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_第1页
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_第2页
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_第3页
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_第4页
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货膨胀的定义和测量一、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采取不同形式(公开或隐蔽)持续上升的过程。二、通货膨胀的测量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的定义和测量一、通货膨胀的定义1价格指数的分类:定基指数:反映的是当前价格水平相对于某个对比基期价格水平的变化情况。环比指数:是以上月为对比基期的价格指数。同比指数:是以上年同期(同月)为对比基期的价格指数。价格指数的分类:2度量消费价格水平(Pt)的价格指数分为三种:(1)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根据居民消费的代表性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波动状况编制的,主要反映与居民消费相关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2)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priceindex):根据企业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变化状况编制,主要反映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在内各种商品批发价格的变化。度量消费价格水平(Pt)的价格指数分为三种:3(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Ddeflator):主要反映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劳务)的价格变化。包括的范围广,既有商品又有劳务,既有消费资料又有生产资料,能较全面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趋势。计算公式为:(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Ddeflator):主要4三、通货膨胀的类型1、按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划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三、通货膨胀的类型52、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1)公开型通货膨胀指在市场机制充分运行和政府对价格不加以管制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完全通过价格表现出来。(2)隐蔽型(抑制型)通货膨胀。指政府通过计划控制和行政管制手段来抑制物价上涨,使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通货膨胀不以明显的价格水平上涨表现出来,而是通过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和商品短缺等形式表现。2、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63、按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幅度不同可划分:爬行式通货膨胀(2-4%)温和式通货膨胀(4-9%)奔腾式通货膨胀10-50%恶性性通货膨胀(50%以上)。3、按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幅度不同可划分:7第一节通货膨胀成因分析货币均衡与总供求均衡C↑i↓I↑P↑Yr↑Md↑货币均衡MGMBAD(C+I)↑P↑AS↑Md↑货币均衡与总供求均衡第一节通货膨胀成因分析货币均衡与总供求均衡C↑i↓I↑8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inflation)主要观点是以需求过度解释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升。这种通货膨胀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对价格水平产生拉上作用的过度需求有两个方面: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实际因素包括过度的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等,其中主要是过度投资。货币因素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度导致总需求过剩。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inflat9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图示ASAD1AD2AD3AD4AD6AD5YY1Y4Y3Y2Y50P3P4P5P6P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图示ASAD1AD2AD3AD4AD6AD10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inflation)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对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成本提高的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二是一些垄断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经常大幅度地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inflatio11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图示AS1AD5YY2Y1Y30P1P2P3AS2AS3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图示AS1AD5YY2Y1Y30P1P2P12三、混合型通货膨胀(hybridinflation)成本推动说解释了在不存在需求拉上的条件下也能产生价格上涨。因此,在总需求一定时价格上涨,取得供求均衡的条件只能是实际产出下降,同时就业率下降。这种均衡是非充分就业的均衡。当非充分就业均衡非常严重时,往往会引出政府的需求扩张政策,以缓解矛盾,这样就会出现成本推动和需求拉上并存的混合型通货膨胀。

三、混合型通货膨胀(hybridinflation)13混合型通货膨胀图示AS1AD1YY2Y10P1P2P3AS2AS3P5P4AD2AD3混合型通货膨胀图示AS1AD1YY2Y10P1P2P3AS214四、结构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inflation)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和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这种结构型通货膨胀可分为三种情况:1.需求转移型2.部门差异型3.外部输入型四、结构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inflation15结构型通货膨胀的类型:1.需求转移型。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某个部门的一部分需求转移至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时需求增加的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就会上涨,而需求减少的部门的产品价格却未必相应下降,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结构型通货膨胀的类型:162.部门差异型。英国经济学家萨尔沃用部门间的差异来解释结构型通货膨胀。一般来说,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服务业部门,但两大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速度却大体相同,而且这种增长速度是由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决定的,结果造成服务业部门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这种部门间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和货币工资的一致增长,形成服务业部门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从而成为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

2.部门差异型。英国经济学家萨尔沃用部门间的差异来解释结构型173.外部输入型其依据是将结构型通货膨胀同开放经济结合起来分析的“小国开放模型”。该模型将一国经济分为开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由于“小国”在世界市场上是价格的接受者,当世界市场上的价格上涨时,开放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也随之上涨,紧接着开放经济部门的工资相应上涨。一旦开放经济部门的工资上涨后,非开放经济部门也必然向开放经济部门看齐而提高工资,结果非开放经济部门的生产成本上升,其产品价格也必然随之提高。这样就导致了“小国”全面的通货膨胀。3.外部输入型18案例:2005年我国价格上涨原因案例:2005年我国价格上涨原因19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20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21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22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23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①混合型通货膨胀粮价上涨是粮食产量下降造成的,是供给出了问题,属于成本推动。能源、钢材等价格上涨是投资需求膨胀导致的,属于需求拉动;但这些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带动下游产品价格上涨时,属于成本推动。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需求膨胀带动国内价格上升,属于需求拉动;原油及其他国际初级产品通过进口带动国内价格上涨,则属于成本推动。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①混合型通货膨胀24②历史经验证明,粮食大幅减产和投资需求膨胀“双碰头”,我国就会出现通货膨胀。③国际传导也是本轮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②历史经验证明,粮食大幅减产和投资需求膨胀“双碰头”,我国就25第二节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主要通过四条途径:(1)价格途径(2)需求途径(3)波动性或现金余额途径(4)国际性预期及示范作用途径第二节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主要通过四条途径26一、北欧模型北欧模型的主要论点:(1)世界价格决定开放部门价格;(2)开放部门的利润率决定该部门的工资率;(3)开放部门的任何工资增加,将导致非开放部门工资率的相应增加,但因后者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前者,而工资做同比例的调整,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工资领导的通货膨胀。(4)国内的通货膨胀率,是两个部门工资上涨率的加权平均。一、北欧模型北欧模型的主要论点:27非开放部门的物价上涨率:国内通货膨胀率为两个部门的加权平均:开放部门的物价上涨率:非开放部门的物价上涨率:国内通货膨胀率为两个部门的加权平均:28国内通货膨胀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国际性通货膨胀,其二为非开放部门比重与劳动生产率差距的乘积,后者可视为一种结构性通货膨胀。公式的经济意义:国内通货膨胀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国际性通货膨胀,其二为非开放29二、货币主义模型——固定汇率制下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货币需求:二、货币主义模型——固定汇率制下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货币需求:30货币供给货币供给31货币供求平衡:结论:(1)国际储备增长率gr越大,国内信贷增长率gc越大,物价上涨率越大。(2)实际收入增长率gy越大,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物价上涨率越小。货币供求平衡:结论:(1)国际储备增长率gr越大,国内信贷增32案例:人民币汇率失调与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案例:人民币汇率失调与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33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34中国历年外汇储备增加额中国历年外汇储备增加额35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361997年至1999年,人民币低估而引起资本外逃,官方机构认为这段时间外逃为530亿美元,有人估计高达1000亿美元。2002年至2004年,人民币低估使得热钱(国际游资)流入中国,国内外汇专家估计有1000亿美元,郎咸平估计有400亿美元。1997年至1999年,人民币低估而引起资本外逃,官方机构认37补充材料: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是全球货币政策的制定者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也可以说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美国的货币扩张(紧缩)将导致世界的货币扩张(紧缩)。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具有一定隔离国际通货膨胀的作用,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输入型通货膨胀。补充材料: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是全球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布雷38第三节价格与失业——菲利普斯曲线一、负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负相关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引起的第三节价格与失业——菲利普斯曲线一、负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39PPPPYYUUAD1AD2AS45ºY1Y2Y1Y2U1U2U1U2P1P2P2P1P2P1A1A2B1B2C1C2PPPPYYUUAD1AD2AS45ºY1Y2Y1Y2U1U40二、正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正相关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引起的二、正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41PPPPYYUUADAS145ºY1Y2Y1Y2U2U1U2U1P1P2P2P1P2P1A1A2B1B2C1C2AS2PPPPYYUUADAS145ºY1Y2Y1Y2U2U1U242三、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不存在线性关系由混合型通货膨胀所引起的三、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不存在线性关系43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44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45关注生态危机:莫让沙漠化继续沙漠化过程是指土壤的最终退化,这意味着土壤再也无法恢复到具有生长能力的状态。因为沙漠化的特点是土壤和植被的不断退化,所以沙漠化可能发生在任何地区,不仅仅是发生在天然沙漠的边缘。沙漠化的原因:(1)沙漠的扩展;(2)干旱;(3)过度放牧和森林采伐。

关注生态危机:莫让沙漠化继续沙漠化过程是指土壤的最终退化,这46京效草原京效草原47第四节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大体可分为三类: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论。1、促进论。就是认为通货膨胀具有正的产出效应,能促进经济增长。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有效需求不足、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状态,因此,政府可以实施通货膨胀政策,用增加赤字预算、扩张投资支出、提高货币供给增长率等手段来刺激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第四节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482、促退论

所谓促退论,正好与促进论相反,是一种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成长的理论。理由是:①在持续性的通货膨胀过程中,市场价格机制将遭到严重破坏。②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贬值,使得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这一方面,减少了人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削弱其储蓄能力;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又会使本金贬值,人们对储蓄产生悲观预期,边际储蓄倾向下降,出现消费对储蓄的强迫替代。从而使社会储蓄率下降,投资资金减少,生产规模因资本缺乏而缩减。

2、促退论49③在通货膨胀时期,存贷款风险增大,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会导致金融活动的瘫痪。

④通货膨胀持续一段时间后,在公众舆论下,政府可能采取全面价格管制的办法,削弱经济的活力。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不少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增长。③在通货膨胀时期,存贷款风险增大,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会导致金503、中性论所谓中性论,是一种认为通货膨胀对产出和经济成长既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公众预期,在一段时间内他们会对物价上涨做出合理的行为调整,因此,通货膨胀各种效应的作用就会相互抵消。3、中性论51二、收入再分配效应1.国家得利,居民受损2.固定收入者吃亏,浮动收入者得利3.实际财富持有者得利,货币财富持有者受损4.债务人得利,债权人吃亏二、收入再分配效应52三、强制储蓄效应由于政府通过透支或增发国债的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增发了货币来筹集投资基金,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储蓄水平的效应。由于货币贬值时,公众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按原有模式进行消费和储蓄的实际额均减少,其差额部分就是强制储蓄的部分。三、强制储蓄效应53四、恶性通货膨胀与社会经济危机恶性通货膨胀会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恶性通货膨胀也是投机活动盛行的温床,而投机又是经济机体的严重腐蚀剂。恶性通货膨胀还会引起突发性的商品抢购和挤兑银行的风潮。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最终会危及货币流通自身,导致纸币流通制度不能维持,金银贵金属会重新成为流通、支付的手段。四、恶性通货膨胀与社会经济危机54第五节通货膨胀的治理虽然通货膨胀有不同的原因,但都会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特别是在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会使货币功能丧失,对经济产生巨大危害。因此,为防止和治理通货膨胀,许多国家都采取一些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第五节通货膨胀的治理虽然通货膨胀有不同的原因,但都会破坏正55一、需求政策如果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总需求过度膨胀引起的,那么采取紧缩需求的政策就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一般,减少总需求的途径主要有紧缩财政和紧缩货币两种措施。紧缩财政政策的常用的措施有:(1)削减政府支出,包括减少军费开支和政府在市场上的采购;(2)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和公共福利支出;(3)增加赋税,以抑制私人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一、需求政策56二、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是指政府为了控制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手段,限制提高工资和获取利润,以抑制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四种形式:(1)自愿的工资-价格指导线(voluntarywage-priceguidelines)。政府根据预计的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趋势,估算出货币工资增长的最大限度。(2)规劝(jawboning)。政府劝告工资和价格制定者们“负责任地”采取行动。二、收入政策57(3)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thetax-basedincomespolicies)。政府以税收作为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来限制工资、物价的增长。(4)工资、价格管制(wage-pricecontrol)。由政府颁布法令,强行规定工资、物价的上涨幅度。(3)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thetax-basedi58三、收入指数化政策是指各种名义收入、如工资、利息等,部分或全部地与物价指数相联系,自动随物价指数的升降而升降。该政策存在一定问题:指数化强化了工资和物价交替上升的机制,从而往往是使物价越发地不稳定,而不是有利于通货膨胀率的下降。

三、收入指数化政策59四、供给政策供给学派认为,治理通货膨胀,摆脱滞胀困境,治本的方法在于着力增加生产和供给。①最关键的措施就是减税,减税可以提高人们的储蓄和投资能力。②削减政府开支增长幅度,争取平衡预算,消灭财政赤字,并缓解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③限制货币增长率,稳定物价,排除对市场机制的干扰,保证人们储蓄与投资的实际效益,增强其信心与预期的乐观性。④改善劳动市场结构的人力资本政策,也是针对供给方面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之一。四、供给政策60案例:我国通货膨胀的治理案例:我国通货膨胀的治理61九十年代初的通货膨胀一、通货膨胀的原因(1)需求膨胀,导致货币供给增加,是形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2)由于需求膨胀导致经济结构矛盾更为突出,是形成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农业落后于工业,工业中的基础工业落后于加工工业,加工工业的产业结构又跟不上消费结构的变化,其中主要反映在农业发展和基础工业的发展上。九十年代初的通货膨胀一、通货膨胀的原因62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63(3)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经济效益差,企业负盈不负亏,在国有企业贷款倒逼机制的作用下,迫使货币供给量的增大,直接或间引起通货膨胀。(4)新出台的各种改革措施较为集中,推动价格的上涨。(3)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经济效益差,企业负盈不负亏,在国有64二、通货膨胀的治理(1)控制需求膨胀和货币供给量;(2)注重调节经济结构,增加有效供给;(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尽快搞好国有企业;(4)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二、通货膨胀的治理65近两年的通货膨胀的治理(1)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小幅提高了存贷款利率。(2)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3年9月21日:由6%调高至7%。2004年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7.5%。近两年的通货膨胀的治理(1)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小幅提高了66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672004年10月28日公布的存贷款利率变更一览表2004年10月28日公布的存贷款利率变更一览表68(3)为防止出现通货膨胀,政府遏止部分企业过度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控制信贷资金的过快增长,对电解铝、钢材、水泥、焦碳、房地产等投资过热行业停止贷款审批,对其他新开工项目也严格贷款审查。(3)为防止出现通货膨胀,政府遏止部分企业过度投资和低水平重69消费者价格指数已由2004年9月份的5.2%下降到了2005年9月份的0.9%;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则从2004年10月份最高的10.9%下降到了2005年9月份的6.2%;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从2004年10月份最高时的14.2%下降到了2005年9月份的7.1%。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通货膨胀基本得到了控制。2005年9月份,一般物价水平回落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消费者价格指数已由2004年9月份的5.2%下降到了200570补充材料:亚洲货币单位与亚洲货币区亚洲开发银行将从2006年开始编制和公布显示亚洲货币加权平均值的亚洲货币单位。亚洲货币单位有望成为亚洲共同货币的“原型”。亚洲货币单位采用“一篮子货币方式”,将组合进日本、韩国、中国以及东盟10国等13个国家的货币。亚洲开发银行每天将在自己的网页上公布亚洲货币单位对美元、欧元以及对各成员国货币的汇率。补充材料:亚洲货币单位与亚洲货币区亚洲开发银行将从2006年71亚洲建立货币区面临的困难(一)亚洲各国要素市场的联系程度。亚洲国家劳动力劳动力的低流动性,是亚洲建立统一货币区最首要的困难。(二)经济发展水平或经济结构相似程度。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建立货币区。(三)各国政策体系和政策取向的相似程度和结合程度。对亚洲各国而言,政策上的协调困难突出。(四)外部冲击对区内各国影响是否是对称的。研究资料表明,香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为一组,这几个国家所面临的冲击相关性较强;而日本、韩国和台湾为另一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所面临的冲击与其他各国的相关性都不强。亚洲建立货币区面临的困难(一)亚洲各国要素市场的联系程度。亚72通货膨胀的定义和测量一、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采取不同形式(公开或隐蔽)持续上升的过程。二、通货膨胀的测量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的定义和测量一、通货膨胀的定义73价格指数的分类:定基指数:反映的是当前价格水平相对于某个对比基期价格水平的变化情况。环比指数:是以上月为对比基期的价格指数。同比指数:是以上年同期(同月)为对比基期的价格指数。价格指数的分类:74度量消费价格水平(Pt)的价格指数分为三种:(1)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根据居民消费的代表性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波动状况编制的,主要反映与居民消费相关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2)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priceindex):根据企业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变化状况编制,主要反映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在内各种商品批发价格的变化。度量消费价格水平(Pt)的价格指数分为三种:75(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Ddeflator):主要反映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劳务)的价格变化。包括的范围广,既有商品又有劳务,既有消费资料又有生产资料,能较全面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趋势。计算公式为:(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Ddeflator):主要76三、通货膨胀的类型1、按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划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三、通货膨胀的类型772、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1)公开型通货膨胀指在市场机制充分运行和政府对价格不加以管制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完全通过价格表现出来。(2)隐蔽型(抑制型)通货膨胀。指政府通过计划控制和行政管制手段来抑制物价上涨,使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通货膨胀不以明显的价格水平上涨表现出来,而是通过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和商品短缺等形式表现。2、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783、按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幅度不同可划分:爬行式通货膨胀(2-4%)温和式通货膨胀(4-9%)奔腾式通货膨胀10-50%恶性性通货膨胀(50%以上)。3、按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幅度不同可划分:79第一节通货膨胀成因分析货币均衡与总供求均衡C↑i↓I↑P↑Yr↑Md↑货币均衡MGMBAD(C+I)↑P↑AS↑Md↑货币均衡与总供求均衡第一节通货膨胀成因分析货币均衡与总供求均衡C↑i↓I↑80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inflation)主要观点是以需求过度解释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升。这种通货膨胀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对价格水平产生拉上作用的过度需求有两个方面: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实际因素包括过度的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等,其中主要是过度投资。货币因素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度导致总需求过剩。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inflat8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图示ASAD1AD2AD3AD4AD6AD5YY1Y4Y3Y2Y50P3P4P5P6P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图示ASAD1AD2AD3AD4AD6AD82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inflation)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对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成本提高的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二是一些垄断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经常大幅度地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inflatio83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图示AS1AD5YY2Y1Y30P1P2P3AS2AS3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图示AS1AD5YY2Y1Y30P1P2P84三、混合型通货膨胀(hybridinflation)成本推动说解释了在不存在需求拉上的条件下也能产生价格上涨。因此,在总需求一定时价格上涨,取得供求均衡的条件只能是实际产出下降,同时就业率下降。这种均衡是非充分就业的均衡。当非充分就业均衡非常严重时,往往会引出政府的需求扩张政策,以缓解矛盾,这样就会出现成本推动和需求拉上并存的混合型通货膨胀。

三、混合型通货膨胀(hybridinflation)85混合型通货膨胀图示AS1AD1YY2Y10P1P2P3AS2AS3P5P4AD2AD3混合型通货膨胀图示AS1AD1YY2Y10P1P2P3AS286四、结构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inflation)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和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这种结构型通货膨胀可分为三种情况:1.需求转移型2.部门差异型3.外部输入型四、结构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inflation87结构型通货膨胀的类型:1.需求转移型。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某个部门的一部分需求转移至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时需求增加的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就会上涨,而需求减少的部门的产品价格却未必相应下降,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结构型通货膨胀的类型:882.部门差异型。英国经济学家萨尔沃用部门间的差异来解释结构型通货膨胀。一般来说,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服务业部门,但两大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速度却大体相同,而且这种增长速度是由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决定的,结果造成服务业部门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这种部门间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和货币工资的一致增长,形成服务业部门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从而成为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

2.部门差异型。英国经济学家萨尔沃用部门间的差异来解释结构型893.外部输入型其依据是将结构型通货膨胀同开放经济结合起来分析的“小国开放模型”。该模型将一国经济分为开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由于“小国”在世界市场上是价格的接受者,当世界市场上的价格上涨时,开放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也随之上涨,紧接着开放经济部门的工资相应上涨。一旦开放经济部门的工资上涨后,非开放经济部门也必然向开放经济部门看齐而提高工资,结果非开放经济部门的生产成本上升,其产品价格也必然随之提高。这样就导致了“小国”全面的通货膨胀。3.外部输入型90案例:2005年我国价格上涨原因案例:2005年我国价格上涨原因91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92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93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94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95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①混合型通货膨胀粮价上涨是粮食产量下降造成的,是供给出了问题,属于成本推动。能源、钢材等价格上涨是投资需求膨胀导致的,属于需求拉动;但这些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带动下游产品价格上涨时,属于成本推动。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需求膨胀带动国内价格上升,属于需求拉动;原油及其他国际初级产品通过进口带动国内价格上涨,则属于成本推动。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①混合型通货膨胀96②历史经验证明,粮食大幅减产和投资需求膨胀“双碰头”,我国就会出现通货膨胀。③国际传导也是本轮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②历史经验证明,粮食大幅减产和投资需求膨胀“双碰头”,我国就97第二节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主要通过四条途径:(1)价格途径(2)需求途径(3)波动性或现金余额途径(4)国际性预期及示范作用途径第二节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主要通过四条途径98一、北欧模型北欧模型的主要论点:(1)世界价格决定开放部门价格;(2)开放部门的利润率决定该部门的工资率;(3)开放部门的任何工资增加,将导致非开放部门工资率的相应增加,但因后者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前者,而工资做同比例的调整,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工资领导的通货膨胀。(4)国内的通货膨胀率,是两个部门工资上涨率的加权平均。一、北欧模型北欧模型的主要论点:99非开放部门的物价上涨率:国内通货膨胀率为两个部门的加权平均:开放部门的物价上涨率:非开放部门的物价上涨率:国内通货膨胀率为两个部门的加权平均:100国内通货膨胀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国际性通货膨胀,其二为非开放部门比重与劳动生产率差距的乘积,后者可视为一种结构性通货膨胀。公式的经济意义:国内通货膨胀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国际性通货膨胀,其二为非开放101二、货币主义模型——固定汇率制下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货币需求:二、货币主义模型——固定汇率制下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货币需求:102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03货币供求平衡:结论:(1)国际储备增长率gr越大,国内信贷增长率gc越大,物价上涨率越大。(2)实际收入增长率gy越大,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物价上涨率越小。货币供求平衡:结论:(1)国际储备增长率gr越大,国内信贷增104案例:人民币汇率失调与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案例:人民币汇率失调与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105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106中国历年外汇储备增加额中国历年外汇储备增加额107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1081997年至1999年,人民币低估而引起资本外逃,官方机构认为这段时间外逃为530亿美元,有人估计高达1000亿美元。2002年至2004年,人民币低估使得热钱(国际游资)流入中国,国内外汇专家估计有1000亿美元,郎咸平估计有400亿美元。1997年至1999年,人民币低估而引起资本外逃,官方机构认109补充材料: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是全球货币政策的制定者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也可以说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美国的货币扩张(紧缩)将导致世界的货币扩张(紧缩)。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具有一定隔离国际通货膨胀的作用,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输入型通货膨胀。补充材料: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是全球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布雷110第三节价格与失业——菲利普斯曲线一、负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负相关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引起的第三节价格与失业——菲利普斯曲线一、负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111PPPPYYUUAD1AD2AS45ºY1Y2Y1Y2U1U2U1U2P1P2P2P1P2P1A1A2B1B2C1C2PPPPYYUUAD1AD2AS45ºY1Y2Y1Y2U1U112二、正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正相关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引起的二、正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113PPPPYYUUADAS145ºY1Y2Y1Y2U2U1U2U1P1P2P2P1P2P1A1A2B1B2C1C2AS2PPPPYYUUADAS145ºY1Y2Y1Y2U2U1U2114三、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不存在线性关系由混合型通货膨胀所引起的三、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不存在线性关系115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116货币与通货膨胀课件117关注生态危机:莫让沙漠化继续沙漠化过程是指土壤的最终退化,这意味着土壤再也无法恢复到具有生长能力的状态。因为沙漠化的特点是土壤和植被的不断退化,所以沙漠化可能发生在任何地区,不仅仅是发生在天然沙漠的边缘。沙漠化的原因:(1)沙漠的扩展;(2)干旱;(3)过度放牧和森林采伐。

关注生态危机:莫让沙漠化继续沙漠化过程是指土壤的最终退化,这118京效草原京效草原119第四节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大体可分为三类: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论。1、促进论。就是认为通货膨胀具有正的产出效应,能促进经济增长。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有效需求不足、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状态,因此,政府可以实施通货膨胀政策,用增加赤字预算、扩张投资支出、提高货币供给增长率等手段来刺激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第四节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1202、促退论

所谓促退论,正好与促进论相反,是一种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成长的理论。理由是:①在持续性的通货膨胀过程中,市场价格机制将遭到严重破坏。②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贬值,使得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这一方面,减少了人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削弱其储蓄能力;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又会使本金贬值,人们对储蓄产生悲观预期,边际储蓄倾向下降,出现消费对储蓄的强迫替代。从而使社会储蓄率下降,投资资金减少,生产规模因资本缺乏而缩减。

2、促退论121③在通货膨胀时期,存贷款风险增大,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会导致金融活动的瘫痪。

④通货膨胀持续一段时间后,在公众舆论下,政府可能采取全面价格管制的办法,削弱经济的活力。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不少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增长。③在通货膨胀时期,存贷款风险增大,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会导致金1223、中性论所谓中性论,是一种认为通货膨胀对产出和经济成长既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公众预期,在一段时间内他们会对物价上涨做出合理的行为调整,因此,通货膨胀各种效应的作用就会相互抵消。3、中性论123二、收入再分配效应1.国家得利,居民受损2.固定收入者吃亏,浮动收入者得利3.实际财富持有者得利,货币财富持有者受损4.债务人得利,债权人吃亏二、收入再分配效应124三、强制储蓄效应由于政府通过透支或增发国债的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增发了货币来筹集投资基金,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储蓄水平的效应。由于货币贬值时,公众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按原有模式进行消费和储蓄的实际额均减少,其差额部分就是强制储蓄的部分。三、强制储蓄效应125四、恶性通货膨胀与社会经济危机恶性通货膨胀会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恶性通货膨胀也是投机活动盛行的温床,而投机又是经济机体的严重腐蚀剂。恶性通货膨胀还会引起突发性的商品抢购和挤兑银行的风潮。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最终会危及货币流通自身,导致纸币流通制度不能维持,金银贵金属会重新成为流通、支付的手段。四、恶性通货膨胀与社会经济危机126第五节通货膨胀的治理虽然通货膨胀有不同的原因,但都会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特别是在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会使货币功能丧失,对经济产生巨大危害。因此,为防止和治理通货膨胀,许多国家都采取一些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第五节通货膨胀的治理虽然通货膨胀有不同的原因,但都会破坏正127一、需求政策如果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总需求过度膨胀引起的,那么采取紧缩需求的政策就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一般,减少总需求的途径主要有紧缩财政和紧缩货币两种措施。紧缩财政政策的常用的措施有:(1)削减政府支出,包括减少军费开支和政府在市场上的采购;(2)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和公共福利支出;(3)增加赋税,以抑制私人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一、需求政策128二、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是指政府为了控制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手段,限制提高工资和获取利润,以抑制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四种形式:(1)自愿的工资-价格指导线(voluntarywage-priceguidelines)。政府根据预计的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趋势,估算出货币工资增长的最大限度。(2)规劝(jawboning)。政府劝告工资和价格制定者们“负责任地”采取行动。二、收入政策129(3)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thetax-basedincomespolicies)。政府以税收作为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来限制工资、物价的增长。(4)工资、价格管制(wage-pricecontrol)。由政府颁布法令,强行规定工资、物价的上涨幅度。(3)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thetax-basedi130三、收入指数化政策是指各种名义收入、如工资、利息等,部分或全部地与物价指数相联系,自动随物价指数的升降而升降。该政策存在一定问题:指数化强化了工资和物价交替上升的机制,从而往往是使物价越发地不稳定,而不是有利于通货膨胀率的下降。

三、收入指数化政策131四、供给政策供给学派认为,治理通货膨胀,摆脱滞胀困境,治本的方法在于着力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