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般有效,例外无效: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借款合同效力的应然安排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龙着华:一般有效,例外无效: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借款合同效力的应然安排一般有效,例外无效: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借款合同效力的应然安}{乍龙着华摘要:对合同效力的认定,是处理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借款合同纠纷时必须解决的问题.现行金融管理政策和司法实践对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借款合同效力的否定性评价,倒逼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借款多以变异方式出现.但是,这种否定评价存在诸多值得商榷之处,相关司法实践也造成了一些法理困惑."一般有效,例外无效"应是重构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借款合同效力制度的理性选择.关键词:非金融机构企业;金融业务;借款合同;效力中图分类号:D91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1)11-0090-07作者简介:龙着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广东广州510420)一,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借款及其主要形式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借款合同,是指非金融机构的法人企业之间,非法人企业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由一方向另一方给付一定数量的货币,并要求接受方在约定的期间内归还相同数量的本金,同时支付一定数量的利息或利润而产生的民事关系.由于现行金融管理政策和规章禁止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借款,因此,直接以借款合同形式表现出来的企业借贷关系比较容易受到关注和否定,也正因如此,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借款,多表现为以下诸种相对比较隐蔽的方式:以联营形式表现的借款关系.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感到了空前的资金压力.为了解决融资需求,一些企业借联营之名行借贷之实,即与有意出借资金的企业之间签订所谓联营协议,约定双方共同经营某一项目,但是对方只负责出资,不参与具体经营活动,且无论该项目盈亏状况如何,出资方均按期收回本息,或按期收取固定利润.以委托理财形式表现的借款关系.作为一种资产经营方式,委托理财是指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将其自有资金委托给具备委托理财资质的机构,用于投资证券,期货业务,所获收益按约定进行分配的行为.实践中,该方式被异化为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借款的替代品,即不具备相应委托理财资质的企业为了解决自身资金需求,以保证本金,高额回报等手段诱惑其它企业将资金委托自己进行所谓投资管理,承诺无论盈亏均保证委托人的本金安全,并获得约定的利润回报.以债券买卖等形式表现的借款关系.即先由实质上的资金出借方向借款方支付双方约定数量的资金将所谓债券买入,待约定时间届满之后借款方再以对方支付的本金数加一定利息(或者90收稿日期:2011-08—2O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龙着华:一般有效,例外无效: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借款合同效力的应然安排利润)将债券买回.但在交易过程中,双方给付和收回的只有货币,并无所谓债券的交付,或者用于交易的债券根本就不存在.以货物买卖形式表现的借款关系.即企业之间签订形式上的买卖合同,约定买方向卖方交付货款,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后再由卖方向买方购回同一标的物.但双方自始就无交付标的物,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意思,甚至被用于买卖的标的物根本就不存在.以融资租赁形式表现的借款关系.所谓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但在实践中,会出现这种情况:出租人并不具有相应经营资质,其出资为借款人购买租赁物后,在提供给承租人(即借款人)使用的同时,把租赁物的所有权简单地一并转让给承租人,承租人只须承担一次性或者分期付清租金的义务,其实质相当于出租人为承租人垫付货款,承租人承担还款义务.以投资协议形式表现的借款关系.即约定双方共同投资于某一项目,约定期限届满之后,不论投资项目盈亏如何,其中一方(出资方)都要收回本金和利润,且对该项目不承担任何民事责任.严格来说,这属于以联营形式表现的借款关系的一种特殊情形.以存单形式表现的借贷关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存单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第6条的规定,在出资人直接将资金交与用资人使用,或通过金融机构将资金交与用资人使用,金融机构向出资人出具存单或进帐单,对账单或与出资人签订存款合同,出资人从用资人或从金融机构取得或约定取得高额利差的行为中发生的存单纠纷,为以存单为表现形式的借贷纠纷.以补偿贸易形式表现的借贷关系.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开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办法》第1条之规定,补偿贸易是指"由外商提供技术,设备和必要的材料,我方进行生产,然后用生产的产品偿还"的贸易方式,补偿贸易的本质特征在于一方货币之外的商品或者服务获取对方的商品或者服务.但在实践中,有的企业借补偿贸易合同之壳,行借款之实,即直接约定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货币,另一方必须限期一次性或分期归还本金,并无偿提供一部分货物作为利息或利润.二,非金融机构企业借款合同无效说及评析目前,国内学界的主流观点①认为,尽管《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均未对非金融机构企业间借款合同的效力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但我国现行金融管理政策均禁止非金融机构企业从事借贷业务,因此,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应为无效合同.概括起来,"无效说"提及的"金融管理政策"主要包括:一是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6月28日发布并于1996年8月1日实施的《贷款通则》.该《通则》第61条规定: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二是国务院于1998年7月13日发布实施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该办法第5条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依法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或者擅自从事金融业务活动②.三是最高人民法院于1990年11月12日发布的《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该解答第4条第(二)项规定: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作为联营一方①如魏振瀛,王利明等人认为,现行合同法中规定的借款合同包括金融机构借款合同,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其贷款人只能是金融机构或者自然人,非金融机构企业不能成为贷款人.详见魏振瀛《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59页;王利明《民法》(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18页.②根据该办法第四条的规定,此处所称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的下列活动:(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二)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三)非法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四)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非法金融业务活动.91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龙着华:一般有效,例外无效: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借款合同效力的应然安排向联营体投资,但不参加共同经营,也不承担联营的风险责任,不论盈亏均按期收回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润的,是明为联营,实为借贷,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应当确认合同无效.四是最高人民法院于1996年9月23日发布的《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规定: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无效说"逻辑推理的基本思路是:企业之间的借款属于金融业务,只有依法设立的金融机构才有权从事金融业务活动,所以作为企业之间借款合同当事人之一的贷款人必须是金融机构,否则,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因出借人未取得相应主体资格而无效.乍一看,似乎挺有道理,推理也很严密,但细细推敲起来,其结论存在不少可诘问之处.首先,借贷行为是否完全属于金融业务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实际上,除中国人民银行在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关于对企业间借贷问题的答复》中(银条法[1998]l3号)有"借贷属于金融业务"的提法①之外,《合同法》并没有把借贷行为明确界定为金融业务,也没有明确规定只有金融机构才可以对外提供借款,而只是将借款合同界定为"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如此看来,把所有的资金借贷行为均定性为金融业务似乎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以此为基础进而推论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无效也欠缺合理的逻辑基础.其次,在上文所列的所谓金融管理政策中,除国务院制定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为行政法规外,其余的或为部门规章或为司法解释.虽然从法理上看,这些规章或者司法解释均为法的渊源之一,但其效力层次的不足,无疑是"无效说"的致命软肋.因为最高人民法院早在1999年12月19日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4条明确指出: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再次,最高法院虽然在"解答","批复"中都以企业借贷违反"有关金融法规"为由,将企业借贷合同认定为无效合同,但又都未言明该"有关金融法规"究竞所指何物.从既有的制度安排来看,"解答","批复"中所指的"有关金融法规",就是指《贷款通则》.但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7条,第56条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通则》是无资格被称为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导致非金融机构企业借款合同无效,被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含糊其词统称为"有关金融法规"的金融法规并不存在!而国务院制定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虽为行政法规,但其相关规范应为取缔性规范(管理性规范)而非效力性规范③,不宜依此认定非金融机构企业借款合同无效.92①该答复是中国人民银行对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复函.中国人民银行在答复中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第4条的规定,禁止非金融机构经营金融业务.借贷属于金融业务,因此非金融机构的企业之间不得相互借贷.企业间的借贷活动,不仅不能繁荣我国的市场经济,相反会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干扰国家信贷政策,计划的贯彻执行,削弱国家对投资规模的监控,造成经济秩序的紊乱.因此,企业间订立的所谓借贷合同(或借款合同)是违反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应认定无效."但是,1995年7月1日起施行的《商业银行法》早已取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商业银行法》第11条仅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而向企业出借资金是否属于仅能由商业银行从事的业务,该法并无明确规定.②详见《合同法》第196条的规定.③对于两者的区别,史尚宽先生认为:"前者着重违反行为之法律行为价值,以否认法律效力为目的;后者着重违反行为之事实行为价值,以禁止其行为为目的".参见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330页.大陆民法学家王利明教授也认为,应当将强制性规范区分为效力性规范和取缔性规范,因为有的只是规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应当受到处罚,有的则明确规定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仅受到处罚,还将导致合同无效,并提出了具体的区分标准.详见王利明《合同法新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0页.值得注意的是,学者的观点得到了司法机关的认同.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4月24日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l4条认为: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7月7日发布的《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法发[2009]40号)第15条再次明确要求:正确理解,识别和适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中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关系到民商事合同的效力维护以及市场交易的安全和稳定.人民法院应当注意根据《合同法解释(二)》第十四条之规定,注意区分效力性强制规定和管理性强制规定.违反效力性强制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无效;违反管理性强制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具体情形认定其效力.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龙着华:一般有效,例外无效: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借款合同效力的应然安排三,司法裁判的尴尬——非金融机构企业借款合同纠纷造成的法理困惑(一)对非金融机构企业借款合同效力的不同认定也许是受前述金融管理政策的影响,多数法院对非金融机构企业借款合同的效力持否定态度,但是,相关法院在法律适用上的多样性以及判决理由阐述上的非同一性,颇耐人寻味.对于直接以借款合同形式表现的,名实相符的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有的法院直接沿用"解答","批复"规定,以其违反国家有关金融管理法规为由而将其认定为无效合同①;有的法院适用《合同法》第52条第(四)项之规定,以该类借款合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由将其认定为无效合同②;有的法院则通过适用《民法通则》第58条第一款第五项之规定,将借款合同确认为无效合同⑨.对于变异的,名实不符的非金融机构企业借款合同,有关法院的处理同样具有非同一性.譬如对于名为联营实为借贷的合同,多数法院直接援引"解答"第4条第(二)项的规定将其确认为无效合同,有的法院则笼统地以双方的借款合同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为由,确认合同无效④;对于以委托理财形式表现的非金融机构企业间借贷,多数法院以合同《合同法》第52条第(三)项关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无效"的规定,将其认定为无效合同;有的法院则以《合同法》第52条第(三),(四)项为依据确认合同无效⑤.问题到此并未结束,我们注意到,在非金融机构企业借款合同效力问题的认定上,似乎不只一种声音.譬如广州某集团有限公司诉广州某进出口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⑥[(2003)中法民二初字第241号],在诉讼进行中,原被告达成和解协议,即被告在和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日内返还原告全部欠款本金及相应利息,被告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和保全费.因双方当事人均要求法院以调解书的形式确认该和解协议,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4年7月20日依法对上述和解内容进行确认,以调解方式结案.(二)对非金融机构企业借款利息的不同态度在企业借贷合同利息问题的处理上,最高人民法院连发几道指令,先是在1990年11月12日发布的《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4条第(二)项明确规定:名为联营实为借贷,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应当确定合同无效.除本金可以返还外,对出资方已经取得或约定取得的利息应予收缴,对另一方处以相当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的罚款.接着,在1996年3月25Et发布的《关于企业相互借贷的合同出借方尚未取得约定利息人民法院应当如何裁决问题的解答》中表达了同样的意见,规定:对企业之间相互借贷的出借方或者名为联营,实为借①北京市一中院(2002)一中民初字第8282号判决书认为:关于《借款合同》的效力,因Js公司属非金融机构,其不具备发放贷款的经营范围,因此其与深圳LB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违反了我国有关金融法规,应确认无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0)一中经终字第1861号判决书也认为:投资公司系非金融机构,其与GT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为无效合同.除非另有特别注明,本文所引判例,皆来自北大法律信息网,2011年3月20日至23日访问.②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5)渝一中民初字第540号判决书认为:企业间的资金拆借,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不利于国家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从而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第(四)项之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应属无效.③参见海南省海南中级人民法院(2005)海南民初字第1号《民事判决书》.④最高人民法院(1997)经提字第1号《民事判决书》认为:sD公司与YL公司签订联合经营协议,系名为联营,实为企业之间的借贷协议,违反了国家金融管理法规原审确认为无效协议是正确的,判决由YL公司返还100万元借款本金并赔偿占用该款项期间的利息损失是适当的.参见李国光《经济审判指导与参考》(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01页.⑤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二终字第29号《民事判决书》.⑥该案是一起典型的非金融机构企业借款合同纠纷.2002年4月至2003年2月期间,广州某进出口有限公司以资金困难为由多次向广州某集团有限公司借款累计金额1000万元.广州某进出口有限公司于约定还款截止日2003年lO月归还借款100万元,剩余900万拖欠未还.广州某集团公司催款无果后,于2004年5月9日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其判决广州某进出口有限公司返还欠款及相应利息.详见:《广州某集团有限公司诉广州某进出口有限公司借款纠纷案》,/huangye/viewAcle.asp?id:12313,2011—03—23.93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龙着华:一般有效,例外无效: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借款合同效力的应然安排贷的出资方尚未取得的约定利息,人民法院应依法向借款方收缴.时隔不到半年,最高人民法院在1996年9月23日发布的《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中再次表现了同样的立场,规定: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对于合同期限届满后,借款方逾期不归还本金,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除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经)发[1990]27号《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4条第(二)项的有关规定判决外,对自双方当事人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至法院判决确定借款人返还本金期满期间内的利息,应当收缴,该利息按借贷双方原约定的利率计算.至此,最高人民法院的态度不可谓不明朗①,也不可谓不坚决,即"对出资方已经取得或约定取得的利息应予收缴,对另一方处以相当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的罚款".有如此明确且具操作性的规则的指引,各级法院判决的同一性应属情理之中的事,但是,根据本人检索到的有限材料,发现不同法院对非金融机构企业借款利息的处理存在以下几种判例:1.收缴借款期限内约定利息即法院通过判决认定企业借款合同无效之后,另行制作民事裁定书收缴借款期限内的约定利息.如在处理湖南省XX总公司XX公司诉湖南XX科技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②中,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认为,原,被告之间的借款属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因违反国家金融法规,为无效合同.被告因该合同取得的借款本金应返还原告,对于借款期限内双方约定的利息应予收缴.2.借款人还本不付息即法院通过判决认定企业借款合同无效之后,判令借款人返还本金,但无须支付利息.如在北京XXX有限责任公司诉深圳市KK工贸有限公司等借款合同纠纷案中,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返还本金3000万元,并按过错程度承担相应利息损失,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因双方当事人对合同无效均有过错,因此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因合同无效造成的借款利息损失的诉讼请求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③.3.借款人支付占用资金期间的法定利息从笔者检索到的文献资料看,该做法似乎是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在内的多数法院的选择,最高人民法院曾多次在判决书中表达了借款人应支付占用资金期间的法定利息的立场.譬如,在某股份有限公司与宝鸡公司委托理财合同纠纷上诉案中,出借人宝鸡公司诉请法院判令借款人某股份有限公司归还其委托管理的6000万资产,并承担利息损失41万元(按照同期活期存款利率计).一审法院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上诉,最高人民法院维持了一审判决,认为:某股份有限公司与宝鸡公司对于合同无效均有过错.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专业证券公司,其对合同无效应当承担主要过错责任,宝鸡公司承担次要过错责任.原审判决在对返还的5730万元的利息计付上已有体现(即按活期利率),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维持④.再如在广西某贸易公司与江西某物资总公司,广西某供销公司,广西某化建公司无效联营合同返还投资款纠纷再审申请案中,最高人民法院径直判令借款人向出借人支付在占用借款本金期间的法定利息,承办法官还特别指出返还资金占用期间的法定利息,同样是基于对当事人非法借贷行为的否定⑤.最高人民法院的态度对地方法院形成了有力的引导与约束,不少地方法院纷纷作出类似判94①参见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4条第(二)项,《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以及《关于企业相互借贷的合同出借方尚未取得约定利息人民法院应当如何裁决问题的解答》的规定.②该案案情详见陈君彰《借贷利息全部收缴》,/show.asp.9id=190546,2011—02—16.③参见北京市一中院(2002)一中民初字第8282号判决书,类似判例还可参见北京市一中院(2000)一中经终字第1861号判决书.④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二终字第29号判决书.⑤参见李国光主编《经济审判指导与参考》(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16页.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龙着华:一般有效,例外无效: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借款合同效力的应然安排决,如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2006)佛中法民二终字第429号判决①,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04)琼民二终字第17号判决②,等等.一些地方的高级法院还在相关文件中提出了处理该问题的指导性意见,如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几类金融纠纷案件的若干意见》(粤高法发[1999]26号)第41条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讨论纪要(一)》第34条之规定④.(三)司法实践带来的法理困惑面对不同法院在企业借款合同效力认定,利息处理问题上的不同态度,我们姑且不论多数法院的无效认定与个别法院的有效认定孰对孰错,姑且不论造成无效认定法律适用多样性的原因如何,也姑且不论不同法院在利息问题上不同做法的优劣,但我们至少有理由诘问:在一个法制统一的国家,面对同样的企业借款合同关系,基本相同的案件事实,不同法院的判决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异?仅仅是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使然吗?众所周知,类似案件类似处理,不同案件不同处理,是司法统一的基本要求,而司法统一是司法公正的基本内涵,是法制统一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体现.我们不敢说所有的"同案不同判"都是错误的,但不同法院在处理前文提及的企业借款合同纠纷时"同案不同判"的怪象不仅让老百姓心存疑惑,也让司法实践不时陷入尴尬的法理困惑⑥.四,非金融机构企业借款合同效力的应然安排:一般有效,例外无效(一)非金融机构企业借款合同有效的基本依据首先,从民法基本理论来说,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如果说借贷业务属于金融业务,非金融机构无权实施的话,那么企业与自然人之间,自然人相互之间的借贷业务也应被认定为非法而无效.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法(民)发(1991)21号],《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法释[1999]3号)等司法解释均明确肯定了企业与自然人之间,自然人相互之间借款合同的效力.如此以来,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即同为法律行为,仅仅因实施主体的不同而获得截然相反的评价,发生在此主体之间的借款合同有效,发生在彼主体之间的则无效.这不仅令人费解,而且有违法理.其次,从法律层面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49条第(三)项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三)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在没有限制解释的前提下,此处的"他人"当然应解释为包括自然人,法人以及非法人组织.从该规定出发,借助反对解释的方法,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只要不违反公司章程规定,经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出借给其它企业,该借款合同应当是合法有效的.从司法解释层面看,对于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变相的企业借款,最高人民法院的态度实际上①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该案判决书中称:至于利息应否支付的问题,本案为无效借款合同,故XX公司应向CD经联社返还财产的同时,还应支付占用款项期间的费用,故CD经联社请求从借款之日起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合理,应予支持,故本院对此予以维持.②在处理该案时,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依照法律关于依合同无效取得的财产应予以返还的规定,YY公司应当向修缮中心返还借贷本金,使用该资金期间的费用应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1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的标准计算.③在该意见中,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企业之间借贷纠纷案件当事人是否应当支付利息给出了明确答案,即"对企业之间的非法借贷纠纷案件……当事人除返还本金外,还应支付占用该款期间的利息,但利息全部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同时,对出借方已取得的超出银行同期贷款利息部分的款额,应冲抵本金或未付的利息".④该讨论纪要第34条规定:"借款合同中约定分期还款的,当事人在还款时明确是偿还利息或本金的,应按其还款意思认定;在还款时没有明确的,应先冲抵利息,后冲抵本金.在无效借款合同中,对于已经偿还的款项中按高息结算的部分,应将超过正常利息的部分冲抵本金.当事人对无效借款合同部分本金及相应高息已经结算并就剩余部分达成还款协议,当事人依据还款协议起诉的,应将已经结算部分超过正常利息的部分先行冲抵本金."⑤王利明:《论中国判例制度的创建(代序)》,载《民法疑难案例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l3页.95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龙着华:一般有效,例外无效: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借款合同效力的应然安排已有所松动,如在《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中,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当事人对垫资和垫资利息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按照约定返还垫资及其利息的,应予支持①.该解释实际上确认了这种以垫资为表现形式的企业借款合同的合法性.从政策的发展方向看,直接影响着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内容,并被各级人民法院经常援引的《贷款通则》,已在变革之中.有媒体报道,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导的《贷款通则》修订稿已报到国务院法制办,进入了更广范围内的修订稿征求意见阶段.据悉,本次修订实现了多个历史性突破,其中,有关各方在将贷款主体范围扩大这一问题已基本形成了共识②.如果该修订意见获得通过,向企业等民事主体发放贷款将不再是金融机构的专利,非金融机构企业因缺乏发放贷款主体资格而导致借款合同无效的状况将成为历史!(二)非金融机构企业借款合同无效的主要情形法律上的任何权利都有边界,借款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也不例外.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基于各自经营需要进行融资,固然属于私法上的行为,享有一定自治空间,但是,特定民事主体的自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首大学《教育学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大数据框架技术》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音乐鉴赏》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色彩构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合唱团Ⅴ》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民宿租房承包协议书范文范本
- 2024年大宗贸易柴油合同范本
- 吉林师范大学《新闻评论写作》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发放贷款代偿协议书范文范本
- 2024年部编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背重点:古代文化常识
- ISO9001体系文件与IRIS标准条款对应表
- 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大纲
- SPC培训资料_2
- 压力表使用警示标识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探讨
- ADS创建自己的元件库
- MATLAB仿真三相桥式整流电路(详细完美)
- 2019年重庆普通高中会考通用技术真题及答案
- DB44 T 552-2008 林业生态 术语
- 天秤座小奏鸣曲,Libra Sonatine;迪安斯,Roland Dyens(古典吉他谱)
- 三国志11全人物信息(五维、特技、生卒年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