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概括_第1页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概括_第2页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概括_第3页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概括_第4页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概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概括资产是一时的挚友,而挚友才是永久的资产;荣誉是一时的荣耀,做人才是永久的根本;学历是一时的学识,学习才是永久的聪慧!所以请好好努力学习吧,趁现在还有机遇,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选修三学识点概括,梦想大家能够热爱!

高二历史选修三学识点概括1

一、素称兴隆的古代手工业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

夏商周时期,手工业有了较大进展,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二、高明的冶金技术

1.冶铜技术

新石器时代:展现小件青铜器→夏:铸造对比讲究→商周:昌盛(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广泛采用鎏金、镶嵌工艺

2.冶铁技术西周: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汉代:铁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东汉:杜诗研发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炼钢技术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世界

三、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研发瓷器的国家。

2.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3.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达成成熟阶段,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

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

6.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7.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高速进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明中后期又烧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为著名,到了清代,还研发了珐琅瓷。

_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

四、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2.商代展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3.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丝织品产量大,质量高。

4.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汉唐时期丝绸外销数量激增

5.明清时期,丝织业的进展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的丝织业中心。

高二历史选修三学识点概括2

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

1、隋大统一的历史理由。秦和隋的好像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水道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理解大水道开凿的理由,影响。正确对付历不同人物对大水道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理由和启示。

5、唐太宗、武那么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理由、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交流的概括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理由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导),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说明:历来是高考之重点和(热点)区域,应留神。核心是盛与衰。

高二历史选修三学识点概括3

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进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权力继承秩序确实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进展的结果,是历史进展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稳定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冲突。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结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精细的联系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进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目的:稳定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按照周王的政令;

承受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进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理由)

宗法分封的原那么遭到破坏;

兼并战役;

战国各大国不再得志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展现

阶级:地主阶级气力壮大

思想:法家思想

直接理由:秦国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