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主题-燃料的燃烧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712d554567e95c13ee100efec84188/32712d554567e95c13ee100efec841881.gif)
![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主题-燃料的燃烧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712d554567e95c13ee100efec84188/32712d554567e95c13ee100efec841882.gif)
![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主题-燃料的燃烧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712d554567e95c13ee100efec84188/32712d554567e95c13ee100efec841883.gif)
![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主题-燃料的燃烧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712d554567e95c13ee100efec84188/32712d554567e95c13ee100efec841884.gif)
![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主题-燃料的燃烧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712d554567e95c13ee100efec84188/32712d554567e95c13ee100efec8418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八燃料的燃烧主题八1中考课标导航课标要求考情分析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3.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4.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5.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1.燃烧与灭火2018.11(2)/2017.7/2016.42.安全常识2019.7/2018.73.化石燃料2019.7/2017.8中考课标导航课标要求考情分析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2考点一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知识体系梳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清除
或使
与其他物品
隔绝
(或
)
温度达到
降低温度至
缺一不可只需其一可燃物可燃物可燃物隔离氧气氧气空气着火点着火点以下考点一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知识体系梳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3考点二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知识体系梳理1.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
地燃烧,就会在
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
而引起爆炸。
【注意】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只有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才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注意通风、严禁烟火等措施可有效预防爆炸事故的发生。急剧短时间急剧膨胀考点二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知识体系梳理1.爆炸:可燃物4知识体系梳理2.
身处火灾现场的自我救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离现场、匍匐前行、打电话报警等。3.
认识几种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图8-1知识体系梳理2.身处火灾现场的自我救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5考点三
化石燃料的利用知识体系梳理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其储量有限。科学家们正积极寻找其他可再生的替代资源,以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
煤被称为“
”,主要含有碳元素。
当前,煤的综合利用措施主要有煤的
、
和
,其产物是化肥、农药、合成材料及冶金等领域的重要原料。
工业的粮食气化焦化液化考点三化石燃料的利用知识体系梳理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6知识体系梳理2.
石油被称为“
”,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图8-2【提示】煤的综合利用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是物理变化。工业的血液汽油柴油知识体系梳理2.石油被称为“”,主要含有碳、7知识体系梳理3.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洁净的气体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知识体系梳理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洁净的气体燃8知识体系梳理易错判断1.
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
)2.
物质燃烧需要:①可燃物,②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三个条件满足其一即可
(
)3.
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②隔绝空气或氧气;③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4.
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烧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易爆物是指那些受热或猛烈撞击时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
)√××√知识体系梳理易错判断1.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9知识体系梳理5.
身处火灾现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并打电话报警
(
)6.
煤、石油、天然气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均是可再生能源
(
)7.
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是古代动、植物遗体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组成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
(
)8.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一种黏稠液体,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
)9.
甲烷是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的气体
(
)√×√√×知识体系梳理5.身处火灾现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10知识体系梳理10.
氢气、甲烷、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
)11.
人类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
(
)12.
氢气作为燃料的三大优点是原料广泛、热值高、无污染,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
)13.
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也是物理变化
(
)14.
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理念就是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尽量减少耗用能量、材料,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
)15.
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
)××√×√√知识体系梳理10.氢气、甲烷、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还原性1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素养提升实验名称
分别尝试点燃浸
过酒精和水的木条“纸船烧水”
分别尝试在空气中
和氧气中点燃钢丝棉实验操作(1)取一根木条在
酒精灯火焰上点燃(2)取另一根木条,
将其浸入烧杯中的
水里约10s,用试
纸轻轻擦拭后,也
尝试在酒精灯火焰
上点燃(1)取一张A4纸,裁成两半,折成两
只同样的纸船(2)将一只纸船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用酒精灯加热,记录纸船从加热到燃
烧需要的时间(3)向另一只纸船中小心注入约一半
的水,用酒精灯加热,记录纸船从加
热到燃烧需要的时间
用坩埚钳夹持一团
钢丝棉,在酒精灯火
焰上灼烧至红热。将
钢丝棉迅速插入氧气
中,观察现象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素养提升实验名称分别尝试点燃浸“纸12实验素养提升(续表)实验名称
分别尝试点燃浸过酒
精和水的木条“纸船烧水”
分别尝试在空气中和
氧气中点燃钢丝棉实验现象
没有浸水的木条①
;浸过水的木条②
③
的纸船立
即燃烧;④
的纸船到水快蒸发干时
才燃烧
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时钢丝棉发红,⑤
;迅速插入氧气中后,钢丝棉⑥
实验结论木条⑦
可燃性,水⑧
可燃性,水能够阻止可燃物的燃烧
可燃物需要达到自身
的⑨
才能燃烧
氧气的浓度越⑩
,
燃烧越⑪
燃烧不燃烧不放水盛有一半水不燃烧燃烧具有不具有着火点大剧烈实验素养提升(续表)实验名称分别尝试点燃浸过酒“纸船烧水13实验素养提升(续表)实验名称分别尝试点燃浸过酒精和水的木条“纸船烧水”
分别尝试在空气中和
氧气中点燃钢丝棉实验分析该实验只能证明水能够阻止可燃物燃烧,不能够很好地证明发生燃烧的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
纸船中的水蒸发吸收
了酒精灯燃烧放出的热
量,使纸没有达到其燃
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所
以开始时纸船不燃烧;
水快蒸发干时,纸的温
度达到了自身的着火点,
纸船燃烧
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
如纯氧气的浓度大,在
氧气中钢丝棉和氧气的
接触面积大,所以燃烧
剧烈。该实验不能很好
地证明燃烧必须与氧气
接触,且操作复杂实验素养提升(续表)实验名称分别尝试点燃浸过酒精和水的木条14实验素养提升(续表)实验名称分别尝试点燃浸过酒精和水的木条“纸船烧水”
分别尝试在空气中
和氧气中点燃钢丝棉实验改进用镊子分别夹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小石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一段时间后,小木块⑫
、小石块⑬
,说明发生燃烧时,物质必须具有⑭
取一只烧杯,倒入热水;然后取
一块铜片,两边分别放上等量的白
磷和红磷;最后将铜片放在烧杯上。
铜片上的红磷⑮
、白磷⑯
,说明可燃物需要⑰
自身的着火点才能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
磷的着火点是240℃)
取一根蜡烛,点燃,
在燃烧的蜡烛上倒扣
一个大烧杯。蜡烛燃
烧一段时间后⑱
,说明蜡烛燃
烧必须与⑲
接
触
燃烧不燃烧可燃性不燃烧燃烧温度达到熄灭氧气实验素养提升(续表)实验名称分别尝试点燃浸过酒精和水的木条15实验素养提升(续表)实验名称分别尝试点燃浸过酒精和水的木条“纸船烧水”
分别尝试在空气中和
氧气中点燃钢丝棉知识串联
(1)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中的常用方法,探究燃烧条件时,需控制燃烧条件中的两个条件不变,改变要探究的条件,如要探究燃烧条件需要氧气,需要控制⑳
、
相同,而可燃物是否与氧气接触的条件不同进行比较
(2)同时满足与破坏其一:燃烧需要同时满足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而灭火只需破坏其一即可;需要同时满足的还有铁锈蚀的条件,铁钉同时与
、
接触才会生锈,而防锈仅需破坏其一即可
可燃物种类2122温度水23氧气实验素养提升(续表)实验名称分别尝试点燃浸过酒精和水的木条16实验素养提升■基础训练1.
图8-3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仪器①的名称为
。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B中棉球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会发生的现象是
。
图8-3烧杯物质具有可燃性棉球燃烧实验素养提升■基础训练图8-3烧杯物质具有可燃性棉球燃烧17实验素养提升(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
;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进行实验,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说明滤纸碎片的着火点比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
。
(4)实验三用仪器①倒扣住三支高度不同且燃着的蜡烛,观察到三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说明燃烧需要
;蜡烛从上而下依次熄灭的原因为
。
图8-3木屑高氧气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先在蜡烛上方聚集实验素养提升(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若将18实验素养提升[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为烧杯。(2)酒精具有可燃性,水不具有可燃性,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B中棉球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水分蒸发后,棉球也会燃烧。(3)木屑的着火点低于煤粉的着火点,所以木屑先燃烧;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进行实验,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说明滤纸碎片的着火点比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高。(4)蜡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消耗氧气,氧气被耗尽后蜡烛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虽然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支持燃烧,但此处生成的二氧化碳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因此二氧化碳会自上而下慢慢充满烧杯,所以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蜡烛后熄灭。实验素养提升[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为烧杯。(2)酒精具有19实验素养提升■变形拓展2.
小鹿同学利用如图8-4所示的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试回答以下问题。图8-4查阅资料Ⅰ.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运动速率越慢,反之亦然。Ⅱ.白磷:熔点为44.1℃,沸点为280.5℃,着火点为40℃。白磷的燃烧产物为五氧化二磷,燃烧产生的白烟刺激黏膜,对皮肤有刺激和灼烧作用。实验素养提升■变形拓展图8-4查阅资料Ⅰ.在相同条件下20实验素养提升实验原理可燃物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
;②
。实验操作
①将试管放入80℃的热水中;②将试管放入冰水中;③将试管放置在空气中恢复至室温(10℃);④取下橡皮塞,将试管敞口放置足够长时间。请选择必需的实验操作,组成最合理的实验步骤
(填序号)。图8-4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①③④①实验素养提升实验原理可燃物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图21实验素养提升实验反思
①从实验安全快捷的角度看,气体X宜选择下列中的
(填序号)。A.CO2
B.N2
C.CO②按照最合理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本实验仍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是
。
B未对实验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解析]实验原理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实验操作先验证可燃物未与氧气接触时不能燃烧,然后验证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才能燃烧,故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①③④①。实验反思①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X气体选择氮气。②该装置没有对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进行处理。实验素养提升实验反思①从实验安全快捷的角度看,气体X宜选择22命题热点透析考向一燃烧条件的探究(详见实验素养提升)考向二灭火的原理1.
[2020·广州]火灾救援离不开化学知识,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前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该灭火方法的原理是(
)A.隔绝氧气
B.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C.隔离可燃物 D.以上都有[答案]C[解析]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移走可燃物,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命题热点透析考向一燃烧条件的探究(详见实验素养提升)1.23命题热点透析考向三
安全常识2.
[2020·广东]在酒精运输车的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
(
)
图8-5[答案]B[解析]
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应张贴B所示标志。命题热点透析考向三安全常识2.[2020·广东]在243.
[2020·天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吹灭火焰C.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食物D.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的气体,利于发现煤气泄漏命题热点透析[答案]B[解析]
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使火熄灭;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会提供更多的氧气,加大火势;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有毒,不能作为烹调食物的调味品;煤气中成分无色、无味,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的气体,利于及时发现煤气泄漏。3.[2020·天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54.
[2020·长沙]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命题热点透析4.[2020·长沙]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26[答案]A[解析]
面粉加工厂内含有可燃性粉尘,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面粉加工厂内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易燃易爆物品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运输时要避开人口稠密区;家用天然气泄漏时,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不能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存放易燃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防止物品缓慢氧化放热达到其着火点,引起爆炸。命题热点透析[答案]A命题热点透析27命题热点透析考向四化石燃料5.
[2020·上海]下列各种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 B.水能C.天然气 D.石油[答案]B[解析]
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命题热点透析考向四化石燃料5.[2020·上海]下28命题热点透析6.
[2020·自贡]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开发的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页岩气是不可再生能源C.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3O22CO+4H2OD.页岩气燃烧放出热量[答案]C
[解析]
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放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命题热点透析6.[2020·自贡]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297.
[2014·宿迁]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宿迁真题演练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环境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②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会导致水污染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健康①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③食用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7.[2014·宿迁]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30[答案]A[解析]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羊毛和涤纶燃烧时产生的气味不同,可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干冰易升华且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于人工降雨,故A正确。焚烧植物秸秆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故B错误。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可能引起爆炸,故C错误。甲醛有毒,会损害人体健康,所以不能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故D错误。宿迁真题演练[答案]A宿迁真题演练318.
[2017·宿迁]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B.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导致火势蔓延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宿迁真题演练8.[2017·宿迁]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32[答案]D[解析]将木柴架空燃烧,能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人体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聚集在高处,要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量增大,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宿迁真题演练[答案]D宿迁真题演练33主题八燃料的燃烧主题八34中考课标导航课标要求考情分析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3.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4.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5.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1.燃烧与灭火2018.11(2)/2017.7/2016.42.安全常识2019.7/2018.73.化石燃料2019.7/2017.8中考课标导航课标要求考情分析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35考点一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知识体系梳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清除
或使
与其他物品
隔绝
(或
)
温度达到
降低温度至
缺一不可只需其一可燃物可燃物可燃物隔离氧气氧气空气着火点着火点以下考点一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知识体系梳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36考点二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知识体系梳理1.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
地燃烧,就会在
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
而引起爆炸。
【注意】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只有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才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注意通风、严禁烟火等措施可有效预防爆炸事故的发生。急剧短时间急剧膨胀考点二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知识体系梳理1.爆炸:可燃物37知识体系梳理2.
身处火灾现场的自我救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离现场、匍匐前行、打电话报警等。3.
认识几种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图8-1知识体系梳理2.身处火灾现场的自我救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38考点三
化石燃料的利用知识体系梳理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其储量有限。科学家们正积极寻找其他可再生的替代资源,以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
煤被称为“
”,主要含有碳元素。
当前,煤的综合利用措施主要有煤的
、
和
,其产物是化肥、农药、合成材料及冶金等领域的重要原料。
工业的粮食气化焦化液化考点三化石燃料的利用知识体系梳理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39知识体系梳理2.
石油被称为“
”,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图8-2【提示】煤的综合利用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是物理变化。工业的血液汽油柴油知识体系梳理2.石油被称为“”,主要含有碳、40知识体系梳理3.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洁净的气体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知识体系梳理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洁净的气体燃41知识体系梳理易错判断1.
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
)2.
物质燃烧需要:①可燃物,②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三个条件满足其一即可
(
)3.
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②隔绝空气或氧气;③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4.
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烧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易爆物是指那些受热或猛烈撞击时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
)√××√知识体系梳理易错判断1.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42知识体系梳理5.
身处火灾现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并打电话报警
(
)6.
煤、石油、天然气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均是可再生能源
(
)7.
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是古代动、植物遗体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组成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
(
)8.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一种黏稠液体,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
)9.
甲烷是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的气体
(
)√×√√×知识体系梳理5.身处火灾现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43知识体系梳理10.
氢气、甲烷、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
)11.
人类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
(
)12.
氢气作为燃料的三大优点是原料广泛、热值高、无污染,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
)13.
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也是物理变化
(
)14.
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理念就是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尽量减少耗用能量、材料,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
)15.
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
)××√×√√知识体系梳理10.氢气、甲烷、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还原性44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素养提升实验名称
分别尝试点燃浸
过酒精和水的木条“纸船烧水”
分别尝试在空气中
和氧气中点燃钢丝棉实验操作(1)取一根木条在
酒精灯火焰上点燃(2)取另一根木条,
将其浸入烧杯中的
水里约10s,用试
纸轻轻擦拭后,也
尝试在酒精灯火焰
上点燃(1)取一张A4纸,裁成两半,折成两
只同样的纸船(2)将一只纸船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用酒精灯加热,记录纸船从加热到燃
烧需要的时间(3)向另一只纸船中小心注入约一半
的水,用酒精灯加热,记录纸船从加
热到燃烧需要的时间
用坩埚钳夹持一团
钢丝棉,在酒精灯火
焰上灼烧至红热。将
钢丝棉迅速插入氧气
中,观察现象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素养提升实验名称分别尝试点燃浸“纸45实验素养提升(续表)实验名称
分别尝试点燃浸过酒
精和水的木条“纸船烧水”
分别尝试在空气中和
氧气中点燃钢丝棉实验现象
没有浸水的木条①
;浸过水的木条②
③
的纸船立
即燃烧;④
的纸船到水快蒸发干时
才燃烧
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时钢丝棉发红,⑤
;迅速插入氧气中后,钢丝棉⑥
实验结论木条⑦
可燃性,水⑧
可燃性,水能够阻止可燃物的燃烧
可燃物需要达到自身
的⑨
才能燃烧
氧气的浓度越⑩
,
燃烧越⑪
燃烧不燃烧不放水盛有一半水不燃烧燃烧具有不具有着火点大剧烈实验素养提升(续表)实验名称分别尝试点燃浸过酒“纸船烧水46实验素养提升(续表)实验名称分别尝试点燃浸过酒精和水的木条“纸船烧水”
分别尝试在空气中和
氧气中点燃钢丝棉实验分析该实验只能证明水能够阻止可燃物燃烧,不能够很好地证明发生燃烧的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
纸船中的水蒸发吸收
了酒精灯燃烧放出的热
量,使纸没有达到其燃
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所
以开始时纸船不燃烧;
水快蒸发干时,纸的温
度达到了自身的着火点,
纸船燃烧
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
如纯氧气的浓度大,在
氧气中钢丝棉和氧气的
接触面积大,所以燃烧
剧烈。该实验不能很好
地证明燃烧必须与氧气
接触,且操作复杂实验素养提升(续表)实验名称分别尝试点燃浸过酒精和水的木条47实验素养提升(续表)实验名称分别尝试点燃浸过酒精和水的木条“纸船烧水”
分别尝试在空气中
和氧气中点燃钢丝棉实验改进用镊子分别夹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小石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一段时间后,小木块⑫
、小石块⑬
,说明发生燃烧时,物质必须具有⑭
取一只烧杯,倒入热水;然后取
一块铜片,两边分别放上等量的白
磷和红磷;最后将铜片放在烧杯上。
铜片上的红磷⑮
、白磷⑯
,说明可燃物需要⑰
自身的着火点才能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
磷的着火点是240℃)
取一根蜡烛,点燃,
在燃烧的蜡烛上倒扣
一个大烧杯。蜡烛燃
烧一段时间后⑱
,说明蜡烛燃
烧必须与⑲
接
触
燃烧不燃烧可燃性不燃烧燃烧温度达到熄灭氧气实验素养提升(续表)实验名称分别尝试点燃浸过酒精和水的木条48实验素养提升(续表)实验名称分别尝试点燃浸过酒精和水的木条“纸船烧水”
分别尝试在空气中和
氧气中点燃钢丝棉知识串联
(1)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中的常用方法,探究燃烧条件时,需控制燃烧条件中的两个条件不变,改变要探究的条件,如要探究燃烧条件需要氧气,需要控制⑳
、
相同,而可燃物是否与氧气接触的条件不同进行比较
(2)同时满足与破坏其一:燃烧需要同时满足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而灭火只需破坏其一即可;需要同时满足的还有铁锈蚀的条件,铁钉同时与
、
接触才会生锈,而防锈仅需破坏其一即可
可燃物种类2122温度水23氧气实验素养提升(续表)实验名称分别尝试点燃浸过酒精和水的木条49实验素养提升■基础训练1.
图8-3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仪器①的名称为
。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B中棉球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会发生的现象是
。
图8-3烧杯物质具有可燃性棉球燃烧实验素养提升■基础训练图8-3烧杯物质具有可燃性棉球燃烧50实验素养提升(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
;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进行实验,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说明滤纸碎片的着火点比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
。
(4)实验三用仪器①倒扣住三支高度不同且燃着的蜡烛,观察到三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说明燃烧需要
;蜡烛从上而下依次熄灭的原因为
。
图8-3木屑高氧气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先在蜡烛上方聚集实验素养提升(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若将51实验素养提升[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为烧杯。(2)酒精具有可燃性,水不具有可燃性,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B中棉球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水分蒸发后,棉球也会燃烧。(3)木屑的着火点低于煤粉的着火点,所以木屑先燃烧;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进行实验,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说明滤纸碎片的着火点比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高。(4)蜡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消耗氧气,氧气被耗尽后蜡烛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虽然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支持燃烧,但此处生成的二氧化碳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因此二氧化碳会自上而下慢慢充满烧杯,所以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蜡烛后熄灭。实验素养提升[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为烧杯。(2)酒精具有52实验素养提升■变形拓展2.
小鹿同学利用如图8-4所示的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试回答以下问题。图8-4查阅资料Ⅰ.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运动速率越慢,反之亦然。Ⅱ.白磷:熔点为44.1℃,沸点为280.5℃,着火点为40℃。白磷的燃烧产物为五氧化二磷,燃烧产生的白烟刺激黏膜,对皮肤有刺激和灼烧作用。实验素养提升■变形拓展图8-4查阅资料Ⅰ.在相同条件下53实验素养提升实验原理可燃物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
;②
。实验操作
①将试管放入80℃的热水中;②将试管放入冰水中;③将试管放置在空气中恢复至室温(10℃);④取下橡皮塞,将试管敞口放置足够长时间。请选择必需的实验操作,组成最合理的实验步骤
(填序号)。图8-4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①③④①实验素养提升实验原理可燃物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图54实验素养提升实验反思
①从实验安全快捷的角度看,气体X宜选择下列中的
(填序号)。A.CO2
B.N2
C.CO②按照最合理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本实验仍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是
。
B未对实验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解析]实验原理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实验操作先验证可燃物未与氧气接触时不能燃烧,然后验证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才能燃烧,故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①③④①。实验反思①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X气体选择氮气。②该装置没有对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进行处理。实验素养提升实验反思①从实验安全快捷的角度看,气体X宜选择55命题热点透析考向一燃烧条件的探究(详见实验素养提升)考向二灭火的原理1.
[2020·广州]火灾救援离不开化学知识,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前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该灭火方法的原理是(
)A.隔绝氧气
B.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C.隔离可燃物 D.以上都有[答案]C[解析]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移走可燃物,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命题热点透析考向一燃烧条件的探究(详见实验素养提升)1.56命题热点透析考向三
安全常识2.
[2020·广东]在酒精运输车的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
(
)
图8-5[答案]B[解析]
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应张贴B所示标志。命题热点透析考向三安全常识2.[2020·广东]在573.
[2020·天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吹灭火焰C.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食物D.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的气体,利于发现煤气泄漏命题热点透析[答案]B[解析]
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使火熄灭;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会提供更多的氧气,加大火势;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有毒,不能作为烹调食物的调味品;煤气中成分无色、无味,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的气体,利于及时发现煤气泄漏。3.[2020·天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584.
[2020·长沙]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浅述戏曲中的“字正腔圆”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
- 2025年度农业化肥农药智能化管理系统开发合同
- 2025年女装裤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同轴铜线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悬浮电极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悉尼大学奖学金申请书
- 2025年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评估报告
- 2025年度金融科技产品研发与推广合作协议-@-1
- 2025年度环保节能产品研发与推广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管理人员聘用合同
- 战略管理与伦理
-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课件
- 虚拟化与云计算技术应用实践项目化教程 教案全套 第1-14周 虚拟化与云计算导论-腾讯云服务
- 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毕业设计设备选型与布置模板
- 徐金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新讲义
- 沥青拌合设备结构认知
- 2023年北京高考政治真题试题及答案
- 复旦中华传统体育课程讲义05木兰拳基本技术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5课时 人民币兑换
- 工程回访记录单
- 住房公积金投诉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