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迅阿Q正传鲁迅往往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去塑造典型人物。鲁迅对小说人物有过这样一段评论:“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为何拼凑?——为了使人物更具典型性!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让人难忘的典型人物,比方一说到《红楼梦》,我们马上想到温柔多情的宝哥哥,多愁善感的林妹妹,精明能干的凤姐……在生活当中,我们往往能在身边的人身上,看到这些典型人物的影子!这就是所谓的“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位穷苦的流浪汉,一贫如洗,光棍一条,被人忽视,遭人凌辱和践踏的人物,他就是鲁迅笔下的阿Q,阿Q正是这样一位来源于生活的、极具典型性的人物!
鲁迅〔1881·9·25-1936·10·19〕,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
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创作背景《阿Q正传》选自小说集《呐喊》,创作意图有两点: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魂灵”,“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说:我“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未能忘怀于当日寂寞的悲哀,这恐怕是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直接原因。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
1.学习目标:(1)分析阅读小说讽刺性的语言特色;(2)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把握阿Q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4)学习分析词语的深层含义。2.重点和难点:赏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阿Q的形象的典型意义,认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领悟课文主旨,分析评论我们身边的阿Q精神.自主学习:1.词语释义:行状崇奉口讷虫豸自轻自贱非常口碑托庇穿凿所以者何2.查找资料或上网搜寻:
了解鲁迅的生平、思想、文学创作以及主要的作品等情况。同学之间交流。《阿Q正传》简介
《阿Q正传》于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在《晨报副刊》上连载,署名为巴人。后收入第一部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出版后,深受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现已被译成几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小说共包括九章的内容,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的第二章“优胜记略”和第三章“续优胜记略”。二、走近阿Q1.《阿Q正传》的主要内容《阿Q正传》于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在《晨报副刊》上连载,署名为巴人,后被收入《呐喊》中。《阿Q正传》出版后,深受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现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小说共九章,可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章:序——介绍阿Q的身份、地位。
第二章:优胜记略——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的可悲结果,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
第五章:生计问题——写阿Q走投无路,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写出阿Q从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再被赵太爷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第七章:革命——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阿Q的革命要求。
第八章:不准革命——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
第九章:大团圆——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自决。第一部分(第一章《序》)介绍阿Q的身世。第二部分(第二章《优胜活动》、第三章《续优胜记略》)描写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第三部分(第四章《恋爱的悲剧》、第五章《生计问题》、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描写阿Q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遭遇。第四部分(第七章《革命》、第八章《不准革命》)描写阿Q在未庄风传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第五部分(第九章《大团圆》)阿Q被杀。小说的时代背景
《阿Q正传》写于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后不久。资产阶级领导的义革命——辛亥革命,已经过去整整10年,在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中,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也在深入开展。“文学研究会”应运而生,挑起了“为人生的艺术”的大旗,这时的鲁迅,经过上下求索,已经摆脱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给自己带来的苦闷和彷徨,决心甘听将令,为革命呐喊助威了
《阿Q正传》就是在这种政治氛围中产生的。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说:我“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未能忘怀于当日寂寞的悲哀,这恐怕是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直接原因。
辛亥革命后,鲁迅亲眼看到,虽然革命党推翻了清朝政府,但并没摧垮反动封建势力,革命者流了血,却将袁世凯扶上了总统宝座,对敌人宽容姑息,毫不警惕,固而使一些狡诈善变的投机分子钻入革命阵营,成为新贵,惨酷屠杀革命派。这些沉痛事实,使得鲁迅对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大失所望,他痛感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使中国社会依然黑暗混乱,广大人民尤其农民,仍然痛苦不堪。中国的出路何在?鲁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冷静观察社会,从历史中寻求借鉴,探索中国的出路。直到1917年以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鲁迅看到了黎明的曙光,所以当他为新时代呐喊时,自然会以辛亥革命为背景,以当时的事情为题材进行创作,借以总结失败的历史教训,“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见《呐喊·自序》)这大概就是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真实目的了。
课文节选了第二部分优胜记略:写阿Q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以给人打短工度日。虽然常被村里人开玩笑,但内心他看不起村里人。他头上有癞疮疤,只要别人说有关疮疤的话题,他就发怒。如果觉得对手弱,他就故意找茬吵架。输的时候他在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阿Q充满了优越感,如果优越感被粉碎了,他就又想:我是个“能够自轻自贱的”大人物,便又心满意足了。续优胜记略:阿Q和王胡打架,但是却输给了以为不是自己对手的王胡。碰巧遇到“假洋鬼子”,为了撒气,阿Q就骂了一句,结果遭到一顿痛打。遇到小尼姑后,阿Q对她又是骂脏话又是掐脸蛋,终于觉得刚才的憋气都散了,又充满了自豪感。口讷:嘴笨,言语迟钝。托庇:依赖长辈或有权势者的庇护。穿凿:附会,非常牵强地解释,硬说成具有某种意思。不足为奇: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出言无状:说话放肆,没有礼貌。踉踉跄跄:指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无可适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深恶痛绝:对某人或对某事物厌恶、痛恨到极点。敌忾:抵抗所愤恨敌人。同仇敌忾,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绘制人物档案(1)根据小说提供的信息,结合所看的电影,整理出一份“阿Q个人档案”,内容可以包括姓名、年龄、身份、工作、外貌特征等。“优胜记略”(开头-“他睡着了”)
问题探究:
1、“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之类的话,表现阿Q怎样的心态?问题:1、这句话是阿Q面对现实的穷困感到无奈,用虚无飘渺的阔气来安慰自己,同时压倒别人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就是精神胜利法。
2、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视城里人”,这又表现出他什么样心态?
问题:2、这说明了阿Q因为进过城而“更自负”,同时有很看不起城里的人,可以说这是一种矛盾的心态。他进过城就觉得了不起,是对于未庄的人的自负,某种程度上表现他盲目趋时,以为进过城就非常了不起,看到未庄的人没有见过的东西;而看不起城里的人则表明他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
3、“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个想法表现了阿Q什么心理?
问题3:阿Q实际上失败了,但有不愿意面对失败,而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同样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4、“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阿Q这一投降怎样理解?问题4:这是阿Q的有一发明创造,实在达不过就自轻自贱,如果别人因此放过自己,也就获得了胜利。他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他是不同于一般的万劫不复的奴才,所以他才得意。
5、“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这一句中“不幸”“倒”“几乎”这八个词的意思怎样理解?表面来看,“不幸”与“赢”是矛盾的,但实际表明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根源了,可见那是这样一个颠倒黑白的世界!“倒几乎失败”,阿Q这一次是面临失败的真正的考验,但实际上他的精神胜利法又一次神奇的发挥了作用。作者这句话意在表明,连这样的失败都没有使他的精神胜利法失效,可见他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6、“他睡着了”有何深意?是指阿Q已经麻木,没有思想了。优胜记略先前阔见识高真能做光荣的癞头疮挨打的荣耀痛苦的转移麻木、愚昧、落后、无赖的万劫不复的奴才相精神胜利法乃立身法宝阿Q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及用意阿Q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以上面的人际关系为切入点,通过阿Q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归纳分析阿Q的个性特征。敏感禁忌——“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由于内心卑微,他对周围的一切十分敏感,用“怒”来武装自己,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欺软怕硬——“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总还是阿Q吃亏的时候多。于是他渐渐的变换了方针,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面对对手,力量薄弱他就欺负,比他强大的,他欺负不了,就“识时务”地转变策略,改为“怒目而视”,这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自欺欺人——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面对现实中的失败,阿Q把自己被打“假想”为被“儿子”打,逃避现实,通过这样欺骗自己来寻求安慰,寻求解脱。这体现了他的“自欺欺人”。懦弱卑怯——“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阿Q很懂得“审时度势”,马上卑躬屈膝起来,骨子里的“懦弱”和“卑怯”顿时显露无遗,他受过很多苦,深知反抗是得不到好处的,他通过“示弱”来换取“不挨打”,此时的阿Q,虽懦弱,却是广大生活在底层人们的弱小代表的一个缩影!总结闲人事件——敏感禁忌、欺软怕硬、懦弱卑怯、自欺欺人王胡事件——自尊自大、争强好胜、怯懦怕恶假洋鬼子事件——愚昧狭隘、奴性十足、圆滑世故、自欺欺人小尼姑事件——蛮横霸道、猥琐无赖、欺负弱小分析鲁迅先生描写阿Q时的语言艺术(1)阿Q的姓名籍贯如此“渺茫”,“渺茫”表明了阿Q怎样的地位和处境?连姓名籍贯都渺茫,可见阿Q地位之低。中国农村特别注重姓氏宗族,势单力薄的姓氏,往往受欺负。阿Q没有姓,没有名,也没有籍贯,那就是无可依靠,其悲惨处境,自不待言。(2)阿Q一方面因进过城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这表现了阿Q什么样的心态?这体现了阿Q矛盾的心态。阿Q因进过城而自负,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他的盲目趋时,以为进过城就了不起,看到了未庄人没有看见过的东西;而“鄙薄城里人”则表现了他的盲目自大和狭隘保守。(3)“然而阿Q虽然常优胜,却直待蒙赵太爷打他嘴巴之后,这才出了名。”“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两句中“蒙”“得意”有什么含义?挨打也像荣幸地蒙受恩惠,挨打了还得意,作者在此处用反语,意在说明阿Q的可悲,形象地刻画了阿Q以及看客们的变态心理。(4)“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怎样理解“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不幸”与“赢”自相矛盾,但实际表明,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根源了!“倒几乎失败”,阿Q这一次面临失败的真正考验,但实际上他的精神胜利法又一次神奇地发挥了作用。作者用这样的话意在表明,连这样的失败都没有使阿Q的精神胜利法失效,可见阿Q已经无可救药了。(5)阿Q见自己的虱子比不过王胡的,“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这是为什么?“美比不过他们,同他们比丑”,这就是阿Q的麻木愚昧。(6)“阿Q跄跄踉踉的跌进去,立刻又被王胡扭住了辫子,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照例”“等候”一词妙在何处?“照例”说明阿Q总处于被打的地位,他被王胡等人拉到墙上碰头远不止一次,而是家常便饭。“等候”一词,不仅表明阿Q的奴性,被动挨打不敢反抗,更表明他主动地接受惩罚。这种奴性人格,变成某种受虐狂,让人触目惊心。(7)阿Q“十分得意的笑”,酒店里的人“九分得意的笑”,这是为什么?这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九分”是作者生造的词,但十分成功。作者略带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人”即看客,这些看客,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调戏小尼姑,因此觉得不过瘾,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只有九分得意。这表明当时人们之间缺乏最起码的同情心。深入阿Q1.课文写阿Q动手打人或被人打共有五次,请把这五次“打”找出来,并说说阿Q每次动手打人或被人打时的心理、语言、动作等是怎样的;比较一下五次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刻画了阿Q怎样的性格特征。第一次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第二次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但虽然是虫豸,闲人也并不放,仍旧在就近什么地方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以为阿Q这回可遭了瘟。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第三次赌摊不见了,人们也不见了,身上有几处很似乎有些痛,似乎也挨了几拳几脚似的,几个人诧异的对他看。他如有所失的走进土谷祠,定一定神,知道他的一堆洋钱不见了。赶赛会的赌摊多不是本村人,还到那里去寻根柢呢?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但他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剌剌,——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第四次“谁认便骂谁!”他站起来,两手叉在腰间说。“你的骨头痒了么?”王胡也站起来,披上衣服说。阿Q以为他要逃了,抢进去就是一拳。这拳头还未达到身上,已经被他抓住了,只一拉,阿Q跄跄踉踉的跌进去,立刻又被王胡扭住了辫子,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君子动口不动手’!”阿Q歪着头说。王胡似乎不是君子,并不理会,一连给他碰了五下,又用力的一推,至于阿Q跌出六尺多远,这才满足的去了。第五次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我说他!”阿Q指着近旁的一个孩子,分辩说。拍!拍拍!第一、二、三次和第五次的“战斗”,阿Q总是只能动口而没法动手,“战斗”对象都是未庄有头有脸的人物;第四次阿Q终于动手了,但也只是先动手,最终还是动口,这一次的对象是与他同一阵营的被压迫者。阿Q的五次被打,除第三次外,大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言语进攻他人或言语反击他人——饱受皮肉之苦,并用言语摧残自己——“胜利者”走后,他独自用“精神胜利法”疗治创伤,同时也用言语来安抚自己,很快就从不平衡达到了新的平衡。这表明阿Q受着深重的压迫,却没有觉悟。他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每当他受欺凌的时候,不是正视现实,而是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把失败当做“优胜”,从而实现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和陶醉。他是一个忘性很大的人,对所受的痛苦易于忘却。同时他也看不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当收到地主豪绅们欺侮时,往往到阶级兄弟身上去出气。鲁迅对阿Q的遭遇充满着深切的同情,他对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阿Q的不争主要体现在被打了不反抗,采取“精神胜利”来寻求安慰等。阿Q真的没有反抗吗?有反抗,但是反抗不彻底!他在语言上反抗,甚至在行动上反抗。但当他失败之后,他并没有继续抗争,而是选择逃避,在虚拟的精神世界中通过欺骗自己,把现实中的“失败”巧妙地转变为“胜利”,从而得到满足,继续安于现状。面对现实中的挑衅和欺凌,阿Q是怎样处理的?面对欺凌,阿Q一般会有三招应对:第一招:语言反驳第二招:行动冲突第三招:精神胜利面对挑衅,阿Q会为了维护自尊而在语言上反驳,例如“你还不配”,“谁认便骂谁”等,这些都可以看出阿Q的反抗意识,当反抗受到欺压,就会产生行为冲突,也就是打架,打架的结果通常都是以瘦弱的阿Q失败告终,在现实中失败之后,阿Q采取的不是继续抗争,而是逃避现实,在精神上实现自欺欺人的“胜利”。1、开头一句中“蒙”这个词有何含义?2、“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中阿Q得意什么?3、阿Q见自己的虱子比不过王胡的“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这是为什么?4、阿Q“耸了肩膀等候着”“假洋鬼子”来打,“等候”一词妙在何处?5、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对刻画阿Q起何作用?6、阿Q“十分得意地笑”,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这是为什么?这揭示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续优胜记略”问题探究想一想?比一比!合作解答:问题1:一个“蒙”字形象地刻画了阿Q以及看客们的那种以丧失人格为代价换来盲目的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问题2:阿Q的“得意”是因受了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人们对他的“格外尊敬”。作者此处用反语,乃意在说明阿Q的可悲。问题3:“美不过他们,同他们比丑”,这就是阿Q的麻木愚昧。问题4:这个词用得妙在不仅表明的奴隶性,被动挨打不敢反抗;更在表明他主动地接受惩罚,把奴性人格加深,变成某种受虐狂,阿Q的可悲之处也就在这里,不觉悟,反以之为然。问题5:这个词的意思是来回摩擦,用力不大,却充满占人便宜的色情成分,形象的表现出阿Q性格中一种流氓无赖的嘴脸。“呆笑”则写出了他欺软怕硬的丑态。问题6:作者在这里这样写,是要揭示出“酒店里的人”缺乏同情心,心灵卑微。他们虽然没有亲自动手调戏小尼姑,却也不比阿Q好多少,只少一分,是九分。续优胜记略怕硬篇欺软篇赵太爷的巴掌王胡的碰墙假洋鬼子的哭丧棒调戏小尼姑因荣耀得意意外灭威风轻松高兴更轻松得意精神胜利法乃快乐之道小结:阿Q的性格探究阿Q有着一个十分复杂的性格。就其阶级地位而言,他是一个贫苦农民,受着惨重的剥削和压迫,因而具有反抗和革命的要求;但他又是一个落后的、没有觉醒的农民,封建传统思想的毒汁,浸蚀着他的灵魂,长期痛苦、悲惨、屈辱的生活,又使他酿成了一种变态的心理和性格------精神胜利法。鲁迅在塑造阿Q这个典型的时候,始终是把他的革命性、反抗性和落后性、盲目性扭结在一起。阿Q具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样子平平常常,却令人觉得可爱又可笑,可悲又可怜。他虽然落后、盲目、糊涂,却又分明地要反抗,要造反。阿Q的思想是落后。他自私、封建、狭隘、保守,而集中地表现其落后性的便是“精神胜利法”。阿Q精神胜利法的形成发展的历程受践踏自尊反抗怒目主义腹诽战术在假想中克敌制胜以转移痛苦欺凌弱小以转移痛苦自轻自贱其实质就是屈服和逃避、麻木和健忘,就是愚昧和怯弱。无聊,狭隘,善于忘却、受人欺凌、却又欺凌弱小。是羊而同时又是凶兽。可憎可恨“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坟。灯下漫笔》)精神胜利法是怎样的心理状态质朴愚昧狡黠圆滑率真任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零星影城维修工程合同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精美课件
- 幼儿园合作经营合同
- 船舶工程合同航海性能
- 2024版货车车租赁合同书
- 社交媒体合作框架协议书
- 酒店医务室招聘协议样本
- 消防维修脚手架安装协议
- 科技研发企业购房合同样本
- 城市绿化景观新建植树合同
- GB/T 39733-2024再生钢铁原料
- 第二章 粉体制备
-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课件-任务3.涂胶机器人工作站
- 预应力空心板计算
- 2024版珠宝鉴定技师劳动合同范本3篇
- 中国能源展望2060(2025年版)
- 2024年年第三方检测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 李四光《看看我们的地球》原文阅读
- GA/T 1740.2-2024旅游景区安全防范要求第2部分:湖泊型
- 三对三篮球赛记录表
- 建设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