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_第1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_第2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_第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_第4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一、学习字词,打开诗门1.自读诗句,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2.初读古诗,读准读顺。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诗词,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顺诗句。一、学习字词,打开诗门1.自读诗句,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2仔细品读诗句:这西湖的荷叶有什么特点呢?利用形声字识字法理解、记忆这两个字。站在西湖边,放眼望去,密密层层的荷叶铺满了整个湖面,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此时,诗人杨万里不由吟诵——(1)体会诗歌的朗诵特点。仔细品读诗句:这西湖的荷叶有什么特点呢?(2)交流:诗歌朗读在速度、节奏、语气上应注意什么。(1)“湖”字是左中右结构;“月”的第一笔“J”要拉长、舒展,托住“古”字。(1)体会诗歌的朗诵特点。(一)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用“拆分法”记一记“绝”的字形,“纟”十“色”=“绝”。此时,诗人不由得轻轻吟诵——映日荷花别样红。给生字注音,并说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在这一望无际的绿色中的荷花又有怎样一番景象呢?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什么鸟叫称为“鸣”?合上书,让我们头脑中浮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轻轻吟诵——(一)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湖莲穷荷远方:一行白鹭飞向蓝蓝的天空。五、抓住特点,学写生字置身湖边,一眼望去,阳光之下,微风之中,朵朵荷花翩翩起舞,那颜色红得——鼻尖似乎飘过荷花淡淡的清香。自读诗句,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三、读读画画,感知诗意(一)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回顾旧知,读题解意。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回顾古诗《春晓》,说说“晓”的含义。晓:清晨(2)齐读题目,说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含义。你知道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地点和写作背景吗?仔细品读诗句:这西湖的荷叶有什么特点呢?3.回顾旧知,读题解利用形声字识字法理解、记忆这两个字。xiǎocí晓慈利用形声字识字法理解、记忆这两个字。xiǎocí晓慈学习《绝句》(1)“绝”,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2)说明:绝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称五言绝句,七个字的称七言绝句。用“拆分法”记一记“绝”的字形,“纟”十“色”=“绝”。学习《绝句》(1)“绝”,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2)

4.分门别类,认读生字。“毕”“鹂”岭是“比”“丽”“令”加部件组成的,读一读,并说说加的部件与这个字的意思有什么联系。毕

岭bìlílǐng4.分门别类,认读生字。“毕”“鹂”岭是“比”“丽”“令”(1)认读“鸣”。为什么鸟叫称为“鸣”?归纳:口+鸟=鸣míng(1)认读“鸣”。为什么鸟叫称为“鸣”?归纳:口+鸟=鸣m(2)认读“行”。háng行

háng()()行

xíng()()行列行距进行行动(2)认读“行”。háng行háng()(3)认读“竟、映”“含、泊”。给生字注音,并说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竟映含泊jìngyìnghánbó(3)认读“竟、映”“含、泊”。给生字注音,并说说如何记住这二、朗读古诗,感悟诗韵(1)体会诗歌的朗诵特点。(2)交流:诗歌朗读在速度、节奏、语气上应注意什么。(3)交流:诗歌朗诵速度一般要求稍慢,一定要读出诗歌节奏(七言诗一般都可以用“二二三”的节奏诵读),韵脚字一般读得重而慢。二、朗读古诗,感悟诗韵(1)体会诗歌的朗诵特点。(2)交流三、读读画画,感知诗意1.站在西湖边,放眼望去,密密层层的荷叶铺满了整个湖面,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此时,诗人杨万里不由吟诵——(一)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读读画画,感知诗意1.站在西湖边,放眼望去,密密层层的荷2.合上书,让我们头脑中浮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轻轻吟诵——3.仔细品读诗句:这西湖的荷叶有什么特点呢?绿、无边无际;接天、无穷2.合上书,让我们头脑中浮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轻轻吟诵—4.在这一望无际的绿色中的荷花又有怎样一番景象呢?5.置身湖边,一眼望去,阳光之下,微风之中,朵朵荷花翩翩起舞,那颜色红得——鼻尖似乎飘过荷花淡淡的清香。此时,诗人不由得轻轻吟诵——映日荷花别样红。4.在这一望无际的绿色中的荷花又有怎样一番景象呢?5.置身湖6.荷叶田田、荷花朵朵,难怪诗人发出了这样的赞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7.现在你们知道六月的西湖与其他季节的风光不同在哪儿了吗?6.荷叶田田、荷花朵朵,难怪诗人发出了这样的赞叹——毕竟西湖(二)学习《绝句》1.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风景诗,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这节课,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为《绝句》配一幅画。2.交流讨论:这幅画中你打算画哪些景物?(二)学习《绝句》1.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风3.近处:两只黄鹂在碧绿的柳树上鸣叫;远方:一行白鹭飞向蓝蓝的天空。4.小结:近处有两只黄鹂,远处有一行白鹭;近处有碧绿的柳树,远处有蓝蓝的天空,黄鹂在柳树上欢快鸣叫,白鹭在蓝天中自由翱翔,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近处:两只黄鹂在碧绿的柳树上鸣叫;4.小结:近处有两只黄自读诗句,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利用形声字识字法理解、记忆这两个字。给生字注音,并说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交流讨论:这幅画中你打算画哪些景物?你知道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地点和写作背景吗?二、朗读古诗,感悟诗韵说说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2)交流:诗歌朗读在速度、节奏、语气上应注意什么。háng()()在这一望无际的绿色中的荷花又有怎样一番景象呢?(4)“含、吴”两字均含“口”部,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但均占整个字高度的三分之一。(1)体会诗歌的朗诵特点。远方:一行白鹭飞向蓝蓝的天空。(一)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近处:两只黄鹂在碧绿的柳树上鸣叫;”一首风景诗,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这节课,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为《绝句》配一幅画。远方:一行白鹭飞向蓝蓝的天空。仔细品读诗句:这西湖的荷叶有什么特点呢?此时,诗人不由自主地赞叹道——③此时,你的眼中出现了怎样的场景?对,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粉红的荷花熠熠生辉。(1)体会诗歌的朗诵特点。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四、背诵古诗,升华诗情三、读读画画,感知诗意”一首风景诗,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这节课,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为《绝句》配一幅画。

5.继续讨论,补充画面:远处,山顶上常年白雪皑皑;近处,停泊着一艘即将远行的小船。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小结:和一二句一样,三四句也是对仗的,有窗,有门,窗外,西岭之巅常年积雪,门外,一艘小船即将远行东吴,多么和谐的一幅画面呀!自读诗句,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5.继续讨论,补充画面:远处四、背诵古诗,升华诗情1.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②一年之中,西湖风光各具特色,作者写的是哪个季节的西湖,他发出了怎样的感叹?①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回忆:诗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送别哪一位友人呢?四、背诵古诗,升华诗情1.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②③此时,你的眼中出现了怎样的场景?对,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粉红的荷花熠熠生辉。此时,诗人不由自主地赞叹道——2.背诵《绝句》。3.拓展写话,升华诗情。说说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③此时,你的眼中出现了怎样的场景?对,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粉五、抓住特点,学写生字1.巩固认读。湖莲穷荷绝含岭吴húliánqiónghéjuéhánlǐngwú五、抓住特点,学写生字1.巩固认读。湖莲穷2.仔细观察,区分结构。湖莲2.仔细观察,区分结构。湖莲(2)交流:诗歌朗读在速度、节奏、语气上应注意什么。(2)交流:诗歌朗读在速度、节奏、语气上应注意什么。说说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二、朗读古诗,感悟诗韵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二、朗读古诗,感悟诗韵合上书,让我们头脑中浮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轻轻吟诵——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继续讨论,补充画面:远处,山顶上常年白雪皑皑;近处,停泊着一艘即将远行的小船。háng()()湖莲穷荷(2)交流:诗歌朗读在速度、节奏、语气上应注意什么。(2)齐读题目,说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含义。利用形声字识字法理解、记忆这两个字。你知道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地点和写作背景吗?②一年之中,西湖风光各具特色,作者写的是哪个季节的西湖,他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湖莲穷荷(1)回顾古诗《春晓》,说说“晓”的含义。利用形声字识字法理解、记忆这两个字。(2)交流:诗歌朗读在速度、节奏、语气上应注意什么。现在你们知道六月的西湖与其他季节的风光不同在哪儿了吗?自读诗句,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你知道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地点和写作背景吗?(2)说明:绝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一首风景诗,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这节课,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为《绝句》配一幅画。穷荷(2)交流:诗歌朗读在速度、节奏、语气上应注意什么。穷荷绝岭绝岭含吴含吴(1)“湖”字是左中右结构;“月”的第一笔“J”要拉长、舒展,托住“古”字。(2)“莲、穷、荷”均是上下结构。书写时,“草字头”和“穴宝盖”均占字长的三分之一左右,“莲、荷”的“草字头”要分别盖住下面的“连、何”,忌将这两个字写成半包围结构或左右结构。(1)“湖”字是左中右结构;“月”的第一笔“J”要拉长、舒展(3)“绝岭”均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宜左边窄右边宽。(4)“含、吴”两字均含“口”部,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但均占整个字高度的三分之一。书写“含”字时注意不要将上面的“今”写成“令”。(3)“绝岭”均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宜左边窄右边宽。(4)“含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一、学习字词,打开诗门1.自读诗句,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2.初读古诗,读准读顺。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诗词,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顺诗句。一、学习字词,打开诗门1.自读诗句,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2仔细品读诗句:这西湖的荷叶有什么特点呢?利用形声字识字法理解、记忆这两个字。站在西湖边,放眼望去,密密层层的荷叶铺满了整个湖面,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此时,诗人杨万里不由吟诵——(1)体会诗歌的朗诵特点。仔细品读诗句:这西湖的荷叶有什么特点呢?(2)交流:诗歌朗读在速度、节奏、语气上应注意什么。(1)“湖”字是左中右结构;“月”的第一笔“J”要拉长、舒展,托住“古”字。(1)体会诗歌的朗诵特点。(一)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用“拆分法”记一记“绝”的字形,“纟”十“色”=“绝”。此时,诗人不由得轻轻吟诵——映日荷花别样红。给生字注音,并说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在这一望无际的绿色中的荷花又有怎样一番景象呢?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什么鸟叫称为“鸣”?合上书,让我们头脑中浮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轻轻吟诵——(一)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湖莲穷荷远方:一行白鹭飞向蓝蓝的天空。五、抓住特点,学写生字置身湖边,一眼望去,阳光之下,微风之中,朵朵荷花翩翩起舞,那颜色红得——鼻尖似乎飘过荷花淡淡的清香。自读诗句,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三、读读画画,感知诗意(一)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回顾旧知,读题解意。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回顾古诗《春晓》,说说“晓”的含义。晓:清晨(2)齐读题目,说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含义。你知道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地点和写作背景吗?仔细品读诗句:这西湖的荷叶有什么特点呢?3.回顾旧知,读题解利用形声字识字法理解、记忆这两个字。xiǎocí晓慈利用形声字识字法理解、记忆这两个字。xiǎocí晓慈学习《绝句》(1)“绝”,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2)说明:绝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称五言绝句,七个字的称七言绝句。用“拆分法”记一记“绝”的字形,“纟”十“色”=“绝”。学习《绝句》(1)“绝”,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2)

4.分门别类,认读生字。“毕”“鹂”岭是“比”“丽”“令”加部件组成的,读一读,并说说加的部件与这个字的意思有什么联系。毕

岭bìlílǐng4.分门别类,认读生字。“毕”“鹂”岭是“比”“丽”“令”(1)认读“鸣”。为什么鸟叫称为“鸣”?归纳:口+鸟=鸣míng(1)认读“鸣”。为什么鸟叫称为“鸣”?归纳:口+鸟=鸣m(2)认读“行”。háng行

háng()()行

xíng()()行列行距进行行动(2)认读“行”。háng行háng()(3)认读“竟、映”“含、泊”。给生字注音,并说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竟映含泊jìngyìnghánbó(3)认读“竟、映”“含、泊”。给生字注音,并说说如何记住这二、朗读古诗,感悟诗韵(1)体会诗歌的朗诵特点。(2)交流:诗歌朗读在速度、节奏、语气上应注意什么。(3)交流:诗歌朗诵速度一般要求稍慢,一定要读出诗歌节奏(七言诗一般都可以用“二二三”的节奏诵读),韵脚字一般读得重而慢。二、朗读古诗,感悟诗韵(1)体会诗歌的朗诵特点。(2)交流三、读读画画,感知诗意1.站在西湖边,放眼望去,密密层层的荷叶铺满了整个湖面,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此时,诗人杨万里不由吟诵——(一)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读读画画,感知诗意1.站在西湖边,放眼望去,密密层层的荷2.合上书,让我们头脑中浮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轻轻吟诵——3.仔细品读诗句:这西湖的荷叶有什么特点呢?绿、无边无际;接天、无穷2.合上书,让我们头脑中浮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轻轻吟诵—4.在这一望无际的绿色中的荷花又有怎样一番景象呢?5.置身湖边,一眼望去,阳光之下,微风之中,朵朵荷花翩翩起舞,那颜色红得——鼻尖似乎飘过荷花淡淡的清香。此时,诗人不由得轻轻吟诵——映日荷花别样红。4.在这一望无际的绿色中的荷花又有怎样一番景象呢?5.置身湖6.荷叶田田、荷花朵朵,难怪诗人发出了这样的赞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7.现在你们知道六月的西湖与其他季节的风光不同在哪儿了吗?6.荷叶田田、荷花朵朵,难怪诗人发出了这样的赞叹——毕竟西湖(二)学习《绝句》1.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风景诗,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这节课,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为《绝句》配一幅画。2.交流讨论:这幅画中你打算画哪些景物?(二)学习《绝句》1.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风3.近处:两只黄鹂在碧绿的柳树上鸣叫;远方:一行白鹭飞向蓝蓝的天空。4.小结:近处有两只黄鹂,远处有一行白鹭;近处有碧绿的柳树,远处有蓝蓝的天空,黄鹂在柳树上欢快鸣叫,白鹭在蓝天中自由翱翔,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近处:两只黄鹂在碧绿的柳树上鸣叫;4.小结:近处有两只黄自读诗句,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利用形声字识字法理解、记忆这两个字。给生字注音,并说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交流讨论:这幅画中你打算画哪些景物?你知道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地点和写作背景吗?二、朗读古诗,感悟诗韵说说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2)交流:诗歌朗读在速度、节奏、语气上应注意什么。háng()()在这一望无际的绿色中的荷花又有怎样一番景象呢?(4)“含、吴”两字均含“口”部,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但均占整个字高度的三分之一。(1)体会诗歌的朗诵特点。远方:一行白鹭飞向蓝蓝的天空。(一)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近处:两只黄鹂在碧绿的柳树上鸣叫;”一首风景诗,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这节课,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为《绝句》配一幅画。远方:一行白鹭飞向蓝蓝的天空。仔细品读诗句:这西湖的荷叶有什么特点呢?此时,诗人不由自主地赞叹道——③此时,你的眼中出现了怎样的场景?对,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粉红的荷花熠熠生辉。(1)体会诗歌的朗诵特点。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四、背诵古诗,升华诗情三、读读画画,感知诗意”一首风景诗,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这节课,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为《绝句》配一幅画。

5.继续讨论,补充画面:远处,山顶上常年白雪皑皑;近处,停泊着一艘即将远行的小船。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小结:和一二句一样,三四句也是对仗的,有窗,有门,窗外,西岭之巅常年积雪,门外,一艘小船即将远行东吴,多么和谐的一幅画面呀!自读诗句,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5.继续讨论,补充画面:远处四、背诵古诗,升华诗情1.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②一年之中,西湖风光各具特色,作者写的是哪个季节的西湖,他发出了怎样的感叹?①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回忆:诗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送别哪一位友人呢?四、背诵古诗,升华诗情1.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②③此时,你的眼中出现了怎样的场景?对,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粉红的荷花熠熠生辉。此时,诗人不由自主地赞叹道——2.背诵《绝句》。3.拓展写话,升华诗情。说说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③此时,你的眼中出现了怎样的场景?对,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粉五、抓住特点,学写生字1.巩固认读。湖莲穷荷绝含岭吴húliánqiónghéjuéhánlǐngwú五、抓住特点,学写生字1.巩固认读。湖莲穷2.仔细观察,区分结构。湖莲2.仔细观察,区分结构。湖莲(2)交流:诗歌朗读在速度、节奏、语气上应注意什么。(2)交流:诗歌朗读在速度、节奏、语气上应注意什么。说说通过前面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