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追求卓越、走向辉煌_第1页
(案例)追求卓越、走向辉煌_第2页
(案例)追求卓越、走向辉煌_第3页
(案例)追求卓越、走向辉煌_第4页
(案例)追求卓越、走向辉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追求卓越、走向辉煌

——发展中的桃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引言)年月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率团来湘进行《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时的一句“我没想到农村职校办得这么好”,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原来在绿树葱茏的千梯山麓、碧波荡漾的沅水之滨,有这样一所品质卓越、名噪三湘的农村中职学校——桃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年4获国家教育部、人社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还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校、国家首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湖南首批中职卓越校、黄炎培优秀职业学校、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县级示范职教中心。学校创办于198年4,是桃源县唯一公办职校。现有在籍生500多0人,建有现代农业、电子信息、机械加工、服务管理4个专业群,开设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汽车制造与检修、现代农艺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等18个专业。(第一篇)强化办学内涵、追求卓越品质1(通讯员:黄永宏熊先超徐文选)校企融合互利双赢本着“资源共享、校企共赢”的原则,校企共建专业,构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多种动态管理模式。现代农业专业群建立了“基地+学校”的“三年三循环”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依据农时农事进行教学与实训。电子信息和机加专业群实行“企业+学校”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如引进长沙威胜集团兴建电子电器生产线,联合创维集团配置手机维修实训车间,与湖南三特机械厂共同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等。服务管理群形成“景区+学校”的“淡入旺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等。积极推进民族技艺传承与创新工作,建有刺绣班、龙狮队、民族器乐队等。与湖南翦伯赞文化传媒合作将桃源刺绣融入到服装专业教学中,与桃源刺绣传人罗巧年等一起开发校本教材,服务桃源特色经济。学校正在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机制,加强订单培养。建有华天酒管班、威胜电子班和“中国大能手”数控车、焊接班等12类冠名班级。学生毕业就能对口就业,学生一次就业率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90以%上。动态调整夯实专业①对接产业,建强专业。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建成了现代农业等4个专业群。将原有22个专业整合为18个,各专业群重点建好一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②与时俱进,调整专业。为接轨中国制造202,在5电子专业基础上兴建工业机器人专业;机电专业与“中国大能手”共建焊工专业,还在传统专业中增加打印技术;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服装专业基础上兴办桃源刺绣技术等。③对接专业,院校融通。学校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加强与高校合作,强化专业建设,搞好中高职衔接,打通升学渠道。如汽修专业与常德高职院行“2+”3的合作模式,养老服务专业与湖南民族职院实行“3+”3合作模式等。保证学生能“升学有本领、就业有门路、发展有能力”。名师引领建强队伍学校建有4个名师工作室,拥有湖南省职教名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8名,常德市名师29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1名。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对年轻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实行师徒结对,采用“帮、扶、带”的方式促进成长。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要求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跟班实训不少于1个月,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201年6组织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训10余0人次。以赛促教、开展教学比武。两年来,教师指导学生参赛20人8次,获得国家级奖励23项,21名教师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四、注重素养全员育人学校要求学生持四证毕业(即普通话证、职业资格技能证、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证)。学校非常注重学生五个素养的全面提升(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人文素养、技能素养和职业素养),保证学生先成人,后成才。实行校企开放式考核机制,保证学生能迅速适应企业的要求。实行“理论知识

月月考、专业技能人人过”。年月月考、专业技能人人过”。年6学生文化课合格率98.5,%省市专业技能抽考合格率100。%学校创建“德育银行”,组织教师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学生德育管理。201年0被评为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良好校风一直延续。德育教育系列化,做到月月都有专题,如3月和9月为文明养成教育月,4月为读书月,5月为法制安全教育月,10月为爱国主义教育月,12月为艺术月等。201年74月组织的千人经典诵读《桃花源记》活动,其视频上传优酷等网站后点击超10万人次,受到微信网友爆炒。五、科技服务引领产业①依托职教中心,加强社会培训统筹。近三年来统筹全县培训项目9个,培训经费200多0万。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先后组织了“一家一”技能电工培训、种茶大户茶艺培训、超级稻培训,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有效帮助。②依托培训中心,加强地方紧缺人才培养。201年6开展各种社会服务项目7个,如该校举办的“电子商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在东方网、湖南红网、搜狐网、新民网上均以《芦花潭50名青年农民“充电”》进行专题报道。而湖南卫视、湖南教育电视台更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办好职教》为题,专题报道了该校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彭晋京(陬市镇种粮大户)的成长历程。③依托技能鉴定所,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学校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17个工种的培训与鉴定资质。办学三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二万多名。201年6特种作业培训就开办电工焊工培训班11期,培训学员40人6,均获电工上岗证。④依托专业建设,示范引领产业发展。主动对接产业、自主服务产业。如现代农艺专业参与桃源县富硒农产品开发;与古洞春茶业进行合作,制订了大叶茶制茶标准,开发了红、绿茶茶艺。校企共同开发了大叶茶系列,含一百多个品种。加工“野茶王”,将鲜叶价每公斤提高了30元,亩平均收入上升到565元2,茶农人均年收入增长76.。2指%导产业发展、文化引领产业。如服务管理专业群和旅游企业共同开发旅游新产品,打造桃源“一体两冀”的旅游战略发展规划。“一体”即以桃花源为主体;“两冀”即北线(星德山-温泉-溶洞)一日游,南线(桃花源—夷望溪漂流乌云界自然保护区)二日游。⑤提升办学品味、发挥示范引领功能。近两年,成功接受了外省市40多个中职学校来校学习和交流。如201年611月6日,湖南郴州市桂阳县职业中专34人专程到我校观摩、交流。11月26日,桃江职业中专又有30人到校交流。(第二篇)教研创新—教学质量的引擎(通讯员:徐文选杨丽冯泽民)长期以来,中职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因单亲和离异家庭造成一些学生行为习惯不良、厌学。实行教研相长,向教改要质量势在必行。一、课题引领教师成长。学校目前在研课题13个,其中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8个。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达10人5,约比30。%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定期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和实操比武。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利用寒暑假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几年来,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显著,多人成为省市级名师和专业带头人。“双师”化比例越来越大,201年6青年教师吴中勋、吉建平还获常德市当代工人风采奖。二、快乐课改激活课堂学校从201年1开始推行“八环节三阶段”的快乐课堂教学,巧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以团队形式打造“名师空间课堂”。通过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的紧密结合,课堂被激活了,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不想学、不会学的问题,全面提升了学生文化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近三年,学生毕业四证率100,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比例达98。%学生一次就业率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90以%上。三、校本教研凸显特色本着专业建设服务县域经济的原则,根据各专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本土化特色研究,开发出桃源《大叶茶生产技术》等一批特色教材。修订了18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45门课程教学标准,开发了36门校本教材。现已建成省级示范特色专业一门(现代农艺技术),省级特色专业一门(电子电器与应用),市级示范特色专业一门(现代农艺技术),市级特色专业三门(电子电器与应用、模具、汽修)。还有四个专业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二个专业群为湖南省卓越校重点建设项目。四、模拟岗位规范实训从年开始,在实训教学中模拟企业岗位推行“S管理,保证学校实训与企业生产接轨。学校“”管理在师生奖励、硬件建设、教师企业培训等方面,已累计投入90多万元。其中每期一次“技能之星”的评选活动,奖励一、二、三等奖分别是80、040、020元0,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技能教学硕果累累,技能大赛连续几年都是常德市团体总分第一。五、教研教改质量猛进学校从加强教研教改以来,技能教学和对口高考一直是省市龙头。201年6对口升学,二本以上录取37人3,升学率位全省前茅。201年74月28日,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落下帷幕,该校获得省一等奖5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9个,其中农机修理、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等3项将代表湖南省参加国赛。(第三篇)科技引领做实精准扶贫(通讯员:徐文选朱雄英游绍兴)从2015年开始,学校认真贯彻中央精神,依托职教中心的科技优势,深入开展以项目引领的多维度“精准扶贫”工作,成绩显著。建档立卡定向培训遵照上级精神,对桃源县贫困家庭进行“一家一”建档立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16年组织了两期免费脱贫培训,共129人参加了电工、缝纫工的技能培训。其中有112人获得了国家技能等级证,46人考取了电工操作证。狠抓新型农民的培育工作,三年来共组织13期培育班600多人,分别是生产经营、专业技能、社会服务等类型的培育班。第一期生产经营培育班学员刘星海,学成回乡开始富硒水稻的种植与加工,创办了产销一条龙的“兴隆米业”合作社,所产富硒大米现已销售全国。科技下乡服务到家依托农科技术服务中心和农科技术推广网站等平台,通过送科技下乡等活动,积极推广良种良法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从201年6开始,学校先后到桃源县陬市镇、车湖垸乡等18个村开展了27次科技“五送下乡”活动,投入资金1万多元,累计受益群众190多0人,赠送了优质棉花、水稻种子280多0包,栽培技术资料500多0份,相关技术人员下乡45人0天。充分利用专业优势,采取集中学习、田间指导、专家咨询和跟踪辅导等多种方式对农民朋友开展引导性培训,确保他们弄懂学会、增产增收。项目引领点村扶贫学校依托现代农艺专业优势,精选了超级稻栽培技术项目,实施以项目引领的精准扶贫。从2015年开始,先后到桃源县龙潭镇枣儿桠村、黄伞坡村、三阳镇的茨树桠村、西安镇白洋坪村等地进行项目扶贫。该项目主要是针对山区的冷浸田、山榜田,解决粮食低产的难题。学校二层骨干以上每人联包二个贫困户,负责解决资金和技术问题。三年来,项目扶贫共提供种子1200多公斤,资金95000多元,技术指导630人天,使点村水稻平均亩产从400多斤增长到1200多斤,农民增产增收深受社会各界好评。阳光“雨露”扶贫助学精准扶贫,还体现在立足本校扶贫助学,将党的阳光雨露及时撒向每一个寒门学子。据统计,2015年学校用于扶贫助学专款为1218500元,2016年为1288500元。另外,积极宣传落实“雨露”计划,2016年共有134人共享受134000元,2017年87人共享受87000元。精准扶贫效果显著据统计,学校三年来集体和个人投资25万多元,共帮扶困难群众38户157人,已帮扶脱贫27户118人。扶贫工作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认可,学校连续二年成为目标考核先进单位。2016年10月18日,民盟中央原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原副理事长、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专题调研组组长李重庵,中华职业教育社副总干事杨农一行专程来校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专题调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