核外电子从n=3的能级向n=1的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则b光可能是甲乙 A.从n=4的能级向n=3的能级跃迁时释放的 B.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释放的 C.从n=2的能级向n=1的能级跃迁时释放的 D.从n=4的能级向n=1的能级跃迁时释放的14.两个相同的、质量分布均匀的金属球a和,分别固定于绝缘支座上,设两球质量均为,两球心间的距离为球半径R的3倍。若使它们带上等量异种电荷,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均为Q,则a、b两球之间的万有引力F引和库仑力F库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B., C., D.,x/cmy/cm15.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每个质点振动的振幅都为2cm,已知在t=0时刻相距4cm的两个质点a、b的位移都是1cm,但速度方向相反,其中a质点的速度沿yx/cmy/cm A.t=0时刻,a、b两质点的加速度相同 B.a、b两质点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C.a质点的速度最大时,b质点的速度为零 D.当b质点的位移为+2cm时,a质点的位移为正16.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1和2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均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卫星1卫星2地球60°A卫星1卫星2地球60°ABO B.卫星l由位置A运动至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 C.如果使卫星l加速,它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D.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17.在一支氖管两端加一个正弦交流电压u=50sin(314t)V。当氖管两端电压达到或超过U0=25V时,氖管就能发光。则在此交流电的一个周期内氖管的发光时间为 A.0.2s B.0.02s C.0.01s D.0.005sv/(m·s-1)0.5t/s1.01.52.02.50ab18.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A和B,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同向水平拉力F1、F2分别作用于物体Av/(m·s-1)0.5t/s1.01.52.02.50ab A.若m1=m2,则力F1对A所做的功小于力F2对B所做的功 B.若m1=2m2,则力F1对A所做的功小于力F2对B所做的功 C.若m1=m2,则力F1的最大瞬时功率一定是力F2的最大瞬时功率的2倍 D.若m1=2m2,则力F1的最大瞬时功率一定是力F2的最大瞬时功率的2倍h19.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若将小球A从弹簧h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小球A换为质量为2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A. B. C. D.00x/mx1φ/Vx2x3x420.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φ随x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0x/mx1φ/Vx2x3x4 A.粒子从O运动到x1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 B.粒子从x1运动到x3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要使粒子能运动到x4处,粒子的初速度v0至少为 D.若v0=,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2012年海淀一模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B.电磁波和机械波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D.电子束通过铝箔能发生衍射现象,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原子核经过6次衰变和4次衰变后成为原子核C.用升温、加压或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可以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以mD、mp、mn分别表示氘核、质子、中子的质量,则mD=mp+mna图bcφa=4Vφc=2V15.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b为ac中点。aa图bcφa=4Vφc=2VA.该电场中b点的电势一定为3VB.a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C.若正电荷在这个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且它运动过程中经过a点,它就一定会沿电场线运动到c点D.正电荷从a点运动到c点,电势能一定减小图3升降机16.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其上端固定在升降机的天花板上,下端挂一小球,在升降机匀速竖直下降过程中,小球相对于升降机静止。若升降机突然停止运动,设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小球不会与升降机的内壁接触,则以地面为参照系图3升降机A.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B.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C.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增大D.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17.设想某登月飞船贴近月球表面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飞船在月球上着陆后,航天员用测力计测得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重力为P,已知引力常量为G。根据上述已知条件,可以估算的物理量有A.月球的质量B.飞船的质量C.月球到地球的距离D.月球的自转周期图8y/cmOx/m1020v18.如图所示,在原点O处的质点(波源)做简谐运动,产生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波速v=400m/s。为了接收这列波,在图8y/cmOx/m1020vA.波源振动的周期为20sB.x=40m处的质点在t=0.5s时位移最大C.接收器在t=1.0s时才能接收到此波D.若波源向x轴负方向移动,则在其移动过程中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小于20HzBAG图19.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之后,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揭开了人类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进行应用的序幕。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将一个圆形金属盘放置在电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并使盘面与磁感线垂直,盘的边缘附近和中心分别装有与金属盘接触良好的电刷A、B,两电刷与灵敏电流计相连。当金属BAG图A.电刷A的电势高于电刷B的电势B.若仅减小电刷A、B之间的距离,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将变大C.若仅提高金属盘转速,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将变大D.若仅将滑动变阻器滑动头向左滑,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将变大20.某学习小组要研究影响弹簧劲度系数的因素,他们猜想弹簧的劲度系数k可能与制成弹簧的钢丝的半径r、弹簧圈的半径R和弹簧的圈数n有关。为此他们选择了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粗细的钢丝,分别绕成了弹簧圈半径不同的弹簧。再利用薄铁片做为卡片和指示弹簧被拉伸后所到位置的指针,用这个卡片选择对弹簧的不同位置施力,实现对同一个弹簧使用圈数的改变(如图甲所示),从而可得到圈数不同的弹簧。他们分别研究了k与r、k与R和k与n的关系(在研究k与弹簧的一个参量的关系时,另外两参量保持不变),并根据测得的数据,分别画出了k-r、k-R和k-n图象如图乙、丙、丁所示。关于上面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k与r、R和n的关系,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A.等效替代法,k∝B.控制变量法,k∝C.等效替代法,k∝D.控制变量法,k∝OkOkr乙OkR丙Okn丁甲卡片指针 题号1314151617181920答案DBDCADCD2012年海淀二模13.关于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普朗克为解释光电效应实验现象提出了光子说B.卢瑟福为解释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C.贝克勒尔在研究天然放射现象的基础上大胆地预测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认为,任何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观察到的太阳光谱是明线光谱B.红光和紫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紫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比红光的大C.紫外线比红外线的频率高,所以紫外线的热效应比红外线的热效应更显著D.单个原子跃迁发光的过程中,发出紫光的原子比发出红光的原子能量变化大15.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在地球周围有很多人造飞行器,其中有一些已超过其设计寿命且能量耗尽。每到太阳活动期,地球的大气层会变厚,这时有些飞行器在大气阻力的作用下,运行的轨道高度将逐渐降低(在其绕地球运动的每一周过程中,轨道高度变化很小均可近似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为了避免飞行器坠入大气层后对地面设施及人员造成安全威胁,人们设想发射导弹将其在运行轨道上击碎。具体设想是:在导弹的弹头脱离推进装置后,经过一段无动力飞行,从飞行器后下方逐渐接近目标,在进入有效命中距离后引爆弹头并将该飞行器击碎。对于这一过程中的飞行器及弹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飞行器轨道高度降低后,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变大B.飞行器轨道高度降低后,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变大C.弹头在脱离推进装置之前,始终处于失重状态D.弹头引爆前瞬间,弹头的加速度一定小于此时飞行器的加速度16.“蹦极”运动是勇敢者的运动。蹦极运动员将弹性长绳(质量忽略不计)的一端系在双脚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的跳台上,运动员无初速地从跳台上落下。若不计空气阻力,对于运动员的第一次下落过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性绳开始对运动员施力后,运动员立即开始做减速运动B.从弹性绳开始对运动员施力至运动员所受重力与弹性绳对他的弹力相等的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与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之和不断增大C.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对运动员的冲量大小等于弹性绳弹力对运动员的冲量大小D.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对运动员所做的功小于运动员克服弹性绳弹力所做的功17.在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一根平直的弹性轻质长绳,绳上从左向右均匀分布有一系列质点1,2,3,……,相邻两个质点间的距离均为0.10m。在t=0时刻质点1开始沿垂直于绳的方向在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运动图象如图所示。此振动沿绳向右传播,当振动刚好传播到质点13时,质点1恰好完成第一次全振动。则()x/cm0t/x/cm0t/s0.10.20.30.410-10B.质点13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x轴正方向C.质点13开始振动时,质点7通过的路程为10cmD.质点7开始运动后与质点1的运动方向总是相同的θθAB18.如图所示,A、B两个皮带轮被紧绷的传送皮带包裹,传送皮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可利用传送皮带传送货物。已知皮带轮与皮带之间无相对滑动,皮带轮不转动时,某物体从皮带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皮带底端所用的时间是t,则()A.当皮带轮逆时针匀速转动时,该物体从顶端由静止滑到底端所用时间一定大于tB.当皮带轮逆时针匀速转动时,该物体从顶端由静止滑到底端所用时间一定小于tC.当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该物体从顶端由静止滑到底端所用时间可能等于tD.当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该物体从顶端由静止滑到底端所用时间一定小于t19.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大线圈Ⅰ中放置一个小线圈Ⅱ,大线圈Ⅰ与多功能电源连接。多功能电源输入到大线圈Ⅰ的电流i1的周期为T,且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电流i1将在大线圈Ⅰ的内部产生变化的磁场,该磁场磁感应强度B与线圈中电流i的关系为B=ki1(其中k为常数)。小线圈Ⅱ与电流传感器连接,并可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后绘制出小线圈Ⅱ中感应电流i2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仅将多功能电源输出电流变化的频率适当增大,则图丙所示各图象中可能正确反映i2-t图象变化的是(图丙中分别以实线和虚线表示调整前、后的i2-t图象)()ii1t0乙线圈Ⅱ线圈Ⅰ多功能电源甲T传感器i2i2t0ATi2t0DTi2t0TC0i2tBT丙20.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数值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对于单位的分析是帮助我们检验研究结果正确性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同学们在研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储存的能量EC与哪些量有关的过程中得出的一些结论,式中C为电容器的电容、U为电容器充电后其两极板间的电压、E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d为两极板间的距离、S为两极板正对面积、ε为两极板间所充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没有单位)、k为静电力常量。请你分析下面给出的关于EC的表达式可能正确的是()A.B.C.D.13.B14.D15.A16.C17.B18.D19.D20.C2012年西城一模13.下列实验或者事实,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A.电子的发现 B.光电效应实验C.α粒子散射实验 D.天然放射现象14.不同的物理量可以有相同的单位。下列各组物理量中有相同单位的是 A.速度和角速度 B.电压和电动势 C.电势和电势能 D.磁通量和磁感应强度1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电阻R=55Ω,原线圈两端接一正弦式交变电流,该交变电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电路中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A.110V、2.0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