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课件_第1页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课件_第2页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课件_第3页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课件_第4页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知识专题突破专题九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部分】知识专题突破专题九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1WANGLUOGOUJIAN网络构建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手段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变暖的成因、影响、防治措施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地表形态影响聚落的分布、形态地表形态影响交通线路的分布和走向自然资源的分类、与能源的关系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措施WANGLUOGOUJIAN网络构建遥感(RS)全球定2KAOQINGKAOXIANG考情考向3KAOQINGKAOXIANG考情考向3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核心考点1全球气候变暖核心考点2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核心考点3地理信息技术特别微专题10示意图透析4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核心考点1全球气候变暖核核心考点1全球气候变暖5核心考点1全球气候变暖51

主干精讲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1)自然原因:地球处于温暖的间冰期。(2)人为原因:矿物能源的使用量加大,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大面积破坏植被,致使森林等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影响(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2)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3)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4)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61主干精讲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63.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新能源;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2)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用固碳技术。(3)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培育农作物新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海岸堤坝,防止海水入侵。(4)加强国际间的合作。73.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72

真题体验(2017·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如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82真题体验(2017·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8解析读图可知,海洋表面增温速度趋缓,陆地表面增温速度加快,但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因此,地球表面增温趋缓;火山喷发频率增加,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仍在上升,但不是加速上升,而是呈波动上升趋势。故本题选B。9解析读图可知,海洋表面增温速度趋缓,陆地表面增温速度加快,[题后反思]高考试题解答的瓶颈往往不是知识缺漏,而是读图障碍。读图不清、识图不准是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读图环节,将不同类型的地理图表归类分析,形成良好的读图和用图习惯。10[题后反思]103

预测演练命题角度一结合大气受热过程,考查气候变暖的原因(题型预测:选择题)(2019·山西省大同市调研)人民网报道: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报告指出,1880年至2012年期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85摄氏度。1901年至2010年期间平均海平面升高19厘米,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判断地表平均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B增强

B.E增强C.G增强

D.K增强√12345113预测演练命题角度一结合大气受热过程,考查气候变暖的原因1234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年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多,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大气保温作用不断增强。而保温作用主要受大气逆辐射影响,据此结合图示知,G为大气逆辐射。故选C。5121234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年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化2.为解决材料中所述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夏季调低空调的温度

B.提高能源的利用率C.开发可再生能源

D.保护并扩大雨林面积√解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以通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可再生能源、保护并扩大雨林面积等措施实现;夏季调低空调温度会加大空调工作强度,使耗电量增加,在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地区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同时,空调等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会破坏臭氧层,扩大臭氧层空洞,使大气对紫外线的削弱作用减弱,太阳辐射增强,加剧全球变暖,故选A。12345132.为解决材料中所述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解析为减少温命题角度二结合地理因素变化,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题型预测:选择题或非选择题)(2019·湖南省郴州市第三次质检)白令海是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冰洋的重要海域,其北面通过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面与北太平洋被阿留申群岛隔开。下图为“末次盛冰期的暖期(甲时期和乙时期)白令海北部陆坡和海洋环境模式图”,甲时期白令海陆架高浓度悬浮体(粉砂和冰川碎屑)达到峰值。读图,完成3~5题。1234514命题角度二结合地理因素变化,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1233.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图示地区A.原生植物生长条件更优

B.陆上径流量更小C.海冰覆盖面积更大

D.海水温度更高√1234解析根据图示可知,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图示地区没有植物分布,说明原生植物生长条件更差;乙时期的陆上径流分布纬度更广,因此推测乙时期的陆上径流量可能更大些;乙时期海冰覆盖面积更小;乙时期浮冰更多,推测海冰融化多,海水温度可能更高。据此分析选D。5153.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图示地区√1234解析根据图示可知4.甲时期,陆架高浓度悬浮体的主要来源是A.初期海冰携带的侵蚀物入海

B.陆上径流携带大量泥沙C.初期陆架崩塌物质大量堆积

D.海水上泛,海底泥沙上涌1234√解析甲时期,陆架高浓度悬浮体位于海冰下方,推测其主要来源是初期海冰携带的侵蚀物入海;该时段陆上径流较少,且流经区域地势低洼,陆上径流携带的泥沙多在陆域沉积;初期温度较低,陆架崩塌不严重,不会导致崩塌物质大量堆积;海水上泛是乙时期的特点不是甲时期的特点。据此分析选A。5164.甲时期,陆架高浓度悬浮体的主要来源是1234√解析甲时5.乙时期北太平洋深层海水上泛对图示地区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浮冰移动 B.减弱陆上径流C.加快海冰融化 D.增温增湿1234√解析根据图示,乙时期北太平洋深层海水上泛促进浮冰移动;陆上径流分布纬度增加,说明陆上径流增加了;该海水上泛属于从底层上涌的海流,温度较低,不利于海冰融化;由于该海水上泛属于冷性水流,不会增温增湿。据此分析选A。5175.乙时期北太平洋深层海水上泛对图示地区产生的主要影响是12核心考点2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18核心考点2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181

主干精讲1.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路(1)分析各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2)了解各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交通、科技、市场、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3)了解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191主干精讲1.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路19(4)分析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①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②发展科技,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进程。④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⑤促进对外开放。20(4)分析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20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⑧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2.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1)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21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1(2)发展清洁生产的意义22(2)发展清洁生产的意义222

真题体验(2019·全国文综Ⅲ)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废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解析由图可知,厨余垃圾经分拣后可以提取生物油脂、生气沼气等,说明厨余垃圾是自动处理系统中的原料。232真题体验(2019·全国文综Ⅲ)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解析由图可知,厨余垃圾经分拣后可以提取生物油脂,产生的有机渣可以生产沼气,最后剩余废渣,利用提取的生物油脂可以生产工业油脂。24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解析由图可知,厨命题角度一通过生产生活中的案例,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题型预测:选择题或非选择题)1.(2019·山东省临沂市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坎儿井——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创建的一项引地下水灌溉的特殊工程,由竖井、暗渠、明渠和蓄水池等组成(下面图1示意),适用于山麓、冲积扇地带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3

预测演练25命题角度一通过生产生活中的案例,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3图2示意吐鲁番盆地局部地区坎儿井和绿洲分布,该区域最高海拔6723米,艾丁湖是我国陆上最低点,湖面海拔-150米。26图2示意吐鲁番盆地局部地区坎儿井和绿洲分布,该区域最高海拔6(1)分析吐鲁番先民是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建造坎儿井这一灌溉工程的。答案山地海拔高,冰雪融水丰富;山麓含水层土质疏松利于融水下渗,不透水层的基岩有利于地下水的保存;充分利用地势特点使水自然流淌,减小工程量;山麓地区坡度适中,土质不易坍塌;使用暗渠输水受季节、风沙影响较小,减少水分蒸发,流量稳定等。27(1)分析吐鲁番先民是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建造解析坎儿井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丰富的地下水源;二是有一定的坡降;三是有防渗透、防坍塌的土质,而这些条件吐鲁番都具备。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暗渠、明渠和蓄水池四部分组成。从图中可看出吐鲁番盆地北部的高大冰川,春夏时节有大量冰雪融水流下山谷,由于当地土质疏松,有利于冰雪融水下渗,渗入戈壁滩下;从图1可看出坎儿井下是不透水层,说明基岩坚硬,有利于冰雪融水的保存,故当地的地下水较丰富,为坎儿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从冰川到绿洲有一定的坡降,人们充分利用地势特点使水自流,减小工程量;吐鲁番大漠底下深处,砂砾石由黏土或钙质胶结,质地坚实,因此坎儿井建好后不易坍塌;吐鲁番干旱酷热,坎儿井有大量的暗渠在地下,不会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故流量稳定。28解析坎儿井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丰富的地下水源;二(2)指出在吐鲁番盆地建设坎儿井的必要性。答案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地表水缺乏;该区域耕地面积广大,农业灌溉和居民生活需水量大。29(2)指出在吐鲁番盆地建设坎儿井的必要性。答案气候干旱,降解析从图中可看出该区域有大面积的绿洲,耕地面积广大;但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夏季尤为酷热,蒸发量大,地表水缺乏;农业需要灌溉水源,生产生活需要水源,而当地地下水丰富,坎儿井在地下,水分不易蒸发,它具有流量稳定、污染较少、水温较低等优点。30解析从图中可看出该区域有大面积的绿洲,耕地面积广大;但由于(3)推测吐鲁番盆地坎儿井数量日趋减少的原因。答案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强,降水减少,冰雪融水补给减少;过度开采地下水,坎儿井水源受到影响;长年失修,水渠堵塞,导致干涸;建设投入大,耗时耗力,水量有限,不适应现代工农业的发展需要;出现了新的灌溉替代系统(如机井);绿洲外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31(3)推测吐鲁番盆地坎儿井数量日趋减少的原因。答案全球气候解析坎儿井数量的减少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可以结合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析。32解析坎儿井数量的减少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命题角度二结合区域背景,考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题型预测:选择题)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下题。2.如果过度猎狼,将会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3命题角度二结合区域背景,考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题型预测解析如果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数量急剧减少,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并影响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①正确;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食物,比如山羊等食草动物数量的增多,而食草动物增多会破坏山区的草场,导致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继而山区的环境承载力下降,②错误;过度猎狼和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的关系,③错误;过度猎狼违反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公平性原则,④正确。所以D正确。34解析如果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数量急剧减少,导致该区域生态系核心考点3地理信息技术35核心考点3地理信息技术351

主干精讲“3S”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应用361主干精讲“3S”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应用363737如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以如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2

真题体验解析遥感主要获取地表地物的影像信息,结合各图层可判断①②④正确,故答案为A。38如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解析此题实质是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即地形、土壤、水源等,对比分析可推断正确答案为C。39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解析此题实质是命题角度结合生产生活热点,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题型预测:选择题)(2019·广东省汕尾市4月质检)酒店业是城市地域中重要的经济产业,酒店业空间格局演化与区位选择成为当今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下图为“武汉市酒店业空间格局预测结果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揭示该城市各类酒店的空间集聚特征和时空演化规律的核心技术是A.地面测量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技术√3

预测演练12340命题角度结合生产生活热点,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题型预测解析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确定位置,遥感技术主要用于观测,城市各类酒店的空间集聚特征和时空演化规律需要进行数据的综合分析,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C正确。12341解析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确定位置,遥感技术主要用于观测,城2.在该城市,选择星级酒店的客户群体的主要活动是①商务会议②休闲度假③普通差旅④探亲团聚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123解析星级酒店的消费较高,商务会议、休闲度假往往消费较高;普通差旅出差费用有限,往往会选择经济型连锁酒店;探亲团聚多选择住在附近的经济型连锁酒店;①②正确,选A。422.在该城市,选择星级酒店的客户群体的主要活动是√123解析3.与星级酒店相比,经济型连锁酒店A.空间扩张范围大

B.可选区位更集中C.生态环境更优越

D.用地成本较低廉123√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星级酒店空间扩张范围大,A错误;经济型连锁酒店范围较小,可选区位更集中,B正确;星级酒店消费高,生态环境更优越,C错误;经济型连锁酒店主要集中在市中心,用地成本较高,D错误。433.与星级酒店相比,经济型连锁酒店123√解析从图中可以看特别微专题10示意图透析44特别微专题10示意图透析44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结构,或说明内容较复杂的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运动过程、分布规律和演变规律等。其类型多样,一般包括地理原理图、演变图、关联图、剖面图和分布模式图等。每一幅地理示意图都有自己的“意”,即其所表达的具体的地理概念、原理、成因和规律等。做题时应充分读懂示意图的“意”。【精讲点拨】45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结构(2018·全国文综Ⅲ)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据此完成1~3题。【特别专练】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123456789101112131446(2018·全国文综Ⅲ)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解析读图可知,②地位于澳大利亚中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符合该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的特征,B对;①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与该地区气候特征不符,A错;③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为干湿两季,与该地区气候特征不符,C错;④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景观丰富,与该地区气候特征不符,D错。123456789101112131447解析读图可知,②地位于澳大利亚中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符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解析读图可知,通天井直通地下住宅,其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不可能是为了收集雨水,A错、D对;通信与通天井没有关系,B错;由图可知,通天井的深度较大,采光作用不大,C错。√123456789101112131448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解析读图可知,通天井直通解析由于地下住宅离地面深度较大,受地面气候影响较小,因此与地面相比,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类似于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②③对;室温不变说得太绝对,应该是变化较小,①错;蒙古包位于地上,与地下住宅有着本质的区别,④错。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①室温不变②冬暖夏凉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49解析由于地下住宅离地面深度较大,受地面气候影响较小,因此与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123456解析图示地区位于华北,一年中正午太阳始终位于南方。根据图中太阳能热水器朝向可知,房子左侧为北,右侧为南。落叶阔叶树夏季遮荫效果好,布局在南侧;冬季,华北地区盛行偏北风,常绿针叶树防风效果好,布局在北侧,故选C。78910114.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A.① B.② C.③ D.④√12131450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5.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23456√解析冬至日该地(4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40°+23°26′)=26°34′,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倾角应与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互余,约为63°26′,④图最接近这个角度。故选D。7891011121314515.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2019·安徽省皖西名校适应性考试)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如图为“非洲肯尼亚山植被的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图中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最大差值处的海拔约为A.1500m B.2200mC.2700m D.5000m123456√789101112131452(2019·安徽省皖西名校适应性考试)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解析图中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最大差值处即为最大降水量处。确定最大降水量处海拔的方法如下:依据降水量曲线,找出曲线上最大降水量的点,并做过此点的垂线与地形剖面线相交,读相交点对应的海拔即可,约为2200m。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53解析图中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最大差值处即为最大降水量处。确定7.肯尼亚山A.①地自然带分布属于地带性规律B.②地植被为山地雨林C.③地受人类活动影响强度最大D.地处板块消亡边界123456√解析①地的自然带最低,应该为肯尼亚山的基带。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受东非高原地形的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故①地自然带分布属于非地带性规律;②地为东南信风迎风坡,地形抬升明显,降水较多且大于蒸发量,植被为山地雨林;③地海拔较高,受人类活动影响强度不是最大;该山并没有处在板块消亡边界。故选B。7891011121314547.肯尼亚山123456√解析①地的自然带最低,应该为肯尼(2019·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月考)下图为“世界某海域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8.该海域最南端的洋流成因上属于A.风海流 B.密度流C.上升流 D.暖流123456√解析图示海域为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红海,红海地处副热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少,导致该海域盐度高,该海域南端与印度洋进行海水交换时形成密度流。故选B。789101112131455(2019·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月考)下图为“世界某海域地9.图中海域面积不断扩大,其原因主要是A.周边有大量河流汇入B.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C.断层构造,作下沉运动D.地壳运动的水平张裂作用12345678910√11解析红海地处板块张裂带,地壳运动的水平张裂作用使该海域面积不断扩大,与河流汇入、温室效应、下沉运动关系不大。故选D。121314569.图中海域面积不断扩大,其原因主要是12345678910(2019·山东菏泽高三联考)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河流上游剖面,甲、乙、丙、丁为四个海拔不同的平坦面,平坦面上的堆积物均为河流沉积物。据此完成10~12题。10.图中河流的流向是A.自东北流向西南 B.自北流向南C.自东南流向西北 D.自南流向北12345678910√解析图示河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图中指向标指向西南方,该河流河床的东北侧较陡,说明东北侧侵蚀严重,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可知该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故选C。1112131457(2019·山东菏泽高三联考)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河流上游剖面11.图中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甲 B.乙

C.丙 D.丁12345678910√解析图示河流有四级阶地,对应甲、乙、丙、丁四个平坦面,平坦面上的堆积物均为河流沉积物。丁位于丰水期水位之下,说明丰水期河水仅能淹没丁,因此堆积物还会继续在此沉积,丁的面积仍在扩大。故选D。111213145811.图中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12345678910√解析12.从图示剖面可以判断A.阶梯状平坦面主要是由外力作用而形成B.乙水平面沉积时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C.阶梯状平坦面越往上沉积物的年龄越新D.剖面附近可能分布着大量针叶林12345678910√解析平坦面主要是由流水堆积形成,但呈阶梯状分布可能是由地形抬升或断层等内力作用而形成;沉积物的年龄应该是越往上越老;乙水平面沉积物最厚,可能是沉积时间最长,但不能据此判断沉积时期的水土流失状况;该河流尽管位于我国南方,但由于此剖面在河流的上游,且海拔较高,附近可能分布着大量针叶林。故选D。111213145912.从图示剖面可以判断12345678910√解析平坦面(2019·湖北名校模拟)《北京人口蓝皮书: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2017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户籍人口实现了双下降。其中201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20年来首次实现负增长。据此回答13~14题。13.由材料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1年,北京市人口总数最多B.2017年后北京市户籍人口比常住人口多C.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增速不断下降D.北京市出现城市空心化12345678910√解析由材料可知,2016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最多,北京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虽然近些年人口增速下降,但市中心人口和产业密集,没有出现城市空心化,故选C。1112131460(2019·湖北名校模拟)《北京人口蓝皮书:北京人口发展研究14.导致北京市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变为负值B.环境质量持续恶化C.经济发展放缓D.分散城市职能12345678910√解析近些年来,北京市人口增速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主要是由于北京市强化首都职能,把非首都职能部门和产业外迁,导致人口外迁增加,流入人口减少,故选D。111213146114.导致北京市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12345678【第一部分】知识专题突破专题九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62【第一部分】知识专题突破专题九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62【第一部分】知识专题突破专题九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部分】知识专题突破专题九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63WANGLUOGOUJIAN网络构建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手段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变暖的成因、影响、防治措施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地表形态影响聚落的分布、形态地表形态影响交通线路的分布和走向自然资源的分类、与能源的关系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措施WANGLUOGOUJIAN网络构建遥感(RS)全球定64KAOQINGKAOXIANG考情考向65KAOQINGKAOXIANG考情考向3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核心考点1全球气候变暖核心考点2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核心考点3地理信息技术特别微专题10示意图透析66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核心考点1全球气候变暖核核心考点1全球气候变暖67核心考点1全球气候变暖51

主干精讲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1)自然原因:地球处于温暖的间冰期。(2)人为原因:矿物能源的使用量加大,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大面积破坏植被,致使森林等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影响(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2)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3)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4)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681主干精讲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63.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新能源;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2)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用固碳技术。(3)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培育农作物新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海岸堤坝,防止海水入侵。(4)加强国际间的合作。693.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72

真题体验(2017·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如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702真题体验(2017·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8解析读图可知,海洋表面增温速度趋缓,陆地表面增温速度加快,但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因此,地球表面增温趋缓;火山喷发频率增加,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仍在上升,但不是加速上升,而是呈波动上升趋势。故本题选B。71解析读图可知,海洋表面增温速度趋缓,陆地表面增温速度加快,[题后反思]高考试题解答的瓶颈往往不是知识缺漏,而是读图障碍。读图不清、识图不准是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读图环节,将不同类型的地理图表归类分析,形成良好的读图和用图习惯。72[题后反思]103

预测演练命题角度一结合大气受热过程,考查气候变暖的原因(题型预测:选择题)(2019·山西省大同市调研)人民网报道: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报告指出,1880年至2012年期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85摄氏度。1901年至2010年期间平均海平面升高19厘米,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判断地表平均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B增强

B.E增强C.G增强

D.K增强√12345733预测演练命题角度一结合大气受热过程,考查气候变暖的原因1234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年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多,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大气保温作用不断增强。而保温作用主要受大气逆辐射影响,据此结合图示知,G为大气逆辐射。故选C。5741234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年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化2.为解决材料中所述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夏季调低空调的温度

B.提高能源的利用率C.开发可再生能源

D.保护并扩大雨林面积√解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以通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可再生能源、保护并扩大雨林面积等措施实现;夏季调低空调温度会加大空调工作强度,使耗电量增加,在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地区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同时,空调等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会破坏臭氧层,扩大臭氧层空洞,使大气对紫外线的削弱作用减弱,太阳辐射增强,加剧全球变暖,故选A。12345752.为解决材料中所述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解析为减少温命题角度二结合地理因素变化,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题型预测:选择题或非选择题)(2019·湖南省郴州市第三次质检)白令海是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冰洋的重要海域,其北面通过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面与北太平洋被阿留申群岛隔开。下图为“末次盛冰期的暖期(甲时期和乙时期)白令海北部陆坡和海洋环境模式图”,甲时期白令海陆架高浓度悬浮体(粉砂和冰川碎屑)达到峰值。读图,完成3~5题。1234576命题角度二结合地理因素变化,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1233.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图示地区A.原生植物生长条件更优

B.陆上径流量更小C.海冰覆盖面积更大

D.海水温度更高√1234解析根据图示可知,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图示地区没有植物分布,说明原生植物生长条件更差;乙时期的陆上径流分布纬度更广,因此推测乙时期的陆上径流量可能更大些;乙时期海冰覆盖面积更小;乙时期浮冰更多,推测海冰融化多,海水温度可能更高。据此分析选D。5773.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图示地区√1234解析根据图示可知4.甲时期,陆架高浓度悬浮体的主要来源是A.初期海冰携带的侵蚀物入海

B.陆上径流携带大量泥沙C.初期陆架崩塌物质大量堆积

D.海水上泛,海底泥沙上涌1234√解析甲时期,陆架高浓度悬浮体位于海冰下方,推测其主要来源是初期海冰携带的侵蚀物入海;该时段陆上径流较少,且流经区域地势低洼,陆上径流携带的泥沙多在陆域沉积;初期温度较低,陆架崩塌不严重,不会导致崩塌物质大量堆积;海水上泛是乙时期的特点不是甲时期的特点。据此分析选A。5784.甲时期,陆架高浓度悬浮体的主要来源是1234√解析甲时5.乙时期北太平洋深层海水上泛对图示地区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浮冰移动 B.减弱陆上径流C.加快海冰融化 D.增温增湿1234√解析根据图示,乙时期北太平洋深层海水上泛促进浮冰移动;陆上径流分布纬度增加,说明陆上径流增加了;该海水上泛属于从底层上涌的海流,温度较低,不利于海冰融化;由于该海水上泛属于冷性水流,不会增温增湿。据此分析选A。5795.乙时期北太平洋深层海水上泛对图示地区产生的主要影响是12核心考点2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80核心考点2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181

主干精讲1.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路(1)分析各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2)了解各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交通、科技、市场、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3)了解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811主干精讲1.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路19(4)分析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①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②发展科技,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进程。④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⑤促进对外开放。82(4)分析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20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⑧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2.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1)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83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1(2)发展清洁生产的意义84(2)发展清洁生产的意义222

真题体验(2019·全国文综Ⅲ)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废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解析由图可知,厨余垃圾经分拣后可以提取生物油脂、生气沼气等,说明厨余垃圾是自动处理系统中的原料。852真题体验(2019·全国文综Ⅲ)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解析由图可知,厨余垃圾经分拣后可以提取生物油脂,产生的有机渣可以生产沼气,最后剩余废渣,利用提取的生物油脂可以生产工业油脂。86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解析由图可知,厨命题角度一通过生产生活中的案例,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题型预测:选择题或非选择题)1.(2019·山东省临沂市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坎儿井——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创建的一项引地下水灌溉的特殊工程,由竖井、暗渠、明渠和蓄水池等组成(下面图1示意),适用于山麓、冲积扇地带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3

预测演练87命题角度一通过生产生活中的案例,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3图2示意吐鲁番盆地局部地区坎儿井和绿洲分布,该区域最高海拔6723米,艾丁湖是我国陆上最低点,湖面海拔-150米。88图2示意吐鲁番盆地局部地区坎儿井和绿洲分布,该区域最高海拔6(1)分析吐鲁番先民是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建造坎儿井这一灌溉工程的。答案山地海拔高,冰雪融水丰富;山麓含水层土质疏松利于融水下渗,不透水层的基岩有利于地下水的保存;充分利用地势特点使水自然流淌,减小工程量;山麓地区坡度适中,土质不易坍塌;使用暗渠输水受季节、风沙影响较小,减少水分蒸发,流量稳定等。89(1)分析吐鲁番先民是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建造解析坎儿井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丰富的地下水源;二是有一定的坡降;三是有防渗透、防坍塌的土质,而这些条件吐鲁番都具备。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暗渠、明渠和蓄水池四部分组成。从图中可看出吐鲁番盆地北部的高大冰川,春夏时节有大量冰雪融水流下山谷,由于当地土质疏松,有利于冰雪融水下渗,渗入戈壁滩下;从图1可看出坎儿井下是不透水层,说明基岩坚硬,有利于冰雪融水的保存,故当地的地下水较丰富,为坎儿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从冰川到绿洲有一定的坡降,人们充分利用地势特点使水自流,减小工程量;吐鲁番大漠底下深处,砂砾石由黏土或钙质胶结,质地坚实,因此坎儿井建好后不易坍塌;吐鲁番干旱酷热,坎儿井有大量的暗渠在地下,不会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故流量稳定。90解析坎儿井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丰富的地下水源;二(2)指出在吐鲁番盆地建设坎儿井的必要性。答案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地表水缺乏;该区域耕地面积广大,农业灌溉和居民生活需水量大。91(2)指出在吐鲁番盆地建设坎儿井的必要性。答案气候干旱,降解析从图中可看出该区域有大面积的绿洲,耕地面积广大;但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夏季尤为酷热,蒸发量大,地表水缺乏;农业需要灌溉水源,生产生活需要水源,而当地地下水丰富,坎儿井在地下,水分不易蒸发,它具有流量稳定、污染较少、水温较低等优点。92解析从图中可看出该区域有大面积的绿洲,耕地面积广大;但由于(3)推测吐鲁番盆地坎儿井数量日趋减少的原因。答案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强,降水减少,冰雪融水补给减少;过度开采地下水,坎儿井水源受到影响;长年失修,水渠堵塞,导致干涸;建设投入大,耗时耗力,水量有限,不适应现代工农业的发展需要;出现了新的灌溉替代系统(如机井);绿洲外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93(3)推测吐鲁番盆地坎儿井数量日趋减少的原因。答案全球气候解析坎儿井数量的减少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可以结合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析。94解析坎儿井数量的减少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命题角度二结合区域背景,考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题型预测:选择题)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下题。2.如果过度猎狼,将会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5命题角度二结合区域背景,考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题型预测解析如果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数量急剧减少,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并影响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①正确;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食物,比如山羊等食草动物数量的增多,而食草动物增多会破坏山区的草场,导致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继而山区的环境承载力下降,②错误;过度猎狼和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的关系,③错误;过度猎狼违反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公平性原则,④正确。所以D正确。96解析如果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数量急剧减少,导致该区域生态系核心考点3地理信息技术97核心考点3地理信息技术351

主干精讲“3S”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应用981主干精讲“3S”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应用369937如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以如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2

真题体验解析遥感主要获取地表地物的影像信息,结合各图层可判断①②④正确,故答案为A。100如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解析此题实质是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即地形、土壤、水源等,对比分析可推断正确答案为C。101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解析此题实质是命题角度结合生产生活热点,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题型预测:选择题)(2019·广东省汕尾市4月质检)酒店业是城市地域中重要的经济产业,酒店业空间格局演化与区位选择成为当今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下图为“武汉市酒店业空间格局预测结果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揭示该城市各类酒店的空间集聚特征和时空演化规律的核心技术是A.地面测量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技术√3

预测演练123102命题角度结合生产生活热点,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题型预测解析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确定位置,遥感技术主要用于观测,城市各类酒店的空间集聚特征和时空演化规律需要进行数据的综合分析,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C正确。123103解析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确定位置,遥感技术主要用于观测,城2.在该城市,选择星级酒店的客户群体的主要活动是①商务会议②休闲度假③普通差旅④探亲团聚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123解析星级酒店的消费较高,商务会议、休闲度假往往消费较高;普通差旅出差费用有限,往往会选择经济型连锁酒店;探亲团聚多选择住在附近的经济型连锁酒店;①②正确,选A。1042.在该城市,选择星级酒店的客户群体的主要活动是√123解析3.与星级酒店相比,经济型连锁酒店A.空间扩张范围大

B.可选区位更集中C.生态环境更优越

D.用地成本较低廉123√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星级酒店空间扩张范围大,A错误;经济型连锁酒店范围较小,可选区位更集中,B正确;星级酒店消费高,生态环境更优越,C错误;经济型连锁酒店主要集中在市中心,用地成本较高,D错误。1053.与星级酒店相比,经济型连锁酒店123√解析从图中可以看特别微专题10示意图透析106特别微专题10示意图透析44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结构,或说明内容较复杂的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运动过程、分布规律和演变规律等。其类型多样,一般包括地理原理图、演变图、关联图、剖面图和分布模式图等。每一幅地理示意图都有自己的“意”,即其所表达的具体的地理概念、原理、成因和规律等。做题时应充分读懂示意图的“意”。【精讲点拨】107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结构(2018·全国文综Ⅲ)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据此完成1~3题。【特别专练】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1234567891011121314108(2018·全国文综Ⅲ)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解析读图可知,②地位于澳大利亚中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符合该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的特征,B对;①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与该地区气候特征不符,A错;③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为干湿两季,与该地区气候特征不符,C错;④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景观丰富,与该地区气候特征不符,D错。1234567891011121314109解析读图可知,②地位于澳大利亚中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符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解析读图可知,通天井直通地下住宅,其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不可能是为了收集雨水,A错、D对;通信与通天井没有关系,B错;由图可知,通天井的深度较大,采光作用不大,C错。√1234567891011121314110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解析读图可知,通天井直通解析由于地下住宅离地面深度较大,受地面气候影响较小,因此与地面相比,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类似于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②③对;室温不变说得太绝对,应该是变化较小,①错;蒙古包位于地上,与地下住宅有着本质的区别,④错。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①室温不变②冬暖夏凉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11解析由于地下住宅离地面深度较大,受地面气候影响较小,因此与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123456解析图示地区位于华北,一年中正午太阳始终位于南方。根据图中太阳能热水器朝向可知,房子左侧为北,右侧为南。落叶阔叶树夏季遮荫效果好,布局在南侧;冬季,华北地区盛行偏北风,常绿针叶树防风效果好,布局在北侧,故选C。78910114.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A.① B.② C.③ D.④√121314112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5.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23456√解析冬至日该地(4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40°+23°26′)=26°34′,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倾角应与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互余,约为63°26′,④图最接近这个角度。故选D。78910111213141135.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2019·安徽省皖西名校适应性考试)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如图为“非洲肯尼亚山植被的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图中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最大差值处的海拔约为A.1500m B.2200mC.2700m D.5000m123456√7891011121314114(2019·安徽省皖西名校适应性考试)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解析图中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最大差值处即为最大降水量处。确定最大降水量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