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3章逆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一组含有逆转录酶的RNA病毒。逆转录病毒
慢病毒属:HIV
δ逆转录病毒属: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
HTLV-1:成人T细胞白血病反转录病毒的共同特征形态:球形,有包膜,80~120nm基因:+SSRNA,二聚体,核心中反转录酶复制:通过DNA中间体能与宿主细胞DNA整合病毒有组织亲嗜性,出芽方式释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
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病原体艾滋病即AIDS的音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病原体【发现、命名】1981年:美国首次报道AIDS;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首次分离到1株逆转录病毒,称为淋巴结肿大相关病毒(LAV);
198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也分离几株,称为人类嗜TC病毒III型(HTLV-III);
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二者统一命名为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全球流行情况】
2002年12月:目前全球累计HIV感染人数达4200万;2002年内: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爱滋病;
新增感染HIV的人数约500万;
非洲仍然是世界上爱滋病发病最严重的地区,其次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病毒携带者总数已达到720万)。每天感染16000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我国目前流行情况】
人数:2002年底,我国HIV感染者已达100余万。专家估计,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到2010年,估计中国爱滋病患者将接近两千万。流行趋势:开始从吸毒、卖淫等易感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
传播途径: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占63.7%;性途径占8.1%;经采血(浆)途径占9.3%;Epidemiology(till2003)中国两大艾滋病流行区DistributionofHIVInfectionsbyAgeAGenerationLost一代人的丧失HIV的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HIV复制HIV分型抵抗力培养特性HIV模式图生物学特性1、形态和结构形态:HIV呈球形,直径80~120nm核电镜下的HIV
外膜结构
衣壳蛋白p24p17内膜蛋白核衣壳蛋白p7逆转录酶gp41gp120RNA脂双层包膜
外层:脂双层包膜+
内层:p17内膜蛋白
核心:致密柱状核心gp120:包膜表面刺突gp41:跨膜蛋白病毒RNA逆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等衣壳蛋白p24HIVRNAP24衣壳蛋白P17内膜蛋白Gp120Gp41包膜蛋白逆转录酶HIV结构示意图2、HIV的生活周期
增殖周期包括5个阶段:
吸附穿入脱壳复制与合成装配与释放
吸附
HIV主要通过gp120与宿主细胞膜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进入细胞。
CD4抗原辅助受体CD4+细胞HIVgp120结合CD4/辅助受体HIV的生活周期-吸附进入细胞CD4+T细胞是主要的靶细胞人
HeLa细胞转染CD4抗原的人HeLa细胞没有感染感染装配成核衣壳病毒RNARNA:DNA双链DNA双链DNA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形成前病毒RNAmRNA子代病毒的基因组子代病毒蛋白以出芽的方式释放HIV的复制HIV的释放HIV的生活周期3、分型
HIV有两型:HIV-1,引起全球流行;
HIV-2,呈地域性流行(西非);基因组变异频繁,同一感染者的HIV基因也有差异。4.培养特性
仅感染表面有CD4分子的细胞,只有在激活的细胞中,才能发生增殖性感染HI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56℃加热10分钟化学消毒剂:0.2%次氯酸纳、0.1%漂白粉、70%乙醇、0.3%过氧化氢、1%戊二醛等处理
10分钟均能灭活病毒。室温(20℃-22℃)可存活7天5、抵抗力四、致病性和免疫性1.传染源a)HIV无症状携带者b)艾滋病患者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唾液、脑脊液、骨髓等标本中均可分离到病毒。
2)血液传播:医源性吸毒者1)性传播:STD之一同性恋异性恋
2.传播途径3)母婴传播:胎盘产道哺乳3、HIV的致病特点和机理HIV感染和致病的主要特点:选择性地侵犯CD4+的细胞,引起以CD4+细胞缺陷和功能障碍为中心的严重免疫缺陷。CD4+细胞:Th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皮肤的朗格汉斯细胞及肠道粘膜的杯状细胞等。
(1)CD4+细胞受损;(2)HIV干扰T细胞的抗原识别;(3)HIV诱导的自身免疫应答;(4)HIV超抗原成分的致病作用;(5)HIV的播散;(6)HIV的其它病理作用。
HIV的主要致病机制:
①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②子代病毒出芽释放导致细胞被破坏;细胞融合被感染的CD4+
细胞gp120阳性未感染的CD4+细胞gp120阴性③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其寿命明显缩短;gp120CD4④HIV诱导细胞凋亡;凋亡小体受染CD4+细胞细胞毒性
T细胞⑤特异性细胞毒效应HIV干扰T细胞的抗原识别
CD4与MHC-Ⅱ类分子的相互作用是T细胞识别抗原肽所必需的,HIVgp120与CD4分子的结合干扰了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使T细胞不能对HIV发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HIV诱导的自身免疫应答
HIVgp120和MHC-Ⅱ类分子均能与CD4分子的相同区域结合,提示这两种分子可能存在共同决定簇,因此针对HIVgp120的特异性抗体能与MHC-Ⅱ类分子发生交叉反应,破坏免疫活性细胞。HIV超抗原成分的致病作用
HIV基因编码产物有超抗原样作用,其致病机制为:①作为T细胞的强活化剂,过度激活T细胞,最终导致T细胞无能反应或细胞死亡;②激活多克隆B细胞,造成B细胞功能紊乱。
HIV的播散
HIV在单核/巨噬细胞内低度增殖,并将病毒播散至其它组织。HIV的其它病理作用HIV感染单核/巨噬细胞,可损伤其趋化、粘附、杀伤和抗原提呈能力;HIV可诱导巨噬细胞分泌大量IL-1和TNF-α,导致患者长期低热,并引起恶病质;受染的DC抗原提呈功能下降并可将病毒传播给CD4+T细胞。HIV引起以CD4+细胞缺陷和功能障碍为中心的严重免疫缺陷。
(1)细胞免疫功能低下(2)体液免疫功能紊乱(3)侵犯多种组织器官CD4+T细胞数量减少
健康人外周血中CD4+T细胞数量为1000个/ml,晚期AIDS患者则在100个/ml以下。迟发型变态反应减弱或消失;T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特异性抗原、同种异体抗原的增殖反应低下;由T细胞或NK细胞引起的细胞毒性反应CD4+T细胞功能障碍
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在疾病早期由于B细胞的多克隆性激活可出现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多种自身抗体产生、CIC形成。随着病情的发展,抗体的产生能力下降。通过感染单核-巨噬细胞、DC、神经胶质细胞、皮肤的朗格汉斯细胞及肠道粘膜的杯状细胞等少量表达CD4分子的细胞,HIV被播散到全身,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肺、肠及其它器官感染致病。侵犯多种组织器官4、HIV感染的临床特点
原发感染急性期
无症状潜伏期
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艾滋病
原发感染急性期
HIV增殖、扩散---感染者血清中出现HIV抗原;出现发热、咽炎、肌肉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皮肤斑丘疹和粘膜溃疡等自限性症状。
无症状潜伏期感染者无明显症状;外周血中HIV抗原含量很低或检测不到;少量病毒在细胞内低水平持续复制,大部分HIV以前病毒的形式整合于宿主细胞的染色体内;持续6个月至10年。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当机体受到某些因素激发,HIV在细胞内大量复制并造成免疫系统进行性损害;患者出现发热、盗汗、疲倦、慢性腹泻、体能消耗和持续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典型的AIDS有三大临床表现:①机会感染②恶性肿瘤的发生③神经系统异常不加干预,2年内死亡机会感染是AIDS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涉及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以卡氏肺囊虫、白色念珠菌、HSV、CMV、肝炎病毒、隐球菌、鼠弓形体等常见。卡氏肺囊虫在肺的外部产生隆起性钙化,形状象粗糙的肾脏在AIDS患者中念珠菌属感染是很常见的,象鹅口疮,不危及生命但十分讨厌.
左图为念珠菌性肺炎恶性肿瘤的发生
如kaposi肉瘤和B细胞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神经系统异常
约有1/3的AIDS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艾滋病痴呆综合征,表现为记忆衰退、偏瘫、颤抖、痴呆等神经、精神症状。5、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
机体可以产生多种抗体和细胞免疫,但不足以清除病毒。原因:①病毒的潜伏感染状态;②病毒包膜糖蛋白的变异;③机体免疫低下不足以清除病毒等因素有关。五、微生物学检查法1、检测抗体
ELISA
快速检测HIV抗体筛选实验Westernblot(免疫印迹试验)确证实验2、检测病毒抗原常检测HIV的P24蛋白。病毒感染的急性期出现,潜伏期常为阴性,病情发展至艾滋病症状出现时又可检出。
3、检测病毒核酸
六、防治原则(1)预防HIV感染综合措施(2)疫苗的研究(3)抗病毒治疗(1)预防HIV感染的综合措施
①建立HIV感染的监测网络系统。②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打击卖淫、嫖娼、贩毒及抵制吸毒等;③加强血源和移植器官的筛选与管理;④加强国境检疫等。
尚未获得理想的疫苗,在疫苗研究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仍然是HIV包膜的高度变异性,目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基因工程疫苗人工合成疫苗重组活疫苗
HIV突变株疫苗
由于HIV病毒株快速变异,使获得具有广泛保护性的疫苗研制变得十分困难。(2)疫苗的研制
一个病人体内病毒氨基酸序列的变化为
1-6%变化最大的蛋白是gp120病毒多态性HIV从感染患者到出现临床症状,病毒已发生很大变化
目前使用多种药物的综合治疗,以防止耐药的发生。主要有三类: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3)抗病毒治疗
“鸡尾酒疗法”被证明可以有效控制病毒复制扩散、延缓病毒感染者发病时间和延长病人生命
鸡尾酒疗法“鸡尾酒”疗法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每一种药物针对艾滋病毒繁殖周期中的不同环节,从而抑制或杀灭艾滋病毒,从而使患者的发病时间延后数年。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博士T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采购五万合同范本
- 7《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水稻代收合同范本
- 6 陶罐和铁罐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Module 4 Unit 1 Thanksgiving is my favourite festival.(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活体购销合同范本
- 停车场车位租用合同范本
- 3做个“开心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辩论赛主席演讲稿
-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四川省自贡市、遂宁市、广安市等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 22G614-1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文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 2024年新改版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 人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张琳主编 PPT
- 支气管镜室工作制度
- 船模制作教程(课堂PPT)课件(PPT 85页)
- 防腐检查培训教材ppt课件
- 肺炎链球菌肺炎医学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