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研夏商周真题及答案_第1页
历史考研夏商周真题及答案_第2页
历史考研夏商周真题及答案_第3页
历史考研夏商周真题及答案_第4页
历史考研夏商周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整理第一篇远古、夏商周中国的远古人类和文明起源“考古类型学”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主要用来研究遗迹和遗物的形态变化过程,考古类型学是对收集到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和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论。古类型学受生物分类学的启发而产生,主要研究考古学遗存外部形态的演变过程,找出其先后演变规律,从而结合地层学判断年代,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分析其反映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精神活动等。又被称作形态学。大量用于研究陶器、瓷器等使用周期短、变化较明显的器物。瑞典的蒙德留斯系统诠释,并将之称为“方法论”,标志着此门学科已经成熟。“(苏秉琦)区系理论”蘇秉琦称之为“条块说”,他把中国境内新石器文化(含部分青铜文化)划为六大区,并概括为面向海洋和面向大陆两大片,较准确建立我国考古文化的谱系。区是一块块的空间分布,系是一条条的时间流变,类型是分支。六大区不是简单的地理划分,主要着眼于各区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各区系间存在交汇连接带,彼此也是相互影响的。东非能人肯尼亚考古学家路易斯发现的最早的人类,他的体制形态比南方古猿显得进步,能两步直立行走,并且制作石器工具。图迈人在中非国家发现的距今700万年左右的迄今最早的人类头骨化石。图迈人明显地表现出了原始人类和现代人类的双重特征:它的脑壳仍然像猿类,不过脸型短,牙齿尤其是犬齿比较小,类似于现代人的牙齿。由此,专家们推断,它或许是人类的直接祖先。旧石器时代(14兰大)远古人类历史上采用打制方法制造石器的时代。从二三百万年开始到一万年前为止。代表性的文化有早期的观音洞文化和北京人文化、中期的丁村人文化,晚期的山顶洞文化。这一时期工具的制作一般是把大石头打成石片,所剩的石核用来作为石斧。到末期,石片被用作石刀或矛头。旧石器时代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由于地域或时代的不同,文化面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丁村人文化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代表文化。生活在汾河流域的丁村人,使用的生产工具是木器和石器。其制作技术较西侯度文化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丁村人不仅在体质上比北京人有了相当的发展,在石器制度上有了相当的提高。山顶洞文化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文化。她们依据可以使用相当进步的石器,能制作骨针来缝制兽皮衣服。其主要经济部门是渔猎,以采集为辅。以装饰品小石珠为首的原始艺术达到了一定水平。其财产仍为集体共有,说明还未出现私有财产观念。从墓葬情况来看,当时的原始宗教信仰仍是对生命和灵魂的一种虚幻认识。新石器时代”(14陕师、14云大、15兰大)考古学分期中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的时代。中国境内的新石器时代起於距今1万多年前,终结於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它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磨制石器的使用,陶器制造的开始,农业的出现,居民村落的普及,氏族制度的形成等。考古学家把农业、制陶及纺织等作为新石器时代的标志。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用化学方法改变天然物性质的开端,陶器储存作物及煮食盛食,可作为判断新石器时代出现的指标。这也是人类学和历史研究上所谓的“野蛮时代”,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过渡阶段。仰韶文化(05宁大、06中山、06安大、11延大、14天师、14安大、15黑大)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千多年,亦属于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文化。这类文化的分布区域很广,遍布于黄河中上游各省,以手制精致的彩绘陶器和磨制石器为其主要文化特点,婚姻形态实行族外婚;出于锄耕农业阶段。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和临潼的姜寨遗址。这时的社会组织更为严密,社会生产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红山文化(06北师)我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1935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最初发现而得名,同类型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距今约5000年左右。其中出土了很多精致的玉礼器,还发现了包括祭坛和女神庙在内的大型祭祀建筑遗址,似表明这里的社会分化相当早,中原文明的产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龙山文化(03华东师、06华东师、14华师)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年份约为公年前2800年。该文化是在大汶口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布范围较广,各地区彼此间的地域性差异相当显著。该文化的特征:首先,铜器的制造说明龙山时代仍属于铜石并用时代;其次,水井的开凿反映了人类在饮水和灌溉方面有了新的改观;最后,城防设施的出现,反映了人类从村落向城邦的过渡。大汶口文化(14北师)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以1959年发掘之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命名。主要分布于鲁中南及东南丘陵地区和江苏淮北一带。典型遗址有大汶口、山东曲阜西夏侯等。年代自公元前4300年至前2400年左右。陶器早期以红陶为主,中期灰、黑陶增加,出现薄胎灰白陶。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粟。家畜饲养相当发达。晚期陶器上有原始文字。良渚文化(01南大、05人大、06宁大、13北大、13南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新时期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36年首次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遗址而得名。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距今约为5000年至4000年。其主要文化特征是:陶器以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普遍使用轮制,农业工具进步,已种植水稻、芝麻、蚕豆、毛桃等;手工业制品精巧,有玉琮、玉璧等象征权力的贵重礼器。房屋为干栏式建筑,贫富分化现象明显产生。良渚文化是崧泽文化的继续和发展。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为新石器时代繁荣时期的文化,距今约有六千八百年,分布在浙江绍兴与宁波之间,生产工具有石斧、石凿、骨耜、骨镞等,陶器为黑色,有釜、钵、罐、盆、盘等,都是手制的。河姆渡居民已大量种植水稻,考古发掘时发现有很多稻谷、稻壳、稻茎的遗存,证明了当时的农业已相当发展。此外,还发现一种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可证当时的居地近水低湿,建筑技术已相当进步。图腾崇拜原始社会早期的宗教形式之一。图腾是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它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图腾是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或个人的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件。图腾崇拜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但在个民族中的图腾含义不尽相同。有的把图腾当做氏族标志或象征,有的则认作氏族或部落的血缘亲属,或视为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或者是具有多种意义的生物或无生物。原始群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当时的人类刚从猿类分化而来,生产能力低,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弱只有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群体才能生存。原始群时期是旧石器时代前、中期,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人类为直立人,后期人类为早期智人。血缘家族随着采集、狩猎经济的发展,劳动中出现了按年龄的分工,促使原始群不断分化。不同年龄的男女生活条件的差异引起不同的反应,人们的思维逐渐进步,杂交的婚姻形态逐渐被排除,发展为比较固定的血缘群团。血缘家族实行同辈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第一种家庭形态。氏族公社(02北大)原始社会后期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基本社会经济单位。氏族公社是继原始群之后出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氏族公社的历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社会的主要阶段。父系氏族公社是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组织形式。母系氏族社会(06北大)氏族公社早期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母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是:妇女处于支配地位,丈夫居于妻方,辈分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这时实行族外婚制,即同一氏族内部不许通婚,只有不同氏族之间的同辈男女可以互为夫妻。后来发展成为对偶婚,就是在互婚的男女群中各有一个主要配偶,但不严格。因此,所生子女仍是知母而不知父。部落联盟原始社会后期形成的部落联合组织,通常由若干近亲或近邻部落组成,结成联盟的主要目的在于共同合作出征或自卫等军事行动。尧舜时期,由参加联盟的各氏族部落的首领组成联盟议事会,讨论重大事务,推举联盟首领。这为后来国家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一、试说明人类起源的“夏娃理论”和“多区起源论”(观点、证据)。关于“现代人类”的产生,国际人类学界有两个学派、两种理论,即“多区域起源论”和“单一起源论”。(一)夏娃理论:1、观点:它主要依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主张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美国学者艾伦·威尔逊根据人类DNA的证据,提出一种假说:所有现代人大约在距今20万年前起源于南非,在约13万年前向欧、亚洲扩散,取代了当地原有的早期智人,成为各地现代人的共同祖先,他们与现代人类之间没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夏娃理论”。2、证据: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12000条染色体的研究,在东亚人身上发现目前支持“东亚人非洲起源说”的最有力的证据,它进一步表明来源于非洲的人群完全取代了原来居住在亚洲的古人类。(二)多区起源:1、观点:(1)此一理论认为现代人类是从各地区的早期智人进化而来的。同一地区的古人类向现代人类演化的过程中,与其它地区人种存在交流的情形。西方学者认为:现代中国人和大洋洲人乃至欧洲人,都分别类似于本地区的古人类,并非类似于非洲古人类。在地球的每个地区,都已经找到了这个地区现代人类与该地区古人类之间的联系。(2)对此,吴新智解释:在中国古人类进化的主流中,附带杂交模式。随着人口增加和人群迁徙,人类的繁衍有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2、证据:(1)蓝田人的上颔骨型态与中国其他化石不同,但与欧洲发现的早期头骨十分相似,反映出二者可能有共同的来源;(2)大荔人头骨上梨状孔的外侧处骨面隆起,马垻人头骨眼眶呈圆形,眼眶外下缘较锐,这些特征都与中国境内的同期化石不同,却与欧洲尼安德特人相同。(3)柳州人化石的测定,直接证明了再7万到13万年前或更早,柳江人已经在华南地区生活了,不可能是在这之后从非洲迁移而来。(4)在中国几十个地点发现的包括直立人以及早期智人的化石,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中国古人类体质特征发展的连续性,中国人的主体部分是东亚大陆上的土著居民。(5)“许昌人”化石距今约8到10万年,与“北京人”的信息含量有很大的一致性,而且出土的石器、骨器都是本土文化,少见外来因素。总之,“人类起源非洲说”日益面临“多区起源论”的挑战。科学的真相究竟如何,还需学者们为此努力。二、简析良渚文化(15云大)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新时期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36年首次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遗址而得名。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距今约为5000年至4000年。其主要文化特征是:陶器以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普遍使用轮制,农业工具进步,已种植水稻、芝麻、蚕豆、毛桃等;手工业制品精巧,有玉琮、玉璧等象征权力的贵重礼器。房屋为干栏式建筑,贫富分化现象明显产生。与其他文化的关系:良渚文化是崧泽文化的继续和发展。良渚文化的居民与大汶口文化的局面有过直接接触,它的一些玉器品种传入大汶口文化地区去,而大汶口文化的轮制黑陶也传到良渚文化地区来。三、“中国农业是由外传入,还是独立的起源?试举考古发现说明。经近人的研究证实,中国农业的起源,具有特殊的区域性和独立性,并非两河流域传入,是独立起源,自成一体的。黄河流域是以粟为主的旱地农业的发源地,长江流域是以稻为主的水田农业的发源地。1、在裴李岗文化中,石器以农具为主,包括耕种、收割工具。这说明七八千年前,中原地区已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农业定居生活,已进入了以栽培栗为主的旱地农耕阶段。在南庄头遗址中发现了谷物加工工具,说明当时已有农作物栽培,把中国农业的起源上推了距今一万年左右。2、1960年代末,旅美历史学家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以大量可靠的材料,证明中国农业起源具有独立性,并非从两河流域传入。例如,(谷物加工工具)1986年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出土加工谷物用的石磨盘和石磨棒,距今约一万年,说明当时此地已开始栽种粮食作物;(南方稻作)江西仙人洞遗址发现距今一万六千年前的野生稻,距今九千年前,人工栽培的稻作农业已经出现;湖南玉蟾岩遗址出土了一万两千年前的五粒碳化稻谷,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谷。四、母系氏族社会的概况1、氏族: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的亲族集团。形成与文字出现前若干万年。2、最早的人类群体是原始群,既没有婚姻规则,也没有社会组织。3、血缘婚:人类第一个婚姻形态。形成的群落是血缘家族。他们排除双亲与子女、祖父母与子孙发生婚姻关系,实行同辈男女互相婚配,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互为夫妻关系。4、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进而排除了同胞兄弟姐妹以及旁系兄弟姐妹发生婚姻关系,演进成为出生与不同群落的同辈男女互为夫妇的群婚制。5、族外婚是氏族形成的契机。氏族形成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发展。6、母系氏族制度的特点:社会组织是分层次、有结构的,居住单位从小到大分为房组、房群、村落三级,可能与家族、氏族、部落相应;同一合葬墓中埋葬的死者是血亲关系;妇女对财产的支配权大于男子;对一些女孩实行厚葬或使用成人葬式,财产实行依母系继承,世系按女性来计算;当时不存在经济上独立的家庭。五、父系氏族社会的概况1、世系制度和财产继承制度改为父系;2、一夫一妻制取代了对偶婚姻制度,婚姻关系更为牢靠持久3、女子出嫁到丈夫的氏族和丈夫同居,死后和丈夫埋葬在丈夫氏族的墓地4、贫富悬殊现象出现,财产私有现象萌芽,阶级逐渐形成5、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瓦解,代之以地缘为纽带的农村公社形成6、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铜石并用时代六、简述父系氏族公社出现的原因1、父系氏族公社取代母系氏族公社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之一。2、生产力的提高促使农业和手工业分工进一步发展,在生活和劳动中男女所起的作用发生变化。以前的采集业和渔猎也逐渐发展成相对独立的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逐渐分离出来,产品出现了剩余。这种情况使得男子在生产劳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妇女则在生产中逐渐退居于次要地位,更多地负担起繁杂的家务劳动。3、母系氏族公社制度的颠覆是女性被排斥在社会之外的结果,父权建立在男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结果。七、公元前3500年后文明因素快速发展的主要表现农业、家畜饲养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农作物的品种增多,家畜种类已和后世基本相同。手工业生产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陶器生产普遍实行轮制,石器、玉器的加工均有明显的进步,特别是铜器的出现,我国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聚落形态出现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以大型中心聚落和一般聚落的差别,以城墙为标志的城的出现;聚落内部出现了分化。祭祀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专门用于祭祀的场所,表现了对天地和祖先的崇拜。八、简述原始社会瓦解的原因私有财产的出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氏族公社里开始出现富有家庭,他们把公有财产据为已有。贫富的分化。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和发展,氏族首领利用职权占有了更多的财产而成为富人。大汶口文化遗址的不同墓葬反映了当时贫富分化的情况。商品交换的出现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从而加速了原始社会的瓦解。阶级的形成。为了扩大财富与权势,氏族贵族驱使氏族成员对外进行掠夺战争,把战俘变为奴隶,一些穷苦的氏族成员也沦为奴隶。国家的出现。氏族大会、氏族部落议事会逐渐由管理公共事务的机关转变为阶级统治的机构;军队、监狱等成为常设的镇压组织。综上所述,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贫富分化的出现,阶级国家形成,原始社会瓦解。古文献记述的远古社会第一节关于炎黄族系的传说三皇(15山大)我国古史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曾列为“三皇”的有教人结网驯服鸟兽的伏羲氏,教人钻燧取火的燧人氏,教人播种五谷的神农氏,以及身为女性、曾经补天造人的女娲氏。三皇传说名目不一,其形象神人混杂,但仍然隐约地反映了中国早期人类逐步积累生存经验的历史进程。五帝(15山大)我国古史神话传说中的五位帝王。五帝时代晚于三皇,其名号也有多种说法。以《史记五帝本纪》所载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人较为常见。其传说主要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部落联盟鼎盛及其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黄帝传说中黄河流域的著名部落首领。相传黄帝与炎帝联合,共同在逐鹿之野大战九黎族,最终黄帝取得了胜利,九黎族首领蚩尤被杀。后来黄帝又和炎帝大战于阪泉之野,黄帝成为了胜利者,于是黄帝部落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下去,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成分,黄帝后来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神农氏(炎帝)我国传说时代的“炎帝”。炎帝时代的主要贡献在原始农业和原始文化方面,相传炎帝曾教人们制造耒耜(leisi)、种植庄稼,促进原始农业的发展。神农时代的另一重大成就就是发明医药,传说炎帝神农氏为寻求治病的药物遍尝百草。他还发明了五弦琴、七弦琴,创制了《扶持》这一舞乐,演八卦为六十四卦。绝地天通古史传说中颛顼实行的宗教改革。颛顼又称高阳氏,颛顼“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主要内容是垄断祭祀权。首先是设立专职教职巫觋。担任巫觋要具备很高的条件,为人必须聪明机灵、正直恭敬,还要有广博的知识,知道山川名号、氏族世系以及宗庙礼仪。其次是设立管理宗教事务的职官。担任宗教职官要具备更为严苛的条件,除必须具备宗教知识外,还必须懂得不同季节动植物生长状况,并且必须是历史上著名姓族的后代。实行这些严格要求,使氏族贵族垄断了神权,同时也是当时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反映。6、禅让制(14南农、15扬大)我国古代氏族公社部落联盟最高首领更替与继承的一种制度。尧舜时期实行禅让制度。尧虽有子丹朱,却不把联盟首领之位传子,而是与四岳商议后,推举德行接触的舜摄行政务。在长期考察之后,尧终将首领之位禅让给舜。舜到晚年也同样禅让给治水有功的禹。尧、舜禅让时需要经过“四岳十二牧”(联盟议事会成员)的同意。而后,被父系社会的终极体制——世袭制取代。一、概述炎帝黄帝时期的概况。1、炎帝首创了木质的耒耜,被认为是农业发明之始。除此之外,还发明了医药和陶器。2、黄帝时期的成就:(1)物质文明的发展:发明了铜器和衣冠的制作,反映了原始的纺织和缝纫的兴起,也显示了社会组织的意义。而舟车制作的传说,表示原始交通工具的使用,以及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2)精神文明的发展:发明了文字,制定出立法和甲子,美术、音乐、舞蹈创作繁荣起来。(3)中华民族制度的文明:举用风后、力牧等六人为相,这是设官治民的开端。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是划分行政区域的先声;黄帝能成命百物,以名民共财,这是给各事物和社会各等级定名,将社会成员区分为不同的等级,分等占有财产。总之,炎帝、黄帝时代的这些传说并非是穿凿附会的想象或虚构,它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二、简述颛顼“绝地天通”改革颛顼的“绝地天通”是氏族贵族为了垄断祭祀进行的一次宗教革新,观射父将其说成是恢复“旧常”是不对的。(一)合理性:颛顼“绝地天通”宗教改革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夫人作享,家为巫史”的自由祭祀阶段,宗教活动没有足够的神圣性,影响了人们对鬼神的诚信,降低了神权的威严。于是人民面对鬼神互相发誓结成的同盟也就没有足够的约束力。“民渎齐盟”的事情不断发生,造成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严重混乱。因此,对原始宗教进行改革是必要的。(二)主要内容:1、颛顼“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主要内容是垄断祭祀权。首先是设立专职教职巫觋。担任巫觋要具备很高的条件,为人必须聪明机灵、正直恭敬,还要有广博的知识,知道山川名号、氏族世系以及宗庙礼仪。2、其次是设立管理宗教事务的职官。担任宗教职官要具备更为严苛的条件,除必须具备宗教知识外,还必须懂得不同季节动植物生长状况,并且必须是历史上著名姓族的后代。实行这些严格要求,使氏族贵族垄断了神权。三、简述尧舜时期的禅让与治水在尧舜的传说中,禅让和治水二事最为重要。(一)禅让:尧禅让而不传子,是由他的高尚品德决定的。尧舜时期处于军事民主制历史阶段,部落联盟首领的继承,需要加入联盟的各部落首领会议共议决定。尧就继承人选的问题征求四岳的意见,即有部落联盟首脑会议的性质。禅让是史前存在过的史实,属于原始民族制度的遗风。知识经过二三千年传述,道路周秦将尧舜禅让的传说记入书简时,打上了周秦时代的烙印。(二)治水:1、治水是尧舜时期的另一有名传说。禹从前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用疏导为主,把治水患和兴水利结合起来的新办法治水,利用自然地形,把高地更加筑高加固,使之不再崩塌淹没,把低地更加挖低疏通,让水流顺畅地排出,还选择适当的地方蓄水用于养殖和灌溉。2、治水成功的原因:(1)得到了各部落的通力合作。在契、弃、益以及四岳的合作下顺利完成治水。(2)禹有顽强奋斗、公而忘私的精神。禹治水时,劳身焦思,居外三十年,过家门不敢入,亲执耒锸,身先民众,辛苦劳作,伤痕累累仍在狂风暴雨中坚持不惜。关于东夷和南方各族系的传说一、简述“禹伐三苗”。禹伐三苗是史前华夏势力与苗蛮势力冲突的最后一幕。古文献中有关这一幕的记述不太一致。《荀子》:干戈不用三苗服。”《韩非子》:禹“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墨子》对此事记述较详:三苗大乱之时,上天出现种种怪异现象以示惩罚,大巫高阳氏向禹下达上天的命令,于是禹秉承上天的命令亲征三苗。在战争中三苗首领中箭,三苗大败。其从此衰弱。这段记述宗教色彩十分浓厚。其中关于三苗之乱,上天诛罚的描绘,当系华夏后裔的夸张附会。而禹受大巫高阳氏之命进行征伐,表明战争具有宗教性质,是符合实际的。巫教是史前风俗习惯和社会意识的集中表现,但各地区巫教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经过颛顼的宗教改革,到尧舜禹时期,中原华夏族的巫教更接近于宗教,而南方苗族的巫教还处于原始巫术阶段。这种原始巫教中没有专业神职人员,人人与神相通,人人施行巫术,不能建立起神权的尊严,缺乏遵守诅誓的诚信。从华夏族的角度来看,就是“乱德”。华夏与苗蛮势力的现实利害冲突在宗教观念中集中体现出来,于是冲突带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华夏与苗蛮的冲突除了武力外,还进行了宗教传播过程。这一过程,华夏与苗蛮才真正融合起来。华夏宗教向苗蛮传播的历史过程,古文献中没有较完整的记述,只有祝融的传说提供了某些蛛丝马迹。祝融及其后裔继承了掌管巫史的职责。屈原的出现是一个华夏与苗蛮融合促进文化发展的代表性事例。二、神话传说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描述是否可信?中国的神话传说有何特色?(一)应辩证的看待这一问题:在文字发明之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只要加以科学分析,便不难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可靠历史资料。考古发现提议清晰地揭示出古史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活动背景,为复原传说时代的历史提供了条件。(二)关于炎黄族系的传说1、炎帝、黄帝时代的这些传说并非是穿凿附会的想象或虚构,它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2、颛顼、帝喾的传说没有炎黄传说那样丰富,也没有尧舜传说那样具体,而内容则比较集中,宗教活动占有特别显著的地位。3、在尧舜的传说中,禅让和治水二事最为重要。战国、秦汉古文献将禹治水的地区范围极力夸大了。根据我国地形、史前部落集团分布和当时社会发展进程诸方面分析,史前洪水发生范围和治水的范围不会如《尚书禹贡》等古文献所说的那么广大。治水只能在其部落联盟地区内进行。(三)关于东夷和南方各族系的传说1、东夷:先秦文献都是华夏典籍,对蚩尤多有丑化。其中描绘的蚩尤形象如同恶魔,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强悍善战,势力十分强大。2、苗蛮:我国古文献中记述的史前苗蛮的传说较为零散,而且只涉及史前晚期即尧舜禹时期,更早的情况在文献中极难找到。华夏宗教向苗蛮传播的历史过程,古文献中没有较完整的记述,只有祝融的传说提供了某些蛛丝马迹。祝融及其后裔继承了掌管巫史的职责。屈原的出现是一个华夏与苗蛮融合促进文化发展的代表性事例。3、百濮和百越:苗蛮之外,史前南方居民还有百濮和百越。濮人分布在长江、汉水之间,百越则居于东南沿海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的越族。(四)特色:1、神话传说“历史化”。例如:《韩非子》、《尸子》记载鲁哀公和子贡分别拿“夔一足”、“黄帝四面”两个传说请教孔子。这两个传说讲的是神话中“夔”仅有一条腿,黄帝有四张面孔。孔子解释说:“夔一足”讲的是夔这个人虽然残暴,但颇有诚信,“一而足矣”;“黄帝四面”,说的是黄帝治理天下,找四个“同志”到四方帮忙,大为成功,平治天下。2、响彻着劳动创造的回音,它是劳动创造的生动记录,更是劳动业绩和首创精神的赞美。神话作为古人艺术表现之一,和其他艺术一样是起源于劳动的。3、充满了厚生爱民意识: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禹治洪水,精卫填海都是为了摆脱和战胜自然灾害的困扰;黄帝战蚩尤则是为了清除人间恶势力,不让他们去危害人的正常生存。4、显示了博大坚韧的精神:中国关于鲧禹治水和希腊关于普罗米修斯的神话。5、神话具有强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神话都具有离奇的情节,奇特的幻想,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6、中国古代神话很零散。篇幅都很短小,对神的事迹记载非常简略,故事性不强,没有古希腊神话那样的长篇巨制和曲折生动的情节。第三节古文献中的“大同”之世一、论述古文献中的“大同”之世。《礼记礼运》篇提出“大同”与“小康”的历史观念。小康之世指禹、汤、文、武时代,“大同”之世似指五帝以前,即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出现以前的原始时代。战国秦汉之间的许多古文献对远古社会做了概况描述,这类描述与五帝传说有所不同。五帝传说多记述某一个或几个氏族部落的历史事件,这类描述则多是说明时代的整体特征。远古“天子”不是个人名字,也较少具有氏族部落称号的含义,明显地成为时代的代称。远古之初“天子之号以其德”。即说远古指出按照“德”确定“天子”称号。以事业成就作为“天子”名号,表明人民的着眼点已经从个别氏族部落的传说转向对时代特征的认识。“始作八卦”是文明初开始的标志,“作网罟”是渔猎经济的标志。《淮南子》和《易系辞下》中记述了女娲与伏羲的故事。伏羲、女娲的传说反映着人类社会的一个很古老时代的历史缩影。有巢氏、燧人氏的传说是以人类居住和饮食方面记述的一个时代的特色,也是与今天的科学知识协调一致的。神农氏的传说反映的是一个已经发明了的农耕的时代。战国秦汉之间的一些记述完全摆脱了氏族名号,最多保留了笼统的“先民”名义,更概括地论述了远古社会。在远古社会里,没有君主,没有国家组织,人们以天然的氏族关系聚居在一起;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世系只能是以母亲一方计算;没有男系家庭以及与之相应的亲戚、兄弟关系,也就不存在“伦常”和“礼教”。在阶级出现以前的远古社会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很贫乏,但私有制尚未产生,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战国秦汉之间的人们以远古寄托追求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提出“大同”与“小康”的观念。他们认为三代仅是“小康”社会,远古时代才是最美好的“大同”社会。中华民族在二千年前提出大同之世观念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作为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认识,它已把握了原始时代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本质特点;作为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展望,它提出了崇高的美好目标,而“小康”出现于人类历史又是必然的,只有经过阶级社会的发展形态之后,真正的大同社会才能实现。第三章夏族与夏朝(公元前2070—前1600)大禹治水传说中尧舜统治时期天下洪水为害,尧命鲧治水,鲧用堵塞之法治水失败,被舜处死,鲧之子大禹奉舜命继续治水。他改用疏导之法,治水13年,经过艰苦卓越的努力终于制服了洪水。禹因此声望日隆,在舜死后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首领。此后社会生产迅速发展,为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涂山之会禹在确立王权之后,为了巩固王权,他沿颖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或部落的首领。这次大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夏启即位禹以天下授益,禹卒后益亦“让位”于启,可是启取代了益,益干启位而启杀之。夏启即位破坏了军事首长由部落联盟酋长会议推举产生的“禅让”制度,首领职位继承原则由推选变为传子,执行酋长会议意志的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开始变成国家的君王,夏启即位标志着中国国家形成。4、启伐有扈氏(甘之战)夏启即位后,守旧的氏族部落有扈氏反对传子制取代禅让制与夏启的战争。该战开始于夏启的誓师词,显示出以天命维护君权的意图,开中国古代以神权维护王权之端。当时有扈氏的势力很强大,而后启又赏罚特别是以杀戮督促不下奋力作战,反映了当时形势的危机。甘之战夏启取胜,有扈氏败亡,夏朝政权暂时得以稳定。5、太康失国(00兰大)夏朝政权易手事件。夏启死后传位给太康,太康终日宴饮,游乐,不体恤民情,荒淫无道,引起内乱。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则乘启子武官叛乱之机,起兵攻入夏都,赶走太康,夺取王位。6、少康中兴(98华东师)夏王朝复兴事件。太康失国后,其侄孙少康在有扈氏部落的帮助下,重新积累力量,从东夷手中夺回王位,史称“少康中兴”。少康中兴说明夏朝立国后,夏后氏的氏族部落的联盟关系继续存在,但此时君王已取代酋长会议执掌权力,氏族社会已发展到了阶级社会。7、夏桀亡国夏朝最后一个国君桀,名履癸,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虐、荒淫的国君之一。履癸武力过人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他骄奢淫逸,生活腐化,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建造倾宫、瑶台,又从各地搜罗美女充填后宫。桀在征伐有施氏时得了美女妹喜,回国后,昼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作乐。同时夏朝与周围方国的矛盾也相当激烈。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同时东方临近的商部落日益强大。商汤乘机发兵伐桀,公元前1600年,两军鸣条之战,夏军大败,夏桀出逃至南巢,被汤捉位流放于亳,不久病死于此。夏朝由此灭亡。8、二里头文化(00厦大、01兰大、03人大、04华东师、04西大、06西大、14辽大、15复旦历史地理)黄河中游地区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2395年到前1625年之间。典型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发现于1959年,另外相同文化类型的遗址在豫西、晋南又有多处发现。二里头文化晚于河南龙山文化,又早于同地区的先商文化,在年代上大体处于夏朝纪年之内,极有可能为夏文化遗存。二里头文化氛围两个类型:一是以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为代表的“东下冯类型”;二是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二里头文化属于早期的青铜文化,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从墓葬情况来看,贵族与平民的对立已十分明显。一、考古学家探索二里头文化有何发现?如何理解它的性质(是否为夏文化)?(重点)(一)发现:1、上承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下接二里岗商文化。青铜牌饰表面绿松石铺嵌兽面纹;乳钉铜爵;宫殿遗址;文化陶符。2、二里头三期文化开始大量出现陶文。3、在二里头文化第三期中发现了两座宫殿遗址,可能就是桀都。4、1976年的王城岗遗址发掘后,有学者推论登封告成镇就是历史文献中的阳城。二里头遗址中的小件铜器虽有些原始性,但已反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二)性质:1.二里头文化早晚期有大变化,第三期开始出现陶文,因此可能早期是夏文化,晚期是商文化;2.只有时代变化而无性质变化。要么是夏文化要么是商文化。这派学者多倾向二里头文化应是夏文化。3、二里头文明从分布地区和时间序列来看,同传说的夏朝所在的中心地区大致相符。有学者认为,其一二期为夏文化,三、四期代表夏末的都邑文化。照目前的资料来看,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的可能,在空间上是全合的,在时间上是可以说得通的。4、如果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基址与夏末的桀都有关,那么有关夏代诸王的其他都城,将来在二里头文化分布地域之内会有新的发现。总之,到目前为止,已经从考古发掘中找到了探索中的夏文化。夏文化已经日趋明朗化。甲骨文的发现,才使商史成为信史,夏代考古要有突破性的发展,需要文字史料的发现。二、禹、启“家天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为何?(一)具体过程:过程:1、《国语•鲁语》记载禹在会稽召集诸侯参加祭典,防风氏迟到,遭受诛杀。《韩非子》认为禹建立夏朝,是以武力完成权力交替。2、禹以铜作兵,并征讨有苗氏和曹魏之戎,为维护王权,还制作“禹刑”。3、禹在年老时,暗中培植他儿子启的势力,企图让儿子继位,结果禹死后,启杀了伯益,继承了禹的王位,从此出现了“家天下”的夏王朝。(二)意义:1、自从禹建立夏王朝之后,中国就由“大同之士”进入了“小康之士”。这种转变的关键就是夏朝的建立者禹在移交王位时,传子不传贤,从此“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2、对于大禹而言,政治的合法性是从部落联盟的“禅让”程序获得的,但其後盾则是坚强的武力。启杀伯益,继承禹的王位,出现“家天下”的夏王朝。这是私有制、阶级分化、国家机器出现的必然现象。夏王朝的国家特征王位世袭制。夏禹死,其子启即位,禅让制被废除,转而实行父传子的王位继承方式,“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具备了国家的两个特征:按地域划分国民,禹将国土划分为九个区域;各种公共权力的设立,夏王朝为了加强和巩固统治,建立了由六卿统领的国家统治机构和军队,还修筑了城郭以保卫王室贵族。同时制定了刑法,修筑监狱,以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禹刑是中国最早的刑法。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现青铜兵器,说明这时已经有了军队。奴隶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俘和破产或犯罪的平民。第四章商族与商朝兴亡鸣条之战汤灭夏的战争。成汤和伊尹率军在鸣条之野和夏桀决战。战前,成汤在誓诗词之中除了谴责夏桀的罪恶之外,还强调自己是奉天之命去行伐。夏桀战败后,南逃至今安徽附近的南巢而死,夏朝灭亡。“殷墟”(05北师、06中山、06武大)盘庚所迁的殷,即河南安阳西北五里小屯村商朝王宫的遗址。殷墟东西约6公里,南北约4公里。洹河南岸,以小屯村王宫为中心,环绕手工业作坊、民房和墓葬等。北岸,以武官村、侯家庄王陵为中心,有商王贵族的陵墓和人殉祭祀坑,周围是平民墓葬。殷墟晚期年代与西周早期衔接,与《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的记载吻合。3、盘庚迁都(00北师、02北师、02北大、15湘大)商朝中后期迁移国都之举。盘庚继位后,政局混乱,阶级矛盾尖锐,为挽救政治危机,盘庚迁都至殷,虽中间受到了贵族和平民的反对,但经过劝说与恫吓,从此安定下来,直至商朝灭亡。盘庚迁殷对于商朝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4、武丁中兴商王武丁统治时期出现的繁荣昌盛局面。盘庚迁殷以后,商代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到武丁时期达到了商代后期的极盛时期。武丁在位期间,注意节俭、不敢荒废政事,任用了一批贤人,成功地治理着国家。主要是对西北和北面的土方、鬼方等方国进行作战,经过长期征伐,最终平复了上述地区。,此时商的疆域西到陕西西部,南到湖北、湖南之界,北到河北北部,东到海滨。他在位的50多年,商朝国力极强,迎来了最强盛的时期。试述商奴隶制国家机构的加强专制王权进一步加强。商代最高统治者是商王。商王自称‘余一人“,享有绝对权力。在王位传授上,盘庚迁殷前多为”兄终弟及“,到商后期,”父死子继“逐渐取代了”兄终弟及“,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商代各级官职已比较完善。商王以下,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是师、伊或冢宰,这是商王重要的辅佐人物,如汤时的伊尹、武丁时的傅说。军队和刑法是维护统治的重要条件。商代的军队以师为单位,三师为军队的基本组织形式。商代的刑罚非常残酷且名目繁多。宗教职能的加强。巫史执行宗教职能的头目,还有祝、宗、卜、史等。祭祀、占卜、仪礼等都由头目负责。简要说明商王朝官吏的种类和职能商代官吏分为事务官、武官和史官。事务官管理各种事务,其中地位较高的是尹,督率农田耕垦,监管土建工程,出征讨伐,参与祭祀和礼仪活动。臣官管理经济事务。武官掌管军事,名称有马、亚、射、箙、卫、犬等,负责掌管军旅及王宫、都城、边境的守卫。史官掌管宗教活动和文化事业,名称有卜、作册、史等、卜掌管占卜;作册掌管典册文书,主持册命典礼;史专管祭礼,充当宗教活动的策划者、实施者和文化人的角色,是文化事业的主要传承者。简述商朝灭亡的原因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商朝后期,奴隶主贵族的生奢侈腐朽,对待奴隶十分残酷,经常人祭及人殉,杀死大量奴隶。奴隶主多沉湎于酒色,对平民和奴隶们剥削和奴役日益加剧,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奴隶和破产平民的反抗斗争不断产生。统治者连年对外战争,人民无力承受。商纣王的荒诞无度。商纣王即位后,荒废朝政,大肆杀戮,囚禁忠臣良将,很多商朝大臣投奔了周。而此时渭水流域的周族已建国,周文王、周武王施行德政,广纳贤才,周族人民生活安定,因此吸引了大量周边民族和方国归附。周武王乘商国内空虚之机,发兵进攻商朝国都。纣王将俘虏来的夷人组成军队迎战,在牧野打败,自焚而死。商朝建国六百余年,至此灭亡。第五章西周(公元前1064年到公元前771年)牧野之战(02兰大、03北大、03北师)周武王灭商的决定性战役。又称武王伐纣。周武王即位时,商忙于对东夷用兵,损耗很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武王九年曾率兵东进至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多至800个。武王审时度势,认为时机仍未完全成熟,故而命令退兵。直到纣王杀比干、囚箕子,殷太师和少师奔周,商统治集团彻底分崩离析。武王认为灭商时机已到。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微、卢、彭、濮等族或方国,在牧野打败纣王。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三监周武王克商后为监视殷商遗民而设置的机构。周灭商后,封纣子武庚统治商遗民于商都地区,又将商王畿分三部分,由武王弟管、蔡、霍叔管理,称为“三监”。在一定程度上控固了周朝统治,但为之后的“三监之乱”埋下了隐患。三监之乱三监之乱是西周初商王畿地区的管叔、蔡叔、霍叔叛乱的事件。武王灭商后,分商王畿为三部分,设三监治理。武王病逝后,周公摄政,三监作乱,周王朝面临严峻的形势,周公东征,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平定了三监之乱。三监之乱后,周公在洛邑营建了东都成周,作为控制整个东方地区的中心,同时将参加叛乱的殷顽民迁到成周附近,直接监控起来。更重要的是,三监之乱使周初统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封建亲戚、蕃屏周室的重要性,实行了分封制。周公东征(01厦大、05湖师、15苏大)周公为平定东方三监叛乱而进行的征伐。周武王灭商两年后,因病去世。其子成王尚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辅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纂权,便与武夷勾结发动大规模的叛乱。周公率兵东征,用了三年时间才平定了这次叛乱,杀掉了武夷和管叔,流放蔡叔,贬黜霍叔,又在洛水北岸修建雒邑,作为周的东都,以便于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周公旦(04华东师、14统考、15西民大)西周初期的政治家。武王弟,因初封于周,史称周公,也称周公旦。曾助武王灭商,后受封于鲁,遣子伯禽就封,留佐武王。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纣王子武庚勾结三监和东方夷族叛乱,他率军二次东征。经三年苦战,平定了武庚和管、蔡、霍等之叛乱,攻灭东方十七国。后继续分封诸侯,并兴建洛邑,作为统治中原的政治中心。传说曾制礼作乐,完善了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04清华、14福师)西周时期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是在周公当政和成康时期进行的。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之外,各建邦国。受封者共分三类:一为周王的同姓亲属、二为功臣,三卫古帝王之后。诸侯隶属于天子,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也实行分封制。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最重要的封国有:卫、齐、鲁、宋、燕、晋等。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蕃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宗法制度(12陕师、13南开、13福师、13湖师、14天师、14福师、15东北师、15河南师)西周以嫡庶来划分的宗族系统的制度,是一种权利继承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继承原则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前者针对嫡子,後者针对庶子。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性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8、成康之治成康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这是由于西周初年以礼治国、崇尚道德教育、实施惠民政策和严格执行法制的结果。分封诸侯使西周政权在全国建立起来,加上制定礼乐制度,协调了贵族中的等级关系,社会得以稳定。当时周贵族取得政权不久,注意发展农业,生活比较节俭,西周社会出现了繁荣景象。成王、康王时“天下安宁,刑措四十年不用”。不过“成康之治”到康王后期已经出现种种衰乱迹象。如沉湎女色、征伐不断、刑罚不慎等。9、礼乐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之一。西周初期,在周公主持下所制定的“周礼”,内容比较广泛,其中,除了有关政刑的各种制度之外,还有吉、凶、军、宾、嘉五礼,即有关祭祀、丧葬、军旅、朝觐盟会和婚冠喜庆等各种典礼仪式,以及宫室、依附、车马等礼仪等级规定。配合这些典礼仪式,还要具备与之相应的舞乐。其核心内容是一套严格贯彻宗法等级制、分别亲疏贵贱尊卑上下的礼仪体系。周朝礼乐制度对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巩固王朝统治起到了重大作用,其中很多内容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10、国人暴动(01兰大、03苏大)西周后期周都镐京地区的国人发动的驱逐周厉王的武装暴动。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推行“专利”政策,引起社会上下一片反对。为压制舆论的不满情绪,厉王又专门派人“监谤”,发现有异议者则杀之,结果人人自危,不敢议论,道路以目。至公元前841年,国人发动暴动,反对周厉王。厉王逃到彘,朝政由召公和周公等代管。11、共和行政(00浙大、03北大、05华东师)西周国人暴动后出现的过渡性政权形式。西周中期以后,周王朝逐渐趋于衰落,到周厉王时,由于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于公元前841年,厉王出逃,共和伯代行王政,史称共和元年,为中国传世文献上有确切纪年的开端。共和行政14年,厉王死于彘,宣王继位,共和行政结束。12、宣王中兴西周宣王统治时期出现的中兴局面。共和十四年,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宣王在周公和召公的辅助下,首先整顿内政,安定社会秩序,进而对周边的民族展开斗争。自西周中叶以来,西北地区的戎、狄、猃诸族逐渐强盛,因其临近西周王畿,故已成为周室的主要威胁。宣王多次对上述诸侯进行征伐,俘获甚众;对东南淮夷、南方楚国作战,也数次获胜。为巩固战果,宣王还续行分封,在邻边地区又建立了一批诸侯国。宣王在位46年,到其后期“中兴局面”已近于终止,国势又走向衰退。一.试述“小邦周”翦灭“大邑商”的过程。周人对此历程有何体悟?(简述周灭商的原因与经过。)(一)原因:1、商朝后期的统治者生活腐朽、政治残酷;连年对外进行战争,消耗了国力,国内防守空虚。2、渭水流域的周族日益强大,乘商国内空虚之际,联合部分诸侯发兵攻商。(二)过程:1、武王在孟津大会诸侯;商微子、比干等人向纣进谏,遭其拒绝;武王帅兵渡孟津,抵牧野(河南淇县南),纣惨败,登鹿台自焚而死;3、周军进军首都朝歌,占领军事重镇阑管,宣告商朝灭亡。时公元前1046年。(三)体悟:周人对灭商进程之快感到不可思议,遂有“上帝”、“天命”之解释。说明商人独有的“上帝”居然会放弃对商的庇护,在血缘与族群关系以外的理由中阐明周受“天命”的原因。2、《诗经》中揭露商王的罪状:聚敛残暴酗酒,不用善人及旧臣,以致内外离德。又指出,天命靡常。“上帝”本为商人崇拜的部落神,周人将之转化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神。周公东征后为稳定周朝统治采取的措施营建成周。加强周朝对东方广大地区的控制。还将许多殷移民迁徙到成周一带以及丰镐地区居住。这样既可以利用其劳力以修筑城邑宫室,又可以使殷移民势力失去根基,使其处于周朝的直接控制之下。同时又对殷移民采取了安民措施,宣布只要他们臣服于周,可以安稳地生活下去,优秀者还可在周做官。这对中原地区形势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分封制的实施。周公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制,封赏同姓亲戚和异姓功臣为诸侯,对王室形成藩屏之势,既起到了震慑参与武夷叛乱的方国部落的作用,又将原殷商王朝的故地牢牢控制在西周手中,使西周政权在全国建立起来,为巩固西周的政治统治奠定了基础。礼乐制度的创制和完善。周公的礼乐制度包括畿服制度、爵谥制度、土地制度、刑法制度和嫡长子继承制度等,协调了贵族中的等级关系。西周灭亡的原因西周灭亡是西周末期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的结果。西周的兴盛只维持了约半个世纪,自周昭王、周穆王起,西周已经出现了衰微迹象。周贵族在建国之初的明德慎罚、勤勉治国的精神渐渐淡化,贵族阶层日益懈怠骄纵,内部争夺愈加激烈。懿王、孝王、夷王的王位继承打破了世袭制的传子原则,引起争乱,大大削弱了王室权威。周厉王发生的“国人暴动”,周王室受到沉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宣王虽希望复兴周王室但也没有多大实际效果。西周的灭亡还有周幽王执政时的具体原因。周幽王继位后京畿发生大地震并引发大灾荒,加速了西周王朝的崩溃。周幽王又废立太子又破坏姬姜联盟,导致申侯联合娰姓之国缯和犬戎攻入王畿,幽王被杀。周平王无力驱逐犬戎,只好东迁,西周灭亡。四、论述商王朝到西周政体发展和演变(15社科)1、王权的发展。王位世袭制度的确立为后世长期使用,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特点。2、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夏商建立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着直接影响。3、政权机构和官制。4、军制。5、刑罚。专题一商周王权的发展一、简述商代的“王权”问题。王权的产生追溯到氏族社会末期。王的前身应是氏族社会末期部落联盟中的军事酋长,后来的君王即由此演变而来。王权的强化和至高无上,有一个较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对于商代的王权可以从殷商国家的外部形式和内部社会结构两个方面来考察和认识。外部形式:1、商代是一个方国林立的时代,国家的外部形式表现为方国联盟。这些方国首领的称谓有侯、伯、邦伯、任、田等。这些方国多是由古代的部族独立发展演变而来的,与商王国缺乏内在的联系,因而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诸方国和商王国的关系错综复杂,有的始终与商为敌,有的时服时叛,有的则长期与商结为同盟。可见,商朝并不是大一统的国家,而是一个以商王国为主体的松散联盟;商王国与诸方国并非中央王朝与地方政权的关系,而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2、商代称王的并不仅限于商王,许多方国首领也可以称王。商王国即为方国联盟的主体,作为商王国的首领,对于其他方国而言,商王的地位具有盟主的性质。商王权力的大小,取决于商王国势力的盛衰。盘庚迁殷以前,商王国曾五次迁都,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中心。由于商王国的衰弱,王权也随之不振。盘庚迁殷后,内乱消弭,商王国的都城不再迁徙,逐渐形成了以殷都为中心的王畿。王畿是商王的统治区域,其规模远大于方国。以其为后盾,商王国凌驾于诸方国之上,形同中央王国;商王的地位也高居方国首领之上,是当时的王中之王。3、在商王国强盛的时候,商王以诸侯之长和盟主的身份对外行使王权,其主要表现为:(1)商王常常以命令的口吻支使方国首领。(2)商王有权征召方国首领入商任职,或封赐方国首领为侯伯,使其为王国效力。(3)商王对方国首领握有生杀大权。商王有权向诸方国征取贡物。诸方国贡物于商的现象屡屡见于卜辞,但很少见到商王国向其他方国致送物品的记载。这种单方面的贡纳关系,反映了诸方国的从属地位。(4)商王对诸方国的权利是建立在方国联盟的基础之上的,而商代的王权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一旦商王国彻底衰落,方国联盟随之分崩离析,商王也就无力对外行使王权,其王权甚至会被后来者所取代。周人灭商,武王伐纣,其实质就是盟权的更替和王权的转移。显而易见,在方国林立格局中的商王,与后世大一统王朝中的专制君主有本质的差别,不可将两者相提并论。(二)社会内部结构:商王对外的权力显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商王国内部,商王的权力则是至高无上的。王权的至尊,是由社会内部结构所决定的。从社会内部结构来看,商王国是一个宗族国家,以宗族体系为基础。在宗族政治体制下,商王具有多重身份,他既是王国的首领,又是同姓宗族的大族长,亦是异性宗族的君主,集王权、族权、政权于一身。在王国内部,商王自称“余一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无异于专制君主。2、商代的王位继承以兄终弟及为主,父死子继为辅。兄终弟及是传统的王位继承法,武乙以前的诸王,兄死由弟继承,直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传兄之子或传弟之子均可,似无定制,但多数是传弟之子,传兄之子者则较少。这种继承制度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有一定的随意性,容易导致争夺王位的现象。王室内部连续发生王位的纷争,致使王国政局混乱,王权一度中衰。武乙以后的诸王均为父死子继,传子制取代了传统的兄终弟及制。传子制的确立,有利于稳固商王的至尊地位,加强了王权。父死子继的王位继承制度为后来的周人所采纳。二、简述西周王权的强化问题西周时期的王权得到了强化,周王的地位及其控制天下的能力显著提高。周王又称“天子”,意即“天帝之子”。在周人看来,宇宙的最高统治者是“天帝”,周王则是天帝的使者,秉承天意君临天下,周王被视为天下的共主。2、从外部形式上看,西周的国家格局与商代颇为相似,商代方国林立,西周则有许多诸侯国。然而,西周的诸侯国语商代的方国却有很大的不同。商代的方国多是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来的,与周王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类区别,决定了商周两代对外行使王权的强弱差异。3、西周的诸侯国可大致分为两类,即与王室同姓的姬姓之国和异姓之国。前者是从周王室这个母体分立出去的,与王室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后者则多是周王室的姻亲功臣。周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对异姓诸侯则以伯舅、叔舅相称,使国家关系与亲缘关系交织在一起。4、周王室具有宗主国的崇高地位,诸侯对王室有强烈的向心力,形成了拱卫王室的局面。同时,西周还创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即所谓的“周礼”,以维系这种政治格局。西周的诸侯国只是相对独立的国家政权,对宗主国周王室有多方面的从属关系。5、具体地说,周天子对诸侯的权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天子有巡视列国的权力。通过“巡狩”了解诸侯为政之得失,并根据政绩的好坏予以赏罚。诸侯则定期朝见天子,称为“述职”。(2)天子有监督诸侯之权。西周有监国制度,诸监代表天子行使对诸侯的监督之权。(3)天子有废立诸侯之权。周宣王依仗皇权,强立鲁武公的少子为嗣君,废嫡立庶。(4)天子有灭国和处死诸侯国君的权力。诸侯封国的存续与否与对于诸侯国君的处置权掌握在天子手中。(5)天子有任命诸侯之卿的权力。诸侯国的执政卿由天子任命,体现了天子对诸侯国的政治控制权。(6)天子有权征召诸侯兼任王室卿士。诸侯有向天子贡纳的责任和义务。贡纳的轻重依据诸侯国距王都远近、与王室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爵位高低等因素而定。如果诸侯不按规定向天子贡纳,就要受到惩罚。但是,诸侯的贡纳并非王室经济的主要来源,多数情况下只是象征性的,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不难看出,周王权力远大于商王,控制天下的能力也远在商王之上。周王地位的提高和王权的强化,与国家形态的演进和西周的政治制度有密切的关系。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了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他认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周人克殷,过去的古国多被灭除,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并通过宗法礼制确定了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7、西周的社会内部结构与商代大致相同,表现为宗族社会结构。无论是周王室还是诸侯国,都存在着发达的宗族体系,宗族体系与政权组织合而为一,族权和政权密不可分。在王室内部,周王的身份都是多重的,集多种权力于一身,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8、西周的王位继承是父死子继。按照宗法制的规定,王位应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即王后所生的长子,称为太子。若没有嫡长子或太子早死,则根据长幼、品德等条件在其他王子中选择,或通过占卜决断。这种变通的办法是嫡长子继承制的补充。传子制的确立,防止了王室内部的王位纷争;嫡长子继承制则从制度上完善了传子制,进一步明确了王位继承。商周王位继承制度的变革,反映了王权强化的趋势。专题二分封制度殷商的外服和诸侯王畿之内为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设有各种官吏;王畿之外为外服,分布着众多的邦国。1、外服中的侯、甸、邦伯多为方国首领的称号,这类方国与商王的来往比较密切,双方常常联合行动,有政治联盟关系。在商末周初,外服已演变为诸侯的称号。2、殷商的诸侯有异姓和同姓两类,分别是由不同的途径形成的。异姓诸侯原来大都是与商王国不同族姓的独立方国,后来被商王国用武力征服,双方结为不平等的联盟。被征服的方国依附于商,奉商王为盟主,商王赏赐其某种名号,逐渐变为诸侯。同姓诸侯出自王室贵族,多为商王的子弟,他们被派往王畿之外的地区建邦立国,成为诸侯。3、在殷商的外服诸侯中,异姓方国居多,由商王裂土分封的同姓邦国较少,说明商代的分封制尚不发达。二、说明西周分封制的概况及其意义。(03南大、05华东师、14东师、14西北师、15河大、15黑大)西周的分封制相当发达,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西周历史的一个显著特点。西周的分封制称为“封建”,即封邦建国。周灭商后,为了有效地统治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派遣王室子弟或其他贵族到各地去建立诸侯国,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以拱卫王室。(一)概况:1、周克商时,臣服者据说有652国,为稳定被征服地区,周朝实行分封制。2、“封建”即“封邦建国”,派遣王室子弟或其他贵族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代表天子行使统治权。周人封建可说是周民族对于政治组织的一种富于伟大气魄的创制。3、分封类型主要有:王室子弟、异姓诸侯、古代帝王的后代。(1)第一类是王室子弟。成为姬姓诸侯,在周初的封国中数量最多,所在位置也多为要冲之地,与王室的关系至为密切,是西周诸侯国的主体部分。(2)第二类是异姓贵族。这些人在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中立有打工,或与周人有世代同盟关系,于是分封他们去建立诸侯国家,为周王室效力。(3)第三类是古代帝王的后代。这些封国一般比较小,有的只是象征性的,在西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不大。4、分封的本质是分土分民。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诸侯再把土地和人民分给卿大夫。这样就形成了金字塔型的封建体制。(二)特点:1、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2、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说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制。国内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3、封国内的层层分封是与宗法制相结合的,也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二)意义:1、既消解了殷遗民的势力,剪除了再次发生叛乱的潜在危险,又有效地建立了受中央政府调控的行政机构。2、“封邦建国”既是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手段,又是贵族内部财产权力的再分配方式。3、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制度,辅以天子和诸侯间的周礼约束,维系了彼此的关系,使中央对地方的纵向联系加强。西周诸侯国间多有宗亲关系或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前代密切。5、周天子对异性诸侯的分封,有利于其安抚和利用其作为姬性诸侯的屏障,控制东、北、南三方的戎狄蛮夷部落,从而巩固和扩大周朝的统治地区。6、周王室透过分封诸侯的军事殖民,构成四通八达统治网络,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对各地的开发和文化的传播、交融也有促进作用。周王室通过军事殖民方式建立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分布在天下各地,构织起四通八达的统治网络,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王室分封宗亲近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联系两方面来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有积极意义。三、简述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宗法制使西周又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分封制是分级立宗制,不仅仅是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封其子孙或其他贵族为卿大夫,给予一定的土地;卿大夫在其封地内也要分封,封其后代为士,分给采邑;士以下不再分封。2、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简单地说,就是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的法定继承人,首先是嫡子中的长子,庶子即使比嫡子年长,也不能作为继位者,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前者针对嫡子而言,后者则是针对众子而言的。3、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宗法制下有大宗与小宗之别。大宗与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对卿大夫而言又是大宗;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封地内对士而言又成为大宗。大宗与小宗的划分和区别,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4、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继承问题而发生纷争。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是非常严格的,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来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5、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周代有“同姓不婚”的约束,姬姓贵族娶妻应娶异姓贵族的女子,而异姓贵族娶妻也多在姬姓女子中选择。姬姓贵族和异姓贵族互为姻亲的密切联系,是宗法制的重要补充。四、“大宗”与“小宗”的关系:1、周王自称为“天子”,,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同姓的大宗,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宗的地位。嫡长子的兄弟们受封为诸侯,对周王而言处于小宗的地位。诸侯在其封国内又为大宗,其君位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的兄弟们则分封为卿大夫,又各为小宗。周天子把家族关系与封建制度结合起来,把政治领袖与家庭首脑合二为一。宗族的每个成员除对大宗有尊奉和服从的关系外,还对一定的近亲范围内的某些亲属有尊奉和服从关系。大宗或小宗权利的象征是他们主持的宗庙。除祭祀外,许多日常礼仪、社会活动也在宗庙中进行,如冠礼、婚礼等。相对于大宗而言,处于小宗地位的宗子们,既是族人依赖和服从的权威,也是国家借以管辖宗族人口的中介。宗子在宗族内部的广泛权利,已具有国家基层行政与司法职能的行政。他们拥有自己的家臣,掌管宗族内部事务,治理所辖地区。宗族的“家”是与”国“相对立的团体。因而,宗族成员常常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家”与“国”的对立,显然是一种具有离心力的负面因素,这已为后来的历史所证实。五、周公制礼作乐具体情况及意义(作用)(03华东师、15湖大)周公摄政七年中成绩斐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制礼作乐。这一说始见于《左传》,是周公在继承殷礼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创造的。(一)情况:1、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仪式活动,但最初的仪式活动并不是礼,在仪式活动发展成为礼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专门掌管仪式活动的人员,为少数人所垄断,成为少数人意志的一种活动。之后,原始的宗教仪式活动开始转化为礼。显然,礼的起源是以贫富分化、等级分化为前提。反过来,礼的起源又促进了这种分化与文明的形成。由于特定的亲属制度和发达的祖先崇拜,礼一经产生变有重视现实和人伦的特质,并因此而与其他民族的宗教仪式形成一种文化内蕴上的差别。2、周公所指定的礼乐制度是一种处理等级社会人际关系的新伦理规范体系。礼的本质是差异,用来确定社会中各等级之间——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各有各的特殊行为规范,以显示等级之间的差异。3、士大夫阶层从出生、婚嫁到死亡,都有相关的礼仪。以丧礼为例,丧礼的等级因亲疏远近而有严格的区别,丧礼所反映的社会关系意义远远大于个人情感意义,它一方面表现纵的社会等级,另一方面表现横的宗族联系。4、周人的生命礼仪,都由族群人员共同参加,是一种群体性的行为规范,体现了社会等级所制约的人际关系,而礼便是这种人际关系的准绳。5、周公把“尊礼”看做是统治者行德政的重要内容。德是“小邦周”取代“大邑商”的合法依据。6、周公把礼关注的重心从神事转向人事。与殷人尊尚鬼神不同,周人把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把注意力集中在现世人间,通过礼的实践以行人事。如周天子的祭天仪式是用以强化王权,天帝及其他受祭祀的神鬼存在的真实性,逐渐为周人所漠视。7、与礼相辅相成的是乐。礼讲差异,乐讲和同,以音乐激起人们相同的情绪,产生同类感。其作用是维系社会的团结,礼乐两者缺一不可,否则社会就会失衡。周乐离不开《诗经》,武王即位时,命周公作《大武》,其乐舞是《诗经》中的一部分。这也是周公“致礼作乐”的辉煌成果。9、在政治与宗教的典礼中,用编钟与编磬演奏的音乐以及表演的乐舞,称为雅乐。这种雅乐与周礼一样,具有严格的等级规范,维系着森严的统治秩序。(二)评价:周礼其核心内容是一套严格贯彻宗法等级制、分别亲疏贵贱尊卑上下的礼仪体系。其对于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巩固王朝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所说:没有周公就不会有武王灭殷后的一统天下,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的关系问题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制是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了西周政局的稳定。

(一)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从氏族组织蜕变而来的,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制度。嫡长制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并且,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政治上的共主与血缘上的大宗,紧密结合形成了封建体制。同时,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4、分封制,就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子弟、功臣、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其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受封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可以在自己领地里进行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军队和征派赋税。同时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对周天子定期进行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因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也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两者缺一不可。(二)礼乐制与分封制、宗法制的关系:1、礼乐制是西周文化的主构架,周礼强调要尊崇上天和先祖,同时规定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上下的尊卑关系,不得有所逾越,周礼有吉礼(祭祀礼)、凶礼(丧葬礼)、宾礼(交际礼)、军礼(征战礼)、嘉礼(吉庆礼)。2、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从人事到祭祀,从日常生活到政治活动,都有与其身份相合适的礼仪规范。乐是辅从于礼的,乐以音乐节奏的艺术美,让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礼”具有了征服人心的感染力。3、西周礼乐制作为一种通过礼仪和艺术表现出来的外在文化,本身就体现了分封制、宗法制的内涵。4、本质上说,西周的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礼记》中的所谓“礼不下庶人”,《荀子》中的所谓“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就指出了礼乐制在维系分封制、宗法制方面的重大作用。七、西周封建制、宗法制与井田制的内容及其三者的关系,并说明以此三种制度为核心,西周国家与殷商国家有何区别(02中山)1、从内外服的划分到分封制2、从宗教思想到天命神学的转变3、商代的宗族到西周的宗族4、商代的农业到西周的农业专题三政权机构和官制商代的宗族政权在古代社会,政权组织与社会结构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商代亦不例外。殷商社会结构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内部存在着发达的宗族体系,即宗族社会结构。考古资料表明,殷人有合族而葬的习俗。另外,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上,常常有一些象征性很强的铭文符号,有的类似于图画,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族徽”或“氏名”。族徽铭文是宗族或家族的名号标记,是宗族组织的产物。2、商代宗族组织广泛存在,并且当时的宗族有类别和层次之分。殷商的宗族主要有王族、子族、臣族等。王族即商王之族,是由在位的商王以其诸亲子为骨干,结合其他近亲组合而成的宗族。子族即王子之族,为商王之子孙建立的宗族,是从王族中分化出去的。王族是子族的“宗式”,子族是王族的“分族”。臣族也称官族,其族长多为商王国的各种官吏,各以其职臣事于商王。臣族的成分比较复杂,既有与商王同宗共祖的子姓宗族,也有非子姓的异姓宗族。3、殷商的各级宗族既是社会组织,也是独立的政治与经济实体。宗族占有以城邑为中心的广阔领地,族内有众多的族人,设有象征族权的宗庙,建有宗族武装,有独立经营的经济。族长是宗族的首领,在宗族内具有至尊的地位,主持对祖宗神的祭祀,指挥宗族武装,支配宗族经济。族长之下还有许多家臣,分管宗族的具体事务,各司其职,类似于官吏。从殷商宗族的组织形态来看,已经具备了政权的性质。4、殷商的各级政权均以宗族的形式出现,政权组织与宗族组织密不可分,政权与族权合而为一,互为表里。以商王为首的各级族长,既是宗族首领,同时也是各级政权的长官。殷商的国家政权实际上是宗族政权的扩大,宗族政权则是国家政权的缩影。因此,探讨商代的政权机构,应从宗族组织入手。商代的官制殷商的政治区域有内服外服之分,内服即王畿之内,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内服设有各种官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官制。商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历代商王均有重臣辅佐,这些重要的辅臣分别以“尹”、“保”、“臣”、“巫”等为官名,是当时的最高政务官。2、商王国的官吏大致可分为事务官、武官和史官三大类。(1)事务官管理各种食物,名称有尹、臣、小臣等。尹的职权较广,督率农田耕垦,监管土建工程,出征讨伐,参与祭祀及礼仪活动等,是事务官中地位较高的官吏。臣官所管的事务多与经济有关,臣官中小臣的数量很多,所管事务不尽相同,地位也有高低之别。(2)武官的职事均与军事活动有关,名称有马、亚、射、箙、卫、犬等。殷商的军事活动极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