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优秀课件浙教版_第1页
八年级下《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优秀课件浙教版_第2页
八年级下《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优秀课件浙教版_第3页
八年级下《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优秀课件浙教版_第4页
八年级下《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优秀课件浙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1思考玻璃钟罩内的氧循环分析:蜡烛燃烧呼吸作用产生CO2供植物利用,促进植物生长;植物光合作用产生O2供植物燃烧利用。讨论:C装置应放在什么环境下,蜡烛燃烧时间会更长些?玻璃钟罩透光性好;放在光照充足处;植物长势要好;……单一支蜡烛会如何?单一株植物会如何?想一想:蜡烛和植物放在一起的本质是什么?让O2和CO2处于循环达到一种动态平衡AB+蜡烛和植物放在一起又会怎么样?为什么?C思考玻璃钟罩内的氧循环分析:讨论:C装置应放在什么环境下,蜡2书中学1.读图,完成思考题并填写氧循环图动植物呼吸作用燃料燃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植物光合作用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利用氧气将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残落物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2.解释:氧的循环和平衡氧循环: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氧平衡:使自然界中氧气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氧循环而保持相对稳定。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书中学1.读图,完成思考题并填写氧循环图动植物呼吸作用燃料燃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书中学1.读图,完成思考题并填写碳循环图CO2有机物光合作用植物

作用动物吸收→体内

动植物残体→微生物的

煤、石油、天然气

呼吸氧化氧化分解燃烧2.解释:碳的循环和平衡大气中的CO2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等过程,源源不断地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中被吸收的CO2的量与重新释放出来的量大致相等。(《教与学》119页)(化石燃料)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书中学1.读图,完成思考题并填写碳循环图CO4自然界中的碳—氧平衡思考1.解释:自然界中碳—氧平衡的含义2.讨论:现代工业的发展对碳循环的影响?3.思考:碳循环失去平衡(排放>吸收)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化石燃料大量燃烧,使得:

CO2排放量>CO2吸收量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温室效应加剧!自然界中的碳—氧平衡思考1.解释:自然界中碳—氧平衡的含义化5植物—吸收CO2、释放O2读图,完成思考题并填写碳循环图①Cl+O3==ClO+O22、本实验中A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太阳光透过温室玻璃后,会使室内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辐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植物作用(1)臭氧化学式、来源、性质、分布。解释:自然界中碳—氧平衡的含义(1)来源:O2=====2OO+O2====O3(《教与学》119页)温室效应过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使自然界中氧气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氧循环而保持相对稳定。使自然界中氧气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氧循环而保持相对稳定。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稳定,适于生物生存。大气中的含量(体积百分比)(3)你知道臭氧层的现状如何?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会给地球带来什么后果?房间内门窗紧闭,人会怎么样?温室的保温原理活动盖有玻璃片太阳光透过玻璃后使杯内的水温度升高,而杯内水的反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解释: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解释温室是如何保温的?解释:大气中二氧化碳对地球是怎样保温的?太阳光透过温室玻璃后,会使室内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辐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太阳光透过地球大气层后,由于大气中CO2浓度增大,使穿透大气层向外辐射热减少植物—吸收CO2、释放O2温室的保温原理活动盖有玻璃片太阳6读图,完成思考题并填写氧循环图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利用氧气将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残落物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C6H12O6+6O26CO2+6H2O+能量针对本次实验的目的,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从而产生“温室效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此比较感兴趣,准备设计实验探究一下二氧化碳浓度与空气温度的关系。让O2和CO2处于循环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解释:自然界中碳—氧平衡的含义使得本实验中四瓶气体的初始温度相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从而产生“温室效应”房间内门窗紧闭,人会怎么样?(3)你知道臭氧层的现状如何?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会给地球带来什么后果?②这个密闭的环境中放什么?使自然界中氧气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氧循环而保持相对稳定。A.①②④B.①②③④换水、用增氧泵、放养水草都能使鱼缸内水的溶解氧增加,分析哪种方法最好?房间内门窗紧闭,人会怎么样?思考:碳循环失去平衡(排放>吸收)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太阳光透过杯口的玻璃后,会使杯内的水温度升高,而盖玻璃片的杯子的热量很少能散出去.氯原子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温室效应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稳定,适于生物生存。温室效应过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冰川熔化,海平面升高利弊直接原因大气中CO2浓度增大(1)含碳物质大量燃烧(2)植被大面积破坏防治措施降低大气中CO2浓度(1)减少煤、石油、天然气使用开发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减少CO2的排放)(2)植树造林(增大CO2的吸收)读图,完成思考题并填写氧循环图温室效应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7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8理性思考:

由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想到……C6H12O6+6O26CO2+6H2O+能量酶6CO2+6H2OC6H12O6(贮存能量)+6O2光叶绿体推测:

自然界中氧和碳是在循环的!理性思考:由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想到…9

设计实验模拟大气中氧气在循环?①如何来设计一个小的密闭环境?②这个密闭的环境中放什么?

蜡烛—

提供CO2、判断有氧气产生

植物—

吸收CO2、释放O2

观察A钟罩内蜡烛熄灭得

;而B钟罩内蜡烛熄灭得

.快慢AB结论: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设计实验模拟大气中氧气在循环?①如何来设计一个小的密闭环境10尝试画一个氧气循环的模型.O2CO2生物的呼吸物质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呼吸包括1.动物的呼吸2.植物的呼吸3.微生物的呼吸尝试画一个氧气循环的模型.O2CO2生物的呼吸物质燃烧植物的11123自然界中氧循环O3O2CO2O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燃烧123自然界中氧循环O3CO2O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燃烧12换水、用增氧泵、放养水草都能使鱼缸内水的溶解氧增加,分析哪种方法最好?2.房间内门窗紧闭,人会怎么样?3.有人在室内喷洒空气清新剂使气保持清新是否合理?4.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增产.根据氧循环原理分析问题人工补充二氧化碳,肥水管理,增强光照,夜间适当降温等。换水、用增氧泵、放养水草都能使鱼缸内水的溶解氧增加,分析哪13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14植物作用氯原子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1)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根据氧循环原理分析问题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稳定,适于生物生存。①Cl+O3==ClO+O2④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环保能源;氯原子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取二只塑料杯,各装一半的清水,在一只杯上盖一块玻璃片,把它们同时在太阳下晒1小时左右,分别测量水温,进行比较。(《教与学》119页)房间内门窗紧闭,人会怎么样?(2)臭氧的性质:是一种蓝色带腥臭味的气体,有很强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氯原子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太阳光透过玻璃后使杯内的水温度升高,而杯内水的反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①Cl+O3==ClO+O2探究白炽灯光照条件下空气中CO2的含量对空气温度的影响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解释温室是如何保温的?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人工补充二氧化碳,肥水管理,增强光照,夜间适当降温等。C6H12O6+6O26CO2+6H2O+能量C6H12O6+6O26CO2+6H2O+能量【实验结论】针对本次实验的目的,结合表中实验数据,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②这个密闭的环境中放什么?房间内门窗紧闭,人会怎么样?C6H12O6+6O26CO2+6H2O+能量取二只塑料杯,各装一半的清水,在一只杯上盖一块玻璃片,把它们同时在太阳下晒1小时左右,分别测量水温,进行比较。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思考:碳循环失去平衡(排放>吸收)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植物光合作用产生O2供植物燃烧利用。①Cl+O3==ClO+O2氯原子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房间内门窗紧闭,人会怎么样?蜡烛—提供CO2、判断有氧气产生②禁止生产含氟冰箱;针对本次实验的目的,你所提出的问题是。读图:温室是如何保温的?如图是科学家对1955-1995年期间地球大气的一个观测结果,你认为这个结果是否支持上述观点?请先判断,再写出判断依据。氯原子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原因:氯化烃有机化合物破坏臭氧层讨论:现代工业的发展对碳循环的影响?(1)臭氧化学式、来源、性质、分布。(2)臭氧层的作用,对人和生物有哪些影响?(3)你知道臭氧层的现状如何?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会给地球带来什么后果?(4)保护臭氧层的措施.植物作用C6H12O6+6O2151.臭氧化学式:O3

紫外线

(1)来源:

O2=====2OO+O2====O3(2)臭氧的性质:是一种蓝色带腥臭味的气体,有很强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3)分布: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气平流层(距地面20—35千米处)——臭氧层

2.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

紫外线3O2===========2O31.臭氧化学式:O3紫外线(2)臭氧的16南极臭气空洞你知道臭氧层的现状如何?原因:氯化烃有机化合物破坏臭氧层南极臭气空洞你知道臭氧层的现状如何?原因:氯化烃有机化合物破17氯原子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①Cl+O3==ClO+O2

③Cl2O2==2Cl+O2

(分解反应)②2ClO==Cl2O2

(化合反应)

日光综合反应:2O3==3O2

氯原子作催化剂Cl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剂!日光氯原子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①Cl+O3=18填图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煤石油和天然气光合作用呼吸死亡的生物水生植物死亡微生物分解作用CO2CO2呼吸光合作用腐败生物呼吸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填图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煤石油和天然气光合作用呼吸死亡的生物水生19填空:

完成P67页填空,建立碳循环的模型CO2C6H12O6

(有机物)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呼吸作用物质燃烧浓度升高煤、石油、天燃气大量使用森林面积减少减少煤、石油、天燃气使用开发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植树造林填空:完成P67页填空,建立碳循环的模型CO2C6H1220读图:温室是如何保温的?读图:温室是如何保温的?21取二只塑料杯,各装一半的清水,在一只杯上盖一块玻璃片,把它们同时在太阳下晒1小时左右,分别测量水温,进行比较。测量水温:

杯水的温度较高.盖有玻璃片的太阳光透过杯口的玻璃后,会使杯内的水温度升高,而盖玻璃片的杯子的热量很少能散出去.活动:温室的保温原理取二只塑料杯,各装一半的清水,在一只杯上盖一块玻璃片,把它们22假如把这个温室看作是一个巨大的地球,那么玻璃是什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从而产生“温室效应”假如把这个温室看作是一个巨大的地球,那么玻璃是什么?大气中的23研究温室效应的实验

图1装置研究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的化学式是

,该小组需要定时观测并记录的数据是

图2装置来进行CO2产生温室效应的模拟研究,在左侧集气瓶中盛放CO2气体,右侧集气瓶中盛放

(填气体名称).设计意图:希望实验时,能观察到食用油a侧液面高度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侧液面高度,以此证明CO2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CH4温度空气低于研究温室效应的实验图1装置研究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的化学24使自然界中氧气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氧循环而保持相对稳定。(4)保护臭氧层的措施.植物光合作用产生O2供植物燃烧利用。(1)来源:O2=====2OO+O2====O32、本实验中A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房间内门窗紧闭,人会怎么样?由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想到……(1)有观点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提高大气温度,导致温室效应。读图,完成思考题并填写碳循环图太阳光透过杯口的玻璃后,会使杯内的水温度升高,而盖玻璃片的杯子的热量很少能散出去.解释:大气中二氧化碳对地球是怎样保温的?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稳定,适于生物生存。蜡烛—提供CO2、判断有氧气产生植物—吸收CO2、释放O2解释:自然界中碳—氧平衡的含义然后一起移到阳光下,10分钟后观察温度计的计数。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探究白炽灯光照条件下空气中CO2的含量对空气温度的影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从而产生“温室效应”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解释温室是如何保温的?研究证实,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过高,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此比较感兴趣,准备设计实验探究一下二氧化碳浓度与空气温度的关系。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针对本次实验的目的,你所提出的问题是

【设计实验】

该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A瓶内充满空气,B、C、D三瓶内分别充有10%、20%、30%的CO2

,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四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都为18℃。然后一起移到阳光下,10分钟后观察温度计的计数。然后再将四个集气瓶避光保存了10分钟,再次观察温度计的读数,记录结果如下: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使自然界中氧气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氧循环而保持相对稳定。研究证实25温度计标号ABCD初始温度18℃18℃18℃18℃10分钟后温度20℃21℃22℃23℃避光保存10分钟后的温度18.5℃19.5℃21℃22.5℃【实验分析与说明】

1、四个集气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原因是________;

2、本实验中A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针对本次实验的目的,结合表中实验数据,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结合本次探究的结论,要控制全球变暖的趋势,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得本实验中四瓶气体的初始温度相同对照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温室效应越严重大力植树造林、对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进行综合利用、使用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等。温度计标号ABCD初始温度18℃18℃18℃18℃10分钟后26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是()

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②禁止生产含氟冰箱;③大量植树造林;④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环保能源;⑤用大量石灰水吸收.

A.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B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是()

①减少煤、石油27(1)有观点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提高大气温度,导致温室效应。如图是科学家对1955-1995年期间地球大气的一个观测结果,你认为这个结果是否支持上述观点?请先判断,再写出判断依据

。(1)有观点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提高大气温度,导28(2)右上表中的“温室效应指数”指以二氧化碳为相对标准,测定一定大气压下每单位体积的气体所吸收的热量。表中展示了部分气体的数据,据此可得出,水蒸汽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要比甲烷气体

。物质大气中的含量(体积百分比)温室效应指数H2O10.1CO20.031CH42×10-430(2)右上表中的“温室效应指数”指以二氧化碳为相对标准,测定29

某校研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1】用5个规格相同的塑料矿泉水瓶分别收集1瓶空气、1瓶CO2以及3瓶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CO2含量分别为10%、20%、30%),并用带温度计的胶塞塞紧瓶口;

【步2】把上述装有气体的矿泉水瓶放到白炽灯下照射,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所示.请分析右表,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研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1】用5个规30(1)本次实验的目的是?

探究白炽灯光照条件下空气中CO2的含量对空气温度的影响(2)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空气中CO2含量越高,空气的温度升高越快(1)本次实验的目的是?31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32思考玻璃钟罩内的氧循环分析:蜡烛燃烧呼吸作用产生CO2供植物利用,促进植物生长;植物光合作用产生O2供植物燃烧利用。讨论:C装置应放在什么环境下,蜡烛燃烧时间会更长些?玻璃钟罩透光性好;放在光照充足处;植物长势要好;……单一支蜡烛会如何?单一株植物会如何?想一想:蜡烛和植物放在一起的本质是什么?让O2和CO2处于循环达到一种动态平衡AB+蜡烛和植物放在一起又会怎么样?为什么?C思考玻璃钟罩内的氧循环分析:讨论:C装置应放在什么环境下,蜡33书中学1.读图,完成思考题并填写氧循环图动植物呼吸作用燃料燃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植物光合作用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利用氧气将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残落物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2.解释:氧的循环和平衡氧循环: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氧平衡:使自然界中氧气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氧循环而保持相对稳定。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书中学1.读图,完成思考题并填写氧循环图动植物呼吸作用燃料燃34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书中学1.读图,完成思考题并填写碳循环图CO2有机物光合作用植物

作用动物吸收→体内

动植物残体→微生物的

煤、石油、天然气

呼吸氧化氧化分解燃烧2.解释:碳的循环和平衡大气中的CO2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等过程,源源不断地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中被吸收的CO2的量与重新释放出来的量大致相等。(《教与学》119页)(化石燃料)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书中学1.读图,完成思考题并填写碳循环图CO35自然界中的碳—氧平衡思考1.解释:自然界中碳—氧平衡的含义2.讨论:现代工业的发展对碳循环的影响?3.思考:碳循环失去平衡(排放>吸收)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化石燃料大量燃烧,使得:

CO2排放量>CO2吸收量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温室效应加剧!自然界中的碳—氧平衡思考1.解释:自然界中碳—氧平衡的含义化36植物—吸收CO2、释放O2读图,完成思考题并填写碳循环图①Cl+O3==ClO+O22、本实验中A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太阳光透过温室玻璃后,会使室内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辐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植物作用(1)臭氧化学式、来源、性质、分布。解释:自然界中碳—氧平衡的含义(1)来源:O2=====2OO+O2====O3(《教与学》119页)温室效应过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使自然界中氧气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氧循环而保持相对稳定。使自然界中氧气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氧循环而保持相对稳定。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稳定,适于生物生存。大气中的含量(体积百分比)(3)你知道臭氧层的现状如何?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会给地球带来什么后果?房间内门窗紧闭,人会怎么样?温室的保温原理活动盖有玻璃片太阳光透过玻璃后使杯内的水温度升高,而杯内水的反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解释: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解释温室是如何保温的?解释:大气中二氧化碳对地球是怎样保温的?太阳光透过温室玻璃后,会使室内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辐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太阳光透过地球大气层后,由于大气中CO2浓度增大,使穿透大气层向外辐射热减少植物—吸收CO2、释放O2温室的保温原理活动盖有玻璃片太阳37读图,完成思考题并填写氧循环图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利用氧气将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残落物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C6H12O6+6O26CO2+6H2O+能量针对本次实验的目的,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从而产生“温室效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此比较感兴趣,准备设计实验探究一下二氧化碳浓度与空气温度的关系。让O2和CO2处于循环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解释:自然界中碳—氧平衡的含义使得本实验中四瓶气体的初始温度相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从而产生“温室效应”房间内门窗紧闭,人会怎么样?(3)你知道臭氧层的现状如何?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会给地球带来什么后果?②这个密闭的环境中放什么?使自然界中氧气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氧循环而保持相对稳定。A.①②④B.①②③④换水、用增氧泵、放养水草都能使鱼缸内水的溶解氧增加,分析哪种方法最好?房间内门窗紧闭,人会怎么样?思考:碳循环失去平衡(排放>吸收)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太阳光透过杯口的玻璃后,会使杯内的水温度升高,而盖玻璃片的杯子的热量很少能散出去.氯原子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温室效应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稳定,适于生物生存。温室效应过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冰川熔化,海平面升高利弊直接原因大气中CO2浓度增大(1)含碳物质大量燃烧(2)植被大面积破坏防治措施降低大气中CO2浓度(1)减少煤、石油、天然气使用开发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减少CO2的排放)(2)植树造林(增大CO2的吸收)读图,完成思考题并填写氧循环图温室效应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38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39理性思考:

由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想到……C6H12O6+6O26CO2+6H2O+能量酶6CO2+6H2OC6H12O6(贮存能量)+6O2光叶绿体推测:

自然界中氧和碳是在循环的!理性思考:由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想到…40

设计实验模拟大气中氧气在循环?①如何来设计一个小的密闭环境?②这个密闭的环境中放什么?

蜡烛—

提供CO2、判断有氧气产生

植物—

吸收CO2、释放O2

观察A钟罩内蜡烛熄灭得

;而B钟罩内蜡烛熄灭得

.快慢AB结论: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设计实验模拟大气中氧气在循环?①如何来设计一个小的密闭环境41尝试画一个氧气循环的模型.O2CO2生物的呼吸物质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呼吸包括1.动物的呼吸2.植物的呼吸3.微生物的呼吸尝试画一个氧气循环的模型.O2CO2生物的呼吸物质燃烧植物的42123自然界中氧循环O3O2CO2O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燃烧123自然界中氧循环O3CO2O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燃烧43换水、用增氧泵、放养水草都能使鱼缸内水的溶解氧增加,分析哪种方法最好?2.房间内门窗紧闭,人会怎么样?3.有人在室内喷洒空气清新剂使气保持清新是否合理?4.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增产.根据氧循环原理分析问题人工补充二氧化碳,肥水管理,增强光照,夜间适当降温等。换水、用增氧泵、放养水草都能使鱼缸内水的溶解氧增加,分析哪44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45植物作用氯原子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1)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根据氧循环原理分析问题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稳定,适于生物生存。①Cl+O3==ClO+O2④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环保能源;氯原子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取二只塑料杯,各装一半的清水,在一只杯上盖一块玻璃片,把它们同时在太阳下晒1小时左右,分别测量水温,进行比较。(《教与学》119页)房间内门窗紧闭,人会怎么样?(2)臭氧的性质:是一种蓝色带腥臭味的气体,有很强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氯原子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太阳光透过玻璃后使杯内的水温度升高,而杯内水的反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①Cl+O3==ClO+O2探究白炽灯光照条件下空气中CO2的含量对空气温度的影响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解释温室是如何保温的?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人工补充二氧化碳,肥水管理,增强光照,夜间适当降温等。C6H12O6+6O26CO2+6H2O+能量C6H12O6+6O26CO2+6H2O+能量【实验结论】针对本次实验的目的,结合表中实验数据,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②这个密闭的环境中放什么?房间内门窗紧闭,人会怎么样?C6H12O6+6O26CO2+6H2O+能量取二只塑料杯,各装一半的清水,在一只杯上盖一块玻璃片,把它们同时在太阳下晒1小时左右,分别测量水温,进行比较。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思考:碳循环失去平衡(排放>吸收)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植物光合作用产生O2供植物燃烧利用。①Cl+O3==ClO+O2氯原子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房间内门窗紧闭,人会怎么样?蜡烛—提供CO2、判断有氧气产生②禁止生产含氟冰箱;针对本次实验的目的,你所提出的问题是。读图:温室是如何保温的?如图是科学家对1955-1995年期间地球大气的一个观测结果,你认为这个结果是否支持上述观点?请先判断,再写出判断依据。氯原子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原因:氯化烃有机化合物破坏臭氧层讨论:现代工业的发展对碳循环的影响?(1)臭氧化学式、来源、性质、分布。(2)臭氧层的作用,对人和生物有哪些影响?(3)你知道臭氧层的现状如何?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会给地球带来什么后果?(4)保护臭氧层的措施.植物作用C6H12O6+6O2461.臭氧化学式:O3

紫外线

(1)来源:

O2=====2OO+O2====O3(2)臭氧的性质:是一种蓝色带腥臭味的气体,有很强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3)分布: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气平流层(距地面20—35千米处)——臭氧层

2.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

紫外线3O2===========2O31.臭氧化学式:O3紫外线(2)臭氧的47南极臭气空洞你知道臭氧层的现状如何?原因:氯化烃有机化合物破坏臭氧层南极臭气空洞你知道臭氧层的现状如何?原因:氯化烃有机化合物破48氯原子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①Cl+O3==ClO+O2

③Cl2O2==2Cl+O2

(分解反应)②2ClO==Cl2O2

(化合反应)

日光综合反应:2O3==3O2

氯原子作催化剂Cl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剂!日光氯原子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①Cl+O3=49填图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煤石油和天然气光合作用呼吸死亡的生物水生植物死亡微生物分解作用CO2CO2呼吸光合作用腐败生物呼吸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填图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煤石油和天然气光合作用呼吸死亡的生物水生50填空:

完成P67页填空,建立碳循环的模型CO2C6H12O6

(有机物)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呼吸作用物质燃烧浓度升高煤、石油、天燃气大量使用森林面积减少减少煤、石油、天燃气使用开发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植树造林填空:完成P67页填空,建立碳循环的模型CO2C6H1251读图:温室是如何保温的?读图:温室是如何保温的?52取二只塑料杯,各装一半的清水,在一只杯上盖一块玻璃片,把它们同时在太阳下晒1小时左右,分别测量水温,进行比较。测量水温:

杯水的温度较高.盖有玻璃片的太阳光透过杯口的玻璃后,会使杯内的水温度升高,而盖玻璃片的杯子的热量很少能散出去.活动:温室的保温原理取二只塑料杯,各装一半的清水,在一只杯上盖一块玻璃片,把它们53假如把这个温室看作是一个巨大的地球,那么玻璃是什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从而产生“温室效应”假如把这个温室看作是一个巨大的地球,那么玻璃是什么?大气中的54研究温室效应的实验

图1装置研究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的化学式是

,该小组需要定时观测并记录的数据是

图2装置来进行CO2产生温室效应的模拟研究,在左侧集气瓶中盛放CO2气体,右侧集气瓶中盛放

(填气体名称).设计意图:希望实验时,能观察到食用油a侧液面高度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侧液面高度,以此证明CO2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CH4温度空气低于研究温室效应的实验图1装置研究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的化学55使自然界中氧气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氧循环而保持相对稳定。(4)保护臭氧层的措施.植物光合作用产生O2供植物燃烧利用。(1)来源:O2=====2OO+O2====O32、本实验中A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房间内门窗紧闭,人会怎么样?由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想到……(1)有观点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提高大气温度,导致温室效应。读图,完成思考题并填写碳循环图太阳光透过杯口的玻璃后,会使杯内的水温度升高,而盖玻璃片的杯子的热量很少能散出去.解释:大气中二氧化碳对地球是怎样保温的?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稳定,适于生物生存。蜡烛—提供CO2、判断有氧气产生植物—吸收CO2、释放O2解释:自然界中碳—氧平衡的含义然后一起移到阳光下,10分钟后观察温度计的计数。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探究白炽灯光照条件下空气中CO2的含量对空气温度的影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从而产生“温室效应”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解释温室是如何保温的?研究证实,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过高,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此比较感兴趣,准备设计实验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