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备考-十年高考比喻考查的述评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在历年高考语文试题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从2012年到2021年,全国累计有一百多套高考试卷,其中有七十多套试卷考查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足见命题者对这一修辞手法的青睐。本文试以识别、理解、分析、赏析、运用为线索,通过梳理十年来高考各类试卷对比喻的考查,来总结一些共性的东西。一、梳理(一)识别一般来说,选择题在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时,会让考生判断题中是否运用了比喻或运用了哪种类型的比喻。但已有试卷题目单独考查识别判断的不多,往往与理解分析共同出现,这种情况将在理解分析的部分中谈及,此处只谈选择题中对修辞手法的识别。如上海卷第14题:对上阕中的景色描写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青嶂”句写山中大雨来临之前风起云涌的情景。B.“山神”句用碧霄龙喻雨,展现山中奇特的景观。C.“电掣”句用金蛇、灵鼍来比喻电闪雷鸣的景象。D.“谁泻”句想象丰富,写出山中大雨的磅礴气势。词中上阕涉及景色描写的语句是“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电掣金蛇千丈,霆震灵鼍万叠,汹汹欲崩空”。这道选择题的B项和C项考查这两句诗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属于典型的识别判断题。如果考生对这一修辞手法的特征认识不清,就很容易纠结。“山神”句并不是用碧霄龙来比喻雨,而是说山神有意为作者安排“奇观”,并唤来碧霄之上的云龙,所以B项是错误的。因理解有误导致判断错误,这在古代诗歌阅读中是常见的“拦路虎”。(二)理解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往往要结合语境。语境给出的背景更大,设置的限制更多,在此情形下,比喻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理解难度提升。1.比喻词语的理解比如江苏卷第26题:请分别解释文中“滞销的奢侈品”与“畅销的牙膏”的含意。想要正确回答此题,考生必须先正确判断这两个短语在文中所运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再结合语境对短语分别进行解释。2.比喻句子的理解如江苏卷第3题: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这个题目是“反其道而用之”,不是用形象的语言来“改造”平实的语段,而是用平实的语言来表述语段。想要回答这个问题,考生就必须明确本句的表达特点,即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找出与喻体对应的本体,从而找到答案。具体来看,“保护自己的脚”指自己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穿上一双鞋子”比喻改变自己,“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比喻改变世界。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表述,可以得出答案: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3.比喻语段的理解如江苏卷第4题: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本段的话题是偏见,共三句话,每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正确提炼文意的前提是正确理解文意,正确理解文意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句中比喻的修辞手法。本段第一句话引出两个对象——偏见和思想,并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放假”联系起来。第二句是理解的钥匙,具体解释“放假”的含义:对于没有思想的人来说,因为视野狭窄,目光短浅,说话做事不过大脑,对事情常常怀有偏见,几乎不可避免地成为“家常日用”;但对有思想的人来说,偏见则是“星期日娱乐”。第三句是进一步的阐述,用“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两个喻体来表达不带偏见、“随时随地”“客观公正、正经严肃”给人带来的束缚。这两个喻体的选择颇有暗示性:没有“卧室”就不能让人休息,浴室这种私密场所的摄像头更让人心累,回扣第一句话中的“放假”。考生可以从文中理解出,偏见其实也是“放松”的不错选择。结合选项,就能判断D项是正确的。以这种形式考查修辞手法的还有广东卷,试题以一则寓言为材料,要求考生理解寓言的寓意,并按要求表达出来。4.古诗中对比喻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将修辞手法隐藏在理解中,使之成为理解的障碍。这种考查形式虽然不直接考查修辞,但是要想正确回答问题,仍然绕不开对修辞手法的正确认知和理解。比如浙江卷第22题: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元]张伯淳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本题是一道诗歌分析题,要求考生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从题目要求来看,与修辞手法无关,但是上片在正面描写音乐时,用了“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来比喻音乐旋律的复杂变化,如果考生理解不了这些语句,是难以进行正确分析的。涉及同样考查方式的还有全国卷Ⅲ古代诗歌阅读的第15题,2021年上海卷语言积累第2题(1)对对联的理解。5.作文材料中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比如,浙江卷第26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门与路,永远相连。
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本题难度不大,门“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这是审题立意的关键所在,要理解这个关键,首先要理解“门”的寓意,“挡住你的脚步”的门是人生路上遇到的限制、束缚、困难、坎坷、挫折、屈辱等。在面对它们时,人们应该如何抉择,是立意的重点。福建高考的作文题也是如此,作文材料选择的是顾城的诗«忧天»。从考生的角度来看,«忧天»是用比喻意象写成的,考生需要理解意象的本义,才能进行立意写作。(三)分析这种分析不是对比喻句在语境中作用的分析,而是对比喻句内部结构的重点分析。
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第19题: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这道题目要求分析比喻的相似性,这是考查比喻句的内在关系,也就是本体和喻体存在于一句的基础。这种考法初看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需要考生明确本体和喻体,再确定本体和喻体存在哪些相似性,还需要考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展开联想。从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来看,就不同类的事物,作本体和喻体的有三对:路与河、
车流与河流、缓缓与黏稠,找到三对本体、喻体,再分析它们各自的相似性。考生基本上就能直接得出答案: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与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这种考法也出现在2020年新高考Ⅱ卷中。这类题型最初见于福建卷: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上海卷也涉及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从对比喻修辞功用的考查转向对比喻本身内部深度认知的考查,从对知识掌握的角度来看,它体现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必备知识的要求:掌握并形成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从这个意义来看,这种考法还是有“前途”的。(四)赏析和探究1.作为诗歌意象的赏析如全国卷Ⅱ第15题: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作者写醉中作草书,宛如临阵杀敌,蓄势、疾书、书成的整个过程及其踌躇满志的神情分明可见。本诗的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作者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2.作为文章标题的赏析如天津卷第19题:本文标题为“枣香醉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小说两个拟选标题都是喻体,要选择其一并说明理由,首先要对小说的主题有所把握,再结合两个喻体各自的内涵进行分析。如果认为“枣香醉人”好,可从“枣香”是线索,对文章结构的作用,渲染主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爷爷奶奶对“我”的影响等方面答题。参考答案:认可“枣香醉人”。“枣”是情感寄托物;“枣香醉人”实际是亲情“醉”人,有助于表现文章主题;文章以“醉枣”起,以“醉枣”终,首尾呼应。如果认为“根”这一标题好,则从“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点明主题——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以及对“我”的影响等方面答题。参考答案:认可“根”。“根”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所在;“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老房、老树、老人构成“我”的生命之根和精神依托。又如四川卷第17题: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参考答案:①“碎锦”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太湖景色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太湖的喜爱和赞美。②具有统摄全篇和联结全文的作用。因太湖辽阔,作者只选取有代表性的几处景色来描绘,并通过这些“碎锦”的组合,呈现太湖的全貌。③作者以“碎锦”表明其文只能算是对太湖美景的部分呈现,既表现了他的谦虚,也暗含了对描写难尽的太湖美景的赞赏。3.作为诗歌构思要素的赏析如2020年天津卷第20题:请参照«线条之美»的审美角度点评下面这首描写劳动者的小诗。脊梁罗长城一条力的弧线,一道破土的犁圈,一条飞来的彩虹,一架厚的青峦。虽然题目要求参照«线条之美»的审美角度点评,但实质上是对诗中比喻的解读与赏析。全诗以比喻来架构和表达,本体是“脊梁”,喻体分别是“弧线”“犁圈”“彩虹”“青峦”。在赏析时,充分挖掘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读懂了这首诗的意思,再结合喻体前的修饰成分,推测后面意象所代表的生活涵义,进一步理解其象征意义,如“犁圈”象征劳动,“彩虹”象征美好,“青峦”象征厚重等。参考答案:诗歌没有具体写“脊梁”是什么,甚至没有具体的形态,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线条”“形态”来比喻“脊梁”。如称它为“一条力的弧线”,展示出有力的曲线;再运用间接意象作比喻,点出其象征意:以“彩虹”喻“脊梁”,赞美多年与自然奋战的劳动者的力和美;用“犁圈”喻“脊梁”突出了劳动的重要;以“青峦”喻“脊梁”,赞美了劳动者的厚重品性。意象间的联结,构成了整体意象的鲜活和厚重之美。参考答案:①“力的弧线”是对脊梁的整体概括,是审美的焦点,这条弧线蕴含着劳动者无尽的力量,是对劳动者力量的赞美。②“破土的犁圈”“飞来的彩虹”是劳动成果的象征,是我们情感和审美的载体。③“厚的青峦”是我们主观精神注入的象征,表达了对劳动者厚重品性的赞美之情。4.作为文章意蕴载体的探究如江苏卷第15题: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一支蜡烛,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至消失的过程。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这句话是作者对安娜一生的总结,只是没有明确说出来,而是借助一个形象的比喻表达:蜡烛由明亮到熄灭的过程,也是安娜死前回光返照到生命消失的过程。考生一方面要抓住蜡烛燃烧的特点,结合安娜卧轨前的心理活动,找出两者的相似点;另一方面还要感受作者对安娜的态度进行作答。(五)运用1.仿写句子这类试题的考法通常为:指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句子;分析所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继而参照所给句子的特点进行仿写。所给句子往往综合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2.综合写作语段如北京卷第23题①: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该题既考查修辞,又考查经典篇目阅读。二、小结十年高考对比喻修辞手法的考查,可谓形式多样,或直接,或间接,或明显,或隐藏,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如果沿着时间线来观察,高考对比喻的考查,体现了稳中求变的特点,稳的是注重考查比喻的鉴赏运用能力,变化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对比喻的考查越来越注重在具体语境中进行根据粗略统计,比喻的考查多出现在语言文字运用板块,主要是用指定修辞手法进行仿写或造句,多在具体语境中考查。如山东卷、新高考Ⅰ卷和Ⅱ卷、2021年上海卷,在这些试卷中,是以小语境来承载的。此外,比喻的考查也出现在实用类、论述类等文本和作文材料中。2.对比喻的考查逐渐注重对其内部结构的分析从福建卷,到上海卷,再到2020年新高考卷和2021年浙江卷,这类题型的出现频次明显增加。3.对比喻的考查越来越具有隐蔽性考查过比喻修辞手法的试卷有十多套,除了明确提到“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试题外,其余试题大都将其融合在词语解释、句子理解与分析、语段鉴赏与探究类试题中进行考查。4.对比喻的考查越来越注重多样化和综合性考查的多样化既指考查载体的多样化,也指命题形式的多样化。考查的综合性既指命题的综合性,更指考生能将不同层面的知识、能力、素养横向和纵向融会贯通。
如2021年浙江卷第11题: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题干提示从“比喻”和“象征”两个角度进行赏析,将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考查,考生既要分清两者的不同,又要注意两者的相通之处。又如上海秋季卷第8题:把帐篷比喻成“小舟”形象生动,而从第④段画线句整体来看,“小舟”这一喻体的选择还另有妙处,请加以赏析。这道题把喻体作为一个重要意象,考查在人物表现和艺术构思方面的作用,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三、学习和备考建议1.确知知识明确掌握知识结构,基础打牢,提升才有高度。修辞手法在语文教材中出现很早,从小学到高中,语文教师一般都会讲授修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租赁合同违约赔偿
- 律师事务所劳动合同样本
- 标准车位租赁协议范本
- 工业装修工程协议书
- 山东省房产交易合同参考
- 商铺租房协议书样本
- 房产分割协议书范本编写
- 居间合同的写作要点
- 延期付款合同样本范本-合同范本
- 房屋出租中介合同样本
- DLT1241-2013 电力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
- 中核汇能吉林能源有限公司考试题库
- 2023广东广州市白云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带详解
- 政府会议备忘录格式范文
- 6储能电站施工方案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学习简单的木工技巧 综合实践活动七年级下册
- 2024年江苏南京市驻宁部队军人随军家属(事业编制)定向招聘60人历年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2024入团考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
- 幼儿园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8篇)
-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