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测试卷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A.通入溴水→通入澄清石灰水B.点燃→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C.点燃→罩上干燥的冷烧杯→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D.点燃→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通入溴水2、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变化的是A.金属钾投人水中B.镁条放人冷水中C.KSCN溶液滴加到FeCl3溶液中D.氯水滴加到KI淀粉溶液中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均为纯净物 B.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C.糖类物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D.油脂、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4、已知:C(s)+O2(g)===CO2(g)ΔH1CO2(g)+C(s)===2CO(g)ΔH22CO(g)+O2(g)===2CO2(g)ΔH32Cu(s)+O2(g)===2CuO(s)ΔH4CO(g)+CuO(s)===CO2(g)+Cu(s)Δ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A.ΔH1>0,ΔH3<0B.ΔH2<0,ΔH4>0C.ΔH2=ΔH1-ΔH3D.ΔH5=ΔH4+ΔH15、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6H6O6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含1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molNaOH6、180℃时将0.5molH2和1molCO2通入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甲醇蒸汽(CH3OH)和某无机副产物,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部分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4H22CH3OH+O2B.在0~3min内H2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C.当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D.在3~10min内,反应仍未达到平衡状态7、298K、101kPa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B.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92kJ/molD.在常温、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molN2和3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92kJ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烷中含乙烯杂质可以加入氢气反应除去B.C4H9Br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C.淀粉溶液中加入KI溶液,液体变蓝色D.蔗糖溶液加入3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入新制Cu(OH)2,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9、为了探究温度、不活泼金属杂质对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编号m(Zn)/g0.1mol·L-1V(H2SO4)/mL温度/℃m(CuSO4)/gⅠ1.010.0250Ⅱ1.010.0t0Ⅲ1.010.0400.2Ⅳ1.010.0402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根据该实验方案得出反应速率大小可能是Ⅲ>Ⅳ>Ⅱ>ⅠB.选择Ⅱ和Ⅲ实验探究硫酸铜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控制t=25C.根据该方案,可以探究浓度、温度、固体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待测物理量是收集等体积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长,反应速率越大10、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石油分馏B.煤的液化C.蛋白质变性D.石油裂化11、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A.大量开发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B.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C.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1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D.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13、反应A+2B⇋3C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mol/(L·min),则此段时间内以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0.5mol/(L·min) B.1mol/(L·min)C.2mol/(L·min) D.3mol/(L·min)14、某温度时,反应X(g)4Y(g)+Z(g)ΔH=-QkJ·mol-1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X和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5mol·L-1·min-1B.第tmin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第5min后,X的生成速率与Z的生成速率相等且保持不变D.5min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6QkJ15、反应A+3B==2C+4D(A、B、C、D均为气态),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1mol/(L·s)B.v(B)=0.6mol/(L·s)C.v(C)=0.6mol/(L·s)D.v(D)=0.8mol/(L·s)16、下列关于甲烷、乙烯、苯三种烃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只有甲烷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除甲烷外,其余两种分子内所有原子都共平面C.甲烷和苯属于饱和烃,乙烯是不饱和烃D.在空气中分别完全燃烧等质量的这三种烃,苯消耗的氧气最多17、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下列原子结构模型中最切近实际的是A.汤姆生 B.波尔 C.卢瑟福 D.1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根据其结构推测它不可能发生的反应为()A.酯化反应 B.氧化反应 C.加聚反应 D.取代反应19、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镁粉与稀盐酸反应 B.甲烷燃烧C.碳酸钙受热分解 D.中和反应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B.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放热或者吸热D.铁在空气中被氧化属于吸热反应21、下列物质是苯的同系物的是()A. B.C. D.22、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C.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D.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面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图。(1)步骤①中除去粗盐中杂质(Mg2+、SO、Ca2+),加入的药品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A.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C.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D.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过滤后加盐酸(2)步骤⑤中已获得Br2,步骤⑥中又用SO2的水溶液将Br2吸收,其目的是___________。(3)写出步骤⑥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4)把溴吹入到SO2的水溶液的气体X最可能用下面的___(填序号)。A.乙烯B.空气C.氩气D.CO2(5)由海水提溴过程中的反应可得出Cl-、SO2、Br-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__。(6)钛是航空、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原料。常温下钛不与非金属、强酸反应,红热时,却可与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TiO2、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Cl2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4、(12分)A、B、C、D、E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40,B、C同周期,A、D同主族,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C和A2C2,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问:(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2)D的单质投入A2C中得到一种无色溶液。E的单质在该无色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电子式表示由A、C两元素组成的四核18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4)以往回收电路板中铜的方法是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现改用A2C2和稀硫酸浸泡既达到了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5)乙醇(C2H5OH)燃料电池(Pt为电极),以KOH为电解质溶液,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当转移电子1.2mol时,消耗氧气标况下体积为______________。25、(12分)实验室需要配制0.50mol·L-1NaCl溶液480mL。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使整个操作完整。⑴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最小砝码为5g)、量筒、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胶头滴管等以及等质量的两片滤纸。⑵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NaCl晶体____________g。⑶称量。称量过程中NaCl晶体应放于天平的____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称量完毕,将药品倒入烧杯中。⑷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移液、洗涤。在移液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需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____________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溶解搅拌时有液体溅出,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_(同上)。⑺摇匀、装瓶。26、(10分)丙烯酸乙酯(CH2=CHCOOCH2CH3,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广泛用于制造涂料、黏合剂。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合成丙烯酸乙酯(部分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省略)。方案为先将34.29mL丙烯酸(CH2=CHCOOH,密度为1.05g·mL-l)置于仪器B中,边搅拌边通过仪器A缓缓滴入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至过量,充分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D的名称是____。(2)仪器C中冷水应从____(填“c”或“b”)口进入。(3)利用如下试剂和方法提纯丙烯酸乙酯:①加入适量水洗涤后分液;②加入适量饱和Na2C03溶液后分液;③用无水Na2SO4干燥;④蒸馏。操作的顺序为_____(填序号)。(4)写出生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最后得到35.0g干燥的丙烯酸乙酯,则丙烯酸乙酯的产率为_____。27、(12分)某学生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_____。(2)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的盐酸跟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3)该同学做实验时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D.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E.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4)将V1ml1.0mol/L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通过分析图像可知,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2℃,该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_____mol/L。(5)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120.020.223.2220.220.423.4320.320.525.6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8、(14分)一定温度时,在4L密闭容器中,某反应中的气体M和气体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t1时刻N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2)0~t3时间内用M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mol/(L·min)。(3)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容器内压强的比值为____________。(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比较t2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大小:v正____v逆(填“>”、“=”或“<”)。(5)其他条件不变时,采取下列措施,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如何?保持恒温、恒容:①充入少量氦气: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②充入一定量的气体N:____________。(6)下列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编号)A.v逆(M)=2v正(N)B.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D.容器中压强保持不变29、(10分)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已知H为两性氧化物,F是红褐色难溶于水的沉淀,且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合同一种元素。请填写下列空白:(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的同一种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写出C、H的化学式:C___,H______。(3)写出反应①、⑦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反应⑦________________。(4)反应⑥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答案解析】
A.通入溴水→通入澄清石灰水,均无现象发生,不能将三者鉴别,A不合题意;B.点燃→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甲烷和氢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鉴别,B不合题意;C.点燃→罩上干燥的冷烧杯,点燃一氧化碳的火焰上方烧杯内无水珠生成,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点燃甲烷的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浑浊出现,可以将三者鉴别,C符合题意;D.点燃→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点燃氢气的火焰上方的烧杯内没有浑浊出现,通入溴水,不能鉴别甲烷和一氧化碳,D不合题意;故选C。【答案点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可以检验是否生成水,从而确定原气体中是否含有氢元素;在火焰上方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检验出是否生成,从而确定原气体中是否含有碳元素。2、B【答案解析】A、因钾与水剧烈反应:2K+2H2O=2KOH+H2↑,钾迅速熔化成一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有火焰产生,现象明显,A错误;B、因镁与冷水反应比较缓慢,现象不明显,B正确;C、KSCN溶液滴加到FeCl3溶液中溶液变为血红色,现象明显,C错误;D、因氯气与KI溶液反应:Cl2+2KI=I2+2KCl,I2遇淀粉变蓝,现象明显,D错误;答案选B。3、B【答案解析】
A选项,煤、石油均为混合物,故A错误;B选项,石油的裂化、裂解、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故B正确;C选项,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双糖和多糖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错误;D选项,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很大,它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答案点睛】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是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石油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煤的干馏、气化、液化都是化学变化;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双糖和多糖能发生水解反应。4、C【答案解析】分析:根据放热反应的焓变小于0,吸热反应的焓变大于0,结合盖斯定律分析判断。详解:A.C(s)+O2(g)=CO2(g)和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因此△H1<0,△H3<0,故A错误;B.CO2(g)+C(s)=2CO(g)为吸热反应,所以△H2>0,故B错误;C.已知:①C(s)+O2(g)═CO2(g)△H1②CO2(g)+C(s)═2CO(g)△H2③2CO(g)+O2(g)═2CO2(g)△H3,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③,因此△H1=△H2+△H3,故C正确;D.①C(s)+O2(g)=CO2(g)ΔH1,④2Cu(s)+O2(g)=2CuO(s)ΔH4,⑤CO(g)+CuO(s)=CO2(g)+Cu(s)ΔH5,若ΔH5=ΔH4+ΔH1,则有2Cu(s)+2O2(g)+C(s)=CO2(g)+2CuO(s)与反应⑤不同,故D错误;故选C。5、B【答案解析】
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其化学式为C6H6O6,A正确;B.乌头酸含有羧基和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错误;C.乌头酸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D.含有3个羧基,含1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molNaOH,D正确;答案选B。6、B【答案解析】
A.由图知,消耗n(
CO2)=(1-0.9)mol=0.1mol、n(H2)=(0.5-0.2)mol=0.3mol、n(CH3OH)=0.1mol,同一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则N(CO2):N(H2):N(CH3OH)=0.1mol:0.3mol:0.1mol=1:3:1,根据原子守恒知,还生成H2O,所以反应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故A错误;B.v(H2)=△nV△t=0.3mol1L3min=0.1mol•L-1•min-1,故B正确;C.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则反应前后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所以气体密度不能作为平衡状态判断标准,故C错误;D.在3min时各物质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在3~10
min【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图像分析,明确化学平衡状态判断标准及化学反应速率计算方法是解本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D。7、D【答案解析】
A.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A项正确;B.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改变ΔH,反应速率加快,b曲线符合要求,B项正确;C.根据图象可知,1molN2和3molH2完全反应生成2molNH3时放出的热量为92kJ,C项正确;D.因为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通入1molN2和3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92kJ,D项错误;正确选项D。8、B【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注意事项。如除杂不能增加新杂质;碘遇淀粉溶液变蓝;检验糖类水解产物时一定要先中和酸,再加入新制Cu(OH)2,加热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详解:A.乙烷中含乙烯杂质不能用加入氢气反应的方法除去,因为会增加新杂质氢气,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除去,故A错误;B.C4H9Br符合CnH2n+1Br,是饱和的一溴代烃,所以同分异构体有4种,故B正确;C.碘遇淀粉溶液会变蓝。在淀粉溶液中加入KI溶液,液体不会变蓝色,故C错误;D.蔗糖溶液加入3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碱中和后,再加入新制Cu(OH)2,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故D错误;答案:B。9、C【答案解析】
A、III、IV温度相同且都能形成原电池,IV形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面积大于III导致反应速率IV>III,故A错误;B、选择Ⅱ和Ⅲ实验探究硫酸铜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控制其余条件都相同,只有只有硫酸铜不同,即必须控制t=40,故B错误;C、硫酸浓度、温度以及固体表面积不同,其反应速率不同,根据该方案,可以探究浓度、温度、固体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正确;D、待测物理量是收集等体积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长,反应速率应越慢。答案选C。10、A【答案解析】A项,石油分馏是指利用石油中含有的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项,煤的液化是通过化学反应使煤变成液体燃料,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项,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项,石油裂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化学变化是指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注意平时积累一些常见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1、A【答案解析】
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开发新能源,减少污染源等措施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题目详解】A项、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会使资源匮乏,是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做法,不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A错误;B项、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从而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B正确;C项、开发利用新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排放,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C正确;D项、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可减少大气污染物氮的氧化物的排放,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D正确;故选A。12、D【答案解析】
A.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也增大,A不正确;B.点c处n(NH3)和n(H2)没有保持不变,此后仍在发生变化,故反应未达到平衡,B不正确;C.由图象可知,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相同,已达化学平衡状态,C不正确;D.点a的氢气的物质的量比点b的大,故点a的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比点b的大,因此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D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本题选D。13、C【答案解析】
化学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系数之比。【题目详解】A+2B⇋3C12v(A)v(B)v(B)=2v(A)=2×1mol/(L·min)=2mol/(L·min)故C为合理选项。14、B【答案解析】
A.2min内,VX=C/t=0.5/2=0.25mol·L-1·min-1,故正确;B.第tmin时,X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再减少,Z的浓度再增加,反应正向进行,未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C.第5min后,X,Z的浓度宏观上不在改变,处于平衡状态,X和Z的系数相等,故X的生成速率与Z的生成速率相等且保持不变,正确;D.5min内,消耗X的物质的量是(0.9-0.1)*2=1.6mol,放出的热量是1.6QkJ,故正确。说法不正确的是B。15、C【答案解析】分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注意单位要一致。详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VA1=0.1mol/L•s);B.VB3=0.2mol/L•s);C.VC2=0.3mol/L•s);D.VD4=0.2mol/L•s);故反应速率VC>V点睛: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比较,注意利用比值法可快速解答,要注意单位应一致,也可以利用归一法解答比较,难度不大。16、B【答案解析】
A.甲烷、苯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B.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共平面,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都共平面,故B正确;C.甲烷属于饱和烃,乙烯和苯属于不饱和烃,故C错误;D.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烃的含氢量越高,耗氧量越高,在空气中分别完全燃烧等质量的这三种烃,甲烷消耗的氧气最多,故D错误;故选B。17、B【答案解析】A、20世纪初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枣糕式模型,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而电子却象枣糕里的枣子那样镶嵌在原子里面,不切实际,选项A不选;B、玻尔的量子原子结构理论,解决了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经典原子理论中“原子坍塌”的问题,最切实际,选项B选;C、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生模型,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其缺陷是只能说明了原子中有电子的存在和电子带负电,不能正确表示原子的结构,不切实际,选项C不选;D、英国科学家道尔顿认为每种单质均由很小的原子组成,不同的单质由不同质量的原子组成,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实心小球.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不切实际,选项D不选;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的构成及人类对原子的结构的认识,了解化学史及化学的发展历程即可解答,学生应辩证的看待每个理论的局限性和时代性。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枣糕式模型;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实心小球。18、C【答案解析】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其中含有羟基和羧基故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含有还原性官能团羟基故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含有烷基和苯环故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没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无法发生加聚反应,故答案选C。19、C【答案解析】
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镁粉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甲烷燃烧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C.碳酸钙受热分解为吸热反应,故C正确;D.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CO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答题时还需要明确物理变化中的放热或吸热不能归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20、D【答案解析】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中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判断;B.根据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C.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铁在空气中被氧化属于物质的缓慢氧化,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判断。详解:A.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生成放出能量,所以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A正确;B.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故B正确;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故C正确;D.铁在空气中被氧化属于物质的缓慢氧化,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的条件无关。另外要记住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21、D【答案解析】
A.该物质和苯不是同一类物质,它们不是同系物,A错误;B.该物质和苯不是同一类物质,它们不是同系物,B错误;C.该物质和苯不是同一类物质,它们不是同系物,C错误;D.该物质和苯是同一类物质,在分子构成上相差1个CH2,它们互为同系物,D正确;故合理选项为D。22、D【答案解析】测试卷分析: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故A错误;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可以含有共价键,例如氢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但是含有共价键,故B错误;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不一定含有共价键,例如稀有气体分子,故C错误;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故D正确,为本题的答案。考点:化学键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键的知识,该考点是高考常考的考点,本题要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该题难度适中。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BCD提高溴的富集程度Br2+SO2+2H2O=4H++2Br-+SO42-BCl-<Br-<SO2TiO2+2C+2Cl2TiCl4+2CO【答案解析】
海水分离得到粗盐、淡水和母液卤水,粗盐提纯得到精盐,母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沉淀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过滤得到沉淀在盐酸中溶解得到氯化镁溶液,浓缩结晶、得到氯化镁晶体,氯化氢气流中脱水得到氯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和氯气;得到的NaBr溶液中通入氯气氧化溴离子生成溴单质,用热空气吹出溴单质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溴化氢,吸收液中通入氯气氧化溴离子生成单质溴,蒸馏冷却分离得到纯溴,据此分析解答。(1)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通过加氯化钡除SO42-离子,加碳酸钠除Ca2+离子,加NaOH除去Mg2+离子,同时碳酸钠可以除去过量的钡离子,过滤后,加入盐酸调节pH除去过量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据此分析解答;(5)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分析判断;(6)TiO2、炭粉混合在高温下通入氯气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气体为一氧化碳,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除去粗盐中杂质(Mg2+、SO42-、Ca2+),通过加氯化钡除SO42-离子,然后再加碳酸钠除Ca2+离子,同时碳酸钠可以除去过量的钡离子,如果加反了,过量的钡离子就没法除去,加NaOH除去Mg2+离子顺序不受限制,因为过量的氢氧化钠加盐酸就可以调节了,将三种离子除完,过滤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A.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中钡离子不能除去,故A错误;B.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符合除杂和提纯的要求,故B正确;C.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符合除杂和提纯的要求,故C正确;D.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过滤后加盐酸,符合除杂和提纯的要求,故正确;故答案为:BCD;(2)步骤⑤中已获得Br2,低浓度的Br2溶液在提取时消耗过多的原料和能源,步骤⑥中又将Br2还原为Br-,目的是转化为HBr后易被氧化剂氯气氧化为溴单质,用于富集溴元素,故答案为:提高溴的富集程度;(3)步骤⑥中二氧化硫与溴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SO2+2H2O═H2SO4+2HBr,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4H++2Br-+SO42-,故答案为:Br2+SO2+2H2O=4H++2Br-+SO42-;(4)把溴吹出的气体X,廉价且不和溴反应,吹出的溴单质用碳酸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氩气生产成本高,所以工业上最适宜选用空气,故答案为:B;(5)苦卤中通入Cl2置换出Br2,吹出后用SO2吸收转化为Br-,反复多次,以达到富集溴的目的。由海水提溴过程中的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2Br-+Cl2=Br2+2Cl-;反应中还原剂Br-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Cl-;Br2+SO2+2H2O=H2SO4+2HBr,反应中还原剂SO2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Br-;可得出Cl-、SO2、Br-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Cl-<Br-<SO2,故答案为:Cl-<Br-<SO2;(6)TiO2、炭粉混合在高温下通入氯气制得TiCl4和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2C+2Cl2TiCl4+2CO,故答案为:TiO2+2C+2Cl2TiCl4+2CO。【答案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1),要注意为了将杂质完全除去,加入的试剂是过量的,过量的试剂要能够在后续操作中除去。24、第二周期第VA族2Al+2H2O+2OH-=2AlO2-+3H2↑H2O2+H2SO4+Cu=CuSO4+2H2OC2H5OH-12e-+16OH-=2CO32-+11H2O6.72L【答案解析】分析:A、B、C、D、E为短周期元素,A到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E为Al;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C和A2C2,则A为H,C为O;A、D同主族,由A、D的原子序数相差大于2,所以D为Na;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40,则B的原子序数为40-1-8-11-13=7,所以B为N,据此进行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A为H,B为N,C为O,D为Na,E为Al。(1)B为N,原子序数为7,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ⅤA族,故答案为:第二周期ⅤA族;(2)Na与水反应生成NaOH,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H2O+2OH-=2AlO2-+3H2↑,故答案为:2Al+2H2O+2OH-=2AlO2-+3H2↑;(3)由A、C两元素组成的四核18电子的共价化合物为过氧化氢,用电子式表示过氧化氢的的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4)A2C2为H2O2,与Cu、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H2O2+H2SO4+Cu=CuSO4+2H2O,故答案为:H2O2+H2SO4+Cu=CuSO4+2H2O;(5)乙醇(C2H5OH)燃料电池(Pt为电极),以KOH为电解质溶液,乙醇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碳酸钾,电极反应式为C2H5OH-12e-+16OH-=2CO32-+11H2O,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当转移电子1.2mol时,消耗氧气1.2mol4=0.3mol,标况下体积为0.3mol×22.4L/mol=6.72L,故答案为:C2H5OH-12e-+16OH-=2CO32-+11H225、500mL容量瓶14.6左盘搅拌,加速NaCl溶解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中1~2cm偏高偏低【答案解析】
(1)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来分析需要的仪器;⑵根据m=cVM计算NaCl的质量;⑶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回答;⑷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溶解;⑸洗涤烧杯2~3次,可以保证溶质全部移入容量瓶中;⑹根据定容操作的方法回答;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分析误差;【题目详解】(1)移液、定容需要容量瓶,根据容量瓶的规格,配制480mL0.50mol·L-1的NaCl溶液,必须用500mL的容量瓶;(2)用500mL的容量瓶,配制溶液的体积是500mL,m(NaCl)=0.50mol·L-1×0.5L×58.5g·mol-1≈14.6g;⑶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称量过程中NaCl晶体应放于天平的左盘;⑷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NaCl溶解;⑸洗涤烧杯2~3次,可以保证溶质全部移入容量瓶中;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则容量瓶中溶液的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高;溶解搅拌时有液体溅出,容量瓶中溶质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浓度偏低。七、工业流程26、干燥管c②①③④CH2=CHCOOH+HOCH2CH3⇌加热浓硫酸CH2=CHCOOCH2CH3+H2O【答案解析】
(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仪器D的名称是干燥管;(2)冷却水应从下口流入,上口流出,克服重力,与气体逆流,流速较慢,可达到更好的冷凝效果,冷凝挥发性物质丙烯酸和乙醇,回流液体原料,因此仪器C中冷水应从c口进入;(3)充分反应后得到酯、乙醇、丙烯酸、水的混合物,加适量水后分液,丙烯酸乙酯密度小于水,有机物易溶于有机物,在上层,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丙烯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丙烯酸、降低丙烯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最后用无水Na2SO4干燥,然后蒸馏即可得到纯丙烯酸乙酯,所以操作的顺序为②①③④;(4)生成丙烯酸乙酯的反应是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COOH+HOCH2CH3⇌加热浓硫酸CH2=CHCOOCH2CH3+H2O;34.29mL丙烯酸的质量m=ρv=1.05g/mL×34.29mL=36.0g,根据方程式可知理论生成丙烯酸乙酯的质量为:36.0g×100/72≈50.0g,最后得到35.0干燥的丙烯酸乙酯,所以酯的产率为: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35.0g/50.0g×100%=70.【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丙烯酸乙酯制备,掌握有机酸、醇、酯官能团的性质应用是解题关键,注意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实验基本操作,尤其要注意根据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进行迁移应用,题目难度中等。27、环形玻璃搅拌棒用碎塑料泡沫垫高小烧杯,使小烧杯口和大烧杯口相平不相等相等中和热是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用量无关ABE低于1.5-51.8kJ/mol【答案解析】
(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大小烧杯口之间不相平且没填满碎纸条;(2)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3)根据中和热测定过程中误差判断;(4)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原理进行计算;(5)根据Q=cm△T进行计算。【题目详解】(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大小烧杯口之间不相平且没填满碎纸条,应用碎塑料泡沫垫高小烧杯,使小烧杯口和大烧杯口相平;(2)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改用6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中和热数值相等;(3)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在测碱的温度时,会发生酸和碱的中和,温度计示数变化值减小,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选项A正确;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会导致一部分能量的散失,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选项B正确;C、做本实验的室温和反应热的数据之间无关,选项C错误;D、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会使得实际量取体积高于所要量的体积,放出的热量偏大,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高,选项D错误;E、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由于氨水是弱碱,碱的电离是吸热的过程,所以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选项E正确;答案选ABE;(4)从图形起点可知:5mLHCl溶液和45mLNaOH溶液反应放热后的温度已经是22℃,则溶液混合前的实验环境温度一定低于22℃;当酸碱恰好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高,从图示可知V1=30mL,V2=50mL-30mL=20mL,二者体积比为:,c(NaOH)===1.5mo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师范学院《体育课程与学科教学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绿色化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钢琴弹唱(2)》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Hadoop大数据技术》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仪器分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土木工程材料》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3711-T 152-2024荒山造林技术规程
- 文书模板-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方案
- 人事行政培训企业文化塑造与践行考核试卷
- 未来教育中的在线测评与反馈考核试卷
- 公务员2021年国考《申论》真题(地市级)及参考答案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高等数学基础》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 DPtech-FW1000系列防火墙系统操作手册
- 图像学完整分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五章 第二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 时栅位移传感技术讲解
- 灯具施工方案(完整版)
- TKT-Glossary中译版
- 西安作文800字
- (完整版)小学英语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最新整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