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论文】王悦敏:惠来县各村村名与地理环境_第1页
【村名论文】王悦敏:惠来县各村村名与地理环境_第2页
【村名论文】王悦敏:惠来县各村村名与地理环境_第3页
【村名论文】王悦敏:惠来县各村村名与地理环境_第4页
【村名论文】王悦敏:惠来县各村村名与地理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惠来县各村村名与地理环境学院:城环学院班级:1003班姓名:王悦敏学号:1055020121二〇一二年十二月惠来县各村村名与地理环境王悦敏(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临汾041004)摘要: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它的命名与一些自然、人文事物是有一定关联的,它直接或间接反映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通过采用地图法、历史文献法、统计法、分类及归纳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各村村名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系统研究,充分利用对惠来县各村村名统计作出的图表,以图表说明问题并对其进行论证分析,得出惠来县各村村名具体是根据方位、地形、水文、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和地理实体、文化、意愿等人文地理要素来命名的,且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命名的占大多数,而地理环境要素中又以方位和地形为主,方位中以地理实体为中心命名的居多,地形中以坑、岭、山命名的居多。除此之外,通过对惠来县各村村名命名成因的分析,得出特定的地理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美好的人生愿望是其各村村名命名规律背后的深层原因。通过对惠来县各村村名的研究,人们可以对惠来县有更加深刻而全面地了解,惠来县各村村名的研究对惠来县今后的经济发展、区域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关键词】惠来县各村村名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系统研究成因分析HuilaiCountyvillagenamesandgeographicalenvironmentYueminWang(ShanxiNormalUniversityCollegeofUrbanandEnvironmentalSciencesLinfen041004)Abstract:Theplacenameisakindofculturalphenomenon,andalsoistheproductofhumansocialdevelopmentprocess.itsnaminghasacertaincorrelationwithsomenaturalandhumanisticthingsanditreflecttheregionalnaturalandhumangeographyenvironmentdirectlyorindirectly.Byusingthemethodofmap,themethodofhistoricalliterature,themethodofstatistical,themethodofclassificationandinductioncomparisonandothermethods,itresearchessystemataciallyfromnaturalgeographicalenvironmentandhumangeographyenvironmenttwoaspectsonthevillagenameofHuiLaicountry,jieyang,guangdongprovince,makesfulluseofthechartsstatisticedonthevillagenamesofHuiLaicountry,useschartstodescripingproblemsandmakesthedemonstrationanalysisonitanddrawaconclusionthatcommunalHuiLaiXianvillageconcreteisaccordingtothepositions,topographies,hydrologies,resourcesandothernaturalgeographicalelementsandgeographicalentities,cultures,desiresandotherhumangeographyfactorstonameandaccordingtothenaturalgeographicalenvironmentelementsnamedisthemajority,andthepositionsandthetopographiesisthemajority.Inaddition,throughtheanalysisofthecausesnamedHuilaiCountyvillagename,tocometoaparticulargeographicalenvironment,richinhistoryandculture,beautifullifedeepdesireisthedeepreasonbehindthecommunalvillagenamedrule.ThroughthestudyofcommunalHuiLaicountryvillage,peoplecanprofoundlyandcomprehensivelyunderstandingofHuiLaicountry.TheresearchofHuilaiCountyvillageontheeconomicdevelopmentinthefuture,regionalharmoniousdevelopmentofman-landrelationshipprovidesatheoreticalbasisofHuilaicounty.【keywords】HuiLaicountrythevillagenamesnaturalgeographicalenvironmenthumangeographyenvironmentresearchsystemataciallytheanalysisofthecauseoftheformation1引言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命名的意义通常认为是地名的字面所表达的含义,它是人们为地名命名时的着眼点,或者叫命名的因由或理据。因此,对地名的研究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从先秦时代对地名的解释,到现代有了史为乐主编的《中国地名考证文集》、贾文毓的《中国地名词源》等对地名语源作详尽阐述的书籍;从瑞士的埃格利在1872年出版了著作《地名学》到2008年PenelopeBrown对墨西哥南部山区地名的语言结构、命名类型进行分析,国内外对地名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于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地名关注比较少,其次,对地名历史和地理的研究较少,除此之外,还缺乏多方面、综合性的研究。因此,对惠来县各村村名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广东省普宁市惠来县各乡村地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地图法、历史文献法、统计法、分类及归纳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对地名进行了系统研究。2惠来县基本慨况2.1基本概况惠来县地处粤东沿海,背倚大南山,面濒南海,是广东省著名侨乡。陆地面积125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768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2公里,是揭阳市惟一沿海县。辖惠来县辖14个镇,县政府驻惠城镇。惠来全境居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惠来区位优势明显,是全国的“荔枝之乡”“能源工业大县”、“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县”和“水产品百强县”等。图一:惠来县地图(Graphone:themapofHuiLaicountry)2.2历史沿革惠来县境内古为百越之地。秦汉时,为南海郡博罗、揭阳辖地。晋以后至明代中期均为潮阳、海丰辖地。明嘉靖三年(1524),始析潮阳县隆井都一半和大坭、惠来、酉头3都及海丰县的龙溪都合置惠来县,因县治在惠来都,故名。嘉靖四年(1525)建城,得名惠城,因其地处葵岭东南,故又称葵阳。1949年5月20日惠来全境解放,8月,成立惠来县人民政府。1958年12月10日,撤销惠来县建制,与普宁县合并。1961年3月恢复惠来县建制,隶属汕头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惠来县属汕头市。1987年全县共置14个镇、3个乡、4个农林场,下辖288个村民委员会,27个居民委员会,553个自然村,总人口74.12万人。民族为汉族。方言以潮汕话为主和少数客家话。2.3地形气候特征惠来县境背山面海,地势北高南低,倾斜度较大,属海滨丘陵地形。县境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每年5月至8月为多雨期,占全年降雨量88%,常在春夏之交发生洪涝。北部山地、丘陵地面积101.55万亩,占面积54%,主脉大南山横贯县境北部,东南濒临南海,海岸线曲折多弯,最高峰犁头侗海拔822.7米;中南部多为平原、阶地,面积46.05万亩,占24.5%;沿海沙滩和韫地,面积21.8万亩,占11.6%;冲积平原均属沃土地带,适宜种植水稻及多种经济作物;北部丘陵一般属红壤或赤红壤,含粘质,有“下雨一包浓,晴干一块铜”的特点,适宜种植共、杉、菠萝等。东部和西南部地区土壤含沙多,适宜种花生等经济作物。2.4水文特征惠来县主要河流有龙江河(俗称龙溪)、盐岭河、雷岭河和鳌江河,均分布于县境中西部。东部河流流量较小,有狮石湖、铭湖两个小水系。龙江河是境内最大河流,发源于普宁市南山凹,经陆丰市流入惠来县。河长88公里,惠来境内为52公里。全县大小河流18条,总长273公里,河网密度为0.14公里/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总量12.78亿立方米。惠来县大小水库225座,蓄水总调节量2.49亿立方米;县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6000千瓦。2.5资源特征惠来县境自然资源丰富。冲积平原均属沃土地带,适宜种植水稻及多种经济作物;北部丘陵一般属红壤或赤红壤,含粘质,有“下雨一包浓,晴干一块铜”的特点,适宜种植共、杉、菠萝等。东部和西南部地区土壤含沙多,适宜种花生等经济作物。野生动物有山羊、野穿山甲、果子狸、鹧鸪等,还有金甲蛇、银甲蛇、眼镜蛇等多种蛇类。已知可作药用的野生植物近100种。

县内花岗岩约占80%,沉积岩约占18%,矿藏资源分布广,据初步探明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20多种。已局部开采的有锡、钛、铁、锆英石、钨、硫铁、煤、高岭土、花岗石、金等。其中高岭土储量约1000万吨以上;花岗石2700万吨,锆英石1.2万吨。2.6文化特征惠来有悠久的文化渊源。境内已发掘出古代的夔纹陶器、西周甬钟、春秋铜矛、东汉铜鼓等文物。古老传统文化相沿继承,人才辈出,艺文昌盛。明初,苏福(民间称为苏神童)所作《三十夜诗》脍炙人口。1949年以前,惠来已有周田的中一枝香、海埕的正天香两两个潮剧团,还有皮影戏、木偶戏等。惠来是广东省的主要侨乡之一。清代至民国期间,县民迫于生活,漂流过海,出国谋生。3惠来县各村村名与地理环境3.1村名与自然地理环境3.1.1村名与方位所谓方位词地名,是指用某些表示方位、位置的词,与其它词语组合而成的地名,简言之就是指含有方位词的地名。我国古代就有“山南水北谓之阳”,“山河以东谓之左,山河以西谓之右”,“高为上,低为下”等表示方位的原则。地名中常见的方位词有东、南、西、北、中、上、下、左、右、前、后、头、肚、尾、内(里)、外、口、边、经、纬等等。(1)以地理实体为中心,用东、西、南、北、上、下、中、前、后命名的村名,如:北山,西庄,斗南,东岱,樟树下,上深水,岭后等。(2)以相邻位置关系而得名的村名,位于参照物的始源地、尽头的村名,如:涧头,大洋尾,岭尾等;位于参照物内外及其之上的村名,如:田心,中心坑,秀水里,杨坑肚,西岭肚等;位于山口、河湖之口或河流汇合处的村名,如:径口,溪口等;位于河边或海边的村名,如:塘边等。(3)根据两地的相对位置命名的村名,如:上林障和下林障,北山和西山等。图二:惠来县各村村名按方位分类(Graphtwo:HuilaiCountyvillagenamesclassifiedbylocation)3.1.2村名与地形惠来县地势北高南低,倾斜度较大,属海滨丘陵地形。北部山地、丘陵地占面积54%,因此村名中多以坑、岭、岗、山、陇等命名,如:老东坑,磨石坑,涂坑,盐岭,赤岭,华岭,松柏岗,桃树岗,兴岗,英歌山,清洋山,多年山,果陇,西陇,大陇等。中南部多为平原、阶地,占24.5%,因此村名中多以坪、坝、屯、磜等命名,如:樟树坪,田坪,杨梅坪,蛇地坝,白水磜等。图三:惠来县各村村名按地形分类(Graphthree:HuilaiCountyvillagenamesclassifiedbyterrain)3.1.3村名与水文水是生命之源,河流作为水源的重要来源,影响着人类聚落的形成,人类的活动往往是先从水边开始逐步向离河较远的地方开发,加之惠来县洋流众多,河网稠密,因此以洋、溪、水命名的村名很多,如:铁山洋,后洋,北洋,横溪,玉溪,西溪,径水,三坑水等;东部河流流量较小,有狮石湖、铭湖两个小水系,因此常以湖来命名村名,如:天青湖,园头湖,龙湖等。图四:惠来县各村村名按水文分类(Graphfour:HuilaiCountyvillagenamesclassifiedbyhydrological)3.1.4村名与资源惠来县境自然资源丰富,其中主要以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为主。矿产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因此,村名常以矿产资源命名,如:盐岭,矿场,锡溪,银坑等。县内动植物种类较多,村名多以动植物来命名,其中以动物命名的有虎堀,鹧鸪,鳌头村等,植物中主要以竹、樟树和经济作物等命名,如:典竹,竹头,麻竹坑,樟树下,樟树仔,樟树坪,双梅,麻园,蕉园,果陇等。图五:惠来县各村村名按资源分类(Graphfive:HuilaiCountyvillagenamesclassifiedbyresource)图六:惠来县各村村名按植物分类(Graphsix:HuilaiCountyvillagenamessortedbyplant)3.2村名与人文地理环境3.2.1村名与地理实体当我们的祖先命名村名的时候,常以地理实体来命名,而地理实体是人们发挥了超凡的想象力,留下的形象化的名称,因此,这些地名最能表达地名的特征并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名的作用。惠来县各村村名中以地理实体命名的有很多,如:宝镜院,狮石,马鞍山,鹅豆等。3.2.2村名与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惠来有悠久的文化渊源,封建社会倡导儒家思想,实施礼治、德治、人治,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惠来县深受其影响,在地名中这一影响得到了体现,如:孔美,仁美,扬美,里仁潭等。寨是指旧时驻兵的营地,也指村庄,由于1949年10月至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及第四野战军各一部在广东省境内向国民党军发动了进攻战役,即广东战役,因此,惠来县的很多村名以寨命名,如:新寨,平寨,大寨等。3.2.3村名与意愿“趋吉避凶”是全人类共同的心理特征,对于人们每天都可能使用的地名而言,更是希望寄托美好的心愿。因此,地名中往往还显示出当时人们的某种愿望和情感。。在惠来县村名中,我们经常看到“发,吉,福,惠,宁”等字,如发坑,百吉岭,福田,惠来,武宁等,表达了当时人们期盼社会安定的心理。“龙凤呈祥”、“寿比南山”、“龟”这些在中国人民观念中都是美好、福寿的象征,惠来县村名中带有龙、凤的也很多,如:双凤,龙门,龙窝,龙湖等。4惠来县各村村名命名成因分析4.1特定的自然环境惠来县境背山面海,地势北高南低,倾斜度较大,属海滨丘陵地形。北部山地、丘陵地占面积54%;中南部多为平原、阶地,占24.5%,因此村名中多以坑、岭、岗、山、陇、坪、坝、屯、磜等命名。惠来县洋流众多,河网稠密。境内主要河流有龙江河(俗称龙溪)、盐岭河、雷岭河和鳌江河,均分布于县境中西部。东部河流流量较小,有狮石湖、铭湖两个小水系,因此以洋、溪、水、湖命名的村名很多。惠来县境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已局部开采的有锡、钛、铁、锆英石、钨、硫铁、煤、高岭土、花岗石、金等,动植物种类繁多,因此,村名常以矿产资源、动植物命名。经统计,惠来县村名以自然环境要素命名的有320个,约占总数的61%。4.2丰富的历史文化惠来有悠久的文化渊源,封建社会倡导儒家思想,实施礼治、德治、人治,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惠来县深受其影响,在地名中这一影响得到了体现,如:孔美,仁美,扬美,里仁潭等。历史上还有著名的广东战役:1949年10月至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及第四野战军各一部在广东省境内向国民党军发动了进攻战役,因此,惠来县的很多村名以寨命名,如:新寨,平寨,大寨等。经统计,惠来县村名以历史文化命名的有37个,约占总数的7%。4.3美好的人生愿望村名作为文化意义上的实体称谓,按意愿命名也有其特定的用意,往往体现人们对美好前程的憧憬、崇高精神的认同、高贵品质的褒奖。惠来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村名上也寄托了他们美好的心愿,如:仁美,扬美,双凤,龙门等。经统计,惠来县村名以意愿命名的有30个,约占总数的6%。5惠来县各村村名与地理环境综合分析表一:惠来县各村村名地理环境分类表Tableone:HuilaiCountyvillagenamedgeographicalenvironmentclassificationlists类别方位地形水文资源地理实体文化意愿数量1041126242373730图七:惠来县各村村名按地理环境要素分类(Graphseven:HuilaiCountyvillagenamesclassifiedbygeographicalfactors)通过对广东省惠来县各村村名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惠来县各村村名大部分是依据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和人文地理环境要素命名的。其中,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命名的占大多数。而地理环境要素中又以方位和地形为主,方位中以地理实体为中心命名的居多,地形中以坑、岭、山命名的居多。除此之外,通过对惠来县各村村名命名成因的分析,得出特定的地理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美好的人生愿望是其各村村名命名规律背后的深层原因。由于各种条件所致,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1、虽然竭力于地名资料的搜集,但由于数量众多,有些地名相关资料的记载较少,因此分类时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程度的主观因素。2、因为参考资料不甚全面,究其村名的分类、成因,不可避免的掺杂一些个人因素,对于个别村名的统计分类,客观上有失偏颇。3、由于对与地名相关知识的积累有限,因此对村名进行聚类分析不够深入。

参考文献:【1】张红主编.广东省省地图册[D].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5-62.(ZhangHong,Editor.GuangdongProvinceAtlas[d].Beijing:ChinaCartographicPublishingHouse,2004:5-62.)【2】史为乐主编.中国地名学研究会编.中国地名考证文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4(Shiweile,editor.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