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测量方案_第1页
高速公路测量方案_第2页
高速公路测量方案_第3页
高速公路测量方案_第4页
高速公路测量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南绕城国家高速公路测量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概述高速公路联络线在境内的路段,也是规划的“六纵五横一环”骨6ZK22+715(YK22+710)~ZK26+435(YK26+420,左线长3.72km(右线长3.71km方及改路工程。地形气象本标段属构造剥蚀丘陵-低ft地貌区。ft体相对高差100~300m,自然坡角25~50°,植被茂密。地表水有堵河及其支流、ft涧溪流,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十堰市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ft区多雾多雨,8、9、108可达-13.515.3℃,1131655~1958224~255800mm二、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规定;2、高速工程项目施工测量管理细则;路桥工程施工标准、规范、规程及有关技术法规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⑵《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JTG/TC10-2007)4.监理单位审核批准的交桩资料。三、测量仪器及设备针对本项目线路长,地理环境复杂,全线穿越ft量仪器以及经验丰富的测量人员加以保证。GPS1200GX1230NAL132自动安平水准仪。测量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严格按IS09002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登记使用情况。行检定。另附仪器的检定合格证(见附表一)四施工图审核工程开工施工放样前,项目部专业测量工程师将对工程施工图中地测量监理工程师,以便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处理。五控制测量针对本合同段施工场地有限、地理条件复杂等不利因素,因地制内的控制网点进行了复测及导线布设。控制测量成立小组及任务项目部所施工的本合同段所有导线控制点及高程点于2010年3交桩后,我部及时成立了项目测量组。成员由测量工程师3人、测量员3人组成,负责全过程的施工测量放线、施工过程的测量监控与内部测量复核工作。公司精测大队测量组人员负责定期(半年)对本工程的导线及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检。对项目办、总监办、驻地办及勘察设计院下发交桩资料及相关测量文件进行了研读并开展了为期六天的学习。高程控制点的交桩及复测结果:GPS41GPS42GPS43GPS44GPS45、GPS46复测结果均符合要求,具体数据结果见附表。3.加密点布设和测量过程结果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貌来选择埋设点位,综合考虑测量精度要求,满足施工需要,埋设控制点时,尽量选择地质条件好,通视条件好的位置,并严格按测量规范要求进行基点埋设、编号,并做好记录。在合同段施工区间范围内,沿线路两侧的稳定位置埋设控制网加由K24+8446-A6-BD3D4D5D6D7D8D9D10D11D12D13D14、D15。这些加密点起始自水准点GD23,经过GD22至GPS09、GPS08、GPS0780120m工测量高程放样时能较容易引测高程。为保证及加强加密点桩的稳定性、可靠性,项目部测量组决定25cm深度达80cm入长度65cm的钢筋,预留大约2-3cm高的钢筋刻十字丝,以便于对中观察定位。以GPS07-GPS09和GD22-GD23GPSGD23(导线示意图见附表二)控制点平面布置图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号的保护,所有桩点均要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⑴平面控制系统的建立开工前,测量组对设计及监理单位提供的施工平面控制起始坐标点(GPS07GPS08GPS09和GD22GD23)采用全站仪按导线网及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起始平面控制坐标网点经联测复核合格并经驻地办和总监办签认后,测量组进行平面控制坐标点加密测量。平面控制点加密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范中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要求进行(方位角闭合差3.6√n同一标准。核,项目部将密切配合,并提供所需测量设备和相关测量人员。则应进行补测或重测,并重新进行报验。以防止因施工而引起控制点的位移变形而影响施工放线的质量及精R22天通知监理工程师复进行。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标识保存完好。施工图中各点的数据、点位的坐标,高程等必须经过验算检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轴线放完后要求进行闭合检查。⑵高程控制系统的加密布设12准点采用DSZ-3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复核测量结果报送驻地办签(此项工作在外作业时,项目部将请专业监理工程师到场监督及指正)水准点加密测量和加密点的初测:加密点埋设好后用GPS测量仪器对水准点进行复核并对加密点各点的高程进行初步测量。测量方法:外业测量时采用精密水准仪,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范中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观成果的可靠性。并对日期天气变化等及时做到记录在案。GPS07GPS08BM44将以形成文字成果报送驻地办签认后再上报总监办。4.控制测量注意的几个问题定期复核:对已测设完成的加密高程控制网随施工进度的推进,核测量时按初测时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核测量成果应报送驻地办确认。水准测量GPS09到GD23用水准仪采用往返测施测。并与相邻B2合同段进行了联测,保证此次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六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以上测量工作一经完成,测量组将各种资料以书面形式进行报验,经驻地办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施工测量总要求及内容⑴挖孔桩施工测量:桩的平面布置、桩顶标高;⑵基础承台、系梁施工测量:承台、系梁的外形尺寸、纵横向轴线位置中心坐标及底、顶面高程;⑶桥墩施工测量:墩中心坐标、外形尺寸、垂直度、支座垫石的位置及标高;图设计数据调整、桥梁上部各部分的标高及位置。技术要求及观测方法⑴水平位置观测采用全站仪按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⑵垂直位移(沉降)观测采用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挖孔桩施工定位放样及高程控制本工程桥墩位于岸上及半ft坡上,测量组将用全站仪全过程监控,随时纠正其偏差,以保证其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桩的定位进行放样,放样出桩的中心点位置。护桩的定位测量0.830cm,以桩中心点在护壁四周确定出四个护桩点,高程测量在护壁顶确定二点并作标记,用水平仪测出该二点的高程取平对该点标高定期进行复测并用大钢尺进行孔深得控制。成桩中心坐标及桩顶标高测量承台(系梁)基坑开挖完成,桩头按要求凿除后,测出成桩的中心点坐标并与设计坐标对比,计算误差是否达到规范要求。同时测出桩顶的高程并与设计高程对比。(1)基坑开挖放样准确。出结构物轴线边线及立模控制线,确定结构物位置。承台浇筑前墩柱钢筋预埋件位置测量。承台浇筑前用全站仪的位置,浇筑完成后对预埋件位置进行复测调整。系梁、承台顶高程控制测量测检查。及立模控制线位置。垂直度符合设计相符。墩顶预埋件放样测量首先根据帽梁轴线确定支座位置,依据支座结构图在利用全站仪精确放样,支座螺栓孔位置,利用Φ12钢筋将支座螺栓孔预埋筒焊接成框架结构,与帽梁钢筋点焊连接,定位安装。在帽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对支座预埋孔进行复测校核。墩顶高程控制测量模板验收合格浇筑混凝土前在模板上进行墩顶标高找平并做好标记现场交底至施工班组,浇筑完成后对顶面标高及时抄平复测检查。桥梁支座及支座垫石施工定位放线及高程控制角。全站仪按极坐标法测设支座中心点于盖梁上,并将其切、法DS1高精度水高一致,其误差不得大于±2mm,每一个支座特别是滑动支座安装2mm。盆式支座地脚螺栓孔预埋件定位测量首先根据帽梁轴线确定支座位置,依据支座结构图使用全站仪精确放样,支座螺栓孔位置,利用Φ12钢筋将支座螺栓孔预埋筒焊接成框架结构,与帽梁钢筋点焊连接,定位安装。在帽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对支座预埋孔进行复测校核。架设预制梁的施工测量梁时保证桥墩两侧两个点与预制梁的两个点实际重合。(1)基础沉降观测通过在桥头断面埋设沉降点进行观测。主要用于桥头路段沉降管理。根据实测数据调整填土速率,预测沉降趋势,确定桥头预压卸载时间和墩台下部结构的开工时间。沉降点观测采用DS1型精密水准仪,以三等水准测量控制,观测精≤0.5mm≤0.7mm往返较差附合允许闭合差≤±0.6√n(n为测站数,闭合差取自《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每填一层土,观测一次,当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大于10mm直到沉降速率减小,均匀为止,方可填筑下一层。同时绘制沉降—荷载—时间曲线图,分析判断沉降稳定趋势。(2)墩台的沉降观测a墩台沉降观测在每个墩台的左右幅4个防震挡块上布设固定观测点。测点的布设应符合测量精度和规范及设计要求。用DS1型精密水准仪两次观测精度≤0.5mm。b墩台沉位移观测位移观测点的布设同沉降观测点相一致,充分利用布设好的沉降观测点。观测仪器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测出该点坐标,与前一次所测坐标的差值,即为该观测期内桥台该点的位移值,本工程变形测量的主体是下部工程。路基施工测量种标志作为按图施工的依据。路基施工测量的工作程序:a首先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加密 ,必须遵守“由整体到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路基中线恢复测量用全站仪将路基中线点的坐标测设到地面上。(3)纵断面测设设计高程,并测设出该高程。(4)横断面测设线路设计的横断面,主要包括路基和边坡。线路施工之前,首先把设计的边坡线与原地面的交点在地面上标定出来,称为边桩放样,其次要把边坡和路基放样出来。横断面测设采用全站仪测设。1O~20m在沟内外边缘钉木桩并注明里程及挖深。(6)路基预压沉降期观测20m,在路中心的两侧路肩50cm5mm/月,认为路堤稳3mm/月,认为基层施工加载后是稳定的,方可进行面层施工。5m外设立砼标2m。选择三个不同的固定点,每日定时用经纬仪分别观测隧道测量(1①主要测量工作及仪器配置1).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放样洞内开挖断面、钢支撑定位放样衬砌断面贯通测量复测及控制测量使用测量仪器表1双频GPSRTKGPS1230台35+1ppm2全站仪徕卡TCR402套12″2+2ppm3水准仪徕卡DSZ2+FS1台10.01mm4水准仪苏光DS3台11序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序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5限界检测仪BJSD-2套11mm(组测量组长为隧道施工及时提供定位和服务。我公司实行三级复合制度,平面测量和导线点的布控由公司精测队完成,并按开挖进度情况进行复检,项目部测量班长负责测量组量时加强自检自核。主要测量工作及内容:①、平面控制测设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主要是保证隧道的精度和正确的贯通,并定出施工中线。、洞口投点测设线,采用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控制隧道中线。Φ22(钢筋顶上刻十字线)埋于洞口附点位布置完毕后,利用设计院交接的导线网点GPS(已知)作基准点,使用全站仪引测附合导线上各点的坐标值(并经平差,使用精2个BM(并经平差。水平角的观测正倒镜六个测回中误差≤±2.5″,每条附合导线长度必须往返观测各三次读数,在允许值内取均值,导线全长闭合差≤±1/30000。、洞内导线测量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在洞外控制测量的基础上,结合洞内施工特点布设导线,以洞口投点为起始点,沿中线布设,形成导线环。导线边长根据测量设计的要求并考虑实际通视条件,选择长边布设。导线点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固可靠的地方。由洞外向洞内的测角、测距工作,在夜晚或阴天进行,洞内的测角测距,在测回间采用仪器和觇标多次置中的方法,并采用双照准法(两次照准、两次读数)观测。照准的目标应有足够的明亮度。并保证仪器和反射镜面无水雾。洞内导线平差,采用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也可采用近似平差。洞内导线的坐标和方位角,必须依据洞外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进行传算。②、高程控制高程控制点的布设是利用平面控制点的埋石,如特殊需要时进准控制。观测精度符合偶然误差±2mm,全中误差±4mm,往返闭合差≤±8(Lkm100~150③、放样洞内开挖断面、钢支撑定位隧道开挖采用全站仪进行中线放样及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开100(0.5m(自中线向左右)向下量出开挖深度。④、放样衬砌断面线放样和高程复核,并测出衬砌后的净空断面。⑤、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为确保施工进度和改善施工环境,项目部采用进出口两方相向YK1+400差。隧道贯通误差式中:m隧道贯通后,中线和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地段调整,调3)通过导线测得的贯通误差按下述要求调整:a.方位角贯通误差分配在未衬砌地段的导线角上;b.计算贯通点坐标闭合差;c时按坐标平差处理;高程贯通误差在规定的贯通误差限差之内时,按下列方法调整:由两端测得的贯通点高程,取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路线长度的比例调整;以调整后的高程,作为未衬砌地段高程放样的依据。隧道监控量测项目及仪器(1)量测项目的选定本隧道监控量测项目选定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的相关规定,在充分考虑该隧道工程特点及围岩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并结合其他类似工程的监控量测经验,按照量测简便、结果可靠、成本低廉,同时便于施工采用等原则确定。必测项目①必测项目是为了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确保围岩稳定,并通过判断围岩的稳定性来指导设计、施工的经常性量测。此类量测通常测试方法简单,费用少,可靠性高,但对监视围岩稳定、指导设计施工却有巨大的作用。在本次量测任务中选择的必测项目有: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②选测项目③地质超前预报[3],因此,为了准确地评定围岩不良地质现象进行预报,提前做好过渡这些不良地质地段的工程措质雷达进行地质超前预报。量测仪器的选定在隧道监控量测中,仪器的选择决定着能否取得准确可靠的数1。序号量测项目各量测项目仪器名称及量测频率量测时隔时间/天仪器名称 仪器型号1-15 16-30 30-90 901地质和支护观察数码照相机 三星 每次爆破后掌子面进行观察并在进行其它量测是进行2拱顶下沉高精度水准仪DZS3-11-2次/天1次/2天1-2次/周3次/月3岩体内位移多点位移计南瑞DRW型1-2次/天1次/2天1-2次/周3次/月4二衬钢筋应力钢筋应力计南瑞NRZ-22型1-2次/天1次/2天1-2次/周3次/月5 地质超前预报 地质雷达 EKKO-100 掌子面没7-8米进行一次6周边位移钢尺式收敛计中铁西南院SWJ-IV1-2次/天1次/2天1-2次/周3次/月7隧道断面仪隧道断面仪侧点布置及量测方法形情况。该项目计划测点布置及量测方法如下。①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区段观察两部工作面稳定状态、风化变质情况、断层分布、初期支护效果及涌情况等.已施工区段观察每天进行一次,内容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状况。每次观察除进行相关的记录外,均进行数码拍照,并及整理成档。②拱顶下沉量测2m3个带挂钩的膨胀螺钉作为测桩;埋设前先用小型钻机在待测部位成孔1)③周边位移量测隧道围岩周边位移量测测点的埋设方法与拱顶下沉相似;对于预设点的断面,在隧道开挖爆破之后24h内,按三角形沿隧道周边在拱顶和边墙部位分别埋设测桩;拱顶部分的测桩可利用拱顶下沉的钡16SW-IV式收敛计量测周边收敛变形。④围岩体内位移量测围岩体内多点位移采用南瑞集团生产的电测式多点位移计进行152。⑤二衬钢筋应力量测对隧道二次衬砌钢筋应力的量测是采用将二衬钢筋截取相应长度⑥地质超前预报地质雷达超前预报与STP地震预报法和掌子面取芯钻孔法相比A-CUBEDEKKO-1007-8m20m(4).量测断面的拟定针对该高速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