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资料整理_第1页
中经资料整理_第2页
中经资料整理_第3页
中经资料整理_第4页
中经资料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经资料整理第一章中国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一)绝对量大,人均占有量少(二)山地多,平地少(三)类型多样,草地面积大,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四)部分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化现象严重(五)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能力地区差异显著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非农业建设占用大量耕地,耕地大量减少。2、土地资源退化严重。3、土地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土地浪费明显。4、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1、做好土地资源的调研、评价工作,编制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2、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3、严格控制对耕地的占用,最严格的保护耕地资源。4、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建设,防治污染,遏制土地退化,提高土地生产力。5、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6、合理开发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水资源水资源的特点及评价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地均拥有水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不匹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浪费大。2、地下水利用不合理。3、水域污染严重。4、控水工程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大。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我国水资源缺乏,而且时空分布不均,污染重,浪费大,利用不合理。水量与水质都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持续利用水资源。1、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2、加强管理,严格执法,调整水价。3、大力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4、加强水利建设,提高控水、供水能力。5、开辟水源:扩大海水利用,污水资源化、雨水利用等。6、合理配置水资源,协调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三者之间的关系。7、加强水资源及其利用的科学研究。气候资源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一)气候基本特点季风气候明显,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冬夏两季的平均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较大差异,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气候类型多样,不仅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起伏大,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水热同期,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冰雹等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二)水热条件特点三大气候区,大部分地区雨热同季温度自南向北降低冬冷夏热,南北温差冬季远大于夏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干旱少雨,夏季雨量充沛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对我国气候资源的评价(一)气候的有利方面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热量丰富、降水充足,而且雨热同季。亚热带光、热、水条件优越温带光、热、水组合优越3、光能资源丰富4、风能资源丰富(二)气候的不利方面1、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2、旱涝、寒潮、阴雨、低温、冰雹、台风等气候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人民的生活与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3、暴雨区分布广,降水强度大,也是助长洪涝、水土流失、泥石流、塌方、滑坡等灾害的重要因素,常造成巨大的危害4、半干旱干旱区面大,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太阳能开发利用率低。2、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低。3、在一些能够实行多熟制的地区,农业上实行一年一熟制;另外,有些地区存在抛荒现象,导致耕地资源和水热资源的浪费。4、降水资源化利用程度很低。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策1、加快科技进步,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2、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合理间种套作,提高热量的利用率。3、兴修水利,尽量拦蓄和充分利用降水水源;根据降水特点,合理布局农作物。4、积极预防灾害性天气。5、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矿产资源中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一)矿产种类繁多、资源总量丰富(二)富矿少、贫矿多,共生矿床多,选矿难度大(三)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四)矿产资源地域组合多样矿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一)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水平(二)国内国际并重,扩大资源来源(三)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四)加强资源管理,严格执法(五)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储备体系(六)综合利用资源,治理和避免环境污染与破坏(七)加强交通运输建设(八)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中国人口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环境内的有生命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要素的变化,受到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制约,但是,它反过来又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经常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人口过程就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公元前,我国人口大约有1000万。公元2年,我国人口约5959万,占当时世界人口的1/5。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中国人口突破1亿。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中国人口突破2亿。从1760-1900年,经过140年由2亿增长到4亿。从1900-1949年,经过49年由4亿增长到5.42亿。从1949-1969年,经过20年由5.42亿增长到8.07亿。从1969-1982年,经过13年由8.07亿增长到10.17亿。从1982-2008年,经过26年由10.17亿增长到13.28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13.71亿人,其中大陆13.4亿人,港澳台3081.2万人。新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原因的分析第一次人口增长高潮是国民经济恢复和第1个五年计划时期(1949—1957年)。主要原因是解放后人民生活温饱而安定,受“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影响1958—1961年,是新中国人口发展的低谷期,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政策的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人民生活困难,1962—1973年在我国产生了长达12年之久的第二个生育高潮。1962—1965年的出生高峰是对三年困难时期人口下降的补偿,而1966—1973年人口增长高潮则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人口失控的必然恶果。1973年以后,明确计划生育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新中国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1、人口再生产的惯性2、政治因素3、经济、科技因素4、传统观念5、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数量众多对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的影响(一)有利影响1、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2、国内消费市场巨大。(二)不利影响1、人均资源少。2、就业压力大。3、消耗大量国民收入,减少了资金的积累,制约经济、教育、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发展。4、延缓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5、加剧了环境问题。中国人口发展形势严峻人口增长具有强大的惯性。我国控制人口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历史上的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所造成的惯性有关。其一,中国人口基数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人口数量发展处于“低生育率和高增长量”的矛盾状态。其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不平衡。城市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远低于农村。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特点:1、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属老年型,老龄化速度加快2、育龄组人口比重较大,人口将持续增长。3、劳动适龄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大。4、抚养系数低。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及其成因人口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表现为:1、东南部人口多,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少,人口稀疏。2、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东部人口密度大(稠密),西部人口稀疏。东部人口相对稠密区扩展,动态变化大。西部人口稀疏区空间变化不大。中国人口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口分布的现状特点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影响的结果。东南部地区:地势起伏不大,多丘陵、平原,气候温暖湿润,水源丰沛,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经济相对发达,交通方便,自古以来人口较多。西北部地区:多高原高山、荒漠戈壁,气候干旱,水源缺乏,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差,经济比较落后,交通不便,自古以来人口稀少。中国人口问题及其对策一、主要人口问题1、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持续增长。2、人口性别比偏高。3、年龄结构波动性大,老龄化加快。4、人口文化程度结构层次低,高素质人才缺乏。5、人口就业压力大,就业结构不尽合理。6、人口城镇化水平较低。二、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上述人口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以及人口自身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调整人口结构,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1、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2、大力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结构。3、大力发展教育。4、加快城镇化进程。5、加强法制建设和社会保障体制建设,6、深化户籍体制改革,促进人口合理移动。中国第一产业的发展农业――利用动植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培育,获得各种农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两大部门,即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中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人均耕地少,农业自然资源短缺。2、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然很低,农民收入少。3、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业抗灾能力较差。4、农业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农业经济效率低。5、农业环境污染严重。6、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拉大,全国仍然有相当部分的低产贫困区。1.中国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在实现社会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和产品构成;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增加资源产出率;防治污染,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增加收入,走向共同富裕;逐步建设成为一个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2、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

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3、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的具体内容第一、在持续利用多种食物资源基础上,继续调整食物和营养结构,提高人民身体素质。第二、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农业技术精华与吸收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以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互补充为基础,建立起人、技、物相匹配,技术、推广、生产、消费环环紧扣的良性运行机制,把各种农业持续性要素系统地结合为一个整体的综合网络体系。第三、目前仍以技术密集与劳动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生产体系。第四、大力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第五、发展农业经济,并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素质。第六、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建设是一个资本积累过程,而资本积累和投入的主体是农民,只有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积累和投入才会有可靠的保障。第七、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所以要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第八、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与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基础上,从不同层次上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乡镇企业与农林牧渔、种养加、贸工农相结合,把农业与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生产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文明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高层次结合。(三)中国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的重点发展领域a.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体系。b.建立食物安全和预警系统。c.建立实施“种植业三元结构工程”规程,并对资源开发、作物种植制度、养殖体系、加工体系、销售体系进行一体化的规划和建设。d.建立资源开发利用监测体系。e.建立农业生态工程和环境保护体系。f.建立持续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体系。g.建立可持续农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体系。粮食生产的基本特点1、粮食总产量大,增长速度较快,但有些年份波动较大2、粮食生产水平不高,商品率低3、粮食作物种类多,以稻谷、小麦、玉米为主4、粮食作物地域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5、粮食生产水平地区差异明显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1)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劳动力丰富;(2)稻谷、小麦、玉米的单产高,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得到广泛种植;(3)培育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优良品种的技术先进;(4)粮食的市场需求大。(5)旱地约占耕地面积的75%,小麦、玉米、薯类等旱粮作物的适应性强;夏季高温多雨,我国相当多的地区适宜水稻种植。主要粮食作物的布局1、水稻布局特点:分布广泛,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水稻的种植。南方稻谷集中产区:以南岭为界分为华南双季稻谷区和长江流域稻谷区。北方稻谷分散区:华北单季稻产区,东北早熟粳稻区,西北干旱稻作区2、小麦分布特点北方多而集中,南方少而分散。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①春小麦区: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这部分地区高寒、干冷,冬小麦不能越冬。栽培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②北方冬小麦区:长城以南、秦淮以北、六盘水以东,是我国最大的小麦生产与消费区域。产量和播种面积约占全国2/3左右。栽培制度以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为主。③南方冬小麦区:位于秦淮以南、折多山以东,集中产区主要在秦淮以南、长江以北,其余为分散产区。由于高温多雨,小麦病虫害较多,加之适宜水稻生长,且本区人口多以水稻为口粮,故小麦播种规模不大,但商品率高。3、玉米的分布玉米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地区,形成从东北—华北—西南的分布带。4、大豆的分布(1)大豆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大豆是喜温作物,适于温带栽培,夏季宜有高温,特别是苗期需水较多,开花期宜干燥少雨,结荚期需湿润,收获时以干燥为宜。大豆对土壤选择不严,且有增进土壤肥力作用。根据大豆的适生条件,我国南北各地相当多的省区都有条件发展大豆生产,尤其是气候温凉湿润的东北黑钙土地带,更是栽培大豆的最适宜区。(2)大豆的分布大豆分布遍及全国,而以东北的松辽平原和华北的黄淮平原为两大集中产区。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各省以及西北地区基本上是分散产区,一般经营比较粗放,产量较低。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1、粮食生产不稳定,波动较大。2、粮食生产水平低,商品率低,供需矛盾突出。3、粮食品种、质量结构与需求矛盾较大。4、粮食生产条件较差,发展后劲不足。5、粮食生产比较利益低,制约商品生产规模粮食发展潜力及持续发展对策1、发展潜力①数千万公顷可垦宜农荒地。②通过推广间、套作等,提高复种指数,可增加总播种面积潜力不低于5%。③通过开源节流,改善灌溉条件和灌溉技术,可扩大有效灌溉面积10%以上,提高产量④中、低产田多,蕴藏巨大增产潜力。2、持续发展对策第一、把最严格保护耕地和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放在农业的首位。第二、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总产量。第三、加快粮食流通领域体制改革,合理调整粮食和农用生产资料的比价,确保粮食生产效益。第四、合理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和布局,继续强化商品粮基地建设。第五、完善粮食生产配套政策,发展大服务,优化大环境,保证粮食生产有一个良好的、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第六、依托自身资源,以自给自足为主,以国际市场适量进口和调剂品种为辅。畜牧业的概念概念:畜牧业是利用动物生理机能,通过饲养、繁殖以获取畜产品、役用牲畜的生产部门。包括家禽、家畜的饲养。我国发展畜牧业的条件优越(1)家畜、家禽品种资源丰富。(2)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放牧、饲养多种家畜、家禽提供了有利条件。(3)饲料、饲草资源丰富多样。(4)巨大的市场需求。(5)丰富的劳动力资源。(6)比较先进的畜牧业生产技术及其相关技术,且技术进步快。(7)悠久的发展历史,良好的基础3、我国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特点(1)生产规模大。2)畜群结构以猪和家禽为主,牛、羊、马等草食性牲畜发展较慢。(3)饲料、饲草资源保证率不高。(4)地域分异明显。(5)生产方式转变明显,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已有相当规模。农区与牧区的分界线大致为: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此线以西是牧区,以东是农区,农牧区之间是一个农牧交错的过渡地带,一般称为半农半牧区。此外,在大中城市及工矿区周围亦发展了畜牧业,称为城郊畜牧业生产类型区。(一)牧区畜牧业与农区畜牧业比较1、饲料、饲草来源牧区畜牧业:天然草地提供牧草,但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5000米的高原、山地,草场载畜能力比较低。农区畜牧业:粮食、农作物桔杆、农产品加工副产物、饲料作物、野生植物、工业饲料等。2、经营方式牧区畜牧业:以放牧为主,经营较粗放,游牧普遍存在。农区畜牧业:以舍饲为主,经营比较集约,管理水平较高,经营方式正由分散向适度集中发展。3、牲畜种类牧区畜牧业:畜群规模大,畜群种类以牛、羊、马、骆驼、牦牛等草食性牲畜为主。农区畜牧业:畜、禽种类多,饲养量大,以猪、牛、家禽等为主。4、畜牧业在当地农业中的地位牧区畜牧业:畜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当地经济的主体。农区畜牧业:与种植业结合密切,对种植业的依赖较大。5、在全国畜牧业地域分工中的地位牧区畜牧业:是最重要的毛、皮、商品性牲畜等生产基地,集中了全国大半的绵羊和马,而肉、奶类自给性较强。农区畜牧业:生产能力大,是生猪、肉牛、乳牛和家禽等的最大养殖区,提供绝大部分的肉类、鲜奶、禽蛋、禽肉。7、未来发展牧区畜牧业:抓好草场建设,逐步提高和恢复天然草地的生产能力;改革生产方式与经营方式,建设畜牧业商品生产基地;调整畜群结构,培育推广良种,增加适龄母畜比重,提高出栏率。农区畜牧业:发展仍以养猪为主,培育推广优良品种,搞好疫病防治,改进养殖方式;加快饲料工业发展;调整畜禽养殖结构,扩大家禽和草食性牲畜的养殖规模。(三)城郊畜牧业城郊畜牧业是指城市郊区的畜牧业,也包括受城市市场影响强烈,主要为邻近城市服务的非城郊地区的畜牧业。其主要特点是:1、受城市影响强烈,其生产规模、生产结构取决于城市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2、畜产品中禽、蛋、鲜奶等产品的生产比重较高,特种畜禽养殖有一定发展。3、均衡生产,均衡上市。4、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规模化养殖场较多。5、以工业饲料为主。农业区划的概念:农业区划就是依据农业生产地域分布规律对农业的区域划分,即在农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生产特点,按照区内相似性与区间差异性、保持一定行政区界完整性等原则,把全国或一定地域范围划分为若干不同类型和等级的农业区域,并分析研究各农业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特点、布局现状和存在问题,指明各农业区的生产发展方向及其建设途径。农业区划既是对农业空间分布的一种科学分类方法,又是实现农业合理布局和制定农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手段和依据。长江中下游区与甘新区的比较、区域范围2、农业生产基本特点3、农业生产的条件4、进一步发展途径1、区域范围a区:包括淮河以南,南岭以北的北亚热带,中亚热带。b区:包括新疆全部,河西走廊,宁夏中北部,内蒙古西部等。2、农业生产特点部门结构:a区:以农牧业为主,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综合性强,农产品种类多,是最大的农业区。种植业占45%—50%,牧业占30%以上。b区:以农牧业为主,林、渔薄弱,多样化水平较低,生产规模较小,种植业占55%—75%,牧业占20%—30%。种植业:a区:种植业发达,表现在:①垦殖率高,耕地集中连片,种植业集中分布;②耕作制度多样,复种指数高,土地资源利用较充分;③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占有较高比例,粮食作物以稻谷、冬小麦、玉米、豆类为主,农产品种类丰富,集中了全国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基地;④农作物单产水平较高。b区:种植业①灌溉农业为主,垦殖指数低,农耕区布局分散,依水流状况散布在山麓、湖盆地区;②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制为主,局部水热条件较好有两年三熟,复种指数为90—130%;③以粮食生产为主,播面占60—80%,而作物品种结构来看,多属耐寒、耐旱作物为主,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油菜、甜菜为主;④农作物单产水平较低,尤其是粮食作物单产水平较低。畜牧业:a区:农区畜牧业和城郊畜牧业发达,畜禽产量占全国1/3。b区:以牧区畜牧业为主,是全国最大放牧业地区,最大皮、毛、商品性牲畜基地。林业、渔业:a区:以经济林木为主,渔业发达,以集中布局为主。b区:林、渔业薄弱,森林以防护林、用材林为主,分散布局。集约化与商品生产水平:a区:以集约农业为主,精耕细作,生产水平高,农村商品经济发达。b区:农业粗放经营,生产水平低,商品经济有待发展。农业生产条件评价i、有利条件:a区:①水热土条件组合好,有利于农业全面发展;②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农村商品经济活跃;③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精耕细作,集约化水平高;④经济发达,有利于农业的专业化、区域化、商品化发展。b区:①光能资源丰富,热量条件大部分地区比较好,保证了农业高产优质和一年一熟;②土地辽阔,开阔的高平原占绝对优势,有较多可垦荒地资源,有水源保证便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有利于机械化作业;③高山地带和山麓地带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农业有逐水而居的特点;④草原面积辽阔,有利于畜牧业发展。ii、不利条件a区:①降水时空变化激烈,旱涝灾害频繁;②冬半年易受冬季风影响,低温影响越冬作物;③人口过多,人均土地少,非农业用地与农业用地矛盾十分尖锐,耕地减少明显。b区:①气候干旱,水源缺短,大部分地区非灌溉不能发展种植业;②难利用地面积大,土地生产力低,生态环境脆弱,土壤有机质贫乏;③经济落后,人口文化素质低,交通不便,城镇少,农业基础薄弱。④由于不合理开垦、放牧,导致草原破坏、退化、沙化、盐碱化,加剧了农业灾害和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未来发展途径长江中下游区:①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对农业生产用地的征用量,建立农田保护区,确保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基础;②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水利建设,根治洪涝灾害,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挖掘潜力,提高单产;③合理调整耕作制度,适当提高复种指数,重视用地与养地的结合,重点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④合理利用丘陵山地,大力发展林牧副业,建设速生用材林及茶叶、柑桔等生产基地;⑤充分利用本区淡水水域广阔,滩涂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养殖为主,建设淡水养殖基地,促进水产业的更快发展。甘新区:①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水源,走节水型农业的道路,继续抓好盐碱地改良和中低产田改造;②适度加大荒地资源的开垦力度,重点建设优质棉和长绒棉生产基地、甜菜生产基地、瓜果生产基地;③加强草原建设,发展草田轮作,实行农牧结合,扩大定居放牧,大力发展畜牧业;④广泛造林种草,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中国第二产业的发展电力工业布局现状1、火电站布局:负荷中心电站:清河、锦州、富拉尔基、上海、广州、天津等;坑口电站:陡河、徐州、大同、伊敏河等;路口、港口电站:谏壁、德州、北仑港、富拉尔基等。2、水电站布局:动力源指向极强,高度集中在西南、东南沿海、长江中游、黄河中上游等地区。主要水电站:三峡、二滩、葛州坝、天生桥、李家峡、小浪底、白山、漫湾、水口、刘家峡等。3、核电站目前,我国在建核电站有阳江、三门、海阳、宁德等。核电站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电能奇缺和用电量大的东南沿海地区。4、风力发电站及其他新能源电站此外,我国各地区因地制宜利用多种资源,建设太阳能电站、地热电站、潮汐电站等,以解决大电网达不到或能源短缺地区的用电需求问题。5、电网布局华北电网——以京津唐为中心。东北电网——覆盖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华东电网——覆盖沪、苏、浙、皖四省市。华中电网——包括豫、鄂、湘、赣四省。西北电网——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此外,有西南和华南电网等。电力工业的发展态势积极发展和建设坑口电站。重视水电建设一举多得。适当发展核电。积极发展风电和其他新能源发电。同步发展电网。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基本特点是:(1)以大型企业为骨干,与中小型企业相结合的布局结构已经形成。钢铁工业相对集中于河北、江苏、山东、辽宁、山西、湖北、河南、上海、天津等地,九省市的粗钢产量共计44203.9万吨,占全国的69.4%。(2)钢铁工业的布局类型有资源型、市场型、资源—市场型和临海型,但大部分是资源型。(3)大型基地集中在长江干流沿岸、辽宁和华北地区,主要钢铁基地是:上海、鞍本、京津唐、武汉、攀枝花、太原、包头、马鞍山等。(4)中小型钢铁企业布局比较分散。(5)跨区域重组和布局转移趋势明显,临海(港)布局成为首选。影响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1)资源因素(2)市场因素(3)经济、技术因素(4)政治因素(5)自然条件(6)交通运输条件(7)环境保护要求三个钢铁工业基地的比较基地名称鞍本钢铁基地上海钢铁基地攀枝花钢铁基地地理位置辽宁中部上海市四川攀枝花市布局条件1、铁、煤等矿产资源丰富;2、靠近市场;3、交通方便;4、基础好,技术力量强;5、政策扶持;6、靠近水源,地形平坦1、经济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2、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高;3、靠近市场;4、水陆交通便捷;5、本地缺乏铁、煤及辅助原料资源;6、用地紧张。1、铁、煤、水能等自然资源丰富;2、远离市场;3、交通不便;4、地区经济落后,生产技术协作条件较差;5、地形崎岖,用地条件差。布局类型资源—市场型市场—临海型资源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高新技术产业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的,是用当代尖端技术和新兴技术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指向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其布局显示出独特性:(1)智力资源指向性。(2)经济技术基础指向性。(3)投资环境指向性。(4)集聚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2)依托于大城市、特大城市,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点状布局格局,并正在由点状分布向点、块、带格局转化。内陆由点向着块状格局发展,在沿海,珠江三角洲、京津石和沪宁杭高新技术产业带已经初步形成。(3)虽然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但是,总体上看,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综合性开发区为主。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存在同构化现象。(4)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与知识创新实力的空间格局吻合较好。高新技术产业及开发区发展存在中的问题与对策1、高新技术产业以下游产业为主。2、科技成果转化率低。3、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布局不合理。4、大多数高新区产业结构趋同。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发展与布局的基本特点1、初步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海运与内河航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交通网的通达性大为提高,运输网布局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6条近东西向的交通大通道(1)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线。位于东北中北部,通过俄罗斯的铁路形成一条亚欧大陆桥,在国内沟通了松嫩工业基地和东北的经济联系。(2)兰州—中卫—包头—大同—北京—秦皇岛—沈阳—丹东线。是联结西北、华北、东北的大干线,东端与朝鲜的交通网相连,中部通过集二铁路线与蒙古及俄罗斯相通,沟通京津唐与辽中南两大工业基地,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3)西安—潼关—太原—石家庄—济南—青岛线,是横贯山东半岛、华北南部,通达西北区的交通大动脉。(4)阿拉山口—乌鲁木齐—兰州—西安—郑州—徐州—连云港线。是联结华东、华北、西北的最长的东西向大动脉,是通向中亚、欧洲的又一条亚欧大陆桥。(5)成都—重庆—武汉—上海线。沟通着我国实力最强的沪宁杭工业带和武汉工业区、成渝工业区的经济联系,也是我国实施开放的“弓箭战略”的“箭体”所在。(6)昆明—贵阳—怀化—株洲—南昌—杭州—上海线。沿线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煤、磷灰石等资源,是华东通往中南和西南的重要7条近南北向的交通大通道(1)哈尔滨—沈阳—大连—上海—广州线。它既是我国北煤南运、北油南运的通道,也是关内外及南北沿海各地区联系的主要通道。(2)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线。它沟通着京津唐、沪宁杭两大工业带,也是北煤、北油(胜利油田)南运的重要通道。(3)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线,是北煤南运的通道,沟通着华北、华中和华南。(4)北京—九江—南昌—赣州—深圳—九龙线。(5)二连—大同—太原—焦作—枝城—柳州—湛江线。是晋、陕、豫煤炭南运通道。(6)包头—潼关—西安—安康—重庆—贵阳—柳州—南宁—防城—友谊关线。沟通着华北西北部、西北东部和华南西部,向南成为中越两国间的陆上通道。(7)中卫—宝鸡—成都—昆明—河口线。联系西北和西南两大地区的大通道。综合运输网是指由多种运输方式的线路、港站和枢纽共同组成的,彼此协作、相互补充、紧密联系的交通运输网络。东西向铁路干线:(1)滨州-滨绥线。(2)京沈、京包—包兰线、京承、京通线。(3)石太—石德—胶济线。(4)陇海—兰新—北疆线和兰青—青藏线。(5)成渝—襄渝—襄汉线。(6)沪昆线(7)南昆线南北向铁路干线:(1)哈大线。(2)京沪、皖赣、鹰厦线。(3)京九线。(4)京广线。(5)集二—北同蒲—太焦—焦柳—黎湛线。(6)包神—神延—西延—西康—襄渝—渝黔—黔桂线。(7)宝中—宝成—成昆线—昆河线。高速铁路的概念:高速铁路是指运营时速在25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高速公路:专供汽车高速行驶,具有分隔带、多车道、出入口受控制、立体交叉、道路技术标准高,并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通讯设施与管理服务设施的专用公路。按其功能可分为远程高速公路和城市高速公路。我国高速公路的布局:高速公路分布以东部地区居多,主要集中在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较少,主要分布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川、渝、云地区。中国旅游资源的特征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作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包括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人文产品。(一)种类繁多,数量丰富二)景观奇特,魅力无穷(三)古老珍稀,品位绝佳四)分布广泛,组合颇佳1、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相当广泛,为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区,建成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的旅游网络体系提供了雄厚的基础。2、旅游资源在景象组合和地域组合上颇为优异,使旅游资源的内涵更为深厚,也更具特色和优势。3、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新亚欧大陆桥中国境段和沿海等三大交通主干道沿线,大大地提高了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有利于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线路的设计与推销。4、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更高、特色更浓,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旅游业——是利用旅游资源以及各种旅游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一个独特的经济部门。旅游——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以游览为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者、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旅游资源构成旅游的三个基本要素。我国旅游业发展特点1、产业规模高速扩张,“朝阳”产业形象日益鲜明。2、国内旅游异军突起,多元化市场已经形成。我国已形成以入境旅游为主体、国内旅游为基础和出境旅游为重要补充的多元化市场格局。3、行、游、住、吃、购、娱等六大要素配套发展,旅游生产力快速增长。4、资源开发不断深化,产品结构渐趋完善。我国旅游资源得到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树立了中国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形成了以观光旅游为主、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不断发展的日趋完善的旅游产品结构。中国旅游业的空间布局旅游业空间布局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但布局不平衡。(1)“东重西轻”的基本态势相当明显。(2)中西部地区近年增势强劲,旅游业空间布局日趋合理。旅游业发展与布局特点的成因1、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和优越的条件。2、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休闲时间逐步增多,是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3、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安定团结的形势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4、各省市区的区位、交通、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及旅游资源基础等是我国旅游业空间布局不平衡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这些条件优越的东部地区旅游需求旺盛,旅游业得以率先发展。5、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发展战略及其产业政策,有效地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6、旅游客源市场广阔,旅游需求量大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一)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对全国旅游资源缺乏全面系统的普查,旅游资源“家底”尚不够清楚。2、旅游资源过渡开发与开发利用不充分并存。3、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总体层次和质量水平仍比较低,旅游产品比较单一。4、由于投入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不能充分满足需求。5、管理体制较混乱,旅游服务质量较低。6、旅游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严重。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对策1、开发大市场,发展大旅游,构建大产业国际、国内市场同步开发,相互包容与有机结合;扩大旅游业的规模,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发展要与旅游业的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以旅游业为核心,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构建强大的旅游产业群。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加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使旅游业总供给与不断增长的总需求相平衡。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3、加速更新升级,丰富旅游产品建立起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专项旅游、特种旅游、专线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相结合的结构体系。4、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杜绝违法经营,治理无序竞争,提高服务质量。5、优化地区结构,实现合理布局6、保护旅游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旅游环境——是旅游活动得以存在和进行的外部环境的总和,它包括旅游生态环境、旅游社会环境、旅游氛围环境和旅游资源本身四个部分。保护旅游环境的措施:(1)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宣传与教育,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旅游环境的保护与管理。(2)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在保护旅游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适度开发利用旅游资源。(3)加强对人造景观建设的规划与管理,提高其建设质量与景观品位。(4)治理环境污染,修复被破坏的旅游环境。经济地带——是指具有世界或区际意义的、大面积呈条带状分布的综合性经济地域。东部地区(一)区域优势1、地理位置十分优越;2、自然条件好;3、水资源、铁矿、石油资源比较丰富,海洋资源得天独厚;4、科技文教发达,具有比较强大的技术和智力优势;5、经济实力强,资金较充裕,基础设施日益发达;6、产业以工业、高产优质农业、创汇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为主要优势;7、城市规模和城市密度较大,市场条件好;8、对外开放程度高、规模大、范围广、经验丰富(二)限制因素与主要问题1、结构问题是困扰沿海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素质总体上不高;除少数大城市外,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些地区仍然没有摆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2、能源短缺,原材料不足,运力紧张。3、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工业、城市集聚区环境污染严重,包括海洋、湖泊和河流等水体受到大面积污染,许多工业城市大气质量下降,有些地区酸雨频繁,等等。4、土地狭窄、耕地锐减。5、自然灾害严重,危害巨大。(三)区域发展战略1、战略地位第一、沿海地区是全国经济实力增长的主体。第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创新的基地。第三、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纽带和增强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