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大自然地理复习_第1页
陕西师大自然地理复习_第2页
陕西师大自然地理复习_第3页
陕西师大自然地理复习_第4页
陕西师大自然地理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简单论述当前地理学发展的重点研究领域4大类型19个重点研究领域1、地理环境演变及其效应的研究:主要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6个①全新世地理环境演变研究(12000~10000a以来);②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研究;③极地、高山、冰冻圈的综合研究;④地理系统及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⑤环境质量评价、预测与区划的综合研究;⑥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的地理研究2、区域发展的综合研究:这方面的研究领域应该包括:6个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产力布局;②不同地区农村发展机制的研究;③城市发展与城镇体系的研究;④区域综合开发与区域规划;⑤经济与社会文化结构的时空演变;⑥国土开发整治的宏观调控研究。3、地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根据我国地理学发展状况,近期我国地理学基础理论研究重点应放在以下5个方面:①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与调控的研究;②自然地理过程的研究;③元素化学地理及其效应的研究;④自然地域系统的综合研究;⑤地理学思想与方法论的研究。4、地理信息技术的研究:今后发展的重点领域仍然是以下两个方面:①地理科学中的地图学研究。②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研究。二。地域分异规律包括哪些内容?简要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地域分异规律的有关概念地域分异理论:是关于地球表面组成成分或综合体空间分化和差异的理论。与整体性相反。地域分异规律:反映地球表层各组成成分及整个自然综合体分异的客观规律,又称空间地理规律。既是规律它就带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地位:地域分异规律是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作用的综合,是地理环境及其各要素分布与分异的规律,是地理学的第一规律。2、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按涉及的内容分地理环境的分异因素有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几种表现。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中各自然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沿一定方向的分化现象及表现形成。这是经济、社会文化地域分异的背景,对经济、文化、社会等分异有制约作用(不是决定作用)。研究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是研究整个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理论基础。经济分异:沿海经济与内陆经济;东部与西部的差异。社会分异:河流文明(古老、保守)与山区文明(边远、新兴);南北方差异;东西方差异。文化分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差异,地方方言差异,地方民居。3、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按涉及的规律分①纬度地带性:太阳能在纬度间的分布的分异,导致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以及整个自然综合体沿纬线方向延伸和递变,引起纬度地带性。②经度地带性(干湿地带性):海陆相互作用引起从海岸向大陆中心的干湿度递变。③垂直地带性:山地的高度引起垂直带的分异。④非地带性:大地构造、地貌、地面植物、地下水埋深等引起局部性分异。4、地域分异规律的广义与狭义理解地域分异规律可分为:地带性与非地带性规律。——一般理解,未界定狭义广义或分成:纬度地带性、非纬度地带性规律。——狭义理解地带性或: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非地带性——广义理解地带性或:水平地带性(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折中理解狭义上,相互关系: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统称为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统称为三维地带性。各个纬度自然地带与相应的垂直地带之间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因为两者具有温度递降这一共同原因。但也存在差异,首先,水平地带的湿度变化主要决定于大气环流和海陆对比关系,而垂直带的湿度变化一般是降水量由下而上增多,在某一高度出现最大值以后又下降,并有背风坡和向风破的明显差别,因而水热对比关系的变化与水平地带并不完全一致。其次,光的强度和组成也有很大差别,水平地带太阳高度角随纬度而变化,昼夜长度由赤道向两极发生分化,而垂直地带不发生这种变化。第三,垂直地带的地貌、气候均很复杂,并使土壤和生物群落特征甚至冰川特征出现水平地带所没有的性质。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现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地带性现象和非地带性现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是形成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形成机制的统一性。地带性现象和非地带性现象是地球内动力和外动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发生作用的统一性。每一个地点都有纬度、经度和高度,都有特定的地质基础,都受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影响。③相互关系的叠加性。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有互相叠加的关系。纬度地带性是基础。经度地带性是第一次叠加。垂直地带性是第二次叠加。位于热带的高山,可以观察到从热带到寒带的温度变化。三.试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维度的视角,谈谈国家可持续发展与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既符合局部人口利益,又符合全球人口利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内容:1、一般可持续发展论: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研究方法和行为纲领。2、部门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工业,可持续交通,可持续住宅,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3、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国家尺度,地区(区域)尺度,城市尺度等。既满足本地区人口需求,又不危害全球人口需求的发展。4、全球可持续发展:满足全球需求的世界发展。全球问题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全球灾害问题,海洋问题,全球粮食问题,全球能源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国家尺度和地区尺度。区域可持续发展持续发展是对人类与环境两大系统之间关系变化的一种规范。不仅强调持续发展的时间维度,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发展需求;而且还要注意持续发展的空间维度,既满足本地区人口的需要,又不危及全球或其他地区人类的共同利益。这种空间概念,在水平方向上反映着从区域到国家的变化;在垂直方向上反映着从自然圈层到人类活动的各部门变换。这些空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区域发展促进国家发展,国家发展又影响到区域发展。所以,从宏观上说,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从微观上说,可持续发展必须落实到区域的发展上来,各国各地区制订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四、你认为地理新方法(定量、实验、遥感遥测、信息系统方法等)与地理传统方法(定性、经验、目测、描述)有何关系?如何结合?(20分)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在近30多年里有了巨大的进步。目前,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大致包括常规方法(定性描述法与定量分析法、地理区划法、地理类型法、典型地段调查法、总结群众经验法)和新方法(数学方法、系统分析法、GIS方法)。从总体上看,地理新方法和地理传统方法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地理新方法以仪器为主,更加精确。传统方法注重人的主观判断和经验积累,具有针对性。例如,定性描述法是地理学传统的研究方法,它使人们形象的了解研究对象,为了使定性描述的内容更加确切,它并不排斥数量指标的应用,即定量描述的应用。比如,陕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定性语言),要有数量指标予以支撑:旅游业收入(绝对收入、在国内排名)、从业人数(绝对数量、排名)、旅游资源类型及吸引力等。实验可以是对地理现象的研究更加准确清楚,但是有些问题比如自然资源的利用、经济问题的解决、人类活动的行为取向还需总结群众的经验,来达到对地理问题的深入理解。进入仪器时代,望远镜增加了人类视力的距离,经纬仪、水准仪、平板仪等增加了视力的精度,实现了观察手段的飞跃与发展。尽管如此,人力的浩繁,速度的缓慢,以及自然环境的种种限制,都使这种借助仪器的观察遇到许多困难,地理学的理想观察手段,仍然不能就此止步。而且,这些仪器还无法代替人们感官的观察,特别是地表物质的形态、结构、运动,还须采取眼观、手敲、脚量、鼻臭、口尝、耳听等种种直观手段,野外实地考察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总之,地理新方法和传统方法相互补充不可分割。地理学研究研究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在具体的研究中到底适用哪些方法,需要考虑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数学方法、系统分析法、GIS法等新方法为主,然后借助传统方法对其研究结果进行校验。一些现代技术尚未涉及的研究领域和对象仍要依靠传统方法来进行研究。总之,数学方法、系统分析法、GIS法等新方法的采用,是今后发展的趋势与主流,传统方法对其进行协助和补充。五、举例分析地理环境发展的周期性。(20分)地理环境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层次性和不可逆性等特征。周期性又称节律性、节奏性,是指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推移而有规律(周期性)的演替的现象。按所涉及的地理环境的特点可分成5大类:(1)固相循环周期性;(2)液相循环周期性(3)气相循环周期性(4)生物循环周期性(5)社会循环周期性。按照所涉及的周期变化特点可分为3类(1)周期性节律(2)阶段性节律(3)旋迴性节律。例如,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社会循环周期性的体现。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经济危机以后,在整个19世纪,大约每隔10年周期地爆发一次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以后,大约每隔7~8年爆发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周期时间已缩短到大约每隔5年左右爆发一次。经济危机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危机:危机往往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繁荣时爆发,各种矛盾这时达到最尖锐的程度。危机首先在商品流通的某一环节出现,然后迅速波及各个部门,最后导致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严重混乱。危机是经济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上一个经济周期的终点,也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起点。萧条:在萧条阶段,商品供给超过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现象有所缓和,生产不再继续下降,失业人数也不再增加,但过剩商品还未完全销售出去,社会购买力仍然十分低下,社会经济呈停滞状态。复苏:萧条阶段之后,市场情况有所好转,生产开始逐步回升,经济逐渐摆脱停滞局面,于是,萧条阶段过渡到复苏阶段。在复苏阶段,由于市场的扩大,价格开始上升,利润渐有回升,从而刺激着资本家增加投资、扩大生产。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逐渐加快,社会生产超过危机前的最高点,进入经济周期的高涨阶段。高涨:在高涨阶段,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只是暂时的,繁荣包含了新的危机的先兆。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经济的各种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时,危机必将再次爆发。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下一个周期。昼夜交替,月盈月亏,叶绿叶黄,花开花落,季节更换,潮汐涨退,候鸟迁徙,鱼类洄游,冰期盛衰,技术更新,都有周期性。“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讲的是自然周期更替。“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的卷首语),讲的是政治周期。每一自然综合体区别于其他自然综合体,不仅在于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组成要素相结合的性质和特征,而且也在于其周期性节律的性质和特征。因为自然综合体各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在一定时间内有一定的形式,并有一定的连贯性,从而形成一定的时间结构。可见,所谓时间结构实质上是自然综合体的动态结构。当我们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稳定性时,决不能因此否定它的动态性,这种动态就是空间结构稳定的自然综合体的周期性节律变化。六题、你认为当前地理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0分)一.地理学和相邻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更加广泛密切。1、跨学科、多层次、多兵种、大综合的研究势不可挡,相邻学科之间的横向汇合、交叉和渗透成为明显的趋势。2、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耗散结构和突变论等横断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与地理学综合性、整体性的认识论和方法不谋而合。3、从研究对象范围看,以地球表层为研究客体的基础学科主要为地理学和生态学;应用学科有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二.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加强——自然-人文的一统化趋势长期以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割裂对立的二元论阻碍了地理学整体综合研究的发展。70年代以来,综合倾向逐渐增强,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部或它们之间的综合、统一方面都有明显的反映。进一步专业分化和更高层次的综合同步进行。三.地理学的微观研究进一步深化——实验研究不断加强1、从发展趋势看,微观研究的深化主要表现为由静态的类型和结构研究转变为动态的过程和机制研究以及进一步的动态监测、优势调控及预测预报的研究。从总体上说,这些都属于地理过程的研究,如地形发育、径流形成、元素迁移转化、土壤发生形成、植被演替、沙漠化、城镇化等等。2、在时域上地理过程可区分为历史的、现代的和未来的几种。现代和历史过程的研究则是预测未来的根据。3、自然地理现代过程的综合研究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进一步研究地理系统中的界面过程则综合性更强、难度更大。随着人口增长和人类智能的发展,人文地理过程越来越重要。四.紧密结合实践,不断拓宽应用研究领域——更加注重应用研究1、注重建设地理研究——应用地理学,建设地理学针对改造和管理周围环境的有关问题,发挥地理学综合性的特色,应用定量方法,直接参与经济规划与设计方案的拟订,主要研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人口和经济的合理配置以及综合地理预报等。2、加强自然资源评价研究:原苏联的自然资源评价在50~60年代分为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和生态评价3种。现在更注重生态评价。3、应用领域多元化:地理学应用研究的范围、为社会服务的领域更趋多元化。非农业应用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内容也更多样化。地理学比较重视发展应用理论。五.技术手段现代化和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1、对地理学发展影响较大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包括:①信息获取的遥感、遥测技术;②物质、能量、信息的测试和分析技术;③模拟与实验技术;④信息计算与处理的技术。2、遥感、遥测技术,特别是卫星遥测大大地提高了地理研究的效率和质量。3、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方法的逐步完善,数量化方法将得到普遍的应用并逐步走向精密化。4、地理学传统的思维模式向现代地理学的综合模式发展:①有更强的整体观念,更多地从系统整体出发,使分析与综合辩证统一;②综合的内容更加深广,包括空间与时间、质量与数量、静态与动态、内部与外部、自然和人文等方面,深入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动态演变过程;③综合的方法更具有逻辑性和精确性,多通过结构分析、功能评价、过程监测与动态预测等途径来解决,并且可能用形式化语言、图解模式、数学模式等来表达综合的结果。七题、以地域分异理论为基础,简要分析我国东西部之间差异的影响因素。(20分)一、自然条件方面,主要有下列四方面:(1)气候——东部湿润多雨;西部干旱少雨、环境恶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反映纬度地带性与经度地带性的综合影响。季风是我国东部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现象。在季风影响下,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西北内陆干旱少雨。(2)地貌——东部多平原,经济发展腹地大;西部多山地高原。我国地貌西高东低,形成三大阶梯。源于西部高原的河流,在东部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加剧了东西环境差异。(3)海岸线——东部濒临沿海,海运方便;西部交通不便,产品运输成本增加。东部面向大海,有海运之利,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重要条件。(4)矿产资源——东部矿产开发条件好,临近消费地;西部资源丰富但远离消费地,运输成本高,产品附加值小。我国煤、石油,铁等重要矿产资源北部比较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北方由纬度地带性引起的劣势,加重了经度地带性的影响。二、社会条件方面,有下列四点差异:(1)自唐以来,我国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逐渐东移,东部经济发展优于西部。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迁到太湖流域,政治中心在北京居多。南北大运河把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联系起来。东部地区有较深厚的文化基础,有较活跃的商品经济传统。(2)近代沿海通商,给东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打下雄厚基础。五口通商(1843年,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以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首先传到沿海一带,资本主义工商业首先在沿海地区兴起。内地文化技术相对落后,商品经济发展迟缓。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开放的前哨在沿海。五个经济特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五个沿海开放区都在东部。(3)东南沿海华侨、海外华人、港澳台亲属较多,在改革开放中使东部占有先机。他们为故乡带来丰富的信息、宝贵的资金和技术,传入先进的管理经营经验,促进故乡社会和经济繁荣。(4)西部少数民族较多,地域阻隔封闭,经济、文化基础差,社会经济相对落后。1949年以前,有些少数民族处于封建农奴社会、奴隶社会,甚至处在原始社会。1949年以来,少数民族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历史背景对经济的影响依旧存在。除了朝鲜族和满族,大多数分布在内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素质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八、你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环境如何和睦相处?(20分)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首先要遵循一下原则:人类活动(包括生产活动、消费活动和人类本身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的容量相适应(容纳人口的数量、资源的数量(资源生产力),以及容纳污染物的能力)相适应。人类必须从自然环境整体出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人类活动必须顺应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必须彻底根除人地对立的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的新观念。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我们首先必须辨证的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其次,我们要充分认真研究,掌握自然规律,并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治理大气污染等严重的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模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小的消耗资源,来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要以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和生态保护及防震减灾体系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只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才能建设好我们共同的家园。九、你认为现代人类活动对自然的依赖程度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为什么?(20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减小:人类社会初期,人们把自然敬为“神”,自然灾害控制着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区域;而现在,人类对自然有更强的抗击打能力,人类逐渐处于主导地位。1原始共生阶段:旧石器时期。刀耕火种——人完全依赖自然,人对自然破坏有限,人与自然原始共生。2.顺应自然阶段:新石器时期以后——工业革命前。青铜器、铁器。特征:从单纯依赖自然转向利用自然,顺应自然规律3改造自然阶段:工业革命以后——二战动力机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了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与规模;人类与自然共同制造了一些新产品:化肥、杀虫剂。人与自然的共生阶段:二战以后标志:计算机的出现,核技术、航天技术等的应用。特征:①人口猛增,各种环境问题相继出现。环境六大问题: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生态;自然资源四大问题:物种消灭、淡水短缺、森林消亡、能源危机;人地关系的主要问题:人口爆炸性增长,耕地与粮食缺乏,淡水供应日益紧张,能源与矿产资源渐趋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②人们认识到“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应该与环境共生。72年提出“我们共有一个地球”,1987年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③共生→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索恰瓦)→可持续发展。例如:1公元前250年修建的都江堰工程与“天府之国”。2建国前海河威胁北京、天津,而现在已经治理并引水。3建国前黄河的泛滥与河南、安徽的逃荒景象;现在“黄泛区”的新景象。4改革开放前浙江福建的落后与改革开放后福建浙江的经济腾飞。10.举例分析地理滞后效应。地理滞后作用又称地理滞后效应、地理迟滞效应,是指地理系统对输入因素的非及时反应(左大康,1990)。自然方面,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效益不是一二年内可以立竿见影的。社会方面,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人民素质,对发展经济的效应,要经过十年、二十年才能见端倪。经济建设中和规划工作中,不少争论的难题,往往与地理滞后作用有关。短期行为的表现是忽视地理滞后作用。地理滞后作用实质上是周期性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从因到果的周期性,会在一个地区出现不同的阶段,这种不同的阶段在时间上就出现滞后现象。如果对同一时间来讲,因果周期会在不同的空间区域上也会表现出相位差。因此地理滞后作用可以分为以下3种形式:时间滞后、空间滞后、间接滞后一、时间滞后作用时间滞后作用,指在一定时间以后才能显现效果——也称时滞性保护风景资源和名胜古迹的效果往往有时间上的滞后性。特别是经济水平比较低时,人们没有多余的收入用于旅游、欣赏古迹,风景和名胜古迹在经济上的效益并不显著。随着收入增加,人们有更多的支出用于旅游、欣赏古迹。经济和文化越发达,风景和名胜古迹的经济效益越高。早期的保护为后期的开发创造可能。人类改造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经济活动的效果在同一地域上也具有时滞性。比如黄土高原的治理中,植树造林、修淤地坝、修梯田等措施,在5~10年后才逐渐发挥其效果。又如,水浇地—→水田—→水稻土,往往要等8~10年。财政、税收、货币、房地产等政策出台后会有时滞性;广告效应的时滞性;人类活动的气候响应也具有时滞性;时尚风俗、消费观念的时滞性(经历阶段:好奇——观望——跃跃欲试——接受——宣传——发现弊端、拚弃淘汰)等等。二、空间滞后作用空间滞后作用,指在一定的距离以外显现效果——“隔山打牛”山区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效益远至整个流域,甚至外流域。空间滞后作用说明山区和平原互相支援的必要性。山区建水库淹没了山区良田,平原得以灌溉,提高防洪能力。平原要支持山区发展生产,开展多种经营,安排部分山区移民。三、间接滞后作用间接滞后作用——外围波及效应、潜移默化效应、榜样的作用、外部效应滞后有点类似长远的“潜移默化作用”。有些建筑和文物的效益,通过心理、精神、文化等因素体现,很难用指标度量。如:经济发展—→有钱—→故作高雅、迷信—→社会风气好转(意识形态)。地震—→直接:墙倒房塌,人员伤亡—→间接:瘟疫,临区难民,难民心里伤害等。请分析地理综合性、区域性、层次性之间的关系

1.综合性

地理所研究的对象或现象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即整体性。如自然地理要素有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人文地理要素有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城市、人口等,整个体系是一个内在联系完整的有规律的综合体。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整个景观的变化,而任何一个要素和部分的发展变化也要受到整体的制约。地理学研究范围如此之广,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此之密切,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及的。因此,学习地理时,务必先分解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研究各个要素本身,然后再用综合的联系的观点去研究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区域性

地理综合体千差万别,地理学科的内容离不开各个具体的区域,任何区域都有自己的特征,区域和区域之间存在着地理环境及经济结构的地域差异,表现出无可替代的区域特征。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就是研究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我们在学习地理时,要从区域性出发,突出地区和国家的主要特征,综合某地区的各自然地理要素和经济人文方面特点,与其它地区相比较而显示其特性。

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人文性、科学性教学研究剖析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科目,兼具综合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同时还具备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特点。现就其这诸多方面的理解归纳如下:

1、地理学科的内容包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在教学中运用区域自然地理材料,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应变能力,体现地理学科的自然和人文性。比如在讲授华北地区时,让学生思考:华北地区距离海洋较近,降水比西北地区多,为什么会成了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呢?提示学生从农业、工业、居民状况去分析。最后他们知道了该地区农业历史悠久而且机械化程度高,农业地域广,耗水多;该地区工业发达,工业用水量大;人口密集,居民用水量大等因素导致华北地区用水十分紧张。

2、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地理的学科特色,重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综合能力、地理素养的培养。地理学科涉及的内容多,综合性强,因此,利用区域地理教材和区域地图为载体,要求考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书上的活动题目,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地理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把学到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达到课标对地理学科的教学要求。

四、系统性

系统科学是研究物与物之间联系的科学。既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多要素组成的地球表层环境,如果不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就难以弄清这些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内在联系。因此,系统性也就成了地理学的性质之一。实际上,地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