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必修一 3-1碳的多样性_第1页
(精心整理)必修一 3-1碳的多样性_第2页
(精心整理)必修一 3-1碳的多样性_第3页
(精心整理)必修一 3-1碳的多样性_第4页
(精心整理)必修一 3-1碳的多样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班级__________组别姓名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考纲要求】1、掌握碳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掌握碳及其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3、碳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基础知识复习】【自我诊断1】近期《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碳源,金属钠为还原剂,在470℃、80MPa下合成出了金刚石,具有深远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是氧化还原反应B.该反应中二氧化碳完全被还原为金刚石C.钠被氧化最终生成碳酸钠D.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一、碳单质的多样性1、同素异形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碳的同素异形体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碳的化学性质请完成下列方程式⑴C+O2——⑵C+CuO——⑶C+CO2——⑷C+SiO2——(工业制粗硅)⑸C+H2O(g)——(工业制水煤气)小结:碳的化学性质很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跟踪练习】1、1.(上海高考)科学家发现C60后,近年又合成了许多球形分子(富勒烯),如C50、C70、C120、C540等,它们互称为()A.同系物B.同分异构体C.同素异形体D.同位素二、碳的化合物1、碳的氧化物(1)碳的氧化物的性质(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①CO2+Ca(OH)2——②CO2+CaCO3+H2O—③CO2+NH3+NaCl(饱和)+H2O——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CO2+Mg——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CO+CuO——⑥CO+Fe2O3——(工业炼铁)小结: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常温下可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_______,高温条件下可与_________反应。[特别提醒]CO2与碱溶液的反应原理:NaOHeq\o(→,\s\up7(少量CO2))Na2CO3eq\o(→,\s\up7(过量CO2))NaHCO3(2)CO2的制备①工业制法: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室制法:a.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b.检验有CO2生成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要得到干燥纯净的CO2应先通过____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d.发生装置属固液不加热型,实验室制备较多CO2时常用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此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_【跟踪练习】2、将适量的CO2通入含0.8gNaOH的碱溶液中,将产物在减压、低温下蒸干后得到1.37g固体物质。(1)所得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2)通入CO2的体积(标准状况)是________。2、碳酸盐Na2CO3NaHCO3俗名色态溶解性与H+反应(离子方程式)与Ca(OH)2溶液(离子方程式)热稳定性鉴别均为固体均为溶液用途相互转化的方程式3.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1)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化学方程式不同。①向盐酸里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开始时酸过量):HCl+Na2CO3——②向Na2CO3溶液里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酸不足)HCl+Na2CO3——(无气泡)HCl+NaHCO3——[特别提醒]不同的滴加顺序产生不同的现象,这就是不用其他试剂鉴别Na2CO3溶液和盐酸的原理。(2)滴加顺序不同,放出CO2的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①当eq\f(nH+,nCO\o\al(2-,3))≥2时,放出CO2____________________多②eq\f(nH+,nCO\o\al(2-,3))<2时,放出CO____________________2多。【跟踪练习】3、应用碳酸盐知识完成下列问题:①将0.100L1.00mol·L-1的纯碱溶液逐滴滴入0.100L1.25mol·L-1的盐酸中;②将0.100L1.25mol·L-1的盐酸逐滴滴入0.100L1.00mol·L-1的纯碱溶液中;两种操作产生CO2的体积比为()A.5∶2B.2∶5C.2∶1D.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除杂:(括号内为杂质,写出简要的除杂方法)(1)Na2CO3(Na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Cl(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aOH(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1.写出标有序号的化学方程式其中:(1)形成溶洞涉及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形成钟乳石、石笋、石柱、水垢均涉及到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1)转化途径:途径Ⅰ:化石燃料(C或CnHm)eq\o(→,\s\up7(燃烧))CO2(或CO)途径Ⅱ:化工生产(2)工业生产中的转化①炼钢、炼铁、高炉炼铁时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eq\o(=,\s\up7(燃烧))CO2,CO2+Ceq\o(=,\s\up7(高温))2CO,FexOy+yCOeq\o(=,\s\up7(高温))xFe+yCO2②石灰石煅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eq\o(=,\s\up7(高温))CaO+CO2↑【巩固提高】1、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Ca(ClO)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2、某混合气体可能含H2、CO、CO2、HCl、NH3及水蒸气中的两种或多种,当混合气体依次通过①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③浓硫酸(无现象);④灼热的氧化铜(变红);⑤无水硫酸铜(变蓝)。则对混合气体的成分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没有CO2,肯定有CO和H2B.一定有CO、CO2和水蒸气C.一定有H2、CO2和HClD.有CO2、NH3和水蒸气3、某二价金属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1:2C.1:3D.1:4、向含有0.14molNa2C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HCl0.20mol的稀盐酸,经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n)正确的是()n(mol)选项物质n(mol)选项物质Na2CO3HClNaClNaHCO3A000.200.08B0.0400.200C00.060.140.14D000.060.085.(1)通常用________除去混在CO2中的少量HCl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2)不用NaOH溶液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不用饱和Na2CO3溶液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3)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制备Na2CO3,由于通入CO2的量难以控制,常混有NaOH或NaHCO3,请利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制得纯净的Na2CO3溶液: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