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万吨高纯异丁烯项目_第1页
产万吨高纯异丁烯项目_第2页
产万吨高纯异丁烯项目_第3页
产万吨高纯异丁烯项目_第4页
产万吨高纯异丁烯项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41目录绪论 41.1 我国乙烯工业的发展概述 41.2 碳四组分综合利用的现状 51.2.1 丁二烯 61.2.2高纯异丁烯 61.2.3正丁烯 水合法生产仲丁醇 正丁烯制甲乙酮 正丁烯和乙烯易位制丙烯 71.2.4 正丁烷 71.2.5 异丁烷 71.2.6 碳四馏分回炼增产乙烯、丙烯 81.2.7 芳构化制取芳烃 81.2.8 催化裂解制乙烯、丙烯 8参考文献 9项目可行性论证篇第1章项目总论 151.1 项目情况 151.1.1 项目名称 151.1.2 项目法人 151.1.3 企业性质 151.1.4 项目拟建地点 151.1.5 企业名称 151.1.6 项目简介 151.1.7 编制依据 151.1.8编制原则 151.2 项目背景 161.2.1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161.2.2项目投资的意义 171.2.3项目投资的可能 国内外市场供求情况 产品市场发展预测和盈利前景 建厂条件 2 资源、原材料供应情况 26参考文献 26第二章产品特性 282.1高纯异丁烯的物化性质 282.2高纯异丁烯的毒性、安全、贮存及运输 292.2.1高纯异丁烯的毒性 2健康危害 2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292.2.2高纯异丁烯的安全 30泄漏应急处理 30 防护措施 30 急救措施 30 灭火方法 302.2.3高纯异丁烯的包装、贮存及运输 312.3高纯异丁烯的质量标准 32参考文献 32第三章产品市场供求预测 333.1国外市场需求预测 333.1.1 美国高纯异丁烯市场需求预测 333.1.2 西欧高纯异丁烯市场需求预测 343.1.3 日本高纯异丁烯市场需求预测 343.2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35参考文献 38第四章 高纯异丁烯的工艺方案 394.1异丁烯生产工艺发展概述 394.2 现行异丁烯的生产工艺及其分析 404.2.1 硫酸吸附法 404.2.2 催化水合法 404.2.3 MTBE裂解法 4 普纯异丁烯生产工艺 4 高纯异丁烯生产工艺 414.2.4 叔丁醇法 424.2.5 吸附分离法 424.2.6 异构化法 424.3 经济比较 434.4 异丁烯生产后处理方法 444.4.1 吸收状况 444.4.2 甲醇回收情况 47参考文献 47第五章 原料、辅助材料及催化剂的供应 485.1 原料 485.2 产品 515.2.1 产品规格 515.2.3 产品销售 52第六章 厂址的选择 556.1 概述 556.2 厂区选择基本原则 556.3 建厂条件 566.3.1 厂址的地理位置、地形及地貌概况 566.3.2 建厂地区的自然条件 606.3.3 建厂地区的社会经济现状 636.3.4 建厂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 646.3.5 建厂地区的公用资源条件及生产配套 656.4 厂址方案 676.4.1 建厂地区多个具体厂址的比较与选择 676.4.2 厂址的交通运输状况 686.4.3 厂址的区域优势 69第七章 企业组织 737.1 生产组织结构 737.2 企业工作制度 737.3 生产车间及辅助车间的划分 747.4 人员配备及生产班制策略 747.5 员工招聘和培训规划 757.5.1 员工招聘规划 757.5.2 招聘规划 77第八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798.1 编制依据 798.2 编制方法 808.3 项目总投资估算 808.3.1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80 工程费用 80 锅炉和压力容器检验费 8 无形资产费用 8 递延资产费用 8 预备费用 878.3.2 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汇总 888.3.3流动资金的估算 908.3.4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估算 918.3.5 建设期贷款利息 918.3.6 项目总投资 918.4 资金筹措 928.4.1 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 928.4.2 还款方式 928.4.3 流动资金来源 92第九章财务与敏感性分析 959.1 估算依据 959.2 成本的估算 959.2.1 生产成本 959.2.2 直接材料费及燃料动力费 959.2.3 职工工资估算 979.2.4 制造费 999.2.5 管理费 999.2.6 财务费 1009.2.7 销售费 1009.3 生产成本估算表 1009.4 财务评价 1019.4.1 财务评价的依据和说明 1019.4.2 税金估算 1029.4.3 现金流量表 1049.5 财务分析 1069.5.1 静态指标 1069.5.2 动态指标 1069.6 不确定分析 1079.6.1 盈亏平衡分析 1079.6.2 敏感性分析 1089.7 社会效益的评价 1099.7.1 项目坚持“以人为本” 1109.7.2 项目注重全面性 1109.7.3 项目可持续发展 1109.7.4 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110工艺流程篇第十章工艺模拟设计 11410.1设计目标 11410.2 工艺路线分析 11410.3 MTBE合成工段 11510.3.1 工艺流程简介 11510.3.2MTBE合成ASPENPLUS模拟 116生产MTBE的适宜反应条件 116 需要输入的主要参数 11810.3.3 MTBE合成工段物料汇总表 12410.4 MTBE裂解工段 12410.4.1工艺流程简介 12410.4.2MTBE合成ASPENPLUS模拟 126裂解MTBE的适宜反应条件 126 MTBE裂解ASPENPLUS模拟的具体数据 127 需要输入的主要参数 12710.4.3MTBE裂解工段物料汇总表 137第十一章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 13811.1 物料衡算 13811.1.1 概述 13811.1.2 理论基础 13811.1.3 MTBE合成工段的物料衡算 13911.1.4 MTBE裂解工段的物料衡算 14411.1.5 其他设备情况 15011.2 热量衡算 15211.2.1 概述 15211.2.2 理论基础 15311.3MTBE合成工段的能量衡算 15411.4MTBE裂解工段的能量衡算 158第十二章换热网络集成说明 16312.1概述 16312.2换热网络集成 16312.2.1物流信息提取 16312.2.2全局能量分析 16412.3换热网络的设计和优化 166换热网络的初步设计 16712.3.2换热网络的优化 167第十三章仪表及自动控制 16913.1仪表的设计选型原则 16913.2 主要仪表 17013.2.1 压力测量仪表 17013.2.2 流量测量仪表 17013.2.3 温度测量仪表 17113.2.4 液位测量仪表 17113.3 自动控制系统选择 17213.4 控制室布置 17313.5 设备控制 17313.5.1 泵的控制 17313.5.2 换热器的控制 17513.5.3 储罐的控制 17613.5.4 塔的控制 17713.6 阀门的选型 17913.6.1 调节阀 18013.6.2 开关阀 18013.6.3 球阀 18013.6.4 特殊阀门 181设备设计篇第十四章甲醇初馏塔的设计 18514.1塔设备选型 18514.2设计规范 18514.3塔设备的设计目标 18514.4塔设备类型及选择 18614.4.1与物性有关的因素 18614.4.2与操作条件有关的因素 18714.4.3其他因素 18714.5塔板选择 18814.6塔设备的选择 19014.7塔板选择 19114.8甲醇初馏塔的工艺参数 19214.8.1AspenPlus模拟气液负荷的计算 19214.8.2塔的计算 197塔高的计算 197塔板数和操作参数 198.1塔板的计算 198.2塔板设计 203 流体力学校核 205塔板阻力的计算和校核 206降液管液泛校核 207液沫夹带量校核 209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校核 21114.3塔板的负荷性能图 21214.3.1过量液沫夹带线关系式 21214.3.2液相下限线关系式 21414.3.3严重漏夜线关系式 21514.3.4液相上限线关系式 21614.3.5降液管液泛线关系式 21814.4 塔板设计结果 22214.5精馏塔接管尺寸 22314.5.1液流管 22314.5.2 塔顶出料管 22414.6塔设备设计计算程序及步骤 22414.6.1材料选择 22414.6.2塔体和风投壁厚设计 22514.6.3 塔设备质量载荷计算 22514.6.4 自振周期计算 22714.6.5风载荷与弯矩计算 22914.6.6最大弯矩 23214.6.7 塔设备压力试验时的应力校核 23314.6.8 裙座轴向应力校核 23414.6.9 基础环设计 23614.6.10 地脚螺栓计算 23714.7计算结果 238参考文献 239第十五章换热器的设计 24015.1 换热器(E0101)的工艺设计 24015.1.1换热器简介 240换热器概述 240换热器的分类 24015.1.2 列管式换热器 24列管式换热器分类 24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 246管程和壳程数的确定 250流动空间的选择 250流体流速的选择 25流动方式的选择 253 加热剂、冷冻剂的选择 253流体出口温度的确定 254材质的选择 25415.1.3设计目标 25515.1.4设计过程 25515.1.5先用Aspen对混合物预热器进行了模拟计算 25515.2.1 确定设计方案 25715.2.2 确定物性数据 25815.2.3 计算总传热系数 25815.2.4 换热面积初值计算 25915.2.5管侧传热系数 26015.2.6管内给热系数 26115.2.7 传热核算 26115.2.8 壳侧压力降 2621 5.2.9管侧压力计算 2631 5.2.10裕度计算 2641 5.2.11壳程接管 26415.2.12程接管 26415.3 零件设计 26515.3.1 壳体、管箱壳体和封头的设计 26515.3.2 管板与换热管 26715.4 进出口设计 27415.4.1 接管外伸长度 27415.4.2 接管与筒体、管箱壳体的连接 27515.4.3排气、排液管 27715.4.4接管最小位置 27915.5 壳体与管板、管板与法兰及换热管的连接 28015.5.1 壳体与管板的连接结构 28115.5.2 管板与法兰的连接 28315.6 折流板与支持板 28415.6.1折流板型式 28415.6.2 折流板尺寸 28515.7 拉杆与定距管 2861 5.7.1拉杆的结构和尺寸 28615.7.2 拉杆的位置 28815.7.3 定距杆尺寸 28815.8 膨胀节 28915.8.1膨胀节型式 28915.8.2 膨胀节的计算 290参考文献 294第十六章球形储罐的设计 29516.1 球形储罐的简介 29516.2 设计依据 29516.3 设计目标 29616.4 设计过程 29616.5 设备一览表 307厂区布置篇第十七章总图设计 31917.1设计依据 31917.1.1 执行的主要标准、设计规范和规定 31917.1.2 设计基础资料 32017.2 设计任务 32017.3 厂区布置 32017.3.1厂区布置的基本任务 32017.3.2厂区平面布置的原则 32117.3.3厂区结构 32117.3.4 分区说明 32317.3.5 工厂运输 32617.3.6 绿化布置 32717.3.7 安全生产 32717.3.8 厂区布置特色 32817.4 车间布置 32917.5 具体车间的布置 330第十八章车间布置与配管 33218.1 设计依据 33218.2 设计范围 33218.3 车间布置 33218.3.1 车间布置方案确定 332 厂房形式的确定 332 设备布置原则 333第十九章厂区外管 33519.1 设计依据 33519.2 设计注意事项 33519.3 管道敷设方式 33719.3.1 明装 33719.3.2 暗设 33819.4 管道布置设计要求 33919.4.1 一般要求 340 管道排列 340 管道的间距 340 管廊上敷设管道的管底标高 341 低、中压管道穿楼面和墙的结构 341 弯管 34119.4.2 生产系统管道安装要求 342 几种常见设备的工艺配管 342 排放 343 取样 344 吹洗 345 双阀的设置 345 静电的防治 34519.4.3 辅助系统 346 蒸汽 346 上下水 346 冷冻 34719.5 管径的计算依据 34719.6管径的最优化 34819.7管道编号 34919.7.1管道编号组成 34919.7.2管道号各部分含义说明 350第一部分 350第二部分 350第三部分 351第四部分 351第五部分 35219.8工艺流程中管道的选型 353第二十章空压站、氮氧站和冷冻站 35520.1设计标准与规范 35520.2空压站 35520.2.1工艺用压缩空气 35520.2.2 仪表用净化压缩空气 35620.2.3 本厂空压站系统组成 35720.2.4 设备布置 35820.2.5 电气、热工侧量仪表和保护装置 35920.2.6 给水和排水 35920.3 氮氧站 36020.3.1氮气、氧气质量浓度及输气量 36020.3.2 流程特点 36220.3.3 氮氧站的组成和布置 36220.4 冷冻站 362第二十一章分析化验 36421.1设置分析化验的目的 36421.2 化验室的任务 36421.2.1中央化验室的任务 36421.2.2 车间化验室的任务 36521.3 设计依据 36521.4 化验楼的组成 36521.4.1 化验楼布置原则 36621.4.2 化验中心设计基本要求 36621.5 原料检验 36721.5.1 试验方法 36821.5.2 色度的测定 36821.5.3 密度的测定 36821.5.4 沸程的测定 36821.5.5 高锰酸钾试验 369 原理 369 仪器 369 试剂和溶液 369.1 水的制备 369.2 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 370.3 色标的配置 370 分析步骤 370 允许差 37021.5.6 水溶性实验 37121.5.7 水分的测定 37121.5.8 酸度或碱度的测定 371 原理 371 试剂和溶液 371 仪器 372 分析步骤 372 结果的表示 372 允许差 37317.5.9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373 原理 373 试剂和溶液 374 仪器 374 羰基化合物标准曲线的绘制 375 分析步骤 375 结果的表示 375 允许差 37617.5.10 蒸发残渣的测定 37617.5.11 检验规则 37617.5.12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37717.6 产品检验 377第二十二章土建工程 37922.1 设计范围 37922.2建筑工程 37922.2.1设计原则 37922.2.2设计标准 38022.3 设计方案 38122.4 结构工程 38222.4.1 设计原则 38222.4.2 设计标准 38322.5 建筑设计 384第二十三章供热工程 38623.1 供热系统概述 38623.2 设计标准与规范 38623.3 供热方案 38623.4 蒸汽系统 38723.4.1 设计原则 38723.4.2 设计方案 388第二十四章给排水工程 38924.1 给排水概述 38924.2 设计概述 38924.2.1 设计范围 38924.2.2 设计原则 38924.2.3 设计依据 39024.2.4 专业相关规定 39024.3 给水系统 39024.3.1 循环冷却水系统 39124.3.2 生产、生活用水 39124.3.3 消防给水系统 39224.4 排水系统 392第二十五章供电工程 39425.1 供电设计标准、规范 39425.2 供电设计原则 39525.3 供配电系统 39525.3.1 负荷等级 39525.3.2 用电要求 39625.4 全场供电方案 39725.5 车间高压配电系统设计 39725.6 配电设计 39725.6.1 装置环境特征 39725.6.2 选型和敷设方式要求 39825.6.3 电动机 39825.6.4 大型电动机的启动方式 39925.7 照明系统 39925.8 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 400第二十六章电信工程 40126.1 设计标准 40126.2 电信系统 40126.2.1 行政电话系统 40226.2.2 调度电话系统 40226.2.3 无线通信系统 40326.2.4 电视监控系统 40326.2.5 有线广播系统 40426.2.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04第二十七章防雷、防静电工程 40627.1 设计标准 40627.2 防雷系统 40627.2.1 厂区普通建筑物防雷 40627.2.2 厂区户外装置的防雷 40727.3 输送管道的防雷 40727.4 静电装置和接地 40827.4.1 设备接地装置 40827.4.2 储罐区防静电装置 408第二十八章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41028.1 设计说明 41028.1.1 概述 41028.1.2 设计目标 41028.1.3 设计标准及规范 41128.1.4 设计参数及资料 41128.2 采暖工程 41228.2.1 设计概述 41228.2.2 采暖管道设计原则 41228.2.3 采暖系统的基本形式 41328.2.4 采暖系统防火防爆要求 41328.3 通风工程 41428.3.1 自然通风 41428.3.2 机械通风 41528.3.3 通风设计 415第二十九章消防系统 41629.1 设计依据 41629.2 设计范围 41729.3 生产工艺特点及火检分析 41729.4 建筑耐火情况 41829.5 消防方案 41829.5.1 火警探测系统 41829.5.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1829.6 消防用水 41929.6.1 用水要求 41929.6.2 给水管道 42029.7 消防栓 42129.8 其他灭火措施 42229.8.1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42229.8.2 移动式灭火设施 42229.8.3 其他灭火系统 42229.8.4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消防控制室 423第三十章储运系统 42430.1 设计依据 42430.2 罐区储罐类型 42430.3 罐体附体的设计 42530.4 储罐的安全保护 42530.4.1 防火间距 42530.4.2 防雷设计 42630.4.3 防静电设计 42630.4.4 防爆设计 42630.4.5 防毒设计 42630.5 高纯异丁烯产品、优等品甲醇产品的包装 42630.6 运输要求 427第三十一章维修 42831.1 维修任务及体制 42831.2 维修车间设计 42831.3 维修手段 42831.3.1 热交换器的检查及修理 42831.3.2 塔、槽日常检查 43031.3.3 管道系统的维修检查 43231.3.4 泵的检查与处理 43231.3.5 电动机的维修保养 434第三十二章环境保护 43532.1 厂址与环境现状 43532.2 设计依据和标准 43532.2.1 法律法规 43532.2.2 参考标准 43632.3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分析以及处理 43632.3.1 废气 43632.3.2 废液 43832.3.3 废渣 43832.3.4 噪声 43832.3.5 生态 43932.4 厂区绿化 440第三十三章节能 44233.1 设计说明 44233.1.1 概述 44233.1.2 设计原则 44233.2 节水 44233.2.1 节水途径 44233.2.2 节水措施 44333.3 节能 44333.3.1 工艺流程方面 44433.3.2 设备选用及热集成方面 44433.3.3 采暖通风设备 444

绪论我国乙烯工业的发展概述乙烯是石化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之一,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从总体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的实力。20世纪90年代我国乙烯工业开始起步:1976年引进的第一套乙烯装置(30万吨/年)在北京燕山建成投产;80年代引入4套乙烯装置(30万吨/年);90年代乙烯工业高速发展,引入9套装置建成投产;2000年至今,乙烯产能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扩能技术改造、合资新建是增加产能的主要途径。截止2009年年底,我国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179万吨/年,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国内共有20家乙烯生产厂家,拥有24套乙烯生产装置,其中中石化共有12家乙烯厂(三家合资企业),拥有13套乙烯生产装置,总生产能力为709.5万吨/年。具体产能分布见图1。图1中石化集团乙烯生产装置概况2010年,我国乙烯产量比2009年增长31.7%,达到1419万吨。国内单体乙烯消费量为1496.2万吨,比2009年增长32.3%,自给能力有较大提高。2009年预计:到2015年我国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2160万吨/年。除了石油炼制的乙烯装置外,煤制乙烯项目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如神华集团与陶氏化学合资采用煤制烯烃工艺技术的100万吨/年乙烯装置。宁夏采用甲醇制烯烃工艺的150万吨/年乙烯装置。十二五期间拟建十套MTO装置,乙烯和丙烯的年产能将达到530万吨;MTP装置一套,年产丙烯47万吨。因此,随着我国乙烯工业的快速发展,作为炼制组分的碳四、碳五的产量在逐年增加,按目前我国乙烯的生产能力计算,早在2010年我国碳四馏分的产量已超过300万吨,碳五馏分的产量已达到210万吨。综上所述,碳四、碳五组分的深加工利用开发对我国乙烯工业及相关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碳四组分综合利用的现状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副产大量碳四,其综合利用开发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亦是实现炼化资源综合利用的必由之路。20世纪80年代以前,石油炼制特别是来自催化裂化装置的碳四馏分主要用于生产烷基化汽油、叠合汽油或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蒸汽裂解得到的碳四馏分除其中的丁二烯组分作为合成橡胶原料外,其他的组分多作燃料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碳四分离技术与工艺的进步与完善,使得碳四馏分的各种成分得到了分离,为它们作为石油化工原料提供了保证,因此碳四馏分将是继乙烯和丙烯之后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石油化工原料之一。目前我国碳四馏分的化工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对碳四烃的化工利用率约为10%。尽管炼油厂碳四馏分可直接进入烷基化装置生产高辛烷值的烷基化汽油或叠合汽油,部分用于生产聚丁烯和聚高纯异丁烯;高纯异丁烯用于生产甲基叔丁基醚(MTBE)和烷基酚,正丁烯用于生产仲丁醇等,但正在运转的工业化生产装置很少,而且少量运转的工业装置也只是部分利用了碳四馏分,大部分作燃料燃烧掉。就目前开发的碳四烯烃、碳四烷烃和碳四混合物等方面的利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丁二烯碳四混合物中的丁二烯作为聚合单体用于生产顺丁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等合成橡胶和ABS等合成树脂,还可作为生产十二碳烯等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1.2.2高纯异丁烯高纯异丁烯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以高纯异丁烯为原料,采用甲醇醚化法可以生产的MTBE(甲基叔丁基醚)是重要的高辛烷值汽油和调和组分。高纯异丁烯通过水合法可以生产叔丁醇。其以强酸性大孔阳离子树脂为催化剂,含高纯异丁烯24%—25%的碳四馏分为原料,乙二醇单乙醚为溶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经2次水合反应生成叔丁醇,高纯异丁烯总转化率为89%—95%。此外,高纯异丁烯还是合成橡胶的重要单体,用于生产丁基橡胶和聚高纯异丁烯橡胶。目前高纯异丁烯正在或将用于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异戊二烯、叔丁胺、叔丁基酚类等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学品。1.2.3正丁烯提取高纯异丁烯后的碳四馏分中正丁烯(包括1-丁烯和2-丁烯)的含量已很高,相应为正丁烯的化工利用提供了较好的原料保证。美国、西欧与日本60%的正丁烯用于生产仲丁醇和甲乙酮,其他的衍生产品有聚1-丁烯、1-辛烯、顺丁烯二酸酐和庚烯等。目前我国正丁烯的化工利用主要是脱氢制丁二烯,另外还有甲乙酮、仲丁醇和用作聚乙烯的共聚单体。水合法生产仲丁醇仲丁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作溶剂、增塑剂、选矿剂及除草剂等,是生产甲乙酮的原料。目前仲丁醇的生产方法有间接水合法和直接水合法。间接水合法以硫酸为催化剂,流程复杂、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严重。直接水合法以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或杂多酸为催化剂,克服了间接水合法的缺点,能耗较低,过程对环境友好。正丁烯制甲乙酮甲乙酮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溶剂和重要的有机精细合成原料。由正丁烯为原料生产甲乙酮的方法有一步法和两步法。一步法是指正丁烯在催化剂溶液中直接氧化为甲乙酮。两步法为正丁烯先水合生成仲丁醇,然后脱氢在生成甲乙酮,是目前世界上甲乙酮生产的主流工艺。正丁烯和乙烯易位制丙烯丙烯是石油化工的最重要的基本原料之一,市场需求量在逐年递增。以价格低廉的2-丁烯和乙烯为原料生产丙烯,即可满足市场对丙烯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还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此外,正丁烯通过选择性氧化生产顺丁烯二酸酐、环氧丁烷;二聚生产辛烯,在经水合制备异壬醇;氢甲酰化合成2-甲基丁醇;与冰醋酸加成酯化制取醋酸仲丁酯。正丁烯通过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或者异构化制备高纯异丁烯。其中仲丁醇及甲乙酮的生产在国内已实现工业化,环氧丁烷在国内只有个别厂家在小量生产,其余产品均处于小试开发阶段。正丁烷正丁烷通过选择性氧化制取顺丁烯二酸酐,与传统笨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原料价廉、污染小、消耗低等显著优点。目前全球80%以上顺丁烯二酸酐是采用正丁烷选择性氧化路线生产的,且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异丁烷异丁烷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深加工利用困难,因此其化工方面的应用较少。美国采用异丁烷与丙烯共氧化法来生产环氧丙烷并联产叔丁醇。此外,可脱氢制高纯异丁烯,目前开发的重点工艺和产品为高纯异丁烯选择性氧化制甲基丙烯酸甲酯。碳四馏分回炼增产乙烯、丙烯碳四馏分回炼增产乙烯和丙烯不仅缓解国内乙烯、丙烯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还可提高炼油厂的综合效益。目前国外已开发成功了多种碳四回炼增产乙烯、丙烯的技术,如德国Lurege公司开发的Propylur工艺,轻烯烃的转化率约为83%,典型的产品分别为乙烯10%、丙烯42%、丁烯31%,通过循环丁烯,可将丙烯和乙烯产率分别提高到60%和15%。我国也正在研究此方面的技术。芳构化制取芳烃由丁烷、戊烷芳构化生产芳烃,国外已有公益化示范装置。英国石油(BP)公司和美国UOP公司共同开发的Cyclar工艺,使碳三、碳四转化为芳烃,产物中笨、甲苯、二甲苯的摩尔比为1:2:1.2。抚顺石油学院研究了微波体系中碳四芳构化过程,实验考察了微波条件下碳四混合物在ZnNi/HZSM-5催化剂上进行芳构化,芳烃的收率及芳烃选择性的变化规律。催化裂解制乙烯、丙烯美国飞利浦石油公司开发的以氧化镁为载体的氧化锰-氧化铁催化剂的碳三至碳四烷烃裂解反应工艺,反应表现了较高的烷烃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此外,向原料中通入蒸汽,并加入质量分数为2.7%的助催化剂钙,可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我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化研究院开发了专门针对碳四烃类的裂解催化剂,在固定床实验装置上,以混合碳四为原料在580℃下进行裂解反应,乙烯和丙烯的质量收率为13%和31%。综上所述,合理利用碳四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石油化工行业继续以园区化模式为发展方向,走园区化发展的道路,按照一体化、园区化、集约化、行业联合等的发展模式,建设一批上下游一体化的基地,以推动产业升级。参考文献[1]李涛,柏基业,姚小丽.碳四烃的综合利用研究.石油化工,2009,11(38):1245-1251.[2]邓月平,张学军,许新良,贺西宝.利用炼厂碳四生产化工产品的路线分析.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7,8(3):18-21.[3]中国化工信息中心.2010C5分离技术及资源综合利用研讨会文集.中国信息增刊,2010.[4]张慧明.C4烯烃催化转化增产丙烯技术进展.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2,37(6):637-642.[5]白颐.我国碳四烃和芳烃及其下游产品发展机会分析.化学工业,2009,27(1):1-2.[6]刘金玉,李东,李吉春.碳四馏分工业应用技术研究进展.石化技术与应用,2007,25(2):176-180.[7]CatalyticDistilationTechnologies.ProcessfortheUtilizationofRefineryC4Streams:US,6849773.2005.[8]CatalyticDistilationTechnologies.ProcessfortheUtilizationofRefineryC4Streams:US,6919016.2005.[9]邓端茂.炼化企业碳四资源的综合利用.乙烯工业,2008,20(3):8-12.[10]刘洪祥.C4综合利用及研究进展.当代化工,2008,37(3)257-260.项目可行性论证篇第1章项目总论项目情况项目名称:年产3万吨高纯异丁烯项目项目法人:Alphateam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制项目拟建地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石化工业区西夏工业区企业名称:西北神化集团项目简介采用FCC催化裂化的碳四,作为整个工艺系统的主要原料之一,同时购入工业一等甲醇作为另一种原料。整个工艺系统分为两个阶段,即MTBE合成工段与MTBE裂解工段,最终生成纯度达9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