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加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1篇)_第1页
《8、7、6加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1篇)_第2页
《8、7、6加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1篇)_第3页
《8、7、6加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1篇)_第4页
《8、7、6加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1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7、6加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1篇)教学目标:

1、在游公园的情境中,探究出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敏捷口算。

2、经受操作、争论、沟通,养成自主探究的力量和迁移推理的力量,优化算法。

3、激发学习兴趣,感到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把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养成迁移推理的力量。

教学预备:

每人一个十只装的针剂药盒、小棒学具、答题卡、练习纸,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转盘各3个。

教学设计说明:

本小节的教学分两局部,一局部是8、7、6加几的口算,这局部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口算方法,能敏捷口算。在设计时,通过教学环节逐层深入,让学生感受到“多中求异,同中求优”。如,玩“转转盘”嬉戏中体会到“凑十法”的便捷,紧接着“动动脑”中感受到依据题目的不同选择敏捷的方法优化口算方法。口算教学比拟枯燥,在设计时通过生动活泼的练习形式,激发口算的兴趣,同时娴熟口算。

其次局部是“用数学”,这局部的教学设计力求表达:①充分运用情境图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②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图意,体验一样的问题,观看的角度不同,列式也会不同;③在经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搜集信息资料的手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小红出了一题考考你们:9+5=

重点突出“凑十法”想的过程。为什么把5分成1和4?

今日的天气真好,小红和朋友一起去儿童公园玩,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动态出示课本第103页买票的情境图,)。

你能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估量学生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人买票?由此引出式子8+5=?)

二、探究新知

(一)、例讲8、7、6加几(初步感知计算方法)

1、教学8+5。

(1)小组内争论:怎样能够最快地知道得数。相互说一说,再把思路写在答题卡上。有困难的可借助针剂药盒。(教师参与小组争论。)

(2)学生汇报,口算方法可以多样,重点突出“凑十法”,指名答复。

8+5=13为什么把5分成2和3?

1023

(3)小结:

刚刚同学们想出了又快又好的方法算出了8+5=13,教师真为你们快乐,同学们真了不起!

2、小竞赛:转转盘(教学例2——突出凑十法的优越性)

1、教学7加几和6加几,初感凑十法的好处

(1)你们看一片绿油油的大草地,花儿在向我们点头,鸟儿在向我们微笑,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你能从这幅图里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怎样解决?

天空上有7只小鸟,又飞来了5只,天空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草地上一边有6朵花,另一边有5朵,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板书列式:7+56+5

(2)现在请你用最快的方法计算出7+5和6+5。

(3)请同学介绍口算方法。

7+5=12为什么把5分成3和2?

1032

6+5=11为什么把5分成4和1?

1041

(4)小结:看来凑十法不仅能算9加几,还能算8、7、6加几。

(二)、教学8、7、6加几

1、小组合作玩转转盘。(8分钟)

(2)写得又多又快的小组进展汇报得数(只要求说8+4和8+8、7+6和7+8、6+6和6+8的计算方法),

(3)说说用什么方法口算又快又准。

3、动动脑(教学例3)

(1)计算8+9可以用凑十法,你还能想出更快的方法吗?由学生们自由答复。

①8+2=1010+7=17

②9+1=1010+7=17

③9+8=178+9=17

重点介绍计算方法③,当两个加数一样时,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7+9、6+9你能用最快的方法算吗?

三、稳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课本第104页,第1题

2、说一说,算一算

课本第104页,第2题

3、坐火车

每人手中有一张车票(口算卡片),要先算对了车票上的三个算式才能上车。然后依据你车票上的得数对号上车(分别有15、14、13和12四列火车)。教师在8、7、6加几中各抽一题说说怎样想。

四、拓展延长

小白兔可以吃哪两根胡萝卜,小灰兔呢?

学生嬉戏,设“才智星”,教师巡察指导。

五、总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8加几、7加几和6加几”,计算时用了什么方法?

(凑十法;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8、7、6加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娴熟口算8、7、6加几的口算题,能正确使用8、7、6加几的学问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的问题。

2、通过合作沟通培育学生对同一情境提出不同数学问题的力量,养成多元思索的习惯,在发散学生思维的、培育学生的口语表达力量。

3、让学生体验生活情境,感受用数学学问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过程:

㈠专项训练热身预备

口算嬉戏。

1、以嬉戏的形式专项训练8、7、6加几的口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8、7、6加几的口算题,小朋友学的很不错。今日,教师跟大家一起带上这些本事去做一些嬉戏。

(1)开小火车,看哪个小组火车开得最快。(练习8加几)

8+6=8+8=8+5=8+7=

8+3=8+9=8+4=

(2)举口算卡片嬉戏。(练习7加几)

(3)找个数字和6做朋友。(练习6加几)

师出示数字6,让学生自己找个数字和它相加,并说出计算结果,指定几名学生说说计算结果。

2、完成教科书第105页的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总评。

(2)一个加数不变,观看另一个加数与得数的变化。让学生懂得:一个加数不变,和随着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

[以嬉戏的形式开课,让学生愉悦地走进课堂,同时有复习了上节课的口算,学生能很快投入本节课。]

㈡根本练习提高算速

1、竞赛,看谁算得快。(完成课本106页得第5题)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并对个别题目进展提问,你是怎样算得?

2、嬉戏。(完成课本106页的第6题)

3、听说练习,教师报题目(地106页第7题),学生记录答案,看谁又对又快。

[根本练习的两道题有不同的侧重点,目标很明确,让学生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口算速度。]

㈢提高练习延长课堂

1、指导完成课本105页的第2题。

(1)让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

(2)从画面上看,题目告知我们什么条件?

(3)依据两个条件,你可以提什么问题?

(4)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2、独立完成课本105页的第4题和106页的第8题,全班沟通,同桌互评。

看图,题目告知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学生表达后,列式,计算。讲评时,要求学生说一说问什么这样列式?

3、同桌相互玩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嬉戏。

[形式多样的练习,丰富了学生的练习空间,不会让学生觉得单调枯燥。供应给学生感兴趣的嘉奖形式,让学生在提高算速的同时对自己有了提高正确率的要求。]

《8、7、6加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依据9加几的计算方法,探究计算8、7、6加几的方法。

2、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指导学生系统地把握学问。

教学重点、难点:

选择自己喜爱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

2、学生观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说图意,你会列式吗?

3、你能够依据学过的方法计算吗?

二、学习新知,学生探究计算方法

1、小组合作沟通,怎样计算?

7+58+5

2、学生汇报沟通结果

重点指导:凑十法

3、学生说说你在计算中遇到的困难。

4、反应:

5+6=

三、课堂练习:

1、计算

8+6=7+6=6+6=

101010

2、速算竞赛

3、找朋友

学生连线

四、独立作业:

计算109页4、5题

五、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依据9加几的计算方法,自主探究8、7、6加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感悟“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大多数学生在口算中,速度提高较快。

《8、7、6加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会用迁移的学习方法,主动探究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2.会用多种方法来口算,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优化大数加小数的口算方法。

3.在沟通、合作中,初步具有数学沟通力量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思路:

在多种方法的根底上,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教学过程:

一、嬉戏激趣,复习铺垫

新的一年快到了,教师想带大家去儿童乐园,想去吗?这里有几张入场券,胜利闯过下面三关的小朋友就能拿到免费的入场券。

(1)第一关(拆一拆)

10(8,)10(7,)10(6,)

(2)其次关(算一算)

9+4=9+5=9+8=

9+6=2+9=9+3=

说一说9+4的计算过程。

(3)第三关(说一说)

8+2+4=147+3+2=126+4+7=17

二、情境引入,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恭喜大家!这么多人都拿到了儿童乐园的入场券,没拿到的,也别泄气,后面还有时机。你们知道儿童乐园都有什么好玩的吗?

碰碰车8元激流勇进7元水上滚球5元

旋转木马6元观览车4元过山车9元

请在上述工程中选择不同的两项,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1)要求玩碰碰车和水上滚球一共多少元?怎样列式?(8+5)

(2)8+5=□你是怎么算的?(有困难的小朋友可借助小棒)

(3)沟通: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情预设:

①从8开头,接着数9、10、11、12、13;

②从1开头数,1、2、3、4、5……、13;

③用小棒从左边拿出2根放在右边凑成10,10与3合起来是13;

④用小棒从右边拿出5根与左边凑成10,10与3合起来是13.

(4)摆一摆

请用小棒操作的同学到台前摆给大家看一看。

追问:为什么要从左边拿2根放在右边?为什么要从右边拿5根放在左边。

(5)体验算法:出示儿童乐园的嬉戏工程:

碰碰车8元激游勇进7元水上滚球5元

旋转木马6元观览车4元过山车9元

请选择不同的两项,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并说一说你是按什么方法算的。

学情预设:

①玩碰碰车和激游涌进一共多少元?8+7=□

②玩碰碰车和旋转木马一共多少元?8+6=□

③玩碰碰车和水上滚球一共多少元?8+5=□

④玩碰碰车和观览车一共多少元?8+4=□

⑤玩激游涌进和观览车一共多少元?7+4=□

⑥玩激游涌进和水上滚球一共多少元?7+5=□

⑦玩激游涌进和旋转木马一共多少元?7+6=□

⑧玩旋转木马和水上滚球一共多少元?6+5=□……

(6)优化算法

①7+6=□,请你想一想,怎样算比拟快?

为什么把6拆成3和3.

②回忆比拟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

一样点:都可以用凑十法。

不同点:9加几是把9凑成10,把其次个加数分成1和几;

8加几是把8凑成10,把其次个加数分成2和几;

7加几是把7凑成10,把其次个加数分成3和几;

6加几是把6凑成10,把其次个加数分成4和几;

③优化算法:

在做8、7、6加几时,可用“拆小数、凑大数”或“拆大数、凑小数”的方法,大家认为哪一种方法便利就用哪一种方法计算。

(7)你觉得玩碰碰车和过山车一共多少元?

8+9=□(说一说你的算法)

学情预设:

①把9分成2和7,2和8凑成10,10和7合起来就是17

②由于9和8=17,所以8+9=17

小结:在做计算时,可用“凑十法”来计算比拟快,也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来计算。

三、稳固内化,发散思维

1.摘星星

8+7=★4+8=★8+3=★2+8=★

8+6=★9+8=★8+5=★8+8=★

(1)指名算,划线的要求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生独立在书上算

(3)校对

2.想想填填。

8○6=149○8=178○4=13

8○6=29○8=112○7+7

6+5○=105+8○7+6

四、归纳小结,完善认知

小朋友们,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做8、7、6加几的题目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和大家共享一下?

《8、7、6加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阅历的根底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娴熟地口算8、7、6加几。

2.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比拟、抽象及概括力量、动手操作力量和对学问的迁移类推力量。

3.培育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3~104页8、7、6加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1.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特别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来到公园门口,刚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当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助算一下。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争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争论。

3.小组汇报沟通。

生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方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爱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答复后教师指出:假如用计算的方法,应当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答复,教师板书8+5。

师:8+5应当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沟通,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根底,所以很简单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教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依据几个小组汇报操作的状况,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慧,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由于有了9加几的根底,所以其他方法,如数数法、接数法便不再消失或很少消失。

2.师:刚刚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由于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讨论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当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根底上,小结凑十的方法:同学们刚刚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日共同讨论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课题)

稳固内化,发散思维

师:同学们真不简洁,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几的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有什么关系?(一样)那教师这里有一道题目8+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汇报:

生1:从9中拿出2,与8凑成10,10加7等于17。

生2:从8中拿出1,与9凑成10,10加7等于17。

生3:我想由于9+8=17,所以8加9也等于17。

教师对这3种方法都予以确定,并特殊表扬第3种方法。教师渗透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教师用课件演示9+8=17想的过程和8+9=17想的过程,以帮忙学生实现学习的迁移。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圈一圈,算一算。

2.(课件出示)1路公交车上原来有6个人,又上来了7个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

3.(课件出示)小兔找家:每个小兔身上有一个算式,每个小屋上有一个得数,学生做对后,小兔子就能回到自己家。

4.(课件出示)写算式。依据图中情景,写出算式,看哪个同学写得又多又好。

《8、7、6加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受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展计算。

2.使学生在观看、操作中逐步培育探究、思索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样化,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能运用学问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育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嬉戏导人,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爱做嬉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

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

学生:邵教师,告知你,9和1凑满十

[评析:轻松开心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根底,对口令嬉戏不但复习了10的组成,也为学生探究8、7加几的算法供应了依据。]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小号图。

(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

[评析: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提出问题,旨在培育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力量。]

(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沟通,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

①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②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

③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

④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

⑤8+7=8+2+5=15。

⑥8+7=7+3+5=15。

学生在沟通第②、③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

[评析:教师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究8+7的计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学生的三种认知水平:第①种算法表现出动作把握倾向,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第②③④种算法表现出图形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对图形有较强的观看力和想像力;第⑤⑥种算法表现出符号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具有抽象思维力量,认知水平较高。]

2.教学小棒图。

(1)小朋友想出了许多方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样想的?

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指名说一说。

动画演示,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点不一样,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又是怎样想的?指名沟通。

[评析:设置一个帮忙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让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有利于培育学生助人为乐的美德,同时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原有根底上得到进展。]

(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

3.(1)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

请小朋友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学生完成后沟通。

(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下面我们来做个圈十嬉戏。先圈出10个,再计算。

(3)教学想一想。提问:不看图、不摆小棒,你们会这样想吗?请你在书上填一填。

提问:计算8+9还可以想哪些有联系的算式?

谁来说一说。学生可能想到:

①由于9+8=17,所以8+9=17。

②由于9+9=18,所以8+9=17。

③由于8+10=18,所以8+9=17。

④由于17-9=8,所以8+9=17。

[评析:让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同的思维过程,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感受胜利的欢乐,同时使他们的制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进展。]

(4)小结:我们计算8+9的时候可以想以前学过的算式,这个方法真不错。(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学生口答。

[评析:通过题组比照,使学生熟悉到较小数加较大数,可以利用学过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数,同时体会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

三、查找规律,稳固新知

1.电脑出示8加几的题目,学生口答,引导学生发觉,只要把加上的数分成2和几,就知道得数是十几。小结:发觉了这个规律,就会算得又对又快。

[评析:给学生供应丰富的学习素材,让他们去观看、比拟,从而发觉8加几得数的规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同时也培育了学生探究、思索的习惯。]

2.电脑出示7加儿的题目。提问:那么7加几有这样的规律吗?谁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目的得数?

3.组织口算竞赛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势。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提问:光会计算还不够,我们还得学会开动脑筋,用学到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们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装了9个,其次袋装了8个,第三袋装了6个。幼儿园王阿姨要为班上15个小朋友预备点心,你觉得买哪两盒比拟适宜?在独立思索的根底上组织学生沟通。

小结:运用数学学问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

《8、7、6加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篇7

教学内容:8、7、6加几

教学目标:

1、在游公园的情境中,探究出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敏捷口算。

2、经受操作、争论、沟通,养成自主探究的力量和迁移推理的力量,优化算法。

3、激发学习兴趣,感到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把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迁移推理的力量。

教学预备:每人一个十只装的针剂药盒、小棒学具、答题卡、练习纸,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转盘各3个。

教学设计说明:

本小节的教学分两局部,一局部是8、7、6加几的口算,这局部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口算方法,能敏捷口算。在设计时,通过教学环节逐层深入,让学生感受到“多中求异,同中求优”。如,玩“转转盘”嬉戏中体会到“凑十法”的便捷,紧接着“动动脑”中感受到依据题目的不同选择敏捷的方法优化口算方法。口算教学比拟枯燥,在设计时通过生动活泼的练习形式,激发口算的兴趣,同时娴熟口算。

其次局部是“用数学”,这局部的教学设计力求表达:①充分运用情境图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②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图意,体验一样的问题,观看的角度不同,列式也会不同;③在经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搜集信息资料的手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小红出了一题考考你们:9+5=

重点突出“凑十法”想的过程。为什么把5分成1和4?

今日的天气真好,小红和朋友一起去儿童公园玩,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动态出示课本第103页买票的情境图,)。

你能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估量学生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人买票?由此引出式子8+5=?)

二、探究新知

(一)例讲8、7、6加几(初步感知计算方法)

1、教学8+5。

(1)小组内争论:怎样能够最快地知道得数。相互说一说,再把思路写在答题卡上。有困难的可借助针剂药盒。(教师参与小组争论。)

(2)学生汇报,口算方法可以多样,重点突出“凑十法”,指名答复。

8+5=13为什么把5分成2和3?

1023

(3)小结:

刚刚同学们想出了又快又好的方法算出了8+5=13,教师真为你们快乐,同学们真了不起!

2、小竞赛:转转盘(教学例2——突出凑十法的优越性)

1、教学7加几和6加几,初感凑十法的好处

(1)你们看一片绿油油的大草地,花儿在向我们点头,鸟儿在向我们微笑,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你能从这幅图里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怎样解决?

天空上有7只小鸟,又飞来了5只,天空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草地上一边有6朵花,另一边有5朵,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板书列式:7+56+5

(2)现在请你用最快的方法计算出7+5和6+5。

(3)请同学介绍口算方法。

7+5=12为什么把5分成3和2?

1032

6+5=11为什么把5分成4和1?

1041

(4)小结:看来凑十法不仅能算9加几,还能算8、7、6加几。

(二)教学8、7、6加几

1、小组合作玩转转盘。(限时8分钟)

玩法:转盘中间和四周都有一些数,转动圆盘,转到几,先说出算式,并写在卡片上,再口算出得数。比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快又多。

(1)转盘

(2)写得又多又快的小组进展汇报得数(只要求说8+4和8+8、7+6和7+8、6+6和6+8的计算方法),

(3)说说用什么方法口算又快又准。

3、动动脑(教学例3)

(1)计算8+9可以用凑十法,你还能想出更快的方法吗?由学生们自由答复。

①8+2=1010+7=17

②9+1=1010+7=17

③9+8=178+9=17

重点介绍计算方法③,当两个加数一样时,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7+9、6+9你能用最快的方法算吗?

三、稳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课本第104页,第1题

2、说一说,算一算

课本第104页,第2题

3、坐火车

每人手中有一张车票(口算卡片),要先算对了车票上的三个算式才能上车。然后依据你车票上的得数对号上车(分别有15、14、13和12四列火车)。教师在8、7、6加几中各抽一题说说怎样想。

四、拓展延长

小白兔可以吃哪两根胡萝卜,小灰兔呢?

《8、7、6加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

2、在观看中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训练同学思维的敏捷性,在操作、争论、沟通中培育同学自主探究的力量,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3、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同学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学会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育同学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刨设情境,提醒课题

叙述:数学乐园里有好多好玩的嬉戏,今日俺们来玩“闯三关”。

闯第一关: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着下分组进展口答6、8、9的分合式,然后教师出示抽拉片,让同学口答后说说发觉了什么?

7+3+2=8+2+5=

7+3+4=8+2+6=

7+3+9=8+2+7=

叙述:对,把前面两个数先凑满10,再加上第三个数,就能算得既对又快,这是俺们前面学习的`凑十法。小朋友,庆贺你们成功通过第一关!下面俺们就用这种凑十法来完成嬉戏的其次关。教师随机板书课题:8加几、7加几。

二,争论沟通,探究新知

1.学习例1

(1)教师出示小天使带来的喇叭图,请同学看图,说图意并列出算式8+7。

(2)同学围绕8加7等于多少,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展争论,用小棒摆一摆,相互说一说,再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各小组分组争论,教师参加小组争论。)

(3)同学争论后指名小组答复,教师依据答复进展板书(同学通过沟通,教师的引导,

想出把8凑满10.把7凑满10的凑十法;数数法;想减做加等多样化的方法。)

2.“试一试”

(1)教师出示8+9=()

(2)问:你们会用刚刚这些方法来计算8+9=()吗?

(2)组织同学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算的?

(3)指名答复沟通。

3.练一练

(1)组织同学用自身最喜爱的方法动手试一试桌上的练习(小组长拿出预备好的练习题与组员沟通争论,并填写空格。)

(2)小组长交换介绍算法,其他小朋友做小小评委,听他们说的好不好,说得好就送给他掌声。

三,嬉戏实践,稳固练习

叙述:小朋友真聪慧,其次关完成得多精彩呀!在第三关里俺们还会遇到好多嬉戏,有吃西瓜,蜜蜂采蜜,采蘑菇,汽车回家,蚂蚁搬家,动物钻洞。

(出示嬉戏资料)

同学分组嬉戏,设置嘉奖机制(“才智星”),教师巡察指导。

《8、7、6加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篇9

教学内容:

教科书107页例4,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阅历的根底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娴熟地口算8、7、6加几。

2、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比拟、抽象及概括力量、动手操作力量和对学问的迁移类推力量。

3、培育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需要学生自己收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到过养殖场吗?今日教师就带着大家去看一看。同学们不仅能看到一些得意的动物,还能学到许多学问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动物的得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1、出示教学挂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看一看你能发觉什么?

生:有白兔和灰兔。

师:各有几只兔子?

生:10只白兔,5只灰兔。

连续让学生答复

生:有两群兔子。

师:各有几只兔子?

生:左边有8只兔子,右边有7只兔子。

师:教师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同学们能帮忙教师吗?

2、小组争论合作,教师巡察指导。

汇报沟通:

(1)我们是个一个数的,一共有15只兔子。

(2)我们是数左边8只兔子,右边7只兔子,8+7=15(只)

(3)我们数出白兔10只,灰兔5只,10+5=15(只)

3、师生共同小结:

同学们可真聪慧,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教师真为你们快乐!

三、稳固练习,提高深化

1、第107页做一做

出示挂图:

师:同学们能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生:小鸟在树上唱歌。

生:小松鼠在运松果

师:同学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树上有7只小鸟在唱歌,又飞来3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生:地上有9个松果,被小松鼠运走了三个,还剩下几个?

小组争论,回报沟通:

7+3=10(只)9-3=6(个)

2、练习二十第一题

出示挂图

师:同学们,我们再去养殖场的鸡舍去看看吧,看这些鸡多得意啊!你们赶快数一数母鸡、公鸡各有多少只?

生:母鸡有8只,公鸡有4只。

师:同学们再帮教师算算一共有多少只鸡吗?

生:8+4=12(只)

3、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快又对。(练习二十其次题)

出示小黑板:

9+6=7+8=8+5=

7+5=6+7=10-3=

8+7=9+4=8+9=

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今日我们参观了养殖场,你都有那些收获?和大家说一说吧。

板书设计:

左边:8只右边:7只

8+7=15(只)

白兔:10只灰兔:5只

10+5=15(只)

《8、7、6加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连续稳固“凑十法”,能逐步脱离实物正确口算8、7、6加几。

2、在观看、沟通、比拟中的活动中,理解并会运用“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计算规律,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学习中不断获得自信念,能主动参加数学活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把握了一些计算方法,如点数、接着数、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和“凑十法”等,其中“凑十法”是进位加法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它具有规律性强、易于理解、过程简捷等特点。即表达了十进制记数法的优越性,同时也是后继的学习的根底。

通过前测发觉,一些学生能正确计算8、7、6加几,但在访谈中发觉学生是在学前经过了家长的反复训练,只是能知道计算结果,不明白计算方法,属于机械的计算。

重点难点

逐步脱离实物正确口算8、7、6加几,体会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1.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复习数的组成)

2.今日我们一起乘车去公园,看看谁能精确的算出车票上的结果?

选择9+4借助摆小棒说明计算方法?

活动2【讲授】从详细到抽象,真正理解计算方法

1.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大家看,汽车来到了公园门口,这里有很多人在等着买票,你们知道共有几个小朋友吗?应当买多少张门票呢?(出示主题图)

(2)生汇报并沟通。你是怎样知道的?

①数的②接数法③8+5

2.动手操作,理解计算方法

8+5该怎么算呢?把你的想法用学具摆摆,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