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金井镇金井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金井镇金井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金井镇金井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金井镇金井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金井镇金井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金井镇金井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898年,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主要是因为(

)A、民族危机加深

B、阶级矛盾激化

C、农民盲目排外

D、八国联军侵华参考答案:A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主要特点有(

)①实行全方位的开放

②显示出多层次性

③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被动开放

④局限在国有企业领域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A3.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土地所有制的一种主要形式。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

A.“公田”转化为私田

B.地主土地兼并

C.由于军功而获赏赐土D.政府的“均田”参考答案:B4.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是()A.京张铁路通车 B.紫光阁铁路 C.京广铁路 D.包兰铁路参考答案:考点:H1: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的情况.关键词是“里程碑”.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故A正确.BCD均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A.5.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大企业时代的到来。这一时代①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②政府与大企业的联系进一步密切

③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

④促使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产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6.依据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民主,以下具有公民大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

)A.公民克里昂的女儿

B.贵族布拉达斯的妻子

C.侨居雅典的斯巴达人

D.雅典公民克里昂参考答案:D7.与会国认为:“战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如此严重的后果威胁着人类……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C.亚非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参考答案:B8.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主要矛盾有两对

B.由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的

C,决定了中国革命任务的双重性.

D.中外民族矛盾自始自终占主导地位参考答案:D9.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国采取的社会经济政策相比较,它们的共同点是

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②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③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④积极推行国有化政策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A考点: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罗斯福新政中,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实施以工代赈和社会救济,战后西方国家实行社会福利制度,都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同时也缓和了社会矛盾,因此①②③都是相同点。④不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排除,故选A。10.1954年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进一步缓解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有关国家在瑞士举行国际会议,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出席。这次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上海合作组织峰会C.万隆会议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54年”“瑞士”“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出席”可知,这次会议是日内瓦会议,选项A正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万隆会议于1955年召开,排除C;中国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排除D。【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中关键信息如1954年、瑞士、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出席的解读。1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②君权与相权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参考答案:C考查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依据所学可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了两大矛盾,即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故①②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定了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体现这一规定的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宗法分封制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参考答案: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1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13.“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人,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这段话A.认为中国近代化始于被迫开埠通商B.解释了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C.全面分析了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D.客观评价了西方扩张的积极作用参考答案:D材料认为,“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强调的是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在客观上导致中国开始了近代化,客观的评价了侵略的建设性影响。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西方扩张只是其客观作用,A项表述错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源于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B项表述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在客观上产生的积极影响,没有涉及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问题,D项正确。14.《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参考答案:C15.20世纪50年代,发展中国家不断要求设立联合国特别发展基金,这一设想遭到美国历届政府的抵制。1960年,美国政府支持建立的国际开发协会开始运作,对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开发项目提供优惠贷款。由此可知A.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发生转移B.美苏争夺扩展到经济领域C.第三世界的影响力有所提升D.发展经济成为时代的主题参考答案:C【详解】国际开发协会的运作并不能体现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发生转移,故排除A项;题意中没有反映美苏争霸的内容,故排除B项;美国由抵制发展中国家要求设立联合国特别发展基金到支持国际开发协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变化说明第三世界的影响力有所提升,故选C项;题意主要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影响力的上升,无法体现时代的主题是发展经济,故排除D项。16.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一段历史的全过程: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参考答案:唐朝时期中国国力强盛,是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大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繁荣辉煌的时期。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中“最能反映”的要求,排除A、C、D项。17.辛亥革命之前,“太太”一直用于称呼官员的妻子;而民国时期,“太太”成为上流社会和平民百姓共同青睐的称呼。这种变化体现了A.传统礼俗消失B.科学知识普及C.平等观念传播D.妇女地位提高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辛亥革命之前,“太太”是对官员妻子的称谓,民国时期,普通百姓和上流社会都这么称谓自己的妻子,可见平等意识的传播,C项正确。A项“消失”太过绝对,故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的变化指“太太”从官员妻子的专称到平民百姓也可以对妻子的称谓,这与妇女地位提高无关,D项排除。考点: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称呼的变化18.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发展的是(

)①耕作工具不断改进②生产组织的小型化③水利设施逐渐完善④土地兼并日趋加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A19.有人评价某种经济现象既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材料描述的经济现象是A.手工工场

B.机器工厂C.股份公司

D.垄断组织参考答案:D20.“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意大利最先烟消云散这层纱幕的根本原因是(

)A.其商业和手工业发达有雄厚的财力

B.若干城市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聚集了众多的博学多识的著名学者

D.有研究希腊与罗马古典文化的风气参考答案:B21.马克斯·韦伯指出:“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俸禄与官职,因而使他们无法连成一气地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该制度是A.分封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参考答案:C隋唐科举制一方面向所有人开放,凭真才实学参加到政权中来;另一方面避免了形成官僚特权阶层。由材料中的“候补者互相竞争俸禄与官职”“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等信息,可以判断是隋唐科举制度的影响。故答案为C项。A项不是选官制度,排除;察举制以孝廉为标准,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D项。22.张履祥《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此现象主要反映了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出现C.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D.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增强参考答案:C23.比较《两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A.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B.代议机关的基本职能不同C.都彰显了权力分割制衡理念

D.国家元首都拥有绝对权威参考答案:A24.某学生在研究浙江地方史时收集到含有“江浙行省”文字的资料。你认为该资料最早应该出现在(

)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参考答案:C25.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年份国家157016701780甲232000568000450000乙510002600001000000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参考答案:D26.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地方权力削弱B.内阁制度成熟C.专制皇权加强D.丞相权力被分割参考答案:C【详解】图示反映出古代官员上朝由坐着到站着再到跪着,这实质上反映出相权的削弱、皇权的加强,故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央官制,不是地方官制,故A项错误;内阁制度出现于明朝,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丞相权力的削弱,故D项错误。27.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这种“没有理性”的民族主义的最典型代表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参考答案:考点:9I:五四运动.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切入,结合义和团运动进行思考.解答:义和团运动本是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的一场爱国运动,但是却盲目排外,倡导“扶清灭洋”,被清政府所利用,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了.符合题干中的“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故选B.28.下列哪些因素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①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与膨胀

②日本全面侵华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A略29.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女主角周莹参股清朝泾阳布政使赵白石创办陕西机器织布局,这个企业最有可能属于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洋务派企业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D.买办资本主义企业参考答案:B材料“布政使赵白石创办陕西机器织布局”反映了洋务运动官办企业的性质,故B正确;封建官僚不可能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A错误;陕西机器织布局显然不是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故C错误;周莹和赵白石也不是买办,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布政使赵白石创办陕西机器织布局”,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洋务运动的史实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30.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猛烈赢利势头最主要的原因是年份19151916191719181919盈利指数-4.387.6136.9321.4370.56A.“实业救国”新思想的推动B.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C.辛亥革命的成功D.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参考答案:D【详解】表格显示的时间正好是第一次大战期间,由于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给予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带来了优厚外部条件,促使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机会,故D项正确;“实业救国”新思想的推动是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故A项错误;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不是材料中现象出现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推动属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部因素,不是最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点睛】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春”——甲午中日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秋”——抗日战争时期遭受空前的洗劫和破坏“冬”——解放战争时期遭到毁灭性打击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中国近代文化是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冲突与融汇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它绝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自然延续,而是在被迫回应西方挑战和适应新的生存条件的情况下存在着发生变异的文化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其不仅仅由于两种文化的模式和形态绝然不同,更由于两者还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文化。﹣﹣焦润明《中国近代文化史》材料二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许多人就已朦胧地认识到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19世纪末,尤其是20世纪初的新型知识分子较之于开明士大夫,对帝国主义瓜分、鲸吞中国的野心有更为清醒的估量。他们为了拯救祖国,向西方学习和迫切改革意识是其最为普遍的心理趋向。……仅从1902年至1909年,从全国各新式学校毕业的学生达82769人,1916年有近万名军事学堂毕业生及归国留学生。﹣﹣焦润明《中国近代文化史》材料三

l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敬告青年》等文,明确提出社会的改造应当置于国民尤其青年观念更新的基础上,而新青年应有的新人格新价值应当包括科学、平等、进化、进取等现代观念。﹣﹣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你获取了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中国近代文化精神的基本内容。参考答案:考点:B9:西方文化传入中国;B7:新文化运动.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文化的相关.考查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近代中国文化的背景;中国近代文化精神的基本内容.需要掌握中国近代文化的背景、特点以及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等知识.解答:(1)本小问的模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从这一角度回答问题.(2)本小问的历史信息,依据材料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许多人就已朦胧地认识到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19世纪末,尤其是20世纪初的新型知识分子较之于开明士大夫,对帝国主义瓜分、鲸吞中国的野心有更为清醒的估量.他们为了拯救祖国,向西方学习和迫切改革意识是其最为普遍的心理趋向”、“仅从1902年至1909年,从全国各新式学校毕业的学生达82769人,1916年有近万名军事学堂毕业生及归国留学生”可以得出信息是民族危机加深;挽救民族危亡(拯救祖国)成为近代中国社会革命或改革的主要内容;向西方学习成为普遍的心理趋向;知识分子的认识更为深刻;新式学校蓬勃兴起,留学生人数大增.(3)本小问的内容,材料二反映了中国人民通过向西方学习和社会改革拯救民族危机,材料三体现了中国人追求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而这些共同反映了救亡图存的危机意识;追求民主与科学的价值取向;强国富民进取的精神.答案:(1)封建文化或农业文化.(2)民族危机加深;挽救民族危亡(拯救祖国)成为近代中国社会革命或改革的主要内容;向西方学习成为普遍的心理趋向;知识分子的认识更为深刻;新式学校蓬勃兴起,留学生人数大增.(3)救亡图存的危机意识;追求民主与科学的价值取向;强国富民进取精神.32.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则相反,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力开始作为机器的动力,其能量之大远远超过了蒸汽机,而且使用上要方便得多,因而很快以电力为能源的产品迅速被发明出来,……制造发电,输电和配电设备的电力工业也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

——中华网材料二(1)发电机是由谁研制成功的?(1分)随后,人们发明了哪些“以电为能源的产品”?(2分,任答两个)这些产品的涌现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1分)(2)上面图片中这两种交通工具都以什么为动力?(1分)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与发展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大量开发?(1分)(3)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这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飞跃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1分)在它作用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和组织形式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啊?(2分)(4)这次科技进步对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参考答案:答案:(1)西门子(1分)发电机、电灯、电车、电报、电话、电影放映机等(2分,任意两个)。蒸汽时代(1分)(2)内燃机(1分)石油。(1分)(3)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形成了垄断组织。(2分)(4)推动力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敌人见狡猾惯技已不生效,乃于七月七日凌晨五时向我宛平守军开始攻击。……于是所谓“七七“事变的卢沟桥事件,便这样的扩大了。而中国人民抗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也就这样揭开了。——蒋星德《冯治安将军关于“七七”事变的回忆》材料二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胡锦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三中国军民在八年艰苦的抗战战争中始终牵制和打击了日本的大量兵力……正是在这场空前的战争中,中国取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新国际组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辉煌事件。——王建朗、曾景繁忠著《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1)根据材料一说出“七七”事变发生的时间。指出当时中国的抗战进入的阶段。(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抗战的特点。分别举出国共两党军队抗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战例。(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的变化。参考答案:(1)时间:1937年。阶段:全面抗战(或全民族抗战)。(2)特点: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两大战场相互配合。战例:国民党的台儿庄战役;共产党的百团大战(或平型关大捷)。(3)原因:全民族团结抗战(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4)变化:中国取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中“于是所谓“七七“事变的卢沟桥事件,便这样的扩大了。而中国人民抗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也就这样揭开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间:1937年。阶段:全面抗战(或全民族抗战)。(2)根据材料中“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可知特点: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两大战场相互配合。战例:国民党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共产党的百团大战(或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3)回答本问可结合材料一二中的内容,特别是材料二中“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可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以及两个战场的全面配合,所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4)根据材料三中的“正是在这场空前的战争中,中国取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新国际组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辉煌事件。”可知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中国取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过程、影响34.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取得了巨大的外交成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在新政协筹备会上明确宣布:“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材料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广大中间地带,国家的关系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