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_第1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_第2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_第3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5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修课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导论》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管理学院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导论课程编号2204080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必修课程学分2学分周学时数(a-b)2-0学时总学时数36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21世纪的来临,现代企业将面临越来越严酷的竞争,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这种竞争是知识和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又是人才的竞争。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唯一途径是充分开发、科学管理人力资源,这样才能引导现代企业不断走向成功。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管理的基础。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自8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导论》是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大学本科层次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类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职务分析、绩效评估、薪酬设计等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和管理沟通、人际交流、面试面谈、培训开发、职业生涯设计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与技巧,解决现代管理中如何提高员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人力资源整体竞争优势的有关问题。课程力求专业理论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强调打好基础,重在应用,特别是用于经济管理领域。同时将采用较多的实例来说明有关理论和方法及其应用条件,并作必要的分析与评价。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结构体系,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2.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背景与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4.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研究方法;学会透过案例构建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管理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5.紧密联系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学会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毕业后更好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基础。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述(9学时)教学目的本章目的在于从总体上认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学要求熟练掌握人力资源定义、特性;熟练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定义、内容体系和任务及战略意义;了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念与原理;了解国内外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思想;了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及趋势。教学内容第一节认识人力资源第二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第三节基本理念与原理第四节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趋势教学重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念与原理。人才大市场参访(3学时)人力资源计划(3学时)教学目的本章目的在于从战略上理解人力资源计划。教学要求掌握人力资源计划的基本思想;掌握人力资源需求与供应的预测方法;把握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人力资源计划第二节人力资源需求与供应的预测第三节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教学重点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方法第三章工作分析(3学时)教学目的本章目的在于从工作程序上理解工作分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要求掌握职位分类方法;了解职位调查方法;掌握工作分析方法;掌握职务评价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工作分析第二节收集工作信息的主要方法第三节工作分析中各种信息类型与标准第四节职务评价教学重点工作分析方法三、教学内容第四章人力资源招聘管理(3学时)教学目的本章目的在于从工作程序上理解人力资源招聘的地位与作用。教学要求掌握人力资源招聘定义及对企业发展的意义;掌握人力资源招聘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形式;掌握人力资源招聘工具的设计概念和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招聘的基本程序招聘的主要形式招聘工具的设计第四节招聘中的评估教学重点人力资源招聘程序与方法第五章员工培训与开发(3学时)教学目的本章目的在于从工作程序上理解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地位与作用。教学要求掌握培训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掌握进行培训目标和需要分析的方法;掌握培训的实施模型;掌握培训与开发的方法与类型;掌握评估培训结果的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员工培训与开发概述第二节培训与开发的实施模型第三节培训与开发的方法与类型第四节培训与开发中主要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教学重点培训与开发的方法第六章员工绩效评估(3学时)教学目的本章目的在于从企业战略程序上理解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地位与作用,并掌握方法。教学要求掌握员工绩效评估的定义、目的、原则及程序;掌握员工绩效评估的标准和主要方法;掌握员工绩效评估操作的具体方法与结果处理、反馈和效果评价。教学内容第一节绩效评估概述第二节绩效评估的标准与主要方法第三节绩效评估的操作教学重点绩效评估的标准与主要方法三、教学内容第七章员工报酬系统与管理(3学时)教学目的本章目的在于从企业战略程序上理解人力资源报酬系统与管理的地位与作用,并掌握方法。教学要求掌握报酬系统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与思想;掌握报酬系统与管理的基本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报酬管理第二节工资与奖金第三节福利教学重点报酬系统与管理的基本方法第八章人力资源测评(3学时)教学目的本章目的在于从企业战略程序上理解人力资源测试系统的地位与作用,并掌握方法。教学要求了解心理测试的基本概念、主要类型;了解知识考试的基本方法;掌握情景模拟的基本内容;掌握面试原理、方法与技巧。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测试第二节知识考试第三节情景模拟第四节面试教学重点情景模拟、面试方法与技巧第九章职业计划与职业管理(3学时)教学目的本章目的在于从企业发展上理解职业计划与职业管理系统的作用,并掌握方法。教学要求掌握职业计划与职业管理概念与意义;掌握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和“职业锚”理论;掌握职业路径等职业管理理论;掌握员工职业生涯活动概念、影响因素。教学内容第一节职业计划与职业管理基本涵义第二节职业发展第三节职业管理第四节员工职业活动教学重点职业管理的一般方法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1.课程内容讲授这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应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悉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文字教材为依据,精讲重难知识点问题,并作分析、归纳、学习方法提示、作业讲评。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听讲与领会。2.典型案例讲授与研讨案例分析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手段,以文字案例、视频案例教材为主。教师应在典型案例的分析讲授中,应突出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性导向;组织学生案例研讨训练,则应注意营造“自由宽松的思辩发挥”氛围,以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3.实践参访与报告实践参访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本环节意在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参观、调研,使学生从实践层面加深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解。教师应要求学生参访前态度积极、准备充分,参访中努力主动、认真记录,参访后1周内,以小组为单位,集体研讨、撰写完成参访报告(题目自拟,按报告水平记入个人成绩),并在课堂上安排参访体会深刻的小组代表,发表感受,与同学分享。4.作业作业是巩固和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本课程要求每1章不少于两次作业,由教师在教学网站上负责布置,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应在课堂上作适当讲评。5.情景模拟教学本课程安排2-4学时的情景模拟教学课,内容可为模拟招聘、模拟培训、模拟测评等,让学生亲身参与,一般可安排1-2次活动。五、考试形式及评定考核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和验收。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导论》课程实操性强,学生需透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感悟,实现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因此,本课程的考核应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应用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为目的。考核建议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方式。课内考试由课程组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题目类型大致采用判断、选择、计算、案例分析、简答、论述等;采用闭卷形式,占成绩的70%。课外考核以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课堂案例研讨与情景模拟教学参与、实践参访与报告完成及课外自由小论文水平及在《人力资源管理导论》SEMINAR班的参与度等由老师评定,占成绩的30%。六、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人力资源管理导论是以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为基础建立的一门独立学科。与本课程教学相衔接的课程可分为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先修课程有:《宏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等;后续课程有:《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学》、《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七、参考书目(教材\教参)1.建议使用教材胡君辰、郑绍濂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2.建议辅助教材1.廖泉文著,《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2.赵曙明编著,《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3.劳伦斯S.克雷曼著,孙非等译,《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3.建议扩充性参考资料[1]胡君辰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案例精选(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高军主编,《领导科学与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张强著,《谈判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4]加里·海尔(GaryHeil)著,王继平译,《以人为本:管理大师麦格雷戈论企业中的人性》,海南出版社,2003[5]庄强,王劲民编著,《以人为本:如何激励下属和员工》,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管理学院《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管理学院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名称会计学原理课程编号2204080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必修课程学分2学分周学时数(a-b)2-0学时总学时数36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了解和掌握会计课程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主要介绍会计系列课程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基本规则。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要求达到了解会计的基础知识,如会计的作用、会计记账方法、账簿和凭证的使用,主要的行业(制造业和零售业)的核算特点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各专业会计,财务管理奠定基础。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一、会计的涵义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三、会计的特点四、会计的职能第二节会计的准则一、制订《企业会计准则的意义》二、《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结构》三、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和一般原则四、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本章教学重点:了解会计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建立学习会计学原理的基础知识。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借贷复式记帐法第一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三、会计科目的分类四、会计科目的主要名称第二节会计帐户一、帐户的概念二、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三、帐户的结构第三节借贷复式记帐法一、复式记帐法的概念二、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三、借贷记帐法的运用本章教学重点:建立会计学科体系的基本专业知识,本章的内容为全学科的基础和必须掌握的知识,应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运用。第三章工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第一节主要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的意义和内容一、主要经营过程核算的意义和内容二、成本计算的意义和内容第二节资金投入企业的核算一、投入资本的核算二、银行借款的核算三、教学内容第三节供应过程核算一、供应过程核算需要设置的帐户二、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三、材料采购成本计算第四节生产过程核算一、生产过程核算需要设置的帐户二、生产过程中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三、产品制造成本计算第五节销售过程和财务成果的核算一、销售过程的核算二、财务成果的核算第六节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一、支付给投资者利润二、归还银行借款三、固定资产出售和投资四、福利费使用五、上交税金本章教学重点:在上一章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本章通过对工业生产(制造)企业的简单核算,运用和掌握基本的会计核算概念,了解生产成本的构成和概念。第四章商品流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核算第一节零售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一、零售企业的经营特点二、零售经营的核算方法三、零售商品购进过程的核算四、零售商品销售过程的核算五、零售商品已销商品销项税额和进销差价的结转第二节商品流通费用的核算一、商品流通费用的范围二、商品流通费用的核算第三节财务成果的核算一、财务成果的构成二、财务成果的核算本章教学重点:在第三章的基础会计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零售商业(流转)企业的核算,运用所学的会计基本概念,了解零售企业的核算基本概念,收入、成本、利润等。三、教学内容第五章帐户分类第一节概述一、帐户按经济内容分类二、帐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第二节基本帐户一、盘存帐户二、结算帐户三、跨期摊配帐户四、资本帐户第三节调整帐户一、抵减帐户二、附加帐户三、抵减附加帐户第四节业务帐户一、集合分配帐户二、成本计算帐户三、集合配比帐户四、财务成果计算帐户本章教学重点:本章在对会计核算运用有一定基础上,进一步练习掌握会计帐户的细分概念和知识。第六章会计凭证第一节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一、会计凭证概念二、会计凭证的意义三、会计凭证的种类第二节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一、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二、原始凭证的填制三、原始凭证的审核第三节记帐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一、记帐凭证的基本内容二、记帐凭证填制的要求三、记帐凭证的填制四、记帐凭证的审核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一、会计凭证的传递二、会计凭证的保管本章教学重点:本章要求同学学习会计凭证的种类、作用、填写的规则,以及在会计核算体系中的地位。三、教学内容第七章会计帐簿第一节会计帐簿的意义和种类一、会计帐簿的意义二、会计帐簿的作用三、会计帐簿的种类第二节会计帐簿的设置一、日记帐的设置二、分类帐的设置第三节会计帐簿的启用和登记一、会计帐簿的启用二、记帐规则三、更正错帐的方法四、帐簿的更换与保管第四节对帐和结帐一、对帐二、结帐本章教学重点:本章要求同学了解会计核算中账簿的作用、地位、填写的规则、出现错误如何更正。第八章帐务处理程序第一节帐务处理程序的意义一、帐务处理程序的意义二、组织帐务处理程序的要求第二节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一、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的特点和核算要求二、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的核算步骤和使用范围第三节汇总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一、汇总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的特点和核算要求二、汇总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的核算步骤和使用范围第四节科目汇总表帐务处理程序一、科目汇总表帐务处理程序的特点和核算要求二、科目汇总表帐务处理程序的核算步骤和使用范围第五节多栏式日记帐帐务处理程序一、多栏式日记帐帐务处理程序的特点和核算要求二、多栏式日记帐帐务处理程序的核算步骤和使用范围本章教学重点:在前面几章教学的基础上,本章将记账方法、账簿、凭证之间如何搭配,以组成不同的记账程序概述告诉学生。三、教学内容第九章财产清查第一节财产清查的意义一、财产清查的概念二、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三、财产清查的意义第二节财产清查的种类和方法一、财产清查的种类二、财产清查的方法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一、查明差异,分析原因二、认真总结,加强管理三、调整帐目、帐实相符本章教学重点:财产清查是会计基础和会计核算中的一个专业知识,其中有关现金的管理,资产的盘存方法及银行对账单的核算方法是本章要求学生掌握的。第十章会计报表第一节会计报表的作用及编制要求一、会计报表的作用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要求第二节会计报表的种类及格式一、会计报表的种类二、会计报表的格式第三节会计报表的编制一、资产负债表编制说明二、损益表编制说明三、现金流量表编制说明四、利润分配表编制说明第四节会计报表的报送和汇总一、会计报表的报送二、会计报表的审核三、会计报表的汇总本章教学重点:了解会计报表的基本知识,掌握几种主要会计报表的基本结构,作用以及几种主要会计报表的填写手段。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课堂讲授为主,同时结合现在使用的会计凭证,账薄和会计报表实物同时练习和操作,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每章节都有一至五种练习题给同学做课堂和课后练习,以融化和理解课堂讲授的内容。五、考试形式及评定闭卷书面考试,考核同学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方法,主要的行业的核算形式和内容。平时作业练习成绩考核占总成绩40%,期末考核卷面成绩占60%。六、与相关课程的衔接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是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的基础课,本课程应在以上课程前先安排。七、参考书目(教材\教参)指定教材:《新编会计学原理》李海波主编,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参考教材:《会计学原理》徐文彬主编,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管理学院《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管理学院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名称经济法学课程编号2204080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必修课程学分2学分周学时数(a-b)2-0学时总学时数36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经济法是为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也是经济管理实践与研究人员的必备知识。经济法是一门经济与法律相交叉的学科,是国家为调整经济法关系而制定的法律规范。任何人,从普通公民到国家领导人;任何组织,从一般企业到国家领导机构都必须依法办事,以法律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特别是今天,我们必须建立适应现代化经济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完备的经济法管理法制,包括完备的经济立法和周全有效的经济司法制度,从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没有任何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人物,使法律成为人民心目中真正的权威,这样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在我国实行高度民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了解市场主体法、宏观调控法以及经济监督法的规律性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服务经济的能力。作为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必须培养自己成为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管理行家,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并能举一反三,知法守法。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本课程内容涉及到经济法学的各个主要方面,知识范围广泛,各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很大区别,有的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学生应首先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记忆应当识记的基本概念、名词,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弄懂基本方法的内涵;其次,在全面认识各章之间的联系,注意区分相近的概念和相类似的问题,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再次,在全面系统地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但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去抓重点。把学习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经济法结合起来。本课程的内容既具有深刻的理论又是可操作性的方法,学生应在学习经济法基本理论的同时,学会应用经济法。首先要弄懂经济法基本理论的科学内涵;其次,要学会正确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和解决有关具体经济法律问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经济法律实践进行学习。本课程阐述的内容来源于经济法制实践,与国家经济法制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中应把课程的内容与我国的现实法制实际联系起来,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研究,以增强感性认识,更深刻地领会教材的内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经济法概论教学目的本章目的在于从总体上认识经济法,对已学过的相关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做一个回顾。教学要求要求掌握两个部分内容:其一是有关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一些有关的其他法律部门(主要是民法)的经济法律制度的知识;二是对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法的概念、本质、功能和基本原则,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一定的了解。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第三节经济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经济法的本质和功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教学重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遵守和运用这些原则。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教学目的本章目的在于全面认识经济法律关系。教学要求要求了解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种类、特征构成要素;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经济法律关系的管理、保护、运作及其保护。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种类和特征第二节经济法的主体第三节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经济法律的发生、变更和消灭经济法律关系的运作和保护教学重点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三要素以及经济法律关系最实质的表现。第三章合同法教学目的掌握合同法的相关知识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掌握有关合同的概念、订立程序、主要条款、基本原则、效力、履行、变更和转让、权利义务终止及违约应承担的责任。教学内容第一节合同的概念第二节合同订立程序第三节合同主要条款订立合同的基本原则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教学重点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合同的订立程序与违约责任。三、教学内容第四章公司法教学目的掌握公司法的相关知识教学要求了解有关公司的一般基础知识,进一步掌握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性质和法律特征,设立的条件和程序,股票和债券发行的规定,财务会计管理及公司分立、合并、解除、清算时的财产问题的规定。对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工作程序及其相互关系也应有所了解。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司法和公司的概念第二节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结构第三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结构第四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第五节公司债券公司财务、会计公司合并分立公司破产、解散和清算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法律责任教学重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结构第五章保险法教学目的了解保险法的相关知识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保险法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明确保险业的性质、地位、职能及管理体制,理解保险、担保等制度。教学内容第一节保险的意义及保险的种类第二节保险合同第三节财产保险合同第四节人身保险合同保险公司的设立与管理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教学重点掌握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第六章专利法教学目的了解专利法的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掌握专利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专利的申请、审批及期限、终止和无效。违反专利权应受到的惩罚等。教学内容第一节专利法的概念第二节专利法的基本内容第三节专利制度的国际化发展教学重点专利法的主要内容以及专利保护的范围三、教学内容第七章商标法教学目的了解商标法的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掌握商标权的内容和特点,商标注册、申请以及期限、终止和无效。涉外商标的注册以及违反商标权的保护应受到的惩罚等。第一节商标与商标权第二节商标法的主要内容涉外商标注册保护商标的国际公约教学重点商标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商标保护的范围第八章反不正当竞争法教学目的了解并掌握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内容教学要求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来维护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教学内容第一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第二节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第三节不正当竞争行为第四节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第五节法律责任教学重点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和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第九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学目的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条件下,如何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教学要求掌握消费者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了解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教学内容第一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第二节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国家与社会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争议的解决与法律责任教学重点国家与社会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第十章海商法教学目的了解海商法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掌握船舶航行权和沿岸管辖权及其国际法准则、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掌握共同海损的概念及成立的要件、海上保险合同。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章海商法的概念第一节船舶航行和沿岸国管辖第二节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船舶租赁合同共同海损单独海损海上保险合同时效教学重点海商法的概念及海上保险合同的订立第十一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教学目的了解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相关内容教学要求掌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相关概念以及成立的要件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概述第二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教学重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第十二章票据法教学目的了解有关票据法的相关内容教学要求掌握票据法的概念、种类、性质及作用教学内容第一节票据的概念与种类票据的性质与作用汇票本票支票教学重点汇票、本票与支票第十三章仲裁与民事审判教学目的了解司法程序制度方面的知识教学要求掌握如何保障经济法律的实施,保证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正确、合法、及时地审理经济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学内容第一节仲裁涉外仲裁民事审判民事审判程序教学重点仲裁与民事审判程序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1.课程内容讲授这是本课程主要的教学环节。教师的讲授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文字教材为依据,做到语言生动、突出重点,讲透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作分析、归纳、学习方法提示、作业讲评。2.典型案例讲授与研讨案例教学是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策划和指导,有的放矢地实施案例教学法,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运用和分析典型案例,以提高同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研讨是学习本课程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课堂专题讨论会、课后的SEMINAR班活动、分组演讲甚至模拟法庭,将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教学效果显著提高。3.作业作业是巩固和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本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思考题,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应在课堂上作适当讲评。五、考试形式及评定由于《经济法》课程的实践性强,对《经济法》课程的期末考核应进行改革,采用开卷举案析案,以剖析若干案例来条分缕析地检查同学们系统掌握所学知识的状况,实现对基本方法的掌握更符合本课程的特点。《经济法》的学习,不仅要求“学法知法”,还应更多地“学法用法”。因此,本课程考核应最终以检查和验收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应用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为目的。考核建议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方式。课内采用开卷形式,占成绩的50%。课外考核以学生平时作业完成、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回答问题、课外自由小论文水平,占成绩的50%。六、与相关课程的衔接经济法学是一门经济与法律相交叉的学科,是国家为调整经济法关系而制定的法律规范,是经济管理实践与研究人员的必备知识,也是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为管理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应有:《管理学原理》、《法律基础知识》等。七、参考书目(教材\教参)1.《经济法》高程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经济法新编》曲修山.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3.《中国经济法》隋彭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4.《经济法教程》李钢、沈乐平.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5.《经济法学》李昌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6.《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民主法制出版社,2001.12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管理学院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名称市场营销学课程编号22040804课程类别(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必修课程学分2学分周学时数(a-b)2-0学时总学时数36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市场营销学》是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的专业人才服务的。它主要研究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特点。课程的核心内容,就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卖方如何从顾客的需要出发,制订企业发展战略,组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从而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通过讲授这门课,可以向学生完整介绍市场营销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使学生牢固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在此基础上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在实践中有效地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使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开发、生产、定价、分销、促销等市场营销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市场营销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2.树立以顾客需要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并以此观念为指导去研究和解决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际问题。3.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4.紧密联系实际,通过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1.市场和市场营销2.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初创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3.市场营销学相关理论及基本内容(1)市场营销的及相关概念(2)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4.研究市场营销学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1.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1)生产观念(2)产品观念(3)销售观念(4)市场营销观念(5)社会营销观念。2.顾客满意(1)顾客意义的含义(2)顾客让渡价值(3)价值链3.组织创新第三章战略规划与市场营销管理过程1.企业战略与战略规划(1)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2)企业战略的层次结构(3)战略规划的一般程序2.企业战略规划总体战略的步骤(1)规定企业任务和使命(2)确定企业目标(3)鉴别和评价战略业务单位(4)确定企业投资组合成长战略3.市场营销管理的一般过程(1)分析市场机会(2)研究与选择目标市场(3)制定战略性营销规划(4)规划与执行市场营销策略(5)实施市场营销控制教学重点:企业战略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教学要求:1.掌握企业战略的基本内容和步骤。2.掌握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含义、步骤及其中的基本概念,了解这一过程的主要内容。三、教学内容第四章市场营销环境1.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与特点(1)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主体(2)市场营销环境——企业赖以生存的条件(3)企业与市场营销环境的关系2.市场营销环境研究的内容(1)宏观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与科技等(2)微观环境:供应商、营销中介、顾客、竞争者、公众3.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与对策(机会与威胁分析)教学重点:企业与市场营销环境的关系,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主要内容,企业对环境影响的对策。第五章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1.消费者市场与消费者行为模式(1)消费者市场与消费者行为模式(2)“市场营销刺激”与“购买者行为反应”模式2.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1)影响消费者待业的内在因素(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在因素(3)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消费者决策过程的主要步骤第六章组织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1.组织市场的类型和特点(1)组织购买者行为的特征(2)组织购买行为的类型(3)组织购买决策过程2.中间商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3.非营利组织市场、政府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1)非营利组织市场的类型(2)非营利组织的购买特点和方式(3)政府市场及购买行为第七章市场营销调研与需求测量1.市场营销信息系统(1)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构咸(2)市场营销信息的来源(3)现代信息技术与市场营销信息2.市场营销调研过程(1)市场营销调研的含义和类型(2)市场营销调研的作用(3)市场营销调研过程三、教学内容3.市场营销调研方法(1)询问调查(2)市场观察(3)市场实验(4)网络探测4.市场需求测量(1)市场需求及其相关概念(市场预测、市场潜量、企业需求、企业预测、企业潜量、销售配额和销售预算)的含义。(2)估计目前市场需求:总市场潜量的含义:连锁比率法的概念及其应用;估计区域市场潜量的主要方法(市场累加法和购买力指数法)。(3)市场需求预测方法:购买者意向调查法;销售人员综合意见法;专家意见法;市场实验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统计需求分析法。教学重点: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市场营销调研的含义和调研方法:市场需求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市场需求预测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了解市场营销信息的来源。2.掌握市场营销调研的含义,了解市场营销调研的类型、作用和方法,熟悉市场营销调研过程。3.了解市场需求测量的含义和方法。第八章目标市场营销战略1.市场细分战略(1)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与发展(2)市场细分的作用(3)市场细分的原理与理论依据(4)市场细分的标准和原则2.市场战略选择(1)选择目标市场(2)目标市场战略3.市场定位战略(1)市场定位的含义(2)市场定位的策略、步骤教学重点:市场细分的一般原理与方法,目标市场策略的运用以及市场定位的含义与策略。笫九章市场竞争的基本概念1.竞争者分析(1)识别竞争者(2)判定竞争者的战略和目标(3)评估竞争者的战略和反应2.确定竞争对象与战略原则三、教学内容3.市场竞争的基本对策(1)市场领先者策略扩大需求量策略、保护市场占有率策略、提高市场占有率策略。(2)市场挑战者策略确定策略目标与挑战对象、选择进攻策略。(3)市场跟随者策略紧密跟随、距离跟随、选择跟随。(4)市场补缺者策略补缺基点的含义与特征、市场补缺者策略教学重点:分析竞争者的步骤和方法,各类竞争者如何根据企业的竞争地位制订相应的竞争策略。第十章产品策略1.产品整体概念(1)现代营销产品概念(2)产品组合2.产品生命周期原理(1)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阶段划分及企业对策(2)判定企业产品经济生命周期的方法3.新产品开发(1)新产品开发的概念(2)新产品的发展趋向(3)新产品开发的程序(4)新产品推广第十一章品牌、商标与包装策略1.品牌与商标的基本概念(1)品牌的含义(2)品牌的作用(3)品牌资产(4)品牌设计与注册(5)品牌策略2.商标和商标策略(1)商标的概念与商标的作用(2)商标的种类(3)对商标设计的要求(4)企业的商标策略3.包装和包装策略(1)包装的作用(2)包装策略教学重点:产品的整体概念,产品组合的基本概念,产品经济生命周期原理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企业的意义,企业对该原理的应用: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及新产品开发的程序,品牌含义与品牌策略;商标和商标策略,包装与包装策略。三、教学内容第十二章定价策略1.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1)市场需求状况(2)企业定价的“自由程度”(3)商品的特点(4)企业状况2.定价的一般方法(1)确定定价目标(2)测定需求(3)估算成本(4)分析竞争状况(5)选择定价方法: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6)选定最后价格3.定价的基本策略(1)新产品定价策略(2)商品阶段定价策略(3)折扣定价策略(4)地理定价策略(5)心理定价策略(6)差别定价策略4.价格变动反应及价格调整教学重点: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企业的定价方法和定价策略教学要求:1.掌握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及其有关概念的含义2.熟悉企业定价的程序3.掌握定价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笫十三章分销策略1.分销渠道的职能和类型(1)分销渠道的概念和特征(2)分销渠道的类型(3)分销渠道的作用2.分销渠道的设计与策略(1)影响分销渠道的因素(2)分销渠道的设计(3)分销渠道的管理(4)分销渠道的组织3.中间商的类型(1)批发的概念、作用和类型(2)零售的概念、作用与类型(3)中国批发业与零售业的发展趋势三、教学内容4.物流策略(1)物流的含义与职能(2)物流目标(3)物流的规划与管理(4)物流现代化教学重点:分销渠道的概念和作用,企业的分销渠道策略,中间商的类型:物流的现代含义与职能。第十四章促销策略1.促销与促销组合(1)促销与促销组合的概念(2)信息沟通的过程(3)进行有效沟通的步骤(4)影响促销组合决策的因素2.人员推销策略(1)人员推销的概念及特点(2)推销人员的素质(3)推销人员的甄选与培训、考核与评价3.广告策略(1)广告的概念与种类(2)广告媒体及其选择(3)广告的设计原则和效果评价4.公共关系策略5.营业推广策略教学重点:影响促销组合的因素,四种促销手段的含义与特点,几种促销策略的主要内容。教学要求:1.掌握促销与促销组合的含义2.熟悉沟通的过程与沟通的步骤3.掌握影响促销组合决策的主要因素4.掌握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的含义、特点及其策略的主要内容三、教学内容笫十五章市场营销组织、计划与控制1.市场营销组织(1)市场营销部门的演变(2)市场营销部门的组织形式(功能型组织、地区型组织、产品经理型组织、市场经理型组织)(3)市场营销部门与其它部门的关系2.市场营销计划(1)市场营销计划形式和内容(2)市场营销计划的实施和问题3.市场营销控制(1)年度控制(销售分析、市场占有率分析、营销费用与销售额分析、顾客态度追踪、财务分析)(2)赢利能力控制(3)效率控制(销售队伍效率、广告效率、销售促进效率、分销效率)(4)战略控制(5)市场营销审计教学重点:市场营销计划的内容、市场营销部门的组织形式,以及市场营销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第十六章国际市场营销1.国际市场营销概述(1)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2)国际市场营销的概念(3)国际市场营销的特点2.国际市场营销环境(PEST环境特征)3.国际目标市场细分标准与选择原则4.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5.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笫十七章服务市场营销1.服务市场营销概述服务的分类与特征服务市场营销要素2.服务质量管理3.服务的有形展示4.服务定价、分销与促销5.营销道德笫十八章市场营销的领域与新概念1.绿色营销2.整合营销3.关系营销4.网络营销5.营销道德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1.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不脱离中国实际。对一些专业术语应配英文对照;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调研,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3.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建议布置三次作业,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五、考试形式及评定考试形式为笔试,占总评的70%,平时成绩包括按时出勤、课前认真准备、课堂上积极发言、及时提交案例与项目分析报告,占30%。六、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市场营销学是以经济科学、管理学等为基础建立的一门独立学科,它是管理类及经贸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以它为基础派生的专业课有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概论、贸易实务、消费心理学、推销策略与艺术、公共关系学、服务营销等。七、参考书目(教材\教参)1.“面向21世纪课题教材”《市场营销学原理》,吴健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市场营销学》学习指南与练习,吴健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2.《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菲利普·科特勒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市场营销管理案例》(第一辑)赵平译,清华大学教材,19954.报纸、杂志及互联网上有关企业的营销活动5.课堂发放的阅读材料管理学院《企业伦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管理学院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名称企业伦理学课程编号22040805课程类别(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必修课程学分2学分周学时数(a-b)2-0学时总学时数36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企业伦理学》是一门内涵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发轫于企业实际存在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困惑的新兴学科。企业伦理学的研究目的不是简单地依据一套理论对企业进行道德批评,而是帮助企业分析道德困惑、道德问题之中的为什么和怎么办。《企业伦理学》是一门需要理论工作者和企业管理者共同研究的学科。要求专门从事企业伦理学研究的学者必须到实践中去,同时也要求希望将公司带入可持续发展轨道的企业领导人进入到伦理思辨的领域中来。结合企业伦理学的成果,一方面可以通过企业领导人运用于各项决策与领导过程,提高企业的战略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应用伦理学的理论深度与广度跟上市场经济变迁的步伐而具有真正的学科价值。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通过讲授和讨论达到对企业中基本的伦理问题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对这些问题有自己的认识,对中国企业的伦理状况有所了解。2.基本掌握企业伦理学的一些主要概念,对企业运行中的道德问题能够作出基本的分析和判断。3.联系企业实际,通过分析案例,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企业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伦理与伦理学1.什么是伦理(1)人伦关系(2)人伦之理(3)人伦关系与人伦之理2.万学之魂(1)伦和理的学问(2)伦理学研究什么3.令人痛苦的道德困境(1)角色:道德主体的多重性(2)复杂:道德关系的多维性(3)差异:道德规范的多样性第二章企业的道德性1.企业理论中的人性关怀(1)企业经济行为的公正原则问题(2)企业经济行为的外部非经济性问题(3)企业经济活动中败德行为的形成条件问题(4)企业是运行着的制度,道德与价值传统是其中的一部分(5)写作是企业集体行动(6)企业追求发展的价值问题2.管理学对企业道德本质的揭示(1)人是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原点(2)企业作为责任主体的责任内涵(3)企业行为的原则与规范(4)管理过程是道德原则的实践过程(5)“凭良心”的伦理化管理模式3.企业的道德性特征(1)企业是一个利益集合体(2)企业是一个责任实体(3)企业是一个目标实体第三章企业伦理学1.企业伦理学:在对企业的批评中产生(1)萌芽阶段(2)初兴阶段(3)勃兴阶段2.如何界定企业伦理学(1)企业伦理学定义的两种主要类型(2)本书的观点三、教学内容3.企业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企业伦理学的价值理论问题(2)现代企业的道德地位(3)企业责任(4)企业利益相关人(5)企业理论准则4.企业伦理学的研究目的与方法第四章研究企业伦理的理论依据1.影响企业伦理的主要道德理论(1)功利论(2)义务论(3)正义论2.义利:中国企业伦理的基本概念(1)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之义(2)基于经济责任的企业之利3.并存、共溶、共生:企业义利统一的三种状态(1)义利并存(2)义利相溶(3)义利共生4.我国企业义利关系的变化特征(1)企业义利关系的变化类型(2)企业义利关系变化的影响因素教学重点:企业的道德性、企业伦理学的界定、企业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传统伦理的基本概念。教学要求:1.掌握企业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问题2.掌握企业伦理的理论依据及道德困境第五章研发与生产管理1.为谁创造价值(1)创造价值的内涵(2)为顾客创造价值(3)为顾客创造真实的价值2.环境责任(1)发达国家关于企业环境责任的两派观点(2)企业环境责任的具体内涵(3)合乎道德地处理污染3.创新机制(1)创新机制的三个基本要求(2)创新机制建立与运行的关键是员工三、教学内容第六章顾客、供销商、竞争者与企业1.商业信息与商业欺诈(1)真实的商业交易信息(2)完整的商业交易信息(3)广告的道德性问题2.艰难的顾客满意之路(1)企业如何满足顾客的要求(2)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要求(3)筛选顾客与商业歧视3.供销关系的道德追问(1)供销关系中常见的伦理问题(2)供销链与共生链4.是冤家还是合作者(1)公平竞争(2)良性和谐的竞争第七章人力资源中的人本问题1.员工是什么(1)员工的权利(2)任人唯亲和任人为亲(3)企业员工中的职业道德问题2.扬人之善(1)托普公司的人才管理(2)员工价值观管理3.以什么人为本(1)精英人才观(2)全员人才观(3)授信与受信4.人本型企业家(1)企业家功能的关键(2)国外人本型企业家的伦理特征(3)人本型企业家的伦理品质第八章财务与投融资信用1.财务管理中的败德行为与道德困惑(1)假帐与利润操纵行为(2)公共审计的伦理问题(3)会计人员的道德困境2.国有企业解困中的伦理问题(1)债转股的道德负效应(2)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道德争议(3)国有企业上市的公正性质疑三、教学内容3.投资的道德与道德的投资(1)企业投资高新技术的道德问题(2)投资道德第九章信息管理的道德问题1.专利、版权与商业秘密(1)企业专利和版权保护的意义与限度(2)商业秘密与保护(3)假如你是他们的上级2.信息披露(1)信息披露的对象(2)信息披露的内容(3)信息披露的困惑3.内部人信息寻租与偷窃(1)运用职务信息损公利己(2)运用内部信息为己牟取外部利益(3)内部信息窃取教学重点:如何为顾客创造真实的价值、企业的环境责任、企业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供销链与共生链、公平竞争与良性竞争、员工价值观管理、人本型企业家的伦理品质、国有企业解困中的伦理问题、如何保护商业秘密。教学要求1.对企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道德问题有所了解。2.着重对企业的环境责任与共生意识、员工权利与人本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国有企业转制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有深刻认识。第十章企业道德实力及评估方法1.衡量企业道德实力的8个方面(1)企业道德实力的内部构成(2)企业道德实力的中层结构(3)企业道德实力的拓展层2.企业道德实力的评估(1)企业道德实力的评估方法(2)道德实力与企业战略管理(3)关于企业道德成本3.中国企业的道德进步(1)价值思维突破义利对立——我国企业道德进步的历史性变革(2)诚实守信的意识明显增强——我国企业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3)基于功利论的义利统一观第十一章道德化决策与科学精神1.如何进行道德化的民主决策(1)决策应考虑各方利益相关人(2)重大决策应当尽量采取信息共享的群体决策方式(3)建立负责任的决策机制三、教学内容2.科学精神(1)实证原则(2)实效原则(3)竞争意识(4)超越意识(5)学习意识第十二章企业集体主义与团队管理1.企业集体主义的特征(1)利益共创的集体(2)利益共享的集体(3)制度共守的集体2.关于我国企业团队的思考(1)老板——宗法型企业团队(2)制度——契约型团队(3)同志——良心型团队3.优秀企业团队的凝结机制(1)信念:以责任为中心(2)信任:以平等为前提(3)信用:以管理者为重点(4)信心:以综合实力为保证第十三章激励、教育与监督机制1.系统的激励机制(1)科学的产权激励(2)公平的竞争激励(3)合理的分配激励2.全面的道德教育机制(1)企业教育与道德教育(2)如何进行企业道德教育3.公开的监督机制(1)健全可行的监督制度(2)双向公开的信息沟通取道(3)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实施中的伦理缺陷教学重点:企业道德实力的内部构成与评估方法、我国企业在道德方面的进步、如何进行道德化的民主决策、企业集体主义的主要特征与凝结机制、以道德为基础的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教学要求:1.理解什么事企业道德实力,以及对企业道德实力进行评估的重要性。2.理解利益相关性原理与民主决策之间的关系。3.了解怎样以建立机制的方法来提高企业的道德水准。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1.重点内容的讲授和课堂专题讨论相结合,重点讲授可以使学生在一些涉及基本理论的内容上有更深入的理解,专题讨论可以激发对本课程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收集相关资料,对需要讨论的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2.本课程学习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评判能力,适当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多采用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作为教学辅助手段;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多收集当下发生的事例作为案例分析对象,紧贴现实,对我国企业的伦理现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五、考试形式及评定平时成绩以课堂讨论和考勤为评分依据,期末成绩以开卷考试和小作业为依据,总评成绩为平时成绩的30%加上期末成绩的70%。六、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企业伦理学是管理学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比较新的学术领域。它的知识基础主要来自管理学、管理思想史、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伦理学、市场营销等领域,其相关学科也是这些学科。七、参考书目(教材\教参)1.新经济时代的经管教程:《企业伦理学——培育企业道德实力的理论与方法》,欧阳润平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2.《市场经济与企业伦理论纲》,徐大建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3.《现代西方企业伦理理论》,赵德志著,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出版4.《企业伦理学导论》,张应杭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5.《海峡两岸之企业伦理与工作价值》,郑伯勋主编,台湾远流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出版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管理学院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经济学课程编号22040806课程类别(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必修课程学分2学分周学时数(a-b)2-0学时总学时数36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人力资源经济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的专业必修课。《人力资源经济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探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之一.《人力资源经济学》将经济分析方法运用于人事问题的探讨,j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新领域。通过讲授这门课,向学生完整介绍经济分析方法在招募与雇佣问题、员工流动问题、精简问题、激励问题、团队问题、考核问题、福利问题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具体应用,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经济学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牢固的经济学思维。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人力资源经济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2.确立观察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经济学视角,并以此视角观察人力资源管理问题。3.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人力资源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4.紧密联系实际,通过分析案例,强化经济学思维,提升经济学理论修养。说明:说明:“a”指课堂学时;“b”指1/2课堂相关实验实践学时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本课程所讨论的主要问题2.招聘与雇佣3.流动4.精简5.激励员工达到更高的生产率水平6.团队7.年功报酬8.考核9.福利10.职权11.任务的分派第二章确定雇佣标准1.技术工人和低技术工人之间的替换2.不易取得数据时做出的雇用决策3.雇佣奉献工人第三章雇佣合适的员工1.自我选择2.监督成本以及更仔细的员工分类第四章了解员工的生产率1.谁知道什么?信息不对称或对称无知2.确定员工的生产率3.不同的部门:工作安排问题4.筛选会影响企业对求职者的吸引力吗第五章浮动工资还是固定工资1.按投入付工资还是按产量付工资2.以产量为基础的工资3.以投入为基础的工资:计时工资4.风险规避5.企业中介6.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三、教学内容第六章人力资本理论1.人力资本:基本理论2.正规学校教育3.在职培训4.雇佣方面的一些法律问题第七章流动、解雇与买断1.流动:是一种好现象吗?2.将资深员工与新员工结合起来3.特殊人力资本4.有选择的解雇、买断以及特殊政策第八章信息、信号传递与挖墙脚1.传递生产率信号2.挖其他企业的墙角:好处与缺陷3.出价竞赛第九章晋升激励1.竞赛模型2.竞赛与组织结构图3.经验证据4.绝对绩效与相对绩效5.内部晋升还是外部雇佣第十章产业政治学1.竞赛与竞争2.产业政治学的其他方面第十一章针对资深员工的激励方案1.资历和激励:模型2.工作还是偷懒、创造工作积极性3.真实工资曲线的运用第十二章团队1.团队的使用2.团队中的激励3.团队生产的其他方面4.选择团队和团队成员5.员工所有制企业三、教学内容第十三章雇佣关系的其他问题:外包、合同、特许经营及其他1.外包2.会计核算3.特殊利益4.成本加成合同与工程总付合同5.特许经营6.金钱与激励7.奖金还是罚款8.挽留关键员工第十四章非货币报酬1.金钱并不是一切,但它是最好的衡量单位2.测量的问题第十五章福利1.工资与福利2.自选计划3.福利与员工类型4.养老金福利5.带薪休假第十六章工作:任务和授权1.什么是工作2.使人适应工作还是使工作适应人第十七章绩效考核1.绩效考核的目的2.绩效考核的原则3.非升即走:考核的一种运用4.流动与晋升5.绝对标准也是相对的6.偏爱和偏见7.谁应当考核谁8.绩效考核与工作经验9.试用期的时间长短第十八章员工授权1.管理层对员工的沟通:开放式管理2.员工对管理层的沟通3.授权与工资报酬曲线4.授权与创造性5.授权给员工的决策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1.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人力资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原理的阐述多联系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际。2.适度选用案例进行教学,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3.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五、考试形式及评定要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必须做到保证按时出勤、课前认真准备、课堂上积极发言、及时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六、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理论经济学的具体应用,应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相联系,同时以要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相联系,加深和巩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七、参考书目(教材\教参)1.《人事管理经济学》[美]爱德华·拉齐尔,刘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美]伊兰伯格·史密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3.《当代劳动经济学》[美],坎贝尔·R·麦克南斯坦利·L·布鲁大卫.A.麦克菲逊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管理学院《组织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管理学院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名称组织理论课程编号22040807课程类别(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必修课程学分2学分周学时数(a-b)2-0学时总学时数36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组织理论》主要是研究组织活动及其规律性,是一门交叉学科,内容涉及行政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特点。课程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对组织结构、功能及其运转规律和问题的分析研究,探讨组织变化、发展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秩序性,从而为理解和解决各领域具体组织及其管理上的问题提供管理方法和原则。通过讲授这门课,可以向学生完整介绍组织理论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学会从整体角度思考问题,掌握组织管理者必具的知识修养与实务技能。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组织理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2、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最前沿的理论研究现状和成果。3、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和原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以致用。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和方法,解释和研究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组织现象和组织问题。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组织与组织理论1、研究组织的必要性2、组织的概念与类型3、组织现象及组织理论4、组织理论的演变(1)古典组织理论(2)新古典组织理论(3)现代组织理论第二章组织结构1、组织结构的概念与功能(1)组织结构的概念(2)组织结构的构成要素(3)组织结构的基本功能2、影响组织结构的主要因素3、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1)官僚制组织结构(2)委员会制组织结构(3)临时体制第三章组织中的人人的需要和动机2、前现代组织理论关于人的观点(1)古典组织理论关于人的观点(2)新古典组织理论关于人的观点3、现代组织理论关于人的观点(1)成长理论的主要观点(2)复杂的人性理论(3)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4)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5)组织成员的士气第四章组织中的管理1、组织目标及目标管理(1)组织目标及其类型(2)组织目标的变化(3)目标管理2、组织的规范化管理(1)组织规范化的意义(2)规范化的概念和主要领域(3)规范化管理的主要方法(4)规范化管理的负面作用三、教学内容3、组织环境及其不确定性管理(1)组织环境的概念及其分类(2)组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组织间的关系(4)组织集合(5)环境不确定性管理4、冲突管理和组织调整(1)冲突管理(2)工作团队之间的冲突(3)产生冲突的条件与冲突管理方法(4)组织的调整5、非正式组织及其管理(1)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2)非正式组织的功能(3)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6、组织文化(1)组织文化的概念(2)组织文化的层次与功能7、总体质量管理(1)总体质量管理的概念及其意义(2)总体质量管理的原则与实施过程(3)总体质量管理的局限性第五章组织中的主要过程1、组织中的信息沟通(1)信息沟通的意义与类型(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