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哲理诗鉴赏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高娜老师制作1古代哲理诗鉴赏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高娜老师制作11、通过鉴赏哲理诗的艺术形象来体会蕴涵在诗中的丰富哲理。2、在熟悉哲理诗特点的基础上赏析哲理诗的理趣。教学目标21、通过鉴赏哲理诗的艺术形象来体会蕴涵在诗中的丰富哲理。2、
一、哲理诗
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直接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3一、哲理诗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
二、表达哲理的形式4二、表达哲理的形式4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①借景说理5观书有感5
六尺巷
[清]张英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②即事说理6六尺巷6
《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对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③托物说理7《画眉鸟》7三、理趣赏析
在解读哲理诗中的哲理时,首先要品味诗句,抓住形象(景、物、事)特点,进而联系社会现象、生活实际,由此及彼地联想,悟出其中蕴含的哲理。(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8三、理趣赏析在解读哲理诗中的哲理时,首先要品味诗句,抓住
观书有感(一)
[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渠:代词,指方塘。许:这样。字面解读哲理解读
例诗透析(一)9观书有感(一)[注释]字面解读哲理解读例诗透字面解读
半亩大的水塘像明镜一样,倒映在水中的天色和云彩不停地晃动。要问水塘为什么这样清澈,是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0字面解读半亩大的水塘像明镜一样,倒映在水中的哲理解读(一)解读艺术形象:*本诗乍看似乎“文不对题”,其实是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清澈的方塘——优美的文章源头活水
——生活体验比喻*借景说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本体喻体11哲理解读(一)解读艺术形象:*本诗乍看似乎“文不对题”,(二)解读隐含理趣:
比喻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养料才能写出富有活力的动人心弦的好作品。原意新意
比喻人的思想只有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才能与时俱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联想12(二)解读隐含理趣:比喻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养料才
例诗透析(二)《六尺巷
》
[清]张英(1637~1708)
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字面解读哲理解读*即事说理13例诗透析(二)《六尺巷》字面解读哲理解读*即事背景解读
一诗平风波
清朝诗人张英在京当官,一天收到来自家乡的书信,说他家人为三尺屋地跟邻居争吵起来,要求他出面帮助打官司,诗人看信后只写了一首诗寄回,家人看了此诗后,就平息了一场风波。14背景解读一诗平风波清朝诗人张英在京当字面解读
全诗喻理警世,人生在世,不过百年,点滴小利,转眼即逝,何必为“三尺地”而败坏自己的品德!《六尺巷
》
[清]张英
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哲理解读15字面解读全诗喻理警世,人生在世,不过百年,点
例诗透析(三)*托物说理
《画眉鸟》
[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对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此诗是他受排挤从朝中被贬到安徽滁州时所写。16例诗透析(三)*托物说理《画眉鸟》-
才知道把它锁在金笼里,实在比不上让它在山林里自由啼鸣的悦耳动听。哲理解读
悟出万物贵自由之意,宇宙万物之美在能自由自在。笼中鸟——林中鸟朝中排挤——放情山水“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对比17才知道把它锁在金笼里,实在比不上让它在山林里自由哲理诗特点归纳
以理趣见长,耐人寻味,给人以教益。内容上通俗易懂,但寓意较深刻。
方法点拨18哲理诗特点归纳以理趣见长,耐人寻味,给人以教益。方借景说理表达哲理的形式即事说理托物说理《观书有感》《六尺巷》
《画眉鸟》哲理诗常见修辞对比比喻19借景说理表达哲理的形式即事说理托物说理《观书有感》《六尺巷》欣赏哲理古诗的步骤字面解读哲理解读艺术形象隐含理趣原意新意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此及彼20欣赏哲理古诗的步骤字面解读哲理解读艺术形象隐含理趣原意新意由古代哲理诗命题方式1、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诗名蕴含什么样的理趣。3、诗句有什么寓意。4、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抱负。6、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21古代哲理诗命题方式1、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1古代哲理诗答题步骤第一步
先读题,破解题干隐含信息。对于哲理诗的鉴赏也往往如此:命题人在设题时一般要在题干中提示考查要点,或者表明问题指向,或者暗示解答枢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第二步重视标题、注解,抓住作者,知人论世,把全诗默读一、两遍,先有个总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力求读懂诗歌。标题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等要素,是解读诗歌的切入点。由作者可以确定朝代、风格,为后面分析诗歌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作准备。诗歌后面有注解的,一定是命题人觉得对于读者理解诗歌有帮助,才去做注的。第三步从诗中写景、写物、写人的意象(有时还得注意名词前的修饰语)入手,分析作者由此及彼作哪些联系,阐发了哪些哲理。第四步分析艺术手法。
第五步整体阅读,通盘考虑。把对诗歌的分析和解题的需求联系起来,做到前后一致。第六步遵循“总分”等模式解答试题;整理答题语言。
(字面解读+哲理解读)22古代哲理诗答题步骤第一步22《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当堂演练23《惠崇春江晚景》当堂演练23《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理趣赏析】“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生动地写出了春回大地:鸭子由于喜欢游水觅食,故而能最先感知水温的上升,体会到春天的来临。此诗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相接触,也最熟悉它的人,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抓住先机的客观真理。24《惠崇〈春江晚景〉》【理趣赏析】24
1.同写庐山*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只有居高临下地多角度地观察和分析问题,才能不被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51.同写庐山*题西林壁苏轼哲理2.同写冬雪
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哲理:人们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262.同写冬雪雪梅哲理:26
3.同写农家*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哲理:事情似乎走到绝境,令人一筹莫展;只要充满信心,就会出现转机,就会有新的希望。273.同写农家*游山西村
琴师[宋]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28琴师28
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琴和指头两个形象,用两个假设句和两个反问句,故作疑难之语,实际上幽默诙谐,意新理妙。
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赖于主、客观的紧密配合。()+()=琴声指头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29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琴和指头两个形象,用两个
古代哲理诗鉴赏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高娜老师制作30古代哲理诗鉴赏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高娜老师制作11、通过鉴赏哲理诗的艺术形象来体会蕴涵在诗中的丰富哲理。2、在熟悉哲理诗特点的基础上赏析哲理诗的理趣。教学目标311、通过鉴赏哲理诗的艺术形象来体会蕴涵在诗中的丰富哲理。2、
一、哲理诗
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直接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32一、哲理诗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
二、表达哲理的形式33二、表达哲理的形式4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①借景说理34观书有感5
六尺巷
[清]张英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②即事说理35六尺巷6
《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对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③托物说理36《画眉鸟》7三、理趣赏析
在解读哲理诗中的哲理时,首先要品味诗句,抓住形象(景、物、事)特点,进而联系社会现象、生活实际,由此及彼地联想,悟出其中蕴含的哲理。(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37三、理趣赏析在解读哲理诗中的哲理时,首先要品味诗句,抓住
观书有感(一)
[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渠:代词,指方塘。许:这样。字面解读哲理解读
例诗透析(一)38观书有感(一)[注释]字面解读哲理解读例诗透字面解读
半亩大的水塘像明镜一样,倒映在水中的天色和云彩不停地晃动。要问水塘为什么这样清澈,是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9字面解读半亩大的水塘像明镜一样,倒映在水中的哲理解读(一)解读艺术形象:*本诗乍看似乎“文不对题”,其实是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清澈的方塘——优美的文章源头活水
——生活体验比喻*借景说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本体喻体40哲理解读(一)解读艺术形象:*本诗乍看似乎“文不对题”,(二)解读隐含理趣:
比喻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养料才能写出富有活力的动人心弦的好作品。原意新意
比喻人的思想只有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才能与时俱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联想41(二)解读隐含理趣:比喻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养料才
例诗透析(二)《六尺巷
》
[清]张英(1637~1708)
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字面解读哲理解读*即事说理42例诗透析(二)《六尺巷》字面解读哲理解读*即事背景解读
一诗平风波
清朝诗人张英在京当官,一天收到来自家乡的书信,说他家人为三尺屋地跟邻居争吵起来,要求他出面帮助打官司,诗人看信后只写了一首诗寄回,家人看了此诗后,就平息了一场风波。43背景解读一诗平风波清朝诗人张英在京当字面解读
全诗喻理警世,人生在世,不过百年,点滴小利,转眼即逝,何必为“三尺地”而败坏自己的品德!《六尺巷
》
[清]张英
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哲理解读44字面解读全诗喻理警世,人生在世,不过百年,点
例诗透析(三)*托物说理
《画眉鸟》
[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对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此诗是他受排挤从朝中被贬到安徽滁州时所写。45例诗透析(三)*托物说理《画眉鸟》-
才知道把它锁在金笼里,实在比不上让它在山林里自由啼鸣的悦耳动听。哲理解读
悟出万物贵自由之意,宇宙万物之美在能自由自在。笼中鸟——林中鸟朝中排挤——放情山水“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对比46才知道把它锁在金笼里,实在比不上让它在山林里自由哲理诗特点归纳
以理趣见长,耐人寻味,给人以教益。内容上通俗易懂,但寓意较深刻。
方法点拨47哲理诗特点归纳以理趣见长,耐人寻味,给人以教益。方借景说理表达哲理的形式即事说理托物说理《观书有感》《六尺巷》
《画眉鸟》哲理诗常见修辞对比比喻48借景说理表达哲理的形式即事说理托物说理《观书有感》《六尺巷》欣赏哲理古诗的步骤字面解读哲理解读艺术形象隐含理趣原意新意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此及彼49欣赏哲理古诗的步骤字面解读哲理解读艺术形象隐含理趣原意新意由古代哲理诗命题方式1、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诗名蕴含什么样的理趣。3、诗句有什么寓意。4、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抱负。6、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50古代哲理诗命题方式1、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1古代哲理诗答题步骤第一步
先读题,破解题干隐含信息。对于哲理诗的鉴赏也往往如此:命题人在设题时一般要在题干中提示考查要点,或者表明问题指向,或者暗示解答枢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第二步重视标题、注解,抓住作者,知人论世,把全诗默读一、两遍,先有个总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力求读懂诗歌。标题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等要素,是解读诗歌的切入点。由作者可以确定朝代、风格,为后面分析诗歌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作准备。诗歌后面有注解的,一定是命题人觉得对于读者理解诗歌有帮助,才去做注的。第三步从诗中写景、写物、写人的意象(有时还得注意名词前的修饰语)入手,分析作者由此及彼作哪些联系,阐发了哪些哲理。第四步分析艺术手法。
第五步整体阅读,通盘考虑。把对诗歌的分析和解题的需求联系起来,做到前后一致。第六步遵循“总分”等模式解答试题;整理答题语言。
(字面解读+哲理解读)51古代哲理诗答题步骤第一步22《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当堂演练52《惠崇春江晚景》当堂演练23《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理趣赏析】“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生动地写出了春回大地:鸭子由于喜欢游水觅食,故而能最先感知水温的上升,体会到春天的来临。此诗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相接触,也最熟悉它的人,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抓住先机的客观真理。53《惠崇〈春江晚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新风系统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探讨合作原则下的租赁合同与违约责任研究
- 2025北京租赁合同模板
- 个人经营合伙合同样本
- 2025湖北省非全日制用工合同协议范本
- 2025人力资源外包合同书
- 公寓油烟隔绝方案范本
- 蜘蛛车专项施工方案
- 出租建筑用地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上海市购销合同范本购销合同
- 撤销自助银行的批复
- 《蜀相》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答题技巧
- 2018容器支座第2部分:腿式支座
-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学情分析
- 解读《保守国家秘密法》2024年修订专题课件
- 中英对照版-中文版-The-Dead-By-James-Joyces死者-詹姆斯-乔伊斯
- SL721-201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
- 2024年广东省万阅大湾区百校联盟中考一模数学试题
- 《短视频拍摄与制作》课件-3短视频中期拍摄
- 数字贸易学 课件 马述忠 第13-22章 数字贸易综合服务概述- 数字贸易规则构建与WTO新一轮电子商务谈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