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操人物形象的演变指目录TOC\o"1-2"\h\u13650一、引言 117093二、《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 222435(一)曹操性格的矛盾性 210008(二)曹操性格的统一性 532123三、曹操形象的塑造手段 77993(一)模式化塑造的奸雄形象 712731(二)人物自身言、行 78116(三)人物之间的比较 832575四、曹操形象塑造的演变特征 1022123(一)曹操形象的时代性 1022771(二)曹操形象的典型性 1015588五、结语 12872参考文献 13一、引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描绘了规模宏大的战争史诗,各具魅力的历史英雄群像,其对人物形象刻画栩栩如生,淋漓尽致。“汉末天下大乱,豪雄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曹操是作者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然而对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认识,可谓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二、《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三国演义》是一部汉末三国的人物群英传,塑造了众多的智谋之士,勇悍之将,其中塑造最为出色的便是谋略超绝的诸葛亮,义薄云天的关羽,阴险狡诈的曹操。而在这三人当中,罗贯中塑造得最复杂、最有深度,也是最难理解的,就是那阴险狡诈的曹操,许邵曾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他礼贤下士,有胆有识,但同时他又奸邪诡诈,玩弄权术。“奸”与“雄”这对立两个方面,却在曹操一个人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可以说曹操是矛盾的综合体。冥飞的《古今小说评林》指出《三国演义》“极力尊崇关云长,然写来不免有刚愎自用之失,写孔明亦是极力推崇,然借风、祈寿、袖占八卦、羽扇一挥回风反火等事,适成为踏罡步斗之道士,殊与贤相身份不合矣。纵观全书,倒是曹操写的最好,盖奸雄之为物,实在是旷世而不一见者,刘先主奸而不雄,孙伯符雄而不奸,兼之者独一操尔。·····书中写曹操,有使人爱慕处,如刺董卓,赎文姬等事是也;有使人痛恨处,如杀董妃,弑伏后等事是也;有使人佩服处,如哭郭嘉,祭典韦,以愧励众谋士及众将,借督粮官之头,以止军人之谤等事是也。又曹操之机警处、狠毒处、变诈处,均有过人者;及其豪迈处、风雅处,亦非常人所能及者。盖青梅煮酒论英雄及横槊赋诗等事,皆其独有千古者[[]冥飞.古今小说评林[M].民权出版部,1919.]。”[]冥飞.古今小说评林[M].民权出版部,1919.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闪光的一面,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人性中黑暗的一面。这就是他身上不同于常人的地方,也奠定了曹操在中国文学史独特的形象地位。(一)曹操性格的矛盾性1.狡诈与智谋并存的曹操形象在官渡之战中,他的幼时玩伴,袁绍谋士许攸半夜前来投靠他,他当时正苦恼于军中粮食缺乏,难以与袁氏长久僵持,听闻许攸前来投靠,大喜若狂,来不及穿上鞋,光着脚跑出去迎接,远远的看见许攸,开怀大笑,拉着许攸的手,进入营帐。这一系列有点癫狂的行为,无非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当时曹袁两军力量悬殊,处境十分艰难,是否能够反败为胜,扭转战局,极大程度上依赖许攸能否给他带来良谋,面对许攸的对于军粮储备的三次发问,均虚言以对,可见其狡诈之处。曹操的奸诈形象在梦中杀人这一节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曹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常吩咐左右:我梦中好杀人,在我睡觉的时候,千万不要靠近我。一日,在帐中安睡,辈子掉在地上,一侍从为他盖好辈子。曹操一跃而起,拨剑杀之,回到床上继续睡。醒来后,假装吃惊的问道:‘谁杀了我的侍从?’众人据实回答。曹操大哭一场,命人将其厚葬操痛哭,命厚葬之”[[](宋)范晔.后汉书[M].(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1697]。[](宋)范晔.后汉书[M].(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1697但曹操在给我们留下阴险毒辣印象的同时,其热血、勇敢、机智的一面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在小说中,曹操第一次真正的让世人认识他的时候,是他自荐行刺董卓。曹操假意逢迎董卓,意欲见机行事,行刺董卓,不料吕布就在一旁,曹操不方便行事。等吕布离开之后,董卓又开始睡觉,曹操觉得时机已经来了,正要举刀行刺时,被董卓从镜子里发现,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他用敬献宝刀的借口撇清自己,瞒过了董卓,为自己赢得了一线生机。之后又以试马为借口,成功出逃。这些都体现了曹操随机应变,机智,聪明。2.不义与仗义同在的曹操形象“宁可错杀一百,不愿放过一个”是曹操为人的准则之一。刺杀董卓失败后,他逃到吕伯奢家避难。吕伯奢对他热情款待,可是他却疑神疑鬼,如惊弓之鸟。在他听到窗外磨刀的声音时,便认定吕伯奢一家准备谋他性命,向官府请赏,于是先下手为强,残忍的将吕伯奢一家人杀害。当他知道事情真相之后,并未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反而将错就错,将吕伯奢一并加害。这种恩将仇报,残忍狠毒的行为实在令人难以接受。曹操是个阴险狠毒的人,报复心极重。当他知道其父被张闿所杀,痛不欲生,发兵攻打徐州的陶谦所过之处,鸡犬不留。被他屠戮的对象,大都是没有反抗力的的无辜百姓。曹操在对待那些曾经和他一起征战沙场,替他卖命的部下,当利益出现冲突时,也是毫无信誉可言,手段极其毒辣。在建安二十三年,曹操平息了由耿纪、韦晃等人发动的政变,为了能够将政变分子全部找出来,一网打净,占草除根,于是传令众人,救火者立于红旗之下,赏;未救火者立于白旗之下,罚。而后将立于红旗下者尽皆斩杀,立于白旗下者,重重赏赐。上述种种,都刻画了曹操为人“残暴”与“狡诈”,描述了一个虚伪,狡诈,狠毒的曹操。曹操敬佩崇赞关羽的武艺和义气,对他重加赏赐,封他为侯。曹操知道关羽心怀刘备,想通过厚赏、恩义感化关羽。在关羽得知刘备消息后,挂印封金,保护刘备的夫人家小,离开曹营。曹军将领意欲前往追杀,曹操下令不得追杀拦截,成全关羽的兄弟之情,可见曹操仗义的一面。3.爱才与忌才兼备的曹操形象曹操在一生的戎马生涯中,始终很重视对人才的使用。在其麾下有程昱、郭嘉、荀攸等一批智慧超群的谋臣;也有张颌、许褚、典韦、徐晃等一批文武双全的将领;这些文臣武将皆是当世豪杰,一时之选。他在征讨张绣时,见识到贾诩的谋略,想要挽留他为自己效力,但贾诩原本是是张绣部属,于是婉言拒绝了曹操。他也不生气,反待之甚厚。其识才,爱才,重才之心,可见一斑。诚如曹植《与杨祖德书》所说:“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大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鸵以掩之。今悉集于国也矣”。正可谓邺下文人群贤毕至,四方猛将少长咸集。他在关羽被围,而不得已投降曹操,他的识才、爱才、重才之心表现得更加突出。他深爱关羽的勇武,很想把他收为己用,可是关羽却一直身在曹营心在汉,坚持他寻找兄长下落,在将来必定会寻刘备而去。曹操也没有放弃,一直对关羽很优厚,不但赐府第给关羽和刘备的两位夫人居住,还将千里马赤兔宝马赠与关羽。当关羽得知刘备消息,将赏赐金银都留在府中,留信辞别,护卫刘备家眷离开。曹操知道后,命令将士不准其去追赶,并亲自为关羽送行,赠与钱财和物资。关羽在离开的时候,过五关斩六将,斩杀了曹操几名将领,他并没有对此进行究。在诱骗徐庶时,他居然不惜通过徐庶母要挟徐庶,手段十分恶劣,最终曹操如愿以偿得到徐庶,但也却终生不献一策。当其长子与典韦战死宛城,他独哭折损爱将典韦,这些情节都刻画了一个求贤爱才的曹操形象[[]纪德军:百年来《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广州大学学报:2005年6月:四卷六期,5-6]。[]纪德军:百年来《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广州大学学报:2005年6月:四卷六期,5-6但是,从杨修之死中,我们又可以看出出曹操嫉贤妒能的另一面。杨修担任曹操主薄,其人聪明过人,但却恃才傲物,多次触碰曹操底线。曹操在园门上写一“活”字、塞北送酥在盒盖上写“一合酥”三个字、曹丕曹植兄弟争宠斗智等,都被杨修一一识破风芒太露。曹操虽然在表面上对杨修聪明才智表示赞赏,但在内心深处却对其十分忌惮。最后在与刘备争夺汉中的战斗中,以假传军令将其斩杀,可叹杨修才智过人,却不知收敛,最终糊里糊涂地成了曹操嫉贤妒能的牺牲品。(二)曹操性格的统一性在有些人看来,一个包含如此丰富的性格内涵,难免造成人物塑造的拖沓,涣散,最终失败。然而,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却塑造的很成功,塑造了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人物形象。曹操人物性格中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曹操的人物性格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从未因外在因素而产生大的波动,坚持自我,坚持自己的心,从这一方面来说,曹操的性格呈现出很强的稳定性。无论曹操是“奸”还是”雄”,都是其自身内在的品质特征,因此伴随他身边人物逐个出场,这两种性格特征也同时一起出现。小时候便使用手段诬陷他的叔父,可以看出他的“奸”;治理朝政时法令严明,“不避豪杰”,足见其“雄”。许劭之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更是为人物性格的延伸发展做了铺垫与概括。从此,这两条性格主线便一直的贯穿在小说中,成就了曹操“奸雄”的一生。就曹操的侧面性格而言,也同样保持着统一与持续性。就其“惜才爱才”来说,重视爱惜人才,是曹操一生不变的珍贵的性格品质。早在会盟讨卓时,曹操对当时没有背景的刘、关、张的格外器重,这足以说明他有一双识才的慧眼,也体现了他求贤若渴。起事之初,曹操更是多方招贤纳士,唯才是举,每得一有才之士,便如获至宝。即使在雄霸北方,势力壮大之后,曹操对人才的渴求依然没有减退。他惜贾诩之才,而不忍杀之;爱关羽之义,而厚礼相待为;为得到徐庶,竟不择手段的以其母作为人质要挟他。知人善用、任人唯才是曹操始终坚持的策略,也是其性格方向统一性的表现。正是这种性格上的一贯性成就了他辉煌的霸业。恰如曹操自己所言“吾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古文鉴赏词典(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古文鉴赏词典(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二、曹操的性格是丰富复杂的,但却并不是矛盾不可调和的。曹操性格中“奸”的一面并没有阻挡他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也不会阻碍他实现自己的雄才大略,有时反而会成为一种更简单的方法,从而达到目的。曹操之“雄”并不能抹除他狡诈、残暴、狠毒、虚伪。当“奸”与“雄”产生冲突时,二者便会在一系列的冲突后,最终达到一种内在的平衡。。曹操为了严明自己所定下的军纪,但却又不能真的执行,于是便想出了割发代首的方法。在这里,“奸”是为“雄”服务的,如果没有“割发代首”,又怎能表现他的言出必行,军纪严明,又怎能统率三军!又如张辽降曹一回,张辽被俘后,曹操认出张辽就是当日淮阳城内放火,险些要了他的性命之人,张辽骂到“只可惜火还是不够大,没有把你在这个狗贼”。曹操当时已是大权在握,如何能受得这般侮辱,听闻此言,气急败坏地,拔剑就要杀了张辽。刘备劝曹操说张辽是忠义之士,应该留在身边,委以重任。于是曹操的态度立即发生极大的转变。他先大笑着说“我知道文远是一个忠诚的义士,所以开个玩笑。”然后又亲自为张辽松解开绳索,并说即使是天大的仇怨,而今也一勾销。张辽用曹操以前中计战败的事羞辱他,曹操哪里有不生气之理。曹操为报杀父之仇,残忍屠杀徐州数十城百姓,是一个狠毒、报复心极重的人。然而,曹操仰慕张辽的才华,敬重张辽的忠义,杀了他还不如招降,留以重任。于是曹操顷刻间便能转怒为喜,那一番说辞自然也是有一些虚情假意,惺惺作态,不过他的这种大度、爱才惜才之心又恰是曹操性格的伟大之处。可见,曹操性格中奸与雄的两个主体,是始终统一在人物形象内部的。他们已然相互交融,互相转化,共同造就了这一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晋升}陈寿撰·三国志·吴书[]{晋升}陈寿撰·三国志·吴书·周瑜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具有生活气息,有血有肉的人,将曹操的形象塑造得瑟很深刻。罗贯中根据情节和性格发展的需要,精心选择,精心组织,并在史实基础上进行了一定合理性的虚构,从而达到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合理,使曹操这一人物形象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的历史形象,没有走向大奸或大雄,大恶或大善,大褒或大贬任何一个极端。他没有伟大到像人们膜拜的神,也没有可恶到如世人憎恶的鬼,他是一个真实的、血肉和感情都饱满的人。这也正是如此,曹操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最为成功、最为丰富。三、曹操形象的塑造手段京剧中有这样一句唱词:“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从这句妇孺皆知的唱词可以初步推测曹操的人物造型和基本性格剧,也可见曹操作为文学形象的历史影响很大。可以说,曹操是《三国演义》众多人物形象中被塑造得最为丰富、复杂的,那么,作者是如何塑造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呢?运用了什么样的塑造方法呢?(一)模式化塑造的奸雄形象《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普遍具有模式化的特征。,主要人物一出场便将其基本性格特征定型,是一开始就定下的形象基调,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人物自身和他人话语不断加以强化,是人物形象更加的真实。曹操第一回出场时,书中寥寥数言,对他的外貌、家世、为人和个性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给人一个初步深刻的印象。紧接着作者就恰如其分地借许邵之口点评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为小说中曹操这一形象的性格发展埋下伏笔。作者本人对这人物的爱憎褒贬,读者已然心知肚明了。曹操一出场,作者将其定型为“奸雄”,但作者并没有局限于简单的概括和描述,而是采用丰富的生动的事例和人物语言行动赋予他饱满丰富的血肉和内涵。当陈宫怒斥曹操明知错杀却不改错,曹操却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就注定了他一生的价值观,他做任何事都是以他的个人利益为中心。文中对人物定型后,不仅通过该人物自身相关的一系列事件及其语言行为来表现人物形象,还在作品中借他人之口说出了曹操极端利己主义的行为,刘备说过:“曹公轻贤傲士,只可同忧,不可同乐,若心一变,死无地矣”[[]司马光撰,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六十八.汉纪六十)[M].北京:中华书局.1956.]。祢衡因不满曹操的行为,而心生怨言,口出不逊,而遭曹操杀害。曹操以替父报仇为名进攻徐州,大军所到之处,滥杀无辜,残暴不仁,大军经过的路上,惨象不忍直视,显示了自己的凶残狠毒。在曹操自己心目中,也许也是承认自己奸雄的身份。曹操的遗嘱“分香卖履,留恋妾妇”,刻画出出曹操的大气与自负。[]司马光撰,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六十八.汉纪六十)[M].北京:中华书局.1956.(二)人物自身言、行《三国演义》中塑造曹操的形象,通过其自身的语言和行动将其“奸”性格特征刻画的十分生动。当众官在王允家中谈论起董卓狼子野心,以下凌上,不尊王道,表现的悲伤绝望众人大哭不止。,曹操却一人却抚掌大笑,声言“愿意行刺董卓,斩下他的头颅,悬挂在城门上。通过鲜活生动的行动和语言描述,让曹操胆略过人、异于常人的胆气跃然纸上。《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之后,对于曹操在逃亡过程中的的形象描写也十分的到位。这位败兵之将狼狈逃命的路途中,他心理活动分多层次的发展的。战败开始时惶恐不安;逃至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时,看见树木茂盛,山川高大,却看不见一点伏兵,于是有点得意,在马上仰面大笑不止。正当他讥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时,伏兵突然出现,他惊吓得几乎坠马。逃至葫芦口,操坐于林之下,仰面大笑。正当曹操再次嘲笑“诸葛亮、周瑜智不足”时伏兵再次出现,操大惊,落荒而逃。待他逃至华容小道时,曹操在马上扬鞭大笑,再一次讥笑周瑜和诸葛亮缺乏谋略,话还没有说完,关羽就出现在面前,拦住曹操去路。关羽感念曹操昔日对他的恩情,让开道路,放曹操离开。待其安全回到营地后,却又仰天大哭。这六次的情绪变化都是通过行为和语言表现出来的。对于曹操这种起伏变化的复杂心理变化,作者并没有进行直接的描写。书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将曹操的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作者显然更在意的不是人物形象的实感,他更加注重的是表现的人物的性格。(三)人物之间的比较刘备说:要事业可成,必得每以操相反。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代表的是传统正义的一方,而曹操则是反叛奸佞的代表。作者通过将刘备与曹操作正反对比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对比,小说把刘备进行了美化,而将曹操进行贬低丑化。比如曹操残忍杀害吕伯奢一家后,陈宫责备他多疑、无义,曹操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这与刘备“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言语形成鲜明对比。曹操这话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曹操杀董承、董贵妃,灭伏皇后三族等,就是要斩除后患,对无辜的百姓下起杀手来也毫不留情,可以说是残暴无仁;而刘备为了招揽人才,总是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为了见得诸葛亮一面,三顾茅庐,已成为天下美谈。对于刘备来说,只有这样的谦虚态度才能得到他人的忠心,让属下死心塌地地为他效劳。他对于自己和曹操的也总结了这样的比较的结论:“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以操相反,事乃可成”。三国鼎立中,刘备本是势力最弱的一方,却能获得无数忠勇智慧的武将和谋士为其效力,靠的是谦虚仁义的品质和好名声。为了获得民心,进而得到天下,他可以放弃眼前小利。所以刘备享受的是“仁”的礼赞,而曹操背的却是“奸雄”的骂名。四、曹操形象塑造的演变特征曹操是一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通过大大小小的战争把曹操的这种特性塑造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曹操置于典型环境中去表现其典型的性格,有助于我们认识曹操性格的形成发展,对他的这种性格追本溯源,使其血肉饱满,栩栩如生。曹操形象的塑造具有特殊的时代性和典型性。(一)曹操形象的时代性“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三国演义》将曹操刻画成“宁教我负天下人,决不让天下人负我”自私之人,徐州屠城的凶残恶毒,梦中杀人的奸诈之徒。曹操的不臣之心,残酷好杀,狡诈多变演义有很大的渲染,司马光资治通鉴“以魏武暴戾强梁……蓄无君之心久矣”。而将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刻画成一个大仁大义的敦敦君子,忠于汉室,以仁义布于四海,而受人推崇,与奸雄曹操形成鲜明的对比,而鲁迅认为“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C]//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全书存在严重的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全书以刘备集团的发展为主线,重点描写刘备集团的重要人物,如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云,而对曹魏、孙吴集团笔墨较少。[]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C]//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那个动乱的时代,社会矛盾异常尖锐,朱元璋建立了明朝,结束了战乱的局面,在目睹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悲惨社会现实,为他创作《三国演义》奠定了深厚的生活基础。《三国演义》中对曹操形象的塑造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在那个刚刚脱离异族统治的社会,拥刘反曹,树立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根本是表现出一种人心思汉、渴望恢复汉族政权的愿望。作者的“拥刘反曹”是根据社会的现实需求,和自己的价值标准而提出的,深入肯定了刘备所宣扬的“仁义”之道,愤怒贬斥了曹操的“暴虐残忍”的治国之道,也就塑造了一个虚伪、残忍、奸诈、狠毒的曹操。毛泽东就说:“小说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其实曹操不坏,当时曹操是代表正义一方的,汉是没落的”[[]宋培宪.毛泽东与《为曹操翻案》[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6)]。[]宋培宪.毛泽东与《为曹操翻案》[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6)(二)曹操形象的典型性《三国演义》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奸诈虚伪、阴狠毒辣、充满智慧的能者形象,全方位的描述了曹操性格的复杂性,既足智多谋又刚愎自用,既知人善任又嫉贤妒才,是矛盾的统一体,乱世之奸雄,“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写出了曹操性格独有的狠毒和奸诈;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以英雄自诩,天下唯一二人能与之相提并论,胸怀天下,心藏黎庶。对曹操形象的刻画突破了以往的单一的模式化,刻画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曹操,将扁平人物转变成圆形人物。《三国演义》对曹操的塑造,不是完全的历史还原,也不是完全的虚构,而是对曹操的历史原型进行了精致的典型化加工,这个形象即是有纪可考的历史人物曹操,也是在历史长河中那一类人的典型概括。故而沈伯俊认为,曹操形象是一个经过典型加工的的典型形象。作者在塑造曹操形象的过程中,进行了精心细致的选材,作者笔下的曹操所作所为处处有历史依据,根据情节和性格发展的需要,精心选择,精心组织。小说本就是虚构的艺术,作者在创作中采用合理的虚构,巧妙的塑造了曹操的人物形象,虚构的符合故事情节发展的逻辑,符合人物性格的逻辑,突出了人物的性格[[]沈伯俊《再论曹操形象》.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3期.]。罗氏在塑造典型曹操的时候运用了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通过细节展示出曹操的人物形象。[]沈伯俊《再论曹操形象》.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3期.五、结语胡适也指出《三国演义》并没有将曹操简单化:“平心而论,《三国演义》之褒刘而贬曹,不过是承习凿齿、朱熹的言论,替他推波助澜,并非独抒己见,况此书于攃曹孟德,亦非一味丑诋。如白门楼杀吕布一段,写曹操人品实高于刘备百倍,此外写曹操用人之明,御将之能,皆远过于刘备、诸葛亮”[[]胡适: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A]: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胡适: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A]: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小说非常突出深刻地刻画了了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写字间短期客户经理借款合同样本
- 店铺租赁合同格式示例
- 2024年天然气运输合同天然气运输协议
- 样本版自愿解除婚姻协议书
- 救灾需求单帐篷采购合同
- 技术参股合同书示例
- 无偿保管合同模版
- 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合同示范文本
-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保证金
- 校园设施维护保养合同
- 【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验总结报告3800字】
- 头孢噻肟钠实验室 合成研究
- 电动自行车行业商业发展计划书
- 14S501-1球墨铸铁单层井盖及踏步施工
- 《模拟量输入通道》课件
- 不合格品处理单和纠正措施单
- 2021上海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导则
- 第一讲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课件)
- 高一生物必修1第4单元测试题
-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实验汇总 (超全)
- 儿童剪纸大全(可直接打印-建议用彩纸)-折叠裁剪-精心整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