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厦门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检模拟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福建厦门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检模拟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福建厦门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检模拟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福建厦门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检模拟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福建厦门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检模拟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福建厦门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检模拟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

中国文坛名家辈出,佳作如林,让我们漫步文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吟“春蚕到死丝方尽,①

”想象《无题》中迷离朦胧的思恋;咏“②

,③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领略《醉翁亭记》中醉人的四季美景;品“④

,⑤

”,触摸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赏“⑥

,⑦

”感受李白在《行路难》中借典故抒发的豪情壮志;诵“⑧

,不独子其子”感受《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会的美好理想;读“⑨

,⑩

”,感受白居易《卖炭翁》中老人充满矛盾的心理状态。

2、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9分)

艾青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乱岁月,还是在政通人和的太平年代,写作已然成为了他的生活方式。伟大的抗日战争为诗歌创作开pì甲(A.避B.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他所创作的长诗《向太阳》和《火把》,以磅礴的气势表现了中华民族所乙(A.焕发B.奂发)出的振奋精神和英雄气概。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激越、奔放的笔触诅(A)咒黑暗,ōu(B)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

),思想更为(

),情感更为(

),艺术更为(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行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1)为文中【甲】【乙】两空选择合适的词语。(2分)

甲:

乙:

(2)为文中A.B.两处注音或根据注音写上正确的汉字。(2分)

A:

B:

(3)依次在画线句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下列哪一项最恰当?()(3分)

A.深沉

浑厚

广泛

圆熟

B.广泛

浑厚

深沉

圆熟

C.深沉

圆熟

广泛

浑厚

D.广泛

圆熟

深沉

浑厚

(4)文中加色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2分)

3、阅读名著《水浒传》,回答下列问题。(6分)

(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3分)

知县就厅上赐了几杯酒,将出上户凑的赏赐钱一千贯,赏赐与他……禀道:“小人托赖相公的福荫,偶然侥幸,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赏赐……何不就把这一千贯给散与众人去用?”知县道:“既是如此,任从壮士。”……就把这赏钱在厅上散与众人猎户。知县见他忠厚仁德,有心要抬举他。

——节选自《水浒传》第23回

文中的“他”是谁?他因为什么事受到赏赐?接下来知县授予他什么官职?

(2)《红楼梦》中有曲云:“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体现了中国古人盛极必衰、急流勇退的朴素观念。同样的价值观在《水浒传》中也有所体现。请结合《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结局,由“看破的”与“痴迷的”各举一例说说你对此的理解。(3分)

二、阅读(6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7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风怒号”三个字,运用比喻形象描写了狂风大作的场景,借景物抒发了诗人的万分焦急。

B.群童如果不是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抢走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为结尾的抒情做了铺垫。

C.诗歌第三段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D.作者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他人的类似处境,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结尾的抒情。

5、这首诗与杜甫《石壕吏》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相同点?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什么不同?(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①,尝以周师②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③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刬削④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⑤于百年之深也。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①太祖皇帝:即宋太祖赵匡胤;②周师:后周军队。赵匡胤原先为后周朝武将,后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③升高:登高;④刬(chǎn)削:削除,铲除;⑤涵煦(xù):滋润养育。

6、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盖天下之平久矣

(2)圣人出而四海一

(3)向之凭恃险阻

(4)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B.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C.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D.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8、翻译下列句子。(5分)

(1)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3分)

(2)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2分)

9、本文与《醉翁亭记》都是欧阳修贬谪滁州期间所创作的散文,两文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0分)

去艾青先生故乡

①艾青先生故乡,是距金华市区很远的一个小村子。

②先生老家,大极。无数房子,一进又一进,灰了,旧了。走着走着,至一中庭,天井储满白亮亮的阳光。墙壁阴影处,挂一匾额,《蒋氏家训》,松花黄的底,衬几行淡青的字:

一戒溺爱护短,要严慈相济。

二戒重男轻女,要一视同仁。

三戒粗暴任性,要说服疏导。

③“二戒重男轻女”——民国时期的乡绅,早有如此心胸眼界,着实了不起。艾青先生自小便生长于这样自由气氛的家庭,难得。

④艾青先生家,至少有三十间屋子吧,陈列他各个时期的照片,犹如黑白老电影,将一名游子的一生,定格于故乡的庭院。离开众人,我一人自这间屋迈至那间屋,一点点了解他的生命历程……我在一张聂鲁达①的生日宴会照前,徘徊良久——原来,艾青与聂鲁达处在同一时代。我的脑海里储存的,仅仅有艾青对于一位乡下妇女大堰河的深情,以及那首著名的家国之诗,却不知他足迹遍布东欧、南美,竟也去过聂鲁达的国度,参加他五十岁生日宴会。

⑤看完墙上相片,再去陈列柜寻觅,无数诗集封面,已然泛黄,风一吹,似要折断。许多竖排繁体版本,让人有点儿恍惚,仿佛一脚踏入旧日时光。所有人影都是旧的,唯有思想簇新。

⑥自旧到新,这里有一位诗人一生的路程。

⑦十几位孩子站在厅堂,朗诵艾先生的名篇。稚嫩的脸,闪亮的眼,青葱的语气,阳光映射于孩子们光亮的额上,有白银一样的质地。站在阴影处,认真倾听这些孩子们的发声,一字一顿,语感、韵律以及内在的节奏……忽然感动起来,这是《诗经》里的中国,几千年了,这种民间的气质依然在,未曾消逝。

⑧一群鸟一样欢快的孩子,有不少热爱写诗的。他们将打印好的诗,呈给诗人蓝蓝批阅。蓝蓝汗流浃背,毫无焦躁之气,一行一行认真地读着,赞美着。对每一个孩子,她皆不吝溢美之词。这位金华乡下的小学老师,很了不起,她在孩子们心里种上了诗歌的种子。

⑨去年在黄山宏村,我们放弃午休,静静地坐在餐桌旁,听诗人树才讲自己如何启发孩子们写诗。今年在金华乡下,看蓝蓝大汗淋漓地赞美孩子们稚嫩的文笔。对于真正的诗人,我一直心存敬畏。如果说人类的文明一直在曲径通幽地流转,那么,诗人们是一叠明灯,照亮了许多光所不能抵达的幽暗角落。

⑩一直相信,一个国家,只要有诗人在,它也就不至于沉堕到哪里去。诗歌的力量潜移默化,它并非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而是一片星光映衬另一片星光,是用心的陪伴,是清新的启蒙,也是永久的照耀。

⑪我们去赤松镇,参观佛手园。出佛手园,远处有山,山中有岚,有云。岚清,云白,绸缎一般,棉花一般,曼妙而行,逍遥自在。

⑫金华美食,名不虚传。有一餐,晕车导致我对肉类失去胃口,事后方知,那一道道肉类佳肴,正是大名鼎鼎的金华两头乌②烹制而成。只说平常无奇的猪尾、猪头、猪耳之流,是不好登大雅之堂的,但这也拦不住厨师的一颗匠心,他在这些庸常食物下,垫一张荷叶。正是这青翠无尘的荷叶,让一盘菜变得雅致起来。未动箸,我一直在观赏它,何其美焉。建于雅俗之间的美,接地气,又有底气,像汪曾祺的那些水墨画,哪怕一棵葱一瓣蒜,涵容不尽,怎么看,怎么美气。你能说一盘被荷叶衬托的猪头肉俗吗?不能,因为它让你看见了一颗诗心。

⑬如果土地的伦理,是长出庄稼,那么,诗歌的伦理,就是要有温暖的心肠。这“温暖的心肠”五个字,是借自蓝蓝的。她曾说:“和冰冷的智力相比,我更相信温暖的心肠。”

【注释】①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智利当代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②金华猪又称金华两头乌或义乌两头乌,是我国著名的优良猪种之一。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④段作者说“却不知他足迹遍布东欧、南美,竟也去过聂鲁达的国度,参加他五十岁生日宴会”,表达自己参观艾青故居有新发现。

B.第⑪段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绸缎一般,棉花一般”运用比喻,写出流岚和白云的光洁、柔软的特点;“曼妙而行,逍遥自在”写出作者在流岚和云朵飘动的美妙中自由漫步。

C.文中写到“十几位孩子站在厅堂,朗诵艾先生的名篇”,对孩子们读诗情形的赞美流露出对中国诗文化流传的感动与骄傲。

D.文章⑫段写金华美食,看似与诗无关,却落脚于“诗心”,符合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11、通读全文,概括文中表现艾青先生的故乡充满诗情的事件。(3分)

(1)

(2)

(3)

1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6分)

(1)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3分)

蓝蓝汗流浃背,毫无焦躁之气,一行一行认真地读着,赞美着。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语。(3分)

看完墙上相片,再去陈列柜寻觅,无数诗集封面,已然泛黄,风一吹,似要折断。

13、阅读第⑨段画线句,概括作者对“真正的诗人”一直心存“敬畏”的原因。(4分)

14、结合全文,围绕“温暖的心肠”,简要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4分)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20题。(22分)

【材料一】

自由要以邻为伴

①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勾画了一个未来社会的愿景——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自由要以邻为伴。

②邻者,可以是社会,也可以是自然。社会有动力,自然有活力。对社会,要融合;对自然,要敬畏。自由要以邻为伴的意思就是,自由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③自由要以邻为伴,就是要树立视邻为朋友,视邻为伙伴的观念。古人说“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朋友)”,今人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都说明一个道理:要把自己置于社会大家庭之中。自己生活,也要让别人生活;自己追求幸福,也要允许别人追求快乐。让个人的自由成为别人自由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绊脚石”,更不是“灭火器”。

④自由要以邻为伴,就是要善于合作,善于沟通。陶潜有诗云:“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意思是邻居朋友经常来我这里,谈谈过去的事情,人人畅所欲言。既然是邻曲、朋友,就要“时时来”,就要“谈在昔”。只有“时时来”,勤走动,才能增进友谊;只有“谈在昔”,多沟通,才能求同存异。无数事实都证明:合作、沟通,使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共享自由。

⑤自由要以邻为伴,就是要爱惜自然,敬畏自然。爱惜自然,我们就能尽享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不敬畏自然,自然就可能反噬我们。风景秀丽的肯尼亚内罗毕国家公园内,列车行驶在标准铁路上,而大象、长颈鹿等动物从桥梁式动物通道下悠然通过。人与动物,独乐、共乐,其乐融融。与之相反,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雨林正在以每年24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这相当于每小时有六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面积的雨林在消失。人类不理性的行为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恶化。人类只有心怀爱惜和敬畏之情,才能与自然和谐相融,真正体验到自由的真谛。

⑥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自由只有做到了以邻为伴,才能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有助于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实现我们伟大的强国梦。(选文有改动)

【材料二】

国家领导人指出:“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不能独善其身,而应该兼济天下”。面对全球化困境与安全威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为解决今天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周易》的“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强调要达到“太和”境界,赋予作为天下之大道的“和”以普遍的必然性与规律性;《中庸》的“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把“和”作为通达天下之“道”;《论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则蕴含着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美好期许。人类是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战胜危机的人间正道唯有互相支持、团结合作。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必须秉承“协和万邦”“和衷共济”的价值理念。

【材料三】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然而,这样和谐的邻里关系,在面对城市这稍显特殊的人居格局时,“水土不服”的现象则尤为明显——同住一小区,彼此不认识;同住一层楼,见面竟陌路。

近日,在记者随机走访了20位市民中,以下是部分调查数据:问题回答占比你觉得现在邻里关系怎样?70%感觉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30%变化不大。你知道同一楼层邻居的名字吗?15%知道邻居的姓,但不清楚邻居全名,85%完全不知道邻居的姓名。你觉得邻里关系僵化的最大原因?90%认为缺少沟通的时间和空间,10%认为是家庭差异造成。大部分受访市民坦言,城市邻居已成为生活中“熟悉的陌生人”。此外,记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相比新近建成入住的商品房小区,居住在老小区、单位大院里的居民与邻居的关系更融洽,而住在新建商品房小区的居民则极少与邻居有交集。

【材料四】

御景园小区业主微信群聊天记录部分截图:(暂时无资源,后面找到了补上)

会飞的鱼

物业老陈

四楼阿夜

明明白白

快乐猫

【材料五】

一段时间以来,云南野象群离开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路游荡。它们沿途破坏,啃食庄稼……使当地财产遭受损失,人民生命受到威胁。

当地政府积极采取行动,“盯住象”,“管住人”。他们采取地面人员监守与无人机跟踪相结合的方式,24小时不间断地对象群进行监测,确保每头象都在监控范围内。同时,他们投入大量人力,出动各类车辆,适时择地设障堵截、投放象食……尽最大努力避免人象遭遇,确保人象安全。

【材料六】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简称CBD)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公约》有三大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及公平公正地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所产生的惠益(简称ABS)。2020年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CBD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云南昆明召开。下图为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图案。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地阐述了“要把自己置于社会大家庭之中。自己生活,也要让别人生活;自己追求幸福,也要允许别人追求快乐”的道理。

B.材料一提到“自由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材料二提到“协和万邦”,这两句中的“和”字是相同的意思。

C.根据材料四可知,某小区邻里间如有生活小矛盾纠纷,大都要找物业管理会协调解决。

D.从材料三的调查数据可知,多数人认为邻里关系越来越不好,不知道邻居的名字只是因为没有时间去了解。

16、简要分析材料一《自由要以邻为伴》的论证思路。(5分)

17、说说材料二与材料一的第⑤段画线句在论证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不同。(3分)

18、阅读材料三和材料四,请针对邻里关系的改善问题向御景园小区所在居委会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19、阅读材料五,结合材料一,谈谈你是怎么看待当野象群“自由”地闯入我们的生活,干扰了我们的自由时,我们人类的措施与做法的(陈述观点和理由)。(3分)

20、请用简洁的语言对材料六的图案进行解说。(4分)

三、作文(60分)

21、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

《朗读者》第三季有一期节目,董卿到莫高窟拜访我国著名的古代壁画与彩塑保护修复专家李云鹤先生。李先生从23岁进入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已有65年。他见证并参与了4000余平方米的壁画、500多身塑像的修复,从来没有出现过失误,被誉为“国内成功修复敦煌唐代壁画第一人”。

【材料二】

四川省剑阁县东宝镇双西村支部副书记邓小燕,自2015年起在家乡引种越年再生稻。经过不断探索实践,邓小燕大力推广种植优质水稻,带动周边、19个村、2500多名村民脱贫致富,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我这辈子就种粮了。我的人生就干这件大事!择一事终一生!”面对采访,邓小燕如是说。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与启示?你是否认同“择一事终一生”的人生选择?请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谈谈你的看法与感悟。

要求:题目自拟;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除材料以外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代替。

参考答案1、蜡炬成灰泪始干

正莺儿啼,燕儿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故人不独亲其亲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1)BA

(2)zǔ

讴歌

(3)B

(4)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践行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3、(1)武松,打虎,步兵都头(一点1分)

(2)看破的,如公孙胜征方腊前出家修道,燕青李俊征方腊后功成归隐,鲁智深武松回京途中六合寺出家,最后都得到善终;痴迷的,如宋江卢俊义,执意回朝接受封赏,最后被奸臣所害。(一点一个事例1分,两点各举出一个事例3分)

4A

5、两首诗都体现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与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2分)《石壕吏》是借一户农户在战乱中家破人亡的悲惨经历,看到无数底层人民所受的苦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是由自己的苦难出发,推己及人,联想到他人的类似处境。(2分)

6、(1)大概(2)统一(3)先前(4)只,仅仅

7B

8、(1)滁州在五代动荡战乱的时候,是个兵家必争之地。

(2)我要想问那时的情形,可是留下来的老人都已经不在人世了。

9、两文都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感到欣喜。(2分)不同点在于《醉翁亭记》是作者身为太守,治理得当,政治清明,与民同乐;《丰乐亭记》则是感慨帝王的英明决策,休养生息,让人民得以享受太平。(2分)

10B

11、示例:(1)十几位孩子站在厅堂,朗诵艾青的诗歌;(2)蓝蓝大汗淋漓地批阅孩子们的诗稿,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